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石油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景珍[1](2021)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是迄今为止人类语言史上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语言,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之一。鉴于语言传播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为,目前语言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未能对此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地探索,结合不同的对象国/地区进行挖掘,旨在找到英语传播背后的动因机制。本研究在完善Cooper(1979,1982)的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传播学、语言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和伊拉克这7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以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经铺垫期、兴盛期和矛盾期。英保护国体制并不是影响英语传播的主要因素。石油经济的兴起才真正促发了英语传播,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为英语传播接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本土语言文化的重视和回归成为英语进一步传播的阻力;(2)各对象国个案研究的结果印证了经济和文化是影响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传播的主导因素,但在人口、历史、政治和地缘因素的调节和制约下,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3)综合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英语传播的“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不但验证了 Quirk(1988)语言传播“经济文化模式”的宏观传播思想,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出具体的英语传播机制。“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提出不仅为语言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给国际中文传播实践也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傅以恒[2](2020)在《卡塔尔哈马德时期现代化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卡塔尔国家(?)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是陆地延伸向波斯湾的一个细长半岛。卡塔尔领土狭小,人口稀少,但在过去的数十年内,现代化的水平却有不小的提升,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2010年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中,卡塔尔不仅未与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一样经历严重的政治风波,反而在保障国家稳定的同时扩张了自身的外交影响力,这与时任国家元首的哈马德推行的重要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哈马德实施的政治改革,通过完善政治机构、制定实施宪法、改革家族政治、完善民众表达渠道,推动了卡塔尔的政治自由化;哈马德实施的经济社会改革,通过建设工业现代化、发展产业多元化、创建知识经济,投资文化经济,推动了卡塔尔经济的多元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哈马德的改革措施,使卡塔尔实现了高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哈马德的改革措施也存在不少缺陷。政治上未能建设成熟的公民社会,民主制度的实施也依旧有限,国家仍处于威权主义政治统治的发展阶段。经济上仍未解决国家经济“食利性”的弊病,经济发展也不够平衡。此外,在哈马德统治末期,卡塔尔的自由化改革已经有所停滞,更多深层的社会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逐渐对卡塔尔形成威胁。
王小健[3](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邵阳子[4](2019)在《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周期性衰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表面上看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实则是存量技术及其相应经济形态支撑力减弱的结果。寻找支撑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当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由高速回落至中高速,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孱弱。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随着传统动能的减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与改造升级传统动能结合起来,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现有国内外关于中国新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广受认可的理论体系,相关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缺乏量化实证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基于新经济发展视角,探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研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新经济”和“经济结构”的相关文献出发,对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前三次工业革命历史进程的梳理,来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可以看到历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都是在重大技术创新以及支撑力的推动下,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组织,从而改变经济形态的性质,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中占核心地位的经济结构也会反映当时经济形态的特征。基于计量经济学等多种实证模型,重点研究了新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机制。本文基于ITIF构建的“美国各州新经济指数”和财新网构建的“中国新经济指数”,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官方统计机构对我国新经济具体形态的阐述,从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开放经济、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和活力经济六大方面构建了“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CNEI)”,并基于PPCA法,对2003年至2016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基于Theil指数和Moore指数,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和变迁速度进行了评价;基于SRA,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TFP进行了测量。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得出的CNEI、THI、MI和TFP数据,分析了新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信贷和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机制,重点研究新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作用。与此同时,分析了新经济在我国几种典型业态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相关论题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和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重视创新投入,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促进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挖掘内部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动能、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硬着陆”。
石俊[5](2014)在《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制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纲要”)指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石油和化工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石油企业作为石油与化工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也必然要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型。“十二五纲要”也指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适应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正是促进石油企业为代表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所应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人”这一基本要素入手,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石油企业面对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和谐”发展转型的趋势,如何通过构建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t“非绿色、非低碳、非和谐”的问题,促进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最终推动石油企业从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向“低碳、绿色、和谐”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博弈论方法等,对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视角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当前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等多学科知识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阐述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其次,对石油企业的生产特点及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分析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殊性,并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石油企业的生产特点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界定了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阐述了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接着,依据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界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结合问卷调查对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筛选出了影响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8个主要因素,为构建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打下基础。然后,以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为基础,依据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实施思路,分析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传导机制。结合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构建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从石油企业自身实施的意愿、政府对石油企业的支持与监管、社会公众对石油企业的支持与监督三个方面探讨了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再次,依据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相关问题指出的石油企业、政府及社会公众三方的利益联系,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石油企业、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博弈模型,确定了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的理想状态。依据理想状态博弈的实现条件探讨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支持与监督的实现路径与退出条件。最后,依据实施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博弈分析确定的理想状态所对应的条件,从政府、石油企业、社会公众三个层面对如何促进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促进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顺利实施的措施。研究结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和谐”转变的趋势;石油企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型企业,引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并构建起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解决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非绿色、非低碳、非和谐”的问题,从而推动石油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社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陈岩[6](2009)在《基于企业战略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而企业的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企业的胜败兴衰与生死存亡。企业的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但相对于一个较长的时期它又是变化的,企业战略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将与企业现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企业文化建设如不与企业战略相配合,注定会失败。为此从战略角度对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文化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不断调整,企业文化也在发生变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与企业战略密切配合的。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当代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际知名石油企业文化的介绍,提出了几点借鉴建议。然后介绍了中国石油企业主要的战略体系,提出在当今战略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既而提出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原则提出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项模式,根据构建的模式,提出了石油企业文化的执行措施,最后得出文章结论。希望对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许强[7](2007)在《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自1996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概念以来,知识经济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2002年以来,英国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每年发布一次世界知识竞争力报告,对世界上知识经济表现好的地区进行排名,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罗伯特·哈金斯协会认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由IT和电脑制造、生物技术和化学、汽车和机械工程、仪器和电子机械四个大类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一个大类服务业构成。从投入生产要素的角度,产业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等类型。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产业经济学视角,知识密集型产业无疑是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但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直观判断和定性描述上。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密集型产业具体包括哪些产业?依据何在?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从大的方面来看,知识密集型产业分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两大类。本文着重研究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的“知识”三种存在形式:人力知识资源、生产设备和组织管理制度。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知识主导性、高增加值性、时代性、地域性、相对性五大特征。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内在机理可以初步解释为:以人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得以保持可塑性。通过可塑性,每一项已经装载到人脑里的知识都保持了与其他知识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性,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产品的价值得到提升。为了解决知识密集型产业包括哪些具体产业及其依据的问题,本文从产业投入和产业产出两方面出发,遴选出评价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九个指标,即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拥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产业总从业人数的比例、拥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产业总从业人数的比例、产业年R&D经费支出占产业年总产值的比例、产业R&D人员占产业总从业人数的比例、产业的年人均增加值、产业年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产业的年增加值率、产业年新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分别运用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的定量模型。对上海的二十个两位代码的制造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十个行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定量模型,进一步对十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内部的三位代码产业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对三位代码子产业的评价结果,提出了上海今后应重点关注的二十个三位代码产业,即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276)、化学药品制剂制造(272)、化学药品原药制造(271)、通信设备制造(401)、电子器件制造(405)、航空航天器制造(376)、汽车制造(372)、钢压延加工(323)、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251)、专用仪器仪表制造(412)、通用仪器仪表制造(411)、合成材料制造(265)、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361)、印刷、制药、日化生产专用设备制造(364)、环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369)、锅炉及原动机制造(351)、起重运输设备制造(353)、其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399)、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39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应重点发展的六个三位代码产业,即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276)、通信设备制造(401)、航空航天器制造(376)、钢压延加工(323)、专用仪器仪表制造(412)和合成材料制造(265)。最后,本文在对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研发投入不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三方面着手,即制度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关键、教育培训是基础。
丁秀丽[8](2006)在《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新资源这种观念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而作为与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管理方法和理念相应的知识管理也已经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石油企业的知识管理做出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知识的分类,综述了不同组织和学者对知识管理概念的不同认识,明确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同时还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意义,澄清了企业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了石油企业的特点及当前石油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程度与现状,对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系统设计,建立了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其次,以石油企业知识获取与存储管理、共享与交流管理、创新与保护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石油企业知识获取与存储的基本内容与方式及相应的获取技术、石油企业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内容与模式,设计了知识共享与交流的两种策略和技术,论述了石油企业知识创新的两种类型和石油企业知识保护的必要性及方法等内容。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应用于大庆油田技术开发公司。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石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有很大的空间,石油企业应该也可以实施知识管理。
朱小娟[9](2004)在《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有关竞争力的研究在我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中已引起更广泛的重视。本文主要是在对国际竞争力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选择产业层次的竞争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本文在研究竞争力问题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模式,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出发,以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为依据,构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开展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2章)是对有关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综述,详述了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争论,并从本文研究目的出发,对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了界定,给出了描述性定义。 第二部分(第3章)分析了竞争力的经济学基础,提出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完全能解释竞争力。按照经济学体系来形成对竞争力理论来源的分析框架,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都能很好地解释竞争力的来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竞争力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国际竞争力模式。其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第三部分(第4章)主要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地位、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两类因素和竞争优势的持久性问题。最后建立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第5章)主要是归纳总结评价竞争力评价的五种基本方法。从分析竞争的结果出发,可以采取指标综合评价法、竞争结果评价法(显示性指标法)等,从分析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原因着手,可以采取影响因素剖析法、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法和标杆法。其中尤以标杆法中的数量方法——DEA法和OCRA方法作为重点。把“有效生产前沿面”和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引入到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上,这是本文在探索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方法方面的一次尝试。 第五部分(第6章)是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的初步实证研究。在对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之后,对汽车、石油和化工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研究。主要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法和标杆法来进行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运用标杆法中的OCRA方法对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是运用数量分析方法于行业竞争力研究的尝试,也是对这些方法的一个检验。
陈志敏[10](2004)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发达的信息网络上迅速传播。它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规定世界上的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突生变数,由有形的“资本”向无形的“知识”转变,势将前所未有地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将促使传统的企业管理行为发生深刻变革。本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在对国家的传统型支柱产业--石油开采、加工及销售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进行认真的剖析,提出了石油企业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建设性意见,使其逐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减少和消除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引导企业尽快适应甚至创立新的游戏规则,在知识经济的浪潮里求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本论文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出发,以国外成功石油企业的管理实例为基础,采取分析对比的方式,从引言、知识经济概论、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知识经济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知识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明确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向学习型企业转型是石油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基础,加强研究与发展(企业创新)工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注重人才的网罗与培养工作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石油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接轨,发展海外投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解决国内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必由之路,实施低成本战略是中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知识经济与石油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石油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语言传播研究中英语的凸显 |
1.1.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
1.2.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研究 |
1.2.3 本节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语言传播 |
2.1.2 英语传播 |
2.1.3 海湾阿拉伯国家 |
2.1.4 地租经济 |
2.1.5 知识经济 |
2.1.6 文化互化 |
2.2 语言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 |
2.2.1 传播背景 |
2.2.2 传播主体 |
2.2.3 传播内容 |
2.2.4 传播模式 |
2.2.5 传播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现状 |
3.1 海湾阿拉伯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 |
3.1.1 多元文化汇集下的多语共存 |
3.1.2 阿拉伯语的双言及式微现象 |
3.2 英语的多面角色 |
3.2.1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3.2.2 外籍人口的沟通桥梁 |
3.2.3 国民就业的制约筹码 |
3.2.4 教育改革的焦点 |
3.2.5 外宣和外交的工具 |
3.2.6 西方文化的象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程 |
4.1 英语传播的铺垫期(1820s~1910s) |
4.1.1 奥斯曼帝国时期英语传播的萌芽 |
4.1.2 英国保护国体制下英语的缺席 |
4.1.3 阿英双语者的出现 |
4.2 英语传播的兴盛期(1920s~1990s) |
4.2.1 促发英语传播的石油经济 |
4.2.2 现代化建设中兴起的英语传播 |
4.2.3 西方文化助推英语传播 |
4.3 英语传播的矛盾期(2000s~现在) |
4.3.1 “9.11”事件后英语的强势传播 |
4.3.2 经济转型对英语传播的影响 |
4.3.3 本土语言民族主义的觉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湾阿拉伯各国的英语传播 |
5.1 阿联酋 |
5.1.1 语言社区概述 |
5.1.2 缺乏语言接触的英保护体制 |
5.1.3 经济驱动的英语传播 |
5.1.4 助推英语传播的四次教育改革 |
5.1.5 本土文化回归与英语传播的制衡 |
5.2 阿曼 |
5.2.1 语言社区概述 |
5.2.2 契约关系下有限的英语输入 |
5.2.3 石油催生的英语传播 |
5.2.4 强调英语交际的教育改革 |
5.2.5 英语传播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冲击 |
5.3 巴林 |
5.3.1 语言社区概述 |
5.3.2 保护体制对巴林行政英语的影响 |
5.3.3 石油和外籍劳工共助英语传播 |
5.3.4 通过教育改革提升英语能力 |
5.3.5 国家发展战略中英语的淡化 |
5.4 卡塔尔 |
5.4.1 语言社区概述 |
5.4.2 保护国时期英语外来词的传播 |
5.4.3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对英语的矛盾需求 |
5.4.4 以英语为中心的教育转向 |
5.4.5 阿拉伯语回归中的语言平衡 |
5.5 科威特 |
5.5.1 语言社区概述 |
5.5.2 保护国时期的行政和外交语言 |
5.5.3 随着石油经济兴起的英语 |
5.5.4 助推英语传播的教育体制 |
5.5.5 亲美文化下英语的流行 |
5.6 沙特 |
5.6.1 语言社区概述 |
5.6.2 英国与英语的到来 |
5.6.3 石油业带动的英语传播 |
5.6.4 从自发到被迫的英语教育 |
5.6.5 西方文化与瓦哈比思想的悖逆 |
5.7 伊拉克 |
5.7.1 语言社区概述 |
5.7.2 委任统治下英语教育的推广 |
5.7.3 英语从二语到外语的变迁 |
5.7.4 伊拉克战争后英语的流行 |
5.7.5 牵制英语传播的多方因素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传播模式 |
6.1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构成 |
6.1.1 五大传播要素的特征 |
6.1.2 传播机制的多维双重结构 |
6.2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在语言传播中的互动 |
6.2.1 经济驱动是语言传播的源动力 |
6.2.2 文化互化是语言传播的博弈场 |
6.2.3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的辩证统一 |
6.3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意义 |
6.3.1 对语言传播理论研究的推进 |
6.3.2 对中文国际传播实践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参引文献 |
(2)卡塔尔哈马德时期现代化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文章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2.哈马德改革的历史背景 |
2.1 哈马德前任埃米尔的改革 |
2.2 哈马德上台执政 |
2.3 哈马德上台时面临的问题 |
3.哈马德统治时期的政治改革 |
3.1 政治自由化的举措 |
3.2 永久宪法的实施 |
3.3 家族政治的改革 |
4.哈马德统治时期的经济社会改革 |
4.1 推动工业现代化 |
4.2 推动产业多元化 |
4.3 投资教育和发展知识经济 |
4.4 发展文化事业 |
5.结语 |
5.1 哈马德现代化改革的成果与问题 |
5.2 哈马德时代卡塔尔现代化的特性 |
5.3 对哈马德时代卡塔尔现代化的评判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技术挑战 |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
2.5 小结 |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
3.4 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
4.3.1 词汇范畴分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总体框架 |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
4.4.2 工作行为建模 |
4.4.3 网络行为建模 |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
4.6.3 社群发现 |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
5.5 小结 |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
6.2 员工社群发现 |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结构安排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一)新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新经济的具体形态 |
(三)新经济的深入思考 |
(四)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理论分析 |
(一)经济形态的界定 |
(二)新经济内在的产生机制 |
(三)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的内在联系 |
第三章 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 |
一、新经济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
(一)技术突变与演进 |
(二)组织模式变革 |
(三)经济结构演化 |
(四)小结 |
二、本轮新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冲击 |
(一)兴起的背景 |
(二)技术演进的过程 |
(三)组织和结构的变迁 |
第四章 新经济对经济结构演化的催化作用 |
一、全球视角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
(一)经济结构变化一般机理 |
(二)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
(三)新经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演化发展 |
二、中国新经济与经济结构发展评价 |
(一)中国新经济指数评价 |
(二)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测量 |
(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量 |
三、新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二)实证模型设计 |
(三)实证分析 |
四、新经济冲击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
第五章 新经济的典型业态及对策建议 |
一、新经济典型业态的表现与效应 |
(一)跨境电子商务 |
(二)互联网金融 |
(三)共享经济 |
二、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5)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绿色思想及相关研究 |
2.1.2 绿色思想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 |
2.1.3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节能减排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2.2.4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2.2.5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理论 |
2.2.6 和谐管理理论 |
2.2.7 相关理论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
3.1 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考察 |
3.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考察 |
3.1.2 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
3.2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的背景 |
3.2.1 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 |
3.2.2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 |
3.3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3.3.1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3.3.2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3.3.3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
3.3.4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
3.4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思路 |
3.4.1 宏观层面——明确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3.4.2 中观层面——改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
3.4.3 微观层面——完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内容 |
3.4.4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思路框架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
4.1 石油企业的生产特点分析 |
4.1.1 高投入 |
4.1.2 高风险 |
4.1.3 高污染 |
4.1.4 高能耗 |
4.2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考察 |
4.2.1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4.2.2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
4.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
4.3.1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背景 |
4.3.2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4.3.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4.3.4 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
4.4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思路 |
4.4.1 宏观层面——明确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4.4.2 中观层面——改善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
4.4.3 微观层面——完善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5.1.1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
5.1.2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
5.1.3 本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界定 |
5.1.4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 |
5.2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2 影响因素设置依据及说明 |
5.2.3 调查实施及数据收集 |
5.3 数据分析过程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3 实证分析过程 |
5.3.4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
6.1 基于主体建模方法概述 |
6.1.1 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
6.1.2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ABM方法) |
6.1.3 基于主体的动力传导机制概念模型 |
6.2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
6.2.1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因素 |
6.2.2 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分析 |
6.2.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传导机制 |
6.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方法——诊断法 |
6.3.1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含义 |
6.3.2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内容 |
6.3.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程序 |
6.3.4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标准 |
6.4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 |
6.5 实施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分析 |
6.5.1 石油企业主动实施的意愿分析 |
6.5.2 政府对石油企业的支持与监管分析 |
6.5.3 社会公众对石油企业的支持与监督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利益博弈 |
7.1 相关概念界定 |
7.1.1 参与人及策略 |
7.1.2 参与人利益取向 |
7.2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两方利益博弈 |
7.2.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7.2.2 两方博弈的策略组合及收益矩阵 |
7.2.3 两方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分析 |
7.2.4 两方博弈结果的讨论 |
7.3 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三方利益博弈 |
7.3.1 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 |
7.3.2 三方博弈的策略组合及收益矩阵 |
7.3.3 三方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
7.3.4 三方博弈结果的讨论 |
7.4 理想状态的确定及补贴与监管的实现 |
7.4.1 理想状态的确定 |
7.4.2 政府补贴与监管的实现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促进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的措施 |
8.1 政府层面的措施 |
8.1.1 拓宽职业培训的内容 |
8.1.2 提高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 |
8.1.3 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
8.2 石油企业层面的措施 |
8.2.1 培养员工绿色管理意识,营造绿色的环境氛围 |
8.2.2 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的发展氛围 |
8.2.3 推进企业和谐管理,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
8.3 社会公众层面的措施 |
8.3.1 营造绿色、低碳、和谐的舆论环境 |
8.3.2 培育利于“绿色、低碳、和谐”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与不足 |
9.2.1 研究的创新点 |
9.2.2 研究的不足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因素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企业战略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及理论概述 |
2.1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
2.1.1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
2.1.2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
2.2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
2.2.1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 |
2.2.2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 |
第3章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经验借鉴 |
3.1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1.1 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 |
3.1.2 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战略意识 |
3.1.3 企业文化的盲目嫁接和缺乏个性 |
3.1.4 企业文化建设的延续性欠缺 |
3.2 国外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国际知名石油企业文化新理念 |
3.2.2 国外石油企业文化对我国的借鉴 |
第4章 中国石油企业战略及战略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4.1 中国石油企业的战略体系分析 |
4.1.1 优化一体化战略 |
4.1.2 完善“走出去”战略 |
4.1.3 强化归核化战略 |
4.1.4 实行战略联盟战略 |
4.1.5 实行品牌战略 |
4.1.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 战略视角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4.2.1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4.2.2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 |
4.2.3 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
4.2.4 石油企业的重组改制带来的挑战 |
4.2.5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石油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 |
4.2.6 顺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
4.2.7 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
4.2.8 实现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需要 |
第5章 战略视角下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的原则与模式的建立 |
5.1 战略视角下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的基本原则 |
5.2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
5.2.1 以战略为先导 |
5.2.2 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
5.2.3 建立学习型组织 |
5.2.4 不断创新,基业常青 |
5.3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模式的执行措施 |
5.3.1 战略认同是企业文化建设顺利执行的前提 |
5.3.2 持续的学习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执行的动力 |
5.3.3 制度的激励是企业文化建设顺利执行的有利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结构和研究框架 |
1.3.1 本文的结构 |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研究回顾 |
2.1.1 关于知识经济的经典论述 |
2.1.2 有关于知识产业的研究综述 |
2.1.3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由来 |
2.1.4 生产函数的演变 |
2.1.5 国内外关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究现状 |
2.2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研究回顾 |
2.2.1 知识的含义和分类 |
2.2.2 知识的经济学特性 |
2.2.3 知识和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
2.2.4 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知识的表现形式 |
2.3 上海制造业相关研究回顾 |
3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导要素、特征和内在机理 |
3.1 人力知识资源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导要素 |
3.2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3.3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
3.4 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相关概念的关系 |
3.4.1 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
3.4.2 知识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
3.5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内在机理 |
3.6 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
4 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的构建 |
4.1 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2 评价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指标体系 |
4.2.1 产业投入指标 |
4.2.2 产业产出指标 |
4.3 评价知识密集型产业指标的选取 |
4.4 对部分指标取值的讨论及说明 |
4.5 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的定量模型 |
4.5.1 层次分析法 |
4.5.2 主成分分析法 |
5 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5.1 上海部分制造业知识密集程度评价 |
5.1.1 上海部分制造业知识密集程度评价指标数据 |
5.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海制造业知识密集程度评价 |
5.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海制造业知识密集程度评价 |
5.2 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评价结果的解释 |
5.3 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 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具体分析和发展聚焦 |
6.1 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体分析 |
6.1.1 医药制造业 |
6.1.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1.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6.1.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1.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6.1.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6.1.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6.1.8 专用设备制造业 |
6.1.9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1.1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6.2 七海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聚焦 |
6.2.1 上海今后应该重点关注的二十个三位代码产业 |
6.2.2 上海今后应该重点发展的六个三位代码产业 |
7 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 |
7.1 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
7.1.1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土地和商务成本的约束 |
7.1.2 丰富的人力知识资源是上海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
7.1.3 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是上海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坚实基础 |
7.2 上海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
7.2.1 制度创新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根本 |
7.2.2 技术创新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 |
7.2.3 教育培训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 |
8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发展概述 |
1.2.1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 |
1.2.2 知识管理发展概述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分析 |
2.1 知识经济下石油企业的特点 |
2.1.1 知识经济对石油工业的冲击与推动 |
2.1.2 知识经济下石油企业的特点 |
2.2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
2.2.1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
2.2.2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
2.3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2.3.1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分析 |
2.3.2 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 |
第三章 石油企业知识获取与存储管理 |
3.1 石油企业知识获取与存储的基本内容与方式 |
3.1.1 知识的采集与编码 |
3.1.2 知识的积累与存储 |
3.2 石油企业知识获取与存储的技术 |
3.2.1 石油企业知识采集技术 |
3.2.2 石油企业知识存储管理技术 |
第四章 石油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管理 |
4.1 石油企业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内容与模式 |
4.1.1 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内涵 |
4.1.2 企业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模式 |
4.2 石油企业知识共享与交流的两种策略 |
4.3 石油企业知识共享技术 |
4.4 弱连接技术在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
4.4.1 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 |
4.4.2 弱连接技术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
第五章 石油企业知识创新与保护管理 |
5.1 石油企业知识创新管理 |
5.1.1 知识创新的概念和机制 |
5.1.2 石油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及类型 |
5.1.3 石油企业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 |
5.2 石油企业知识保护 |
5.2.1 石油企业知识保护的必要性 |
5.2.2 石油企业知识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大庆油田技术开发公司的知识管理 |
6.1 技术开发公司背景介绍 |
6.1.1 技术开发公司基本情况 |
6.1.2 技术开发公司经营发展战略 |
6.2 技术开发公司知识管理体系的分析与设计 |
6.2.1 技术开发公司构建知识管理体系的目标 |
6.2.2 技术开发公司知识管理战略的研究 |
6.2.3 建立适应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 |
6.2.4 知识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
6.3 技术开发公司知识管理体系的实施 |
6.3.1 人员组织 |
6.3.2 系统的安装调试 |
6.3.3 组织培训与激励机制 |
6.3.4 实施效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9)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外政府和机构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状况 |
1.3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竞争力的概念和争论 |
2.1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与定义 |
2.2 关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争论 |
2.3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描述性定义 |
2.4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层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竞争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 问题的提出:经济学是否能解释竞争力? |
3.2 经济学怎样解释竞争力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3.2.2 一般微观经济学 |
3.2.3 产业组织经济学 |
3.2.4 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
3.2.5 企业经济学或管理经济学 |
3.3 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范式 |
3.3.1 经济学各分支对竞争力的贡献 |
3.3.2 竞争力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
3.4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
3.4.1 国际竞争新态势 |
3.4.2 国际竞争力界定的新趋势 |
3.4.3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力特点 |
3.4.4 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 |
4.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4.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地位 |
4.3 产业竞争力研究对象的界定 |
4.4 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两类因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
4.5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 |
4.6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5.1 指标综合评价法 |
5.1.1 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评价方法 |
5.1.2 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5.1.3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TP指数 |
5.1.4 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工业绩效指数 |
5.1.5 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 |
5.2 竞争结果评价法 |
5.2.1 市场占有率法 |
5.2.2 进出口贸易数据量测法 |
5.2.3 实证研究 |
5.3 影响因素剖析法 |
5.3.1 波特的钻石体系 |
5.3.2 价值链分析法 |
5.3.3 其他学者关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的分析 |
5.4 全要素生产率(TFP)模型 |
5.4.1 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关系 |
5.4.2 全要素生产率模型 |
5.4.3 实证研究--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5 标杆法 |
5.5.1 标杆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
5.5.2 标杆法中的主要数量方法 |
5.5.2.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5.5.2.2 经营竞争力比率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竞争力的案例研究 |
6.1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6.2 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竞争力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1 、 本文的基本总结 |
2 、 本文的创新点 |
3 、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博士生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知识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知识经济概论 |
2.1 知识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2 知识经济的理论诠释 |
2.3 知识经济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
3.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
3.1 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
3.2 知识经济促使各种传统企业管理行为发生深刻变革 |
3.3 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
3.4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
4.知识经济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
4.1 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及现状 |
4.2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
4.3 知识经济时代石油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机遇 |
5.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一) |
5.1 向学习型企业转型是石油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基础 |
5.2 研究与发展——企业创新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5.3 注重人才的网罗与培养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
6.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二) |
6.1 中国石油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接轨 |
6.2 发展海外投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解决国内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必由之路 |
6.3 实施低成本战略是中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
7.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知识经济与石油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D]. 刘景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卡塔尔哈马德时期现代化改革[D]. 傅以恒. 浙江大学, 2020(02)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D]. 邵阳子. 河南大学, 2019(05)
- [5]石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 石俊.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8)
- [6]基于企业战略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实施研究[D]. 陈岩.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7]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和发展研究[D]. 许强. 复旦大学, 2007(06)
- [8]石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D]. 丁秀丽. 天津大学, 2006(01)
- [9]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 朱小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04)
- [10]知识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的对策研究[D]. 陈志敏.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