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业——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附注

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业——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附注

一、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婷[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市场逐渐扩大,养殖户积极拓展产业空间、拓宽发展领域。然而,畜牧业对资源的需求与开发也随之深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等问题不断出现。同时,国外生态产品异军突起,抢占国内市场,人民对生态产品、绿色食品也更加偏爱,中国开始意识到要将畜牧业转型发展为生态畜牧业。六枝是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大区,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缓慢的民族地区,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贵州省大力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不仅是提高六枝经济的基础力量,更是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核心产业。目前,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多为“合作社+”模式,模式的运营机制不健全、养殖户的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也不足,如何解决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找寻合适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运用民族发展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合作组织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国内外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案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优化及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可供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借鉴的国外典型发展模式。六枝生态畜牧业在发展模式方面还有待完善,国外已经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通过总结这些发展模式经验,可以帮助六枝生态畜牧业在发展模式的建立上提供参考。2.分析了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调研,总结出六枝生态畜牧业使用率较高的四种发展模式,并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发展模式的分析。3.构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六枝生态畜牧业优化发展模式。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结合六枝资源条件,对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并根据六枝生态畜牧业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优化发展模式。4.提出了加快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

李平[2](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魏大治[4](2010)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生活质量、倡导绿色文明的价值观,对无健康危害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导致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纷纷制订了技术标准,建立起了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制度,从而导致了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产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阻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最大不利因素。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一般分析、对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进行研究,进而着重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最终探索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本文的主要观点或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方法上,国外较多地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多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果较少。这说明,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上,国内与国外相比是存在差距的。2、本文中的农产品概念,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概念,而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使用的农产品概念,即“食品土畜产品及农产品”。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即一个国家、地区、区域性组织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贸易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地区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争议性(包括合理性和合法性、歧视性和隐蔽性)、灵活性、苛刻性等主要特征。3、在短期和中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出口数量下降;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成本增加。长期内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需视情况而定。如果要实现从“消极”向“积极”地转化,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做出努力。4、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这两大协议的共同缺陷在于个别关键条款的模糊性,由此带来的是约束力的缺乏,这是导致农产品出口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制度根源。WTO规则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在各大国竞相设置壁垒的情况下,规则的法律约束力减弱是一个必然结果。日本、欧盟、美国、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共同特征远大于其分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只是程度上的而非实质上的。它们的共同点是: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部门既有清晰的分工,又有融洽的合作,且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充分、行动步调和声音一致。⑵技术法规和标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⑶从分散的质量标准和措施向系统化、强制化、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法律体系发展。⑷食品安全全程监控,技术标准更加苛刻。⑸检验程序复杂,费用高昂。⑹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设置和运用质量标准措施来调节农产品贸易。5、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上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和几类主要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的系统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以下主要特点:⑴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害面越来越宽。⑵尽管对中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可归结为一点,即检验检疫不达标。⑶某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容易扩散到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即扩散效应显着。⑷各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愈加严格的趋势。6、由于中国农产品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原因是我们难以改变的,所以对国内原因的分析才是关键。在国内原因中,质量安全水平低是根本原因,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是中国农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经营体制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制度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协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行业协会未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农产品生产者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声誉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品牌意识薄弱。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之外,其他的原因主要有: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对相关国际规则研究不够,争端应诉能力不强,等等。7、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本策略。主要措施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主要有: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等等。

郑喜淑[5](2010)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边境线长达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2006年,因朝鲜族人口减少和行政区域合并等原因,图们江区域朝鲜族村由1980年的1000多个减少到395个,其中边境村187个。朝鲜族人口占70%以上的村有99个,占边境村总数的52.9%。本研究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建构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探讨了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前景;文化产业对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介绍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概况;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现存问题与评价。第三章论证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及保护价值。主要讲述了对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中的生态文化的考察。第四章主要通过中韩两国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比较和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借鉴,利用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对图们江区域建构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SWOT分析,做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建构文化产业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建构了图们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即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文化内容数字化模式和文化内容创意产业链模式。本文研究的特点:一是以丰富的案例为借鉴,始终以“文化内容”(文化资源)为依托研究文化产业;二是在民族学视野下以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为依据,研究文化产业的最高端生态文化产业;三是以多种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建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一)首次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并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即:“聚居村”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图们江区域数字化“文化内容库”模式;主题村建设模式和数字化文化内容融合发展的文化内容数字化“创意产业链”模式。(二)论证了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模式理论。本研究的意义:(一)民族学视野下以生态人类学理论为支撑,阐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大有可为。(二)三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和开发利用,而且可以防止朝鲜族文化流失和被争夺。也为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带来产业扩大化和极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健[6](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冯刚[7](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谷秀华[8](2006)在《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地域。又由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证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具有系统属性及作为复杂系统的规定性,从而发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及运行规律。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诸多问题如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理论框架、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制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手段等问题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过程研究和静态比较研究相结合、计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结构功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过程分析和过程耦合分析,运用现代计量手段对系统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构建了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型,提出了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目标以及调控重点。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上,重点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应该从其概念内涵入手,研究其构成要素及结构功能。因此,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特定的城市区域和自然空间系统内,以人为核心,以二、三产业为依托,以节约资源、提高技术、改善环境等持续动力推动为前提的人地相关的复合系统。它通过城市规模合理扩张、功能协调转换、结构有序演替过程,能动地协调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内诸多要素,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其资源和环境容量和谐一致,使城市在不断挖掘其内在潜力过程中,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条件下,实现由非持续性到可持续性的良性运行。其次,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基本子系统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在这四个子系统中,经济子系统是由经济组织、经济体制、经济实体、产业等因素构成;社会子系统是由提高人的素质和实现人口再生产为目的的社会服务体系构成;环境子系统则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要素构成;资源子系统是由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要素构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其中,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条件,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则是根本目的。最后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

李显军[9](2005)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政策》文中指出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应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经验,深入探讨绿色食品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索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推出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促进措施,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探讨,取得了如下结果: 理论研究结果:1) 提出了国家层面按照自然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充分考虑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制定的原则;利用物质循环生态工程,进行绿色食品产业设计的原则;农户小规模生产走向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公司+农户”“合作社”“集团公司”等发展模式。2) 提出了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将生态环境价值纳入到绿色食品生产体系中,有价使用,制定绿色食品产品的合理价格。3) 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和主导产业带动等形式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充分利用绿色食品产业对环境的修复功能,国家从政策层面应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环境作出的贡献进行补偿。4) 农产品认证一般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原则;起着信息对称作用;信誉担保和公平交易作用;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民商品意识的作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制度基础: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满足国内外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 绿色食品认证管理体系研究结果:1) 构建了以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准和储藏、运输标准、认证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构成的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从土地到餐桌,实施环境监测、投入品控制的全程质量控制措施;构建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食品检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等网络化的组织系统;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相结合的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为特征的认证管理体系。2) 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建设经历了“打好基础、稳步推进、加速发展、规范运行”的四个阶段。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结果:1) 绿色食品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三增”关系更加紧密。2) 首次提出了划分绿色食品优势产品、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区域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划分了绿色食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产业区域。3)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公司+农户模式”和“公司模式”;绿色食品产业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案例研究结果:1) 庆安县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化进程中,政府推动其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两种基本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税收增加等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 草原兴发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一推广“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通过公司+牧户组织形式,极大地提高了牧户的收益,加快了脱贫致富的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并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3) 黑鱼泡子村在翁牛特旗政府支持下,通过制度创新,开创了行政村整建制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农民职工化进程,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了一条新路。

徐玉霞[10](2005)在《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十个方面,1.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认识不清,妨碍了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2.我国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尚未得到国际公认;3.我国绿色食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难越“绿色壁垒”;4.粮油和果蔬等绿色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冲突;5.生产绿色农产品厂家的环保意识较薄;6.绿色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7.绿色农产品产销脱节问题较为突出;8.绿色农产品企业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产品结构不够合理;9.绿色农产品成本逐步上升,定价偏高;10.绿色农产品开发与害虫治理的协同研究工作偏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十项战略措施:1.坚持可持续农业方向,发展绿色农业;2.宣传和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增强全民族的绿色消费意识;3.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力;4.建立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5.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6.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绿色创汇产业;7.逐步扩大生态及绿色农业试点,加大绿色区域建设;8. 加强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9.有机结合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生态农业、名优特产品开发,发展绿色农产品;10.科学合理规划,健康稳步发展。在改进我国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绿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和推行农产品绿色营销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对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二、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畜牧业与生态畜牧业
        (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及产业振兴
    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分类
        (一)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二)国外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三)国内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民族发展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三)合作组织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一、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状况
        (一)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概况
        (二)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历程
    二、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必要性
        (二)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可行性
    三、六枝生态畜牧业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一)人才带动型发展模式分析
        (二)基地带动型发展模式分析
        (三)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分析
        (四)政府带动型发展模式分析
        (五)六枝生态畜牧业现有发展模式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适应性不强
        (一)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
        (二)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
        (三)互联网利用率不高
    二、产业基础薄弱
        (一)专业人才不足
        (二)资金实力薄弱
        (三)生态环境待改善
    三、内生动力不足
        (一)农民思想保守
        (二)饲养户主体地位低
        (三)外部因素干预较大
    四、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一)决策机制不健全
        (二)激励机制不合理
        (三)约束机制不到位
        (四)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优化设计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理念
        (一)以乡村产业振兴理念引领构建发展体系
        (二)以乡村人才振兴理念引领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三)以乡村文化振兴理念引领提升发展软实力
        (四)以乡村生态振兴理念引领拓展发展空间
        (五)以乡村组织振兴理念引领提供发展保障
    二、基于不同发展阶段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优化设计
        (一)初创阶段发展模式
        (二)成长阶段发展模式
        (三)成熟阶段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内外资源,推动产业振兴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生态畜牧业科技含量
        (二)强化生态畜牧业产业链管理,掌控生态畜牧业各种风险
        (三)及时掌控生态畜牧业市场变化,拓宽生态畜牧业市场渠道
        (四)加强生态畜牧业产业融合,推动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引进培养,促进人才振兴
        (一)积极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增强生态畜牧业内生动力
        (二)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促进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三)加大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实现生态畜牧业稳健发展
    三、加强软实力建设,助推文化振兴
        (一)力争相关政策落地,助推集体综合力
        (二)加强合作社内部建设,提升独立意识
        (三)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四、严格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振兴
        (一)科学管护草地资源,推动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和谐环境
        (三)创建生态名优品牌,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产业
    五、优化运营机制,强化组织振兴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生态畜牧产业发展后劲
        (二)构建规范合作社模式,加大从业人员参与感
        (三)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加快生态畜牧产业稳健发展
        (四)加强牲畜防疫管控,防控生态畜牧业疫情风险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2)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限制开发区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Tobit模型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3.3 数据来源
        4.3.4 测算结果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
    2.1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综述
    2.2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情况的比较
3 关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分析
    3.1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规定
    3.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3.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4 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览
    4.1 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规则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的多维度透视
    5.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5.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
    5.3 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5.4 分产品类别看中国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5.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6.1 根本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
        6.1.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主要表现
        6.1.2 造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原因
    6.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原因
7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7.1 根本策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1.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7.1.2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
        7.1.3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7.1.4 健全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
        7.1.5 健全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7.2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
        7.2.1 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
        7.2.2 健全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
        7.2.4 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5)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建构文化产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
        一、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二、生态文化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三、民族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化产业概念——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建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 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资源的基本含义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马克思文化生产力理论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资本理论
        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图们江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前景
        三、文化产业对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及现状
    第一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的诸种环境因素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地理环境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环境
        三、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历史环境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概况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调查概况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一览表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第三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及保护价值
    第一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稻作文化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苹果梨文化
        三、舞蹈"农乐舞"中展现的农耕生态宗教习俗文化
        四、小说《苦难的年代》与《流泪的图们江》中的环境适应故事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活领域中的食宿生态文化
        一、朝鲜族居址选择与房屋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二、朝鲜族饮食中的生态文化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制度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一、龙井三合天佛指山保护区松茸管理圈的生态文化
        二、珲春为龙头的水域、湿地、边境区域生态旅游文化
        三、图们江流域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型
        四、以长白山为中心的"人与生物圈"区域生态文化
    第四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及价值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的特点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价值
第四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韩两国文化内容型依据(ON-LINE)
        一、中国"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概况
        二、韩国"文化原型数字化内容库"概况
        三、中韩两国数据库的比较
    第二节 中韩两国文化模式型依据(OFF-LINE)
        一、中国云南仙人洞保护式旅游产业模式
        二、图们江区域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生态旅游业模式
        三、韩国安东文化产业"传受式保护"模式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实证研究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四、挑战(Threats)分析
第五章 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区域文化产业的概念
    第二节 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
        一、模式1: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
        二、模式2:生态文化内容数字化模式
        三、模式3: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
    第三节 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几点建议及期望
        一、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几点建议
        二、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期望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访谈提纲
    图们江流域延边朝鲜族聚居村田野调查表格式
        表一、调查村生态文化资源类型及内容表
        表二、调查村民信息表
        表三、调查文化资源搜集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一) 绿色产业概述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代谢理论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二) 物质代谢理论
        (三) 产业代谢理论
    二、物质平衡理论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三) 质量平衡方法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三、物质循环理论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三) 循环经济理念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一) 产业分类
        (二) 绿色产业分类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二) 因地制宜
        (三) 系统集成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 诊断指标体系
        (三) 诊断指标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二) 引入补链企业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 珠三角的概况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控制人口数量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七) 实行环境外交
    二、调整产业结构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致谢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发展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补偿理论
    2.5 和谐发展理论
    2.6 生态经济理论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4.1.1 生态经济
        4.1.2 生态价值理论
        4.1.3 能值价值理论
        4.1.4 绿色GDP理论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4.2.1 农民观念分类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5.2.2 生态农业
        5.2.3 生态型工业
        5.2.4 生态旅游业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5.3.4 分包制
        5.3.5 专业合作组织
        5.3.6 社区合作组织
        5.3.7 股份合作组织
    5.4 小结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6.1.4 小结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6.2.2 策略和措施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4 小结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6.3.3 协调模式设计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7.1 经济对策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7.2 环境对策
        7.2.1 加强环境管理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7.2.7 征收环境税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7.3 社会对策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7.4 资源对策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7.5 法律制度保障
    7.6 本章小结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8.1 苏北概况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8.4.1 邳州简介
        4.4.2 邳州大蒜产业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对人地关系的思考
        二、发展观的演进及其历史选择
        (一)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二)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三)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四)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自身要素之一
        三、21 世纪中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
        四、可持续发展研究应从系统做起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释义述评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脉络
        (一) 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构建
        (二) 可持续发展量化比较研究
        (三) 可持续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
        (四)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五) 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
        (六) 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 城市经济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 城市社会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布局形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基础
        一、人地相关地域系统理论
        二、资源环境稀缺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
        三、环境价值理论(环境成本理论)
        四、生态经济学理论
        五、代际均衡发展理论
        六、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功能
第三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诊断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分析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分析
        (一) 经济系统现状与结构特征
        (二)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的障碍分析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社会子系统分析
        (一) 社会子系统运行态势
        (二) 社会子系统的障碍分析
        三、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资源子系统分析
        (一) 资源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二)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三) 能源分析
        四、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子系统分析
        (一) 环境子系统的运行态势
        (二) 障碍分析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二)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三)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四)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构成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一) 长春市“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能力分析
        (二) 基本结论
        三、利用真实储蓄理论评价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一) 利用真实储蓄理论评价的目的
        (二) 真实储蓄理论
        (三) 真实储蓄与真实投资的政策含义
        (四) 长春市真实储蓄及真实投资的计算
        (五) 基本结论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 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思路
        (二)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判矩阵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 “自上而下”国家投资的拉力
        (二) “自下而上”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推动
        (三) 城镇化加速的张力
第四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式设计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设计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的经济规模设计
        一、利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判断经济增长态势
        二、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一) 回归预测
        (二) 生产函数预测
        (三) 居民收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四) 增加就业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三、经济增长速度设计与分析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社会子系统人口规模设计
        一、长春市人口总量变化特征
        二、长春市人口增长预测
        (一)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二)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三、长春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定性分析
        (一) 城市人口增长应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 摆正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合理发展城市人口
    第四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资源子系统土地规模设计
        一、长春市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二、长春市城市用地需求影响因素
        (一) 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二) 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 城市布局调整的需要
        (四) 东北地区日照间距的需要
        (五) 疏朗大气的城市特色需要
        三、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一) 增长趋势外推法
        (二) 人均用地指标法
        (三)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四、城镇建设用地的分析
        五、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一) 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二)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第五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目标和准则
        一、
        (一) 总体目标
        (二) 具体目标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临界调控准则
        (一) 符合初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 不能超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临界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重点
        一、能源调控
        (一) 保证供给,缓解“瓶颈”制约
        (二)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
        (三) 优化布局,加强能源网络建设
        二、资源调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环境调控
        (一) 污染控制与治理
        (二) 生态环境系统调控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保障措施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整体调控
        (一) 社会调控
        (二) 政府调控
        (三) 资源能量的调控
        (四) 利益手段的运用
        (五) 调控手段的整合
        二、构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决策支撑体系
        (一)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 建立健全专家辅助决策体系和民主公开氛围
        (三) 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和协调机制
        (四) 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决策辅助机构
        (五) 建立可持续发展决策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水平
        (六) 加快决策手段信息化建设
        三、创造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投融资环境
        (一) 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
        (二) 优化可持续发展投资软环境
        (三) 加大对长春市生态环境领域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 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五) 拓宽融资渠道
        (六) 改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
        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系统调调控的公众参与环境
        (一) 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参与
        (二) 有效合理地进行组织,提高公众参与效率
        (三)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体系
        (四) 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
        (五) 确保全民参与渠道的畅通
        六、建设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 理顺并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地方法律法规
        (二) 强化法律法规实施
        (三) 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打击破坏环境和资源的犯罪行为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一) 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二) 关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二、主要创新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产业化发展研究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1.2.2 国内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1.2.3 国内外比较研究
    1.3 绿色食品相关产业发展综述
        1.3.1 国外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1.3.2 国内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比较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3 技术路线
        1.4.4 本论文的数据资料来源
        1.4.5 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
    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2.1.1 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和内涵
        2.1.2 产业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2.1.3 绿色食品产业的设计原则
        2.1.4 利用产业生态学理论构建绿色食品生产体系
        2.1.5 生态产业与绿色食品工程
    2.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2.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2.2.2 生态环境价值
        2.2.3 有关生态环境价值计量方法
        2.2.4 生态环境价值与绿色产品设计
    2.3 生态修复理论
        2.3.1 生态恢复重建面临的任务
        2.3.2 绿色食品产业与生态恢复重建
    2.4 生态环境补偿理论
        2.4.1 生态环境现状
        2.4.2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
        2.4.3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绿色食品产业
    2.5 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发展
    2.6 农产品认证制度
        2.6.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概念和分类
        2.6.2 农产品认证的特点
        2.6.3 农产品认证的作用
        2.6.4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效
        2.6.5 中国现有农产品认证制度模式分析
        2.6.6 国外农产品认证
        2.6.7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重大意义
第三章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评价研究
    3.1 中国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
        3.1.1 中国绿色食品产生的国际背景
        3.1.2 中国绿色食品产生的国内背景
    3.2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体系
        3.2.1 中国绿色食品的提出
        3.2.2 绿色食品的特征
        3.2.3 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的基本构架及特征
        3.2.4 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
    3.3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3.3.1 1997-200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概况
        3.3.2 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概况
    3.4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
        3.4.1 绿色食品优势发展区域分析
        3.4.2 绿色食品发展优势产品分析
        3.4.3 优势产业区域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区域划分
    3.5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评价
        3.5.1 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
        3.5.2 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内涵
        3.5.3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的不同模式
        3.5.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的作用
        3.5.5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3.5.6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中的对策探讨
第四章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实证研究
    4.1 庆安县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4.1.1 基本概况
        4.1.2 庆安县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化发展概况
        4.1.3 庆安县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发展推进措施
        4.1.4 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2 草原兴发"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发展研究
        4.2.1 "公司+牧户"草原兴发肉羊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
        4.2.2 草原兴发"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的发展历程
        4.2.3 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的理论依据
        4.2.4 "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的主要措施
        4.2.5 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的成果和效益
    4.3 黑鱼泡子村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4.3.1 黑鱼泡子村自然、经济概况
        4.3.2 黑鱼泡子村绿色农业发展的原因
        4.3.3 黑鱼泡子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情况
        4.3.4 合作社制公司的设立
        4.3.5 发展绿色食品对黑鱼泡子村的影响
        4.3.6 黑鱼泡子村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化成效
        4.3.7 黑鱼泡子村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化启示
        4.3.8 黑鱼泡子村股份合作制产业化模式存在问题
        4.3.9 黑鱼泡子村产业化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绿色食品产业化理论
        5.1.2 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发展研究
        5.1.3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5.1.4 绿色食品优势产业及优势发展区域研究
        5.1.5 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5.1.6 绿色食品产业化实证研究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的背景分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发展的比较借鉴
    1.4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分析
    2.1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2.1.1 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概况
        2.1.2 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条件的SWOT评价
        2.2.1 优势(STRENGTHS)
        2.2.2 劣势(WEAKEN)
        2.2.3 机遇(OPPORTUNITIES)
        2.2.4 制约(THREATS)
第三章 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战略途径探讨
    3.1 坚持可持续农业方向,发展绿色农业
    3.2 宣传和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增强全民族的绿色消费意识
    3.3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力
    3.4 建立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3.5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
    3.6 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绿色创汇产业
    3.7 逐步扩大生态及绿色农业试点,加大绿色区域建设
    3.8 加强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3.9 有机结合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生态农业、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发展绿色农产品
    3.10 科学合理规划,健康稳步发展
第四章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对策与前景展望
    4.1 改进我国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4.2 加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4.3 完善我国绿色农产品加工体系
    4.4 推行农产品的绿色营销
    4.5 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四、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吴雪婷.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 魏大治.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5]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D]. 郑喜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 谷秀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9]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政策[D]. 李显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 徐玉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传播绿色文明,振兴绿色畜牧业——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附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