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高安刚[1](2020)在《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群建设是全球城市化的主导方向,更是促进区域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空间载体。推动实现创新驱动是中国重大战略之一,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则是新时期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刘易斯拐点”来临及“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的新常态下,传统的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不可持续,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创新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而经济高质量增长则渐趋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已有针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刻画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忽视了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经济效应的关注。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等)是学者们普遍开出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药方”。尚缺乏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对话”。在国家深入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的三重战略叠加背景下,促使本文思考如下问题:中国城市的创新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那么,在城市群空间尺度下形成了何种创新空间结构?如何运用新的视角对这一创新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在地方政府支持、国家政策扶持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模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是否可以从创新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视角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寻找新的“药方”?亟需在理论与实证上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六个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研究创新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测度创新空间结构的视角聚焦于创新单中心-创新多中心维度。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再解析,将空间结构界定为“基于创新的空间结构”,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对创新空间结构内涵进行再定义,凝练提出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概念。并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吸收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说,为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测度及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选取中国13个典型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专利数据对城市创新水平现状进行初步考察。然后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采用位序-规模法则测度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指数,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采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核密度等工具和方法研究不同地带城市群、不同等级城市群之间创新空间结构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及其演化趋势。运用人均GDP、GDP总量等数据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规模及速度进行现实考察。为后续计量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实证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用地方政府科技支持、国家高新区及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分别作为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的代理变量,选取2001-2016年为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固定效应及双重差分(DID)等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探索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更进一步,将城市群区分为东部与中西部城市群两类,实证检验三种创新动力对不同地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第四,实证研究城市创新空间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奠定逻辑基础。将国家高新区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典型代表,选取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降低资源依赖的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第五,实证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为了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变量,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实证考察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以检验两者之间存在的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门槛效应。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采用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计算方法及用劳动生产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六,研究基于创新空间结构优化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结合国家推动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增长战略的实践,从创新单中心-创新多中心视角,具体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优化及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在研究的时期内,绝大多数城市群呈现创新单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只有个别城市群表现为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但整体而言,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呈现单中心减弱、创新多中心趋势逐渐显现的演进规律;不同等级、不同地带城市群的创新多中心程度存在差异。第二,以地方政府科技支持为代理变量的地方创新动力与以外商直接投资占比为代理变量的全球创新动力均显着抑制了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创新不均衡,使得创新向单一中心城市集聚,即地方创新动力与全球创新动力均促进城市群向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演进;以国家高新区为代理变量的国家创新动力显着推动了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国家高新区是促进城市群向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演进的重要制度动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修补地方创新动力、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水平提升的抑制作用,将地方创新动力、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水平的影响由抑制作用扭转为促进作用。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区域异质性。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对东部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对中西部城市群的促进作用不显着,但全球创新动力对东部、中西部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水平的提升均起到显着抑制作用。第三,国家高新区这一城市创新空间显着降低了城市的资源依赖,显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且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降低资源依赖的程度具有显着的区域异质性,且不支持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假说。具体表现为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降低中部地区资源依赖的作用程度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且不显着,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差异特征。第四,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会经历由创新单中心驱动向创新多中心驱动转变,且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当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水平相匹配时,才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将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聚焦于创新单中心还是创新多中心,视角新颖;(2)构建基于“行为-空间结构-功能”的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形成动力与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基于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凝练提出“创新活动-创新空间结构-经济增长”的具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增进区域创新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对话”,拓宽创新地理学的实践认知领域。认为城市创新活动塑造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而创新空间结构受到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的影响,多股力量作用下城市群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减弱、多中心特征增强;(3)搭建国家制度创新动力与创新空间结构演进之间的关联,为国家创新制度空间嵌入战略优化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文将国家高新区从国家制度创新动力中单独分离出来,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高新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作用及其区域异质性表现,从而有助于从外生制度视角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国家高新区空间战略布局提供一个新的经验证据;(4)阐释并验证城市创新空间具有经济效率是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产生经济效应的逻辑前提,并提出基于创新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高质量增长新路径。本文通过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进行经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创新空间结构调整的经济高质量增长新路径,丰富与拓展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战略体系内涵。
胡长慧[2](2019)在《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曾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分散的两种极差倾向,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鉴于此,迫切需要在全面系统认知国土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组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国家和地区对国土开发的空间布局按客观规律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控。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国土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影响机制、测度依据、空间组织特征以及演变规律进行全面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从全域、区域和局部三个视角,构建了基于程度、格局与过程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集聚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以宁波市为例,首先,从时间维度对国土空间集聚程度进行综合测算,从全域视角揭示国土空间集聚的整体水平。其次,基于兴趣点大数据,综合运用点格局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分布特征、集聚方向、集聚尺度效应、空间组织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类型的国土空间集聚格局进行空间识别,从区域视角刻画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然后,选取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两个指标,借助栅格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人口和经济空间演变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从局部视角探寻国土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内在规律。针对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及其配套政策。研究结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从全域视角来看,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程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整体集聚水平趋于提高;在长三角城市群梯度范围内处于中等集聚水平,属于支点型城市,集聚能力还可进一步提升。其二,宁波市国土空间分布形态整体呈“中密周疏”特征,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具有显着的方向性。各等级集聚区分布以三江口为核心向外围蔓延,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空间组织特征具有“向江性”、“向海性”,属于一核多心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其中,市区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一核多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的空间组织特征,以三江口核心地带为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道呈放射状向外围扩展,表现为明显的向江性;外围县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呈单中心型,各等级集聚区分布呈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建成区,市域北部组团与宁波中心城区互动较为明显且已形成一条轴状集聚带,而市域南部组团则相对独立。各功能类型空间分布均呈现集聚的态势,其标准差椭圆分布趋势沿西北-东南方向,而不同功能类型空间的集聚峰值和空间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商服空间集聚尺度最小,工业空间集聚尺度最大,客观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规律。居住空间和商服空间的集聚区分布与宁波市国土空间整体分布格局较为一致,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工业空间的集聚区主要在三江口外围呈集中连片式分布,余姚和慈溪两市与中心城区间形成两条带状集聚带;公服空间和开敞空间的集聚区总体分布呈“大集聚”格局,以三江口为焦点成片状集聚,并在各县市区呈零星散点分布。其三,从局部视角来看,三个时期,宁波市街道(乡镇)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跳跃特征,其中,人口密度的高高集聚区除市区中心、余姚和慈溪的部分地区在20年时间里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外,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发生跃迁;而经济密度的高高集聚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梯度扩展,继而又向中心城区回缩。整体而言,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的演变趋势由不一致逐渐转变为一致;两个空间均呈高高集聚态势,且高高集聚区分布的范围也较吻合,其中,三江口、镇海-北仑片区以及余姚和慈溪两市均是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其四,根据宁波市国土空间单中心的锁定作用仍显着高于多中心疏散“磁力”的集聚现状,提出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提升各级集聚区内部活力等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来提升国土空间集聚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多方法综合分析能够较好地刻画国土空间利用的空间属性,不仅论证了国土空间集聚与城市土地价值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联系,而且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的组织特征及模式,可为该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及其相关政策和指标落地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王雪辉[3](2018)在《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离不开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降至中高速,对未来趋势预测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市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其潜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小觑。自从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要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后,经济增长的地理空间效应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以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空间计量方法、非参数估计方法、门槛效应回归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探究了2004—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内在影响与作用机制,剖析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章为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方法与技术路线,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第二章为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对市场潜能、空间效应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采用文献梳理方法,归纳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经典理论,作为论文的重要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构建部分。首先,以市场潜能对要素价格与流动方向的作用机理为基础,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借鉴动态比较优势分析理论的观点阐述市场潜能的相关问题。其次,阐释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的理论并进行数理分析。最后,说明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作用机制,分别为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作用、空间集聚效应的极化作用、空间溢出效应的扩散作用,并阐述了三种空间效应的互动机制。第四章测度了我国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市场潜能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论文介绍了传统的经典市场潜能模型,并通过加入互联网因素与根据其空间来源进行分解的途径对市场潜能模型进行拓展与修正。其次,基于修正后的市场潜能模型对区域、省级、地级市三种空间尺度下的国内与国外市场潜能进行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最后,将影响市场潜能的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传统区位理论的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第五章为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分别对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每种空间效应的空间特性。其中,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具有邻接衰减与距离衰减规律,空间集聚效应具有三重门槛效应,而国内市场潜能与国外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替代性,且其空间溢出范围变化具有显着规律性。第六章剖析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提出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系统性、动态性、空间性、开放性、反馈性等。其次,论文基于空间关联、空间集聚、空间溢出三种效应分析了目前国内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主要包括论文的基本结论与创新、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李方方[4](2018)在《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制约因素。随着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空间因素日益得到重视,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将空间纳入到经济效应分析中。那么中原城市群作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其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科学地评价其各地级市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怎样的?鉴于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联系中原城市群的技术进步空间集聚水平的现状,得到了相应的实证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选取合适的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技术进步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各指标分别与技术进步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更直观地观察技术进步的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其次,对中原城市群各地级市的技术进步水平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并利用传统的0-1空间邻接空间权重矩阵计算了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分别得到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分布图,发现技术进步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基本上在0.1-0.3之间波动,2007-2015年莫兰指数的P值均通过了在5%下的显着性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地级市技术进步发展水平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也表明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的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建立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的技术进步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0.0771,本地级市的技术进步水平对本地级市和相邻地级市的技术进步发展水平都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为了衡量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的空间外溢效应规律,本文分别采用了100公里、15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和400公里作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标准,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发展水平的空间外溢效应并未呈现出外溢效应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一般规律,而是呈现出先递减而后骤增的现象,这一现象与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发展不均衡以及空间地理布局相关;同时对促进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发展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蔡之兵[5](2017)在《西部特大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以重庆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和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两座特大城市,是否在区域内部发挥了增长极作用对于西部整体区域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比较成渝与周边区域发展的首位度指标和市场潜能结构指标发现成渝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两市的带动能力进行检验,发现两市对周边区域产生的作用是正向的带动作用,且成都市的带动能力大于重庆市。
蔡之兵[6](2017)在《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了吗?》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超大城市之一,北京是否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发挥了增长极作用一直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比较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基本发展指标和市场潜能结构指标发现,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关系处于深层次的失衡状态。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北京带动周边区域能力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北京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负向的空吸作用而非正向的带动作用。对制约北京带动能力的原因,从北京自身因素、区域联系因素和周边区域自身因素三方面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蔡之兵,满舰远[7](2016)在《中国超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经典区域发展理论把大城市当作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该文以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京、沪与周边区域发展的首位度指标和市场潜能结构指标,揭示了京、沪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带动能力进行检验,发现上海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向的带动作用,而北京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向的空吸作用。最后,该文从城市自身因素、区域联系因素和周边区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超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能力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阳[8](2016)在《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已初步确立,区域发展多级带动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增强。而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其对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辐射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整个区域的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包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区域近年来凭借其能源优势,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区内各盟市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自治区政府继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发挥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内容以来,就提出了呼包鄂经济圈、沿黄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呼包鄂等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来带动周边盟市的发展,以此提高整个经济圈的经济增长。2012年呼包鄂榆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级重点规划的城市群后,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呼包鄂区域再次受到了自治区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呼包鄂三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增长极,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其辐射途径来加快呼包鄂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问题都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关于经济辐射的相关理论及其作用机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的实际状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呼包鄂经济圈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这三个核心城市对周边盟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及其制约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的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呼包鄂三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带动周边盟市的发展,发挥其在推动整个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所以,本文在深化理论应用的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本文的框架由四大部分组成,共有五章。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包括绪论、理论基础及经济辐射的相关概念两个方面;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对呼包鄂经济圈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阐明了通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来缩小各盟市差距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即论文的核心部分,从产业转移、人口、资金流动及技术扩散四个方面,分析了呼包鄂三市对周边盟市的辐射效应及其辐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第五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的路径,为呼包鄂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后续发展作以参考。
王康达[9](2014)在《南京市经济辐射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辐射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南京作为连接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枢纽,近年来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准确把握南京经济辐射力的强弱,深入研究影响其经济辐射力的深层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高南京的经济辐射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南京的现代化水平,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并强化其在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选取全国31个城市组成研究样本,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南京市经济辐射力的主成分得分值及其在31个样本城市中的排名。根据主成分得分值,分析出制约南京经济辐射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的路径。并利用断裂点模型,计算出南京经济辐射的半径。论文分为六个章节,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引,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绪论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包括经济辐射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南京经济辐射力得分值的实证分析以及南京经济辐射范围的界定。第三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分别是制约南京经济辐射力的因素分析和提升南京经济辐射力的政策建议。
汪增洋,费金金[10](2014)在《安徽省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文中认为中心城市处于区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地位,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强弱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集聚带动能力进行评价并排序,探讨安徽各中心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及推动安徽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二、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
1.3.1 章节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空间结构经典理论回顾:从杜能到克鲁格曼 |
2.2 创新的相关研究方面 |
2.2.1 创新理论发展脉络 |
2.2.2 创新的衡量方面 |
2.2.3 创新对区域的增长效应方面 |
2.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方面 |
2.3.1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研究方面 |
2.3.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
2.3.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方面 |
2.4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2.4.1 多中心的维度与空间尺度方面 |
2.4.2 多中心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方面 |
2.4.3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方面 |
2.5 经济增长理论 |
2.5.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5.2 新增长理论 |
2.6 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 |
2.6.1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方面 |
2.6.2 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 |
2.6.3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方面 |
2.7 相关研究简评 |
第三章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相关核心概念内涵解析 |
3.1.1 城市群的内涵 |
3.1.2 创新的内涵 |
3.1.3 空间结构的内涵 |
3.1.4 单中心-多中心视角下创新空间结构的新解析 |
3.1.5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
3.2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再拓展 |
3.2.1 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内容 |
3.2.2 基于行为-空间结构-功能的地理系统 |
3.2.3 行为-空间结构-功能框架在创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应用 |
3.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3.3.1 总体理论框架 |
3.3.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说 |
3.3.3 城市创新空间与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内在关联 |
3.3.4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假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创新单中心-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1 城市群创新水平的现状分析 |
4.1.1 城市群范围的界定 |
4.1.2 创新的测度 |
4.1.3 总体规模及增长速度 |
4.1.4 相对规模及增速 |
4.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测度:单中心-多中心视角 |
4.2.1 测度方法 |
4.2.2 测度结果分析 |
4.3 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3.1 GDP总量的演进 |
4.3.2 人均GDP演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国家及全球创新动力影响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实证检验 |
5.1 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直接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1 样本与数据 |
5.1.2 变量定义 |
5.1.3 计量模型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置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区域异质性检验 |
5.3.1 计量模型 |
5.3.2 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检验方法 |
5.4.2 检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产生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前提:城市创新空间有效性检验 |
6.1 理论背景与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样本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资源依赖的效应 |
6.3.2 作用机制检验 |
6.3.3 进一步的检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验证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与数据 |
7.1.2 变量定义 |
7.1.3 计量模型设置 |
7.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2.1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检验 |
7.2.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门槛效应检验 |
7.3 稳健性检验 |
7.3.1 改变计算核心解释变量的指标 |
7.3.2 替换被解释变量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及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城市群创新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
8.1.2 城市群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减弱,但存在显着异质性 |
8.1.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受到地方、国家及全球创新动力的共同影响 |
8.1.4 城市创新空间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
8.1.5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 |
8.2 政策含义 |
8.2.1 夯实创新与经济实力,为提升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奠定基础 |
8.2.2 推动三种创新动力相对均衡,促进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转型 |
8.2.3 优化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提供战略路径 |
8.2.4 采取“双结构”协同推进战略,探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新路径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的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章节安排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文献梳理思路 |
2.2 城市空间理论回顾 |
2.2.1 研究脉络 |
2.2.2 思想渊源 |
2.3 国外研究进展 |
2.3.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
2.3.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
2.3.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
2.3.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
2.4 国内研究进展 |
2.4.1 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 |
2.4.2 空间集聚的定量测度研究 |
2.4.3 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 |
2.4.4 空间集聚的演变过程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2.5.1 研究总体评述 |
2.5.2 本研究的切入点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3.1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与内涵 |
3.1.1 基本概念辨析 |
3.1.2 国土空间集聚的概念界定 |
3.1.3 国土空间集聚的内涵解读 |
3.2 国土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 |
3.2.1 理论基础 |
3.2.2 影响因素分析 |
3.3 国土空间集聚的测度依据 |
3.3.1 国土空间集聚目标与测度标准 |
3.3.2 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4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规律 |
3.4.1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组织 |
3.4.2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规律 |
3.5 分析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综合测度 |
4.1 案例区选取与数据基础 |
4.1.1 案例区选取依据 |
4.1.2 研究尺度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自然资源概况 |
4.2.2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研判 |
4.2.3 城市功能定位 |
4.2.4 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战略 |
4.3 综合测算方法 |
4.3.1 指标标准化 |
4.3.2 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
4.3.3 集聚指数综合测算 |
4.4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总体评价 |
4.4.1 测算结果 |
4.4.2 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时序变化 |
4.4.3 与类比城市的相对集聚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土空间集聚格局的空间刻画 |
5.1 空间刻画方法 |
5.1.1 最近邻指数 |
5.1.2 标准差椭圆 |
5.1.3 Ripley’s K函数 |
5.1.4 核密度估计法 |
5.2 不同区域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
5.2.1 空间分布类型 |
5.2.2 集聚方向 |
5.2.3 集聚尺度效应 |
5.2.4 空间组织模式 |
5.3 不同功能类型国土空间集聚格局 |
5.3.1 空间分布类型 |
5.3.2 集聚方向 |
5.3.3 集聚尺度效应 |
5.3.4 空间组织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土空间集聚过程的演变特征 |
6.1 集聚过程辨识方法 |
6.1.1 空间权重矩阵 |
6.1.2 全局Moran’s I统计 |
6.1.3 局部Moran’s I统计 |
6.2 全局自相关分析 |
6.2.1 空间关联程度演变 |
6.2.2 空间集聚的一致性 |
6.3 局部自相关分析 |
6.3.1 人口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
6.3.2 经济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 |
6.3.3 空间集聚格局演变的一致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土空间集聚发展的优化策略 |
7.1 转型期对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客观需求 |
7.1.1 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需求 |
7.1.2 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 |
7.1.3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需求 |
7.1.4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
7.2 新时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
7.2.1 推进国土空间增长转型 |
7.2.2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
7.2.3 实现空间绩效最大化 |
7.2.4 构建高质量人居环境 |
7.2.5 建立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
7.3 宁波市国土空间集聚格局优化的具体措施 |
7.3.1 重点培育外围副中心/组团 |
7.3.2 差异化发展市域南北部业态 |
7.3.3 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
7.3.4 加强土地混合开发利用 |
7.4 配套政策保障 |
7.4.1 规划政策 |
7.4.2 人口政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市场潜能相关问题研究 |
二、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三、相关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市场潜能 |
二、空间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经济增长理论 |
一、经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均衡增长理论 |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一、冰山运输成本 |
二、中心—外围模型 |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 |
一、新贸易理论 |
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第三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作用机理 |
一、提高要素价格 |
二、引起要素流入 |
第二节 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
第三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一、空间效应理论阐释 |
二、空间效应数理分析 |
第四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互动机制 |
一、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作用 |
二、空间集聚效应的极化作用 |
三、空间溢出效应的扩散作用 |
四、空间效应互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潜能的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及其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
一、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与内涵 |
二、市场潜能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域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市场潜能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
一、区域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二、省级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三、地级市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第四节 市场潜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传统区位理论的地理因素 |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
三、制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空间关联效应 |
一、空间关联测度与估计方法 |
二、空间自相关性 |
三、市场潜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
四、空间关联效应衰减 |
第二节 空间集聚效应 |
一、空间集聚指标与测算 |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主要变量解释 |
三、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 |
四、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空间溢出效应 |
一、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三、空间溢出范围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基本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动态性 |
三、空间性 |
四、开放性 |
五、反馈性 |
第二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 |
一、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方面 |
二、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方面 |
三、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方面 |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有效融合 |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内陆地区市场潜能 |
三、充分发挥空间集聚优势,优化转移支付功能 |
四、降低城市间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 |
五、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空间关联与空间溢出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原城市群研究概况 |
1.2.2 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和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 |
1.2.3 小结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溢出效应理论 |
2.2.1 空间经济分析 |
2.2.2 集聚经济分析 |
2.2.3 增长极理论 |
2.3 模型介绍 |
2.3.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
2.3.2 模型方程的构建 |
第3章 中原城市群的技术进步发展现状 |
3.1 中原城市群区域简介 |
3.2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发展现状 |
3.3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发展现状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工业发展水平 |
3.3.3 人口集聚水平 |
3.3.4 高素质教育水平 |
3.3.5 信息一体化水平 |
3.4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3.4.1 万人均技术进步水平与工业发展水平 |
3.4.2 万人均技术进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
3.4.3 万人均技术进步水平与人口集聚水平 |
3.5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空间分布 |
3.5.1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 |
3.5.2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的空间分布 |
第4章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确定空间权重矩阵 |
4.1.2 求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 |
4.1.3 求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 |
4.1.4 Moran散点图 |
4.2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空间自相关实证分析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的计量分析 |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处理 |
5.2 实证检验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及分析 |
5.3.2 技术进步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
5.3.3 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分析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5)西部特大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以重庆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重庆成都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衡量 |
(一) 重庆成都与周边区域的首位度指标比较 |
(二) 重庆成都与周边区域的市场潜能结构测算比较 |
三、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重庆成都带动能力比较检验 |
(一) 实证模型 |
(二) 实证结果 |
四、影响重庆成都带动能力差异的因素分析 |
(一) 中心城市的内部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 |
(二) 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因素影响 |
(三) 周边区域的初始发展水平因素影响 |
五、结论与建议 |
(6)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文献 |
二、北京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衡量 |
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基本发展指标比较 |
2.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市场潜能结构测算比较 |
三、基于空间计量的北京带动能力检验 |
1. 实证模型 |
2. 检验结果 |
四、影响北京带动能力的因素分析 |
1. 北京城市内部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 |
2. 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因素影响 |
3. 周边区域的初始发展水平因素影响 |
五、结论与建议 |
1. 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应该协调发挥作用 |
2. 中心城市应该重视自身内部经济的均衡发展 |
3. 周边区域应该辩证看待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关系 |
(7)中国超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文献 |
二、京沪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衡量 |
(一)京沪与周边区域的首位度指标比较 |
(二)京沪与周边区域的市场潜能结构测算比较 |
三、基于空间计量的京沪两市经济带动能力比较 |
(一)实证模型 |
(二)实证结果 |
四、造成京沪两市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差异的因素分析 |
(一)中心城市内部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 |
(二)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因素的影响 |
(三)周边区域经济初始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应该协调发挥作用 |
(二)中心城市应该重视自身内部经济的均衡发展 |
(三)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应该辩证看待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关系 |
(8)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辐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经济辐射的相关概念 |
2.1.1 经济辐射的内涵及特点 |
2.1.2 经济辐射的方式 |
2.1.3 经济辐射的作用机理 |
2.2 经济辐射的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
2.2.3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2.2.4 中心—外围模型 |
第三章 呼包鄂经济圈各盟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
3.1 呼包鄂经济圈的概况 |
3.2 各盟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 |
3.2.1 构建指标体系 |
3.2.2 因子分析的结果与阐释 |
第四章 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产业辐射效应分析 |
4.1.1 产业结构的变动 |
4.1.2 产业结构效益 |
4.1.3 产业结构专业化水平 |
4.1.4 产业结构的区际联系 |
4.2 人口流动的辐射效应分析 |
4.2.1 人口流动的趋势 |
4.2.2 呼包鄂三市人口集聚的原因分析 |
4.2.3 人口流动的正负效应分析 |
4.3 资金流动辐射效应分析 |
4.3.1 内部投资状况 |
4.3.2 外资吸引状况 |
4.3.3 资金流动的效应分析 |
4.4 技术扩散效应分析 |
4.4.1 各盟市技术引进概况 |
4.4.2 各盟市技术创新投入比较 |
4.4.3 呼包鄂技术扩散效应分析 |
第五章 提升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的途径 |
5.1 改造传统支柱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5.2 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
5.3 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
5.4 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持保障机制 |
5.5 打破地域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合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南京市经济辐射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经济辐射力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辐射力分析工具的研究 |
三、关于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四、关于经济辐射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辐射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辐射力的基本概念 |
一、经济辐射的定义 |
二、经济辐射的特点 |
三、经济辐射的方式 |
四、经济辐射力的定义 |
第二节 经济辐射力的理论观点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点轴开发理论 |
三、循环累积因果论 |
四、中心—外围理论 |
第三章 经济辐射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第一节 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南京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方法 |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三、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第四章 南京经济辐射力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南京市基本概况 |
一、南京自然地理概况 |
二、南京经济地理概况 |
第二节 实证研究样本的选取 |
一、样本选取的原则 |
二、样本选取的结果 |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及结果 |
一、数据检验 |
二、主成分提取 |
三、主成分命名与解释 |
四、计算主成分得分 |
五、结论分析 |
第四节 南京经济辐射范围的模型分析 |
一、断裂点模型 |
二、南京市经济辐射范围的界定 |
第五章 制约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优势不突出 |
一、经济总量不够大 |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三、城乡差距较大 |
四、市场化水平相对不高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不高 |
第三节 科技贡献作用不明显 |
第六章 提升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夯实经济基础,增强经济实力 |
一、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
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市场活力 |
第二节 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要素集聚 |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
二、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 |
三、适度控制外资规模 |
第三节 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
一、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 |
二、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持保障机制 |
第四节 注重区域合作,壮大南京都市圈 |
一、完善都市圈协调机制 |
二、培育都市圈统一市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安徽省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 |
(一) 研究方法选取 |
(二) 指标体系构建 |
二、安徽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 |
(一) 评价指标的计算 |
(二) 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 |
三、提高安徽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建议 |
四、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D]. 高安刚. 广西大学, 2020(07)
- [2]国土空间集聚的格局及演变过程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胡长慧. 浙江大学, 2019(02)
- [3]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D]. 王雪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中原城市群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方方. 重庆工商大学, 2018(08)
- [5]西部特大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以重庆成都为例[J]. 蔡之兵.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6]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了吗?[J]. 蔡之兵.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1)
- [7]中国超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J]. 蔡之兵,满舰远. 上海经济研究, 2016(11)
- [8]呼包鄂经济辐射效应研究[D]. 刘阳.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6(06)
- [9]南京市经济辐射力研究[D]. 王康达.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4(01)
- [10]安徽省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评价[J]. 汪增洋,费金金. 皖西学院学报, 2014(01)
标签:中国城市群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