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文凤[1](2021)在《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及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免疫微环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致癌性疱疹病毒,全世界约90%的人感染。大多数人EBV感染呈终身无症状潜伏感染,但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相关疾病。目前已知与EBV感染相关的疾病有几十种,但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组织学形态广泛,不同疾病之间临床病理特点重叠。患者病情轻重不一,部分疾病预后较差。EBV的致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是体内抗病毒免疫与病毒致病性间的平衡紊乱是其致病机制之一。本课题回顾性总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儿童医院的E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概况、统计分析了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并重点分析了EBV阳性的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lik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LPD)皮肤组织中EBV感染的程度与组织免疫微环境。方法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1.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儿童医院EBER阳性病例,筛选根据WHO分类标准进行确诊并且临床病理信息完整的病例;统计学分析疾病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以及预后相关因素。2.HVLLPD皮肤组织中EBV感染程度及组织免疫微环境特征利用EBER原位杂交分析组织中EBV感染的程度,同时用免疫组化分析EBV潜伏膜蛋白LMP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单染及双染分析病变组织中T细胞(CD3+、CD5+、CD7+)、T细胞亚型(CD4+、CD8+)、初始CD4+T细胞分化亚型(Th1、Th2和Treg细胞)以及CD8+T细胞分化亚型(初始CD8+T细胞和终末分化的效应CD8+T细胞)、CD20+B细胞、CD56+NK细胞、CD68+巨噬细胞(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细胞毒性颗粒蛋白Granzyme B和TIA-1,以及免疫调节蛋白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EBV感染病例313例,其中男性196例、女性117例,成人183例、儿童130例。成年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为54岁(19-85岁),最常见类型为NK/T细胞淋巴瘤(39.3%,72/183)、鼻咽癌(27.9%,51/183);儿童确诊时中位年龄为7岁(1-17岁),其中以T/NK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占30.0%(39/130)和HVLLPD占23.8%(31/130)最常见。与成人患者中更常见的EBV阳性肿瘤性疾病(如NK/T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相比,儿童常见的EBV阳性疾病(如CAEBV和HVLLPD)发热(P<0.001)、淋巴结增大(P<0.001)或伴肝脾增大(P<0.001)、肝功能障碍(P<0.001)及三系减少(P<0.001)和LDH水平升高(P<0.001)更常见。EBV相关疾病的组织病理类型以T/NK细胞型(50%,156/313)最常见,其次为B细胞型(28%,87/313),而上皮细胞型(22%,70/313)较少见。经电话随访共156例患者存活,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1.3-129月);10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0.5-122.5月);53例患者失访。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热(HR 2.26,P<0.001)、脾增大(HR 3.33,P<0.001)、肝功能受损(HR 2.23,P<0.001)、LDH水平升高(HR 2.30,P<0.001)、贫血(HR 2.34,P<0.001)、血小板减少(HR 3.33,P<0.001)和白细胞减少(HR3.39,P<0.001)对患者预后不利;而确诊后患者积极采取相应的放化疗或手术治疗(HR 0.40,P<0.001)较仅接受对症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2.32例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共获得34份皮肤组织标本。59%(20/34)病灶组织中EBER+细胞大于100个/高倍镜,但潜伏膜蛋白1(LMP1)常为阴性(74%,25/34)。病变组织中增殖的淋巴细胞主要以T细胞为主,表达pan-T细胞标志物CD3、CD5和CD7;而在大多数活检组织中仅见少量散在的CD20+B细胞(12个/HPF)、CD56+NK细胞(20个/HPF)和CD68+巨噬细胞(62个/HPF)。CD4+T细胞亚型中,65%(22/34)的样本中观察到Th1(CD4+T-bet+)多于Th2(CD4+CMAF+)细胞;并且,大多数组织中仅观察到少量FOXP3+调节性T细胞。在91%(31/34)的组织中以T-bet标记的毒性效应CD8+T细胞为主,而初始CD8+T细胞(T-bet-CD8+)少见。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CD68+p State1+)分别在79%(27/34)和76%(26/34)组织中多于CD206+M2型和CD163+M2型巨噬细胞。大多数病灶中细胞毒性颗粒蛋白TIA-1呈弥漫阳性,而Granzyme B仅少量阳性分布。另外,仅分别在1例和6例活检组织中观察到少量免疫调节蛋白PD-1和PD-L1阳性细胞。由于疾病进展,2例患者分别在3年和1年后进行了第二次活检。与第一次活检相比,第二次活检组织中EBER+细胞平均增加了5.5倍;CD8+T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终末分化的效应CD8+T细胞比例平均减少了21%;虽然第一次活检可见散在的CD56+和粒酶B+细胞,但是在第二次活检中CD56+细胞分别呈阴性和极少量阳性细胞(13个/HP),并且Granzyme B出现丢失。结论本研究313例E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以中老年人和儿童为主。成人以NK/T细胞淋巴瘤及鼻咽癌多见,儿童以CAEBV和HVLLPD多见。成人EBV感染常导致肿瘤性增生。儿童病例中,CAEBV和HVLLPD多持续进展,严重病例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伴噬血综合征而死亡。EBV相关疾病的多数患者预后较差,随访病例中约40%的患者死亡。在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皮肤病灶中,浸润的T/NK细胞数量多少不一,主要以T细胞特别是毒性效应CD8+T细胞和Th1细胞浸润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Granzyme B出现丢失。
史妍[2](2021)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结外淋巴瘤(extranodal lymphoma,EL)最早由Issacsson在1983年首次提出,临床上也包括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发生的淋巴瘤。EL几乎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发生率约占NHL的40%-50%。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起源于胃肠道黏膜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EL,占EL的30%-40%。随着慢性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继发性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增加,PGIL发病率逐年上升。PGIL早期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发病隐匿,与胃肠道其他良、恶性疾病难以鉴别,因此临床上对其漏诊及误诊率较高。针对PGIL的标准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影响预后的因素文献报道不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诊断,明确预后相关不良因素,规范化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总结PGIL的临床指标及病理学特点,分析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16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且通过手术和(或)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侵犯部位,符合Dawson标准。收集并统计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B症状、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beta-2 microglobulin,β2-MG)、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Ki67表达及治疗方式等,随访调查分析其生存及预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价预后生存情况,定义为从疾病确诊日期至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中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组间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6例PGIL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男女比例1.27∶1;初诊平均发病年龄58岁,中位发病年龄59岁(19~81岁)。2.PGIL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腹痛(41例,35.3%),其次是腹胀(14例,12.1%)、排便习惯和/或形状改变(9例,7.8%)、腹部不适(8例,6.9%)、消化道出血(8例,6.9%)、反酸(7例,6.0%)和体重下降(6例,5.2%)。51例(43.9%)患者有B组症状:发热、盗汗和消瘦(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3.60例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患者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胃窦(42.0%),分期较早,胃镜检查初步确诊率58.8%,CT初步疑诊率16%;50例原发肠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患者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回肠(44.0%),分期较晚,肠镜检查初步诊断率38.2%,CT初步疑诊率22.7%。内镜下表现,PGL以溃疡型多见;PIL以增生型多见。4.B细胞表型者105例(90.5%),其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最常见;T细胞表型者11例(9.5%)。5.较PGL患者相比,PIL患者多表现为临床分期更晚(P<0.001)、IPI评分更高(P=0.035)和LDH水平更高(P=0.006)。PGL患者3年和5年OS分别为82.0%和67.8%;PIL患者3年和5年OS分别为54.2%和47.8%。6.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年龄>60岁、IPI评分3~5分、T细胞表型、LuganoⅡE/Ⅳ期及肠道发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Lugano分期和病理表型是影响PGI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以腹痛为首诊表现,其中DLBCL和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2.PGL好发于胃部,其中以胃窦最多见;PIL好发于小肠,其中以回盲部最多见。较PGL相比,PIL患者多表现为临床分期更晚,IPI评分和LDH水平更高。3.PGL内镜下表现以溃疡型多见;PIL内镜下表现以增生型多见。4.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年龄>60岁、IPI评分3~5分、T细胞表型、LuganoⅡE/Ⅳ期及肠道发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5.多因素分析显示,Lugano分期和病理表型是影响PGI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丽[3](2020)在《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胃癌、胃腺瘤等胃粘膜病变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出血是其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ESD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6%-26.9%,大部分ESD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指南推荐用于减少ESD术后出血,但PPI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标准方案。目前ESD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参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案。指南推荐对高出血风险消化性溃疡,采用大剂量、持续输注PPI(80mg+8mg/h)进行治疗。但ESD术后形成的人工溃疡与消化性溃疡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和高酸状态相关;而人工溃疡是ESD术后产生的医源性溃疡,ESD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而早期胃癌常伴有重度萎缩性胃炎,多为低酸状态。其次是两者患者年龄不一样,消化性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人;而胃早癌ESD术后人工溃疡以高龄患者居多。第三是消化性溃疡可以穿透整个胃壁,损伤的血管可为穿透肌层的大血管;而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通常来自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血管,很少穿透至固有肌层,在这种环境下的止血通常是比较容易的。第四,人工溃疡创面是通过内镜医师术中反复电凝止血处理的,出现喷射性出血、活动性渗血以及血管残端等活动性出血的机会较消化性溃疡明显减少。因此我们认为ESD术后人工溃疡,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且溃疡更容易愈合。ESD术后如何应用PPI,目前没有明确证据。仅有2篇来自韩国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两个研究都是在ESD术前开始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两个试验均没有明确定义ESD术后出血的随访时间,二次内镜检查时间均在ESD术后第二天进行,两个试验结果显示间断和持续PPI预防ESD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一篇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亦显示在高出血风险的消化性溃疡中,间断PPI的治疗效果不劣于持续PPI的治疗。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PI有增加肠道感染、腹泻、肺炎的风险;影响微量元素和钙的吸收,增加骨折等风险。同时研究显示使用PPI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较对照组提高了80%以上。因此,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间断PPI预防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的疗效,对于ESD术后人工溃疡的治疗实践以及PPI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综合评价间断PPI(40mg 2/日)在ESD术后人工溃疡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SD术后人工溃疡PPI应用提供科学证据。研究方法:以国内九家三甲医院拟行内镜下胃ESD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组,综合评价间断PPI治疗胃粘膜病变ESD术后人工溃疡的出血率、溃疡愈合率和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从2017年09月30日到2019年07月30日期间,在全国9家中心共筛选了526例诊断为胃粘膜病变的患者,其中487例患者适合内镜下ESD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由于严重的合并症,25例患者由于服用抗凝药,8例患者为ESD术后复发病变,24例患者拒绝ESD手术治疗,一共73例患者被排除。最后41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09例患者为间断PPI治疗组(A组),205例患者为持续PPI治疗组(B组)。两组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民族、工作性质、学历、吸烟和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包括既往胃切除术、病变部位、术前病理诊断、病变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ESD术后人工溃疡短径、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短径和ESD术后留置胃管情况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4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持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6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两组术后追加根治性手术和化疗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ESD术后7天共有14例患者出血(14/209,6.7%,95%CI 3.3%-10.5%),持续PPI治疗组有12例患者出血(12/205,5.9%,95%CI 2.9%-9.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3)。绝对危险度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0.84%(-3.83,5.5)。NNH(number need to harm,NNH)为119。在ESD术后1天、3天、7天的出血风险用生存曲线计算,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进一步明确出血与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D术后7天出血率和病变部位萎缩程度(P=0.004,OR=1.807,OR 95%CI 1.205-2.712)和BMI(p=0.04,OR=1.209,OR 95%CI 1.009-1.450)相关。为更进一步评估ESD术后出血和治疗措施之间的关系,我们校正了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BMI、病变部位、萎缩程度、病理诊断、Hp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溃疡长径、肝功、肾功、血糖和凝血功能。经上述相关因素校正后,我们未发现ESD术后出血与治疗措施(连续与间断PPI)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8例(8/14,57.14%)患者ESD术后出血接受了内镜治疗,有5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1例患者没有呕血黑便症状为ESD术后第七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创面渗血。有1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失败进行了外科手术止血。持续PPI治疗组有6例患者(6/12,50%)ESD术后接受了内镜止血治疗,有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1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3例患者为ESD术后第7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出血。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愈合情况采用畸田隆夫的分期方法,在ITT分析中,间断PPI治疗组有121例病变(121/209,57.9%)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愈合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瘢痕期。持续PPI治疗组,有122例病变(122/205,59.5%)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5,21.5%)处于愈合期,有39(39/205,19%)例病变处于瘢痕期。结果显示两组溃疡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875)。在414例患者中,有212例(212/414,51.20%)患者ESD术后1月完成了胃镜检查,纳入PPA分析。PPA分析结果和ITT分析结果一致。有5例患者同意进行ESD术后72小时胃内p H监测。结果显示5例患者PPI注射后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均超过50%。其中3例患者(1例为间断PPI治疗,2例为持续PPI治疗)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超过90%。所有414例患者ESD术后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出院后未观察到出血,没有穿孔和感染发生。在间断PPI治疗组,住院中位时间为10.0天(8.0-12.0),和持续PPI治疗组相似,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973)。间断PPI治疗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3129.0元(19331.9-29888.7),持续PPI治疗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5707.3元(21391.0-31525.2),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6)。结论间断PPI在预防ESD术后出血的疗效不劣于持续PPI治疗,并且不影响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的愈合率。因此我们认为间断PPI在ESD术后预防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方面可以达到和持续PPI治疗一样的效果。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23%,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9%-6.5%。胃肠道淋巴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一组疾病,对于不同的地理分布、人群种族和环境因素,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有比较大的区别。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肿瘤细胞来源于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该肿瘤在亚洲及南美洲发病率较高,在西欧和北美罕见。研究显示ENKTCL在中国内地的发病率占全部淋巴瘤的7%-15%,在中国香港为13%左右,该肿瘤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一类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结外非B细胞淋巴瘤。ENKTCL-N主要发病部位在面部中线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鼻腔,常常累及副鼻窦、鼻咽部、口咽部和腭部。其次可发生在胃肠道、皮肤、睾丸、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极少累及骨髓,部分患者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相对于鼻部NK/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的NK/T细胞淋巴瘤少见,但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缓解率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限,导致该类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极差。研究目的:目前关于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没有大宗的临床病例报道,多以个案或小样本病例报道为主,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了解甚少。但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亚洲人,在中国人群的比例较高,且该病预后极差,因此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中心13例确诊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生存曲线和治疗。第二部分,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评价了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最后通过我们单中心的病例报告和文献系统评价初步了解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结果: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2011.1-2016.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确诊27例肠道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13例(13/27,48%)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39岁(15-71岁),其中9例患者为男性,4例患者为女性。从患者有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月(2-9月)。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10/13,76.9%)、胃肠道出血(6/13,46.2%)和腹泻(3/13,23.1%)。在确诊时,6例患者(6/13,46.2%)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4例患者(4/13,30.8%)乳酸脱氢酶升高。根据Mussoff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Ⅰ期有10位患者(10/13,76.92%),Ⅱ期有2位患者(2/13,15.38%),Ⅲ期有1位患者(1/13,7.69%)。在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通过一次胃镜和内镜下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5.3块组织;3例患者通过两次内镜和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7.7块组织;7例患者最后通过外科手术标本确诊,每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1-3次内镜检查。所有13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病变,9例患者病变在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患者病变在小肠,1例患者病变在十二指肠。13例患者在内镜下均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溃疡直径大小约1.5cm-6cm。内镜下形态,有9(9/13,69.2%)例患者表现为溃疡型病变,4(4/13,30.8%)例患者表现为溃疡浸润型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中,13例标本均有坏死,12例观察到溃疡。有9例病变位于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病变位于小肠,1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7例外科手术标本中有5例观察到病变侵犯至浆膜层,1例标本中发现亲上皮表现,有3例标本发现隐窝萎缩表现。有7例(7/13,53.8%)标本肿瘤细胞以中小细胞为主。11(11/13,84.6%)例标本表现为细胞核不规则的多形性肿瘤细胞。11例标本中发现血管中心性表现,3例发现神经趋向性,2例发现神经节细胞增生。这些病例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CD43、TIA-1、颗粒酶B阳性,CD20、CD5阴性。有10(10/13,81.3%)例标本表达CD56。13例标本的Ki-67指数为30%-70%。所有标本均可以见到EBER弥漫阳性。12例患者进行了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多克隆。7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是因为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7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1周死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化疗,2例患者不愿意接受术后化疗。6例患者只接受了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强的松),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COT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强的松),TAOD+L-ASP(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and CVTL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截至我们随访时,13例患者中有10(10/13,77%)例已经死亡,另外3例生存患者为近9个月确诊患者。所有患者中最长生存期为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有5例患者确诊后1周内死亡,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3例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穿孔行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院外因为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1月消化道大出血至我院再次急诊手术治疗。按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接受紧急手术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对总生存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获得306篇文献,查阅参考文献补充2篇文献,初步检索得到共308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166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不相关文献145篇;共有21篇文献纳入进行全文筛选,排除个案报道6篇、综述3篇,样本量<10的文献2篇,最后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共包含292例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有2篇来自韩国,其余8篇均来自中国。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1篇为多中心研究,其余9篇均为单中心研究;10篇文献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1篇文献未描述病变的内镜下特点;1篇文献未详细描述生存期及随访情况。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33-45岁,发病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79岁。总共纳入的292例患者中,男性202例,女性90;男:女比例为2.24: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病变位于食管的患者有2例,胃有10例,小肠(包括十二指肠)有108例,回盲部有33例,结直肠有109例,多部位累及有60例。报道了病变内镜下具体形态的患者有119例,其中溃疡有111例,包块有8例。胃肠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91例(191/292,65.4%),大部分为在病程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9%(61/292),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为44.5%(130/292),单纯化疗患者为23.3%(68/292),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占10.3%(30/292)。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月-12.7月,最短的生存期为1天,最长的生存期为66月。结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肠道非B细胞淋巴瘤,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特征不典型,内镜多表现为溃疡病变,预后极差。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年轻的亚洲男性不明原因的多发、深、大不规则溃疡,且易于发生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应该考虑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在这类患者中,建议在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突出组织进行重复的深挖活检,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邵世宏,王彦,代晓艳,肖雨婧,管静静,林东亮,王继纲,李玉军,邢晓明,赵鹏[4](2020)在《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五例临床病理学特征》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00例T细胞淋巴瘤,从中筛选出5例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复习文献,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47~64岁,平均年龄56岁,包括2例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2例皮肤蕈样霉菌病(1例为斑块期,1例为肿瘤期),1例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免疫组织化学:5例患者均表达多种T细胞标志物(CD3、CD4、CD5、CD7、CD8),仅表达1种B细胞标志物CD20(其中3例患者首次诊断时CD20阴性,在疾病复发或进展后,二次活检诊断时CD20弥漫阳性),不表达CD79α及PAX5。5例患者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T细胞受体(TCR)重排均显示β链和/或γ链和/或δ链单克隆性重排,Ig重排均为多克隆性重排。5例患者均未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截至2020年2月,4例患者带病生存,1例患者无病生存,其中蕈样霉菌病肿瘤期患者进展较快,生活质量差。结论 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极少见,其预后与T细胞淋巴瘤具体类型、临床分期和初始治疗效果密切相关。CD20阳性表达提示疾病复发或进展,预后相对差。当T细胞淋巴瘤CD3表达缺失时,易误诊为B细胞淋巴瘤,联合运用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及分子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朱重梅,金杰畑,卢佳斌,黄丽云,陈跃琼[5](2020)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共30例病史资料,组织经常规HE方法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形态特点,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CD3、CD5、CD4、CD8、CD20、CD56、TIA1、granzyme B、perforin、Ki67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是否存在。结果30例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2.2岁。男性23例,女性7例,男女比约为3:1。临床表现多数为腹痛,其次为消化道出血、体重减轻、肠梗阻或肠穿孔等,个别病例伴腹泻。病变部位以小肠最多见(24例),其次是结肠(6例)。镜下见瘤细胞形态单一,胞浆淡染,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肿瘤表面可见溃疡形成,肠绒毛结构破坏,并可见"亲上皮现象",肿瘤性坏死罕见。免疫表型为CD3+、CD5-、CD4-/+、CD8+/-、CD56+/-、TIA1+、granzyme B+/-、perforin+/-,少数病例异常表达CD20,Ki67增殖指数40%~95%不等,原位杂交EBER阴性。结论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程发展快、预后差,早期易误诊漏诊,临床及病理医生均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早治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钟佳琪[6](2020)在《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GI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相关参数和临床、病理等资料,研究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确诊的42例G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GIL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症状、病理类型等临床特点;根据病理类型、侵袭程度不同,按照WHO2016版淋巴瘤分类,将所有GIL患者分为低度恶性B细胞组,高度恶性B细胞组及成熟T和NK细胞组,对三组GIL患者所有肿瘤病灶的PET/CT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学分型,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THKmax)和免疫组化参数(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胃肠道淋巴瘤一般临床特征:1)本次研究共纳入胃肠道淋巴瘤病例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男:女=2: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患者平均年龄(51.6±14.5)岁,其中年龄<55岁者占57.1%(24/42),与“其他”肿瘤相比,发病年龄偏小。3)发病部位中,胃肠道各部位均有累及,以胃最多42.9%(18/42),小肠、结直肠等部位次之,其中1例发病于全肠道。4)临床主要症状中,腹痛、腹胀症状者高达73.8%(31/42),梗阻、肿块占21.4%(9/42),消化道出血9.5%(4/42),穿孔7.1%(3/42),无明显胃肠道症状9.5%(4/42)。2、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分型特征:42例患者中,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5例,套细胞淋巴瘤(MCL)5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3例,小(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Burkitt淋巴瘤(BL)、NK/T-nose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各1例。特殊病例类型包括1例介于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之间,1例DLBCL伴有MALT淋巴瘤表现。胃肠道淋巴瘤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3、三组GIL的18F-FDG PET/CT影像学显像特征和免疫组化值的比较:1)低度恶性B细胞组、高度恶性B细胞组、成熟T和NK细胞组三组的PET/CT“形态学分型”均以Ⅰ型(弥漫性增厚)、Ⅱ型(节段性增厚)常见,Ⅲ型(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形成肿块)少见,组间形态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2)低度恶性B细胞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3.1±1.28)cm,高度恶性B细胞组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2.84±0.81)cm,成熟T和NK细胞组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3.08±1.29)cm,三组间THK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3)低度恶性B细胞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7.71±5.50,细胞增殖指数Ki-67值中位数为25%;高度恶性B细胞组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15.84±6.55,Ki-67值中位数为70%,成熟T和NK细胞组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15.95±2.26,Ki-67值中位数为8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高度恶性B细胞组与成熟T和NK细胞组SUVmax、Ki-67无差异,P>0.05。4、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病灶18F-FDG代谢参数SUVmax值与免疫组化参数Ki-67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34。结论:1、胃肠道淋巴瘤几乎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好发于男性,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最常见于胃。临床症状主要为非特异性腹痛、腹胀,侵袭性GIL可触及明显的肿块或出现胃肠道出血、穿孔。2、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及其侵袭性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高度恶性B细胞、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SUVmax值无明显差异但高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分型、THKmax难以鉴别胃肠道淋巴瘤病理类型。3、SUVmax与病理免疫组化值Ki-67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为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精准诊断与治疗。
顾挺[7](2020)在《唾液腺肿块型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制初探》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唾液腺肿块型淋巴上皮病(LEL)临床病理特点、探索恶变机制,寻找辅助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005~2017年间唾液腺肿块型LEL疾病构成及临床病理特征;对2005~2013年间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行临床病理及生存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检测MALT1基因易位、3号及18号染色体倍体异常。采用不同抗体和显色剂组合,评估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诊断肿块型LEL中的价值。结果:1.252例唾液腺肿块型LEL中,单纯BLEL 113例(113/252,44.8%),BLEL伴MALT淋巴瘤(BLEL/MALT,120例)和BLEL伴淋巴上皮癌(BLEL/LEC,19例)占55.2%。肿块最大径>2cm在恶性病变中占比高(P=0.001)。19例BLEL/LEC EB病毒阳性,且无罹患Sj?gren综合征(SS)患者。分子检测在诊断病变恶变中起重要作用。2.唾液腺中,伴BLEL者发生MALT淋巴瘤的风险是不伴者23倍。2例伴高级别转化的MALT淋巴瘤组织学特征为弥漫增生型(P=0.047)且具复发潜能(P=0.032)。3.唾液腺MALT淋巴瘤中,7.1%出现MALT1基因易位且好发男性(P=0.017);58.8%出现3号染色体三倍体且伴SS者少(P=0.038);10.0%出现18号染色体三倍体且与复发相关(P=0.007);8例(11.4%)同时出现两种分子异常且多为弥漫增生型(P=0.007)。4.先Ki-67+DAB显色、再AE1/AE3或CD20+AEC显色为理想双染组合。结论:唾液腺肿块型LEL中伴发恶变者较常见,直径>2cm提示恶变可能,恶性病变中以MALT淋巴瘤居多。伴BLEL者发生MALT淋巴瘤风险高。BLEL/LEC发生与SS无关,与EB病毒有关。弥漫增生型MALT淋巴瘤可向高级别转化且具复发潜能。唾液腺MALT淋巴瘤中,3号染色体三倍体是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18号染色体三倍体可作为复发预测指标,MALT1基因易位、3号及18号染色体三倍体这3个指标中,同时出现3号染色体三倍体与以上其他任一指标异常提示高级别转化风险。分子检测在诊断肿块型LEL恶变及恶变机制探讨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对肿块型LEL具更佳的辅助诊断价值。
刘秋雨[8](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张茂,郑斌,张显菖[9](2019)在《奥曲肽通过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发挥肠道保护的功能》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免疫反应的调节功能。方法:SAP大鼠造模后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奥曲肽对后肠损伤的保护效果。使用HE染色观察肠组织的损伤状态,检测大鼠血、肠道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的。通过伊文思蓝染色和测量肠组织干湿重比来评价肠道微血管通透性,最后对肠组织中NLRP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E染色显示奥曲肽治疗后可明显改善SAP大鼠肠道损伤,而奥曲肽治疗组血中TNF-α,IL-1β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显着下降,显着抑制SAP大鼠小肠组织中TNF-α,IL-1β及MPO的水平。奥曲肽可减弱SAP大鼠肠道通透性升高并降低SAP大鼠肠内NLRP3的表达。结论:奥曲肽可调节SAP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奥曲肽对SAP所致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兰智华,赵强,贺荣芳,马昕,张小丽[10](2019)在《8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切除标本及1例肠镜活检标本,进行常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8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例,男6例,女2例,年龄平均61岁,5例临床诊断为肠癌,2例为间质瘤,1例为胰腺癌。镜下可见嗜黏膜现象,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在固有层弥漫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CD79α及CD20强阳性,cyclinD1阴性。肠黏膜相关淋巴瘤是少见的肠道疾病,病理诊断时应鉴别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及软组织或神经系统圆形细胞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谨慎观察是否向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
二、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及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免疫微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
1.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EBV阳性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免疫微环境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EBV 致病机制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流行病学 |
2.3 分期 |
2.4 胃淋巴瘤 |
2.4.1 临床特征 |
2.4.2 亚型分类 |
2.4.2.1 MALT淋巴瘤 |
2.4.2.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2.4.2.3 滤泡性淋巴瘤(FL) |
2.4.2.4 套细胞淋巴瘤(MCL) |
2.4.2.5 伯基特淋巴瘤(BL) |
2.4.3 诊断 |
2.4.3.1 组织病理学诊断 |
2.4.3.2 影像学诊断 |
2.4.4 治疗与预后 |
2.4.4.1 MALT淋巴瘤 |
2.4.4.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2.4.4.3 滤泡性淋巴瘤(FL) |
2.4.4.4 套细胞淋巴瘤(MCL) |
2.4.4.5 伯基特淋巴瘤(BL) |
2.5 小肠淋巴瘤 |
2.5.1 临床表现 |
2.5.2 亚型分类 |
2.5.3 影像学诊断 |
2.5.4 治疗与预后 |
2.6 大肠淋巴瘤 |
2.7 小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分期标准 |
3.1.4 疗效评价标准 |
3.2 观察指标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特点 |
4.1.1 年龄性别分布 |
4.1.2 临床表现 |
4.1.3 病变部位 |
4.1.4 病理类型 |
4.2 PGL和 PIL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 |
4.3 内镜表现 |
4.4 影像学表现 |
4.5 治疗方式 |
4.6 生存及预后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间断和持续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粘膜病变内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
3.2 ESD术后7天出血率 |
3.3 ESD术后人工溃疡愈合情况 |
3.4 胃内pH值监测 |
3.5 随访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二部分 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 |
2.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
3.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申请 |
致谢 |
(5)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病理组织学观察 |
1.2.2 免疫组化检测 |
1.2.3 原位杂交检测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光镜下形态肠壁黏膜层及肌层可见中等 |
2.3 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 |
3 讨论 |
(6)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18)FFDGPETCT仪器与显像方法2 |
1.3 ~(18)FFDGPETCT图像特征分析3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胃肠道淋巴瘤一般临床特征 |
2.2 胃肠道淋巴瘤病理特征分析 |
2.2.1 总体病理分型 |
2.2.2 组间病理类型分布 |
2.3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形态学表现特征 |
2.3.1 总体PET/CT形态学表现 |
2.3.2 组间PET/CT形态学表现比较 |
2.4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参数 |
2.4.1 各组间病灶最大厚度THKmax比较 |
2.4.2 各组间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 |
2.5 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免疫组化参数 |
2.6 胃肠道淋巴瘤SUVmax与 Ki-67 相关性研究 |
3 讨论 |
3.1 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 |
3.2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征 |
3.2.1 ~(18)F-FDG PET/CT原理 |
3.2.2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 |
3.2.3 ~(18)F-FDG PET/CT对鉴别胃肠道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 |
3.3 胃肠道淋巴瘤的Ki-67 指数 |
3.3.1 Ki-67 定义 |
3.3.2 Ki-67 对鉴别胃肠道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 |
3.4 总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
(7)唾液腺肿块型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唾液腺肿块型淋巴上皮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唾液腺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生存分析及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测 |
实验一 唾液腺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及生存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唾液腺MALT淋巴瘤中的MALT1 基因易位及3、8 号染色体倍体改变检测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肿块型淋巴上皮病诊断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特色和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奥曲肽通过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发挥肠道保护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造模及治疗 |
1.4 HE染色 |
1.5 ELISA试验 |
1.6 大鼠肠毛细血管通透性检测 |
1.7 免疫荧光试验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奥曲肽对SAP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 |
2.2 奥曲肽对SAP大鼠血中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
2.3 奥曲肽对SAP大鼠肠中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
2.4 奥曲肽对SAP大鼠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调节作用 |
2.5 奥曲肽对SAP大鼠肠组织中NLRP3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10)8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四、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EBV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及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免疫微环境研究[D]. 许文凤.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D]. 史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D]. 杨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4]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五例临床病理学特征[J]. 邵世宏,王彦,代晓艳,肖雨婧,管静静,林东亮,王继纲,李玉军,邢晓明,赵鹏.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10)
- [5]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J]. 朱重梅,金杰畑,卢佳斌,黄丽云,陈跃琼.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02)
- [6]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钟佳琪.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7]唾液腺肿块型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制初探[D]. 顾挺.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9]奥曲肽通过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发挥肠道保护的功能[J]. 张茂,郑斌,张显菖.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6)
- [10]8例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J]. 兰智华,赵强,贺荣芳,马昕,张小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3)
标签:淋巴瘤论文; esd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肠道肿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