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委员向农民道歉(论文文献综述)
金度勋[1](2021)在《国内否决者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和日本两国国内行为体的政治行为的比较分析,考察韩日两国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呈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为此,论文采用双层博弈论和否决者理论的研究框架,并通过“获胜集合(Win-Set)”概念分析贸易谈判的过程,验证了三个国内政治因素——即“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及权力分布”、“国内政治制度”和“谈判代表的战略”——和农业贸易自由化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论文进而分析其因果逻辑。作者提出的假设是,韩日两国的农业政治经济结构塑造并影响着政府、国会等国内行为体的偏好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的设置,而国内行为体的偏好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又限制着韩日两国谈判代表在农业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可能采取的战略,这最终决定了韩日两国在农业贸易自由化谈判中所达成协议的内容。为检验这一假设,论文以韩国和日本两国所展开的八场谈判为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而言,作者将韩日两国的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即1980-2000年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框架下的第一阶段和2000年代以来在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韩国和日本两国的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主要是由美国的压力引发,这一阶段的贸易谈判围绕大米、牛肉等重要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即“关税化(Tariff ication)”——问题所展开。在这一阶段,韩日两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牛肉和大米市场自由化谈判中得到不同的结果。其中,两国国内否决者对贸易自由化的偏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韩国,总统、政府各部门和国会等决策部门在这个阶段的偏好一致,他们坚决反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这种偏好结构使得韩国的获胜集合规模很小,从而加强了政府抵制“外压(Foreign Pressure)”的谈判筹码,也使得韩国最终获得了近乎理想的谈判结果。相反,日本国内各行为体对农业贸易自由化形成了分散的偏好结构,即政府和执政党内部同时存在着对农业贸易自由化持赞成和反对立场的行为体。其中,支持自由化的行为体作为美国“沉默的盟友”通过说服国内鹰派等方式扩大了本国的获胜集合;他们通过扩大获胜集合并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促进了日本的农业贸易自由化。在第二阶段,韩国和日本两国以自由贸易协定(FTA/EPA)的形式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在这个阶段,由于韩日两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差异,两国在农业贸易自由化中又展现了与第一阶段截然不同的面貌。具体而言,韩国的国内政治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及权力分布方面,国内行为体对农业贸易自由化问题形成了分散的偏好结构,而且对外贸易谈判的权限集中于通商交涉本部,而标榜保护主义的农林水产部只发挥了有限的作用;在国内政治制度方面,在2008年出现的“一致政府”状态下,在野党的牵制能力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国内政治因素的变化使得韩国同美国、欧盟等农业强国签订了高水平的自贸协定,从而大大开放了国内农产品进口市场。与此相反,日本在这个阶段的三个国内政治因素与第一阶段相比变化不大,这使得日本在这个阶段在农业贸易自由化谈判方面相对于韩国而言表现出保守的特征。在这个阶段,虽然日本政府在农业贸易谈判的政治制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权力——如于2013年设立“TPP政府对策本部”并统一政府的对外贸易谈判权限,也成功地推进并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是农林水产省依然在“四省共同议长制度”下事实上长期控制着农业领域的贸易谈判权限,而且农林族议员通过农政“铁三角”在国内决策机制中仍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一直约束着国内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水平,从而使日本在TPP谈判中成功地阻止了大米、小麦、猪牛肉、乳制品、糖类等五大“圣域”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综上,韩日两国在农业贸易自由化中,韩国表现出先保守后开放的特征,而日本相对韩国而言表现出先开放后保守的特征。之所以韩日两国在农业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其因主要在于韩日两国三个国内政治因素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也就是说,韩日两国的国内政治因素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农业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验证了三个国内政治因素跟自由贸易政策的协商结果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特别地,在三个国内政治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和权力分布”,因为它对政治选择具有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其次,应考虑“国内政治制度”,如谈判权限是否集中、批准方面是否存在“分治政府”,因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制约着政治家与谈判代表在政治抉择中的制度空间;再次,在前两大因素的基础上,探讨“谈判代表的战略”,相对而言,“谈判代表的战略”同时受到其他两大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及权力分布”和“国内政治制度”决定了“谈判代表的战略”是否能够作为重要变量以及其在谈判中所能发挥出的作用水平。
刘红[2](2018)在《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及其实践》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俄国国内革命运动高涨,而日俄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社会矛盾。在沙皇面临统治危机时,他任命强势人物斯托雷平担任国家总理。经过多年地方和中央工作经验的积累,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逐渐形成。他认为国家的利益才是首要的利益,因此,首先要稳定社会,恢复国家秩序,于是他以强力手段平息了革命;然后是改革,他制订了整套的国家改革计划,试图以国家利益来重新整合即将分崩离析的俄国社会。本文主要介绍了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及其实践,首先详述斯托雷平国家至上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然后说明其对国家至上理念的实践,包括政治改革计划、经济改革计划和包含教育、军事改革在内的其他改革计划。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斯托雷平国家至上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发达国家相比,俄国本就经济基础薄弱,沙皇专制制度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俄国又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上的不景气加剧了政治上的动荡,各地起义频发,要求改革沙皇专制制度。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使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1905年“流血星期日”事件的发生,直接引发了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要求变革已经成为俄国社会的一种共识。为了平息革命,稳定局势,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了《十月诏书》,建立杜马。第二章主要介绍斯托雷平国家至上理念的思想渊源。俄国“国家”思想的渊源来自彼得大帝,在他之前,神权在俄国有着至上地位,沙皇是为上帝服务的,彼得大帝将俄国变为世俗国家,宣称“国家至上”。彼得大帝之后的沙皇,比较有作为的无论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亚历山大二世,都没有从国家理念上继承彼得大帝的国家思想。直到斯托雷平出任内阁总理后,试图重新以“国家”的名义团结各派势力,稳定国家,进行改革。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其政治改革计划。斯托雷平认为稳定的秩序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政府有义务维护国家秩序。于是他上台后以铁腕手段平息革命,稳定社会秩序,后又积极与杜马合作稳步推进改革。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出了地方政治改革计划,这方面改革对沙皇保守势力引发的震动最大,在谁能代表国家的问题上,显然斯托雷平自身也是缺乏说服力的。第四章主要介绍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经济改革计划。20世纪初的俄国与一些欧美国家相比,比较落后,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生活贫困,这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斯托雷平以德国改革为蓝本,推出了土地改革计划,打破俄国传统的村社制度,培养一批富农,试图在俄国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中产阶级,因为中产阶级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为加强与西伯利亚和边疆区的联系,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斯托雷平政府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支持修建通往边疆区的铁路。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其他改革计划。主要是教育改革计划和海军改革计划,教育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斯托雷平政府推出了增建小学、培养教师等改革方案,极大推动了俄国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强化了教育作为政府义务的责任。此外,日俄战争打击了俄国海军的实力,也暴露了俄国的海军存在的问题,海军关乎国防,斯托雷平积极支持军舰建造计划,恢复俄国海军的实力,增强俄国海上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结语总结了斯托雷平的国家理念的内涵,并对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及其实践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阐述。
陈启文[3](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指出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刘雪凤[4](2011)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框架,研究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背景下知识产权NGO功能问题,以探索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推动力和作用机制。全球知识产权领域作为一个政治系统,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自身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护整个知识产权系统的均衡。这些新兴结构承担着与以往结构不一致的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非国家行为体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与执行中的兴起,包括跨国公司及其行业协会及以NGO(包含跨国NGO)为表现形式的全球公民社会。本选题研究知识产权NGO的功能,主要观点表现如下: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NGO参与全球知识产权公共产品供给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现实可行性。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的全球化,知识产权议题由于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最终被纳入国际组织重要谈判的日程。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国际组织失灵的存在,知识产权NGO日趋活跃于全球知识产权领域、参与提供知识产权公共产品,主要表现为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执行与调整。知识产权NGO参与国际事务,目前在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第二,知识产权NGO从三个层面上发挥着功能:系统层次、过程层次和结果层次。系统功能是指知识产权NGO能促进政治结构分化、推动政治社会化以及实施政治交流,使得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这一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得到实现。过程功能是指NGO向主权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进行利益表达和整合,提出政策议题;提供政策备选方式,影响方案选择;推动或阻碍政策执行;促使政策调整与修改;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国际造法运动。结果功能是指知识产权NGO的行为对整个知识产权系统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们在维持系统的均衡、保护基本人权、提高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合法性、提高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同时,增加了社会冲突、侵蚀了主权国家的概念。第三,目前我国知识产权NGO发挥着一定积极功能,但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尽管我国知识产权NGO与跨国知识产权NGO在影响力、发展程度、自治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国知识产权NGO有了一定的发展并起着积极作用。以行业协会为例。他们实施行业知识产权自律、向公众进行知识产权宣传、向政府提供建议、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功能。由于存在制度、管理方面的缺陷,我国知识产权NGO面临着进行制度建设、淡化行政色彩、加强自治能力、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的能力等方而的问题。最后,结论和展望。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知识产权NGO是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重要参与力量,要正确对待知识产权NGO的角色定位问题,他们是咨询者、参谋者,而非决策者。他们拥有发言权,但不是决策权。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受成员国驱动的国际组织手中;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NGO的功能是两面性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存,在维护全球知识产权系统均衡、促进其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增加了系统内要素的冲突、带来了不安定因素;NGO发挥进程中必须克服内在缺陷,如正当性、合法性、代表性等方而的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策略才能通向善治之道,应该从知识产权NGO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构建有效策略。本文创新点在于:其一,引入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政治科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来研究全球知识产权系统,探索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背后的运作规律,分析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推动力及其运作机理;其二,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引入政治学、政策分析、行政管理等学科内容,拓展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范围。从知识产权NGO功能一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中的权力分配与运作;其三,对知识产权NGO这一新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其功能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陈旸[5](2011)在《纳粹德国的农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纳粹德国的农业政策因其特征鲜明一直是个令人关注、颇受争议的问题。它带有明显的再农业化倾向,与工业化进程相抵牾,它是出于纳粹领袖真正的意识形态理念,还是出于笼络农民的政治需要?其政策实施究竟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纳粹党在选举中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上台后更要维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地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战中德国饥荒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人们的心头,保障粮食自给自足自然也成了纳粹政府农业政策的基石。国家元首和国家利益同时选择了农业部长达雷。纳粹政府的农业部长达雷提出“血与土”的意识形态理念。在这一意识形态理念中,“农民”这一身份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德意志民族区别于游牧民族的本质所在。农民的生产保证了德国的粮食供应,保存了德意志民族的血脉,保护着德意志的土地家园,德意志民族的血源与土地紧密相连。据此理念,纳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德意志农民利益、保护德国农业生产的富有特点的政策,其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纳粹政府成立了“德国粮食总会”(Reichsnahrstand),达雷出任“德国农民领袖”。该组织不仅横跨乡村农林牧渔各生产部门,而且将从事农业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行业部门也囊括其中,其成员占据了德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它表面上顺应了农业领域长期以来行业自治的要求,但实际上则是纳粹政府操控粮食生产的半官方的机构。其次,纳粹政府出台了《国家世袭农庄法》(Reichserbhofgesetze),规定德国7.5公顷到125公顷的农场可以登记成为“世袭农庄”,其土地不得出售、抵押、拍卖和分割继承,世袭农庄的所有者称为“世袭农”。在债务减免上,“世袭农”获得了更为优厚的政策资金支持,而且不会因为债务问题而使得土地被强制拍卖。再次,纳粹政府进一步颁布了《塑造新德意志农民法》,大张旗鼓地推进农民的垦殖(Bauernsiedlung)活动,鼓励德意志人购买和开发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也为无法获得土地继承的农民子女开辟新的出路。最后,纳粹政府在农业领域鼓吹实施“生产战役”(Erzeugungsschlacht),扩大种植面积,实施密集种植,悉心管理,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德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水平,以求实现德国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然而,纳粹政府在农业领域这一系列的政策设计并未能实现其预期的效果。德国粮食总会从成立伊始就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竞技场,不仅与其他行业或党政部门龃龉不断,而且内部也一直处于权力整合动荡之中,再加上机构官僚化、冗员靡费,大大削弱了其对农业生产的指挥能力。《国家世袭农庄法》不仅直接干预了农民对其土地继承的决定权,而且断绝了农民通过土地质押获得现金贷款的可能,因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农民欢迎。在经济现实面前,该法律不断修改,执行尺度日益放宽,其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也逐渐褪去。而纳粹德国时期的农民垦殖活动,由于世袭农庄和国防建设使很多土地退出了市场,推高了地价,反而受到了抑制,垦殖面积和人数还不如魏玛时期。至于“生产战役”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粮食生产的自给率,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更是放大了对于饲料进口的需求,加剧了农业对国家外汇的争夺。战争爆发后,纳粹政府农业领域的机构和法令迅速过渡到了战时状态,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分配实施了全面的干预,强制上缴的执行力度越来越严格,食品配给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再加上对被占领地区的掠夺,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德国人民较为充足的粮食供应,直至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战争给德国农村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资源整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德国农村的社会结构状况,却严重削弱了德国农村的生产能力。纳粹主义对于农业的重视,是建立在其经济、民族、人口政策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之上,是以一种非理性的动机为基础的。贯彻这一理念的农业政策与德国农业发展现实的碰撞则构成了第三帝国农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事实也证明了,适应农业功能性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提升以及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是无法依赖于种族等级制的国家的。本文一共分为五章,以“意识形态——政策形成——政策执行——执行效果”为脉络。第一章分析了纳粹党“血与土”意识形态的内容与缘起;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纳粹党上台之前农业政策演变,叙述了纳粹党在农村地区扩张的过程,并介绍了纳粹党上台初期胡根贝格主导的农业政策;第三章论述了纳粹政府主要农业政策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第四章分析了纳粹政府农业政策执行的客观效果;第五章叙述了二战期间纳粹政府农业政策的变化及其结果。
贾鲁生[6](2011)在《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文中提出"没有什么能够比信念更能产生梦想,也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能孕育未来。今天的乌托邦,明天的肉和骨。"——雨果前言60个春天的故事2039年,春天,北京。中国改革开放60年辉煌成就展。《春天的故事》抒情的曲调在展览大厅里轻轻地回响着,令人想起了"1979年那是一个
黄家章[7](2010)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传播作为政府与农民、农业科研与生产应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创新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与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已成为国家社会经济转型期农村社会化服务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本论文以现代传播学、信息经济学、社会学为理论分析基础,采用系统分析、问卷调查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原因,在深入研究农民科技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就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依据、构建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一是提出了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依据。即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建立一个基于受众本位、传者和受众双向互动、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服务模式多样、服务手段先进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了构建基于受众本位的新型双轨制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依据。二是系统研究了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基于框架和构建内容。包括传者系统、内容系统、媒介系统、受众系统以及制度保障系统:(1)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受众的构成与特点、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目前农民的分层与分化,重点研究了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对全面了解我国农村受众具有参考价值;(2)系统研究了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与特征,重点探讨了农业科技信息的筛选原则与加工方法,为传播者进行内容把关提供了方法基础;(3)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类型与特点,重点阐述了媒介选择原则,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选择具有指导意义;(4)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构成和赢效因素,研究了农业科技传播者的素质培养和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传播模式和方法的创新;(5)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提出了以受众本位为指导的双轨制传播机制的建设思路。本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原因,广泛调研农民科技信息需求所提出的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依据、框架以及构建内容,对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蒋巍[8](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提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杨发祥[10](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提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二、国务委员向农民道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委员向农民道歉(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否决者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政治制度与对外贸易政策 |
1.2.2 有关韩国和日本FTA政策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分析框架:双层博弈论 |
2.1 双层博弈和获胜集合 |
2.1.1 双层博弈:国内政治与对外谈判的互动 |
2.1.2 获胜集合 |
2.2 偏好、制度和战略 |
2.2.1 国内行为体的偏好、权力分配和可形成联盟 |
2.2.2 国内政治制度 |
2.2.3 谈判代表的战略 |
第三章 韩日农业政治经济比较 |
3.1 韩日农业结构比较 |
3.1.1 韩国的农业结构 |
3.1.2 日本的农业结构 |
3.2 韩日官僚组织的决策模式比较 |
3.2.1 韩国的官僚体系及其变迁历程 |
3.2.2 日本的官僚体系及其变迁历程 |
3.3 韩日国内批准制度比较 |
3.3.1 韩国的批准程序 |
3.3.2 日本的批准程序 |
第四章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1980-1990 年代) |
4.1 韩国的农业贸易自由化 |
4.1.1 韩美牛肉进口自由化谈判 |
4.1.2 乌拉圭回合和韩国的大米关税化 |
4.2 日本的农业贸易自由化 |
4.2.1 美日牛肉/柑橘进口自由化谈判 |
4.2.2 乌拉圭回合和日本的大米关税化 |
4.3 多边贸易体制下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异同及其原因 |
4.3.1 多边贸易体制下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异同 |
4.3.2 贸易自由化进程不同的原因 |
第五章 自由贸易协定下的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2000 年代以来) |
5.1 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与农业贸易自由化 |
5.1.1 部分开放时期(2001~2006):以韩国智利FTA为例 |
5.1.2 全面开放时期(2006~至今):以韩国美国FTA为例 |
5.2 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与农业贸易自由化 |
5.2.1 部分开放时期(2001~2013):以日本墨西哥EPA为例 |
5.2.2 全面开放时期(2013~至今):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例 |
5.3 自由贸易协定下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异同及其原因 |
5.3.1 自由贸易协定下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异同 |
5.3.2 贸易自由化进程不同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俄国研究概况 |
3. 欧美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经济发展与危机 |
二. 俄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与日俄战争 |
三. 19、20世纪之交俄国动荡的政治局势 |
第二章 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的思想渊源 |
一. 彼得一世的“国家”思想 |
二. 彼得一世国家思想的继承问题 |
三. 斯托雷平国家至上理念的形成 |
第三章 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政治改革计划 |
一. 恢复秩序,稳定国家 |
二. 地方改革方案 |
三. 民族政策 |
第四章 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经济改革计划 |
一. 破坏村社,培养富农 |
二. 移民政策 |
三. 改善铁路交通 |
第五章 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与其他改革计划 |
一. 教育改革计划 |
二. 海军改革计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2 知识产权NGO发挥功能的背景分析 |
2.1 知识产权NGO发挥功能的时代背景:全球化 |
2.2 知识产权NGO兴起的缘由: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产生 |
2.3 知识产权NGO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必要性 |
2.4 知识产权NGO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可行性 |
3 知识产权NGO的系统功能 |
3.1 促进政治结构分化 |
3.2 推动政治社会化 |
3.3 实施政治交流 |
4 知识产权NGO的过程功能 |
4.1 促进政策制定 |
4.2 影响政策执行 |
4.3 推动政策调整 |
4.4 开启新一轮造法运动 |
5 知识产权NGO的反馈功能 |
5.1 正面反馈功能 |
5.2 负面反馈功能 |
6 中国知识产权NGO的功能、存在问题及其改善 |
6.1 中国知识产权NGO的功能 |
6.2 中国知识产权NGO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 中国知识产权NGO发展对策:以行业协会为例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
(5)纳粹德国的农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的提出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纳粹党农业政策的意识形态理念 |
第一节 农民是粮食的供应者 |
第二节 农民是种族血源的守护神 |
第三节 农民是国防的重要力量 |
第四节 纳粹农业意识形态理念的前身 |
一、一战前的农业浪漫主义思潮 |
二、一战后德国农业思想的发展 |
三、"阿塔曼嫩"运动和"血与土"的思潮 |
第二章 纳粹党的农业政策(1920~1933) |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20年代末的农业危机 |
第二节 纳粹党农业政策的确立及其在乡村地区的扩展 |
第三节 纳粹党上台后农业管理机关的整合 |
第四节 胡根贝格时期的农业政策 |
第三章 希特勒政府的农业政策(1933~1939) |
第一节 德国粮食总会的成立 |
第二节 《世袭农庄法》的创制 |
第三节 塑造新农民——关于农民的垦殖问题 |
第四节 纳粹德国农业生产的目标及其策略 |
一、市场整顿 |
二、生产战役与"四年计划" |
第五节 纳粹党在农村的文化政策 |
一、农民文化的"复兴"——纳粹党对于农民文化的颂扬 |
二、农民的文化责任——纳粹党对于农民文化的要求 |
第四章 纳粹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1933~1939) |
第一节 德国粮食总会的组织运作 |
一、德国粮食总会的口常工作 |
二、国家多头政治中的德国粮食总会 |
第二节 《世袭农庄法》的执行 |
一、世袭农庄的登记和撤销 |
二、世袭农庄的土地流转 |
三、世袭农庄的债务减免 |
四、世袭农庄的贷款问题 |
第三节 农民垦殖的实施 |
第四节 德国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 |
一、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 |
二、农业生产的分类考察 |
第五节 德国农民对于纳粹文化宣传的认同与反对 |
一、形式大于内涵——纳粹乡村文化活动的蛊惑 |
二、现实打碎理想——纳粹宣传"农民形象"的破灭 |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政府的农业政策(1939-1945) |
第一节 战时德国农业部门的政策调整和人事变动 |
一、战时粮食管理法规 |
二、战时农业部门领导人的变更 |
第二节 战时德国粮食供应状况 |
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 |
二、农产品供应状况 |
三、农产品的分配 |
第三节 战时德国农村的规划与现实 |
一、东部占领区的垦殖计划 |
二、"老帝国"农村改造的设想 |
三、战争对德国乡村社会的冲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60个春天的故事 |
民生展 |
上让另一部分人后富起来 |
中发展方式里的原动力 |
下一位90后省长的为官之本 |
民企展 |
上对内开放 |
中朝阳向晚霞表示的敬意 |
下野百合的阳光 |
乡村展 |
上“一号文件” |
下对总理的严厉批评 |
教育展 |
上希望工程最后的孩子 |
下“钱学森之问”和“温家宝内疚” |
文化展 |
上星辰杂技与太阳马戏 |
中《熊猫》与《猫》 |
下《温柔白头海雕》与《功夫熊猫》 |
医疗展 |
上终成正果 |
中中国超级细菌的终结 |
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
环境展 |
上重整河山在今生 |
廉政展 |
上终极反腐 |
中腐败分子哪儿去了 |
下被遗忘的包公 |
结束语国家主席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
(7)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项研究的目的 |
1.2.2 本项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6.1 提出了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依据 |
1.6.2 系统研究了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构建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传播 |
2.1.2 科技传播 |
2.1.3 农业科技传播 |
2.1.4 农业科技传播体系 |
2.1.5 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1.6 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 农业科技传播的理论基础 |
2.2.1 使用满足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 国外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1 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 |
3.1.2 以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 |
3.1.3 农民组织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 |
3.1.4 以大型企业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 |
3.1.5 以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为依托的农技推广体系 |
3.2 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 |
3.2.1 人际传播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
3.2.2 组织传播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力量 |
3.2.3 大众传播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4.1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基本情况的调研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1.4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基本情况 |
4.2 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传播存在严重缺失 |
4.2.1 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质量不高 |
4.2.2 农业科技传播的通道不畅 |
4.2.3 对农村受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
4.2.4 缺乏对农村受众的职业素质培训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原因分析 |
5.1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
5.1.1 以传者为本位的传播理念是造成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重要原因 |
5.1.2 以传者为本位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弊端 |
5.2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
5.2.1 城乡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 |
5.2.2 农村受众的弱势群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
5.2.3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给农业科技传播带来了不利影响 |
5.3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
5.3.1 农民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 |
5.3.2 农业科技传播的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 |
5.3.3 利益驱动机制的缺乏 |
第六章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需求分析 |
6.1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信息需求倾向分析 |
6.1.1 农村受众信息需求类型的倾向性分析 |
6.1.2 农村受众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关注度分析 |
6.2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信息选择行为分析 |
6.2.1 选择行为内在机制的含义 |
6.2.2 农村受众的选择行为分析 |
6.3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
6.3.1 农村受众获取不同类型信息的渠道分析 |
6.3.2 农村受众农业技术获取渠道的信任度分析 |
6.3.3 农村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倾向性分析 |
6.3.4 农村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性分析 |
6.4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对技术培训的需求分析 |
6.4.1 农村受众对技术培训的基本状况分析 |
6.4.2 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质量分析 |
6.4.3 农业技术培训者的人员构成分析 |
6.4.4 农业技术培训的效果分析 |
6.4.5 农业技术培训的学习方式分析 |
第七章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依据 |
7.1 构建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1.1 国家社会经济战略转型对农业科技传播提出了现实要求 |
7.1.2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对农业科技传播提出了现实需求 |
7.1.3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急需进行资源整合 |
7.2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 |
7.2.1 总体目标 |
7.2.2 指导思想 |
7.2.3 总体框架 |
7.2.4 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特点 |
7.3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1 理论依据 |
7.3.2 现实依据 |
第八章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试构建 |
8.1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受众系统构建 |
8.1.1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概念与构成 |
8.1.2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类型 |
8.1.3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角色 |
8.1.4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特点 |
8.1.5 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社会分层与变化 |
8.2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内容系统构建 |
8.2.1 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科学分类 |
8.2.2 准确把握农业科技信息特征 |
8.2.3 遵循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选择原则 |
8.2.4 增强农业科技信息编码的易读性 |
8.2.5 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收集与加工 |
8.3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媒介系统构建 |
8.3.1 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类型及其特点 |
8.3.2 农业科技传播的新媒介 |
8.3.3 农业科技传播媒介分析的标准 |
8.3.4 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
8.4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传者系统构建 |
8.4.1 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构成 |
8.4.2 农业科技传播者的赢效因素 |
8.4.3 加强农业科技传播者的素质培养 |
8.4.4 建立科学的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人才管理机制 |
8.4.5 增强农业科技传播传者与受众的互动 |
8.4.6 创新农业科技传播的方式方法 |
8.5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制度保障系统构建 |
8.5.1 农业科技传播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
8.5.2 以受众本位为指导,保障受众权利 |
8.5.3 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多元化传播机制 |
第九章 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案例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 |
9.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
9.1.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
9.1.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 |
9.2 科技特派员的理念与机制创新 |
9.2.1 以受众为本位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根本理念 |
9.2.2 利益共同体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机制 |
9.3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传播学要素分析 |
9.3.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控制分析 |
9.3.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容分析 |
9.3.3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受众分析 |
9.3.4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通道分析 |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国家公益性推广体系的活力 |
10.2.2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化运行环境 |
10.2.3 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传播者 |
10.2.4 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
10.2.5 搭建研究协作平台,加强农业科技传播的学科建设 |
10.2.6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农业科技传播研究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四、国务委员向农民道歉(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否决者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韩日农业贸易自由化比较研究[D]. 金度勋. 北京大学, 2021
- [2]斯托雷平的国家至上理念及其实践[D]. 刘红. 南京大学, 2018(01)
- [3]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4]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 刘雪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5]纳粹德国的农业政策研究[D]. 陈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J]. 贾鲁生. 中国作家, 2011(02)
- [7]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研究[D]. 黄家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8]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