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绍杰[1](2021)在《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肺部共患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FeNO在慢阻肺及其肺部共患病中是否存在表达差异,为助力慢阻肺及其共患病患者的个体化临床诊疗提供可能证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桂林附属医院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遵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经筛查审核,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176名。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等一般资料及FeNO、肺功能、心脏彩超、胸部HRCT、常规生化检测等指标。分组依据合并肺部共患病数量可分为:慢阻肺组;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组包括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合并支气管扩张组、合并哮喘组、合并肺癌组;慢阻肺合并2个及上以肺部共患病组,分析上述各组间的资料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研究共纳入176名慢阻肺患者。1.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组间比较,1)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年龄较其他亚组年龄高;性别、BMI、吸烟暴露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血常规对比分析,组间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合并肺癌组血红蛋白较合并支扩、合并哮喘组低。3)肺功能指标FVC、FEV1%pred、FEV1/FVC、PEF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FeNO高与低在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慢阻肺合并不同数量肺部共患病组间对比分析,1)性别在慢阻肺合并不同数量肺部共患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在合并2个及以上肺部共患病中更常见(P<0.05),但年龄、BMI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2)血常规在慢阻肺合并不同数量肺部共患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2个及以上肺部共患病组血红蛋白较其他两组低。3)肺功能、FeNO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eNO在慢阻肺组的肺功能分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组间比较,年龄、血常规、FeNO、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慢阻肺合并肺癌亚组间比较,年龄、血常规、FeNO、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本回顾性研究数据提示,1.慢阻肺合并肺部共患病数量与FeNO无明显相关性;2.慢阻肺的肺功能严重程度与FeNO无明显相关性;3.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与FeNO无明显相关性;4.慢阻肺合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与FeNO无明显相关性。综上显示,FeNO在慢阻肺及其肺部共患病的个体化诊治的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恒瑞,吉宁飞,黄茂[2](2021)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文中提出呼出气一氧化氮作为备受瞩目的反应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除被用于传统的变应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等的诊疗外,近几年关于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高血压病、肺部感染(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肺癌等的研究也在陆续展开。本文搜集了相关文献,就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各个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检测价值进行综述。
谭健[3](2021)在《支气管扩张症伴有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伴有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升高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简称支扩)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支扩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思路,为支扩的客观化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利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住院治疗的支扩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把FeNO等于25ppb作为临界值,分为升高组(FeNO大于25ppb)与未升高组(FeNO等于或小于25ppb)。回顾性分析比较升高组与未升高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吸烟情况、病程、住院天数、常见合并疾病、主要临床症状、痰培养、血常规、肺功能、激素使用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探讨伴有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支扩患者120例,其中FeNO升高组32例,FeNO未升高组88例。1、FeNO升高组与未升高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吸烟、病程、住院天数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2、FeNO升高组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比例高于未升高组(P<0.05),两组在其他常见合并疾病方面无显着差异性(P>0.05);3、FeNO升高组出现呼吸困难的比例高于未升高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临床症状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痰培养阳性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FeNO升高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嗜酸粒细胞比率(EO%)升高所占比例高于未升高组(P<0.05),两组在淋巴细胞比率(LYMPH%)、嗜碱粒细胞比率(BASO%)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6、FeNO升高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总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低于未升高(P<0.05);7、FeNO升高组的激素使用率、激素使用时间高于未升高组(P<0.05);8、FeNO升高组与未升高组的中医证型均主要为痰热壅肺证。各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但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1.伴有FeNO水平升高的支扩患者更易合并哮喘,临床上更易出现肺功能下降和呼吸困难,其慢性气道炎症可能是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和嗜酸粒细胞炎症共同参与的结果,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在伴有FeNO升高支扩中较为常见。2.支扩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本研究支扩患者的FeNO水平与其中医证型分布无相关性,伴有FeNO水平升高的支扩患者无特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石永娟[4](2021)在《肺功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慢性咳嗽是目前儿童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样化的病因为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治带来巨大困难。目前临床上多项检查项目儿童难以配合完成,因此寻找有效的儿童慢性咳嗽检查方式,有效区分和鉴别慢性咳嗽病因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肺功能检查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测定技术逐渐成熟,二者在小儿慢性咳嗽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由于病因的不同,结果仍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对肺功能联合Fe NO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结果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为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目的:研究慢性咳嗽儿童肺功能及Fe NO变化,明确肺功能及Fe NO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一科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56例,采集所有患者病例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按照年龄进行分类,<3岁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及Fe NO测定;3~5岁行脉冲震荡肺功能及Fe NO测定;>5岁行肺容积和通气功能及Fe NO测定,本组所有患者还需完成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记录3组患者检测结果,分析异常指标在每组中所占比例;另外在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检查组按病史、临床表现、发作特点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和非CVA组,分析两组间患者一般状况、肺容积及通气功能指标、Fe NO检测是否存在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判断两组间差异性指标是否具有诊断意义并测算最佳临界值(cut-off值),以上操作在SPSS26.0软件中进行。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56例儿童慢性咳嗽,其中男孩99例(63.46%),女孩57例(36.54%),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岁以上居多,尤其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2、3岁以内儿童慢性咳嗽患者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异常比例(阳性率)为71.43%,Fe NO异常比例为85.71%,二者联合测定阳性率100%。3、3~5岁儿童慢性咳嗽患者脉冲震荡指标异常比例为21.21%,Fe NO异常比例为53.03%,二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71.21%。4、5岁以上儿童慢性咳嗽患者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指标异常比例为55.42%,Fe NO异常比例为61.45%,二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66.27%。5、CVA患者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F50、FEF75、PEF分别为1.40±0.51、81.37±6.52、1.58±0.63、0.72±0.36、2.74±1.05,显着低于非CVA组,且P<0.05;CVA组Fe NO检测结果为29.63±5.96,显着高于非CVA组,且P<0.05。6、ROC曲线分析表明,FVC%、FEV1%、FEV1/FVC%、FEF50、FEF75、PEF、Fe NO对CVA均有诊断价值,其中以FVC%、FEV1%、FEF50、FEF75、Fe NO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784、0.729、0.720、0.746,最大Youden指数分别为0.413、0.474、0.419、0.457、0.462,此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5.25%、97.35%、1.815L/s、0.735L/s、27ppb,灵敏度分别为75.6%、55.6%、68.2%、77.3%、68.4%,特异度分别为65.8%、91.9%、73.7%、77.8%。结论:1、儿童慢性咳嗽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男孩较女孩多见。2、肺功能检查联合Fe NO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检测中的阳性率优于各检查独立使用。3、CVA患儿FEV1、FEV1/FVC、FEF75、FEF50、PEF显着低于非CVA患儿,Fe NO显着高于非CVA患儿。4、FVC%、FEV1%、FEF50、FEF75、Fe NO对于诊断CVA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分别在85.25%、97.35%、1.815L/s、0.735L/s、27ppb时对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
王小川[5](2021)在《不同急性加重频率AECOPD患者FENO、EOS%在评估病情及指导激素治疗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研究在不同急性加重频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FENO、外周血EOS%在评估疾病急性加重程度之间相关性,探究FENO、外周血EOS是否能指导全身静脉激素使用以及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疾患家庭、社会负担。[方 法]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急性加重慢阻肺住院病人120例进行研究。根据急性加重频率:过去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为频发急性加重;其余急性加重者在排外频发急性加重者为非频发急性加重(即:过去一年内急性加重频次数≤1次)分四组(每组30例)如下:①频发急性加重全身静脉激素治疗组;②频发急性加重非全身静脉激素治疗组;③非频发急性加重全身静脉激素治疗组;④非频发急性加重非全身静脉激素治疗组。上述①组和②组、③组和④组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①③组给予全身静脉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5d静脉滴注)治疗,②④组给予安慰剂(氯化钠注射液100ml×5d静脉滴注)处理;同时①组组内按FENO、EOS是否升高分为四组如下(A1组:FENO与EOS均升高的患者;A2组:单纯FENO升高者;A3组:单纯EOS升高者;A4组:FENO与EOS均不升高的患者)。同样③组组内分为两组如下(B1组:FENO或EOS升高的患者;B2组:FENO、EOS均不升高者),比较各组实验数据。四组均辅以氧疗、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后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且测定患者的FENO、外周血EOS%、CAT、CRP、PO2、PCO2水平;治疗完成后再次测定患者上诉指标变化水平,并统计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随后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且结合患者治疗效果及转归,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结 果]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BMI、病程、吸烟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四组患者FENO、外周血EOS%、CAT、CRP、PO2、PCO2 水平,发现频发组治疗前 FENO(28.00±7.00、24.00±6.00)ppb、EOS(1.70±1.80、1.05±1.00)%、CRP(16.32±5.14、14.88±6.01)mg/L 明显高于非频发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CAT、PO2、PCO2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通过对比四组间各指标数值PO2(84.47±4.32、76.27±7.68、76.37±7.93、77.50±15.00 mmhg)、PCO2(36.43±3.86、41.23±7.67、44.30± 10.16、41.00±8.00 mmhg)、CAT评分(14.50±2.00、15.50±2.00、15.50±1.00、15.00±2.00 分)、CRP(4.59±2.63、8.75±6.36、8.60±7.93、9.35±3.97 mg/L),前后差值 PO2(14.13±5.26、10.50±9.00、10.87±8.14、11.50±16.00 mmhg)、PCO2(14.47±6.81、9.00± 14.00、4.50±13.00、3.00±5.00 mmhg)、CAT 评分(8.83±1.56、6.77±1.72、6.83±1.93、7.90±2.03 分)、CRP(12.30±4.36、6.86±5.13、5.39±10.30、6.12±4.83 mg/L),住院天数(10.07±1.91、12.07 ± 2.36、10.27±3.26、10.00±6.00d)及住院费用(13622.81±1985.90、16764.49±5367.55、15852.93±4185.34、14784.57±3297.36 元),发现四组患者治疗后结局指标均获得了改善,治疗有效。但发现总体治疗效果频发急性加重激素治疗组更优于其余3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三组间两两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频发急性加重使用激素组较其余3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更具优势。组内分析①组:比较四组各实验数据前后差值发现:A1组患者的D-CAT、D-PO2、D-CRP、D-PCO2较其余3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频发组中只有在FENO、EOS均升高的患者中使用激素有更明显获益。组内分析③组:比较两组各实验数据前后差值发现:两组D-CAT(6.31±1.44、7.24±2.20 分)、D-CRP(4.37±11.36、5.56±9.78 mg/L)、D-PO2(7.54±7.73、13.41±7.71 mmhg)、D-PCO2(4.00±12.00、6.00±15.00 mmhg),P 值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非频发急性加重组,无论FENO与EOS值的大小,使用激素未取得更加明显的获益。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FENO、EOS之间的相关性,两者在实验前、后及差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不具相关性。同时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AECOPD是否频发的影响因素:以AECOPD是否频发为有序反应变量,依次单个将上诉因素纳入方程,结果显示:FENO、外周血EOS均是频发AECOPD的危险因素。(FENO:OR=1.138,95%CI=1.052-1.231;外周血 EOS:OR=2.450,95%CI=1.518-3.954。)[结 论]1、FENO、外周血EOS%能识别出部分频发急性加重COPD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两者能共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2、在频发急性加重组中FENO、EOS均升高的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在症状改善、节省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更明显的获益,表明FENO与EOS联合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激素使用。3、在非频发急性加重组,FENO或外周血EOS增高与否,使用激素均未取得更为明显的获益。
方超[6](2021)在《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用于指导支气管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指导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剂量调整的价值,以及FeNO和肺功能在哮喘治疗过程中的转归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33例6~12岁初治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度哮喘105例,重度28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68)和对照组(n=65),分组后两组患儿按照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根据患儿控制情况结合肺功能及FeNO检测结果调整ICS治疗剂量,对照组根据患儿控制情况结合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ICS治疗剂量。再次治疗3个月后,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情况、肺功能及FeNO变化,并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价两组患儿得分。结果:(1)实验组及对照组肺功能在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改善,FeNO在治疗3个月后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正常率分别为55.9%和55.4%;实验组与对照组FeNO正常率分别为19.1%和18.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及FeNO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哮喘控制率及C-A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较治疗3个月改善,FeNO较治疗3个月降低,治疗3个月和6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正常率分别为85.3%和67.7%;实验组与对照组FeNO正常率分别为91.2%和75.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个月时,实验组哮喘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17.7%的哮喘患儿有哮喘急性发作,对照组有35.4%的哮喘患儿有哮喘急性发作,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控制(控制+部份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91.2%,对照组为76.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F及FEV1等大气道功能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FeNO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短,而小气道功能(MMEF)恢复较慢,这提示ICS剂量的调整应考虑FeNO变化,同时应长期随访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恢复情况。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作为哮喘ICS治疗调整的指标,能提高哮喘控制率,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气道炎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舒静[7](2020)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外周血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完善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动脉血气、外周血常规、CRP检测及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心脏彩超估测的PASP值,按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PH组和非PH组,比较两组FeNO、CaNO、动脉血气参数、外周血WBC、NLR、EOS%、RDW、CRP水平的差异,分析FeNO、CaNO水平与PASP、PaO2和外周血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ECOPD合并PH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来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在AECOPD患者中预测合并PH的最佳切点值。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和高血压的患病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H组较非PH组的CaNO(14.27±7.12ppb vs 7.38±3.37ppb),PaCO2(50.73±5.52 vs 45.72±5.35)、NLR[5.99(3.16-9.63)vs 3.53(2.14-5.61)]、RDW(16.28±3.74%vs 13.53±1.50%)均显着升高,PaO2(59.40±5.66mmHg vs66.81±7.18mmH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FeNO、动脉血气的pH值及外周血WBC、EOS%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CaNO水平分别与PASP水平、RDW水平均呈正相关[r=0.566,r=0.589,P<0.001(PH组);r=0.357,r=0.503,P<0.05(非PH组)];两组的CaNO水平与PaCO2均无相关性(P>0.05)。PH组的CaNO水平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r=-0.503,P<0.001),与NLR、CRP水平呈正相关(r=0.457,r=0.478,P<0.001);非PH组CaNO水平与PaO2、NLR、CRP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3.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NO水平升高(OR=1.218,95%CI0.7750.969)、PaO2降低(OR=0.867,95%CI1.0501.413)为AECOPD合并PH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显示,预测AECOPD患者是否合并PH的最佳CaNO切点值为10.25p pb,灵敏度为0.709,特异度为0.851。结论:1.AECOPD合并PH患者的CaNO水平显着升高,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对预测AECOPD患者是否合并PH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间接反映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2.AECOPD合并PH患者CaNO水平与NLR、RDW、CRP均呈正相关,提示CaNO水平联合血炎性指标可协同评估合并PH的炎症类型。3.CaNO和PaO2可能是AECOPD合并PH的独立危险因素,但FeNO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小利[8](2020)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是老年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COPD的本质是非特异性慢性气道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了慢性炎症的发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是一种无创、简便、易重复、能直接量化气道炎症的检测手段,主要反映嗜酸性气道炎症。本研究旨在探讨FeNO能否反映COPD患者气道炎症水平,鉴别AECOPD患者炎症类型及指导糖质激素的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确诊为AECOPD的老年患者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同时选取非呼吸系统患者120例为对照组。AECOPD患者入院后采用mMRC呼吸困难评分量表对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分别记录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FeNO值、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FEV1%、FEV1/FVC%)。根据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指南,以25ppb为界值,将AECOPD组患者分为高水平组(FeNO≥25ppb)72例和低水平组(FeNO<25ppb)48例。高水平组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未使用激素治疗组各36例;低水平组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未使用激素治疗组各24例。未使用激素治疗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另外加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分别记录治疗一周后各组临床症状以及FeNO值的变化。治疗中未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若出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及时加用激素治疗,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按无效计算。结果1、AECOPD组FeNO、NEUT%、EOS%、CRP均显着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AECOPD组FEV1%、FEV1/FVC%均显着低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01);COPD稳定期组FeNO、NEUT%、EOS%、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中,FeNO与EOS%有正相关性(r=0.657,P<0.001;r=0.542,P<0.001);FeNO与NEUT%、CRP、FEV1%、FEV1/FVC%均无相关性(P>0.05)。3、在AECOPD高水平组中,激素治疗组经过治疗后FeNO值明显下降(P<0.001),而未使用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水平组中,激素治疗组与未使用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FeNO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AECOPD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未使用激素治疗组中,分别有10例和2例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及时加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较前好转。5、在AECOPD高水平组中,激素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未使用激素治疗组(P<0.05);在低水平组中,激素治疗组与未使用激素治疗组治疗疗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FeNO可以反映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特别是在AECOPD患者中;但不能反映患者气流受限程度。2、FeNO在鉴别AECOPD炎症类型(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上有一定意义,为治疗方案(抗生素、激素)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3、本研究中,FeNO值越高,AE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越好,可用于指导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闫坤[9](2020)在《小气道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a NO值与白细胞等炎症标志物以及CAT与MMRC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a NO值以及该值治疗前后的变化,讨论Ca NO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助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且根据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防治指南)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197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81例,年龄54.45±5.78岁。选取健康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6.73±6.27岁。我们根据住院诊治的时间顺序,将本次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治疗前阶段,主要探究小气道一氧化氮与入院常规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第二阶段即治疗后阶段,主要探究治疗前后小气道一氧化氮值的变化。第一阶段:入组患者于入院当天立即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等常规炎症指标检查,同时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得到Fe NO值以及Ca NO值,并记载患者CAT评分及m MRC评分。根据GOLD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COPD和重度极重度COPD,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a NO值,并将Ca NO值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及常规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照组健康者行Fe NO及Ca NO检测。第二阶段:入院患者统一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β受体激动剂联合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多索茶碱等化痰平喘药物,待患者症状好转后,共79例同意再次复查Fe NO值和Ca NO值。分别比较COPD患者与健康者、吸烟与不吸烟或戒烟一年以上者、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Ca NO值与Fe NO值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可能的原因。结果:(1)COPD患者Ca NO值与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Fe NO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r=0.23,r=0.383,p值均<0.01)。Ca NO值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不相关。(2)Ca NO值与CAT评分、m MRC评分不相关,且该值与GOLD分级无相关性。(3)COPD患者Ca NO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a NO值为12.5(8.35-19.00)ppb,明显高于对照组5.50(2.25-7.90)ppb,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COPD且吸烟者的Ca NO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1.65(8.28-20.45)ppb,COPD但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年者Ca NO中位数为13.8(8.25-18.7)ppb,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2,p=0.616)。(5)COPD患者治疗前Ca NO值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该值为12.4(7.60-17.00)ppb,较治疗前17.6(10.70-24.10)ppb相比有所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Fe NO值治疗前后的变化,Ca NO值变化相对较小,二者变化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AECOPD患者的Ca NO值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Fe NO值呈正相关,可联合Fe NO值分别反映小气道及大气道嗜酸性炎症。Ca NO值水平不能反映慢阻肺的严重程度。(2)AECOPD患者Ca NO值高于健康者,吸烟对Ca NO值无影响。AECOPD患者Ca NO值治疗后下降,更能精确反映慢阻肺患者存在小气道炎症。治疗后Ca NO值下降程度低于Fe NO值,提示相较于大气道炎症,小气道炎症对常规ICS不敏感。
万滢[10](2020)在《气道高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亚急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在亚急性咳嗽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亚急性咳嗽AH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亚急性咳嗽患者19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病史等,肺功能、激发试验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根据激发试验检测结果分为激发试验阳性组(A组,142例)和激发试验阴性组(B组,57例)。A组初始治疗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 1吸2/日联合孟鲁司特钠片10mg口服1/晚,2周后停用孟鲁司特钠,继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吸入2/日治疗。B组初始给予对症治疗(定喘止咳胶囊1600mg 2/日或者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3/日),2周随访症状变化,如症状不缓解或者加重给予A组治疗方案。记录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2周、4周)的日间、夜间、总的咳嗽症状积分、肺功能和FeNO值变化,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史、肺功能和FeNO值进行AHR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最终共收集患者199例,A组142例,B组57例。2.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日间、夜间和总的咳嗽症状积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治疗后2周和4周的日间、夜间和总的咳嗽症状积分相比较初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第4周相比较治疗后第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组患者完成2周和4周的肺功能变化比较:FEV1 pred%、FEV1/FVC pred%、PEF pred%、FEF25%pred%、MVV pred%在治疗第2周和第4周相比较治疗初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 pred%、FEF50%pred%、FEF75%pred%在治疗第4周相比较初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完成4周肺功能变化比较:FVC pred%、FEV1 pred%、PEF pred%、FEF25%pred%、FEF75%pred%、MVV pred%在治疗第4周相比较初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初始FeNO<25ppb,25ppb≤FeNO<50ppb,FeNO≥50ppb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对A组FeNO≥25ppb的患者进行治疗第4周FeNO值复查,结果发现治疗第4周FeNO值相比较治疗初始的FeN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二元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过敏史、干咳、夜间咳嗽、咽部症状(咽痒、咽干、咽部异物感)、鼻部症状(鼻塞、打喷嚏、流鼻涕、鼻痒)、MMF pred%<80%、FEF25%pred%<80%、FEF50%pred%<80%、FEV1/FVC pred%<92%是气道高反应的相关因素(P<0.05)。7.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干咳、夜间咳嗽、咽部症状(咽痒、咽干、咽部异物感)、MMF pred%<80%、FEV1/FVC pred%<92%是AH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亚急性咳嗽患者中AHR发生率较高,通过对亚急性咳嗽患者进行AHR的检查,有助于对伴AHR的亚急性咳嗽进行早期诊疗,防止其进展为慢性咳嗽。2.伴AHR的亚急性咳嗽患者通过ICS+LABA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肺功能和FeNO值改善明显,提示具有AHR的亚急性咳嗽患者应使用ICS+LABA治疗。3.干咳、夜间咳嗽、咽部症状(咽痒、咽干、咽部异物感)、MMF pred%<80%、FEV1/FVC pred%<92%是AHR的危险因素,在不能实现激发试验检查时,可根据危险因素分析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从而决定是否给予ICS+LABA治疗。
二、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肺部共患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选择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及其分级 |
1.5 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研究流程及数据分组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3.2 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组的对比分析 |
3.2.1 性别、年龄、BMI、吸烟暴露史 |
3.2.2 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中的血常规结果分析 |
3.2.3 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的FeNO结果分析 |
3.2.4 慢阻肺合并单个肺部共患病肺功能结果分析 |
3.3 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亚组间比较 |
3.4 慢阻肺合并肺癌亚组间FeNO的比较 |
3.5 慢阻肺合并不同数量肺部共患病组间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3.5.1 性别、年龄、BMI结果分析 |
3.5.2 血常规、肺功能、FeNO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肺功能严重程度与FeNO |
4.2 肺部共患病与FeNO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鉴别中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
致谢 |
(3)支气管扩张症伴有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肺功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慢性咳嗽病因分类及研究现状 |
2.2 肺功能检查、FeNO测定的临床应用 |
2.2.1 潮气呼吸肺功能、FeNO与慢性咳嗽 |
2.2.2 脉冲震荡肺功能(IOS)、FeNO与慢性咳嗽 |
2.2.3 肺容积和通气功能、FeNO与慢性咳嗽 |
2.2.4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及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设计 |
3.3 肺功能及FeNO检测方法 |
3.3.1 方法及仪器设备 |
3.3.2 检查要求及研究指标 |
3.3.3 结果判读标准 |
3.4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儿童慢性咳嗽一般资料分布特点 |
4.2 慢性咳嗽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FeNO检测结果 |
4.3 慢性咳嗽患儿IOS及 FeNO检测结果 |
4.4 慢性咳嗽患儿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检查及FeNO检测结果 |
4.4.1 CVA 组和非CVA 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
4.4.2 CVA 组和非CVA 组患儿肺容积和通气功能以及FeNO结果比较 |
4.4.3 CVA 组与非CVA 组间差异性指标的诊断性价值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一般资料特点分析 |
5.2 肺功能在慢性咳嗽中的结果分布及应用价值 |
5.3 FeNO在慢性咳嗽中的改变及应用价值 |
5.4 肺功能指标、FeNO在 CVA中的改变及诊断意义 |
5.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不同急性加重频率AECOPD患者FENO、EOS%在评估病情及指导激素治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FENO测定在COPD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用于指导支气管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检测项目 |
1.4 主要使用药物 |
1.5 技术路线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入院时临床基本情况 |
2.2 两组患儿治疗3 个月后情况 |
2.3 两组治疗6个月肺功能与FeNO变化 |
2.4 两组治疗6 个月哮喘控制情况对比 |
2.5 两组患儿入院至治疗6 月肺功能及FeNO变化 |
3 讨论 |
3.1 哮喘分型及其标记物 |
3.2 FeNO检测在哮喘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
3.3 肺功能检测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
3.4 FeNO联合肺功能对ICS调整的意义 |
3.5 结语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FeNO在评估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及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入选结果 |
2.2 研究方法 |
2.2.1 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 |
2.2.2 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测定 |
2.2.3 动脉血气测定 |
2.2.4 血液分析测定 |
2.2.5 CRP测定 |
2.2.6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一般临床特征的比较 |
3.2 两组相关指标的比较 |
3.2.1 两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比较 |
3.2.2 两组动脉血气参数的比较 |
3.2.3 两组外周血炎症指标的比较 |
3.3 相关性分析 |
3.3.1 两组CaNO水平与PAS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两组CaNO水平与PaO_2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两组CaNO水平与外周血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AECOPD合并PH的危险因素 |
3.5 CaNO对 AE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年慢阻肺概述 |
1.1.1 总论 |
1.1.2 流行病学 |
1.1.3 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 |
1.1.4 呼吸困难与AECOPD |
1.2 气道炎症概述 |
1.3 呼出气一氧化氮概述 |
1.3.1 FeNO的起源 |
1.3.2 FeNO的产生及作用机制 |
1.3.3 FeNO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
1.3.4 FeNO在COPD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观察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 |
技术路线 |
3.1.5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方法 |
3.1.6 肺功能检测方法 |
3.1.7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的使用方法 |
3.1.8 观察指标 |
3.1.9 AECOPD组治疗效果判定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
3.3.2 各组患者FeNO、NEUT%、EOS%、CRP、FEV1%、FEV1/FVC%水平 |
3.3.3 各组患者Fe NO与 NEUT%、EOS%、CRP、FEV1%、FEV1/FVC%之间的相关性 |
3.3.4 AECOPD中高、低水平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 |
3.3.5 AECOPD中高、低水平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 |
3.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小气道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COPD与小气道炎症评估 |
2.2 CaNO的来源与作用 |
2.3 CaNO值与疾病相关 |
2.4 CaNO值与COPD治疗 |
2.5 总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选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入组患者及对照组资料收集方法 |
3.2.2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方法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研究对象CaNO值与慢阻肺相关临床检测资料相关性分析 |
4.3 研究对象CaNO值与GOLD分级和症状评分相关性分析 |
4.4 AE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CaNO值比较 |
4.5 AECOPD吸烟/不吸烟患者的CaNO值关系比较 |
4.6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aNO值与Fe NO值变化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气道高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亚急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1.研究对象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备和药品 |
2.研究方法 |
2.1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 |
2.2 肺功能检查 |
2.3 激发试验检查 |
2.4 治疗方案 |
2.5 疗效评价 |
2.6 总疗程和复发 |
2.7 观察指标 |
2.8 患者气道高反应可能因素及其因素转化表 |
2.9 质量控制 |
2.10 伦理审核 |
3.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4.1 试验完成及随访情况 |
4.2 A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描述(表3) |
4.3 A、B两组患者疗效评估(表4) |
4.4 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咳嗽症状积分变化和统计分析 |
4.4.1 A组患者初始、治疗第2 周和第4 周咳嗽症状积分统计描述(表5 及图1) |
4.4.2 A组患者治疗过程初始、治疗第2 周和第4 周日间、夜间和总的咳嗽症状积分变化相互比较(表6) |
4.5 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肺功能变化 |
4.5.1 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初始、2 周、4 周的肺功能(21 例)变化比较(表7、表8 及图2) |
4.5.2 A组患者治疗第4 周与治疗初始肺功能(60 例)变化比较(表9 及图3) |
4.6 A组患者初始FeNO值和治疗后FeNO分析 |
4.6.1 A组患者初始治疗FeNO值的分析(表10 及表11) |
4.6.2 A组患者治疗后Fe NO水平变化分析(表12 及图4) |
4.7 亚急性咳嗽气道高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
4.7.1 二元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表13) |
4.7.2 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14 及图5) |
5.讨论 |
5.1 患者的一般信息讨论 |
5.2 A组咳嗽症状变化分析 |
5.4 A组患者FeNO基线水平变化分析 |
5.5 治疗后FeNO水平变化分析 |
5.6 亚急性咳嗽气道高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
5.6.1 干咳、咽部症状 |
5.6.2 夜间咳嗽 |
6.结论 |
7.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亚急性咳嗽气道高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肺部共患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D]. 郑绍杰.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J]. 张恒瑞,吉宁飞,黄茂. 国际呼吸杂志, 2021(10)
- [3]支气管扩张症伴有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D]. 谭健.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肺功能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分析[D]. 石永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不同急性加重频率AECOPD患者FENO、EOS%在评估病情及指导激素治疗的分析[D]. 王小川.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6]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用于指导支气管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D]. 方超.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7]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探讨[D]. 舒静. 南昌大学, 2020(08)
- [8]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D]. 李小利. 江汉大学, 2020(08)
- [9]小气道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D]. 闫坤.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气道高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亚急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万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