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一、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雯宇,司富春,王文彬,宋雪杰,杨晖[1](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前列,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繁重,放化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大部分食管癌患者不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前,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以中医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经过中英文文献检索,康艾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鸦胆子油乳、华蟾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是临床常用抗食管癌中药注射液,此8种中药注射液为单味中药制剂或多味中药复方制剂,共涉及到11味中药,在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过程中起到了显着的增效减毒作用。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注射液在使用中因为不合理的用药剂量、给药速度、药物配伍等原因亦会引发一系列诸如静脉炎、静脉血管硬化、溶血等的不良反应。抗食管癌中药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较多,但有效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较少,该文对常用中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成分、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食管癌临床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提供参考,也为抗食管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杨鸣[2](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李俊影[3](2021)在《自拟凉血清淋饮治疗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自拟凉血清淋饮对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上治疗该类患者提供新思路,减轻患者痛苦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将符合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予口服三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中药自拟凉血清淋饮,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卡氏评分相关指标,然后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1)在改善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短赤、腰痛、口干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血尿、发热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疗效相当;(2)在中医证候总积分上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经治疗后得到更好的改善,有效率更高;(3)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KPS评分比对照组的提高更明显;(4)对治疗后的尿常规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后对尿常规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27<0.05)。(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正常,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自拟凉血清淋饮能有效治疗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王一同[4](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杨亚利[5](2021)在《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维普等数据库2020年12月之前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Stata15.0软件分析数据,计算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在不同结局指标下分别对各干预措施进行概率排序,比较各中药注射液在不同结局指标下的优劣。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包括6种中药注射液和328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提高疗效方面,SUCRA值排序结果为:参麦注射液+CCRT(84.9%)、康艾注射液+CCRT(76.8%)、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4.8%)、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5.7%)、康莱特注射液+CCRT(41.1%)、艾迪注射液+CCRT(36.4%);(2)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SUCRA值排序为:康莱特注射液+CCRT(93.5%)、参麦注射液+CCRT(60.8%)、康艾注射液+CCRT(51.2%)、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49.1%)、艾迪注射液+CCRT(48.8%)、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5.8%);(3)在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艾迪注射液+CCRT(71.8%)、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5.6%)、参麦注射液+CCRT(60.5%)、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51.9%)、康艾注射液+CCRT(49.5%)、康莱特注射液+CCRT(46.2%);(4)在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SUCRA值排序为:艾迪注射液+CCRT(71.5%)、康艾注射液+CCRT(64.6%)、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2.0%)、参麦注射液+CCRT(59.7%)、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0.9%);(5)在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康艾注射液+CCRT(86.3%)、艾迪注射液+CCRT(59.5%)、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39.8%);(6)在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77.0%)、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72.8%)、参麦注射液+CCRT(70.9%)、康艾注射液+CCRT(57.5%)、艾迪注射液+CCRT(2.3%);(7)在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艾迪注射液+CCRT(73.9%)、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57.1%)、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54.1%)、参麦注射液+CCRT(49.7%)、康艾注射液+CCRT(41.5%)。结论:中药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有增效减毒作用,在提高疗效方面参麦注射液是最佳治疗方案,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艾迪注射液是最优的治疗措施。

吴艳秋[6](2020)在《扶正降逆通幽汤治疗食管癌Ⅳ期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扶正降逆通幽汤治疗食管癌Ⅳ期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食管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口服消癌平片,8片/次,3次/日,治疗组予扶正降逆通幽汤加减治疗,水煎服,3次/日。两组均以连续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生命质量、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接受坚持长期服药的患者随访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生存和生命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虽中医证候中的胸背疼痛(P=0.056)以及生命质量症状领域中的疼痛(P=0.069)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经治疗后疼痛改善率为36.36%,稳定率为54.55%,总体能稳定和改善症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免疫指标中的CD3+(P=0.08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不良反应改善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疗程中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0,对照组10%。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0.27±5.57)个月,半年生存率86.36%,对照组中位生存期(9.05±4.55)个月,半年生存率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降逆通幽汤对食管癌Ⅳ期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且使用安全。

赵同德[7](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沈琦[8](2020)在《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对以单纯中药汤剂治疗取得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现代医家的用药特点,得出高频药物、药类及药物特征,挖掘出聚类方及药组,以期指导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Coe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9.30。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运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结果分析,其中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R,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文献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瘤体稳定率、生活质量提高率、中医症状改善率、体重稳定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上一部分检索结果中筛选出可用于用药规律分析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处方进行提取,并将中药名称规范化,建立方药分析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药物分类、药物特征,以及配伍关系密切的聚类方。采用SPSS Modeler 18.0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两味药关联规则,三味药关联规则,四味药关联规则。研究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14项研究总病例数为831例,其中中药组415例,对照组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最佳支持治疗组,中药组能稳定瘤体:RR=1.55,95%CI[1.21-2.00],Z=3.41,P=0.00006;I2=59%,P=0.009。中药组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RR=2.04,95%CI[1.60-2.62],Z=5.66,P<0.00001;I2=0%,P=0.54。中药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RR=1.81,95%CI[1.41-2.33],Z=4.64,P<0.00001;I2=24%,P=0.26。中药组能有效稳定体重:RR=1.47,95%CI[1.23-1.75],Z=4.28,P<0.00001;I2=0%,P=0.66。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规律分析研究共纳入文献34篇文献,处方38首,涉及药物114种,总用药频数为481。用药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黄芪(25次,65.79%)、白术(22次,57.89%)、白花蛇舌草(22次,57.89%)、茯苓(21次,55.26%)、甘草(16次,42.11%)。药物分类频次前5位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172次,35.76%)、清热药(89次,18.50%)、止咳化痰平喘药(56次,11.64%)、活血化瘀药(45次,9.36%)、利水渗湿药(35次,7.28%)。药性频次前3位的是寒性(171次,36.00%)、温性(142次,29.89%)、平性(113次,23.79%),药味频次前3位的是甘味(311次,39.52%)、苦味(258次,32.78%)、辛味(141次,17.92%),归经频次前3位的是脾经(245次,20.68%)、肺经(241次,20.34%)、胃经(185次,15.61%)。共得到聚类方3个。挖掘出两味药关联规则16个,三味药关联规则63个,四味药关联规则38个。研究结论1、从meta分析角度进一步验证了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稳定瘤体、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稳定体重的优势,有待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2、以数据挖掘的方法,证实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单纯中药治疗以补虚为主,注重肺脾同补、气阴同治,同时兼顾祛邪解毒,并注重渗湿化痰配合,佐以化瘀。

郑文利[9](2020)在《肺癌中医证型研究及齐元富教授辨治肺癌临床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肺癌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为依据,对所收集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基于各证型对应处方,挖掘导师辨治肺癌的用药特点,进而归纳导师在肺癌辨治过程中的临床用药经验。方法:筛选出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导师齐元富教授中医药辨治肺癌的病例共计161例,在两位副高级职称专家指导监督核查下,依据《肺癌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对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分别记录其处方用药。借助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SPSS 24.0软件数据处理,采用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进而得出高频药物、常用药对以及相互间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聚类方。基于数据规律,研究各证型常用药物的性味、归经、用药机理以及导师用药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导师治疗肺癌的基本方药以及用药配伍规律等临床经验进行探讨。结果:在两位副高级职称专家指导监督下,依据《肺癌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对161例病例进行辨证分型:脾虚痰湿证55例,阴虚内热证83例,气阴两虚证14例,肾阳亏虚证4例,气滞血瘀证5例。对五种证型进行具体分析:脾虚痰湿证共55例,共得到96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798次,使用药物频数在6次以上(含6次)的药物中前三位药类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阴虚内热证共83例,共得到124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1225次,使用药物频数在10次以上的(含10次)的药物中前三位药类依次为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气阴两虚证共14例,共得到65味中药,药物总频次209次,使用药物频数在3次以上的共26味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由于肺癌病情复杂,证型多交织错杂,辨证过程亦是困难,对于辨证为以肾阳亏虚证型及气滞血瘀证型的病例均不足10例,故基于五种证型对导师常用具有补肾阳功能的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进行分析。基于五种证型得出导师常用具有补肾阳功能的药物3个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10个。基于各证型中药关联规则,结合导师用药经验,得出11个常用药对。基于五种证型的频数统计与导师经验得出导师常用抗肿瘤中药8个。结论:导师治疗肺癌总体以补气健脾、止咳化痰、解毒消瘤为主。针对各证型辨证施治:脾虚痰湿证侧重于健脾化痰除湿;阴虚内热证侧重于清热解毒滋阴;气阴两虚证侧重于补气养阴;肾阳亏虚证侧重于温补肾阳;气滞血瘀证慎用活血化瘀。

张暖[10](2020)在《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及其核心方调控Wnt/β-eatenin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提取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的核心方及新方。2.研究乳腺癌核心方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迁移、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收集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药物频次、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结果,并提取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的核心方,探讨其治疗乳腺癌的特色。2.制备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通过MTT法、细胞计数法观察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的影响,通过HE染色法观察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形态的影响,通过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乳腺癌核心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频次排在前十位的药物为:柴胡、重楼、甘草、佛手、合欢皮、薏苡仁、浙贝母、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白术。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对:柴胡、重楼;佛手、合欢皮;白术、枳壳;白英、蛇莓。得到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新处方7个。2.乳腺癌核心方:柴胡15g重楼15g甘草15g佛手30g合欢皮30g薏苡仁45g浙贝母30g太子参30g白花蛇舌草24g白术15g夏枯草15g莪术15g枳壳15g白英15g蛇莓15g。3.MTT实验各含药血清组均在药物干预24h后出现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E染色后,各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变小变圆,呈多边形,细胞团缩在一起,胞质和胞核区别不明显。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迁移、侵袭,联合阿霉素具有协同作用。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可下调β-catenin、Cyclin D1、c-Myc的表达,纠正Wnt/β-catenin通路紊乱,进而抑制乳腺癌转移。结论: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出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乳腺癌核心方具有抑制乳腺癌生长、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二、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注射液中抗食管癌的有效成分
2 中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 中药注射液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
4 讨论

(2)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自拟凉血清淋饮治疗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2 病历选择
        2.1 病例纳入标准
        2.2 病例排除标准
        2.3 病例剔除标准
        2.4 病例终止标准
    3 临床研究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分组与治疗方法
    4 观测指标
        4.1 疗效性观测
        4.2 安全性观测
    5 疗效评价标准
        5.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5.2 尿常规疗效评价标准
        5.3 肿瘤病人QOL评价标准
        5.4 肿瘤病人KPS评价标准
    6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1 年龄比较
        1.2 性别比较
    2 治疗前数据资料比较分析
        2.1 两组病例治疗前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病例治疗前KPS、QOL评分比较
    3 治疗后数据资料比较分析
        3.1 膀胱湿热型单项证候评分比较
        3.2 QOL评分比较
        3.3 KPS评分比较
    4 疗效评价
        4.1 两组病例治疗后膀胱湿热型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4.2 两组病例治疗后KPS评分疗效比较
        4.3 两组病例治疗后QOL评分疗效比较
        4.4 两组病例治疗后尿常规疗效比较
    5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
        5.1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5.2 不良反应
讨论
    1 西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的认识
    2 中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的认识
    3 自拟凉血清淋饮的组方及方药分析
        3.1 方解
        3.2 方中单药现代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4.2 疗效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放射性膀胱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一 西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
        (一)放射性膀胱炎的病因及发病
        (二)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分型及分度
        (三)放射性膀胱炎的西医治疗
    二 中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的认识
        (一)中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对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
    三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知情同意书
    附表2 临床研究观察表
    附表3 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表
    附表4 尿常规观察表
    附表5 生活质量评分(QOL)
    附表6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2.1 检索策略
        2.1.1 检索范围
        2.1.2 检索词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文献纳入标准
        2.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
    2.5 统计学方法
        2.5.1 合并效应量的估计
        2.5.2 异质性检验
        2.5.3 发表偏倚
第三部分 结果
    3.1 文献检索过程及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艾迪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4.2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4.3 康艾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4.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4.5 参麦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4.6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3.5 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
        3.5.1 各干预措施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2 各干预措施生活质量改善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3 各干预措施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4 各干预措施恶心呕吐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5 各干预措施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6 各干预措施骨髓抑制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7 各干预措施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3.6 发表偏倚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4.1 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宫颈癌的辨证分析
    4.2 6种中药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药理作用
        4.2.1 艾迪注射液
        4.2.2 复方苦参注射液
        4.2.3 康艾注射液
        4.2.4 康莱特注射液
        4.2.5 参麦注射液
        4.2.6 参芪扶正注射液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4 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副反应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扶正降逆通幽汤治疗食管癌Ⅳ期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
        1.1 病名源流
        1.2 病因病机
        1.3 治则治法
    2 现代中医对食管癌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治则治法
        2.2.1 辨证论治
        2.2.2 单味药
        2.2.3 验方及固定方
        2.2.4 中成药
        2.2.5 中药提取物
        2.2.6 针灸
        2.2.7 外治法
        2.2.8 晚期食管癌并发症的治疗
        2.3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2.3.1 通过辨证论治,中药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2.3.2 通过分型论治及专方专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3.3 通过配合放化疗,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2.3.4 通过中医药的维持治疗,可达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2.3.5 通过扶正抗癌方法防治食管癌复发转移作用
        2.4 食管癌中医药治疗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2.4.1 抑制癌细胞增殖
        2.4.2 诱导癌细胞凋亡
        2.4.3 逆转多药耐药
        2.4.4 抑制肿瘤血管增生
        2.4.5 调节免疫功能
    3 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研究
        3.1 病因学研究
        3.2 治疗现状
        3.3 靶向药物治疗机制
        3.4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
        3.5 综合治疗的研究
        3.6 对食管癌并发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观察
        1.3.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3.2 生存质量疗效评定
        1.3.3 生命质量疗效评定
        1.3.4 免疫指标观察
        1.3.5 不良反应评定
        1.3.6 肝肾功能分析
        1.3.7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1.3.8 生存期观察
        1.3.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2.3 生存质量疗效分析
        2.4 生命质量疗效分析
        2.5 免疫指标变化比较
        2.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7 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2.8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2.9 生存期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朱良春教授对食管癌的认识
    2 扶正降逆通幽汤的组方特点及用药分析
    3 现代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1 单味中药
        2 中药药对
        3 经典组方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5 中成药
        6 中药注射制剂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及内容
    研究结果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3 疗效指标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6 中医疗效指标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排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质量评价
        1.5 数据提取
        1.6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研究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3 小结
第二部分 单纯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排标准
        1.3 数据规范化
        1.4 数据库建立
        1.5 数据挖掘
    2 研究结果
        2.1 频数分析结果
        2.2 聚类分析结果
        2.3 关联规则统计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2 RECIST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3 Karnofsky(KPS)评分标准
综述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1 治疗方式
        1.1 单纯中医药治疗
        1.2 中医药配合治疗
        1.3 针对并发症治疗
    2 治疗手段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综合治法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肺癌中医证型研究及齐元富教授辨治肺癌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一、肺癌的中医研究背景
        (一) 病名研究
        (二) 病因病机研究
    二、基于肺癌证型的诸家认识
        (一) 古代诸家认识
        (二) 近代诸家认识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概述
    一、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概况
导师处方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
    一、临床病例处方收集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及排除标准
    二、对导师处方用药过程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
        (一) 建立数据库
        (二) 数据预处理
        (三) 数据转换及录入
        (四) 数据挖掘的实施
    三、研究结果
        (一) 脾虚痰湿证
        (二) 阴虚内热证
        (三) 气阴两虚证
        (四) 肾阳亏虚证
        (五) 气滞血瘀证
    附: 表19五种证型总体用药频数及频率表
讨论
    一、基于五种证型用药的频率分析探讨导师辨治肺癌用药特色
        (一) 脾虚痰湿证
        (二) 阴虚内热证
        (三) 气阴两虚证
        (四) 肾阳亏虚证
        (五) 气滞血瘀证
    二、基于各证型中药关联规则的导师常用对药的探讨
    三、对导师常用抗肿瘤相关中药相关机制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癌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10)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及其核心方调控Wnt/β-eatenin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资料来源
        1.2 软件选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1.5 中药药物名称的规范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药味个数
        2.2 四气
        2.3 五味
        2.4 归经
        2.5 用药频数
        2.6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7 基于数据挖掘形成的治疗乳腺癌核心处方
        2.8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配伍规律
    3 讨论
        3.1 四气
        3.2 五味
        3.3 归经
        3.4 用药频数
        3.5 常用药对
        3.6 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核心处方
        3.7 新处方分析
        3.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所用细胞及细胞来源
        1.2 实验所用动物
        1.3 主要药品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1.5 主要仪器设备
        1.6 主要溶液配制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2.1 实验药品制备
        2.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3.1 细胞复苏
        3.2 细胞传代
        3.3 细胞冻存
    实验一 MTT法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 增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4.1 对照组
        4.2 空白鼠血清对照组
        4.3 乳腺癌核心方组
        4.4 阿霉素组
        5 实验步骤
        6 统计分析
        7 实验结果
        7.1 MTT实验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OD值的影响
        7.2 MTT实验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增殖的影响
    实验二 计数法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 生长曲线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4.1 对照组
        4.2 乳腺癌核心方组
        4.3 阿霉素组
        4.4 联合组(阿霉素+核心方组)
        5 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
    实验三 HE染色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 形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5 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
    实验四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 迁移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5 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
    实验五 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侵袭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5 实验步骤
        5.1 制备预铺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具体步骤如下
        5.2 制备细胞悬液
        5.3 染色
        6 实验结果
    实验六 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核心方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乳腺癌核心方含药血清制备
        3 细胞培养
        4 实验分组
        5 实验步骤
        5.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5.2 BCA法定量测蛋白浓度
        5.3 免疫印迹实验
        6 实验结果
        7 讨论
        7.1 .实验结果分析
        7.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肿瘤
        7.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1 病名和症状
        2 病因病机
        2.1 外因
        2.2 内因
        3 治疗原则
        4 现代中医治疗乳腺癌
        4.1 术后并发症
        4.2 围放疗期
        4.3 内分泌治疗期
        4.4 围化疗期
        4.5 乳腺癌多发转移
        4.6 情志因素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2.1 家族遗传
        2.2 内分泌因素
        2.3 饮食与肥胖
        2.4 环境因素
        2.5 月经、生育、哺乳因素
        2.6 精神、心理因素
        3 临床表现
        3.1 乳房肿块
        3.2 乳头
        3.3 乳房皮肤
        3.4 淋巴结
        3.5 疼痛
        3.6 全身症状
        3.7 特殊乳癌表现
        4 扩散转移
        4.1 局部侵犯
        4.2 淋巴转移
        5 治疗
        5.1 手术
        5.2 放射治疗
        5.3 化疗
        5.4 内分泌治疗
        5.5 免疫治疗
        5.6 靶向治疗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四、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研究进展[J]. 赵雯宇,司富春,王文彬,宋雪杰,杨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5)
  • [2]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自拟凉血清淋饮治疗膀胱湿热型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D]. 李俊影.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D]. 杨亚利.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扶正降逆通幽汤治疗食管癌Ⅳ期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D]. 吴艳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D]. 沈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肺癌中医证型研究及齐元富教授辨治肺癌临床经验[D]. 郑文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齐元富教授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及其核心方调控Wnt/β-eatenin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D]. 张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