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二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铭[1](2017)在《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缅甸华人商会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讨论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在祖籍地中国和缅甸社会的发展脉络下,缅甸华人商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其发展状况,并探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华人商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其在运作、功能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缅甸华人商会的发展史,既是商人自身整合和社会、政治参与的写照,也蕴含着中缅两国历史变迁与转型的复杂变量。华人移居缅甸自古有陆路和海路两种途径,两者分别被称之为“翻山华侨”和“渡海华侨”。前者构成当今缅甸云南华人之主体,其早期移民活动与传统中缅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后者构成了当今缅甸闽粤籍华人之主体,其成规模的移民活动则始于19世纪中叶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活动。至20世纪初,缅甸华人社会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同一时期,晚清政府日益重视侨务,对外遣使设领,保护和争取华人及其资本,并积极呼吁或参与南洋各地华人商会的创办。在此背景下,缅甸华人的“缅甸中华商务总会”和“缅甸华侨兴商总会”应运而生,并发展为缅华社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组织。华人商会建立起了具有细密性和完整性的章程,形成了科层化的组织架构,而且,在制度化的运作之下,商会的收入有了制度化来源保障,其开支去向亦有合理规章安排。商会作为一个超帮派的社会组织,成为整合包括华商在内的华人社会的对话和沟通平台。在二战前,华人商会在华商的工商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华人民间商事纠纷调处的重要机构。华人商会的功能不止局限于经济领域,其影响力也扩展到更为广泛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成为华人社会的领导机构,在缅甸华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1942年,日本侵缅是缅华社会的浩劫,华人商会被迫解散。从1945年至1948年初,在英国继续殖民统治的三年期间,华人社会进入恢复阶段,华文报刊、华校及华人社团等纷纷复办,商会与各类华人工商业社团也在此一时期重建。商会在复办后,在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运作更为规范化。二战后,缅甸华人同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一样,历经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缅甸的独立和中国的新生,使缅华社会在很短时间内面临居住国和祖籍国两个方面剧烈的政治变动,这也使华人商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在1948年1月,缅甸获得独立,进入了自由同盟执政时期(1948年-1962年)。在这一时期,缅甸政府推行以“缅人化”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路线,缅甸对外侨的各项政策,因而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面对缅甸独立后生存环境变化的挑战,商会加强了与缅甸主流社会的良好政治关系,并以华社代表机构的姿态有限度地参与到居住国的政治生活中,以此维护华社的经济利益。在政治层面之外,商会在缅华社会发挥的功能又有其稳定的一面,一如二战之前,商会依然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与华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战后中国政治的剧烈变迁,使商会陷入对中国政治取向的认同纷争之中。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在缅华社会的统战争夺,使商会面临政治立场的选择。作为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商会对中国政治的立场影响着华社政治立场的整体走向。在经过激烈争夺后,商会内部的进步力量占据了主导。商会选择站在新生中国一边,成为了缅华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在自由同盟时期,华人商会政治取向的选择,引导了华人社会的发展方向。商会成为宣传和维护新中国形象,以及推动中国政府侨务工作的有力支持者。
王颖[2](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刘春[3](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4](2011)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1月5日协会和宁夏民政厅联合主办的"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会在银川举行。会议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贺兰县民政局等9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爱心2008——走进宁夏"公益活动自2005年9月启动,截至2008年年底,共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956名。1月6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四川社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带着保暖内衣、外套、鞋子等物资前往北川任家坪安置点开展慰问活动,将过冬物品送到"灾区爱心助养"的孩子手上。
王舒扬[5](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赵敏[6](2010)在《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9冬季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季度版)》的第12期与亲爱的读者见面,它已开办整整3年了。回想3年中写作和资料汇编的经历,怎能忘记这个版面与读者们几近零距离的交流?它不断得到业内人士的帮助和鼓励,同时又能及时聆听到各界读者的中肯批评。正是有这些热心人的关怀,才让这个栏目保持着新生事物的朝气,让它变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服务的一种快餐式文化导览,
詹志华[7](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凌琳,陈曦[8](2008)在《简讯》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动态美华裔建筑设计师林璎作品巡展开幕10月23日,华裔建筑设计师、艺术家林璎的全美巡展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林璎作品十年内在美国的第二次巡展,主题为环保。一楼展览大厅内的十余件作品,涉及山脉、海洋、河流以及地貌等,均由木头、钢、铁或铝制成。巨幅作品《二乘四风景》由重30吨的4万片2×4英寸的小木块,10名工人花了15天组装完成。林璎站在比她高出许多的作品前笑着说:"一直都想把室外的山搬进室内,现在做到了。这就是我想要
魏文享[9](2004)在《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文中认为行业组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行会组织对于在封建时期卑列于“四民之末”的工商业者来说有着特殊的保障意义。到晚清民初,随着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传统行会也逐步向同业公会转化。但新兴的工商同业公会不仅仅作为商人团体或者行业组织而存在,作为一种行业治理机制,它具有更为深刻的制度内涵,蕴含着政府与企业、国家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和变量。同业公会制度与商会制度共生互连,对于民国时期的国家与民间工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本文力图从其中间性的社会系统定位出发,将同业公会制度与民国时期的社会语境、国家形态相结合,尝试运用制度经济学、经济中介理论等方法来从不同层面探讨同业公会的兴起因素、治理结构及其制度角色,并进一步分析同业公会的中间性治理机制及其与国家形态间的关系特征。 近代行业组织形态的制度转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潜流涌动的,但最终确立以工商同业公会制度为法定的行业组织制度却是政府与市场共同选择的结果。政府出于完善商会制度、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不断通过立法对同业公会制度充实。企业出于节约市场交易成本、抵制外资压迫、维护行业发展的目的,其行业团体意识也不断增强。在晚清民初,行业组织制度的转型主要受企业及市场的内在因素支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的强制对于制度的最终确立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总的看来,同业公会制度是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融合体。 自1918年北京政府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以后,各届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同业公会法规,对同业公会的组织设置及职能范围进行了规定。此外,政府也通过备案程序和业务监管等方式逐步加强了对同业公会的管理。政府的法令规范与管理具有多重效应,一方面赋予同业公会以法律合法性,增强其组织权威,另一方面也对同业公会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这种双重效应既存在一致之处,也存在矛盾,是政府与行业利益关系的反应。同业公会作为同业企业的组合体,具有内在的权力运作规则和调控制度。同业公会的主体以同业公司、行号之主体人或经理人为限,建立有一系列的选举制度、议事制度、调控制度,同业公会的经费为自筹为主,使同业公会基本能够集合众议并按自主意愿来进行决策运作。同业公会还与商会及其它经济组织建立了紧密的网络关系。同业公会拥有自身的规约来保证其自治权的实现。在政府方面,为了使同业公会能够履行协助政府行政的责任,特别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政府采取种种措施来加强同业公会的组织和公共职能。可以说,同业公会与政府之间互有依赖和冲突,但同业公会在根本上仍代表着行业利益,政府的监管并没有完全改变同业公会的民间性特征。 同业公会不仅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是市场与企业间的中间组织,也是国家与商人群体之间的中间组织。同业公会是一个制度性的平台,既有利于同业企业及商人的自我治理和维护,也为国家提供一个调控社会的组织工具。在这种取向下,同业公会发挥了重要的中间性治理机制。在经济方面,同业公会在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发挥着重要中介作用。同业公会与政府间的作用是双向的,既有利于政府的行业经济管理和财经政令的推行,也有利于同业公会反映问题参与行业决策。在同业公会与市场之间,同业公会在维护行业公益、维护行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政府的宏观经济治理机制和企业的微观治理机制间,同业公会的中间治理机制发挥着“第三只手”的作用,对于完善市场法制及秩序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统制经济时期,同业公会的公共职能被加倍强化。在国家权威的监督下,同业公会被纳入到统制经⑧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SSER毛叼,10N济体制的建构中,在协助政府推行限价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治方面,同业公会也具有潜在的政治动员力量。在北京政府时期,同业公会与商会在政治运动中有着突山表现。在南京时期,在政府的制定安排中,同业公会在实施政治动员及社会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运作中,同业公会在国民党和政府的政治动员中担负着一定的推施之责。但同业公会也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自主性政治参与,甚至会突破体制的框架,批评国民政府的独裁政治及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不良表现,保护商人的政治权益。在社会方面,同业公会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公益职能,同业公会的同业公益及社会公益活动是民国时期民间慈善救济活动的重要全助戊部分,同业公益主要体现在同业救济及同业教育方面,社会公益主要体现在向慈善团体提供捐助等方面。同业公益和社会公益有利于同业团结及建立良好行业形象,也有助于政府的社会行政,但公益职能对于同业公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总的说来,近代中国的同业公会制度在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维护商人群体的政治权益以及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经济管理、推行财经政令、加强社会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多重作用。同业公会以行业自治权为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中间性的治理机制。同业公会制度反映和调整着民国时期企业与政府、国家与社会间的利益关系。从其制度安排及实际绩效看来,
杨发祥[10](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二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二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东南亚华人商会研究 |
二、缅甸华人研究 |
三、缅甸华人研究的不足及前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来源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材料来源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缅甸历史发展、中国移民南来与缅华社会之建构 |
第一节 缅甸的历史发展 |
一、从蒲甘王朝时期到“掸族统治时代” |
二、东吁王朝时期(1531-1752) |
三、贡榜王朝的前期(1752-1823) |
四、三次英缅战争与缅甸沦亡(1824-1885) |
五、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1886-1942) |
第二节 滇民南来与缅北华人社会 |
一、元代之前的中缅贸易与入缅“羁离未还者” |
二、元明时期的中缅贸易与华人移民 |
三、清代前期的中缅贸易与华人移民 |
四、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滇缅贸易的质变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
五、滇缅陆域的华商网络 |
第三节 闽粤移民南来与缅南华人社会 |
一、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前后的缅南华人社会 |
二、第二次英缅战争(1852)之后的缅南华人社会 |
三、缅华社会之建构:以华人社团的形成和发展为视角 |
小结 |
第三章 华人商会的创办与运作 |
第一节 华人商业社团的出现 |
第二节 华人商会的创办 |
一、晚清侨务政策与南洋华人商会的建立 |
二、缅甸中华商务总会(缅甸华商商会)的创办 |
三、缅甸华侨兴商总会的创办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一、中国商会的组织机构 |
二、缅华商会的组织机构 |
第四节 经费收支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开支 |
三、财务运作和财产管理的制度化 |
小结 |
第四章 战前华人商会 |
第一节 商会与华商的整合 |
一、战前华人工商业经营状况 |
二、商会与华人社群的整合 |
第二节 商会与华商的商事调解 |
一、文献记录中所见商事调解案的案由与类型 |
二、商事纠纷调解的制度化操作 |
第三节 商会与缅华社会 |
一、扮演缅华社会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联系桥梁 |
二、协调华社力量,统一华人行动 |
第四节 商会与缅华社会的在地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侵占与英国重返缅甸时期(1942-1948)的华人商会 |
第一节 日本侵缅对缅华社会造成的浩劫 |
第二节 英国重占缅甸时期华人社会的恢复 |
一、缅甸华人的难侨返缅“复员”工作 |
二、华人经济的恢复 |
三、各项事业的恢复 |
第三节 商会复办及新兴工商业社团的出现 |
一、华侨兴商总会的复办 |
二、华商商会的复办 |
三、工商业社团的复办、创办和“四大工商团体”的出现 |
第四节 商会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的调整与改变 |
小结 |
第六章 独立建国初期(1948-1962)的华人商会 |
第一节 自由同盟时期缅甸政府的华人政策 |
一、国籍问题 |
二、移民与外侨管理政策 |
三、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商会的经济职能 |
一、华人经济的发展变化 |
二、商会与华商经营的商事规范 |
三、商会与商事调解及其个案 |
第三节 商会与缅甸政府的关系 |
一、独立运动中的商会 |
二、商会与缅甸政界的关系 |
三、商会辅助缅甸政府处理华社事务 |
四、宣达和推行政府的经济政策法令 |
第四节 商会的社会活动 |
一、商会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
二、商会的社会救灾活动 |
第五节 商会与中国的关系 |
一、缅甸政府对缅华社会政治取向的影响 |
二、中国政治变迁引发商会内部的认同纷争 |
三、商会推动中国认同与辅助侨务工作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4 理论综述 |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
2.2.3.3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
4.3.1.1 “点” |
4.3.1.2 “线” |
4.3.1.3 “面” |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
5.1 腾冲和顺古镇 |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
5.1.3 实地调研现状 |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
5.1.4 小结 |
5.2 丽江大研古城 |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
5.2.5 实地调研现状 |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
5.2.5.7 问卷调查 |
5.2.6 小结 |
5.3 丽江束河古镇 |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
5.3.3 调研现状 |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
5.3.3.7 问卷调查 |
5.3.4 小结 |
5.4 楚雄黑井乌镇 |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
5.4.3 调研现状 |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
5.4.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
6.2.1 经济利益根源 |
6.2.2 社会生活根源 |
6.2.3 管理体制根源 |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
6.4.1 经济利益根源 |
6.4.2 社会生活根源 |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
6.4.3 管理体制根源 |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
6.5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
7.2.1 分权机制 |
7.2.1.1 决策权 |
7.2.1.2 旅游开发权 |
7.2.1.3 规划参与权 |
7.2.1.4 利益分配权 |
7.2.1.5 监督权 |
7.2.1.6 管制权 |
7.2.2 分配机制 |
7.2.2.1 补偿分配 |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
7.2.3 运作机制 |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后记 |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5)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
2.1.3 调研内容 |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
2.2.4 缺少节能意识 |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
2.3.2 沼气利用现状 |
2.3.3 秸秆利用现状 |
2.3.4 生土利用现状 |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
2.4.2 农宅用能设备 |
2.4.3 家庭人口构成 |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
2.5 小结 |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
3.4 小结 |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
4.1 行政支持 |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
4.2 民众参与 |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
4.2.2 "参与型"设计 |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
4.3 经济可行 |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
4.4 规划先导 |
4.4.1 整治旧村环境 |
4.4.2 慎选新村址 |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
5.3 小结 |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6.1.1 太阳能的利用 |
6.1.2 地热能利用 |
6.1.3 风能利用 |
6.1.4 生物质能利用 |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
6.2.1 墙体设计 |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
6.2.3 屋面设计 |
6.2.4 门窗设计 |
6.2.5 热桥处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2 论文研究成果 |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9)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行业组织形态及其制度角色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同业公会制度:企业与政府的双重选择 |
一、同业公会兴起的市场因素 |
1、行业经济资本主义化和市场变迁 |
2、交易成本、市场秩序与行业意识 |
二、政府心态与制度选择 |
1、结社政策的变化及民间社团的发展 |
2、政府的重商政策及其影响 |
三、从立法到普设:同业公会的发展概况 |
1、阶段性特点 |
2、地域性特点 |
3、行业性特点 |
第二章 法律定位:工商同业公会的法律解读 |
一、同业公会的法律地位 |
1、社团立法调控 |
2、同业公会立法 |
二、政府对同业公会的管理 |
1、备案程序 |
2、业务管理 |
三、行业自治权及其内在冲突 |
1、行业自治权的演变 |
2、行业自治权所面临的冲突 |
第三章 治理结构与组织网络:工商同业公会的制度建构 |
一、同业公会的治理结构 |
1、会员资格及出入会问题 |
2、同业公会的组织结构 |
3、公会内部的权力运作 |
二、同业公会的经费问题 |
1、非营利地位的确立 |
2、经费筹措及其影响 |
三、同业公会的组织网络 |
1、同业区域网络 |
2、商会—公会体系 |
第四章 习惯与法令:工商同业公会的行规问题 |
一、行会时期行规及其演变 |
1、行会时期的行规 |
2、行规的近代遭遇 |
二、行规的法律效力:以1930年业规讨论案为中心 |
1、行规问题:习惯与法令的冲突 |
2、问题探源:行规形象与制度缺陷 |
3、行规问题案的解决 |
三、“重整行规运动”及其影响 |
1、“重整行规运动” |
2、习惯、法令与行规的法律效力 |
第五章 经济中介:工商同业公会的经济职能 |
一、政府与企业之间:同业公会的中介角色 |
1、民国时期的行业管理体制 |
2、同业公会与政府财经政令的推行 |
3、同业公会与维护商利 |
二、企业与市场之间:同业公会与行业自治 |
1、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 |
2、服务会员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
三、同业公会与统制经济 |
1、战前关于商人团体与经济统制的讨论 |
2、战时工商团体管制 |
3、同业公会与统制经济的实施 |
第六章 社团政治:工商同业公会的政治参与 |
一、合作政治:同业公会与国民党的政治动员 |
1、训政体制下行业组织的政治建构 |
2、同业公会与国民党的政治动员 |
二、政治表达:同业公会的自主性政治参与 |
1、同业公会与地方及国内政局 |
2、同业公会与民族主义运动 |
3、维护商人参政权及政治利益 |
三、阶级政治:同业公会与劳资关系 |
1、同业公会与劳资分立 |
2、同业公会与劳资争议的处理 |
第七章 公益角色:工商同业公会的慈善救济活动 |
一、同业公益:同业公会的救济、教育活动 |
1、同业救济 |
2、同业教育 |
二、社会公益:同业公会的社会救济活动 |
1、同业公会社会救济之途径 |
2、同业公会社会救济之内容及影响 |
结语 |
一、同业公会的中间性治理机制 |
二、行业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 |
本文图表索引 |
表1-1 1895-1911年间民办工业企业行业分布表 |
表1-2 1929-1934年备案工商同业公会数量统计 |
表1-3 1941年各省市商人团体及会员统计表 |
表1-4 1942年沦陷区各主要城市同业公会分布情况 |
表1-5 上海部分传统行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表 |
表1-6 北京地区部分传统行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表 |
表1-7 上海市部分新兴行业同业公会成立情况表 |
表1-8 重要工业(附重要矿业)、输出业同业公会分布表(社会部直辖) |
表1-9 重要商业同业公会分布表 |
表1-10 非重要业同业公会分布表 |
图2-1 人民团体分类及组织系统图 |
表2-1 全国人民团体干部训练人数(1942—1948) |
表2-2 各人民团体中负领导责任之国民党员资历调查表(1938年) |
表3-1 上海卷烟工业同业公会1946年收支情况表 |
表3-2 社会团体申请经费补助表 |
表3-3 上海机器染织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分级与会费标准 |
表3-4 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入会费、月捐费与选举权数分配表 |
表3-5 商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计算表 |
表3-6 工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统计表 |
表3-7 输出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统计表 |
表3-8 上海绸缎业同业公会杭绸组财产录 |
表3-9 上海绸缎业同业公会湖绉组财产录 |
表4-1 各地商会、同业公会续呈通过行规问题案情况表 |
图4-1 上海市业规审议流程图 |
图5-1 政府—同业公会—企业关系图 |
表5-1 上海工商界晋京请愿团名单 |
表5-2 天津各业同业公会对实施营业执照规则的反映(1937-1940) |
图5-2 同业公会—企业—市场关系图 |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二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缅甸华人商会研究(20世纪初至60年代初)[D]. 李新铭. 厦门大学, 2017(12)
- [2]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A].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 2011
- [5]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 [6]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9冬季版)[J]. 赵敏. 建筑创作, 2010(02)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8]简讯[J]. 凌琳,陈曦. 时代建筑, 2008(06)
- [9]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D]. 魏文享.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2)
-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