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海帆[1](2005)在《2005年总目次》文中指出
霍裕敏,杨科[2](2000)在《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文中研究表明1启动时的常见故障1.1电动机不能启动,且无任何声响这种故障现象表明电机的主回路不通,或者是电源停电.主回路不通一般是因为电源控制开关没有合上,或是控制回路因年久失修,使有关按钮或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松脱,因而造成电动机不能接通三相电源;控制回路或主回路中的熔断器动作熔体熔断,也是造成电路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丹[3](2018)在《田间机器人行走底盘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在各个行业都出现了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的工作形式,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行业中也需要智能机器人代替人进行农业生产,目前的田间机器人多数是型号单一,只能针对一种农艺进行工作,为了使田间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更高,需要研究一种多用途机器人平台,文章选择轮式移动机器人平台进行研究。机器人底盘的优劣取决于机器人的行走底盘系统,文章主要是针对田间机器人的底盘行走系统进行研究,设计的机器人采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底盘装置,并且可以自动调节左右车轮的轮距。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介绍了田间机器人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有目前农业机器人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现在农业机器人的发展问题主要有安全性与工作可靠性差、功能单一、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偏低、农艺和农业机器人结合的不够紧密等问题,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路线等。2.主要对田间机器人行走进行了分析,在直线行走时机器人的功率消耗较低,而在转弯时功率消耗较大,并且介绍了几种转向结构,阿克曼转向、合成轴转向和滑移转向,对同侧同速和独立驱动两种滑移转向形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两种转向方式的滑移转弯半径和转弯角速度与四个车轮车速的关系,最终将本设计机器人行走底盘系统确定为四轮独立驱动和滑移转向形式进行行走作业。3.介绍底盘的设计主要包括底盘整体结构布置、电源和电机的选择和如何实现自动改变轮距的,田间机器人底盘设计的总体结构,主要部件选择依据和计算结果,驱动电机的选择,举升机构、液压缸和液压泵的计算与选择,并且描述了底盘装置是如何改变轮距的,通过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液压驱动的升降平台,并且对液压系统进行了计算。4.设计完成后,本文对电动底盘设计进行了实验,主要对牵引力等数据做了试验,试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电动底盘及四轮独立驱动符合本文设计要求。
何二春[4](2014)在《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液压打桩机因其打击能量大、工作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履带底盘是打桩机整机支撑和行走的关键装置,其液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溢流和泄漏等能量损失,而损失的能量又以热量形式传递给液压系统,引起系统油温的上升。过高的油温不仅影响系统工作性能,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故障和失效。因此,设计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时,对其温度特性进行预测分析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首先,分析了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根据打桩机运行性能要求,确定履带底盘液压系统设计方案。结合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初步分析了系统主要功率损失热流量。其次,分析了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中普遍采用的RC网络传热建模理论。结合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采用热力学控制体温度变化计算方法,在传统RC网络传热节点模型中引进压力对温度的影响,提出考虑温度与压力相互影响的液压系统改进建模方法。并应用于ZCY20-6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的建模,得到了系统各节点温度和压力的数学模型。再次,借助MATLAB平台,分析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温度与压力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油温的动态变化与压力波动相关,所设计的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在行走和爬坡工况时,油温随压力的波动而变化,压力稳定后油温稳定上升,系统各处油温最终稳定于较高温度。对此提出系统改进方案,并基于改进的RC网络系统模型,仿真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试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理论改进的有效性和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打桩机液压履带底盘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纪军[5](2012)在《320吨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文中指出静力压桩机以其压桩速度高,噪音低等特点成为城市桩工基础施工的主要设备。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热平衡油温的高低对整机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影响液压系统热平衡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对提高静力压桩机工作效能及整机工作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内容如下:1、对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的热特性分析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生热与散热进行理论计算,得出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最大生热元件,而最有效散热元件是液压油箱。2、对320吨静力压桩机纵移、升高和加力压桩三种主要工况下液压系统的热平衡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纵移和升高工况下,液压系统生热量与散热量几乎相等而处于热平衡状态,油温基本维持稳定不变;在加力压桩工况下,液压系统生热量为20.27kW,散热量为11.08kW,生热量远远大于散热量,未处于热平衡状态,油温升高。三种工况下,液压泵功率损失占总损失的百分比依次为57.75%、64.0%和49.39%,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最为严重。并对液压油箱内置散热管束进行了散热优化以降低热平衡温度。3、借助流体和传热仿真软件FLUENT,对静力压桩机油箱优化前后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散热管束后,油箱内部的涡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传热死区减少,远离回油腔的油腔散热效果较明显,液压油温度由348.12K下降为344.16K。回油速度越高,油箱内部的局部能量损失越大,散热效果越不好,并通过拟合计算得到了油温与流速的关系式。4、对两台320吨静力压桩机工作状态下的油温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散热优化后,油箱热平衡温度由74.2℃下降为71.1℃,表明散热管束散热效果明显,延长了静力压桩机高温环境下连续不间断作业的时间。
吴海荣[6](2005)在《筑路机械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当前筑路机械的冷却系统风扇主要是采用了传统曲轴定转动比驱动,且同一冷却系统风扇同时承担着发动机和筑路机械传动系统、液力举升以及转向系统液压油的散热任务,散热强度极大。这种驱动方式使筑路机械发动机起动转矩大、预热时间长、低速大负荷时冷却不足、高速小负荷时冷却能力过剩,从而造成发动机冷却不合理,风扇耗能较大,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且风扇安装位置受限,工作噪声大。 本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冷却系统,该系统采用两种驱动方式共用一个电控单元,分别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它既可以解决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常出现的发动机过热和液压传动系统冷却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将风扇分开放置,冷却合理可靠。 本论文对该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发动机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主要液压元件的参数计算、选型及比例溢流阀的选择匹配等设计作了详细论述。系统的特点及其实现的功能为:不同于以往单一式的冷却系统,本系统将整个冷却系统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这两个系统分别对发动机和液压油冷却,并由电控单元进行统一控制。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了液压驱动方式实现了风扇转速的无级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冷却液温度和目标冷却液温度调节系统中比例阀的控制电流,进而控制风扇转速。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了电机驱动,然后由电控单元根据液压油的温度控制电机的起停。两种风扇驱动方式分别根据不同的冷却要求,独立工作。
周正飞[7](2016)在《基于离合器激振的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与试验》文中认为汽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是汽车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来源,影响到汽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随着汽车结构轻量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使得传动系扭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采用集中质量离散化方法建立传动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搭建离合器扭矩传递性能试验台,进一步的研究汽车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本文拟做的工作如下:1.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汽车传动系扭振的建模与试验方法,介绍传动系统及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引起汽车传动系扭振的主要振源,重点研究发动机和离合器的激振源;并研究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计算方法。2.在某型轿车传动系统的基础上,运用扭转振动分析理论,确定了传动系当量系统的简化原则并对动力传动系统各总成部件进行当量简化;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10自由度集中质量惯性圆盘—弹性轴—阻尼离散化近似分析模型,确立模型的参数矩阵并用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得到了自由振动情况下系统的固有频率及主振型;同时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发动机临界转速。3.研究离合器接合过程对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四个阶段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4自由度扭振模型,仿真分析离合器接合时的滑磨阶段和共同运转阶段的扭转角大小。4.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离合器激振的影响建立传动扭转振动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机械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制系统及实时数据测试系统,可以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扭矩传递特性进行性能测试及准确的工况模拟;进行稳态工况下传动扭振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以及试验结果分析。
陈再胜[8](2014)在《基于有限元分析液压油泵骨架油封漏油研究》文中提出骨架油封是油封的典型代表,它主要作用是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传动部件隔离,防止油液的泄露。在液压油泵的轴端一般采用两种油封其一是机械密封,其二是骨架油封密封,机械密封由于其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一般是骨架油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现在液压油泵采用骨架油封越来越多。液压油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主要的部件之一,由于液压油泵油封漏会导致整个液压系统工作无力、甚至失效,因此研究液压油泵骨架油封漏油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液压驱动系统液压油泵油封漏油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工程试验、有限元分析等对液压油泵轴端骨架油封漏油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工况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液压驱动油泵骨架油封漏油各种原因,其中由于油泵轴振动、油泵泵腔压力高、油封的结构等是引起油封漏油主要原因。(2)通过对泵的固定、传动轴的连接方式以及轴承等引起的轴振动进行分析,找出轴振动引起油封漏油的机理。(3)通过对不同型号液压油泵的静态检测实验数据分析,再通过理论计算,找出了液压油轴承泵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到轴的径向间隙,绘制出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的曲线关系图,从而找到了由于轴向间隙达到一定值引起泵轴振动所导致的油封漏油规律。(4)在非线性、接触模式下,对油封进行结构静力学的有限元分析。通过研究安装过盈量大小和密封腔内压力大小对油封唇口接触压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分析唇口接触压力以及油封变形大小对骨架油封漏油的影响情况。
简洁[9](2012)在《电动清扫车清扫作业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危机日益显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主要用于城市清扫保洁工作的路面清扫车更应顺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环保型电动清扫车及其清扫作业装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电动清扫车清扫作业装置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了市面上各类清扫车的优缺点,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重新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电动清扫车的清扫作业装置,由两个盘刷一个滚刷和一套垃圾收集系统组成,并以蓄电池提供作业动力、采用全液压形式驱动;其次对清扫作业装置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主要设计了一套竖直放置的垃圾收集系统,该系统能连续不间断地收集由滚刷扫起的垃圾,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尘除尘作用;然后有重点地对滚刷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建立了计算模型,对其工作参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最后通过制作了部分样车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王国安[10](2008)在《机器人PID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器人控制技术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机器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更多的控制场合中。本文对减重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和空中机器人这两个不同类型机器人系统的PID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两个机器人系统的开发、调试、试验等内容。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评价了机器人PID控制在不同硬件条件下的方法和效果。在减重式下肢康复机器人部分,分析了特定的机器人系统控制要求,根据要求制定系统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对具体实施步骤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和实现。介绍了机器人系统控制软件的结构,分析了在减重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中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在空中机器人部分,搭建了一架基于AP50自动驾驶仪的小型固定翼空中机器人系统。介绍了该空中机器人系统搭建过程中各种部件和模块的选型、测试、安装和调试过程。基于该空中机器人系统进行了自动驾驶飞行调整试验,对记录下来的飞行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各种因素对机器人系统的影响,总结出了一套针对AP50自动驾驶仪,切实可行的PID参数调试整定方法。本文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3)田间机器人行走底盘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发展动态 |
1.2.3 目前农业机器人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滑移转向运动与功率分析 |
2.1 底盘移动能力分析 |
2.2 转向方式的选择 |
2.2.1 阿克曼转向 |
2.2.2 合成轴转向 |
2.2.3 滑移转向 |
2.2.4 其他转向方式 |
2.3 独立驱动底盘功率分析与优化 |
2.3.1 动力摩擦引起的功率损失 |
2.3.2 独立驱动底盘的功率 |
2.3.3 优化滑移转向功率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机器人底盘结构设计 |
3.1 底盘的整体布置 |
3.2 机械部分计算 |
3.2.1 电机牵引力计算 |
3.2.2 传动比选定与速度校验 |
3.3 电机与电源选择 |
3.3.1 电机选择 |
3.3.2 电源选择 |
3.4 自动调节轮距的车载平台 |
3.4.1 升降台设计 |
3.4.2 液压缸设计 |
3.4.3 液压泵计算和选择 |
3.4.4 驱动电机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动底盘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实验准备 |
4.3 底盘行驶试验 |
4.3.1 测量底盘重心位置 |
4.3.2 底盘牵引力测试 |
4.3.3 测量同侧同速滑移转向半径 |
4.4 底盘系统功率优化试验 |
4.4.1 试验目的 |
4.4.2 试验所需工具 |
4.4.3 直线行程试验 |
4.4.4 同侧同速滑移转向试验 |
4.4.5 独立驱动滑移转向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的背景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现状 |
1.3.1 流体传动与传热研究现状 |
1.3.2 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国外现状 |
1.3.3 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国内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功率损失热流量分析 |
2.1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控制原理 |
2.1.1 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
2.1.2 履带底盘液压系统主要组成元件参数 |
2.2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热流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液压系统RC网络传热建模理论的改进及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建模 |
3.1 液压系统RC网络传热建模理论的改进 |
3.1.1 传统液压系统RC网络传热建模理论 |
3.1.2 液压系统RC网络传热建模理论的改进 |
3.2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建模 |
3.2.1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节点网络传热模型 |
3.2.2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各节点改进的数学模型 |
3.2.3 液压系统油液物性参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温度特性及改进方案仿真分析 |
4.1 仿真程序设计 |
4.2 打桩机履带底盘行走工况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2.1 多路阀进油口油温与压力 |
4.2.2 螺纹插装集成阀进油口油温与压力 |
4.2.3 散热器出油口油温与压力 |
4.3 打桩机履带底盘爬坡工况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多路阀进油口油温与压力 |
4.3.2 螺纹插装集成阀进油口油温与压力 |
4.3.3 散热器出油口油温与压力 |
4.4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各工况平衡温度及系统改进方案分析 |
4.4.1 液压系统各工况平衡温度分析 |
4.4.2 液压系统改进方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内容 |
5.2 实验设备及测试原理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多路阀油口油温与压力 |
5.3.2 螺纹插装集成阀油口油温与压力 |
5.3.3 散热器油口油温与压力 |
5.3.4 油箱油温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320吨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力压桩机概述 |
1.2 静力压桩机及其液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1 静力压桩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2 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 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 |
1.3.1 国外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 |
1.3.2 国内液压系统热特性研究 |
1.4 静力压桩机主机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液压系统的生热和散热分析 |
2.1 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设计 |
2.2 油温升高的危害、原因和温控措施 |
2.2.1 油温升高的危害 |
2.2.2 油温升高的原因 |
2.2.3 油温升高的温控措施 |
2.3 主机液压系统的生热 |
2.3.1 能量损失 |
2.3.2 液压管道的能量损失 |
2.3.3 液压泵的能量损失 |
2.3.4 液压油缸的能量损失 |
2.3.5 液压阀的能量损失 |
2.4 主机液压系统的散热 |
2.4.1 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2.4.2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
2.4.3 液压系统散热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 |
3.1 液压系统热平衡计算 |
3.1.1 纵移工况热平衡计算 |
3.1.2 升高工况热平衡计算 |
3.1.3 加力压桩工况热平衡计算 |
3.2 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油温过高分析 |
3.2.1 静力压桩机油温过高的原因 |
3.2.2 改进措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力压桩机油箱的流动传热仿真分析 |
4.1 流体仿真软件 |
4.1.1 流体仿真软件FLUENT简介 |
4.1.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4.1.3 建模与求解过程 |
4.2 油箱模型的建立 |
4.2.1 机构模型 |
4.2.2 边界条件 |
4.3 油箱流动传热的三维仿真分析 |
4.3.1 算法与仿真方案的设定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3.3 油箱散热特性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系统热平衡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方案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条件 |
5.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2.1 实验过程 |
5.2.2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筑路机械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发动机冷却系统 |
1.1.1 冷却系统的功用 |
1.1.2 冷却系统的有效性及传热分析 |
1.2 课题背景 |
1.2.1 当前筑路机械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2 当前发动机冷却风扇驱动方式的发展及现状 |
1.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及液压调速方式 |
1.3.1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
1.3.2 液压调速方式 |
1.4 课题的提出 |
1.4.1 国内外对电液比例技术控制冷却系统的研究 |
1.5 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要求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筑路机械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要求 |
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2.2 系统具体技术路线及实现的功能 |
2.2.1 发动机冷却系统 |
2.2.1.1 组成特点 |
2.2.1.2 控制原理 |
2.2.2 液压油冷却系统 |
3. 原冷却系统中水泵风扇消耗功率及转距的确定 |
3.1 原冷却系统中的原始参数 |
3.1.1 散热量Q_W的计算 |
3.1.2 冷却水的循环量V_W的计算 |
3.1.3 冷却空气需要量V_a的计算 |
3.2 原冷却系统水泵及风扇消耗功率的计算 |
3.2.1 水泵消耗功率N_P的计算 |
3.2.1.1 水泵所需的泵水量V_P |
3.2.1.2 水泵的泵水压力P_p |
3.2.1.3 水泵消耗功率N_P的计算 |
3.2.2 风扇消耗功率N_f的计算 |
3.3 原冷却系统驱动水泵及风扇转矩的计算 |
3.4 功率转矩的修正 |
4 液压马达、液压油泵的选型 |
4.1 液压马达的选型计算 |
4.1.1 液压马达类型的确定 |
4.1.2 液压马达主要参数的确定 |
4.1.2.1 液压马达输出转矩的确定 |
4.1.2.2 选定工作压力P_M |
4.1.2.3 液压马达排量的确定 |
4.1.3 液压马达型号的确定 |
4.1.4 确定液压马达的实际所需最大流量Q_M |
4.2 液压油泵的选型 |
4.2.1 确定液压油泵的类型 |
4.2.2 确定液压油泵的最高工作压力P_P |
4.2.3 确定液压油泵的最大供油量q_P及排量V_B |
4.2.3.1 液压油泵最大供油量Q_P的确定 |
4.2.3.2 液压油泵排量V_B的确定 |
4.2.4 选择液压油泵的规格型号 |
4.2.4.1 选择液压油泵的注意事项 |
4.2.4.2 选择液压油泵的规格型号 |
4.2.4.3 确定液压油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_P和轴输入功率P_P |
5 阀类元件及比例控制放大器的选型 |
5.1 阀类元件的选型 |
5.1.1 确定控制阀的种类 |
5.1.2 压力控制阀 |
5.1.3 溢流阀 |
5.1.3.1 液压系统对溢流阀的性能要求 |
5.1.3.2 确定溢流阀的类型 |
5.1.3.3 确定溢流阀的控制方式 |
5.1.4 电液比例控制阀 |
5.1.5 先导式电磁比例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
5.1.6 确定电液比例溢流阀的型号 |
5.1.7 确定冷却风扇的最低稳定转速n_(min) |
5.2 比例控制放大器的选择 |
5.2.1 确定比例控制放大器的型号 |
5.2.2 比例控制技术基本工作原理 |
6 液压辅助元件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6.1 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 |
6.1.1 油箱的设计 |
6.1.2 过滤器的选择 |
6.1.2.1 粗过滤器的选择 |
6.1.2.2 精过滤器的选择 |
6.1.3 冷却器的计算、选型 |
6.1.3.1 确定冷却器的类型 |
6.1.3.2 确定冷却器的型号 |
6.1.4 管路的选择 |
6.2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7 测试记录 |
7.1 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随输入温度信号的变化规律 |
7.2 比例溢流阀控制特性的测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2.1 课题展望 |
8.2.2 筑路机械冷却系统的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离合器激振的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
1.3 传动系扭振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 |
1.4 传动系扭振试验方法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理论 |
2.1 传动系概述 |
2.1.1 传动系组成与功能 |
2.1.2 汽车传动系统类型 |
2.1.3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
2.2 离合器概述 |
2.2.1 离合器的功用和基本要求 |
2.2.2 摩擦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
2.2.3 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形式 |
2.3 传动系统扭振振源分析 |
2.3.1 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振源 |
2.3.2 发动机激励力矩分析 |
2.3.3 离合器激励力矩分析 |
2.4 传动系扭振的计算方法 |
2.4.1 自由振动的计算方法 |
2.4.2 强迫振动的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动系统扭振特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
3.1 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的简化 |
3.1.1 传动系当量系统简化原则 |
3.1.2 传动系统转动惯量的计算 |
3.1.3 传动系统扭转刚度的计算 |
3.2 传动系主要总成的简化 |
3.2.1 传动系主要部件的简化 |
3.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 传动系扭振系统模型的建立 |
3.4 传动系固有频率及主振型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合器接合过程传动系扭振仿真研究 |
4.1 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
4.1.1 离合器接合过程划分 |
4.1.2 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仿真分析 |
4.2.1 离合器接合过程传动系扭振建模 |
4.2.2 离合器接合过程传动系扭振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合器扭矩传递性能试验台设计及试验分析 |
5.1 基于扭振模型的汽车起步过程仿真分析 |
5.2 试验台总体设计 |
5.2.1 试验台设计要求 |
5.2.2 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 |
5.3 传动系统扭振模拟试验台设计 |
5.3.1 试验台架机械系统 |
5.3.2 数据采集系统 |
5.3.3 控制系统及实时数据测试系统 |
5.4 试验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 |
5.4.1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试验与仿真偏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有限元分析液压油泵骨架油封漏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油封产品国内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现状 |
1.2.2 油封市场分析 |
1.2.3 油封发展动向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压油泵骨架油封漏油机理分析 |
引言 |
2.1 油封产品 |
2.1.1 油封用途 |
2.1.2 油封特点 |
2.1.3 油封各部位作用 |
2.1.4 油封分类 |
2.2 油封的密封原理及主要要求 |
2.2.1 油封密封原理 |
2.2.2 对油封的主要要求 |
2.3 选择油封考虑的因素 |
2.4 油封漏油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 |
2.4.1 外周漏油 |
2.4.2 刃口漏油 |
2.4.3 漏油原因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轴振动引起油泵油封漏油分析 |
引言 |
3.1 机械振动 |
3.1.1 转子机械不平衡产生的振动 |
3.1.2 轴承振动 |
3.1.3 端盖的轴向振动 |
3.1.4 其它零件及装配产生的振动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油泵检测试验分析 |
引言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过程 |
4.3.1 实验准备 |
4.3.2 实验数据 |
4.4 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封有限元分析 |
引言 |
5.1 有限元分析技术与 ANSYS 软件 |
5.1.1 有限元分析技术 |
5.1.2 软件 ANSYS 简介 |
5.2 ANSYS 软件对油封非线性的分析 |
5.2.1 关于几何非线性 |
5.2.2 关于油封橡胶材料的非线性 |
5.2.3 关于接触非线性 |
5.3 油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建立油封模型时遇到的关键问题 |
5.3.2 模拟仿真的假设条件 |
5.3.3 模型单元类型的设置与实常数的选择 |
5.3.4 油封结构模型与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创建 |
5.3.5 创建接触对并施加约束和载荷 |
5.4 油封静态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
5.4.1 安装过盈量大小对唇口接触压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
5.4.2 分析结果 |
5.4.3 密封腔内压力大小对其唇口接触压力的影响 |
5.4.4 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动清扫车清扫作业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电动清扫车的优点 |
1.2.2 研究电动清扫作业装置的实用意义 |
1.3 清扫车概述 |
1.3.1 清扫车的发展历史 |
1.3.2 清扫车的发展趋势 |
1.4 清扫作业装置的发展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清扫作业装置的总体设计与研究 |
2.1 清扫作业装置的主要性能需求分析 |
2.2 清扫作业装置布置形式的选择 |
2.3 清扫作业装置驱动方式的选择 |
2.3.1 机械驱动 |
2.3.2 液压驱动 |
2.3.3 驱动方式的选择 |
2.4 清扫作业装置的功能 |
2.4.1 盘刷系统的功能 |
2.4.2 滚刷系统的功能 |
2.4.3 垃圾收集系统的功能 |
2.5 清扫作业装置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2.5.1 方案一 |
2.5.2 方案二 |
2.5.3 方案三 |
2.5.4 对比并确定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清扫作业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
3.1 清扫作业装置主要部件液压驱动设计 |
3.1.1 前盘刷的外伸与收回 |
3.1.2 滚刷系统及垃圾收集系统的升降 |
3.1.3 盘刷、滚刷及垃圾输送带的启动与关闭 |
3.1.4 中央导流板的降落与抬起 |
3.1.5 垃圾储运箱的升起卸载与收回锁紧 |
3.1.6 水泵及喷嘴的启动与关闭 |
3.2 清扫作业装置液压系统的控制 |
3.3 清扫作业装置液压系统控制的操作方式 |
3.3.1 单键操作 |
3.3.2 联动键操作 |
3.4 本章小结 |
4 清扫作业装置主要部件的设计 |
4.1 清扫系统的设计 |
4.1.1 盘刷系统的设计 |
4.1.2 滚刷系统的设计 |
4.2 垃圾收集系统的设计 |
4.2.1 垃圾收集系统的样式 |
4.2.2 垃圾收集系统的设计 |
4.2.3 输送带传动速度的计算 |
4.2.4 滚刷主轴与垃圾收集系统主动滚轮传动比的计算 |
4.2.5 垃圾收集系统功率的计算及液压马达功率的确定 |
4.3 除尘系统的设计 |
4.4 垃圾储运系统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机器人PID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
1.3 机器人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1.4 课题的提出与本文的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述 |
1.5 小结 |
第2章 减重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2.1 前言 |
2.2 设计目标 |
2.3 减重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规划 |
2.4 红外线键盘设计 |
2.4.1 遥控器的编码特征 |
2.4.2 红外线解码程序 |
2.5 液晶显示设计 |
2.5.1 液晶显示模块选型 |
2.5.2 接口电路 |
2.5.3 显示模块的指令集 |
2.5.4 模块的初始化 |
2.6 微控制器 |
2.6.1 微控制器选型 |
2.6.2 可编程数字I/O和数字交叉开关 |
2.6.3 片内存储器 |
2.6.4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
2.6.5 JTAG调试和边界扫描 |
2.6.6 集成开发环境 |
2.7 伺服电机 |
2.7.1 伺服电机选型 |
2.7.2 编码器及鉴向电路 |
2.7.3 电机PID控制 |
2.7.4 PWM控制信号输出 |
2.7.5 PWM信号功率放大 |
2.7.6 电机驱动保护电路设计 |
2.8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9 小结 |
第3章 空中机器人系统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3.2 设计目标 |
3.3 飞机的结构和受力 |
3.3.1 固定翼飞机的结构 |
3.3.2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
3.3.3 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
3.4 固定翼飞机的飞行控制原理 |
3.4.1 遥控器 |
3.4.2 飞机俯仰控制 |
3.4.3 飞机的方向控制 |
3.4.4 飞机的横侧控制 |
3.5 飞行平台搭建 |
3.5.1 飞行器及舵机选型 |
3.5.2 发动机的选型 |
3.5.3 发动机的磨合和调整 |
3.6 AP50自动驾驶仪 |
3.6.1 驾驶仪简介 |
3.6.2 驾驶仪的安装 |
3.7 驾驶仪的PID控制 |
3.7.1 PID控制回路及控制律 |
3.7.2 飞行中的PID控制原理 |
3.8 小结 |
第4章 自动驾驶飞行调整试验 |
4.1 建立水平飞行基准 |
4.2 定速飞行调整试验 |
4.2.1 速度保持控制方式 |
4.2.2 飞行速度的比例控制 |
4.2.3 飞行速度的微分和积分控制 |
4.3 飞行高度保持调整试验 |
4.3.1 高度保持控制方式 |
4.3.2 飞行高度的比例控制 |
4.4 转弯和航线飞行调整试验 |
4.4.1 转弯调整试验 |
4.4.2 航线飞行试验 |
4.5 航空拍摄试验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2005年总目次[J]. 海帆. 农村电工, 2005(12)
- [2]农用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浅探[J]. 霍裕敏,杨科. 农村电工, 2000(01)
- [3]田间机器人行走底盘的设计研究[D]. 李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打桩机履带底盘液压系统温度特性研究[D]. 何二春. 中南大学, 2014(03)
- [5]320吨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D]. 陈纪军. 中南大学, 2012(02)
- [6]筑路机械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D]. 吴海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8)
- [7]基于离合器激振的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与试验[D]. 周正飞. 长安大学, 2016(02)
- [8]基于有限元分析液压油泵骨架油封漏油研究[D]. 陈再胜. 长安大学, 2014(02)
- [9]电动清扫车清扫作业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简洁.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机器人PID控制技术的研究[D]. 王国安.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