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脱硫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淼[1](2021)在《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大多数燃煤电厂为了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SO2污染,配备了完整的烟气脱硫系统,脱硫的方式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为主,种类多样。脱硫废水作为湿法烟气脱硫的产物之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盐类等污染物质,不能直接外排。随着国家对火电厂污染物质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中,利用锅炉烟气热量实现废水的蒸发干燥是综合性能较优的工艺之一。脱硫废水烟气蒸发干燥“零排放”系统不同,其对电厂热经济性、设备可靠性及投资等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论文构建了不同的脱硫废水蒸发“零排放”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热力计算模型,结合具体工程进行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可为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首先,通过建立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能量平衡模型得到考虑外来能量进入脱硫塔时的出口烟气含湿量相对于不考虑外来能量进入高0.69%的结论,并结合脱硫系统水平衡模型、Cl-平衡模型,推导出燃煤电厂在煤含氯量不同的情况下脱硫废水排放量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具体工程实例,得到某300MW燃煤机组脱硫废水产量QW=3940.87kg/h,可为后续蒸发系统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其次,建立了饱和湿烟气含湿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烟气酸露点、锅炉热效率变化计算模型,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烟气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重新定义了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排烟损失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出不同蒸发工况下的机组参数,结果表明某300MW机组用低温烟气浓缩系统抽取烟气量约为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的3倍;用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下降约4℃,锅炉热效率下降0.29%,发电标准煤耗率增加1g/(KW·h);用中低温串联布置蒸发系统,若进入中温蒸发器内脱硫废水量增加10%,发电标准煤耗率增加0.021g/(KW-h),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下降0.025℃,这些不利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对于脱硫废水预浓缩方案,构建了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利用Aspenplus软件搭建了三效蒸发脱硫废水模型,Ebsilon软件搭建某300MW电厂热力系统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抽汽量下出口脱硫废水的流量、浓度、抽汽后电厂热经济性变化。结果表明,浓缩液含盐量超过50%,所需蒸汽量急剧增加;含盐量超过80%,多效蒸发系统的经济性急剧变差;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热耗率最多增加3.5kJ/(KW-h),发电标准煤耗率最多增加0.2g/(KW-h)。最后,论文将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系统的热经济性指标和烟气蒸发系统的进行比较。同中温烟气蒸发系统相比,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热经济性能更好;同串联布置烟气蒸发系统相比,二者热经济性能相差不大,需进一步从投资造价等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对比才能选择最优方案。
谢文霞[2](2020)在《喷淋塔中真空紫外光光解过氧化物诱导自由基一体化脱硫脱硝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存在大量的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耗煤量约占燃煤总量的三分之一,此类锅炉每年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数量十分可观。基于技术和经济问题,燃煤电站锅炉采用的石灰石湿法脱硫(Ca-WFGD)和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NH3-SCR)分级治理方案很难套用在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上。因此,为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开发一套经济高效简单的一体化脱硫脱硝新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课题组前期采用UV/H2O2氧化工艺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实验室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光源特性更好的VUV光源,开发了一套中试规模光化学喷淋塔脱硫脱硝试验系统,对VUV光解过氧化物诱导自由基氧化工艺脱硫脱硝的性能和机理展开了研究。为了解VUV光解H2O2诱导自由基氧化工艺在实际燃煤运行条件下的脱硫脱硝性能,在中试试验装置中研究了该工艺同时脱硫脱硝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产物和经济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SO2的高效脱除,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较大。提高VUV辐射强度、H2O2浓度和溶液p H可促进NO脱除。随着液气比L/G和溶液温度的升高,NO脱除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提高烟气流量、NO浓度和SO2浓度不利于NO脱除。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和SO2浓度为3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时,脱硫脱硝效率分别为100%和59.8%。该工艺的液相离子产物主要为SO42–和NO3–,脱除过程对产物累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投资和运行费用明显低于Ca-WFGD和NH3-SCR分级治理方案。为了提高VUV光解H2O2氧化工艺的脱硝能力和产物浓度,优选(NH4)2S2O8为添加剂,与H2O2制备成复合氧化剂(H2O2/S2O82–),在中试试验装置中研究了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2O2/S2O82–)诱导自由基同时脱硫脱硝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更高的脱硝能力并实现了对SO2的完全脱除。NO脱除效率随着VUV辐射强度、溶液温度和H2O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溶液p H值、S2O82–浓度和液气比L/G的增加对NO脱除过程具有双重影响。随着烟气流量和NO浓度的增加,NO脱除效率大幅下降。高浓度SO2与NO之间的竞争氧化现象比较明显,导致脱硝效率下降。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和SO2浓度为3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时,脱硫脱硝效率分别为100%和71.2%。溶液中的液相离子产物主要为NO3–和大量的SO42–。基于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2O2/S2O82–)氧化工艺优异的脱硫脱硝性能,为了解脱硫脱硝过程中化学反应与传质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认识脱硫脱硝的气液反应机理,在小型光化学喷淋塔中研究了该工艺氧化脱除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和同时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根据反应动力学理论和双膜理论,推导了NO脱除的本征速率方程,建立了NO吸收速率方程,探讨了操作参数对NO吸收速率的影响,计算和测定了NO反应级数和“八田数”。结果表明,NO吸收速率随着H2O2浓度、S2O82–浓度和NO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NO浓度的增加几乎成线性关系。提高溶液喷淋量,NO吸收速率降低。NO吸收速率随着溶液p H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2O2/S2O82–)氧化脱除NO过程对NO表现为快速拟一级反应。最后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下NO脱除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并获得了NO脱除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经验方程。不同反应系统对NO脱除性能的影响表明,活性基团氧化是脱除NO的主要路径,H2O2和S2O82–氧化是脱除NO的次要路径,VUV、H2O2和S2O82–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自由基检测结果显示,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2O2/S2O82–)氧化工艺脱硫脱硝过程产生了·OH和SO4–·双自由基,脱除过程为自由基链式反应。对液相离子产物分析和NO中氮元素质量守恒验算结果表明氧化反应在SO2和NO脱除中占主导地位。利用自由基稳态近似理论,推导了NO脱除的简化本征动力学模型,其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推导的机理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后,提出了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2O2/S2O82–)诱导自由基同时脱硫脱硝过程的反应机理。为解决在urea-WFGD系统中有效脱除NO的问题,尝试在urea-WFGD系统中耦合VUV光解H2O2技术实现同时脱硫脱硝。利用中试脱除装置中研究了VUV光解H2O2技术在urea-WFGD系统中的脱硝过程。结果表明,在所有运行条件下SO2实现完全脱除。提高VUV辐射强度和H2O2浓度可促进NO脱除,但增加烟气流量和NO浓度不利于NO脱除。NO脱除效率随着溶液温度、液气比L/G和urea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溶液温度的影响较小。SO2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和SO2浓度为3000 mg/m3、NO浓度为500 mg/m3时,脱硫脱硝效率分别为100%和65.87%。SO42–和NO3–分别是脱硫脱硝的最终离子产物。烟气中的NO主要被·OH氧化脱除,而H2O2和其他活性基团对NO的氧化脱除起次要作用,该工艺有望对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烟气中的多污染物实现一体化脱除。
张晶杰[3](2020)在《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能源发展一直以煤炭为主,中国电力发展以煤电为主。几十年来煤炭和煤电承担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需求的重任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其中煤电污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典型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和以细颗粒物(包括在环境中转化的二次污染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另一方面,煤炭具有高碳化石能源的本质属性,在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煤炭和煤电发展如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好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环保和节能法规、政策,在电力发展领域,不断出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环境经济新政策、新举措,以满足电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到1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步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如何在新时代,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要求,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是能源环境经济领域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本论文基于新时代发展对电力行业的要求,针对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和碳减排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工具,分析适用的经济政策工具,构建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并重点分析碳交易和环保电价政策的机制和成本效益影响,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研究了基本概念和研究综述。燃煤发电行业是我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点领域,政策内涵和实施效果对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分析对中国燃煤发电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包括能源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环境“3E”平衡理论、能源发展的约束性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庇古定理;分析了中国煤电发展中的环境经济理论依据,提出了新时代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要求。第二,研究了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工业化完成国家面对工业化生产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都积极采取环境经济政策,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型、影响程度、范围和特点、持续时间等方面因地因城因时施策,表现出了良好的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国外不同时期的环境经济政策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本文分析了环境税(费)、许可证、补贴政策,并对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了重点进行分析。第三,评析了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政策,包括排污收费、价格政策(电价补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燃煤电厂相关经济政策,梳理了历史脉络和机理,初步提出了政策优化的思路。第四,提出了新时期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分析新时代对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中需要取消、完善、增加的政策工具。第五,分析了碳交易与环保电价这两项重点政策对煤电企业的影响,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燃煤电厂在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不同利用小时数等因素下污染物控制成本水平和电力转型背景下影响环保电价敏感性因素,为在新时代继续完善这一重要机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可操作的建议。第六,在结论中指出新时代燃煤电厂环境经济政策应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视燃煤发电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成效显着,高水平清洁化的燃煤发电环境政策需要改革,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建议一是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与电力转型发展新形势和要求相结合,二是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四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马彬[4](2020)在《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作为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给和电力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电力行业是一次能源的消耗大户,2018年,用于发电的煤炭消费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0%左右;另一方面电力行业也是能源的创造者,2018年我国全年发电量为6.8万亿千万时,同比增长6.8%,创造了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其中,火电机组全年发电量约为4.98万亿千万时,占总发电量的73%。但长期以来“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一直是火电项目的标签,在煤炭和煤电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项目的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提高火电项目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各类气体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行维护、报废处置各个阶段,实施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是实现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提高火电项目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火电项目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入分析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方法,评估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针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厘清了火电项目全寿命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特点;建立了全寿命周期内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包括规划设计阶段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施工建设阶段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运营维护阶段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报废拆除阶段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投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费用组合优化的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2)建立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之间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分析了节能置换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点,提出了火电项目之间节能置换的主要方式;建立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之间的多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多任务代理理论,建立了计及多任务代理的火电项目之间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分别对多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和计及多任务代理的火电项目之间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3)建立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与其他类型发电项目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水能资源和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火电项目和水电项目的成本、能效和污染物排放,考虑发电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分别建立了火电项目与水电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估模型和火电项目与水电项目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进一步,建立了计及约束的火电项目和风电项目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引入模糊满意度理论和加权多目标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引入Zeuthen策略模型,建立了火电项目与其他类型发电项目跨区域发电置换交易谈判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4)评估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的综合效益。介绍了解释结构模型的内涵及工作原理,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综合效益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了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借助熵权-序关系法,设计了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法,评估了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的综合效益,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胡学超[5](2020)在《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复合吸附剂高温脱硫与再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在进行热煤气重整制备合成气过程中,煤中的硫元素在气化/重整时转化为硫化氢(H2S),而不是传统火电厂中的硫氧化物。尾气中的H2S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腐蚀性,未经净化处理排放到空气中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也是烟羽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所以脱除尾气中的H2S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常规脱硫工艺的运行温度远低于煤气化温度,导致热气冷却与再加热过程中额外的能量损耗。工业生产中的脱硫吸附剂存在突破硫容量较低、热稳定性差和再生困难等问题,所以开发适用于高温煤气脱硫、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高效再生性能的吸附剂尤为重要。本文以复合稀土氧化物(氧化钐掺杂氧化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测试实验优化的理论基础;然后制备了系列氧化钐掺杂氧化铈(SDC)吸附剂,用于去除热煤气中的H2S,研究了钐(Sm)的不同掺杂量、不同脱硫反应温度、H2S浓度等条件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温度、不同气氛、脱硫/再生循环对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吸附剂的再生机理与再生路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优化后的晶胞模型上研究Ce O2和SDC的电子结构、电荷转移、能带分布以及H2S分子在Ce O2(111)和SDC(111)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过程。研究发现SDC与Ce O2的能带结构十分接近,但是SDC的态密度在费米能级附近明显增强,其费米能级进入价带,形成大量空穴,有助于提高吸附过程中的电子转移。Sm的掺杂使H2S中的S在SDC(111)表面Ce顶位的吸附能(-0.21317 e V)比在Ce O2(111)表面Ce顶位的吸附能(-0.17478 e V)显着减小,更利于H2S吸附;并且掺杂Sm后,H2S中的S在Sm顶位的吸附能为-0.14377 e V,也可形成吸附,表明SDC比Ce O2具有更好的脱硫性能,尤其是二元稀土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促进,对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SDC会与H2S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电子转移现象,表明整个脱硫过程发生了很强的化学吸附。理论计算证明SDC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为实验室的精准测试和条件优化奠定了基础。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了SDC吸附剂并研究其高温脱硫性能。研究发现吸附剂中活性组分掺杂量对脱硫性能起关键作用,随着Sm掺杂量的增加,SDC吸附剂的脱硫能力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Sm的掺杂量为20%时,晶粒尺寸最小,比表面积最大,SDC吸附剂显示出最高的H2S突破硫容量,达到12.1 g S/100 g吸附剂。由于Ce O2与Sm2O3之间的协同作用,SDC吸附剂具有出色的脱硫性能。当反应温度为800℃时,吸附剂的突破时间最长、突破硫容量最大,说明800℃是SDC吸附剂的最佳脱硫温度,表明该吸附剂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煤气精脱硫。混合气氛中的H2会对SDC吸附剂的脱硫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显着缩短突破时间,降低突破硫容量,而CO对SDC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另外,添加水蒸汽、提高质量空速和增加H2S浓度都会使SDC吸附剂的脱硫性能下降。在脱硫过程中H2S和H2将Ce4+还原为Ce3+,并且脱硫后晶格氧明显降低;脱硫后的SDC吸附剂表面存在不同价态的硫,Ce2O2S是SDC吸附剂脱硫后的主要含硫物质。掺杂适量Sm可加强SDC吸附剂对还原气体(H2、H2S)的吸附活性,提高了脱硫性能。通过研究SDC吸附剂的脱硫/再生循环过程,确定了吸附剂的再生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SDC吸附剂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脱硫后的SDC吸附剂可在含O2气氛中高效再生。当再生温度为800℃时,吸附剂的二次脱硫突破硫容量最大,表明SDC吸附剂的最佳再生温度为800℃;脱硫后的吸附剂在不同O2浓度下均有明显的再生效果,当再生气氛中O2含量为5%时,吸附剂二次脱硫突破时间最长。经过六次连续脱硫/再生循环,吸附剂的突破时间相差不大,脱硫效果接近新鲜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潜质。此外,因Ce2O2S是吸附剂脱硫后的主要含硫产物,所以吸附剂再生机理的关键是Ce2O2S的再生路径。高温下O2/N2混合气体中Ce2O2S有两种再生路径:在空气气氛中,Ce2O2S先被氧化为Ce2O2SO4,然后分解为Ce O2和SO2;在2%O2/N2气氛中,Ce2O2S发生氧化反应直接生成Ce O2和硫单质。因此,精确控制再生过程中的氧含量可获得硫单质,为复合稀土氧化物吸附剂的再生提供新的思路。
余创[6](2020)在《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环境形势关注日渐增加和国家对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二氧化硫烟气排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铝工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主要工业污染物如含氟气体的排放得到有效的治理,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治理相对滞后。国家2010年9月发布实施《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新标准规定,电解铝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从400mg/m3(N)调整到200mg/m3(N)。因此,削减和控制铝工业烟气二氧化硫排放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卧式喷雾脱硫塔是美国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效低成本钙法脱硫除尘新技术,与普通立式洗涤塔脱硫技术相比,它具有投资省,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运行操作等特点,但是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较少。因此,要加快实现卧式喷雾脱硫塔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就必须对其脱硫过程进行探究。本文针对卧式脱硫塔脱硫过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卧式脱硫塔内部关键部件螺旋喷头实际物理结构,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进行了数学建模,对其雾化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发现其雾化锥角值随入口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大雾化锥角与喷头的内径有关。同时液滴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也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通过模拟数据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最大轴向速度与喷头之间距离的经验方程。其次通过建立卧式脱硫塔烟气流动模型,研究对比了烟气在不同入口速度、不同入口方向、不同入口方式下脱硫塔内部速度、压力、湍流量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烟气入口速度的提高对塔内烟气运动轨迹的影响不大,塔内压降和湍流动能也会随之增加,但塔内低压回流区面积会逐渐减小。当烟气入口速度为5m/s时,脱硫塔内压力分布最为均匀,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烟气沿水平方向进入脱硫塔内时,速度波动性较小,速度分布较为均匀,烟气流动较为平稳,塔内整体性能较好。渐扩式圆形管入口方式设计要优于直通式圆形管入口方式设计。最后在结构模拟优化后的脱硫塔设计基础上,采用钙法脱硫工艺作为处理手段,对影响脱硫效率的浆液p H值、液气比、钙硫比、SO2浓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气中SO2浓度在200~300mg/m3(N),液气比为15/1、钙硫比为1/1、吸收液p H值为7.0条件下卧式脱硫塔的SO2脱除率高达90%以上。反应器脱硫处理后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m3(N)达到了GB2546-2010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刘世念[7](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孙尧[8](2020)在《燃煤电厂水分回收系统实施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各类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电力行业水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出口高湿烟气中不仅含有大量水分和余热,还携有气溶胶、SO3等成分,电厂烟气水分回收系统是控制高湿烟气排放的有效措施,在实现节水效益的同时,高效利用低温烟气中的余热资源,并有望协同降低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减缓设备腐蚀、石膏雨和有色烟羽等大气污染问题。本文以燃煤电厂水分回收系统实施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为目标,对比分析现有烟气水分和余热回收技术、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及整体水分回收利用系统集成工艺。利用热力学算法对烟气余热利用的节能效果进行理论计算,结合案例电厂水分回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运行参数,分析实际烟气水热回收利用效果与技术设备、汽水集成系统工艺布置间的影响关系。基于已有中试试验结果,对膜法工艺系统的换热效果与烟气温度、冷却水流速等实际工况以及膜组件本身换热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得出提高烟气量和烟气温度,合理降低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以及对膜本身进行改性可有助于提高烟气水分回收效率。膜法系统更为稳定,回收水品质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膜法回收烟气水热系统实施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提供依据。基于现场试验调研数据与模拟计算,对采用不同水分回收系统的回收水量和回收水水质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对回收水净化、处理和利用途径作出对应分析,为电厂水分回收系统中烟气污染物深度减排提供参考。针对脱硫废水处理热法与膜法工艺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热膜耦合技术的新型水处理路线,以某案例电厂一套低温烟气浓缩耦合闪蒸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膜组件烟气水分回收系统为评估对象,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FAHP)对原始工艺方案、改进工艺方案和优化设计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技术、系统适应性等因素,得出基于膜法烟气水分回收+热膜耦合废水处理的创新性工艺优于现有工艺,为案例电厂选择最优工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黄洲[9](2020)在《燃煤烟气脱氯中氯元素迁移及SO3协同脱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烟气脱氯-脱硫废水零排放”是一种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问题的全新技术路线。课题组在浙能长兴电厂4#机组搭建现场实验平台,进一步验证化学动力学模拟与实验室实验结果,为示范工程给出指导性意见。本文主要对脱硫废水的回喷问题、脱氯生成物去向问题以及SO3协同脱除问题作出了相关研究。实验发现,以脱硫废水为溶剂的烟气脱氯效率略低于原以脱硫工艺水为溶剂的脱氯效率,但两者之间相差很小。当Na/Cl摩尔比分别达到7.58和8.93时,以工艺水与脱硫废水配制的NaOH溶液对燃煤烟气中的HCl脱除效率能达到70%;以工艺水为溶剂的试验中,以滤筒采集灰样,消解分析灰样中的氯含量,发现尘态氯捕集率与气态氯脱除效率线性相关,部分被脱除的氯可能以分子态氯盐或团聚的微细颗粒物形态被吸附在滤筒的玻璃纤维中;对灰样进行XPS分析,结果表明,未烟气脱氯灰样中不存在氯的特征峰,采用工艺水作为溶剂进行烟气脱氯后,灰样中无机氯特征峰面积明显增加,证明了脱氯反应生成的氯盐存在于飞灰中。对比脱硫废水回喷烟气和在其中加入碱基物质回喷的结果,发现灰样中的无机氯依次增加,说明脱硫废水中的氯盐可被固化到飞灰中。灰样的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烟气脱氯后,灰样中含有更多的絮状颗粒物,Na含量增加。采用脱硫废水作为溶剂后,灰样中微细颗粒物及絮状物显着增加,其中Na、Ca、Mg、Fe、S元素显着上升,说明脱氯生成的氯盐和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均被固化并与飞灰发生了团聚作用。实验发现燃煤烟气脱氯技术能够实现SO3的协同脱除,有利于缓解低温腐蚀。由于温度范围较低,燃煤烟气脱氯技术在SO3转化为气态硫酸过程中,不会增加烟气中硫酸浓度;80110℃范围内,燃煤烟气脱氯工艺会使硫酸冷凝液浓度降低5%左右;对于冷凝硫酸沉积速度,SO3浓度降低带来的增益效果,远大于水蒸气体积分数增大导致的减益后果;对于脱硫后设备,硫酸冷凝沉积液速度由3×10-5g/(m2˙s)下降到0.25×10-5g/(m2˙s),下降幅度达到91.7%。
吴其荣[10](2019)在《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湿法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是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利用湿法脱硫系统来提升脱硫效率和协同除尘效率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脱除方式,有利于经济地实现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已有工程应用表明,脱硫塔具有一定的粉尘协同脱除作用,且通过增加强化传质构件能够提升脱硫塔对SO2的吸收和粉尘的协同脱除作用,但目前在其作用机制上尚不清晰,且缺乏对相关影响参数的影响特性及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了空塔和筛板式喷淋塔的传质特性和协同除尘特性。通过研究筛板喷淋脱硫塔的传质特性,并与空塔喷淋脱硫塔进行比较,得到了筛板的增强传质特性。随着烟气量的增加,筛板对二氧化硫的增强吸收效率相对稳定;增强效率随着浆液循环量、入口SO2浓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液气比(L/G,指液体和气体的体积流量之比,单位为L/m3)下,随着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筛板的孔径和孔隙率大小对SO2的增强吸收作用影响显着,随着孔隙率的降低,不同影响因素下,筛板的增强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相对于孔隙率,不同影响因素下孔径变化对脱硫效率的增强吸收作用影响相对较少,对于5mm的小孔径其增强作用较为明显,而对于15mm和25mm的大孔径,其增强作用相对较小。入口粉尘参数和系统运行参数会影响脱硫塔的粉尘协同脱除能力。在空塔喷淋塔内,喷淋系统对小颗粒的粉尘脱除效率较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其脱除效率不断增高,对于2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其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在筛板喷淋塔内,脱硫塔对粉尘的脱除效果总体与空塔喷淋塔的影响趋势相似,呈现出小粒径脱除效率低,大粒径脱除效率高,但筛板喷淋塔的协同除尘性能总体略高于空塔喷淋塔。相同孔径的筛板,筛板喷淋塔的整体除尘效率随孔隙率和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孔隙率由21.2%增加到40.82%时,除尘效率由96.1%降低到91.2%。相同孔隙率的筛板,除尘效率由孔径5mm的99.3%下降到25mm的93.3%。建立了空塔喷淋塔下的液滴群协同除尘效率模型。模型在考虑单个液滴除尘效率的同时,引入了粉尘参数(入口粉尘浓度、粉尘颗粒直径)和系统运行参数(烟气流量、浆液循环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液滴群模型不能反映脱硫塔内复杂气液流动状况对粉尘脱除影响的问题。基于泡沫层的惯性碰撞和扩散机理,引入了增强因子修正系数,建立了筛板式喷淋塔系统协同除尘效率模型,模型有效反映了脱硫塔内的泡沫层增强除尘作用,为筛板式喷淋系统协同除尘效率计算提供了依据。研究了脱硫塔出口粉尘的粒径及其形态分布。入口颗粒大小、粉尘浓度和液气比均对出口的排放产生影响。较脱硫塔入口的粒径不均匀分布,出口粉尘整体呈现出粒径分布更加均匀。脱硫塔出口粉尘颗粒中的大于5μm的颗粒几乎能够被完全脱除,对于2.5μm以上的颗粒也能够达到96%的脱除效果;对于颗粒粒径小于1μm和0.5μm的粉尘颗粒脱除效果有限。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粉尘颗粒元素含量较空塔喷淋塔的元素含量相对更低、平均粒径更小,其出口粉尘颗粒平均粒径由空塔喷淋塔下的1.15μm降低到筛板喷淋塔下的0.94μm。
二、典型脱硫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脱硫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
1.2.1 传统工艺 |
1.2.2 深度处理工艺 |
1.2.3 零排放处理工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湿法烟气脱硫废水量理论计算 |
2.1 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 |
2.1.1 不考虑外来能量的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模型 |
2.1.2 考虑外来能量的湿法脱硫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模型 |
2.2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水平衡 |
2.3 脱硫废水量理论计算模型 |
2.3.1 烟气中C1元素的含量计算 |
2.3.2 脱硫废水量计算模型 |
2.4 计算结果分析及应用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构建及热力计算模型 |
3.1 脱硫废水烟气蒸发零排放系统构建及优缺点分析 |
3.2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2.1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出口烟气含湿量求解 |
3.2.2 低温烟气脱硫废水浓缩系统热力计算方法 |
3.3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3.1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器出口烟气温度确定 |
3.3.2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计算 |
3.3.3 锅炉热效率变化 |
3.3.4 中温烟气脱硫废水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方法 |
3.4 低温浓缩器+中温蒸发器串联布置蒸发系统热力计算模型 |
3.5 工程实例计算结果分析及应用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汽轮机抽汽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构建及模拟计算 |
4.1 多效蒸发脱硫废水系统 |
4.1.1 多效蒸发的流程选择 |
4.1.2 多效蒸发的效数确定 |
4.2 多效蒸发废水系统构建 |
4.3 脱硫废水多效蒸发系统数学建模 |
4.3.1 蒸发系统数学模型 |
4.3.2 换热器数学模型 |
4.4 脱硫废水多效蒸发系统模型求解 |
4.4.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4.4.2 物性选择和收敛方法 |
4.4.3 模型的建立 |
4.5 Aspen模块单元介绍 |
4.5.1 预热器(冷凝器)单元模块 |
4.5.2 蒸发设备单元模块 |
4.5.3 分离器和混合器单元模块 |
4.6 建立Aspen plus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模型 |
4.6.1 Aspen plus模拟结果 |
4.7 废水多效蒸发系统热力性评价 |
4.7.1 系统造水比GOR |
4.7.2 系统比传热面积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汽轮机抽汽对电厂热经济性影响计算与分析 |
5.1 利用Ebsilon为某300MW机组构建热力系统模型 |
5.1.1 Ebsilon热力模型组件介绍 |
5.1.2 Ebsilon机组热力系统模型搭建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2)喷淋塔中真空紫外光光解过氧化物诱导自由基一体化脱硫脱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烟气SO_2和NO_x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干法/半干法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湿式吸收法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3 传统湿式氧化法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4 自由基高级氧化法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中试光化学喷淋塔脱硫脱硝试验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方法 |
2.3 小型光化学喷淋塔脱硫脱硝实验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方法 |
2.4 化学试剂 |
2.5 主要检测仪器 |
2.6 脱除效率 |
2.7 VUV与UV光源特性对比 |
2.7.1 VUV和UV光源特性对SO_2与NO脱除效率的影响 |
2.7.2 VUV和UV光源特性对O_3生成的影响 |
2.7.3 H_2O在VUV辐射下自由基的生成特性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UV光解H_2O_2诱导自由基一体化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VUV辐射强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3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4 烟气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5 液气比L/G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6 溶液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7 溶液pH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8 入口NO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9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10 最佳运行工况下同时脱硫脱硝平行试验 |
3.11 产物累积特性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12 脱除产物分析 |
3.13 脱硫脱硝过程经济性分析 |
3.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_2O_2/S_2O_8~(2-))诱导自由基一体化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VUV辐射强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3 S_2O_8~(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4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5 烟气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6 溶液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7 复合溶液pH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8 液气比L/G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9 入口NO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10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4.11 最佳运行工况下脱硫脱硝平行试验 |
4.12 液相产物分析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_2O_2/S_2O_8~(2-))诱导自由基氧化脱除NO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 |
5.2.1 本征动力学方程 |
5.2.2 传质-反应方程 |
5.3 关键参数 |
5.3.1 物性参数的测定 |
5.3.2 传质参数的测定 |
5.3.3 NO吸收速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操作参数对NO吸收速率的影响 |
5.4.2 NO反应级数 |
5.4.3 “八田数”Ha |
5.4.4 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UV光解复合氧化剂(H_2O_2/S_2O_8~(2-))诱导自由基脱硫脱硝的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不同反应系统对NO和SO_2脱除性能的影响 |
6.3 自由基检测 |
6.4 VUV-(H_2O_2/S_2O_8~(2-))反应系统脱除SO2和NO的产物分析 |
6.4.1 气相产物 |
6.4.2 液相产物 |
6.5 元素质量平衡验算 |
6.6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6.1 NO脱除过程的简化处理 |
6.6.2 NO脱除过程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析 |
6.6.3 拟合结果的验证 |
6.7 脱硫脱硝机理总结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VUV/H_2O_2技术在urea-WF GD系统中脱除NO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H_2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3 Urea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4 VUV辐射强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5 溶液温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6 烟气流量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7 液气比L/G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8 入口NO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9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7.10 最佳运行工况下脱硫脱硝平行试验 |
7.11 液相产物分析 |
7.12 SO_2和NO脱除路径探究 |
7.13 VUV光解H_2O_2技术在urea-WF GD系统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应用前景 |
7.1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溶液粘度的测定 |
附录2 溶解度系数 |
附录3 扩散系数 |
附录3.1 液相扩散系数 |
附录3.2 气相扩散系数 |
附录4 反应器传质参数测定 |
附录4.1 实验流程 |
附录4.2 实验步骤 |
附录4.3 液相传质系数和气液比界面积的测定 |
附录4.4 气相传质系数的测定 |
符号含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及研究对象 |
1.2.3 电力相关重要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
1.2.4 对文献综述的评价 |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 |
1.3.1 总体思路及内容框架 |
1.3.2 各章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能源-经济-环境政策理论分析 |
2.1 能源经济环境平衡理论 |
2.1.1 能源经济理论 |
2.1.2 “3E”平衡理论 |
2.1.3 约束性理论 |
2.2 环境经济政策理论 |
2.2.1 对庇古税基本内涵的理解 |
2.2.2 对科斯定理基本内涵的理解 |
2.3 中国煤电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理论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的应用 |
3.1 美国 |
3.1.1 清洁空气市场计划 |
3.1.2 碳排放权交易 |
3.2 欧洲 |
3.2.1 大气污染物管理 |
3.2.2 碳减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评析 |
4.1 政策框架的形成及特点 |
4.2 几项重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分析 |
4.2.1 排污费与环境税 |
4.2.2 环保电价 |
4.2.3 排污权交易 |
4.2.4 排污权有偿使用 |
4.2.5 排污许可 |
4.3 碳减排政策分析 |
4.3.1 电价调节政策 |
4.3.2 碳排放权交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构建 |
5.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力环境经济政策趋势 |
5.1.1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政府的作用 |
5.1.2 “3E”平衡点向低碳侧移动 |
5.2 新时代对能源电力转型的基本要求和难点 |
5.2.1 新能源体系对电力转型的要求 |
5.3 |
5.3.2 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存在的问题 |
5.3.3 新时代环境政策的框架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煤电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评估 |
6.1 碳交易对煤电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碳交易对不同的发电主体影响机制分析 |
6.1.2 碳交易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效益影响分析 |
6.2 燃煤发电企业环保电价成本效益分析 |
6.2.1 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分析 |
6.2.2 不分地区脱硫、脱硝、除尘成本结构分析 |
6.2.3 各区域平均成本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煤电将继续为能源电力在中短期的低碳转型发挥支撑作用 |
7.1.2 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燃煤发电领域成效显着 |
7.1.3 要针对新时代特点完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 |
7.1.4 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改革以适应环保技术进步和环保管理改革要求 |
7.1.5 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 |
7.2 主要政策建议 |
7.2.1 积极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
7.2.2 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
7.2.3 构建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 |
7.2.4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 |
1.2.1 全寿命周期火电项目研究 |
1.2.2 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研究 |
1.2.3 火电项目节能评估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章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及评估基础理论 |
2.1 全寿命周期管理基础理论 |
2.1.1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
2.1.2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种类及特点 |
2.1.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2.2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减排优化规划管理理论 |
2.2.1 我国火电项目节能减排介绍 |
2.2.2 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方法 |
2.3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减排综合评估理论 |
2.3.1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3.2 火电项目节能减排综合评估指标 |
2.3.3 火电项目节能减排综合评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污染物排放等费用组合优化的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火电项目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研究 |
3.1.1 研究目的和范围 |
3.1.2 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相互关系 |
3.1.3 火电项目全寿命周期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特点 |
3.2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 |
3.2.1 计算基本假定 |
3.2.2 全寿命周期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模型 |
3.3 基于投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费用组合优化的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3.3 组合优化规划模型求解策略 |
3.4 算例分析 |
3.4.1 节能优化方案规划 |
3.4.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节能优化规划方案比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之间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4.1 节能置换机制分析 |
4.1.1 节能置换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
4.1.2 节能置换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
4.1.3 节能置换的主要方式 |
4.2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间多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4.2.1 单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构建 |
4.2.2 多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构建 |
4.2.3 模型求解算法 |
4.3 全寿命周期内计及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火电项目间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4.3.1 多任务委托代理的概念 |
4.3.2 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参数设定 |
4.3.3 多任务委托代理管理模型构建 |
4.4 算例分析 |
4.4.1 全寿命周期内多目标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算例分析 |
4.4.2 全寿命周期内多任务委托代理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与其他类型发电项目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5.1 我国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分布情况 |
5.1.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
5.1.2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情况 |
5.1.3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
5.2 计及火电项目和其他类型发电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理论分析 |
5.2.1 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阶段划分 |
5.2.2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和其他类型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
5.3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与水电项目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5.3.1 火电项目和水电项目的成本、能效和排放对比分析 |
5.3.2 火电项目与水电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估模型 |
5.3.3 计及综合绩效的火电项目与水电项目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5.3.4 算例分析 |
5.4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与风电项目的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5.4.1 计及机会约束的火电项目与风电项目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 |
5.4.2 火电项目与风电项目节能置换优化规划管理模型求解算法 |
5.4.3 算例分析 |
5.5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和其他类型发电项目跨区域发电置换交易谈判模型 |
5.5.1 Zeuthen策略模型 |
5.5.2 节能置换交易谈判模型 |
5.5.3 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评估分析 |
6.1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关键指标筛选 |
6.1.1 解释结构模型内涵及工作原理 |
6.1.2 基于ISM的综合效益指标关系分析及筛选优化模型 |
6.1.3 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关键指标筛选优化研究 |
6.2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6.3 全寿命周期内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评估模型建立 |
6.3.1 基于熵权-序关系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6.3.2 基于TOPSIS的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6.4 算例分析 |
6.4.1 原始数据 |
6.4.2 综合评估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复合吸附剂高温脱硫与再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1.2.1 湿法脱硫 |
1.2.2 半干法脱硫 |
1.2.3 干法脱硫 |
1.3 脱硫吸附剂研究现状 |
1.3.1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
1.3.2 复合氧化物吸附剂 |
1.3.3 介孔材料吸附剂 |
1.4 脱硫气氛对吸附剂的影响 |
1.4.1 CO、H_2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1.4.2 H_2O、CO_2等气体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1.5 再生条件对吸附剂的影响 |
1.5.1 再生温度对吸附剂的影响 |
1.5.2 再生次数对吸附剂的影响 |
1.5.3 再生气氛对吸附剂的影响 |
1.6 脱硫吸附剂的计算与模拟 |
1.7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
2.2.1 CeO_2吸附剂的合成 |
2.2.2 SDC吸附剂的合成 |
2.3 吸附剂的表征与计算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氮气吸脱附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
2.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8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4 吸附剂的脱硫实验 |
2.4.1 实验装置与条件 |
2.4.2 吸附剂的脱硫能力评估 |
2.4.3 吸附剂的吸附能计算 |
2.5 吸附剂的再生实验 |
2.5.1 再生实验 |
2.5.2 硫单质收集实验 |
2.5.3 硫基酸收集与回收率计算 |
第三章 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吸附剂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3.1 计算方法与优化条件 |
3.1.1 计算方法 |
3.1.2 几何优化条件 |
3.2 吸附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3.2.1 Ce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3.2.2 SDC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3.2.3 CeO_2(111)与SDC(111)表面的硫化氢吸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吸附剂高温脱除硫化氢的性能研究 |
4.1 SDC吸附剂的制备 |
4.1.1 吸附剂的制备 |
4.1.2 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4.2 SDC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研究 |
4.2.1 钐掺杂量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2.3 还原气体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2.4 水蒸气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2.5 质量空速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2.6 硫化氢浓度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4.3 SDC吸附剂的表征 |
4.3.1 吸附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 |
4.3.2 吸附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3.3 吸附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4 吸附剂的氮气吸脱附分析 |
4.3.5 吸附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及再生机理研究 |
5.1 SDC吸附剂再生样品的制备 |
5.1.1 脱硫后吸附剂收集与再生样品制备 |
5.1.2 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5.2 SDC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
5.2.1 再生温度对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
5.2.2 再生气体对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
5.2.3 再生次数对吸附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
5.3 SDC吸附剂的再生机理研究 |
5.3.1 吸附剂再生前后的结构变化 |
5.3.2 吸附剂再生前后的形貌变化 |
5.3.3 吸附剂再生前后的元素变化 |
5.3.4 吸附剂的再生机理研究 |
5.3.5 吸附剂再生过程中的硫基酸收集 |
5.3.6 吸附剂再生过程中的硫单质收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2.1 二氧化硫污染的危害 |
1.2.2 铝工业发展与SO2排放来源与现状 |
1.3 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技术 |
1.3.1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2 海水脱硫工艺 |
1.3.3 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4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
1.3.5 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
1.3.6 钙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7 脱硫工艺比较 |
1.4 国内烟气外脱硫技术现状 |
1.4.1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
1.4.2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
1.5 数值模拟技术在烟气脱硫研究中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性 |
1.6.1 课题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建模理论及方法 |
2.1 卧式喷雾脱硫塔特点分析 |
2.2 卧式喷雾脱硫塔的整体建模方法 |
2.3 卧式喷雾脱硫塔中控制方程的建立 |
2.3.1 动量守恒方程 |
2.3.2 质量守恒方程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2.3.4 各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
2.4 卧式喷雾脱硫塔中湍流流动数学模型 |
2.4.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4.2 湍流基本方程 |
2.4.3 湍流模型的选择 |
2.5 多相流流动数学模型 |
2.5.1 VOF模型 |
2.5.2 Mixture模型 |
2.5.3 Euler模型 |
2.6 物质参数 |
2.6.1 扩散系数 |
2.6.2 热扩散系数 |
2.6.3 导热系数 |
2.6.4 粘度 |
2.6.5 比热容 |
2.6.6 密度 |
2.7 数学模型的离散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喷头雾化特性仿真模拟 |
3.1 螺旋喷头CFD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计算域网格划分 |
3.1.3 材料与边界条件 |
3.2 模型验证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雾化锥角变化规律分析 |
3.3.2 轴向速率分布特性分析 |
3.3.3 径向速率分布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卧式脱硫塔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4.1 卧式脱硫塔CFD模型 |
4.1.1 物理模型 |
4.1.2 计算域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 |
4.2 模型验证 |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烟气入口速度分析 |
4.3.2 烟气入口方向分析 |
4.3.3 烟气入口方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卧式脱硫塔烟气脱硫实验 |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5.2 实验流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pH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2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3 钙硫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4 烟气中SO_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燃煤电厂水分回收系统实施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燃煤电厂水分回收利用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燃煤电厂余热深度利用潜力分析与余热利用案例 |
2.1 背景 |
2.2 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概述 |
2.3 烟气余热资源理论计算 |
2.4 不同换热设备余热利用效果分析 |
2.4.1 常规换热设备换热效果分析 |
2.4.2 复合膜组件换热效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电厂烟气中水分回收技术与回收水利用途径分析 |
3.1 引言 |
3.2 燃煤烟气水分回收的意义 |
3.3 烟气水回收技术对比研究 |
3.3.1 冷凝换热技术 |
3.3.2 溶液/固体吸收技术 |
3.3.3 膜法水分捕集技术 |
3.3.4 烟气水回收技术工艺优缺点对比分析 |
3.4 燃煤电厂烟气回收水水质和水量分析 |
3.4.1 回收水水质分析 |
3.4.2 回收水水量分析 |
3.5 烟气回收水用途分析 |
3.5.1 脱硫塔补水 |
3.5.2 循环冷却水 |
3.5.3 锅炉补给水 |
3.6 小结 |
第4章 燃煤电厂废水中水分回收技术与回收水的利用 |
4.1 背景 |
4.2 燃煤电厂废水来源及分类 |
4.3 各类废水水质特征 |
4.4 燃煤电厂各类废水回收利用途径 |
4.5 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
4.5.1 浓缩蒸发处理工艺 |
4.5.2 膜法浓缩工艺 |
4.5.3 多效闪蒸工艺 |
4.6 热膜耦合技术理念与工艺设计 |
4.6.1 热膜耦合技术理念 |
4.6.2 针对案例机组的热膜耦合工艺系统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煤电厂水分与余热回收系统工艺设计方案与评估 |
5.1 燃煤电厂水分和余热回收系统工艺方案优选综合评价模型确定 |
5.1.1 评价对象 |
5.1.2 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基本概念 |
5.2 FAHP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2.1 确定评价指标 |
5.2.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5.3 FAHP评价模型构造 |
5.3.1 构建模糊判断矩阵与其一致性检验 |
5.3.2 评价指标的权重W_i与最大特征根λ_(max)的计算 |
5.4 水分和余热回收工艺方案优劣顺序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燃煤烟气脱氯中氯元素迁移及SO3协同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能源消费概况 |
1.1.2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现状及政策要求 |
1.2 脱硫废水概述 |
1.2.1 脱硫废水的来源 |
1.2.2 脱硫废水的性质 |
1.2.3 脱硫废水的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烟气中氯化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3 飞灰研究方法和氯元素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现场实验平台与气态氯脱除影响因素探究 |
2.1 现场实验平台介绍 |
2.1.1 实验平台 |
2.1.2 氯元素采样枪 |
2.2 对照实验 |
2.2.1 双级吸收 |
2.2.2 样品中氯元素来源 |
2.3 钠氯比对脱氯效率的影响 |
2.4 不同碱基物质对脱氯效率的影响 |
2.5 不同溶剂对脱氯效率的影响 |
2.6 不同烟气量对脱氯效率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燃煤烟气脱氯技术对尘态氯的影响 |
3.1 飞灰采样原理 |
3.2 超纯水消解 |
3.3 XPS处理 |
3.3.1 灰样XPS全谱 |
3.3.2 灰样XPS氯元素分谱 |
3.4 NaCl与飞灰团聚的SEM-ED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燃煤烟气脱氯技术对SO_3的影响 |
4.1 SO_3的形成与转化 |
4.2 SO_3的现场测试 |
4.3 燃煤烟气脱氯技术对SO_3的影响 |
4.4 促进SO_3转化的因素 |
4.4.1 SO_3转化为H_2SO_4的化学热力学计算 |
4.4.2 SO_3转化成H_2SO_4的影响因素 |
4.5 尾部烟道硫酸冷凝液浓度预测 |
4.5.1 预测模型 |
4.5.2 模型计算 |
4.5.3 结果分析 |
4.6 尾部烟道硫酸冷凝液沉积速度 |
4.6.1 冷凝液沉积速度对气气换热器热段的影响 |
4.6.2 冷凝液沉积速度对脱硫后烟道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湿法脱硫技术 |
1.2.1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
1.2.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原理 |
1.2.3 湿法脱硫增效技术 |
1.2.4 筛板式喷淋塔及其结构 |
1.3 筛板式喷淋塔脱硫的研究现状 |
1.3.1 筛板式喷淋塔传质研究 |
1.3.2 筛板喷淋塔特性分析 |
1.4 筛板喷淋塔除尘研究现状 |
1.4.1 开放性粉尘的脱除 |
1.4.2 洗涤塔除尘 |
1.4.3 脱硫塔协同除尘 |
1.4.4 筛板喷淋塔除尘 |
1.4.5 粉尘捕集机理 |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3 空塔及筛板式喷淋吸收塔的脱硫传质实验研究 |
3.1 空塔喷淋塔的脱硫特性实验研究 |
3.1.1 烟气流量的影响 |
3.1.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
3.1.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
3.1.4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
3.1.5 浆液pH值的影响 |
3.2 筛板喷淋塔的脱硫特性实验研究 |
3.2.1 烟气流量的影响 |
3.2.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
3.2.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
3.2.4 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
3.2.5 浆液pH值的影响 |
3.3 筛板的增强效率 |
3.3.1 烟气流量的影响 |
3.3.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
3.3.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
3.3.4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
3.3.5 浆液pH值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空塔喷淋塔及筛板喷淋塔的协同除尘实验研究 |
4.1 空塔喷淋塔粉尘脱除特性 |
4.1.1 入口粉尘特性的影响 |
4.1.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4.2 筛板喷淋吸收塔粉尘脱除特性 |
4.2.1 粉尘特性的影响 |
4.2.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4.2.3 筛板结构参数的影响 |
4.3 筛板对粉尘的增强脱除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5 脱硫塔协同除尘模型研究 |
5.1 空塔喷淋塔的综合协同除尘模型 |
5.1.1 单个液滴的综合除尘效率模型 |
5.1.2 液滴分级除尘效率模型 |
5.1.3 喷淋塔内的液滴群分级除尘效率模型 |
5.1.4 空塔除尘效率模型建立 |
5.2 筛板式喷淋吸收塔的协同除尘模型研究 |
5.2.1 泡沫除尘效率模型 |
5.2.2 泡沫层增强除尘模型建立 |
5.2.3 泡沫层增强除尘特性分析 |
5.3 小结 |
6 脱硫吸收塔出口颗粒物形态及大小 |
6.1 入口粉尘颗粒形态及大小 |
6.2 浆液成份 |
6.3 颗粒的形态 |
6.4 WFGD系统内的化学反应 |
6.5 不同影响因素下WFGD出口的化学组成 |
6.5.1 不同液气比的影响 |
6.5.2 不同入口颗粒粒径的影响 |
6.5.3 入口粉尘颗粒浓度的影响 |
6.6 WFGD出口颗粒物形态及大小 |
6.6.1 空白样 |
6.6.2 WFGD出口颗粒物形态 |
6.6.3 WFGD出口颗粒大小 |
6.7 筛板对喷淋塔出口颗粒形态的影响 |
6.7.1 筛板喷淋塔下出口颗粒成份 |
6.7.2 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颗粒物形态 |
6.7.3 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颗粒物大小及分布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典型脱硫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系统热力分析及优化[D]. 周淼. 山东大学, 2021(09)
- [2]喷淋塔中真空紫外光光解过氧化物诱导自由基一体化脱硫脱硝研究[D]. 谢文霞. 东南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 张晶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火电项目节能优化规划管理研究[D]. 马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5]氧化钐掺杂氧化铈复合吸附剂高温脱硫与再生性能研究[D]. 胡学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1)
- [6]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D]. 余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燃煤电厂水分回收系统实施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D]. 孙尧.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9]燃煤烟气脱氯中氯元素迁移及SO3协同脱除研究[D]. 黄洲. 浙江大学, 2020(08)
- [10]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D]. 吴其荣.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