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江局开展城镇未装电话用户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万凤霞[1](2021)在《东莞市虎门镇青少年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谢玮[2](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黎舒菡[3](2016)在《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S镇垃圾焚烧项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日益频发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严重威胁,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农村地区因推行邻避项目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趋势有所增加。其中当地村委会作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桥梁,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村委会在面对不同群体时扮演的角色不一样,而不同角色之间由于角色期望相抵触会产生角色冲突,使村委会产生严重心理压力。本文旨在研究村委会在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冲突。村委会存在“村民当家人”、“政府代言人”、“理性人”三种角色,文章在角色冲突理论、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人情关系、服从心理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明确群体性事件、村委会、角色冲突等相关概念,选择S镇反对垃圾焚烧厂事件进行定性研究。透过深度访谈的记录,并结合其他相关文件的分析,分析S镇下属村委会角色的类型和形成原因,阐释在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下产生角色冲突的原因,并总结村委会在此次事件中应对角色冲突的措施。经进一步归纳研究,从村委会自身、村民以及政府视角提出化解村委会角色冲突的政策建议,以供相关政策部门以及未来研究参考。
涂东阳[4](2014)在《我国区域保险业关系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保险业恢复发展三十五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政府管制等方面原因,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均衡性,区域内保险业市场也存在非理性竞争、对经济社会促进作用小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以我国区域保险业关系及发展研究为题,客观分析区域保险业发展现状,厘清区域保险业关系,发挥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社会组织、社会、政府管制等多个主体积极作用,推动区域保险业科学发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区域保险业关系及发展为主题,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并以商业保险基本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社会治理与政府管制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九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建立全文研究理论框架。该部分首先明确了区域保险业关系内涵,包括区域保险业发展差距、区域内保险市场主体竞争关系、区域内保险市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等三个方面,建立了区域保险业关系判断指标体系。同时与区域保险业关系内涵相适应,界定了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内涵,并明确了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从三个方面论述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现状。首先,定量分析四个区域保险业发展差距,指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条件不平衡、保险供给不平衡、部分保险管制政策不科学等是造成区域保险业发展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并运用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对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的各区域保险发展差距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其次,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分别对区域财产保险业、区域人身保险业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区域内保险市场组织不合理的现状。第三,通过相关性检验及协调度测试方法,揭示区域保险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区域保险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度,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区域保险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远未发挥的结论。第三部分(第七章),主要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情况、经验作法及重要保险险种的发展政策,总结出值得中国保险市场需要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第八章、第九章),根据社会治理理论,分别从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政府管制等不同主体,阐述了推动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并对保险行业管制提出改革思路。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在缩小,但仍有待改善。二是区域内保险市场结构集中度高,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频发,市场绩效不理想,大部分中小公司经营困难。三是区域保险市场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处于低度失调或低度协调状态,区域保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缺失。四是区域保险业发展需要保险机构、保险行业组织、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推动。
王成[5](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提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魏禛祯[6](2014)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探析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民工队伍正在逐年壮大。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壁垒从传统的户籍制度转向文凭、技术证书,农民工政策也从户籍歧视逐步走向公平。另外,我国农民工群体出现新特点:西部地区成为农民工就业新热点,但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农民工群体已经出现内部分层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从西部地区农民工实际出发,构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养,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以社会分层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笔者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梳理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借鉴西部地区农民工行业分布情况,深入昆明市建筑、制造业等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发放问卷调查表,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进行个案访谈,全方位地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在真实、客观的状态下分析农民工的分层现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工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育主体多元但无序,潜在资源未被激活;农民工教育呼声高涨,但教育参与遇冷;农民工教育需求分层,但教育供给单一;农民工教育分段不科学,且忽视工学矛盾;农民工获取信息手段多样,但教学方法单一;农民工大型文娱活动受重视,但日常闲暇活动被忽视;农民工奖励机制开始建立,但激励机制不足。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教育模式以及农民工先进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根据西部地区农民工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构建一个以农民工为本,根据西部地区农民工的生命历程定位不同层次农民工的教育需求,帮助刚进城的农民工做好教育、职业双规划,引导为他人打工的普通职员或学徒迅速适应工作、健康生活,激发处于师父、管理人员这一层级农民工的发展潜能,关注农民工从创业初期到成熟的教育需求;西部地区政府制定宏观的农民工教育政策,政府分管部门对口管理;教育主体发挥自身优势、不留教育盲点、多轮驱动形成教育合力;教育目标宏微兼顾;教育方法与时俱进;教师队伍行业精英与农民工互补组合;教育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不断完善的科学、有序、有效的分层教育模式。
刘红[7](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刘宏杰[8](2010)在《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祸害和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加之三股势力在境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大肆破坏现有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客观实际,试图分析各类突发事件爆发的根源及其特征,并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应急机制进行剖析,并从总体上设计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构建的框架体系,分析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思路等。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本文全文共分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的写作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及当前面临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概况是进行应急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应急机制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归纳汇总则有利于对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总体态势加以把握,进而从整体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主要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建设、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应急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考察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的特殊性,阐明了可能遇到的困难。第四部分,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构建环境及任务的特殊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大安全观下建构应急机制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应急法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恢复重建等六大机制着手建构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观点。第五部分,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将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培训机制、外部介入引导机制列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即本文的结语部分,简单地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了本文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苏[9](2010)在《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认为移动电子政务是在传统电子政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主要是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实时访问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从而实现政府和广大公务员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实时信息互动。这种模式下,充分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双重限制,能够和传统电子政务系统互为补助,从而达到重组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首先围绕政府角色、数字城市与城市政府管理进行分析,政府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代公共管理与电子政务、移动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信息推送技术与推送服务进行研究综述,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技术支持、体系结构研究和武汉市移动电子税务系统实证研究等问题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从理论基础、建设模式、服务和管理价值等方面研究分析移动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具体给出了mG2G、mG2E、mG2B、mG2C等四种模式,总结了城市政府可以通过移动电子政务提供或提升的各项服务及移动电子政务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抢占机遇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管理价值。并对各种实现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业务与技术(协议)作出分析,总结其对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及未来移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的角度,通过对现有成果的全面梳理、归纳和提炼,提出在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移动政务公共服务发展的系统框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将移动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有效结合,提高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与发展水平。以武汉市移动电子税务系统为案例研究,围绕武汉市移动电子税务系统建设,研究了电子税务建设的基础金税工程,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系统规划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移动电子税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核心模块、功能模块以及建设内容,并展示了该系统的应用界面和部分效果。移动电子税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实现这一系统更快、更好的运转,需要对税务部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论文分析了面向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业务流程再造,其目标是以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政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送式”服务,从而改善武汉税务部门的绩效,提高公众满意度。在移动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理论研究和武汉市移动电子税务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移动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发展移动电子政务必须做好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发挥移动电子政务优势以及加大电子政务应用的方面和对象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发展移动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政策意见和建议。
李卫东[10](2009)在《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次将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划分为“弹性共享需求”和“刚性共享需求”。“弹性共享需求”主要源于政府内部,主要是由于政府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弹性共享需求”的发动因素主要是职能交叉重叠、管理对象重叠等业务环境问题,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消除和压缩的。“刚性共享需求”来自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的实际应用需求,主要由协同办公、科学决策、公共服务、节约资源等发动因素产生。本文应用关联度分析法(RDA)构建的业务重组与信息资源共享的相互依存关系模型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总体需求和单个职能部门的共享需求都取决于业务之间的重叠度和耦合度。在控制其它因素下,通过业务重组降低业务关联度能有效减少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界定每项业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是降低信息共享需求的关键。只要业务之间的耦合度足够低,不管两个业务被配置到同一部门还是被配置到两个不同的部门,都能有效降低共享需求。科学适当地将具有相关性的业务配置到同一职能部门,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个职能部门对其它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政府业务重组若能把“耦合度较高的业务配置到同一职能部门”,则可有效降低职能部门之间的共享需求。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新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业务重组减少共享需求”,主要由业务重组和业务参考模型构建、数据环境调查,信息资源共享需求调查、基于XML技术的城市政府战略数据规划、信息资源共享模型构建等步骤完成。业务重组的具体内容包括城市政府的战略目标分析,业务环境分析,面向对象的业务定义、业务关联度分析、权责一致的权能配置、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基于理论框架和实证调查,本文构建了城市政府的业务参考模型和信息资源共享模型。业务参考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政府的职能模型、关联模型、权能模型、流程模型。这些模型是对理想化城市政府管理模式的视图描述,是城市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城市政府业务重组的成果。信息资源共享模型主要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设施和产品等六类共享框架数据,以及社会管理与保障信息库、教科文信息库、国土资源与环境保护信息库、城市基础设施与住房信息库、市场监管信息库、卫生和食品药品信息库等六类共享专题数据。
二、吴江局开展城镇未装电话用户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江局开展城镇未装电话用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S镇垃圾焚烧项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3 理论框架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S镇垃圾焚烧项目案例回顾 |
2.1 案例背景 |
2.2 首次选址,风波初起 |
2.3 二次选址,风波再起 |
2.4 三次选址,尘埃落定 |
2.5 案例小结 |
3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类型及形成原因 |
3.1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村委会的角色类型 |
3.2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形成原因 |
4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冲突 |
4.1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期望 |
4.2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角色冲突的表现及成因 |
4.3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应对角色冲突的措施 |
5 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化解村委会角色冲突的对策建议 |
5.1 村委会内部化解方式 |
5.2 缓解村民抵触情绪 |
5.3 规范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Ⅱ:档案文献 |
附录Ⅲ:访谈提纲 |
附录Ⅳ: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我国区域保险业关系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区域保险业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业保险基本理论 |
一、商业保险基本原则理论 |
二、保险业基本功能理论 |
三、保险业发展基本规律理论 |
四、保险业防范风险理论 |
五、保险业服务五大体系建设的理论 |
第二节 产业发展理论 |
一、单一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 |
二、产业组织合理化理论 |
三、有效竞争与过度竞争理论 |
四、公司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三、区域经济传递理论 |
第四节 社会治理与政府管制理论 |
一、公共行政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公共服务理论 |
四、多中心治理和网络治理理论 |
五、区域治理理论 |
六、政府管制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区域保险业关系与发展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保险区域与区域保险业 |
一、保险与保险业 |
二、保险区域与区域保险业 |
三、经济发展与区域保险业发展 |
第二节 区域保险业关系判断指标 |
一、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指标 |
二、区域保险市场竞争关系指标 |
三、区域保险业与经济社会互动关系指标 |
第三节 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二、坚持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三、坚持推进保险业结构优化升级 |
四、坚持保险改革创新 |
第四章 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
一、保险业发展历史回顾 |
二、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 |
第二节 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测度 |
一、绝对差异 |
二、相对差异 |
三、差异偏离度 |
第三节 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形成原因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二、区域社会条件不平衡 |
三、区域保险供给不平衡 |
四、部分政府管制政策不合理 |
第四节 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演变趋势 |
一、克拉森区域分类法介绍及应用 |
二、全国各保险区域的重新划分 |
第五章 我国区域保险业竞争状况分析 |
第一节 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状况 |
一、全国及区域内财产保险市场结构 |
二、产险公司市场行为 |
三、产险公司市场绩效 |
第二节 人身保险市场竞争状况 |
一、全国及区域内人身保险市场结构 |
二、人身险公司市场行为 |
三、人身险公司市场绩效 |
第六章 我国区域保险业与经济社会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区域保险与区域经济相关性检验 |
一、相关模型选择 |
二、协整检验 |
三、相关系数检验 |
第二节 区域保险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检验 |
一、指标及数据选择 |
二、实证及结论 |
第三节 区域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及局限 |
一、积极作用 |
二、功能缺失表现 |
第七章 保险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保险业发展情况及作法 |
一、全球保险市场简述 |
二、欧盟区保险业发展情况及成员国间监管协调作法 |
三、美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州际间协调作法 |
四、日本保险业发展情况及监管作法 |
五、印度保险业发展情况与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借鉴 |
六、南美地区保险业发展与借鉴 |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重要险种发展经验介绍 |
一、农业保险发展经验 |
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经验 |
三、养老保险发展经验 |
四、巨灾保险发展经验 |
第三节 世界保险市场发展经验借鉴 |
一、重视保险业在社会保障和防灾体系中的作用 |
二、尊重市场选择,放松保险机构准入和产品管理 |
三、注重发挥税收政策刺激保险消费的杠杆作用 |
四、完善保险监管体制机制 |
五、保险发展必须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
第八章 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保险公司层面实现路径 |
一、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
二、明确保险公司发展方向 |
三、优化区域保险竞争策略 |
四、提高区域销售及服务水平 |
第二节 保险行业社会组织层面实现路径 |
一、发挥保险行业协会自律维权交流服务职能 |
二、发挥保险学会理论基础研究职能 |
三、发挥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最后安全网”作用 |
四、发挥中国保信公司信息共享平台作用 |
第三节 社会公众层面实现路径 |
一、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积极性 |
二、搭建社会公众参与平台 |
三、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
第九章 我国保险行业管制问题与改革 |
第一节 保险行业管制的理由与历史 |
一、保险行业管制的理由 |
二、保险监管目标 |
三、世界保险监管历史回顾 |
四、我国保险监管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我国保险行业管制存在的问题 |
一、保险监管机构顶层设计不科学 |
二、区域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 |
三、财税及产业政策不尽合理 |
第三节 我国保险行业管制改革内容 |
一、优化保险监管顶层设计 |
二、健全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建设 |
三、制定合理的区域保险发展规划 |
四、深入推进保险监管体制改革 |
五、优化财税及产业扶持政策 |
六、鼓励地方保监局在依法前提下开展监管创新 |
七、完善监管信息披露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探析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个案访谈法 |
(四) 实地观察法 |
四、研究动态 |
(一) 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外研究情况 |
(二) 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研究情况 |
(三)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部地区 |
(二) 农民工 |
(三) 分层和农民工分层 |
(四) 模式和教育模式 |
(五) 西部地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 |
二、研究理论及启示 |
(一) 推拉理论 |
(二) 生命历程理论 |
(三) 终身教育理论 |
(四) 社会分层理论 |
(五) 成人学习理论 |
(六)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农民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一、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二、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教育情况 |
三、西部地区昆明市农民工的教育现状调查 |
(一) 昆明市农民工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
(二) 昆明市农民工和农民工教育情况的调查方案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西部地区农民工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主体多元但无序,潜在资源未被激活 |
(二) 农民工教育呼声高涨,但教育参与遇冷 |
(三) 农民工教育需求分层,但教育供给单一 |
(四) 农民工教育分段不科学,且忽视工学矛盾 |
(五) 农民工获取信息手段多样,但教学方法单一 |
(六) 农民工大型文娱活动受重视,但日常闲暇活动被忽视 |
(七) 农民工奖励机制开始建立,但激励机制不足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工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经验借鉴 |
一、我国现有农民工教育模式分析 |
(一) 按教育主体分类 |
(二) 按教育方式和机制分类 |
(三) 按教育内容分类 |
二、我国农民工教育先进经验的借鉴 |
(一) 最幸福的城市——泉州 |
(二) 最积极的城市——杭州 |
(三) 最受支持的城市——青岛 |
(四) 最亲密的城市——大连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
一、分层教育模式的准备阶段 |
(一) 输出地政府牵头,建立动态人力资源信息库 |
(二) 对接现有农村教育体系,提升进城综合应变能力 |
(三)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多管齐下提高教育效果 |
二、分层教育模式的实施阶段 |
(一) 输入地政府实施全程管理,给予分层教育模式政策支持 |
(二) 社会多方合力办学,构建分层教育模式的教育体系 |
(三) 教育目标宏微兼顾,确立分层教育模式的教育方向 |
(四) 教育内容以农民工为本,奠定分层教育模式的实施基础 |
(五) 行业精英与农民工互补组合,优化分层教育模式的师资队伍 |
(六) 教育方法、手段与时俱进,打造分层教育模式的服务平台 |
(七) 激励农民工认真学习,增强分层教育模式的推动力 |
(八) 全面科学评估,确保分层教育模式持续开展 |
结束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内涵 |
(二) 应急管理与应急机制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国内外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机制的研究 |
(二) 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边疆民族地区概况及一般危机情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一、行政区划及特点 |
二、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 |
三、人口、民族与宗教基本状况 |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自然灾害 |
一、生态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恶化 |
二、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严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安全问题 |
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隐患与问题 |
三、经济发展"铁三角"及金融安全问题 |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现状与公共安全 |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及不足 |
二、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潜藏的其他社会安全隐患 |
第五节 跨境犯罪问题严重,影响恶劣 |
一、非法走私贸易问题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非法移民问题 |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及其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 |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情况 |
二、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
三、突发事件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现状 |
四、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现状 |
五、应急保障机制现状 |
六、应急参与机制现状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特殊性 |
一、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机制责任重大,意义特殊 |
二、客观条件限制,创构应急机制难度大,任务艰巨 |
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机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 |
四、宗教文化及民族风俗因素影响广泛,对应急机制创新性要求高 |
第三章 基于大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机制 |
第一节 大安全观及其对应急机制诉求 |
一、大安全观基本界定 |
二、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大安全观对政府及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机制的诉求 |
第二节 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应急体系及机制的建构 |
一、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法制的完善 |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 |
三、边疆民族地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四、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构 |
五、边疆民族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
六、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恢复与重建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关键环节及创构思路 |
第一节 构建多系统应急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 |
一、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的意义及当前存在问题 |
二、多系统、网络化政府安全信息传播与疏导体系的构建 |
三、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监控体系的建设 |
四、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连续一致 |
五、注重宣传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建立健全政府应急信息科学疏导机制 |
第二节 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联动机制 |
一、应急救援中的联动机制的构建 |
二、完善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
第三节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培训机制 |
一、多元培训体系的构建 |
二、政府对应急培训的支持与激励机制 |
第四节 构建外部介入引导机制 |
一、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外部环境介入 |
二、边疆民族地区外部环境介入的处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电子政务与现代公共管理 |
2.2 移动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 |
2.3 信息推送技术与推送服务 |
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概述 |
3.1 公众享受的基本服务 |
3.2 企业享受的基本服务 |
3.3 城市政府部门推送基本服务 |
3.4 城市政府部门推送式服务关联 |
3.5 城市政府推送式服务内容的完善 |
3.6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关键技术 |
4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创新模式 |
4.1 移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内涵 |
4.2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建设的系统框架 |
4.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发展的管理维度 |
4.4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发展策略 |
5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需求分析 |
5.1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5.2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
5.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规划总体设计方案 |
5.4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平台与技术方案 |
6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应用分析 |
6.1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应用系统的总体结构 |
6.2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内容 |
6.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核心模块 |
6.4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功能模块 |
7 面向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业务流程再造 |
7.1 税收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理念 |
7.2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变革 |
7.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组织重组 |
7.4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流程再造 |
8 完善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的对策 |
8.1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技术经济分析 |
8.2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公共效用分析 |
8.3 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
9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预期目标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可行性 |
2 文献综述 |
2.1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
2.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
2.3 城市政府组织再造 |
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3 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
3.1 理论框架 |
3.2 研究设计 |
4 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方法 |
4.1 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方法的体系框架 |
4.2 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方法的应用模型 |
5 业务环境调查、共享需求调查和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1 城市政府业务环境调查和业务关联度分析 |
5.2 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需求调查 |
5.3 城市政府业务重组与资源共享相互依存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 |
6 城市政府业务参考模型和信息资源共享模型 |
6.1 城市政府职能模型 |
6.2 城市政府关联模型 |
6.3 城市政府权能模型 |
6.4 城市政府流程模型 |
6.5 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模型 |
7 结论、政策性含义、创新性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件3: 中山市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各个职能部门所涉及的业务项汇总表 |
附件4: 中山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明细表 |
附件5: 图表索引 |
四、吴江局开展城镇未装电话用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莞市虎门镇青少年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万凤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3]农村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村委会的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S镇垃圾焚烧项目分析[D]. 黎舒菡. 暨南大学, 2016(12)
- [4]我国区域保险业关系及其发展研究[D]. 涂东阳. 武汉大学, 2014(06)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6]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工分层教育模式探析 ——以昆明市为例[D]. 魏禛祯. 云南大学, 2014(12)
-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 刘宏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城市移动电子税务推送式服务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10]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 李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