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科学地实施再就业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华[1](2012)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为契机,从长株潭地区失地农民的现状出发,在充分调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失地农民再就业工程的想法和建议,并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了综合论证,阐述了再就业工程规划的原则、目的、思路、框架,探讨了再就业工程的目标、前提、设计方案,最后,对再就业工程实施进行了结构性的论述。
李树德,赵志强[2](2012)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培训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该地区相当数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保障问题不单单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全面论述了失地农民的培训机制与形式,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制度的构成要素。
王朝明[3](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陈幸华[4](2003)在《我国再就业工程的难点及对策》文中认为再就业工程是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实施以来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又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各种难点的分析 ,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帮助我国再就业工程实施走出困境的对策。
俞萍[5](2003)在《面对下岗再就业:政府如何有所作为——对重庆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妥善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必须有所作为。本文在对重庆市实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了政府部门在推进再就业工程中的角色定位和政策思路。
胡鞍钢,程永宏[6](2003)在《中国就业制度演变》文中研究指明 就业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就业制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城镇的就业制度相应地发展成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
张海翔,徐磊,卢正惠,胡刚[7](2002)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就业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靖玉新,常乐[8](2002)在《略论我国当前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新世纪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就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方面拓展城镇的就业空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把对企业的短期治理措施与长期战略性的决策相结合,促进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
杨留民[9](2000)在《河南省城镇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系统研究河南省城镇职工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论文。城镇职工失业的不断扩大不仅会影响劳动制度的改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爆发示威、罢工、犯罪等严重的政治问题,削弱社会稳定的基础,恶化经济发展环境,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不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对我省城镇职工失业和再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够确保我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平稳顺利推进。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城市解困的需要,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社会安定的需要,可以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稳定而宽松的环境;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增强凝聚力的需要,能够产生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社会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树立形象的需要,可以在全世界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
谢湘平[10](2000)在《社会转型期实施再就业工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深层次矛盾的充分暴露,国企职工下岗的数量日渐增多。职工一旦下岗,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备。庞大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下岗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由政府牵头组织,旨在保护下岗职工切身利益的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首先对再就业工程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阐述了再就业工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意义定位,接着分析了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施再就业工程坚持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原则,必须坚持社会稳 定的原则,必须坚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原则。并 依据这些原则,提出了再就业工程的发展战略:第一,重 视政策指导、理论探讨及再就业观念转变为再就业工程创 造思想前提。第二,要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完善劳动力市一 场,依靠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使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第 三,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再就业工程提供重要保证。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再就业工程进行理性思考。即从国 际大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等角度认识再就业工程。 谁给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再就 业工程,以公平、效率的角度审视再就业工程,并对再就 业工程的前景进行展望。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 善,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市场运行秩序的不断 规范,再就业工程将会随着它产生条件的弱化而逐渐消 失。
二、全面科学地实施再就业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科学地实施再就业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2)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培训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失地农民的培训机制与形式 |
1、健全培训机构, 完善梯级培训制度 |
2、大力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 |
3、全面推进创业培训 |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 |
1、制度保障 |
2、组织保障 |
3、资源保障 |
4、激励保障 |
三、总结 |
(3)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6)中国就业制度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镇就业政策的演变 |
(一)1949~1957年: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就业问题和对私有制的改造。 |
(二)1957~1978年:统包统配制度的最终形成、巩固和演变。 |
(三)1979~1993年:改革统包统配制度,探索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新思路。 |
(四)1993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劳动法》的颁布为契机,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制度。 |
1. 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
2.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就业市场化创造条件。 |
3. 实施“再就业工程”。 |
二、中国农村就业政策的演变 |
(一)1949~1984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相互隔离的就业制度。 |
(二)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 |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增长速度规定一个明确的数量指标作为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并期望以此扩大就业,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反映。 |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把劳动力市场建设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手段,则会混淆目的与手段、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 |
(三)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这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
(四)我国目前下岗失业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因而不能完全套用西方发达国家治理失业的政策。 |
(五)发展私营经济是否能够带来就业总量的增加,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六)城乡统筹就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期就业政策。 |
(7)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就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状况与问题 |
1.体制型失业 |
2.市场竞争性失业 |
3.结构调整性失业 |
4.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 |
5.劳动力过剩供给性失业 |
6.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失业 |
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二、下世纪初我国劳动力供给、需求及失业趋势分析 |
1.劳动力供给总量分析 |
2.劳动力需求分析 |
3.失业率分析 |
4.结论 |
三、经济转轨过程中就业的政府取向及失业的代替关系选择 |
1.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就业的政策取向 |
2.失业的替代关系选择 |
(1) 失业与劳动生产率 |
(2) 失业与技术进步 |
(3) 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 |
(4) 通货膨胀与扩大就业 |
四、转轨时期的过渡就业制度及其变迁 |
第一、劳动力市场引导企业。 |
第二、政府调节劳动力市场 |
五、转轨时期就业问题的战略应对措施 |
1.确立就业在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的位置。 |
2.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要放在增加就业机会上。 |
3.适当节制劳动供给。 |
4.用科学的态度搞好再就业工程 |
5.实施多元战略。 |
(8)略论我国当前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就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失业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
2. 当前我国失业统计中存在不少缺陷: |
3. 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 |
4. 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还未全面真正建立。 |
5.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尚不完善。 |
二、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测 |
三、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 |
四、再就业工程提出和推广的重要意义 |
(9)河南省城镇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目前我省城镇职工失业的基本状况 |
二、 解决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意义 |
三、 控制我省城镇失业率和失业规模的具体措施 |
1. 从总量上控制劳动者的增长,扩大劳务输出,逐步建立劳动力增长对就业压力的缓冲机制 |
2. 改革分配制度,采取倾斜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流动,逐步建立劳动就业的激励机制 |
3. 运用税收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建立企业劳动力宏观调控机制 |
4. 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失业和富余职工的素质,逐步形成劳动就业的培训机制 |
5. 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多渠道组织就业与失业和富余职工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促进机制 |
6. 适当缩短劳动者在职工作年限,逐步建立劳动就业调节机制 |
7.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测、监控,及时掌握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逐步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 |
8. 加快以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失业和富余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机构 |
9. 充分发挥工会在解决失业和富余职工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工会民主参与和社会调节相结合的机制 |
四、 我省城镇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1. 企业、政府财政和社会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筹集失业保险基金 |
2.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失业保险制度 |
3. 确定科学的合理的失业救济金的计发标准 |
4. 管好用好失业保险基金 |
5. 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
6.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配套条件 |
五、 我省城镇再就业工程实施的现状和问题 |
1. 国民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与促进再就业的需要不相适应 |
2. 再就业工程资金严重短缺 |
3. 许多职工对失业或下岗承受能力较低 |
六、 我省城镇再就业工程实施的目标、步骤和主要措施 |
1. 以发展促就业 |
2.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推动再就业工程向纵深发展 |
3. 加强职业培训,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增强职工就业能力 |
4. 广开就业门路,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10)社会转型期实施再就业工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社会背景和意义定位 |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社会背景 |
1、 相关概念界定 |
2、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状分析及全方位探源 |
(1)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状分析 |
(2)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全方位探源 |
(二) 再就业工程的意义定位 |
1、 再就业工程的必要性 |
2、 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性 |
二、 实施再就业工程存在问题及症结分析 |
(一) 再就业工程政策措施的盲目性和再就业观念陈旧 |
(二) 下岗职工素质偏低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
(三)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
三、 实施再就业工程坚持的原则及发展战略 |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应坚持的原则 |
1、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原则 |
2、 坚持社会稳定原则 |
3、 坚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原则 |
(二)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发展战略 |
1、 重视政策理论探讨及再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再就业工程的前提条件 |
2、 加强职业培训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是再就业工程的关键环节 |
3、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是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保证 |
四、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理性思考 |
(一) 谁给失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 |
(二)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再就业工程 |
(三) 从公平、效率角度审视再就业工程 |
(四) 再就业工程前景展望 |
注 释 |
参考书目 |
四、全面科学地实施再就业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问题研究[J]. 周立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2]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培训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 李树德,赵志强.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3]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4]我国再就业工程的难点及对策[J]. 陈幸华.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02)
- [5]面对下岗再就业:政府如何有所作为——对重庆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 俞萍. 改革, 2003(01)
- [6]中国就业制度演变[J]. 胡鞍钢,程永宏. 经济研究参考, 2003(51)
- [7]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就业问题[J]. 张海翔,徐磊,卢正惠,胡刚.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S2)
- [8]略论我国当前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J]. 靖玉新,常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3)
- [9]河南省城镇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探讨[D]. 杨留民. 华中师范大学, 2000(01)
- [10]社会转型期实施再就业工程问题研究[D]. 谢湘平. 郑州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