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对抗内场仿真试验系统射频混合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王标,底明曦,邵荣营[1](2021)在《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对海作战装备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作战装备在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性能直接决定了获取信息优势的制胜权,这对海作战装备的试验、鉴定、性能评估以及战术训练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海战场电磁环境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方法与系统组成,介绍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几种典型信号的数学模型,并阐述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的关键技术,对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相关研究以及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装备试验与战术训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张祎文[2](2020)在《干涉仪测向的校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高科技对抗技术手段日益丰富,控制与利用电磁频谱是各个阵营争相发展的重要领域。干涉仪测向作为无源测向的重要方式,被广泛运用在地面、机载、舰载等各个平台,能够快速获取非合作方电磁波参数和方位。由于通道相位误差等原因,校准技术成为精准干涉仪测向必不可少的技术。本文围绕干涉仪测向的校准技术,开展了以下分析与研究:一是研究了干涉仪测向的相关理论。概括归纳了干涉仪测向系统的常见组成架构,推导了一维单基线干涉仪测向系统和二维圆阵干涉仪测向系统的角度测算方法。针对干涉仪测向系统中相位差提取的模拟提取法和数字提取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测向中可能产生的角度相位模糊性问题展开了分析。二是对干涉仪测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测向误差来源逐一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测向误差主要有测频误差、天线相位中心误差和相位差误差组成。其中,根据不同测频方法分别开展了误差分析;不同分系统产生的相位差误差分析。三是测向误差校准及仿真。针对天线相位中心校准和通道校准开展了分析,其中天线相位中心的校准按照场地不同分为微波暗室法和外场校准法来实现;通道的校准主要有外接信号源法、滤波校准法和自动校准法三种。为提升干涉仪测向系统校准效率并满足不同环境下校准需求,提出了自适应实时校准法。最后使用自适应实时校准法进行了MATLAB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自适应实时校准可以解决干涉仪测向误差带来的测向错误。
韩万阳[3](2020)在《基于压电材料的射频与振动混合能量收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低功耗电子设备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电子设备的能源供应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环境中存在的丰富能源,通过人为手段收集并加以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针对环境中的射频能与振动能,研究了基于压电材料的射频与振动混合能量收集技术,通过在天线介质层添加压电材料,形成两种能量一体化收集的结构,打破了传统单一能量收集的限制。研究了高效率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方案,提出相应的整流电路结构,最终设计了两套混合能量收集系统,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PVDF压电材料的双频段能量收集天线,该天线以PVDF压电薄膜作为介质层材料,表面覆盖铜皮贴纸作为辐射单元,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所设计天线的实测带宽为2.3GHz-2.7GHz和5.6GHz-6.2GHz,可以覆盖2.4GHz无线Wi-Fi频段和5.8GHz常用ISM通信频段,谐振频率点为2.48GHz与5.95GHz,相应的增益幅值为0.77dB和2.47dB;PVDF压电材料的一阶谐振频率点为16Hz;2、设计了一种基于FR4板与PVDF压电材料的能量收集天线,该天线蚀刻在FR4板上,并在FR4板的下表面粘贴PVDF压电薄膜,两者共同构成天线的介质层。所设计天线的实测带宽为2.1GHz-2.5GHz,可覆盖2.4GHz无线Wi-Fi频段,谐振频率点为2.4GHz,增益幅值为-3.4dB;PVDF压电材料的一阶谐振频率点为17Hz;3、针对两种不同的天线,设计了两种射频整流电路。本文选用SMS7630二极管作为整流器件,对整流电路的电容与负载值调谐优化,然后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匹配网络。单频段天线整流电路通过微带线实现匹配,并制作在FR4板上,最终实测2.4GHz时整流效率为51%;双频段天线整流电路通过集总电容与电感元件实现匹配,并在PCB板上完成制作,最终实测对应谐振频点2.4GHz与5.8GHz时的整流效率分别为51%和57%;4、针对压电薄膜收集的振动能量,设计了一种低频整流电路。为了获得较高较稳定的输出电压,在Multisim软件中对电路进行了优化仿真,实测输出电压幅值为3V,有效值为2.12V,电压转换率为106.1%,纹波电压为0.2V,纹波电压系数为6.67%,到达稳态需要的时间为0.41秒;5、设计了振动实验平台,搭建了两套混合能量收集系统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单频段射频天线混合能量收集系统在-3dBm的射频输入激励下,输出电压和功率分别为1.34V和179.6μW;在17Hz的振动激励下,可输出电压和功率分别为1.12V和624.8μW。双频段射频天线混合能量收集系统在3dBm的射频输入激励下,可输出电压和功率分别为1.82V和331.24μW;在16Hz的振动激励下,可输出最大电压和功率分别为1.07V和572.45μW,输出能量量级完全满足低功耗电子器件与传感器节点的自供电需求。
殷璐[4](2019)在《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通信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无线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性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对所有因素水平的组合进行全面试验与评估非常困难,在实际试验过程中无法实施。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通信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方法,给出了分析和比较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重要性和显着性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该方法能够在有效减少试验次数的同时,准确分析和评估各试验因素的影响,实现对无线通信装备抗干扰性能的评估,为试验设计的优化和装备作战效能的改进提供支撑。
李铁成,李茜楠[5](2019)在《从美国“电子复兴计划”新阶段部署看我国电子业创新技术转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复兴计划"是美国在全球电子产业亟待重大变革的历史转折点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推动材料和集成、系统架构、电路设计三大领域创新为核心发展思路,从全行业角度进行谋划布局的重大发展战略规划。目前,该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近期陆续启动了多个关键项目,旨在支撑第二阶段任务实施,促进创新技术成果的国防应用转化。本文对第二阶段项目的研究目标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并据此提出针对我国电子产业发展和军民融合战略推进过程中创新技术转移问题的启示与建议。
杜鹏[6](2018)在《分布式飞行器数字仿真试验平台框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解决飞行器外场飞行试验环境搭建困难、鉴定评估子样少等问题,并完成平台级的攻防对抗、作战试验、仿真演练等新型联合试验模式,靶场需要应用仿真技术搭建内场仿真试验环境,为用户提供一个具备飞行环境、目标特性、调度控制、可视化显示、数据存储、系统间交互等要素的飞行器飞行仿真试验平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了分布式飞行器数字仿真试验平台,研究了强实时仿真、时间统一、环境和目标建模、飞行器数字模型校验等方面的技术,完成了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交互协议设计、工作流程设计和典型试验方案设计。该平台可以兼容多型飞行器数字模型,完成包括统计仿真、实时仿真、实装发射流程仿真、联合仿真、训练仿真等多种模式的飞行器仿真试验。分布式飞行器数字仿真试验平台已经在两型飞行器试验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仿真试验结果有效补充了实际飞行试验子样数的不足,大幅减少了飞行器鉴定工作中的试验消耗,增强了鉴定试验的覆盖性,增加了飞行器技术性能指标评定的可信度,较好地完成了辅助评定任务。平台在仿真训练和攻防对抗试验中也完成了初步应用,很好的丰富了联合仿真试验样式。
刘晓斌[7](2018)在《雷达半实物仿真信号收发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雷达辐射式半实物仿真采用部分真实装备,实物模拟设备和数学仿真模型构成仿真系统。由于雷达参数、目标参数、环境配置等可以灵活设置,辐射式半实物仿真具有可控性好、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同时可以有效规避外场飞行试验复杂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和保密性差等固有缺陷。传统的雷达辐射式半实物仿真主要在室内场采用冲激脉冲或者扫频信号,实现静态目标电磁特征的获取。但是,随着雷达目标日益呈现出绝对速度更快、机动能力更强、姿态更加多变等特点,雷达目标的动态特性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对传统目标电磁特征获取的理论和技术构成了严峻挑战。脉冲雷达信号作为空间目标探测的典型信号,广泛用于动态目标电磁特征获取与分析。因此,研究辐射式半实物仿真中采用实际雷达脉冲信号实现目标特性测量与分析的方法极为迫切。在辐射式半实物仿真中,由于雷达脉冲持续时间对应的传播距离远大于室内场微波暗室的尺寸,目标回波会在脉冲信号尚未被完全辐射前返回接收天线,造成收发信号相互耦合,难以分离。因此,本文在辐射式半实物仿真背景下,以间歇采样收发为技术主线,系统地研究了室内场脉冲雷达信号收发处理技术、回波重构方法与仿真应用,为脉冲雷达半实物仿真的设计、测量方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半实物仿真脉冲雷达均匀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针对半实物仿真中室内场微波暗室尺寸有限导致脉冲雷达收发信号互耦的问题,提出将脉冲雷达信号分段发射、分段接收的间歇采样收发方法。建立了典型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相位编码(Phase Code Modulation,PCM)脉冲信号参数、间歇采样收发参数、目标参数与室内场微波暗室尺寸的显式关系;分析了收发参数的约束条件与目标回波、距离像重构方法,得到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特征;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讨论了均匀间歇采样收发与完整脉冲所得目标距离像的一致性;最后,根据雷达系统暂态响应特性,分析了非理想条件下间歇采样收发处理的目标测量结果。(二)半实物仿真脉冲雷达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均匀间歇采样收发会导致目标脉压结果中真实峰两侧产生虚假峰,当收发周期固定时,若目标尺寸较大,距离像中目标真实峰与虚假峰将会重合。为此,本文提出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方法,降低了距离像中虚假峰的幅度。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验证,分析了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控制信号特性、目标回波特性与距离像特征。进一步,结合间歇采样收发回波的分段稀疏特性与压缩感知原理,提出了目标距离像重构方法,得到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通过仿真对重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为改善目标距离像重构性能,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优化方法,并分析了优化性能。(三)脉冲雷达信号间歇采样收发目标特性测量及应用研究。通过构建脉冲雷达间歇采样收发实验系统,开展微波暗室目标特性测量实验,得到目标一维像,验证了均匀、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方法的有效性。利用间歇采样收发高分辨距离像重构方法,实现了微波暗室脉冲信号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等效仿真。间歇采样收发能够利用脉冲重复频率较高的脉冲信号进行目标测量,因此通过构建间歇采样收发脉冲雷达目标微动特性测量实验系统,实现了旋转目标、进动目标微动特征的有效提取。最后,以卷积干扰为例,给出了间歇采样收发脉冲雷达对抗仿真方法,得到了与完整脉冲一致的目标探测结果。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半实物仿真中室内场环境空间受限导致脉冲雷达收发信号互耦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给出了不同的脉冲雷达信号收发策略与信号重构方法。通过仿真与暗室实验,测量得到目标RCS、距离像和微动特性等电磁特征,验证了间歇采样收发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脉冲雷达辐射式半实物仿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田陆[8](2018)在《射频综合天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射频综合一体化是电子信息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门领域。利用射频综合一体化,可以使电子系统的成本、体积、重量、功耗、失效率整体显着下降,真正实现硬、软件资源共享。一体化天线是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可工作在北斗卫星、GPS定位导航等频段的射频一体化共口径天线需求,围绕当前关于一体化天线设计的几个热点问题,诸如可重构、共口径、多频段和小型化等,对多频层叠微带天线、可重构天线和超宽带天线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实现技术研究,设计并加工制作了层叠共口径微带天线、环形圆形嵌套可重构天线、超宽带Vivaldi天线,进行了电磁全波仿真和实验测试对比,得出了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总结了射频一体化系统及其综合口径天线的设计关键点,全面系统的剖析其优势以及已经应用的领域,针对综合孔径天线的设计难点总结提炼,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设计原则,列举了常见的射频综合孔径天线形式。2.设计了一种在射频一体化天线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层叠矩形微带贴片天线,以空腔模型为基础,通过同轴线馈电,可以实现多频段独立工作。3.设计了一种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的环形和圆形嵌套式微带贴片结构天线。利用各单元间的电磁耦合效应,通过MEMS开关对辐射贴片间的组合关系进行变换,获得了对应的重构效果,并部分克服了因频率切换造成的不同频点辐射方向变化。4.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宽带Vivaldi天线,在传统Vivaldi天线基础上,利用双槽线传输加“T”字形功分器馈电结构,使天线可以有效工作在超宽带范围内,且较传统Vivaldi天线具有更高增益和更小物理尺寸。
王轲[9](2017)在《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信息设备集成化水平的提高,其对强电磁干扰(EMI)、强电磁(EM)攻击的敏感性、易损性也大大增加。目前,除了自然存在的强电磁威胁,人为的强电磁干扰、强电磁攻击手段也日渐成熟,因此不论军事还是民事领域,电子信息设备都面临着严峻的强电磁威胁,研究自适应强电磁防护技术于军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敏感设备的“前门”自适应防护技术,研究了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ESS)设计原理及方法,并对能量选择表面在导航防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在对非线性器件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拟合出电路模型的基础上,从小型化带通结构加载非线性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出发,定性分析了其频带特性与自适应防护工作原理,并分析结构电场分布情况对非线性器件导通影响情况与防护需求对结构进行改进优化,改进后非线性器件加载位置电场更集中,且可以防护圆极化入射波。所设计的小型化带通结构在保证自适应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易重构设计、周期单元小、角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2.设计了基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在能量选择表面传统线型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多层金属结构间谐振形成通带的原理,改进设计得到了防护频带位于S波段的超宽带结构。利用等效电路模型,结合滤波器原理,通过电路仿真模拟定性分析解释了其具有宽带特性的原因,并通过分析结构电场分布情况确认设计的非线性器件加载位置的合理性。所设计的超宽带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防护频带宽、透波模式带内损耗小、屏蔽模式防护效能好等优良特性。3.设计了北斗导航接收天线防护罩。结合导航天线圆极化的工作特性,选用十字型能量选择结构,在不改变天线及原天线罩外形、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能量选择表面与原天线罩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得到导航防护罩样品。通过测试从多个参数指标出发分析防护罩对天线性能、定位精度没有显着影响,然后设计了关于该防护罩的强场实验。本文研究的能量选择表面在导航防护中的应用是能量选择表面由验证样品逐渐走向应用产品的探索研究。
高俊峰[10](2017)在《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变以及自媒体网络环境在我国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多种矛盾以网络舆情的形式加以表现,给我国网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的重要指示,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研究的热潮。网络舆情的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网络民众的观点言论,因此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的测度工作实质上是对网络舆情深入分析和有效治理的根本。回顾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网络舆情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公众认知状态以及泛在网络媒体等条件下协同而成的产物,因此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分析与测度的研究也必然要将上述要素有机整合。此外,又由于网络舆情受众观点的范畴除显性文本信息以外更总揽着多种受众的信息接收和使用现象,所以导致观点测度实践过程势必会涵盖诸多极为复杂的变量,面对上述问题,厄需寻觅一种能整合宏观与微观,部分与整体,定性与定量,局部与全局相统一的可测功能体系,以便于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的诸多测度目标。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尝试以场论为理论基石,通过引入网络舆情场的概念从而将网络舆情信息受众的内隐认知与外显信息行为之间原始混沌的复杂关联体系化、规律化,进而探索网络舆情场域内的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方法与路径。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专门将网络舆情场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为匮乏,大量文献直接将网络舆情场作为公理来使用,对于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定义、内涵功能界定尚不明晰,而场论的数理特征所带来的舆情受众的主观认知计量、行为计量等方面的优势也并未得到彰显。有鉴于此,本文将首先明确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形成机理和生命周期,并切实将网络舆情场相关人文特征与数理特征应用于网络舆情各种现象的定性阐释和定量操作中,以期促进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与情感的定性定量混合研究机制、网络舆情场域之中的舆情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回应日益苛刻的网络舆情分析与治理的实践要求。首先,本文在充分把握网络舆情的特征、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辩证地吸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场论的观点与定义,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阐释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将网络舆情场解构成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本体要素、载体要素五部分,并对网络舆情场的场力、场势、场强度、场极等可观测属性进行数理描述,进而明确网络舆情场整体机能和外在表征直接来自于场域中客观存在的显性舆情信息与舆情受众主观认知交互的事实。揭示网络舆情场的生命周期,按网络舆情场域内部受众观点强度和数量的演化规律将网络舆情场的存在周期划分雏形期、成熟期、平复期和隐遁期,就网络舆情场四个存在时期的形成过程以及场域在各存在时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场构成要素的状态特征及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网络舆情场的形成机理。其次,本文从网络舆情场对舆情受众观点测度对象的代示,网络舆情场对舆情受众观点测度范畴的分割覆盖,网络舆情场对舆情受众观点测度方法的组织,网络舆情场对舆情受众观点测度结果的诠释评价,网络舆情场对舆情受众观点测度结果应用环境模拟几个方面论证网络舆情场内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原理,并提出网络舆情场域内个体、群体与整体三个维度下的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具体操作路径。再次,本文提出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个体维度、群体维度和整体维度的具体观点测度方法,实现对场域内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个体观点外显动机、场域内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个体之间的观点认知距离、场域内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连接鲁棒性与凝聚鲁棒性、场域内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整体强度与极性的分析和测度,并基于真实数据对所提方法逐一展开验证。最后,本文基于前文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场的环境维、本体维、主体维、载体维、客体维的具体治理策略,通过转变网络舆情的管控思维,将空泛的网络舆情治理转变为具体的网络舆情场治理,从而为网络舆情的管控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在理论层面丰富了网络舆情分析治理的方法体系,拓宽了场论在情报学、信息管理科学、传播学等领域的概念外延,为实现网络舆情研究工作中多研究对象、多研究视角的融汇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本文在实践层面通过透视网络舆情场的属性特征和机能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多维度的舆情受众观点强度与情感极性的可量化体系,为网络舆情场视角下的舆情受众情感安抚平息,出格言行的制约矫正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进而推动网络舆论环境的不断净化。
二、通信对抗内场仿真试验系统射频混合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对抗内场仿真试验系统射频混合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特征分析 |
2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方法和评价标准 |
2.1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方法 |
2.2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评价标准 |
(1) 频谱占用度。 |
(2) 时间占用度。 |
(3) 空间覆盖率。 |
3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数学模型 |
3.1 雷达信号模拟模型 |
(1) 常规脉冲信号 |
(2) 线性调频信号 |
(3) 频率捷变信号 |
3.2 干扰信号模拟模型 |
(1) 压制干扰 |
(2) 欺骗干扰 |
4 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关键技术 |
4.1 复杂电磁环境精细模拟技术 |
(1) 空域: |
(2) 时域: |
(3) 频域: |
(4) 能域: |
4.2 复杂电磁环境信号波形产生技术 |
(1) 任意波形产生技术 |
(2) 数字储频技术 |
4.3 复杂电磁环境信号大功率发射技术 |
5 实现与验证 |
6 结束语 |
(2)干涉仪测向的校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干涉仪测向的相关理论 |
2.1 干涉仪测向系统 |
2.2 干涉仪测向原理 |
2.2.1 一维单基线干涉仪测向原理 |
2.2.2 其他干涉仪测向原理 |
2.3 相位差提取与角度测算 |
2.3.1 模拟法相位差提取 |
2.3.2 数字法相位差提取 |
2.4 模糊性分析 |
2.4.1 镜像模糊分析 |
2.4.2 相位模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向误差分析 |
3.1 误差来源 |
3.2 测频误差 |
3.2.1 LC谐振法测频及误差 |
3.2.2 比相法测频及误差 |
3.2.3 超外差法测频及误差 |
3.2.4 数字法测频及误差 |
3.3 天线相位中心误差 |
3.4 相位差误差 |
3.4.1 元器件影响 |
3.4.2 电缆传输影响 |
3.4.3 信号处理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向误差校准及仿真验证 |
4.1 天线相位中心的校准 |
4.1.1 微波暗室法 |
4.1.2 外场校准法 |
4.2 通道校准 |
4.2.1 外接信号源法 |
4.2.2 自动校准法 |
4.2.3 滤波校准法 |
4.3 自适应实时校准法 |
4.4 仿真验证 |
4.4.1 相位差测量值与偏移值 |
4.4.2 校准前后角度测量值与真实值 |
4.4.3 不同角度校准前后角度测量值与真实值 |
4.4.4 不同频率校准前后角度测量值与真实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压电材料的射频与振动混合能量收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能量收集 |
1.2.2 射频能量收集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振动与射频混合能量收集基本理论 |
2.1 振动与射频混合能量收集系统概述 |
2.2 能量收集原理 |
2.2.1 压电理论 |
2.2.2 天线理论 |
2.3 整流电路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与射频混合能量收集系统前端设计 |
3.1 振动能量收集器设计 |
3.1.1 压电材料选取及特性分析 |
3.1.2 悬臂梁结构及优化设计 |
3.2 射频能量收集器设计 |
3.2.1 天线材料的分析与选取 |
3.2.2 天线建模与设计 |
3.3 混合能量收集器设计 |
3.3.1 基于FR4 与压电材料复合的天线设计 |
3.3.2 基于压电材料的天线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流电路设计 |
4.1 射频整流电路设计 |
4.1.1 二极管选型及特性分析 |
4.1.2 电容和负载的优化分析 |
4.1.3 匹配网络选型与整流电路优化 |
4.2 低频整流电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混合能量收集系统测试平台构建 |
5.2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2.1 单频段射频天线混合能量收集系统 |
5.2.2 双频段射频天线混合能量收集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4)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通信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抗干扰性能试验 |
2 正交试验设计 |
2.1 确定试验目的 |
2.2 选定试验因素及水平 |
2.3 利用正交表设计试验 |
2.4 确定试验方案 |
3 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估 |
3.1 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3.2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3.3 方差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4 结论 |
(5)从美国“电子复兴计划”新阶段部署看我国电子业创新技术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电子复兴计划”第二阶段部署情况 |
1.1 PIPES项目 |
1.1.1 项目目标和背景 |
1.1.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1.3 项目规划安排 |
1.2 T-MUSIC项目 |
1.2.1 项目目标和背景 |
1.2.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2.3 项目规划安排 |
1.3 GAPS项目 |
1.3.1 项目目标和背景 |
1.3.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3.3 项目规划安排 |
1.4 DA项目 |
1.4.1 项目目标和背景 |
1.4.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4.3 项目规划安排 |
1.5 DRBE项目 |
1.5.1 项目目标和背景 |
1.5.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5.3 项目规划安排 |
2 启示建议 |
2.1 完善顶层规划设计, 以实际应用需求带动专用技术能力发展 |
2.2 重视软硬件安全, 保障创新技术向国防应用方向安全转移 |
2.3 加强技术转化方式研究, 建立面向特定行业的军民技术转移平台 |
(6)分布式飞行器数字仿真试验平台框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及方案设计 |
2.1 实时性及时间一致性设计 |
2.1.1 实时性设计 |
2.1.2 推进步长设计 |
2.1.3 时间一致性设计 |
2.1.4 数据存储的实时性设计 |
2.2 信息化公共体系结构的应用 |
2.2.1 原应用方案 |
2.2.2 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2.3 优化后的应用方案 |
2.3 试验环境仿真模型的结构及输入输出设计 |
2.4 目标特性仿真模型的结构及输入输出设计 |
2.5 飞行器数字模型校验方法 |
2.5.1 TIC不等式系数法 |
2.5.2 相关系数法 |
2.5.3 实际应用 |
2.6 本章小节 |
3 总体结构设计 |
3.1 平台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
3.1.1 平台主要功能 |
3.1.2 平台主要技术指标 |
3.2 平台总体设计思路 |
3.3 平台各分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
3.3.1 仿真试验综合控制分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
3.3.2 飞行器试验鉴定数字仿真分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
3.3.3 飞行器发射控制仿真分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
3.3.4 外部信息代理分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交互协议设计 |
4.1 反射内存网数据交互协议设计 |
4.2 以太网数据交互协议设计 |
4.2.1 TCP/IP数据交互协议设计 |
4.2.2 UDP/IP数据交互协议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工作流程及试验方案设计 |
5.1 工作流程设计 |
5.1.1 模式一工作流程 |
5.1.2 模式二工作流程 |
5.1.3 模式三工作流程 |
5.1.4 模式四工作流程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5.2.1 精度统计仿真试验设计 |
5.2.2 高海况适应性仿真试验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联调主要问题梳理 |
6.1 飞行器动力学仿真节点软硬件兼容问题 |
6.2 目标节点反射内存网数据串位异常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雷达半实物仿真信号收发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雷达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辐射式半实物仿真脉冲雷达目标测量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雷达脉冲信号均匀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均匀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基本原理 |
2.3 线性调频信号均匀间歇采样收发处理与回波重构 |
2.3.1 完整脉冲回波特性 |
2.3.2 间歇采样收发目标回波特性与信息重构 |
2.3.3 目标散射截面积提取 |
2.3.4 目标测量结果仿真分析 |
2.3.5 目标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 |
2.4 相位编码信号均匀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 |
2.4.1 PCM信号间歇采样收发回波特性 |
2.4.2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2.5 非理想条件下均匀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性能分析 |
2.5.1 非理想间歇采样收发控制信号 |
2.5.2 非理想间歇采样收发回波特性 |
2.5.3 仿真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达脉冲信号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 |
3.1 引言 |
3.2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基本原理 |
3.2.1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控制信号特性 |
3.2.2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信号模糊图特性 |
3.3 脉冲信号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与回波重构方法 |
3.3.1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宽带目标回波特性 |
3.3.2 基于压缩感知的距离像重构方法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4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一致性分析 |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优化方法 |
3.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3.4.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优化模型 |
3.4.3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信号间歇采样收发目标特性测量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脉冲雷达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方法与实验应用 |
4.2.1 实验系统与环境配置 |
4.2.2 微波暗室脉冲雷达收发信号互耦实验结果 |
4.2.3 均匀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暗室实验 |
4.2.4 伪随机间歇采样收发目标测量暗室实验 |
4.3 脉冲雷达间歇采样收发二维成像方法与应用 |
4.3.1 目标回波信号特性分析 |
4.3.2 二维图像重构方法 |
4.3.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4 脉冲雷达间歇采样收发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方法与实验应用 |
4.4.1 旋转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
4.4.2 进动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4 微波暗室实验结果分析 |
4.5 间歇采样收发脉冲雷达对抗仿真方法与应用 |
4.5.1 微波暗室脉冲雷达对抗环境构建 |
4.5.2 基于间歇采样收发的脉冲雷达对抗仿真流程 |
4.5.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主要工作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申请专利与软件着作权 |
四、获得的成果与奖励 |
(8)射频综合天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射频综合系统 |
1.2 射频综合技术及特点 |
1.3 射频综合技术收发难点及解决方法 |
1.4 射频综合系统主要组成 |
1.5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综合一体化天线 |
2.1 射频综合天线特点及应用 |
2.1.1 射频综合系统的常用天线类型 |
2.1.2 射频综合系统天线的应用 |
2.2 射频综合天线的实现方法 |
2.2.1 MIMO天线多端口 |
2.2.2 天线可重构技术 |
2.2.3 短路探针加载 |
2.2.4 共形技术 |
2.3 射频综合孔径天线的设计关键点和难点 |
2.3.1 RCS缩减问题 |
2.3.2 耐高温 |
2.3.3 电磁兼容 |
2.3.4 天线布局 |
2.3.5 共形技术 |
2.3.6 提高端口隔离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叠共口径微带天线设计 |
3.1 层叠天线简介 |
3.2 三频段共口径天线设计 |
3.2.1 层叠微带天线的应用 |
3.2.2 层叠天线结构设计 |
3.3 天线参数扫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重构嵌套微带天线设计 |
4.1 环形天线设计 |
4.1.1 环形天线结构简介 |
4.1.2 L、S频段天线应用 |
4.2 嵌套共口径天线设计 |
4.2.1 天线设计目标 |
4.2.2 嵌套天线设计步骤 |
4.3 嵌套天线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可重构天线设计 |
4.4.1 可重构天线常用设计方法 |
4.4.2 可重构天线开关描述 |
4.4.3 可重构天线设计 |
4.4.4 天线工作频率与电流分布分析 |
4.4.5 天线方向图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宽带Vivaldi天线设计 |
5.1 超宽带天线简介 |
5.2 超宽带Vivaldi天线设计及仿真结果 |
5.3 超宽带天线设计及仿真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强电磁威胁概述 |
1.1.2 强电磁防护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强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能量选择表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能量选择表面仿真分析与测试方法研究 |
2.1 能量选择表面仿真分析方法 |
2.1.1 等效电路法 |
2.1.2 等效介质法 |
2.1.3 电磁软件仿真 |
2.2 能量选择表面测试方法 |
2.2.1 吸波墙开窗法 |
2.2.2 吸波腔测试法 |
2.2.3 矩形波导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选择表面带通结构设计研究 |
3.1 PIN二极管参数测试 |
3.1.1 零偏/导通S参数测试及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3.1.2 PIN二极管微波导通阈值测试 |
3.2 基于小型化带通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设计 |
3.2.1 结构设计与原理分析 |
3.2.2 结构改进设计与仿真 |
3.2.3 样品制备 |
3.3 基于超宽带结构的能量选择表面设计 |
3.3.1 结构设计与原理分析 |
3.3.2 结构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
3.3.3 样品制作 |
3.4 实验测试与分析 |
3.4.1 小型化带通结构样品实验测试 |
3.4.2 超宽带结构样件实验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量选择表面导航防护应用研究 |
4.1 北斗导航定位接收天线防护罩设计 |
4.1.1 原理分析 |
4.1.2 设计与制备 |
4.2 防护罩对天线性能影响分析 |
4.2.1 天线方向图变化情况分析 |
4.2.2 天线前后比变化情况分析 |
4.2.3 天线轴比变化情况分析 |
4.3 防护罩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 |
4.4 强场测试实验设计 |
4.4.1 防护场强测试实验设计 |
4.4.2 防护效能验证实验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2 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信息的社会传播理论 |
2.1.1 传染病学理论 |
2.1.2 人本社会传播理论 |
2.2 危机传播理论 |
2.2.1 危机传播的概念 |
2.2.2 危机传播管理 |
2.3 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
2.3.1 网络舆情的概念 |
2.3.2 网络舆情信息的运动规律 |
2.3.3 网络舆情信息受众的特征 |
2.4 网络舆情受众观点分析测度的相关理论 |
2.4.1 情感分析理论 |
2.4.2 自然语言处理理论 |
2.4.3 复杂网络分析理论 |
2.5 场的相关理论 |
2.5.1 场的基本定义 |
2.5.2 场的基本物理量 |
2.5.3 舆情研究中的场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内涵及属性特征 |
3.1 网络舆情场的概念界定 |
3.1.1 网络舆情场的内涵 |
3.1.2 网络舆情场的外延 |
3.1.3 网络舆情场的定义 |
3.2 网络舆情场的属性分析 |
3.2.1 网络舆情场力 |
3.2.2 网络舆情场势 |
3.2.3 网络舆情场强度 |
3.2.4 网络舆情场极 |
3.3 网络舆情场的特征分析 |
3.3.1 极性动态性 |
3.3.2 存在周期性 |
3.3.3 对直接存在的依附性 |
3.3.4 载体不可替代性 |
3.3.5 主观代示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舆情场的形成机理 |
4.1 网络舆情场的雏形期形成过程分析 |
4.1.1 场域雏形期形成标志 |
4.1.2 雏形期场域各构成要素的状态分析 |
4.1.3 雏形期网络舆情场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模型 |
4.2 网络舆情场的成熟期形成过程分析 |
4.2.1 场域成熟期形成标志 |
4.2.2 成熟期场域各构成要素的状态分析 |
4.2.3 成熟期网络舆情场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模型 |
4.3 网络舆情场的平复期形成过程分析 |
4.3.1 场域平复期形成标志 |
4.3.2 平复期场域各构成要素的状态分析 |
4.3.3 平复期网络舆情场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模型 |
4.4 网络舆情场的隐遁期形成过程分析 |
4.4.1 场域隐遁期形成标志 |
4.4.2 隐遁期场域各构成要素的状态分析 |
4.4.3 隐遁期网络舆情场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模型 |
4.5 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
4.6 实证研究 |
4.6.1 实证数据预处理 |
4.6.2 网络舆情场雏形期的极性状态 |
4.6.3 网络舆情场成熟期的极性状态 |
4.6.4 网络舆情场平复期的极性状态 |
4.6.5 网络舆情场隐遁期的极性状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舆情场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原理及路径 |
5.1 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任务目标 |
5.2 网络舆情场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原理 |
5.2.1 网络舆情场对测度对象的代示 |
5.2.2 网络舆情场对测度范畴的分割覆盖 |
5.2.3 网络舆情场对测度方法的组织 |
5.2.4 网络舆情场对测度结果的诠释评价 |
5.2.5 网络舆情场对测度结果应用环境的模拟 |
5.3 网络舆情场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操作路径分析 |
5.3.1 个体维度下的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路径 |
5.3.2 群体维度下的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路径 |
5.3.3 整体维度下的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路径 |
5.3.4 三维度下观点测度工作的相互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络舆情场域内个体维度下的信息受众观点测度方法及实证 |
6.1 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个体观点外显动机测度 |
6.1.1 测度流程 |
6.1.2 数据准备与一级编码 |
6.1.3 测度数据的形式概念分析 |
6.1.4 二级编码 |
6.1.5 三级编码 |
6.1.6 理论饱和度检验 |
6.1.7 模型阐释 |
6.1.8 实证研究 |
6.2 网络舆情场域中信息受众个体间的观点认知距离测度 |
6.2.1 网络舆情受众观点认知距离的测度思路 |
6.2.2 网络舆情受众观点认知距离的测度模型构建 |
6.2.3 实证研究 |
6.3 场域中信息受众个体维度下的观点测度工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网络舆情场域内群体维度下的信息受众观点测度方法及实证 |
7.1 网络舆情场中受众观点群落的鲁棒性测度机理 |
7.1.1 观点群落的极化演进进程分析 |
7.1.2 测度步骤 |
7.2 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连接鲁棒性测度方法 |
7.2.1 观点群落核心受众的量化遴选 |
7.2.2 观点群落内核心受众删除机制构建 |
7.2.3 观点群落的连接鲁棒性测度算法 |
7.2.4 连接鲁棒性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
7.3 网络舆情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凝聚鲁棒性测度方法 |
7.3.1 观点群落内受众最小认知位移条件下的测度机制构建 |
7.3.2 观点群落内受众移出所需的最少做功测度 |
7.3.3 观点群落的凝聚鲁棒性测度算法 |
7.3.4 凝聚鲁棒性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
7.4 场域内信息受众群体维度下的观点测度工作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网络舆情场域内整体维度下的信息受众观点测度方法及实证 |
8.1 整体维度下的场域内信息受众观点测度机理 |
8.2 网络舆情场强度和极性测度方法 |
8.2.1 网络舆情场强度指标体系构建 |
8.2.2 网络舆情受众的观点强度测度算法 |
8.2.3 网络舆情场极性测度与可视化 |
8.3 实证研究 |
8.4 场域内信息受众整体维度下的观点测度工作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结论的网络舆情场治理策略 |
9.1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的网络舆情场环境维治理策略152 |
9.2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的网络舆情场本体维治理策略155 |
9.3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的网络舆情场主体维治理策略157 |
9.4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的网络舆情场载体维治理策略161 |
9.5 基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结论的网络舆情场客体维治理策略163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通信对抗内场仿真试验系统射频混合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研究[J]. 李楠,王标,底明曦,邵荣营. 舰船电子对抗, 2021(02)
- [2]干涉仪测向的校准技术研究[D]. 张祎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压电材料的射频与振动混合能量收集系统研究与设计[D]. 韩万阳. 江苏大学, 2020(02)
- [4]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通信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方法[J]. 殷璐.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9(09)
- [5]从美国“电子复兴计划”新阶段部署看我国电子业创新技术转移[J]. 李铁成,李茜楠. 中国集成电路, 2019(06)
- [6]分布式飞行器数字仿真试验平台框架设计与实现[D]. 杜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7]雷达半实物仿真信号收发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晓斌.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射频综合天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田陆.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能量选择结构设计与导航防护应用研究[D]. 王轲.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D]. 高俊峰. 吉林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