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起学生对实验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丹丹[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作业系统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开始在部分省份使用。因此对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情况,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核心素养成为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9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对教材作业系统中所渗透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作业系统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及生物学教材作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对本研究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教材作业系统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通过教材分析法先对2004版与2019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教材的作业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新教材作业系统发生的变化,再对新教材中的作业系统进行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分析,明确新教材作业系统中所渗透的核心素养;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石河子地区高中生物学师生利用教材作业系统渗透核心素养的情况;最后结合教材分析结果,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利用教材作业系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建议和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作业系统比较发现,新版教材的作业系统栏目类型和数量均有所减少;新教材作业系统栏目内容在继承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调整后的栏目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更密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2)对新教材作业系统栏目所渗透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发现作业系统各栏目之间相互联系,均不同程度地渗透了四种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3)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存在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学习不足、对作业系统栏目的熟悉程度不高,栏目使用不均衡、利用作业系统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力度不够等问题;学生存在对教材作业系统栏目的学习兴致不高、对作业系统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认识不足、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教材作业系统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并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1)将作业系统融入教学设计中;(2)利用作业系统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3)对作业系统的内容进行加工及再创造;(4)对作业成果及时进行分析与评价。
刘钊伶[2](2021)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实施现状及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而,“综合与实践”板块强调要将实际问题与数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与探究的平台,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意识。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作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开设的意义重大,该栏目的开设不仅能够促进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有效落实,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近年来对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内容和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颇少,故对于如何开展“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也没有比较权威的文章。本研究尝试以南宁市一所初中学校为例,探索“实验与探究”栏目的相关内容与认识,研究“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为“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教学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为调查教师与学生使用“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在实习学校对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把教师问卷划分为“理解研究”、“整合情况”、“运用情况”、“评价情况”四个维度,把学生问卷分为“认识”、“兴趣”、“体验”、“动机”、“价值观”五个维度,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七、八年级的两个班级开展“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法对这两节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并对听课教师与上课学生进行访谈,进而更深入了解教师与学生对“实验与探究”栏目的看法,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针对开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教学建议。综合上述两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部分教师与学生对“实验与探究”栏目持认可态度,但“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教学却存在“总体状况一般,有待提高”的问题。2.七、八、九年级学生对于“实验与探究”栏目中认识、兴趣、体验、价值观四个维度的差异性都是显着的,而动机维度的差异性不显着。3.通过对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1)教师对“实验与探究”栏目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的认识程度以及教学实施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2)教师对“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作用的认识、对教科书中设置“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3)学生主动学习“实验与探究”栏目内容的情况与学生对“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兴趣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4)学生主动学习“实验与探究”栏目内容的情况与学生对“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相关性。4.“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教学是有效果的,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探究性思维的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效果问题的内部原因主要有:(1)教师方面,教师自身对该栏目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到位,并且在思想上认为栏目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没有明确要求,考试也不考。(2)学生方面,学生自身的探究性意识和探究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并且学生多少会存在一定的学习惰性,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6.“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效果问题的外部原因主要有:(1)教师日常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式来开展,极少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2)由于中考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重,故对中考有关的内容才注重,其他知识和能力则忽略了;(3)学校不够重视,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等。本文提出的建议有:在栏目设置方面,内容要广泛有趣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栏目的数量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等;在栏目教学方面,合理利用“实验与探究”栏目,满足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多种教学方式融合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等;在栏目学习方面,多与同学沟通交流,分享探究思路和探究方式方法,注重对探究过程的总结,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联系等。
乌云嘎[3](2021)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地理教育宪章(1992版)》明确指出,地理在中小学都应该是一门核心学科。地理作为一门全民学科,在所有教学对象、所有学生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地理教育宪章(2016年修订)》中提到,小学至中学的学生应有机会接受优质的地理教育。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等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在小学和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当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创新点在于设计了蒙文的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并衔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旨在为蒙授学校的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本文运用文献法,收集相关文献包括宪章和课程标准等教育类文件,对相关专着、期刊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后,了解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原则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法、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利用案例分析法,对相关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首先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课程目标和主要概念进行分析;其次用总结归纳法,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整理出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15个主题。依据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参照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依据教材、依据学情、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特点、依据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对选择的四个主题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得出教学案例设计策略。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为4个方面:依据课标选择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主题、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符合教学案例设计、倡导科学探究、运用多媒体课件功能等策略。设计的四个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并与其它教学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从四个案例中分别实施了《太阳系大家族》和《火山和地震》两个案例,通过对实施的案例进行反思,得出3点教学启示:讲解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地理教学法、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等。最终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多媒体技术辅助的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归纳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学的情境性以及突出学生合作交流。
娜仁花[4](2021)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因素,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新课程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科融合。本文分析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设计地理知识辅助小学英语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化推进打好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找出教学问题,并吸取教训,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多向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丰富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中地理知识的认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明确教师教案及执教方向,提高教师整合、重组并生成教学内容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本文以义务教育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内有关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作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筛选出的5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5个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再实施自己的案例并加以反思,以经验总结法、实践研究法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对比之前的教学案例,学生更向往现在的教学方式,老师不会一味的讲解,而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索,注重学科融合,融入简单的地理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视野,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综合素养。得出以下结论: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季节与天气、地球运动、时差、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本文中用表格和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统计后涉及到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等4种类型;本文中设计了5份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实施后得出结论,英语课堂融入地理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其中的地理知识能帮助解读教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也能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和亲自实施案例,就如何设计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辅助地理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从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过程及选择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依据课程标准,升华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用拓展环节和课外活动,做延伸和补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话题,创设情景;借助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的6个策略。
张晶晶[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是高考数学测试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具有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进行一种可理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批判和质疑地来将自身的知识系统构建完整,关键就是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一个其他的学科情境里面去处理问题,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思维和如何培养其核心素养作为研究目标的一种学习途径。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对立体几何处于浅层次的学习,这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使得其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如何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立体几何教学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阅读大量的深度学习的文献资料,调查和分析了高中生目前深度学习的情况。利用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的知识建构整合水平低,批判性思维水平较低、迁移应用知识少、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动机不明确、反思评价能力极度缺乏等问题。依据深度学习理论,设置教师访谈条目,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和教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深度学习。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促进高中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元认知理论等理论的带领下,依据深度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参考DELC设计了增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流程。按照设计的六个教学流程,选取二面角这一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最后,为了验证所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否可以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深度学习的水平,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说明,和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较,基于DELC的教学流程更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
邓慧[6](2021)在《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神兵利器,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在实际数学课堂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容量小、内容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能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数学定理的学习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技能、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本文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提出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策略,并设计具体案例的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重视学生的数学现实,强调学生的猜想验证,让学生经历从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研究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在理论方面,首先,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梳理国内外对微课的界定以及微课的相关研究动态;其次,查阅大量定理教学的相关文献,梳理定理教学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相关策略:联系旧知回顾,降低认知负荷;创设问题导思,激发学习动机;鼓励过程参与,提升推理能力;引导归纳概括,培养逻辑思维;丰富小结反思,完善知识体系。最后,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内容为例,设计相对应的微课。在实践方面,首先,在微课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对实习学校开展了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的微课设计策略设计的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教学研究,将对照班采用普通版的微课进行教学,将实验班采用策略设计版的微课进行教学;然后,在实际教学实验结束后,分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后测试试题以及调查问卷,从两个班中抽取学生进行个案访谈,以便于分析两个班级在实验后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设计策略设计的初中数学定理类的系列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从现实事物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都有显着的积极作用。
滕立青[7](2021)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后,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随之启动。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提高了物理实验的地位。为有效促进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在微调目前课堂授课形式的基础上,面向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则,研究小组合作模式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本文前三章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首先,研究了新版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解释及要求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发展背景以及当前课改要求和发展需要,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通过对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模式的概念以及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的描述,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对小组合作形式和科学探究中五种能力培养的研究历程做了具体阐述。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有关科学探究方面的五个维度,分别是: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结果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估的能力。然后根据所要研究的维度,设计了五份高二上学期电学教案:测量导体电阻率、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导体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并对教学实践所用的两份教案作了详细阐述。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是对教学实践后进行的问卷调查、活动后测试和问卷访谈以及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利用问卷和测试题得到的信息均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做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完善但不注重细节,操作能力强但仪器使用不熟练,能处理数据但方法单一,能得出实验结论但结论不完善,能进行交流和简单的反思但部分学生反思评价能力不足。详细分析第四章后,本文的第五章提出了培养学生五个维度方面的教学策略。利用问题细化策略,将大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对所设计的方案及时进行交流总结;通过提前讲解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小组成员相互指导实验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提前多方面训练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制定交流讨论规则,维持小组秩序,全员参与交流,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过程自觉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本文的最后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点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表明了笔者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晨[8](2021)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外历史纲要》导言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言是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说明正文,揭示主旨,概括核心的辅助作用。随着新一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旨在实现学生借助历史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关键的能力。当前学者们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精神而编撰的《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也在试点投入使用,一方面,以三维目标为历史培养标准的时代已经逐渐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取代;另一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分析导言,利用导言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旨在通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外历史纲要》导言的作用,挖掘出使用导言的更多价值,避免单纯孤立地就导言研究导言。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就《中外历史纲要》导言系统进行文本分析,从内容、语言表述方面入手,找出其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合理性与价值;其次由理论走向实践,实际调查师生在使用《中外历史纲要》导言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是如何利用导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就所了解的问题,结合导言各部分的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使用路径,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本文得出目前对导言的分析可以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切入,结合导言不同部分的特点,如单元导语概括性强,内涵丰富;课前导读短小精悍,趣味性强,点津提要;活动课导言现实性浓厚,密切学生生活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应当在主导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立足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基于导言,辨析史实、论述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巧用地图等历史教学工具,教授制作思维导图、历史时间轴等必要的学习方法。加强同现实生活的联系,高效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乡土资源、多媒体资源等,以实现充分利用导言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本文希望能对完善《中外历史纲要》导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并为当下历史教学作出点滴贡献。
李成艳[9](2021)在《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学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链教学作为问题教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能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对有效启发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故近年来倍受推广和应用。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问题解决能力,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对落实化学课标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问题链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间的理论联系,探讨问题链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问题。从现实情况出发,以“元素化合物”为例,探讨有效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策略,进行问题链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基于此,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文献分析,了解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掌握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了解实习学校高一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教师实施问题链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依据问题链教学理论,以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为落脚点,结合实际进行问题链教学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研究;基于理论,以“人教版必修1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进行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以西宁H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施,验证问题链能否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表明:(1)据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整体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不高。具体问题为:(1)化学问题解决态度方面: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较差、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动机。(2)化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方面:化学问题解决的思路不成体系、很少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多方面寻求问题解决方法存在困难。(3)化学问题品质方面:缺乏方法的创新和有效迁移与推广能力;(2)经教师访谈结果发现:(1)教师认可问题链教学的有效性,但认为问题链设计会耗时过多。(2)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问题预设的思考较少,在课堂上直接设问,新任教师会提前预设,但在问题设计的深广度方面存在问题。(3)化学教师困惑对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问题链教学课堂的把控度;(3)在进行问题链有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核心问题链导向下设计问题解决任务”、“鼓励并引导学生评价与反思”四个问题链教学实施策略,建构了以“创设问题情境—抛出核心问题—子问题链引导—教学反思与评价”为主要教师活动,以“感知问题—明确问题解决任务—解决问题—反思与交流”为主要学生活动的提升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流程;(4)教学实施后,成绩分析结果显示:两班级学生的成绩差距逐渐拉大,且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说明问题链教学在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应用促进了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量表结果分析表明:教学实施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出现显着性差异。访谈结果显示,问题链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知识学习、思维、化学问题探究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综上结果表明,问题链教学的实施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于严严[10](2021)在《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系统学习物理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将系统的物理知识传授给他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好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之后乃至更深远的学习发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但学生原本的知识经验可能会与新知识相矛盾,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这恰是一种教师能够抓住的隐形教育资源,是教学的突破口所在。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与认知冲突策略相关的概念,在肯定前人研究结果的同时,分析其中的不足,确定研究的方向,阐述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基于个体认知冲突发生过程的心理模型分析,提出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通过对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冲突来源的分析,提出在应用认知冲突策略的应用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满足一定的原则,使利用认知冲突策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在分析学生方面认知冲突来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辅导书籍以及前人关于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前概念、迷思概念的研究,梳理初中物理教材中学生存在认知冲突的知识点,为教师利用认知冲突策略教学提供素材思路。并以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为研究材料,选取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相关内容根据认知冲突策略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案例,体现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在教学实践的前期,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并不缺乏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但缺少主动学习的热情,渴望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学实践,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以八年级第一学期“惯性”这节课为教学内容,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课后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实验班的成绩与对照班有显着性差异,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的对比分析以及实验班学生课后反馈调查情况整理,了解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在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效果。通过“惯性”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应用认知冲突策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实验结果说明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认知冲突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认知冲突策略应用模式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将认知冲突策略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笔者希望构建的认知冲突策略的应用模式能给初中物理教师在利用认知冲突策略进行教学时提供一些思路。
二、激起学生对实验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起学生对实验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作业系统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作业系统栏目分析 |
一、新旧教材作业系统比较分析 |
二、教材作业系统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分析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教材作业系统栏目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 |
一、教师问卷调查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第五章 作业系统渗透核心素养的建议及策略探讨 |
一、建议 |
二、策略探讨 |
三、教学案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实施现状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教学情况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研究综述 |
2.1 数学实验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数学实验内容的研究 |
2.1.2 关于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
2.2 数学探究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数学探究学习的研究 |
2.2.2 关于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 |
2.2.3 关于数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
2.3 数学教科书栏目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数学活动”栏目的研究 |
2.3.2 关于“阅读与思考”栏目的研究 |
2.4 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相关研究 |
2.4.1 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国外研究 |
2.4.2 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国内研究 |
2.5 文献总结 |
2.6 理论基础 |
2.6.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6.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6.3 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
2.6.4 维度划分法的借鉴及维度成分的确定 |
3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文本内容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2 几个版本教材中“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对比 |
3.2.1 几个版本教材中探究类栏目的名称比较分析 |
3.2.2 几个版本教材中探究类栏目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比较分析 |
3.3 人教版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内容分析 |
3.3.1 “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数量与分布 |
3.3.2 “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呈现方式 |
3.3.3 “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分类 |
3.4 人教版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特点 |
3.5 人教版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的作用 |
4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方法及对象 |
4.3 调查的设计 |
4.3.1 调查问卷的编制思路 |
4.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4 调查问卷的正式实施 |
4.5 数据的处理 |
4.6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6.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7 调查结论 |
4.7.1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 |
4.7.2 学生问卷调查结论 |
5 人教版七、八年级“实验与探究”栏目的案例教学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及对象 |
5.3 研究设计 |
5.3.1 测试卷的编制 |
5.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5.4 研究的实施 |
5.5 七年级《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案例分析 |
5.5.1 “实验与探究”环节的课堂实录教学片断 |
5.5.2 “实验与探究”教学环节的案例分析 |
5.6 八年级《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的案例分析 |
5.6.1 “实验与探究”环节的课堂实录教学片断 |
5.6.2 “实验与探究”教学环节的案例分析 |
5.7 访谈结果分析 |
5.7.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7.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8 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关于“实验与探究”栏目设置方面的建议 |
6.2.2 关于“实验与探究”教学方面的建议 |
6.2.3 关于“实验与探究”栏目学习方面的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2 “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3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教学设计 |
附录4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教学设计 |
附录5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检测题 |
附录6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检测题 |
附录7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3)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1.境外研究背景与现状 |
2.国内研究背景与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多媒体 |
2.多媒体辅助教学 |
3.教学案例设计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布鲁纳的发现法 |
3.多元智力理论 |
4.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六)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1.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小学《科学》地理内容需要多媒体辅助 |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一)课程目标分析 |
1.科学知识目标 |
2.科学探究目标 |
3.科学态度目标 |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概念分析 |
(三)教材分析 |
1.教材的时代背景和编写意图 |
2.教材的编排体系 |
(四)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分析 |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2.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遴选 |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三、基于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案例设计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 |
2.依据教材 |
3.依据学情 |
4.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特点 |
(二)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
1.目标导向性原则 |
2.规律指示性原则 |
3.学生主体中心原则 |
4.学习情境创设原则 |
5.多媒体教学辅助性原则 |
(三)教学案例设计内容分析 |
1.教学案例设计主题的选择分析 |
2.多媒体与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结合点分析 |
(四)教学案例设计 |
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案例设计 |
2.《火山和地震》教学案例设计 |
(五)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依据课标选择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主题 |
2.倡导科学探究 |
3.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 |
4.运用多媒体课件功能策略 |
四、教学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记录 |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
2.案例实施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与启示 |
1.案例实施反思 |
2.案例实施启示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2: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3: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4)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国际研究背景 |
2.国内研究背景 |
3.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理论基础 |
2.概念界定 |
一、小学英语教材中地理知识的分析 |
(一)分析目的 |
1.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学资源 |
2.地理知识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
(二)分析内容 |
1.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类 |
2.小学英语教材组成分析及地理知识的体现 |
(三)分析启示 |
1.地理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2.地理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二、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目的 |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
2.有助于教师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 |
3.丰富教师教学形式 |
4.提供论文写作依据 |
(二)案例选取与类型 |
1.典型案例选取 |
2.案例类型 |
(三)案例分析过程 |
(四)案例分析启示 |
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
1.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
2.依据小学英语教材特点 |
3.依据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
(二)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 |
1.案例设计的原则 |
2.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案例选择 |
2.教学案例呈现 |
四、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的实施 |
(一)教学案例实施 |
1.教学对象的选择 |
2.教学案例的实施 |
(二)实施案例后的评价 |
(三)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 |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帮助解读教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
3.能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
4.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二: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表 |
致谢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深度学习的研究 |
2.立体几何的研究 |
3.小结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深度学习 |
1.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
2.浅层学习 |
3.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对比 |
4.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 |
(二)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元认知理论 |
3.情境认知理论 |
4.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三、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的现状调查 |
(一)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1.问卷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
2.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教师立体几何教学现状访谈 |
1.访谈的目的与对象 |
2.访谈内容的设计 |
3.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三)小结 |
1.影响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原因分析 |
2.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改进措施 |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几何教学设计 |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DELC教学设计流程 |
1.DELC理论 |
2.基于DELC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
1.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分析 |
2.《二面角》教学设计 |
(三)实验研究 |
1.实验目的 |
2.实验假设 |
3.实验设计 |
4.实验过程 |
5.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6.实验小结 |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二年级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 立体几何测试卷 |
致谢 |
(6)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微课的概述 |
(一)国外对微课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微课的研究综述 |
(三)对微课的思考与启示 |
二、数学定理教学的概述 |
(一)数学定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数学定理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对数学定理教学的思考与启示 |
三、相关研究综述及总启示 |
第3章 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的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 |
(一)数学现实 |
(二)数学化 |
(三)再创造 |
(四)反思 |
二、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联系旧知回顾,降低认知负荷 |
(二)创设问题导思,激发学习动机 |
(三)鼓励过程参与,提升推理能力 |
(四)引导归纳概括,培养逻辑思维 |
(五)丰富小结反思,完善知识体系 |
第4章 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策略的实证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方式 |
(五)实验材料 |
二、前后测试卷结果及数据分析 |
(一)前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二)后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后测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二)个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四、研究结果整体分析 |
第5章 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策略的课例研究 |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背景 |
二、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的教学设计 |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微课的教学设计 |
(二)《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微课的教学设计 |
(三)《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微课的教学设计 |
三、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的实录与实录分析 |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的微课实录与实录分析 |
(二)《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的微课实录与实录分析 |
(三)《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的微课实录与实录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程教学前测试题 |
附录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课程教学后测试题 |
附录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课程教学后测试题 |
附录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课程教学后测试题 |
附录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课程教学后测试题 |
附录6: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系列微课的调查问卷 |
附录7: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 |
二、小组合作学习 |
三、理论基础 |
第六节 总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
一、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研究综述 |
二、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研究综述 |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综述 |
四、基于结果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研究综述 |
五、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估的能力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教学对象 |
第二节 建立学习小组 |
第三节 基于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教学内容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设计维度分析 |
二、基于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
第四章 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践 |
一、教学实践对象 |
二、教学实践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实施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后测试 |
一、实践后测试题编制和编制调查对象 |
二、《测量导体电阻率》后测试结果分析 |
三、《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后测试结果分析 |
四、实践后测试结果总体分析 |
第四节 学生访谈分析 |
一、访谈内容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细化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
二、提前讲解实验仪器 |
三、多方面训练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
四、制定讨论秩序,通过评价培养自觉反思的习惯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 |
附录二: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设计 |
附录三: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 |
附录五: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小组合作实验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七: 测量导体电阻率练习题 |
附录八: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练习题 |
附录九: 访谈提纲 |
附录十: 访谈实录 |
附录十一: 问卷统计 |
附录十二: 教学实践过程 |
致谢 |
(8)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外历史纲要》导言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导言编撰分析 |
第一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单元导语 |
一 从唯物史观分析单元导语的功能 |
二 从时空观念分析单元导语的内容 |
三 从历史解释分析单元导语的表述 |
第二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前导读 |
一 从时空观念分析课前导读的呈现方式 |
二 从史料实证分析课前导读的图文内容 |
三 从历史解释分析课前导读的作用 |
第三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活动课导言 |
一 从家国情怀分析活动课导言的情感指向 |
二 从家国情怀分析活动课导言的学习要求 |
小结 |
第二章 《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导言应用现状 |
第一节 学生使用教科书导言问卷分析 |
一 学习动机消极 |
二 学生阅读单元导语后有不同收获 |
三 无法独立梳理单元导语时空线索 |
四 升学和兴趣影响导言的阅读 |
五 课前导读中史料难以理解 |
六 忽视活动课导言,割裂生活 |
七 学生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存在差距 |
第二节 教师访谈的分析 |
一 导言的准备视具体需要而定 |
二 引导学生阅读导言需考虑现实因素 |
三 导言可部分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四 根据导言内容,灵活选用教学工具 |
小结 |
第三章 运用导言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贯彻唯物史观——以单元导语的设计为例 |
一 融合政治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唯物史观理论 |
二 根据单元导语内容补充材料,引导历史认识的方法 |
第二节 贯彻时空观念——以单元导语的设计为例 |
一 利用数轴图示法,建立时间空间知识体系 |
二 巧用直观教具——历史地图 |
第三节 贯彻史料实证——以课前导读的设计为例 |
一 结合教学需要,呈现多种史料类型 |
二 关注史料细节,培养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
第四节 贯彻历史解释——以课前导读的设计为例 |
一 以问题为引领,创设必要的情境 |
二 利用思维导图,引导解释的思维逻辑 |
第五节 贯彻家国情怀——以活动课导言的设计为例 |
一 利用多媒体资源,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
二 因地制宜,补充必要的乡土资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外历史纲要》导言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B 导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访谈录 |
致谢 |
(9)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解决能力是近年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 |
1.1.2 符合新课改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
1.1.3 问题链教学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可行性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目的 |
1.2.4 研究意义 |
1.2.5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问题链教学”的研究 |
1.3.2 “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
1.3.3 “问题链教学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问题 |
2.1.2 问题链 |
2.1.3 问题链教学 |
2.1.4 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
2.2 教育学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支架式教学理论 |
2.2.4 问题教学理论 |
第三章 高一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问题链教学现状调查 |
3.1 高一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 |
3.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问题链教学现状访谈调查 |
3.2.1 访谈目的与对象 |
3.2.2 访谈内容与分析 |
第四章 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概述 |
4.1 问题链教学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可行性 |
4.1.1 问题链教学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联系 |
4.1.2 问题链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作用 |
4.2 指向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设计的问题链类型 |
4.2.3 问题链设计过程 |
4.3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策略 |
4.3.1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
4.3.2 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
4.3.3 核心问题链导向下设计问题解决任务 |
4.3.4 鼓励并引导学生评价与反思 |
4.4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过程 |
4.4.1 创设问题情境——感知、发现问题 |
4.4.2 抛出核心问题链——明确问题解决任务 |
4.4.3 子问题链引导——解决问题 |
4.4.4 教学反思与评价——反思与交流 |
第五章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案例与分析 |
5.1 案例一:“铁的重要化合物” |
5.2 案例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
第六章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的实施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对象 |
6.3 实验工具 |
6.3.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 |
6.3.2 化学成绩测试 |
6.3.3 访谈设计 |
6.4 实验变量控制 |
6.5 实验过程 |
6.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6.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数据分析 |
6.6.2 化学成绩分析 |
6.6.3 访谈结果分析 |
6.6.4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教学设计 |
附录 Ⅱ:《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Ⅲ:测试结果统计 |
附录 Ⅳ:访谈提纲 |
致谢 |
(10)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认知冲突策略的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认知冲突 |
2.1.2 教学策略 |
2.1.3 认知冲突策略 |
2.2 认知冲突的来源及分类 |
2.2.1 认知冲突的来源 |
2.2.2 认知冲突的分类 |
2.3 认知冲突策略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
2.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
2.3.4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4 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
第3章 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
3.1 对个体认知冲突发生过程的心理模型分析 |
3.2 初中物理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应用模式 |
3.2.1 认知冲突的准备阶段 |
3.2.2 认知冲突的创设阶段 |
3.2.3 认知冲突的解决阶段 |
3.2.4 认知冲突的转化阶段 |
3.3 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
第4章 基于认知冲突策略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及教学设计案例 |
4.1 初中物理教材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知识点梳理 |
4.2 基于认知冲突策略应用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 |
4.2.1 关于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案例——惯性 |
4.2.2 关于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案例——牛顿第一定律 |
第5章 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的选取 |
5.1.3 实验假设和变量 |
5.1.4 实验材料 |
5.2 实验过程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对学生初中物理学习现状的分析 |
5.3.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 |
5.3.3 学生课后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
5.3.4 学生课后评价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物理学习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惯性课后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惯性测试习题 |
附录四 实验班对照班成绩 |
附录五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激起学生对实验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作业系统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D]. 黄丹丹.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与探究”栏目教学实施现状及案例研究[D]. 刘钊伶.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D]. 乌云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D]. 娜仁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设计研究[D]. 张晶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6]初中数学定理类微课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D]. 邓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 滕立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8]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外历史纲要》导言及其应用研究[D]. 张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D]. 李成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10]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于严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教学案例论文; 科学论文;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