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一、白内障手术的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陆强,竺向佳,卢奕[1](2021)在《白内障手术中陡峭轴切口与非陡峭轴切口矫正术前散光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白内障手术中行陡峭轴切口矫正术前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meta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评估术后散光、手术前后散光屈光度改变量、术后裸眼视力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等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计1 213眼,其中包括接受陡峭轴角膜切口531眼,接受非陡峭轴角膜切口682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陡峭轴切口组术后残余散光小于非陡峭轴切口组,平均差(MD):-0.29;95%置信区间(95%CI):[-0.36,-0.22];P<0.001。与非陡峭轴切口相比,陡峭轴切口能显着减小术前角膜散光,MD:-0.33;95%CI:[-0.41,-0.26];P<0.001。陡峭轴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显着高于非陡峭轴切口组,MD:-0.06;95%CI:[-0.10,-0.01];P=0.01,但最佳矫正视力无差异,MD:-0.03;95%CI:[-0.07, 0.00];P=0.06;1-β=0.96。结论与非陡峭轴切口相比,白内障手术陡峭轴切口能更好地矫正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和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值得在中低度散光白内障患者群体中广泛推广。

柯慧敏[2](2021)在《ICL植入术联合不同长度角膜缘陡轴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标准矢量分析法分析屈光不正患者行ICL植入术联合不同长度角膜缘陡轴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66例(109眼),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角膜缘最大屈光力子午线切口。根据患者术前散瞳验光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3.0mm组:0.5D≤散光度数<1.0D;3.5mm组:1.0D≤散光度数<1.5D;4.0mm组:1.5D≤散光度数<2.0D;4.5mm组:2.0D≤散光度数<2.5D;5.0mm组:2.5D≤散光度数<3.0D。比较5组病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UCVA、BCVA、SE、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对手术前后散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1、术后6个月,5组患者UCVA(Log M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88,P<0.001),其中3.0mm组术后UCVA优于4.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组患者术后U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4、28.85、17.09、20.42、17.41,均P<0.01)。5组患者术后BCVA均未见丢失。5组患者术后6个月等效球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75,P=0.424)。2、5组患者术后6个月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13±0.11、1.10±0.13、1.10±0.12、1.06±0.08和1.09±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P=0.316)。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3±0.11、1.09±0.15、1.10±0.12、0.98±0.17、1.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8,P=0.011),其中3.0mm组优于4.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5组患者术后6个月无散光有13眼(12%),散光度数≤0.50D的有69眼(63%),散光度数≤1.0D的有99眼(91%)。5组患者术后|SIRC|、|EV|、EM、C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组术后|SIRC|分别为(0.47±0.21)D、(0.63±0.25)D、(0.90±0.32)D、(1.47±0.45)D、(2.16±1.07)D。术后6个月,3.0mm组与其余4组|E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组EM均为正值,即为欠矫。3.0mm组与其余4组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mm组与3.5mm组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5组患者E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0.161)。4、术后6个月手术矫正散光量|SIRC|与切口长度显着相关(r=0.803、P<0.001)。结论:ICL植入术联合不同长度角膜缘陡轴切口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低中度散光的矫正效果更好。手术矫正散光量与角膜缘切口长度呈正相关。

张凯凯[3](2021)在《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Acrysof IQ Restor Toric(ART)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且角膜散光≥0.75D的患者共79例(85眼)。将患者分成两组:ART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RT人工晶体植入术;Toric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收集患者术前资料:性别、年龄、眼别、角膜散光、眼压、轴长、基础泪液分泌量、晶体度数、UDVA、CDVA;术后资料:裸眼远中近视力、矫正远中近视力、绘制离焦曲线、残余散光、OPD-ScanⅢ波前像差仪测量晶体旋转轴位、总像差、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MTF、SR;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满意度、脱镜率。结果:1、ART组术后的UNVA和UIVA优于Toric组(近:P<0.01;中:P=0.039),而UDVA、CDVA、CIVA、CNVA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ART组与Toric组术前角膜散光和术后残余散光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ART组和Toric组术后残余散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41)。3、ART组与Toric组晶体旋转度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53)。4、Toric组离焦曲线呈单峰状,在0D处有1个焦点;ART组离焦曲线呈双峰状,在0D和-2.5D处形成远近2个焦点,中距离焦点视力略有下降。ART组提供了更广阔的焦深范围为(+1.5D~-4.0D),而Toric焦深范围为(+1.0D~-1.50D)。5、瞳孔直径4mm时,Toric组在5c/d空间频率的MTF值优于ART组(P<0.05)。瞳孔直径4mm时,Toric组的SR优于ART组(P<0.01);瞳孔直径6mm时的S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21)。6、瞳孔直径4mm和6mm时,ART组与Toric组的总像差、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ART组术后视中和视近裸眼脱镜优于Toric组(中:P=0.026;近:P<0.01),而视远裸眼脱镜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58)。8、ART组视中和视近满意度优于Toric组(中:P=0.027;近:P<0.01),而视远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4)。9、ART组术后的VF-14量表评分优于Toric组(P<0.01)。结论:1、ART人工晶体在不增高术后像差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矫正散光,同时提供术后远中近全程视力。2、ART人工晶体脱镜率高、满意度好、生存质量高。3、ART与Toric人工晶体均具有良好的晶体稳定性。

郝泽宇[4](2021)在《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是否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角膜散光,为白内障手术医生提供更多以及更合理的矫正散光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角膜散光值≥0.75D的患者162例(162眼)。将其中0°<陡峭轴向<45°的45只眼分为:实验组A组26只眼和对照组a组19只眼,将45°≤陡峭轴向<90°的57只眼分为实验组B组30眼和对照组b组27只眼,将90°≤陡峭轴向≤180°的60只眼分为实验组C组35只眼和对照组c组25只眼。所有对照组均行135°透明角膜2.8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实验组A组行180°透明角膜2.8mm主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90°透明角膜2.8mm主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组行陡峭轴透明角膜2.8mm主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角膜散光值、散光轴向、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和中央角膜厚度,比较个性化角膜切口和常规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效果。结果:1、0°<陡峭轴向<45°:180°透明角膜切口可矫正患者的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患者角膜散光平均降低0.26D,陡峭轴向朝垂直方向平均增大6.65°。135°常规角膜切口加重了患者的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角膜散光平均增加0.42D,陡峭轴向朝垂直方向增大20.16°。2、45°≤陡峭轴向<90°:90°透明角膜切口可矫正患者的术前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患者角膜散光平均降低0.12D,陡峭轴向朝水平方向平均降低12.50°。135°常规角膜主切口加重了患者的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角膜散光平均增加0.22D,陡峭轴向朝水平方向降低15.38°。3、90°<陡峭轴向≤180°:陡峭轴透明角膜主切口可矫正患者的术前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角膜散光平均降低0.57D,术后陡峭轴向稳定,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常规角膜主切口加重了患者的角膜散光,术后3月时,角膜散光平均增加0.04D,陡峭轴向朝水平方向降低8.64°。4、术后1月起,所有实验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高于其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其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在术后均显着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在术后1周时均增厚,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术后1月时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6组患者间前房深度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程度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的手术方式是安全的;2、当患者0°<陡峭轴向<45°时,选择在180°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可小幅度矫正患者的角膜散光;3、当患者45°≤陡峭轴向<90°时,选择在90°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可小幅度矫正患者的角膜散光;4、当患者90°<陡峭轴向≤180°时,选择在陡峭轴向行透明角膜切口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角膜散光,且散光轴向更稳定;5、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可使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恢复更佳;6、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不会对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和中央角膜厚度造成额外的负面影响。

陇悦,范玮[5](2021)在《白内障手术中复曲面人工晶状体拓展运用的临床现状》文中研究说明复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OL)可以有效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脱镜率,术后散光矫正效果稳定。近年来,Toric IOL除了用于单纯合并角膜规则散光≥0.75 D的成年白内障患者,还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合并高度近视眼、角膜屈光术后、角膜边缘变性、不规则角膜散光及未成年白内障患者。其拓展运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术后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本文中笔者将就Toric IOL临床适应症拓展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孙建红[6](2020)在《两种不同位置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低度数角膜散光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对于合并低度数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陡峭轴和上方两种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术前角膜散光≤1.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99例(104眼),根据不同切口位置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切口均位于透明角膜,大小为3.0mm。A组手术切口位于陡峭轴位(角膜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根据术前角膜散光大小再分为两组,角膜散光≤0.5D的患者为A1组,角膜散光0.5D~1.0D的患者为A2组。B组手术切口为常用上方切口(约1100轴位),同样根据术前角膜散光大小再分为两组,角膜散光≤0.5D的患者为B1组,角膜散光0.5D~1.0D的患者为B2组。检查术前及术后1d、1wk、1mo、3mo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大小及轴位,用网上在线计算器(http://www.sia-calculator.com/)计算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大小,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裸眼视力:A、B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1月、3月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好转趋势。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A1组平均视力优于B1组,A2组平均视力优于B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角膜散光大小:A1组患者术后1天、1月、3月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角膜散光较术前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A1组角膜散光度数均小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患者术后1天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随时间的推移,角膜散光越来越小;术后1周、1月、3月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均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A2组角膜散光度数均小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IA:A、B两组SIA均为术后1天最大,之后逐渐减小。组间比较,术后1天A组SIA较B组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A组SIA较B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3月的SIA分别为0.55±0.31D、0.64±0.26D。(4)角膜散光轴位:A、B两组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逆规散光例数有所增加,但各类型散光所占比例大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患者,接受3.0mm透明角膜超声乳化术,切口位于陡峭轴时,虽然不能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但与上方切口比较可以相对减少术后角膜散光的增加。(2)对于术前角膜散光为0.5~1.0D的白内障患者,接受3.0mm透明角膜超声乳化术,切口位于陡峭轴时,能够有效矫正术前角膜散光。(3)对于术前合并低度数角膜散光(≤1.0D)的白内障患者,超乳术切口不管位于陡峭轴还是上方常用位置,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各时间点两组间裸眼视力比较陡峭轴视力优于上方切口,但差异不显着。

林开春[7](2020)在《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介绍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并应用于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比较,为硬核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 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方法选取核硬度达Ⅳ、Ⅴ级患者共56例,6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9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7例(3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比较A、B两组手术后第1天,1周和1月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t visual,BCDVA);手术后第1天、1周、1月、3月的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induced astigmatism,SIA)大小;手术后1月、3月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其丢失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 果]两组术前视力(UDVA、BCD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周、1月的视力(UDVA、B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的视力(UDVA、BCDVA),两组术后视力(UDVA、BCDVA)均较术前视力有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术源性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B组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3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B组均较A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A组中出现2眼(6.67%)后囊破裂,B组中未出现后囊破裂;术后第一天A组角膜三级以上水肿7眼(23%),B组角膜三级以上水肿3眼(10%),角膜最终均恢复透明;A组出现虹膜损伤2眼(6.67%),B组出现虹膜损伤5眼(16.67%);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83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5min。[结 论]1.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应用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使其可达到与超乳相接近的术后效果。2.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拥有更短手术时间、在保护角膜内皮、晶状体后囊等方面更具优势,以及较低的手术费用、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使其在处理硬核性白内障和大批量集中的防盲手术更具优越性。

邓家权[8](2020)在《角膜切口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研究不同角膜切口的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surgical induced astigmatism,SI A)的影响。[方 法]将2019年6月-12月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60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例30眼)使用3.0mm裂隙穿刺刀行线形角膜切口,B组(26例30眼)使用3.0mm弧形角膜穿刺刀行弧形角膜切口,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天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扫描切口形态,测量角膜隧道长度(L)、并使用Photo-Shop软件测量角膜切口角度(α),按α大小将A、B两组分为A1(α<20°)、A2(α≥20°)、B1(α<20°)、B2(α≥20°)四个亚组,按L大小将A、B两组分为A3(L<1920μm)、A4(L≥ 1920μm)、B3(L<1920μm)、B4(L≥1920μm),四个亚组,并观察角膜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周、1月、3月分别测量术眼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术后角膜散光的大小及轴向,并使用角膜OCT扫描切口形态,观察角膜愈合情况,使用余弦定律计算SIA大小,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临床资料对比:A、B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9.10±7.81、70.93±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UCVA分别为0.79±0.36、0.86±0.42,术前眼压分别为14.7±2.07、15.0±2.3mmHg,角膜散光分别为0.69±0.50D、0.78±0.57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角膜切口构型:A、B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角膜切口角度分别为20.59±3.24°、19.63±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角膜隧道长度分别为1920±243μm、1963±306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各时间段A、B两组患者均未见角膜切口外口哆开。A、B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角膜切口内口哆开率分别为67%、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口哆开率分别为46.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月角膜切口内口哆开率分别为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月时,A、B两组患者角膜内口已全部愈合,哆开率均为0。5.A、B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UCVA较术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各时间段U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角膜散光A、B两组患者术后1周角膜散光增加,随后逐渐减小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角膜散光分别为0.92±0.53D、0.72±0.41D、0.65±0.36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术后1周、术后1月角膜散光分别为:1.37±0.57D、1.19±0.53D,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术后三月角膜散光为0.90±0.36D,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角膜散光均大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1 A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SIA分别为1.05±0.50D、0.75±0.30D、0.57±0.23D,B 组患者术后 1 周、1月、3 月 SIA 分别为 1.48±0.55D、1.15±0.45D、0.83±0.27D,B组患者各时间段SIA均大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A1与A2组、B1与B2组术后第一天角膜隧道长度(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SI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3 A3与A4组、B3与B4组术后第一天角膜切口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4组的SIA在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均大于A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4组的SIA在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均大于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在术后第一天,弧形角膜切口的内口哆开率明显低于线形角膜切口,可以降低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风险。2.线形角膜切口的SIA要小于弧形切口,不增加术后角膜散光;对于双平面角膜切口而言,切口角度不影响SIA的大小,角膜隧道长度越长,SIA越大。

杨佳俊[9](2020)在《不同列线图指导下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矢量分析方法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并初步观察其改善裸眼视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角膜缘松解切开术的Donnenfeld列线图与Nichamin列线图的散光矫正的效率和准确性,以选出更适合国人的LRI列线图并加以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干预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病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拟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且规则的角膜散光度数0.75D~3.0D的患者,根据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术前设计所参考的列线图Donnenfeld列线图和Nichamin列线图,分为Donnenfeld组和Nichamin组。术前LRI弧形切口的深度和弧长分别根据这两个列线图来规划,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和视力检查,观察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数以及轴向的改变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利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将术前及术后散光的大小和轴位在直角坐标系上分解为x轴、Y轴上的分量,由此来计算这些矢量分析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校正指数(correction index,CI)、成功指数(success index,SI)、矫平指数(flattening index,FI)、校准系数(coefficient of adjustment,CA)等。比较两组LRI的实验数据和矫正评价指标来评估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和准确性。Donnenfeld组与Nichamin组两组术后同一时间节点的视力、散光度数以及矫正评价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和t检验,眼别、性别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以及散光度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曼-惠特尼U检验,两组有显着性差异时用P<0.05表示。结果:1.纳入统计共64例(64眼),年龄(72±12)岁。Donnenfeld组(D组)33眼,其中男性17眼和女性16眼;Nichamin组(N组)31眼,其中男性14眼和女性17眼。两组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眼别、术前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前角膜散光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D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UCVA(log MAR)分别为0.63±0.25、0.16±0.11、0.11±0.86,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UCVA分别为0.64±0.21、0.19±0.11、0.12±0.96,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与3个月比较,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和N组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U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和N组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3.Donnenfeld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散光度数为(1.62±0.45)D、(0.80±0.24)D、(0.67±0.26)D,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散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Nichamin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散光度数为(1.54±0.41)D、(0.79±0.25)D、(0.60±0.26)D,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散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D组和N组术前、术后第1月以及第3月的角膜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月、三月与术前相比散光度数均显着下降,术后3月时两组角膜散光均趋于稳定。4.Donnenfeld组的顺规散光(WTR)由术前的4眼(12.1%)变化为术后3个月的10眼(30.3%),逆规散光(ATR)由术前的27眼(81.8%)变化为术后3个月的8眼(24.2%)。Nichamin组顺规散光由术前的5眼(16.1%)变化为术后3个月的13眼(41.9%),逆规散光由术前的24眼(77.4%)变化为术后3个月的6眼(19.4%)。D组和N组术前散光轴位分别为(55.91±68.65)°和(115.61±6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3个月的轴向偏移(AS)分别为(49.55±47.70)°和(68.68±5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三月与术前相比,顺规散光例数均明显增加,斜向散光也有增加,而逆规散光例数均显着下降。5.Donnenfeld组术后第3月的角膜散光矢量分析:手术源性散光(SIA)为(1.52±0.59),校正指数(CI)为(0.87±0.23),成功指数(SI)为(0.38±0.12),矫平指数(FI)为(0.54±0.28),校准系数(CA)为(1.24±0.36)。Nichamin组术后第3月的角膜散光矢量分析:手术源性散光(SIA)为(1.36±0.58),校正指数(CI)为(0.95±0.28),成功指数(SI)为(0.41±0.12),矫平指数(FI)为(0.68±0.37),校准系数(CA)为(1.16±0.39)。Donnenfeld组和Nichamin组的SIA、CI、SI、FI、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入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角膜穿透、后囊膜破裂、前房出血、虹膜脱出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切口渗漏、切口裂开或愈合不良、角膜感染、IOL脱位、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1.Donnenfeld列线图和Nichamin列线图的角膜散光矫正效率和准确性相似,皆可有效改善角膜前表面散光。2.在白内障手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是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规则散光的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安全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改善术后裸眼视力,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王新娟[10](2019)在《Pentacam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能客观定量的分析从角膜前表面到晶状体后表面的所有眼前节数据,操作方便,可定量动态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前节变化。一、目的:本研究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来测量常规白内障手术不同时期眼前节重要参数的动态变化,尤其是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角膜后表面散光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术后眼前节恢复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方式、术后动态观察、术后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二、方法:临床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83例患者100只眼,男32例女51例,年龄(65.15±8.66)岁,排除角膜疾病、眼外伤、角膜绷带镜配戴、眼底疾病、青光眼等。对全部患者应用Pentacam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的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散光轴位、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结果:1.角膜前表面平坦子午线屈光力、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力在术后1周减小,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趋向恢复至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前表面陡峭子午线屈光力在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前、术后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值大体分布在(-6—-7)D。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平坦值、陡峭值、平均值)绝对值在术后1周、术后1月较术前明显变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角膜总屈光力(平坦值、陡峭值、平均值)均表现为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4.术后1周的角膜前表面散光比术前增加了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角膜后表面散光绝对值比术前增加了0.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总散光术后1周比术前增加了0.30D,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5.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平均为(89.61±40.69)°,顺规散光占63%,术前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平均为(87.68±56.14)°,逆规散光占42%。术前角膜总散光轴位平均为(90.89±49.73)°,其中顺规散光占51%,逆规散光占32%。角膜前表面散光在60岁之前以顺规散光为主,60岁之后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漂移。角膜后表面散光在60岁之前以逆规散光为主,60岁之后逆规散光开始向顺规散光漂移。角膜总散光在60岁之前以顺规散光为主,但60岁之后逆规散光、斜轴散光开始增加。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表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角膜后表面散光轴位、角膜总散光轴位术前与术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前房深度在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时均较术前加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角膜体积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后1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中央角膜厚度术后1周、术后1月均较术前增加,均表现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9.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均比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3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0.术前角膜体积与中央角膜厚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11.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的角膜总散光与相对应时期的角膜前表面散光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相关性中等,与相对应时期的角膜后表面散光显着负相关(P=0.05),相关性较小。12.术后3月的角膜总散光、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力、前房深度、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在晶体920H、ZCB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与角膜总屈光力存在显着正相关,角膜总屈光力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存在显着负相关,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绝对值存在显着正相关,且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为74.6%,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为23.1%。四、结论1.白内障手术导致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主要发生在术后1月内,表现为术后1周内角膜明显变扁平,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下降,术后1周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逐渐上升,至术后3个月前表面屈光力接近术前水平,开始变得稳定,不再变化。2.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前、术后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的值大体分布在(-6—-7)D。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主要发生在白内障术后3月内,大体表现为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明显变陡,角膜后表面屈光力明显增加,此后逐渐下降向术前靠拢,至术后3月恢复白内障术前水平。3.角膜总屈光力的改变发生在白内障术后3个月之内,大体表现为术后早期角膜总屈光力开始变大,术后1周达到最高水平,此后逐渐下降向术前靠拢,至术后3月恢复至白内障术前水平。手术原因导致角膜总屈光力绝对值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少”逐渐恢复接近至术前水平,3个月以后再未发生改变。4.术后1周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后表面散光、角膜总散光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角膜前表面散光在术后1月稳定至术前水平,角膜后表面散光、角膜总散光在术后3月稳定至术前水平。5.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以顺规散光为主,术前角膜后表面散光以逆规散光为主,术前角膜总散光中顺规散光占比例较大。随年龄增长角膜前表面散光和角膜总散光由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漂移,角膜后表面散光由逆规散光向顺规散光漂移。角膜散光轴位在白内障术后变化不大。6.白内障手术可加深前房,术后1周较术前加深了1.45mm,前房深度在术后1周即可达到稳定,之后再无变化。7.白内障手术后1周之内角膜体积明显变大,差异显着,之后角膜体积逐渐回落,术后1月趋于稳定。白内障术后1周内的中央角膜厚度最厚,之后逐渐变薄,到术后3月接近术前水平。说明白内障手术对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术后1周,可能与角膜水肿在手术后1周内较重有关,之后随角膜水肿减轻,中央角膜厚度开始变薄至稳定。8.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月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至术后3个月未再变化。若存在角膜散光,综合考虑建议配镜时期是白内障术后3个月。9.术前角膜体积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10.角膜前表面散光和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均有影响,白内障手术中不可忽略角膜后表面散光对角膜总散光的影响。11.两种普通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在对提高视力、加深前房深度、改变角膜后表面屈光力方面无差异。12.角膜总屈光力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存在显着正相关,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绝对值存在显着正相关。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为74.6%,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为23.1%。13.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为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前节变化提供可靠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白内障手术的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内障手术的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白内障手术中陡峭轴切口与非陡峭轴切口矫正术前散光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文章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2.2 纳入研究偏倚分析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术后角膜散光
        2.3.2 白内障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屈光度变化量
        2.3.3 术后UCVA
        2.3.4 术后BCVA
        2.3.5 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2)ICL植入术联合不同长度角膜缘陡轴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分组情况
    2.2 主要检查项目与设备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用药与随访
    2.5 标准矢量分析法与评估指标
        2.5.1 数据转换
        2.5.2 计算公式
        2.5.3 评估指标与意义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术前一般资料对比
    3.2 术后视力及屈光结果
    3.3 安全性
    3.4 有效性
    3.5 散光矢量分析结果
    3.6 切口长度与散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7 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人工晶体
    2.3 方法
    2.4 收集资料
        2.4.1 术前资料
        2.4.2 术后资料
    2.5 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术前资料
    3.3 视力
    3.4 残余散光
    3.5 晶体稳定性
    3.6 离焦曲线
    3.7 MTF和SR
    3.8 像差
    3.9 脱镜率
    3.10 满意度
    3.11 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评分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英文缩写词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5)白内障手术中复曲面人工晶状体拓展运用的临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Toric IOL在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成年白内障患者中的运用
    (一)Toric IOL在单纯白内障中矫正规则散光的稳定性
        1.Toric IOL的旋转稳定性:
        2.角膜后表面散光:
        3.术源性散光(surgical induced astigmatism, SIA):
    (二)Toric IOL在合并轴性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1.单纯植入Toric IOL:
        2.Toric IOL联合囊袋内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 CTR)植入:
    (三)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一期植入Toric IOL
    (四)Toric IOL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散光
    (五)透明角膜边缘变性患者中Toric IOL的运用
二、Toric IOL在伴有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中的运用
    (一)Toric IOL矫正圆锥角膜导致的不规则散光
    (二)Toric IOL矫正角膜移植手术后导致的不规则散光
三、Toric IOL在伴有规则散光的未成年白内障患者中的运用

(6)两种不同位置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低度数角膜散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硬核性白内障中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角膜切口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不同列线图指导下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2.3 研究方法
        2.3.1 术前检查
        2.3.2 手术方法
        2.3.3 术后处理和随访
    2.4 角膜散光矫正的矢量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3.2 术后视力比较
    3.3 术后角膜前表面残余散光度数比较
    3.4 角膜散光轴向变化
    3.5 术后角膜散光变化的矢量分析
    3.6 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Pentacam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所有病例均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查
    2.4 手术方法及过程
    2.5 随访
    2.6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方法
    2.7 仪器设备及人工晶状体情况介绍
    2.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总屈光力的变化
        3.1.1 角膜前表面屈光力的变化
        3.1.2 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的变化
        3.1.3 角膜总屈光力的变化
    3.2 角膜散光的变化
    3.3 角膜散光轴位的变化
    3.4 前房深度的变化
    3.5 角膜体积的变化
    3.6 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
    3.7 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
    3.8 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眼前节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3.8.1 术前角膜体积与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3.8.2 角膜总散光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的相关性分析
        3.8.3 术后眼前节参数在晶体类别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3.9 术前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力、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力与角膜总平均屈光力线性回归分析
讨论
    4.1 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角膜总屈光力的变化
    4.2 角膜散光的变化
    4.3 前房深度
    4.4 角膜体积、角膜厚度
    4.5 眼前节参数综合相关性分析
    4.6 此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白内障手术的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内障手术中陡峭轴切口与非陡峭轴切口矫正术前散光比较的meta分析[J]. 陆强,竺向佳,卢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05)
  • [2]ICL植入术联合不同长度角膜缘陡轴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D]. 柯慧敏. 南昌大学, 2021(01)
  • [3]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凯凯. 吉林大学, 2021(01)
  • [4]超声乳化联合个性化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D]. 郝泽宇.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白内障手术中复曲面人工晶状体拓展运用的临床现状[J]. 陇悦,范玮.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02)
  • [6]两种不同位置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低度数角膜散光的影响[D]. 孙建红.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7]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D]. 林开春.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角膜切口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影响[D]. 邓家权.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不同列线图指导下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对比研究[D]. 杨佳俊.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10]Pentacam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变化的研究[D]. 王新娟.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