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论文文献综述)
潮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潮府规[2021]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各开发区、潮州新区管委会:现将《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7月1日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伏添[2](2021)在《略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扎琪[3](2021)在《略阳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指出
耿子婷[4](2021)在《陕西省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及污染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化是当今热点研究重点方向,摸清楚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况及特征,是更好的制定降污减排措施的根本,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分企业收集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水泥行业的具体运行数据,并且计算出在各个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PM10)的排放数据,通过编制陕西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清单,再采用WRF/CALPUFF耦合模型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出具体直观的陕西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情况及排放浓度,并对此进行空间、时间角度的分析,摸清和分析其污染排放状况及特征,通过分析政策及相关文件着重制定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情景,本文还对陕西省各地区各企业水泥熟料生产CO2直接排放总量进行了简要估算预测,可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污染减排措施或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资料收集方法、数理统计以及“自上而下”的排放因子法,构建了陕西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在污染物排放量上:陕西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省水泥行业SO2、NOX、PM2.5和PM10的排放总量分别达到9.513×103、3.071×104、4.352×103和1.801×103吨,水泥行业主要污染物为NOX,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关中地区水泥行业主要污染物,它们的排放总量超过陕西省全区域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比例为66%。2、在此基础上,基于WRF/CALPUFF耦合模型方法,模拟研究了陕西省水泥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PM10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受体敏感点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PM10年均浓度贡献为0.11μg/m-3、0.43μg/m-3、0.03μg/m-3以及0.07μg/m-3,浓度贡献最高的地区均为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水泥行业四类污染物(SO2、NOX、PM2.5、PM10)的排放量分别占陕西省水泥行业这四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8.67%、59.86%、61.92%以及60.23%;在关中地区各地市浓度贡献较为聚集,四种污染物在铜川市的累计浓度都达到最高,分别是0.36μg/m-3、1.71μg/m-3、0.10μg/m-3、0.22μg/m-3;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全省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污染贡献率,其中NOX的贡献最大,达到1.72%,其次是SO2、PM10、PM2.5,分别是1.11%、0.10%和0.09%;陕西省水泥行业污染物地市分布上总体呈现“关中高南北低”的分布趋势;3、其次设置了2种减排情景:末端治理技术优化情景和夏季冬季的错峰生产实施情景,并且通过WRF/CALPUFF耦合模型方法对其进行减排效果评估,结果发现,相比减排前的浓度分布,减排后有力缓解了各地市水泥行业的污染状况,通过改善末端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污染物净化效果;冬、春、夏、秋四个季度的月平均减排效率分别是68.55%、72.3%、71.5%和72.67%,污染物的平均减排力度相比较之前现状的排放情况,可以达到71.25%左右,并且对于全省整体污染物减排效率为0.24%,效果十分可观;相比减排前的浓度分布,减排有力缓解了陕西省各地市的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发现通过错峰生产可以有效的减小夏季和冬季(7月和1月)的四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减排效率均值分别是38.66%与35.89%,对于全年而言,基本上可以减少37.27%的污染物排放量,并且对于全省整体污染物减排效率为0.16%,相比减排前的浓度分布,减排后有力缓解了陕西省冬季和夏季(7月和1月)关中地区各个城市的污染状况,对于陕西省整体的空气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4、通过预测估算模式,本文得到了陕西省各地区各企业水泥熟料生产CO2直接排放总量,其中,2018年陕西省各地市水泥熟料生产CO2直接排放量共计5069.78万吨,关中地区共计排放量最大为4016.24万吨,占陕西省水泥行业CO2排放总量的79.22%,其中铜川市排放量最大,达1271.19万吨,占总排放量的25.07%;陕南地区共计排放785.72万吨,占总量的15.50%;陕北地区共计排放量仅267.81万吨,占总量的5.28%。
张寒[5](2021)在《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等理念也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逐渐紧缺的自然资源、越发加快的城市扩张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精准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嘉陵江流域上游是我国南、北方的交错带,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带,长江流域的重要子流域,川、陕、甘三省的交界带,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屏障,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储备地,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保持物种资源丰度的后方。区域内冰雪的消融、黄土的进退、水源的浊清都指示着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选取能够反映嘉陵江流域上游自然、社会两大方面的22种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不同的指标组合方式,分别进行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恢复性、生态环境压力性3大方面。然后本文基于专项评价的结果,运用熵权法确定其对应的权重系数,从而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依据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理要素分异性特点,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一致。就总体情况而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21,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降低和升高的地区分别占77%和23%。研究区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良好。(2)本文一共划分出了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带、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带、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带、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5大生态环境脆弱区;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5大生态环境稳定区;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和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3大生态环境优良区。(3)通过考量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与地理要素分异特征的关系,本文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异质性分布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第一定律。本文把造成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要素归结为:地貌要素、海拔要素、断层要素和人口要素。4大要素相互关联共同造就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4)为了更好地支持研究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助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本文将研究区77个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的小流域主要集中发育于黄土丘陵地区,而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的在2000年主要集中于九寨沟县附近,而2015年则变为集中于凤县附近的秦岭山地之中。就统计结果来看:盐官河、漾水河、峁水河、太石河、北峪河、沟坝河、巩家河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较高。(5)通过分析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地表植被类型是最主要的因子,而其它主要驱动因子还有:土地利用情况、植被指数、道路密度、沟谷密度和人口密度。因此想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可以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合理种植适应区域自然条件的植物、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区域陡坡垦殖率等方面入手。
邓瑞丰[6](2021)在《略阳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月英[7](2020)在《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任务艰巨,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保有储量以及目前的开采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省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极其脆弱,水资源也严重缺乏,生态承载是更大的命题,所面临的转型问题非常典型,在西部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在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新格局之下,以陕西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和新时期发展要求,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转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对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首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条件和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进行关键指标识别和资源贡献程度识别后,确定了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征和转型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并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等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警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运用“三维结构”方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对转型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模式选择和调控引导。最终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建立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系统并进行预警判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构成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子系统多方面发生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涉及到经济结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体制的重大突破,还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城市的“结构性危机”并非突然爆发。应当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预警判断,从以往资源枯竭后的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提前转型转变,从而减少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本,实现平稳转型,健康发展。(2)“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相互作用”是促使资源型城市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内部力量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外界力量是由资源型城市系统之外的因素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包括外部推动力和制约力。当压力+制约力〉拉动力+推动力时,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只有当拉动力+推动力〉压力+制约力时,资源型城市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内部拉动力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源动力,也是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分为:人口竞争力、资源支撑力、经济发展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保障力;外部推动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的辅助因素。(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对陕西省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的转型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12;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相关系数达到0.900;再次是经济发展力,相关系数是0.770;然后是人口竞争力,相关系数是0.477;最后是社会保障力,相关系数是0.456。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同时,从各系统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提升人口竞争力和社会保障力可以有力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之间互为有力支撑。(4)从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在成熟期进行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优时期,在接近衰退期进行转型成本代价最大。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和科学的转型模式,对降低转型成本、实现顺利转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转型意识越早,转型力度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转型也就容易成功。对同一资源型城市而言,在成熟期开始转型,代价最小;在资源型城市接近衰退时实施转型,代价最大。进入转型的时机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轨迹也呈现很大不同。因此,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枯竭后的被迫转型;而是基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的主动转型。应该未雨绸缪,在成长期进行提前规避转型,在成熟期进行积极转型,在衰退期进行紧急转型。(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是: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系统展开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各项转型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经济转型能力与环境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525,经济转型能力与社会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628;而环境转型能力与资源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8。因此可以看出,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可以更好地带动环境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而通过环境转型带动资源转型,通过社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并最终通过转型系统共同作用于资源型城市,带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为: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其中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资源环境保护是必要条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徐雪梅[8](2020)在《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完善。然而城市化也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资源越来越集聚,吸引人口能力也逐步加强,而小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人口流失加剧,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在小城市中,资源型小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限制等原因成为典型收缩城市。收缩城市已逐步成为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城市收缩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亟需探索收缩型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本文以资源型小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收缩识别及影响因素判断,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蒲县为案例进行实证,从而为这一类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阐述,并对收缩城市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对比,得出目前收缩城市研究的不足,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对收缩型小城市进行收缩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国务院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以及相关学者界定的资源型城市中,选取了67个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收缩识别,并从人口、经济及空间三个方面总结收缩型小城市的表现特征。通过对收缩型小城市影响因素的识别,并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构建了人口、经济及城市建设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及多元回归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人均GDP。再次,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针对前文总结的三类收缩型小城市,提出各自空间发展重点。基于上述对收缩型小城市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首先应转变空间规划理念,并以产业绿色稳定发展为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其次从紧凑城市空间格局、强化城市设施支撑、塑造景观特色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空间应对策略;最后在制度与管理方面加强对于土地的管理,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空间规划更科学合理。最后,以山西蒲县作为案例进行实证。首先对蒲县进行收缩识别,并分析蒲县在人口、经济与空间方面的特征,进一步判断收缩影响因素,并将收缩型小城市发展策略应用到蒲县,提出首先应找准城市定位,产业稳步转型,注重蒲县生态文化建设。其次应紧凑空间结构,整合优化用地;以人口分布及发展需求进行设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挖掘城市文化。最后在制度与管理上,则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用地的管理,规划中加强公众参与。
敬博[9](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杨晓娟,杨永春,肖宁,赵柏伊[10](2020)在《陕南秦巴山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陕西省略阳县为例》文中提出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城市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三生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已成为当下空间规划需要理清的重要议题。基于对陕南秦巴山区区域特征分析,以汉中市略阳县为例,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研判,对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小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体层面提出"三生空间"协同优化策略。同时基于规划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产业体系构建、生态空间营造、低碳交通结构、城市风貌管控等具体层面针对性地提出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镇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二、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
一、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主要目标。 |
二、环境管控单元划定 |
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一)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1.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
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 |
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
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
(二)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
四、实施应用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强化技术保障。 |
(三)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
(四)强化数据管理及应用。 |
(4)陕西省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及污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国内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
1.1.3 排放清单概述 |
1.1.4 空气质量模型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放清单编制研究成果 |
1.2.2 CALPUFF模型研究成果 |
1.3 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年份及区域 |
2.2.2 排放清单污染物甄选 |
2.2.3 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收集 |
2.2.4 排放因子确定 |
2.2.5 CALPUFF模型组成 |
2.2.6 CALPUFF模型输入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研究区域概况 |
3.1 陕西省地理概况 |
3.1.1 行政区划 |
3.1.2 地形地貌 |
3.2 陕西省气候现状 |
3.3 陕西省空气质量现状 |
3.3.1 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分布 |
3.3.2 环境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3.4 陕西省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
4.排放清单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4.1 陕西省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清单 |
4.2 陕西省水泥行业不同工序污染物排放清单 |
5.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模拟参数设定 |
5.2.1 地理数据预处理 |
5.2.2 气象数据预处理 |
5.2.3 污染源参数设置 |
5.3 WRF/CALPUFF耦合系统模拟 |
5.3.1 模拟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减排情景设置 |
6.1 水泥行业末端治理技术优化 |
6.1.1 水泥行业末端治理技术现状 |
6.1.2 末端没治理技术减排措施 |
6.1.3 减排效果模拟分析 |
6.2 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
6.2.1 错峰生产现状 |
6.2.2 错峰生产减排措施 |
6.2.3 减排效果模拟分析 |
7.陕西省水泥行业碳排放预测估算分析 |
7.1 必要性分析 |
7.2 预测估算方法 |
7.3 计算结果分析 |
8.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3.1 理论目标 |
1.3.2 现实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流程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嘉陵江上游概况 |
2.1 研究地区范围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水文气象特征 |
2.4 土壤分布特征 |
2.5 植被分布特征 |
2.6 地貌分布特征 |
2.6.1 西秦岭山地 |
2.6.2 陇南黄土丘陵 |
2.6.3 徽成盆地 |
2.6.4 岷迭山地 |
2.6.5 龙门山地北段 |
2.7 生态环境问题 |
2.7.1 地质灾害 |
2.7.2 地震活动 |
2.7.3 水土流失 |
2.8 社会经济特征 |
第3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 |
3.1 实验指导理论 |
3.1.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3.2 数据选取原则 |
3.2.1 科学性原则 |
3.2.2 主导性原则 |
3.2.3 综合性原则 |
3.2.4 可行性原则 |
3.3 评价体系建立 |
3.3.1 数据种类 |
3.3.2 数据处理 |
3.3.3 流域单元提取 |
3.4 实验指标计算 |
3.4.1 地表湿度指数 |
3.4.2 土壤侵蚀强度K值 |
3.4.3 核密度指数 |
3.4.4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指数 |
3.4.5 植物缺水指数 |
3.4.6 岩层坚固指数 |
第4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1 生态环境敏感性专项评价 |
4.1.1 地形地貌敏感性评价 |
4.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4.1.3 地震地质敏感性评价 |
4.2 生态环境恢复性专项评价 |
4.3 生态环境压力性专项评价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4.1 评价模型 |
4.4.2 指标权重 |
4.4.3 评价结果 |
4.4.4 流域评价 |
4.4.5 空间格局分析 |
4.4.6 面积高程积分 |
4.4.7 驱动因素分析 |
第5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 |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办法 |
5.2 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1 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2 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3 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4 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5 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 |
5.3 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1 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2 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3 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4 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5 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
5.4 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1 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2 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3 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 |
5.5 分区分析 |
5.6 建议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一、学术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7)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研究区概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研究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转型研究进展 |
2.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
2.2.2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研究 |
2.2.3 资源型城市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
2.2.4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2.2.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问题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趋势分析 |
2.5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及研究走向 |
2.5.1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
2.5.2 研究走向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新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再认识 |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
3.1.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内涵及难点 |
3.1.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目标及思路 |
3.1.4 资源型城市转型未来关注要点 |
3.2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力量 |
3.2.1 人口竞争力是转型的能量放大器 |
3.2.2 资源支撑力是转型的有力保障 |
3.2.3 经济发展力是转型的基本动力 |
3.2.4 环境承载力是转型的调节阀 |
3.2.5 社会保障力是转型的助推剂 |
3.3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 |
3.3.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冲击力 |
3.3.2 国内宏观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力 |
3.3.3 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力 |
3.3.4 市场需求与体制创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力 |
3.4 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的相互作用机制 |
3.4.1 内部系统的结构调整和结构关联演变机制 |
3.4.2 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相互作用的的应—压力机制 |
3.4.3 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推拉”机制 |
3.4.4 内部力量和外界力量的协同作用机制 |
3.5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变迁过程 |
3.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特征与问题 |
4.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 |
4.1.1 具体识别方法 |
4.1.2 产出规模系数识别 |
4.1.3 资源贡献程度识别 |
4.1.4 识别结果分析 |
4.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现状特征 |
4.2.1 地理分布特征 |
4.2.2 资源环境特征 |
4.2.3 社会经济特征 |
4.2.4 人口分布特征 |
4.2.5 空间结构特征 |
4.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问题 |
4.3.1 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4.3.2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
4.3.3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
4.3.4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预警判断 |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5.1.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 |
5.1.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特征 |
5.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
5.2.1 转型能力系统的评判变量 |
5.2.2 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
5.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 |
5.3.1 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2 转型能力评价方法 |
5.3.3 转型能力评价结果 |
5.3.4 转型系统的协同性评价 |
5.3.5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对比分析 |
5.3.6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5.4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
5.5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判断及综合分类 |
5.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预警判断 |
5.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与调控 |
6.1 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
6.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构成 |
6.1.2 转型成本—效益的动态分析 |
6.1.3 不同时期转型的城市发展趋势 |
6.2 转型模式的构建与转型响应 |
6.2.1 人口发展模式转型响应 |
6.2.2 资源利用模式转型响应 |
6.2.3 经济转换模式转型响应 |
6.2.4 环境治理模式转型响应 |
6.2.5 社会保障模式转型响应 |
6.3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1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原则 |
6.3.2 成长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3 成熟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4 衰退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5 其他类型转型模式选择 |
6.3.6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 |
6.4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调控 |
6.4.1 理念转型——转变传统发展理念 |
6.4.2 资源转型——建立资源开发新机制 |
6.4.3 经济转型——建立调节与反哺机制 |
6.4.4 社会转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6.4.5 环境转型——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 |
1.1.2 小城市面临收缩危机 |
1.1.3 资源型城市收缩现状 |
1.1.4 经济新常态下亟需探索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现状研究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
2.1 理论研究基础 |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1.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1.3 精明收缩理论 |
2.2 国外案例借鉴 |
2.2.1 德国莱比锡 |
2.2.2 德国茨维考市 |
2.3 国内案例借鉴 |
2.3.1 甘肃玉门市 |
2.3.2 陕西略阳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收缩型小城市识别及影响因素判断 |
3.1 收缩型小城市识别 |
3.2 收缩型小城市特征及类型划分 |
3.2.1 人口特征 |
3.2.2 经济特征 |
3.2.3 空间特征 |
3.2.4 收缩型小城市类型划分 |
3.3 收缩型小城市影响因素探析 |
3.3.1 城市规模小,建设落后 |
3.3.2 产业发展滞后,结构单一 |
3.3.3 人口增长率降低,迁出人口增多 |
3.4 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4.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4.2 城市人口与收缩关系 |
3.4.3 城市经济与收缩关系 |
3.4.4 城市建设与收缩关系 |
3.4.5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4.1 转变空间发展理念 |
4.1.1 转变增长思维,理性看待城市收缩 |
4.1.2 优化存量用地,精明收缩城市空间 |
4.1.3 注重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
4.2 产业升级联动创新 |
4.2.1 明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
4.2.2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
4.2.3 注重绿色发展,调整发展模式 |
4.3 构建紧凑空间格局 |
4.3.1 严控城市边界及规模 |
4.3.2 优先强化城市核心 |
4.3.3 多区联系产城融合 |
4.3.4 整合利用低效用地 |
4.4 强化城市设施支撑 |
4.4.1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
4.4.2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品质 |
4.4.3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 |
4.5 塑造特色优化环境 |
4.5.1 优化景观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
4.5.2 完善“蓝绿”空间,修复生态环境 |
4.6 加强土地管理及规划参与 |
4.6.1 调整城市区划,完善土地制度 |
4.6.2 引入公众参与,多方科学规划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蒲县实证研究 |
5.1 蒲县收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蒲县概况及收缩识别 |
5.1.2 人口特征 |
5.1.3 经济特征 |
5.1.4 空间特征 |
5.1.5 收缩影响因素分析 |
5.2 明确蒲县发展定位 |
5.2.1 理性应对收缩,找准城市定位 |
5.2.2 注重城市生态,打造宜居蒲县 |
5.2.3 绿色集约发展,产业稳步转型 |
5.3 紧凑结构优化用地 |
5.3.1 合理调控城市规模 |
5.3.2 优化中心城区结构 |
5.3.3 居住用地集中整治 |
5.4 优化设施提升品质 |
5.4.1 优先建设商业及康养服务类设施 |
5.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城市发展运行 |
5.4.3 优化城市交通,构建多样化交通体系 |
5.5 改善环境挖掘文化 |
5.5.1 打造“八区多节点”景观结构,彰显文化特色 |
5.5.2 修补城市“蓝绿”空间,把控生态基底 |
5.6 细化土地管理,强调公众参与 |
5.6.1 政府加强土地管理 |
5.6.2 推行公众参与制度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9)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陕南秦巴山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陕西省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生空间”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概述 |
2 陕南秦巴山区域概况与略阳发展困境研判 |
2.1 陕南秦巴山区中小城市发展现状 |
2.2 略阳概况 |
2.3 略阳城市发展困境研判 |
2.3.1 生活空间发展困境 |
(1)城市功能组织缺乏合理引导,分割现象严重 |
(2)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慢行交通缺乏 |
(3)城镇空间风貌彰显不足,管控缺位 |
2.3.2 生产空间发展困境 |
(1)资源依赖性产业结构与现行主体功能区划内在一致性差,缺乏可持续性 |
(2)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 |
2.3.3 生态空间发展困境 |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保育功能弱 |
(2)绿化开敞空间不足,景观环境品质较低 |
3 略阳城市“三生”空间发展策略探究 |
3.1 “三生空间”协同优化策略 |
3.1.1 合理配置“三生空间”占比 |
3.1.2 提升“三生空间”协同性 |
3.2 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
3.2.1 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控制城市扩张底线 |
3.2.2 强化城区集聚作用,以点带面以城促乡 |
3.2.3 疏解老城功能业态,深挖城区用地潜力 |
3.2.4 倡导低碳交通策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
3.2.5 加强城市风貌管控,提升城市文化气质 |
(1)建筑策略 |
(2)自然策略 |
(3)产业策略 |
(4)景观策略 |
3.3 生产空间优化策略 |
3.3.1 县域层面——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3.3.2 城区层面——产城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略阳 |
3.4 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
3.4.1 县域层面——生态功能分区保障全域生态安全 |
3.4.2 城区层面——景观生态网络构筑美好人居环境 |
(1)山水景观特色营造 |
(2)城市绿地布局 |
4 结语 |
四、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论文参考文献)
- [1]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略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伏添. 长安大学, 2021
- [3]略阳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扎琪. 长安大学, 2021
- [4]陕西省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及污染特征分析[D]. 耿子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D]. 张寒.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略阳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研究[D]. 邓瑞丰. 长安大学, 2021
- [7]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D]. 王月英. 西北大学, 2020
- [8]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D]. 徐雪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10]陕南秦巴山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陕西省略阳县为例[J]. 杨晓娟,杨永春,肖宁,赵柏伊. 中国名城,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