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炭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刚[1](2020)在《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造纸工业作为国家工业基础原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造纸废水因为有机污染物种类复杂、悬浮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成为工业水处理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随着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迫在眉睫。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过硫酸盐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因为降解效率好且稳定、药剂成本低、易于贮存运输、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本文以造纸厂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亚铁盐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各项因素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完成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与调试运行工作。同时结合该处理系统人工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模糊BP神经网络的分析,完成对该处理过程智能加药系统的设计。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某造纸厂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亚铁盐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实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室温下考察了初始p H、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投加量等各项因素对CODCr降解率影响。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皆可实现CODCr的有效降解;亚铁离子最佳投加量为0.6 g/L;考虑到降解效果和用药成本,过硫酸钠最佳投加量浓度为0.3 g/L;投加适量的絮凝剂PAC有助于离子沉淀,最佳PAC投加量为0.12 g/L。(2)完成3600 m3/d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调试运行后,出水CODCr、NH3-N、TN、TP等各项水质指标长期稳定达标,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要求。本段工艺费用成本为1.30元/t,药剂成本为0.96元/t,所占比例为73.72%。(3)为满足排放水安全标准的更高要求,完成200 m3/d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中试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中试系统处理出水CODCr、NH3-N、TP水质指标优于GB3838-2002的IV类标准;TN、SS优于GB3544-2008的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各项水质指标皆优于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的要求,可直接回用。本段工艺运行费用为4.39元/t,电费为2.76元/t,占比62.87%。(4)为解决人工控制投药过程中稳定性差,操作失误频发,加药量难以控制,避免药剂浪费,节约成本。利用实验室小试及工程现场采集的进水流量、进水CODCr、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AC投加量、出水CODCr等各项数据。在Windows 10工作环境下,使用Matlab2016a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出水CODCr预测模型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及Simulink仿真模型,实现对该加药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出水CODCr预测值与测量真实值之间相关性为0.9809,预测效果较好。
张嫱嫱[2](2020)在《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概述》文中研究表明工业生产过程伴随大量有机废水的产生,极易引发环境问题,威胁人体健康,为此亟需寻找有效的处理方法以降低有机废水带来的危害。目前,针对有机废水处理已经发展出多种技术,文章对目前常用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张起毓[3](2020)在《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精细化工等行业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废水,这类废水的显着特点是有机物种类复杂、浓度较高、排放量大、不易降解,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作用,严重影响了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目前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环保的要求,而电催化氧化技术兼具氧化还原、絮凝、气浮等多种功能,同时还具备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废水深度处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技术优势。本课题选择了精细化工行业两种广泛使用的添加剂:拉开粉BX(Nekal BX)和苯并三唑(Benzotriazole,BT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极板电催化氧化技术对两种物质的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处理,考察电流、pH值、电解质投加量、极板数等不同工艺参数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单位吨水能耗以及单位质量COD能耗与不同工艺参数的关系,并对反应机理进行简要研究分析,为实际应用做指导。采用多极板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浓度为500 mg/L的拉开粉BX模拟废水,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0.23%,单位吨水能耗为1.722 kW·h/m3,单位质量COD能耗稳定在2.21 kW·h/(kgCOD);处理浓度为800mg/L的苯并三唑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单位吨水能耗为 1.2075 kW·h/m3,单位质量 COD 能耗稳定在 0.893 kW·h/(kgCOD);对兰州某石化厂含拉开粉BX实际生产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50%,拉开粉BX去除率稳定在78%,与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联用后,COD下降至50 mg/L以下,拉开粉BX也降至10 mg/L以下,符合排放标准,证明电催化氧化技术在降解实际生产废水方面,有能够作为工业应用的潜力。多极板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毒有害模拟废水的研究表明: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极板数目对污染物处理效果和能耗存在较大影响,当极板数从2个增加至6个时,COD去除率从21.44%上升至80.23%,单位质量COD能耗从12.3 kW·h/(kgCOD)下降至2.21 kW·h/(kgCOD),单位吨水能耗从2.81 kW.h/m3下降至1.89 kW.h/m3,能耗降幅较大且COD去除率有明显上升。因此,可通过增加极板数目提高处理效果,同时又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还对多极板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机理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水是电化学氧化还原、金属离子絮凝、电气浮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发现氯离子对降解效果有较大影响,并通过实验测定电气浮作用的贡献率大致为 9.5%。
孔书麟[4](2020)在《氧化铋基空心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研究者对有机制药废水如抗生素废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抗生素的滥用已经严重破坏了环境。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处理废水方面仍存在材料制备成本高、对自然光的利用率低、材料重复利用性差等问题。氧化铋(Bi2O3)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剂,但是关于氧化铋空心球制备的研究很少,模板法更是没有见诸报道。氧化铋空心球具有独特的空心结构,介孔壳层和大的比表面积,光催化性能比一维和二维材料要提高很多。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模板法和无模板溶剂热法来制备氧化铋空心材料,探究不同方法制备氧化铋基空心光催化材料的构筑机理,然后将其应用于抗生素废水的光催化降解实验中。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先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空心球形貌的氧化铋材料,再利用HCl与制备的β-Bi2O3材料发生原位化学刻蚀反应,成功合成了 β-Bi2O3/BiOCl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合成的材料是中空花状的球体。制备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等特性通过XRD和XPS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通过FESEM和TEM进行分析。所制备光催化材料的光学吸收特性通过UV-vis-DRS表征,从PL表征的结果可以推测出材料内部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被异质结的结构有效地抑制。(2)制备的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用降解盐酸四环素(TC)的实验进行研究,探究了四环素的初始浓度、材料的投加量以及初始溶液的pH等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被异质结的结构有效地抑制;相对于纯的 β-Bi2O3和 BiOCl,β-Bi2O3/BiOCl 的光催化性能有较大提高;其中 β-Bi2O3/BiOCl(BiOCl摩尔含量为85.7%)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为优异,180 min内对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9.5%,并且重复利用性能较好。(3)用模板法制备生物遗态材料,选用的模板为油菜花粉,制备出的氧化铋基中空微球具有微纳米分级多孔结构。探究了处理花粉的步骤、花粉与铋源的质量比以及煅烧温度对氧化铋基材料成型的影响。用最优的合成条件制备的材料中空直径为10 μm左右,具有170.26 m2/g左右的比表面积,表面富含微孔和中孔。通过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铈源进行掺杂,Ce的掺杂导致晶格畸变,材料的禁带宽度变小,促使材料的吸收光范围向可见光发生偏移。用XRD,FT-IR,EDS,SEM,XPS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探究以不同的铈元素掺杂量制备的材料光催化降解能力的不同,制备出最优的多孔氧化铋基生物遗态光催化材料,180 min内对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89.7%,并且重复利用性能较好。
夏珺[5](2019)在《D301-TETA树脂处理丙烯酸废水》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A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高吸水性树脂等领域,但丙烯酸及其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含生物毒害性大的物质、降解难度大。本文进行了D301-TETA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丙烯酸废水的研究,出水COD去除率在80%左右,未检测到丙烯酸,在减轻后续生化处理废水负担的同时,实现丙烯酸的资源回收利用。本文选用了D30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实验,通过三乙烯四胺(TETA)对D301树脂进行活化,用活化后的D301-TETA树脂对丙烯酸模拟废水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交换时间、溶液pH、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振荡速度和溶液中乙酸浓度等因素对丙烯酸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树脂的重复再生性能,进一步探究了树脂对丙烯酸实际废水的动态吸附解吸效果,考察了废水流速、树脂柱高径比、解吸液浓度、解吸液流速等因素对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的影响及废水的吸附洗脱效果,并考察了串联吸附的可行性和树脂20次重复利用的吸附性能。同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讨论树脂对丙烯酸的吸附行为,研究其吸附机理。静态实验结果表明:D301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对丙烯酸有很好的吸附潜力。该树脂经三乙烯四胺活化后,全交换容量由3.782 mmol/g提高到4.981 mmol/g。在298 K,丙烯酸初始浓度为7000 mg/L,pH为2.5,振荡速度为160 r/min的条件下,120 min左右D301-TETA树脂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为289 mg/g。高浓度的乙酸会引起竞争吸附并使丙烯酸的吸附量减少,但影响不大。五次循环吸附再生实验表明树脂吸附-解吸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较好。D301-TETA树脂对丙烯酸实际废水的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废水以4 mL/min流经高径比为4.5的树脂柱,破点前COD去除率为80%,并未检测到丙烯酸含量,残留物主要为酯类、醇类等中性物质,丙烯酸的穿透体积为210 mL,饱和吸附容量为190 mg/g。树脂吸附饱和后,以2 mL/min的流速将2 mol/L的NaOH解吸液通入饱和树脂柱,洗脱后树脂再生吸附率为90%以上,同时树脂柱可串联吸附提高树脂的利用率,反复使用20次树脂再生吸附率较稳定,重复利用性好。热力学研究表明:郎格谬尔(Langmuir)方程能比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更好的拟合丙烯酸在D301-TETA树脂上的吸附过程,R2在0.992以上,RL在01之间,表明该过程为单分子层的优惠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在-1.51 KJ/mol左右,ΔH0为-7.21 KJ/mol,ΔS0为-19.13 J/(mol·K),表明该反应为自发进行的、放热的、熵减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D301-TETA树脂吸附丙烯酸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在0.999以上,其控速步骤为颗粒内扩散。
郭雪娥,罗建中,何潇,李诗怡,娄继琛[6](2017)在《电解/超声强化铁炭法处理饮用水源中的Cr(Ⅵ)》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传统铁炭法、电解强化铁炭法、超声强化铁炭法处理供水Cr(Ⅵ)污染,研究其处理效果和去除Cr(Ⅵ)的动力学。结果表明:传统铁炭法在投加量为9 g·L-1,反应时间为50 min,Cr(Ⅵ)去除率可达95%以上,铁炭法去除Cr(Ⅵ)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铁炭投加量为3 g·L-1条件下,电解强化后Cr(Ⅵ)去除率提高了4.42%,超声强化后Cr(Ⅵ)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电解强化法、超声强化法的Cr(Ⅵ)衰减速率分别是传统铁炭法的Cr(Ⅵ)衰减速率的1.26和2.26倍。超声强化铁炭法不仅使得Cr(Ⅵ)去除率大幅提高,同时还能防止传统铁炭法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板结和沟流问题,是一种较为可行的供水厂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技术。
孔桂萍[7](2016)在《铁炭法处理供水厂进水突发性磷污染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严重,水资源短缺,饮用水源还常常受到各种污染物的突发性污染,使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当饮用水源水总磷浓度超过0.1 mg/L时,就会污染供水厂的进水,降低水质,影响供水和水质稳定性。针对面源污染造成的自来水厂进水突发性磷污染的问题,常规工艺难以保证除磷效果,且应急启动机制较慢。为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研究突发性磷污染事件的关键处理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采用铁炭法对受突发性总磷污染的供水厂进水进行处理。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连续试验考察了除磷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总铁浓度和动力学拟合模型探讨了铁炭法的除磷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为供水厂建立处理进水磷污染的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通过改变铁炭质量比、铁炭投加量、转速和反应时间考察除磷效果,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进水总磷浓度为1.0 mg/L,铁炭质量比为3:2,铁炭投加量为15.00g/L,转速为120 r/min,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除磷效果最佳,去除率高达97%。(2)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各试验因素对除磷效果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铁炭投加量>反应转速>反应时间>铁炭质量比。(3)对反应体系中铁离子的浓度影响除磷效果进行了电化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铁炭法的总铁浓度最大值为3.86 mg/L,比单独铁屑法高16%。氧化还原电位(ORP)与铁离子的释放量密切相关。Fe2+浓度越高,ORP越低。铁炭法除磷并不是铁屑作用和活性炭作用的简单相加。铁离子越多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越好。铁炭法的铁离子浓度高,可显着提高总磷的去除率。(4)动力学分析表明,采用铁炭法去除水中总磷的反应过程符合零级反应规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3115。(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开展反应柱连续性试验。铁炭反应柱的铁炭总量为350 g,铁炭质量比为3:2,均匀混合的方式填充。进水流量为330 mL/h,进水总磷浓度为1.0 mg/L。结果表明:连续运行的前25天,剩余总磷浓度基本在保持0.02 mg/L以内,去除率高达98%以上;连续运行55天后出水总磷浓度小于0.1 mg/L,出水总铁浓度小于0.3 mg/L。连续试验出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有效运行时间至少为55天。铁炭法可以作为应急方案对自来水厂进水进行预处理以防止总磷浓度过高影响水质稳定性。而且该方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启动快速,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欣奕[8](2013)在《氧化技术降解典型有机污染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有机物降解过程看,其本质而言是氧化过程。应用各种氧化技术在较短时间里将难降解、毒性大的有机污染物完全无害化、不产生二次污染,己成为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把氧化技术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极为活跃,其有效性得以验证,但就氧化降解机理研究不足。在当前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发表文献中,对氧化降解机理与历程,绝大多数停留在推测阶段。涉及高级氧化法中自由基参与反应的方式、中间产物的生成等关键信息,目前少有报道。论文选题是环境氧化技术对典型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与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三个目标:①借助EC-MS技术以及紫外光解结合质谱分析揭示典型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历程与机理;②氧化技术用于实际的典型有机废水处理的有效性确认;③对前期完成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高级氧化降解历程的重新分析。氧化机理实验包含基于EC-MS的氯四环素氧化降解实验以及基于质谱的氯四环素紫外光解历程分析两个阶段。就EC-MS装置展开的氯四环素电化学氧化降解实验而言:pH=3.0体系之中,CTC出现明显降解趋势的时间点对应的电压为1120mV;pH=6.8体系之中,CTC出现明显降解趋势的时间点对应的电压为1264mV;pH=10.0体系之中,CTC出现明显降解趋势的时间点对应的电压为1510mV。在pH=3.0体系中,EC中电压为1822mV时开始产生羟基自由基;在pH=6.8体系中,EC中电压为1948mV时开始产生羟基自由基;在pH=10.0体系中,EC中电压为2020mV时开始产生羟基自由基。就产物m/z=495正离子峰高值来看,pH=3.0体系中出现的m/z=495正离子峰强度高值为1.4×106,pH=6.8体系为6.0×105,pH=10.0体系为10.0×105,表明在酸性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生成浓度最大,与EC-MS实验所确定的CTC在酸性条件下易于氧化降解的特征相对应,构成羟基自由基的进攻是CTC电氧化降解初始步骤的证据。光解实验采用以中压汞灯反应装置为光源,甲醇与纯水作为溶剂,醋酸铵作为缓冲剂的CTC溶液体系光解实验,并考察了零价铁、氧化锌和二价铁离子所发挥的作用。氯四环素的紫外光解氧化实验结论如下:CTC在酸性条件下最稳定,中性体系中次之,在碱性体系中光降解稳定性最差。零价铁的加入对pH=3.0的体系中CTC的降解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原因在于零价铁被氧化成为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与体系中光生羟基自由基共同构成光助Fenton体系发挥功效。在pH=3.0的体系中引入0.005mmol/L浓度的Fe(II)离子,对于这一体系CTC紫外光解产生显着促进作用,此时也会出现产物正离子峰m/z=532。氧化锌对pH=10.0和6.8体系中的CTC紫外光解发挥显着促进作用,实验并未发现锐钛型二氧化钛发挥明显催化效果。提供了通过质谱图识别出的三种pH体系逐时光解产物离子峰信息。就电化学氧化降解和光氧化降解机理而言:酸性体系中CTC电氧化降解初始步骤在于羟基自由基进攻CTC分子结构中的苯环,使其活化并逐步降解;中性和碱性体系中CTC电氧化降解初始步骤则在于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共同作用。酸性体系中CTC的紫外光解,在于超氧自由基作用导致;中性体系中CTC的紫外光解,仅识别出羟基自由基的攻击合成产物;而碱性体系中CTC的紫外光解,则由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共同作用导致。在亚铁离子引入pH=3.0体系的CTC光降解的历程,首先是CTC与亚铁络合脱除两个氢生成产物(532=479+56-2),这一络合物降解是通过体系中因光照产生的超氧自由基作用发生。ZnO对CTC在pH=6.8的体系中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起到促进作用,此时CTC降解经历步骤如下:CTC脱氯,生成TC(对应m/z=445);CTC与缓慢释放进入溶液中的锌离子产生络合;CTC受系统中生成的超氧自由基攻击,产生加成产物。氧化技术应用实验是对环境氧化法有效性的确认,Fenton技术和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Fenton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实验中, pH=3.0,Fe2+/H2O2比例为1:30时,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可达到40%50%的范围,UV254的去除率可达到3040%。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中,流过式铁炭填充柱对COD、浊度的去除率优于铁炭混合浸泡法。流过式铁炭填充柱对COD的去除率可达60%,浊度去除率可达94%。氧化技术应用部分还包括对前期完成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高级氧化降解历程的重新分析。论文通过针对实际产生的高浓度废水垃圾渗滤液、简化的模拟废水染料水溶液,以及氯四环素甲醇水溶液这一适合于质谱仪器分析的体系,分别采用Fenton氧化法、铁炭内电解法、光助Fenton法、EC电化学实验装置耦合有机质谱分析法以及紫外光解法等氧化还原及高级氧化技术与实验方法,对环境氧化技术展开了机理与应用研究,以期为适合于有机污染物处理的新型高效氧化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
林静[9](2012)在《除草剂类农药废水的氧化—还原预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年不足10%的农药废水处理率造成了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农药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通过间歇实验研究高铁酸钾、高锰酸钾、臭氧、Fenton和纳米铁试剂预处理氟磺胺草醚农药生产废水的影响因素、动力学和污染物降解情况,为除草剂类农药废水预处理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和工程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温度对Fenton试剂氧化性能影响较小,在20°C-25°C常温条件下Fenton氧化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纳米铁、高锰酸钾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铁酸钾氧化在25°C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最高。(2) Fenton氧化最适pH为3~4;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高铁酸钾、O3氧化性能较高,pH越低,污染物去除效果越好;偏酸性环境中纳米铁还原性能较高。(3)投加量增大能够提高高锰酸钾、O3、O3/H2O2、Fenton和纳米铁的污染物处理效果。H2O2投加量过高会导致Fenton氧化农药废水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或去除率的增加趋势减缓;同样,催化剂Fe2+投加量过高会降低催化效果。O3和H2O2投加量过高会导致O3和O3/H2O2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硫酸高铈投加量增大会导致CODCr去除率先降低后升高,且0g/L投加量时处理效率最高。(4)反应时间延长能够增加污染物去除效果。对于氧化和还原预处理农药废水技术,反应均在1h内完成。纳米铁还原3,4-二氯三氟甲苯在14h内基本完成。(5)几种预处理技术均能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主要通过氧化农药废水中的二甲亚砜、氯代烃、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或还原降解氯酚、氯乙烯、四氯乙烯等物质来实现。3,4-DCBTE经脱氯和开环反应生成三氟甲基乙酸丁酯。(6)高锰酸钾和Fenton氧化、纳米铁还原和纳米铁-Fenton氧化技术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应方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6.48kJ/mol、7.55kJ/mol、63.10kJ/mol、21.70kJ/mol,Fenton氧化间羟基苯甲酸和纳米铁还原3,4-二氯三氟甲苯的活化能分别为11.12kJ/mol、54.80kJ/mol。(7)纳米铁-Fenton氧化组合预处理技术能够结合纳米铁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Fenton有效去除农药废水CODCr的优点,改善废水水质,缩短反应半衰期。该结论证明了通过组合还原和氧化工艺提高废水预处理技术效果的可行性。
张一[10](2011)在《某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相当一部分直接排入江河,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将宝贵的资源当成废弃物丢掉;同时高浓度废水排入水体后导致水体溶解氧降低,引起水质恶化,影响水体环境。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但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水资源短缺,而且还是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由于味精生产废水的高COD、高氨氮、高Cl-和酸性强等特点,使其处理难度很大。近年来,味精生产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纷纷改用硫酸调pH值至等电点,致使生产废水中增加了高浓度的硫酸盐,这又给比较成熟的厌氧处理工艺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味精废水治理技术和工程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而迫切。如何选择合适的味精废水处理技术,组合成一套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案,是味精生产厂家乃至整个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南某味精厂的污水处理改造项目,针对该味精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其处理后产生的高氨氮污泥进行喷浆造粒制备复混肥的资源化研究,以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来解决味精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对配套的尾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使其达标排放。设计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以先进的喷浆造粒和尾气处理工艺为依托,来消除味精生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污染、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期望对我国味精行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谷氨酸综合利用工艺预处理阶段的絮凝条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首先通过物性等对现有的常用絮凝剂进行了选择,比较对照后选择聚丙烯酰胺(PAM)为本实验絮凝剂。然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如絮凝剂的浓度、絮凝剂添加量、pH值和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确定其预处理最优化条件:温度为40℃、pH=3.0、每100ml味精废水添加浓度为4‰聚丙烯酰胺(PAM)10ml。在此条件下,重复多次试验,COD由36000mg/L下降到19000mg/L左右,COD去除率在41-45%之间。然后对预处理过程中的絮凝机理及流体力化学因素进行了相关讨论。试验选用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又分为非离子型、弱阴离子型和弱阳离子型三种,由于弱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沉淀絮凝性能优越,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吸附-架桥”机理,即在絮凝过程中,高分子浓度较低时,吸附在颗粒表面上的高分子长链可能同时吸附在另一个颗粒的表面上,通过“架桥”方式将两个或更多的微粒联在一起,从而导致絮凝;当对污泥水施加剪切力时,颗粒间产生了速度梯度,提高了颗粒碰撞的几率。此外,机械搅拌及离心剪切流场中的二次流对颗粒碰撞产生影响。在絮凝阶段,由于絮体的生成经历微絮体和大絮体这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要求的水力条件不一样,所以,流体中施加的剪切力要求适当,一方面要有利于二次流产生,使二次流中的颗粒与主流中的颗粒发生碰撞形成微絮体,缩短颗粒间反应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避免形成的大絮体破坏,以加快絮体沉降。选用废液浓缩-喷浆造粒生产复混肥的工艺来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高氨氮剩余污泥,并对复混肥生产过程进行工艺优化设计改造。采用具有结构紧凑、流程简短、单位能耗低、单机产量大和粉料封闭循环等一系列优点的内返料、内分级、内破碎技术(简称“三内”技术)喷浆造粒干燥机来生产复混肥,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处理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同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设计计算相关的工艺设备参数,并对工艺改造做了可行性分析。目前复混肥改造工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复混肥各项指标经权威部门检测均达国家标准,肥效高,并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有力证明此次剩余污泥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喷浆造粒制备复混肥的工艺改造切实可行,效果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计同时还对复混肥车间的尾气及粉尘处理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通过工艺比较选取了废气离子净化器作为尾气处理装置,并计算了该装置的设备及运行参数,并对工艺改造做了可行性分析。从实际尾气治理效果来看,粉尘去除率高达90%以上,外排气体达标,此次尾气治理工艺改造是十分合理的。最后对该味精厂生产的复混肥产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环境评估,并对成品进行经济技术核算,得出此种资源化方案的收益是很可观的。经权威部门检测,复混肥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适宜土地施用,体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方针。
二、铁炭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炭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造纸工业污染现状 |
1.2 造纸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方法 |
1.2.1 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造纸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
1.2.3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3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
1.3.1 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活化方法 |
1.3.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 |
1.4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概况 |
1.4.1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的意义 |
1.4.2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研究 |
2.1 造纸废水的来源及水质指标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化学需氧量COD_(Cr) |
2.3.2 Fe~(2+)浓度的测定 |
2.3.3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PS氧化体系下p H值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2 PS氧化体系下Fe~(2+)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3 PS氧化体系下Na_2S_2O_8 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4 混凝剂(PAC)投加量对PS氧化体系下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高级氧化技术工程应用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
3.3 工程设计要点及主要设计参数 |
3.3.1 设计水量 |
3.3.2 设计进水水质 |
3.3.3 设计出水水质 |
3.3.4 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系统设计 |
3.4 调试与运行方案 |
3.4.1 运行调试过程与步骤 |
3.4.2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
3.5 运行情况分析 |
3.5.1 运行水质结果分析 |
3.5.2 升级改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
3.5.3 升级改造系统工程现场图 |
3.5.4 升级改造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中试研究 |
4.1 中试系统水质水量分析 |
4.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 |
4.2.1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 |
4.2.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 |
4.3 中试系统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
4.3.1 PS高级氧化处理单元 |
4.3.2 双膜处理单元 |
4.4 中试研究运行结果 |
4.4.1 中试系统对COD_(Cr)、NH_3-N、TN、TP的去除效果 |
4.4.2 中试系统对电导率的去除效果 |
4.4.3 中试系统现场图 |
4.4.4 中试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废水高级氧化处理的智能加药系统 |
5.1 本章基本理论概述 |
5.1.1 主元分析法 |
5.1.2 BP神经网络算法 |
5.1.3 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
5.2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出水COD_(Cr)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5.2.2 建模基本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2.3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及运行结果与分析 |
5.3 PS高级氧化技术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
5.3.1 PS高级氧化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描述 |
5.3.2 模糊控制器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3.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废水的来源、组成及危害 |
2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
2.1 物化法 |
2.1.1 吸附法 |
2.1.2 萃取法 |
2.1.3 膜分离法 |
2.1.4 混凝法 |
2.1.5 气浮法 |
2.1.6 离子交换法 |
2.1.7 电解法 |
2.2 化学法 |
2.2.1 铁炭法 |
2.2.2 高级氧化技术 |
2.3 生物法 |
2.4 组合处理技术 |
3 结论与展望 |
(3)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拉开粉BX废水性质、来源以及处理现状 |
1.2.1 拉开粉BX理化性质和用途 |
1.2.2 拉开粉BX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
1.2.3 含拉开粉BX废水来源 |
1.2.4 含拉开粉BX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苯并三唑废水性质、来源以及处理现状 |
1.3.1 苯并三唑理化性质和用途 |
1.3.2 苯并三唑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
1.3.3 苯并三唑的污染状况及处理现状 |
1.4 电催化氧化技术 |
1.4.1 电催化氧化法研究概况 |
1.4.2 电催化氧化法基本原理 |
1.4.3 电催化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过程 |
2.3.1 模拟废水配置 |
2.3.2 极板的处理 |
2.3.3 实验步骤 |
2.3.4 蠕动泵转速与流量标准曲线 |
2.4 分析方法 |
2.4.1 絮体成分分析 |
2.4.2 COD测定 |
2.4.3 能耗计算 |
2.4.4 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三章 电催化氧化处理拉开粉BX模拟废水的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电催化氧化处理拉开粉BX模拟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2 反应电流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3 废水循环流量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4 电解质浓度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5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6 模拟废水浓度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2.7 极板数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稳定性分析 |
3.4 现场运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催化氧化处理拉开粉BX模拟废水的机理研究 |
4.1 絮体成分分析 |
4.2 电化学氧化作用分析 |
4.3 电化学还原作用分析 |
4.4 电化学气浮作用分析 |
4.5 极板材料对拉开粉BX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6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催化氧化处理苯并三唑模拟废水的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2 电催化氧化处理苯并三唑模拟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
5.2.1 反应电流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5.2.2 废水循环流量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5.2.3 电解质浓度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5.2.4 初始PH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5.2.5 模拟废水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
5.3 实验结果稳定性分析 |
5.4 反应动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4)氧化铋基空心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抗生素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 |
2.1.1 抗生素废水的污染现状 |
2.1.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技术 |
2.1.3 光催化技术 |
2.2 氧化铋的基本特性 |
2.3 氧化铋材料的应用 |
2.3.1 电子功能粉体掺杂材料 |
2.3.2 燃速催化材料 |
2.3.3 光催化材料 |
2.3.4 光学材料 |
2.3.5 医用材料 |
2.4 空心材料的制备方法 |
2.4.1 模板法 |
2.4.2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法 |
2.4.3 喷雾法 |
2.5 生物模板法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技术路线 |
3.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3.3.1 SEM和TEM表征 |
3.3.2 比表面积表征 |
3.3.3 XRD表征 |
3.3.4 TG-DSC表征 |
3.3.5 XPS表征 |
3.3.6 FT-IR表征 |
3.3.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 |
3.3.8 荧光光谱(PL)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表征 |
3.4 光催化性能实验 |
3.4.1 光催化反应装置 |
3.4.2 光催化降解模拟污染物的选择 |
3.4.3 污染物的标定 |
3.4.4 光催化实验方法和步骤 |
3.4.5 TC溶液的自降解实验 |
3.5 光催化剂降解性能的评价 |
3.5.1 催化性能的测定 |
3.5.2 TOC的去除率 |
3.5.3 催化机理 |
3.5.4 重复利用性能的测定 |
第4章 空心花球状β-Bi_2O_3/BiOCl异质结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β-Bi_2O_3/BiOCl异质结的制备 |
4.2.2 β-Bi_2O_3/BiOCl异质结的表征方法 |
4.2.3 β-Bi_2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降解TC的实验 |
4.3 β-Bi_2O_3/BiOCl异质结的表征结果 |
4.3.1 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
4.3.2 样品的XRD和EDS分析 |
4.3.3 样品的制备机理分析 |
4.3.4 样品的XPS分析 |
4.3.5 样品的BET分析 |
4.3.6 样品的UV-vis DRS分析 |
4.4 β-Bi_2O_3/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4.4.1 不同比例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
4.4.2 TOC去除率分析 |
4.5 影响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
4.5.1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4.5.2 四环素初始浓度的影响 |
4.5.3 废水pH的影响 |
4.6 样品的光催化机理 |
4.7 本章结论 |
第5章 多孔Bi_2O_3生物遗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和花粉的预处理 |
5.2.2 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5.2.4 材料光催化降解TC的实验 |
5.3 材料的表征结果 |
5.3.1 花粉清洗对材料的影响 |
5.3.2 样品的SEM-EDS表征 |
5.3.3 反应物不同的质量比对形貌的影响 |
5.3.4 煅烧温度的选择 |
5.3.5 样品的XRD分析 |
5.3.6 样品的XPS分析 |
5.3.7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5.3.8 样品的FT-IR光谱分析 |
5.3.9 样品的UV-vis DRS分析 |
5.4 Ce掺杂氧化铋多孔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5.4.1 不同掺杂比例的样品光催化性能的探究 |
5.4.2 样品重复利用性能的探究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5)D301-TETA树脂处理丙烯酸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丙烯酸的应用 |
1.1.2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 |
1.1.3 废水的污染特性 |
1.2 丙烯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物化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小结 |
1.3 离子交换树脂 |
1.3.1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3.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1.3.3 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D301-TETA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丙烯酸模拟废水实验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析方法 |
2.2.1 全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
2.2.2 丙烯酸浓度分析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树脂预处理 |
2.3.2 静态吸附实验 |
2.3.3 再生性能实验 |
2.4 树脂的选择和活化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活化树脂吸附性能对比 |
2.5.2 pH值对丙烯酸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3 温度和初始浓度对丙烯酸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4 振荡速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5 乙酸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6 循环使用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D301-TETA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吸附丙烯酸实际废水实验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际废水水质 |
3.2 动态吸脱附实验方法 |
3.3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穿透曲线 |
3.4.2 流速对动态吸附废水的影响 |
3.4.3 高径比对动态吸附废水的影响 |
3.4.4 串联吸附实验 |
3.4.5 解吸液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3.4.6 解吸液流速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3.4.7 稳定性实验 |
3.4.8 洗脱液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301-TETA离子交换树脂对丙烯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
4.1 吸附等温曲线模型 |
4.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3.2 控速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电解/超声强化铁炭法处理饮用水源中的Cr(Ⅵ)(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1.1 水样 |
1.1.2 材料 |
1.1.3 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传统铁炭法 |
1.2.2 电解强化铁炭法 |
1.2.3 超声波强化铁塔法 |
1.2.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传统铁炭法 |
2.1.1 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2.1.2 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2.2 电解强化铁炭法———电压强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2.3 超声波强化铁炭法 |
2.3.1 超声波功率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2.4 六价铬去除动力学分析 |
2.4.1 动力学分析 |
2.4.2 表观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
2.4.3 强化铁炭法表观动力学分析 |
3 结论 |
(7)铁炭法处理供水厂进水突发性磷污染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饮用水源磷污染现状 |
1.2 水中磷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2.1 水中磷污染的来源 |
1.2.2 磷的危害 |
1.3 饮用水磷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化学混凝法 |
1.3.2 强化过滤法 |
1.3.3 膜技术 |
1.3.4 电凝聚法 |
1.3.5 其他除磷方法 |
1.4 铁碳微电解工艺介绍 |
1.4.1 铁碳微电解作用原理 |
1.4.2 铁碳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铁碳微电解的优点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水样 |
2.1.2 试验材料预处理 |
2.2 试验仪器与药品 |
2.2.1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2 试验化学药品 |
2.2.3 分析测定的项目和方法 |
2.3 实验设计方法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正交试验 |
2.3.3 机理试验 |
2.3.4 连续试验 |
第三章 铁炭法除磷试验研究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1 铁炭质量比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2 铁炭投加量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3 反应转速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4 不同反应时间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5 单因素试验结论 |
3.2 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结果 |
3.2.2 正交试验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炭法除磷机理研究 |
4.1 铁炭法、铁屑法和活性炭法对总磷去除效果比较 |
4.2 铁屑反应前后表面形态变化 |
4.3 总铁溶出量 |
4.4 氧化还原电位 |
4.5 机理分析 |
4.6 铁炭法除磷动力学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炭反应柱连续试验 |
5.1 连续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应用前景分析 |
5.2.1 工艺流程分析 |
5.2.2 出水水质分析 |
5.2.3 处理成本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氧化技术降解典型有机污染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于铁元素的环境技术简述 |
1.2.1 零价铁 |
1.2.2 三价铁与亚铁离子 |
1.2.3 铁络合物 |
1.2.4 高价铁离子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法原理与综述 |
1.4.1 铁炭内电解法 |
1.4.2 芬顿反应与光助芬顿反应 |
1.4.3 EC-MS 技术 |
2 基于 EC-MS 的氯四环素氧化降解历程分析 |
2.1 装置、原理与综述 |
2.1.1 EC 反应装置与原理简述 |
2.1.2 质谱装置 |
2.1.3 应用举例 |
2.2 基于 EC-MS 的氯四环素氧化降解实验 |
2.2.1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及其危害 |
2.2.2 氯四环素的应用及其结构 |
2.2.3 选择氯四环素作为研究对象原因说明 |
2.2.4 实验装置与药剂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体系中 EC 电势 0-2500mV 变化所产生的响应 |
2.3.2 三种 pH 值体系中的 CTC 稳定性分析 |
2.3.3 三种 pH 值体系中 CTC 分布状态分析 |
2.3.4 三种 pH 值体系中 CTC 氧化产物识别 |
2.3.5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产物的变化(以 pH=6.8 体系为例) |
2.3.6 不同 pH 值的 EC-MS 体系中羟基产生过程的比较 |
2.3.7 EC-MS 体系中电芬顿反应的模拟(以 pH=3.0 体系为例) |
2.4 小结 |
3 基于质谱的氯四环素紫外光解历程分析 |
3.1 光降解装置、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光降解反应装置 |
3.1.2 光降解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定量结果分析 |
3.2.2 CTC 光降解产物及历程分析 |
3.2.3 零价铁的引入对 CTC 光降解产生作用 |
3.2.4 亚铁离子对 CTC 光降解产物的影响(pH=3.0 体系) |
3.2.5 氧化锌对 CTC 光降解产物的影响 |
3.3 小结 |
4 电化学氧化与光催化氧化机理分析 |
4.1 CTC 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分析 |
4.1.1 pH=3.0 体系中 CTC 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 |
4.1.2 pH=6.8 体系中 CTC 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 |
4.1.3 pH=10.0 体系中 CTC 电化学氧化降解历程 |
4.2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历程分析 |
4.2.1 pH=3.0 体系中 CTC 光氧化降解历程 |
4.2.2 pH=6.8 体系中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历程 |
4.2.3 pH=10.0 体系中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历程 |
4.3 三种催化剂对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历程影响分析 |
4.3.1 亚铁离子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影响 |
4.3.2 ZnO 对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影响(pH=6.8) |
4.3.3 锐钛型 TiO_2对 CTC 光催化氧化降解影响 |
4.4 小结 |
5 芬顿反应与内电解反应降解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 |
5.1 垃圾渗滤液特征 |
5.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5.1.2 渗滤液水质特征 |
5.1.3 渗滤液处理工艺 |
5.2 FENTON 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 |
5.2.1 实验目的、安排 |
5.2.2 实验进程与结果分析 |
5.2.3 芬顿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小结 |
5.3 铁炭内电解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水质及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3.4 内电解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小结 |
5.4 小结 |
6 光助芬顿反应降解水溶性染料实验结果的回顾分析 |
6.1 光助芬顿反应降解染料罗丹明 B 实验结果重新分析 |
6.1.1 实验步骤回顾 |
6.1.2 实验结论回顾 |
6.1.3 光助 Fenton 反应降解罗丹明 B 机理重新探讨 |
6.1.4 小结 |
6.2 光助芬顿反应降解染料曙红 Y |
6.2.1 实验方法回顾 |
6.2.2 实验结果回顾 |
6.2.3 光助芬顿反应降解曙红 Y 机理重新讨论 |
6.3 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主研科研项目清单 |
附录二 |
(9)除草剂类农药废水的氧化—还原预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农药污染概述 |
1.1.1 农药污染的来源 |
1.1.2 农药废水的性质与危害 |
1.2 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预处理方法 |
1.2.2 生物法 |
1.2.3 预处理+生物法工艺组合 |
1.3 高铁酸钾氧化机理 |
1.4 高锰酸钾氧化机理 |
1.5 Fenton 氧化机理 |
1.5.1 Fenton 氧化机理 |
1.5.2 羟基自由基性质 |
1.6 纳米铁还原机理 |
1.7 动力学 |
1.8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与型号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2.2 样品预处理 |
2.2.3 样品测试 |
2.2.4 试验方法 |
第3章 高铁酸钾氧化预处理技术 |
3.1 高铁酸钾对废水 COD_(Cr)的去除 |
3.1.1 温度 |
3.1.2 反应初始 pH |
3.2 最优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 |
3.3 高铁酸钾对苯系物的降解和去除 |
3.3.1 高铁酸钾对苯的降解去除 |
3.3.2 高铁酸钾对甲苯的去除 |
3.3.3 高铁酸钾对二甲苯的去除 |
3.3.4 苯、甲苯、二甲苯的动力学方程 |
3.4 小结 |
第4章 高锰酸钾氧化预处理技术 |
4.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4.1.1 高锰酸钾浓度 |
4.1.2 温度 |
4.1.3 反应初始 pH |
4.2 高锰酸钾氧化动力学模拟 |
4.3 最优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 |
4.4 小结 |
第5章 臭氧预处理技术 |
5.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5.1.1 通气量对臭氧氧化反应的影响 |
5.1.2 pH 对臭氧氧化反应的影响 |
5.1.3 双氧水投加量对臭氧氧化反应的影响 |
5.1.4 硫酸高铈的投加量对 O_3氧化反应的影响 |
5.1.5 硫酸高铈的投加量对 O_3/H_2O_2的氧化反应的影响 |
5.2 动力学分析 |
5.2.1 通气量对臭氧氧化反应影响的反应动力学 |
5.2.2 pH 对臭氧氧化反应影响的反应动力学 |
5.2.3 双氧水投加量对臭氧氧化反应影响的反应动力学 |
5.2.4 硫酸高铈投加量对 O_3氧化反应影响的反应动力学 |
5.2.5 硫酸高铈投加量对 O_3/H_2O_2氧化反应影响的反应动力学 |
5.3 气相液相臭氧浓度的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Fenton 氧化预处理技术 |
6.1 Fenton 氧化预处理农药废水 |
6.1.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6.1.2 Fenton 氧化动力学模拟 |
6.1.3 正交实验 |
6.1.4 最优条件下废水处理效果 |
6.2 Fenton 氧化间羟基苯甲酸 |
6.2.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6.2.2 Fenton 氧化动力学模拟 |
6.3 小结 |
第7章 纳米零价铁还原预处理技术 |
7.1 纳米铁还原预处理农药废水 |
7.1.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7.1.2 降解动力学模拟 |
7.1.3 最佳条件下纳米铁对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
7.2 纳米铁脱氯还原 3,4-DCBTE |
7.2.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7.2.2 降解动力学模拟 |
7.2.3 纳米还原 3,4-DCBTE 的 GC-MS 和离子色谱结果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纳米铁-Fenton 组合预处理技术 |
8.1 单因素影响实验 |
8.1.1 H_2O_2投加量 |
8.1.2 温度 |
8.2 组合工艺降解动力学模拟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某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味精废水的来源和性质 |
1.2.1 味精废水的来源 |
1.2.2 味精废水的性质 |
1.3 研究现状 |
1.3.1 味精尾母液的预处理研究现状 |
1.3.2 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3.3 味精尾母液的高氨氮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4 味精尾母液的高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味精尾母液处理工艺现状 |
2.1 企业基本情况 |
2.2 工艺技术现状 |
2.2.1 工艺流程图 |
2.2.2 工艺基本原理 |
2.2.3 主要存在问题 |
2.3 生产工艺改进路线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味精尾母液预处理实验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的测定方法 |
3.3 相关实验测定及分析讨论 |
3.4 絮凝机理及流体力化学因素的讨论 |
3.4.1 聚丙烯酰胺的性质 |
3.4.2 絮凝机理 |
3.4.3 流体力化学因素影响絮凝的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厂生产工艺改进实验研究 |
4.1 “三内技术”喷浆造粒工艺 |
4.1.1 喷浆造粒工艺简述 |
4.1.2 “三内”技术的理论分析 |
4.1.3 “三内”技术喷浆造粒干燥机基本结构及特点 |
4.1.4 喷浆造粒干燥机的设计 |
4.1.5 改进工艺流程图 |
4.1.6 改进工艺基本原理 |
4.1.7 可行性分析 |
4.2 尾气处理改造工艺 |
4.2.1 废气离子净化器设计 |
4.2.2 工艺流程图 |
4.2.3 工艺基本原理 |
4.2.4 可行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效益分析及人居环境影响讨论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环境效益分析 |
5.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人居环境影响讨论 |
5.4.1 人居环境释义 |
5.4.2 人居环境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铁炭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D]. 叶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概述[J]. 张嫱嫱. 盐科学与化工, 2020(06)
- [3]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毒有害废水的研究[D]. 张起毓.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氧化铋基空心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D]. 孔书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5]D301-TETA树脂处理丙烯酸废水[D]. 夏珺. 湘潭大学, 2019(02)
- [6]电解/超声强化铁炭法处理饮用水源中的Cr(Ⅵ)[J]. 郭雪娥,罗建中,何潇,李诗怡,娄继琛.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4)
- [7]铁炭法处理供水厂进水突发性磷污染的技术研究[D]. 孔桂萍.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
- [8]氧化技术降解典型有机污染物研究[D]. 相欣奕. 重庆大学, 2013(02)
- [9]除草剂类农药废水的氧化—还原预处理技术研究[D]. 林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10]某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研究[D]. 张一.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