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志伟,简子菡,李凌子,张改素[1](2020)在《中原城市群研究进展——基于1987—2017年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知识元检索中的指数分析,探讨了1987—2017年中原城市群研究的主题变化与演进脉络。结果表明:①文献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状态,近期增长趋势明显;②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社科领域且以政策论证为主,研究学科以经济、管理类支撑为主;③研究机构以河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南省政府智库为主,资助项目以国家基金课题和河南省科学项目等服务地方建设的项目为主;④作者以科研机构人员为主但差异化明显,核心主题聚焦于发展模式且河南省社科名家的影响力较强,发表媒介以河南省内理论报纸、知名杂志为主;⑤核心关键词围绕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城镇化""崛起""协调发展"等交织成网,体现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的地域战略研究特色;⑥学术关注度与文献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近期相关文献量不断增多且影响力增强;⑦学术传播度除个别时期略有波动,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持续性的传播影响不断增强。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原城市群研究的薄弱点,相应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孟祥林[2](2019)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下豫北安鹤濮城市团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安阳市、鹤壁市和濮阳市在地域上邻近,可以通过构建"安鹤濮三角形"形成的城市团强化每个城市的辐射力,并在连接京津冀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间扮演节点角色。"邢台市—邯郸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是将冀南、豫北与"安鹤濮三角形"连接在一起的主轴城市链。为了推进安鹤濮城市团发展,在这条主轴城市链的东西两侧要分别构建城市链,从而在邯郸市、长治市、新乡市、菏泽市与"安鹤濮三角形"间建立高效的互动通道,构建起以"安鹤濮三角形"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格局。"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内要形成"勺底+勺把"的子城市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分区发展原则推进城市团建设:R区内构建以鹤壁市为核心的"一环串四团"发展构架;T区内构建以安阳市为中心的"安阳双层环"与"南内清三角形";S区内构建以濮阳市为中心的"一线串四团"的发展格局。
邓岩[3](2017)在《中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6—2016年期间有关中原城市群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剖析,从论文年载量、着者类型、文献来源、研究内容、文献被引频次五个方面进行了历时性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化等研究领域,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但是在智慧城市等城市发展新理念、中原城市群在新时期国家战略中的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却少有涉及。
邓岩[4](2017)在《我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6—2016年期间中原城市群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对文献样本从论文年载量、着者类型、文献来源、研究内容、文献被引频次5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性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化等研究领域,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但在智慧城市等城市发展新理念、中原城市群在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方面研究却少有涉及。
王发曾,丁志伟,史雅娟[5](2013)在《我国城市—区域系统研究30年》文中提出在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区域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与区域互动研究的聚焦点。本文在阐述国外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从全国和地方两个层面梳理了我国近30年来城市—区域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并从理论体系、动力机制、方法模型、技术手段、地方实践等方面作了具体评析。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的多维度、多层面和复杂性,今后应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聚焦中微观尺度的区域实践,综合研究系统的要素配置、结构调整、功能组织与地域和谐,促进城市与区域的整合发展。
孟祥林[6](2013)在《中原城市群:从“核+圈+带”到“弓背+弓弦”发展对策的区域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济源、安阳、许昌、漯河、平顶山等九个城市,先前的文献中,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核+圈+带"的发展思路,但是这种思路不能很好地使豫北五城市进行组团发展。中原城市群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是这种文化资源在豫北、豫南、豫西等区域分布并不均衡。中原城市群依托文化资源,采取"弓背+弓弦"的发展对策,就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展豫北城市组团,进而豫北的"郑州城市群"和豫南的"许—平—漯"城市群都能够得到强化,中原城市群于是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史雅娟[7](2013)在《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功能逐步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化态势呈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密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大、中、小城市相互交织成的城市群,在全球城镇体系中日益占据重要的枢纽地位,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城市群的科学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任务,那么,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其空间格局是如何演化的?是单中心引领还是多中心发展?中原城市群最适宜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什么?这些都是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应用性研究课题。本文前三章由绪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等构成。该部分主要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梳理理论基础,确定分析框架。第四章主要对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从产业发展与空间关联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多中心性进行了论证。第六章基于“流”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网络空间。在此基础上,第七章对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及其建构进行了辨识。第八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透过城市人口要素、经济要素、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等指标,再现了中原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的新认识。一方面,中原城市群的碎化式空间布局特征,为城市群城市功能性的多中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外围”结构日益显着,其空间发展的“去单核化”特征和“多中心性”比较显着,二三产业空间发展也同样呈现明显的多中心结构。再一方面,中原城市群在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循环运动方面具有非均衡发展和极化发展的特征,但在整体空间发展上处于均质发展状态。值得关注的是,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乃至中原经济区的极核地位尚未完全形成,仍处于“弱核带动”的发展状态,而一些具有发展潜能且快速集聚发展的中心城市正在形成,这为中原城市群多中心并存发展的态势和发展路径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可能性。(2)基于产业发展和空间关联视角发现,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发展上具有显着的多中心性。一方面,以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在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空间上呈现出多中心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圈层结构比较明显。以此为基础,在中原城市群区域,贯穿主要中心城市的产业轴带基本形成,形成一条北至中原城市群的最北部,覆盖新乡、焦作和济源的大部分地区,南至许昌、平顶山和漯河市部分区域的南北条带状产业区域。另外,本文还发现,中原城市群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在不断提升,围绕郑州、洛阳、许昌三个中心城市正在形成三大核心发展区域,这是中原城市群多中心性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3)基于“流”的视角发现,通过道路交通网络和互联网络,中原城市群正在日益呈现网络式空间发展。一方面,在中原城市群公路里程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围绕郑州、洛阳和许昌等三个中心城市正构建起一个贯通其他城市的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另一方面,根据高速网络交通流量、四级公路网络交通流量和铁路流量的分析,进一步凸显了郑州、洛阳、许昌在中原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中的中心枢纽地位。再一方面,从货流量、客流量和城际公交客流量看,以郑州为单一中心的网络结构正在转变为以郑州、洛阳、许昌为多中心的网络结构。(4)尝试性提出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多中心网络发展模式,以及“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的深度整合途径。一方面,辨析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空间发展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空间发展模式的构成,认为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中主要包含郑州市、洛阳市和许昌市三个中心,并可划分出围绕三个中心城市形成的“中心-外围”发展区域,即以郑州市为中心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菱形核心发展区域;以洛阳市为中心的“洛阳-济源”核心发展区域;以许昌为中心的“许昌-平顶山-漯河”三角形核心发展区域。尤其是,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群深度整合理论“内聚-外联”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中原城市群可通过“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实现深度整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有两个新的发现:(1)通过再现中原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发现,以郑州为单核的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逐渐从“弱核带动”向“多中心格局”转变,这为重新辨识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另一方面,中原城市群城市人口的碎化式空间发展、新兴中心城市的日益凸显、城市人口与产业空间循环行为的非均衡发展和极化发展、各节点城市的均质和碎化式发展,以及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弱核牵引地位,对重新认识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2)在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上,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群深度整合理论,尤其是拓展了“内聚-外联”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可通过“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实现深度整合。中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既需要“多中心内聚”,围绕郑州、洛阳和许昌三个中心城市进行有序内聚或分区域内聚发展,又需要“网络式外联”,把“网络式外联”作为中原城市群强化和提升内聚发展及联动发展的重要策略。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和深度整合,中原城市群将成为一个“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协同互补的有机整体。
史雅娟,朱永彬,冯德显,王发曾,熊文[8](2012)在《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实证中原城市群不同空间的集聚-碎化程度、经济集聚力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影响,剖析长期以来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基本处于持续均质发展状态,其发展符合中心地理论K值原则;核心增长极弱核牵引,节点城市发展程度差异不大,节点在区域以发达道路交通交织成网,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卢杰[9](2011)在《中原城市群视角下开封的城市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郑汴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开封作为郑州的“右翼”,与中心城市郑州、“左翼”城市洛阳组成了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开封的区位、资源优势比较突出,但近年开封的发展落后于中原城市群中的其它城市,这就需要对城市进行定位,提出科学、合理的定位策略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地位。本文在整理、总结城市群、城市定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城市群理论、城市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开封的城市定位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开封进行城市定位研究时,首先是对开封城市定位的依据进行分析。对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中原城市群中主要城市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把这两方面的分析结果作为城市定位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时,通过主要城市间的横向对比,分析出开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原城市群中所处的水平。构建了包括城市基础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三大组成部分,10个指标模块和36项指标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来计算分析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分析得出,开封虽然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和中原城市群中的其它城市相比,城市综合竞争力在8个城市中排在第7位,相对较弱。以开封城市发展现状、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结果为依据,本文从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城市产业和城市特色等四个方面来对开封进行城市定位。分别把开封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城市群东部重要的节点城市;郑州大都市区的重要功能区,中原城市群的特色工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应该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强化工业,稳定农业;北方水城、宋韵古城、休闲名城。针对城市定位的目标,本文提出:通过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城市空间发展;通过建立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培育统一的市场来提升城市功能;通过打造产业园区、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整合城市文化来强化城市特色。从这四方面为城市定位目标的实现提供建议。
李宁[10](2010)在《中原城市群能级评价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通过城市群的带动、城市圈的构筑、城市带的形成来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内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区域经济系统内的不同类型、不同能级的城市上展开,冲破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以经济区划来重新整合不同类型、不同能级城市的发展资源,才能取得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引入城市能级的概念,来研究一个城市的某种功能或诸种功能对该城市以外地区的辐射影响程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群,和三大城市群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已往的研究大多站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传统的角度,本文从城市能级水平的角度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展开研究,对中原城市群能级结构和城市能级水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群及其能级研究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与城市群能级之间的理论联系,总结了城市辐射能力度量的相关指标和模型;其次,基于城市功能、要素和结构对城市群的能级结构作具体的阐述,分析城市群内城市的层级和能级,描述了中原城市群现状,强调了它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指数、生活指数、服务指数三个纬度,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内的8个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水平度量,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中原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针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
二、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原城市群研究进展——基于1987—2017年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
2.2 研究层次与研究学科 |
2.2.1 研究层次。 |
2.2.2 研究学科。 |
2.3 研究机构与基金支撑 |
2.3.1 研究机构。 |
2.3.2 基金支撑。 |
2.4 作者群体与核心主题 |
2.4.1 作者群体。 |
2.4.2 核心主题。 |
2.5 核心文献与文献来源 |
2.5.1 核心文献。 |
2.5.2 文献来源。 |
2.6 核心关键词 |
2.7 学术关注度与学术传播度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下豫北安鹤濮城市团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安鹤濮三角形”城市团发展的理论依据 |
1.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1.2跨行政区划城市团的“软区划”前提 |
1.3城市群内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与三角形关系 |
1.4分散发展格局下城市体系的“多中心”发展模式 |
2“安鹤濮三角形”的周边关系与“勺底+勺把”的城市团格局 |
2.1“安鹤濮三角形”的周边关系分析 |
2.2“勺底+勺把”:“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的城市团格局 |
3“安鹤濮”城市团的子区域城市团发展构想 |
3.1区域R内的城市团构建:以鹤壁市为核心的“一环串四团”发展构架 |
3.2区域T内城市团的构建:“安阳双层环”与“南内清三角形” |
3.3区域S内城市团的构建:以濮阳市为中心的“一线串四团”的发展格局 |
3.4“汤阴县—内黄县—浚县三角形”构建 |
4研究结论 |
(3)中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数据来源 |
二、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年载量分析 |
三、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作者分析 |
(一) 作者发文量分析 |
(二) 作者单位分析 |
四、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来源分析 |
(一) 文献出版来源分析 |
(二) 文献获得资助来源分析 |
五、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
(一) 关键词分析 |
(二) 学科类别分析 |
(三) 研究层次分析 |
六、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4)我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 |
2 论文年载量分析 |
3 作者分析 |
3.1 作者发文量分析 |
3.2 作者单位分析 |
4 文献来源分析 |
4.1 文献出版来源分析 |
4.2 文献获得资助来源分析 |
5 研究内容分析 |
5.1 关键词分析 |
5.2 学科类别分析 |
5.3 研究层次分析 |
6 被引频次分析 |
7 政策建议 |
8 结语 |
(5)我国城市—区域系统研究3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立意 |
1.2 国外研究背景 |
2 全国研究 |
2.1 研究进展 |
2.2 评析 |
3 地方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3.1 研究进展 |
3.2 评析 |
4 结语 |
(6)中原城市群:从“核+圈+带”到“弓背+弓弦”发展对策的区域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原城市群的组成与“中心区位” |
1.1 中原城市群的组成 |
1.2 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区位” |
1.2.1 中原城市群:全国城市群中的“中心” |
1.2.2 郑州:中原城市群的“中心” |
2 中原城市群的历史探源与文化积淀 |
3 城市群发展理论与集聚效应分析 |
3.1 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理论”与“点轴理论” |
3.1.1 增长极理论 |
3.1.2 点轴理论 |
3.2 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集聚的经济学分析 |
4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郑州的中心地位不突出 |
4.2 都市圈发展有体制障碍 |
4.3 中小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
4.4 城市群产业分化不明显 |
5 中原城市群的规模优化对策 |
5.1 构建“郑州—洛阳—开封”“三核”城市中心 |
5.1.1 传统思路下的“核—圈—带”发展构想 |
5.1.2“郑州—洛阳—开封”“三核”构想 |
5.1.3 在城市群内部打造互补城市体系 |
5.2 打造“弓背+弓弦”城市群组合发展模式 |
(7)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基本概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脉络 |
2.1.1 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萌芽 |
2.1.2 发达国家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兴起 |
2.1.3 世界各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成长 |
2.1.4 世界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兴盛 |
2.1.5 我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历程 |
2.2 我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 |
2.2.1 城市-区域发展关系的探讨 |
2.2.2 城市群空间集中-分散格局研究 |
2.2.3 城市群空间格局转型研究 |
2.3 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 |
2.3.2 我国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 |
2.3.3 小结与启示 |
2.4 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述评 |
2.4.1 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研究 |
2.4.2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格局研究 |
2.4.3 小结与启示 |
3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3.1 基础理论 |
3.1.1 空间组织理论 |
3.1.2 经济增长理论 |
3.1.3 综合发展理论 |
3.1.4 城市群深度整合理论 |
3.2 分析框架 |
4 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 中原城市群城镇人口演化趋势分析 |
4.1.1 城市人口空间极化与相对均质并存 |
4.1.2 城市体系规模位序稳定发展 |
4.1.3 城市人口空间碎化式发展与城市位序演变特征 |
4.2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演化趋势分析 |
4.2.1 经济总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 |
4.2.2 人均 GDP 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 |
4.2.3 二三产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 |
4.3 中原城市群社会发展演化趋势分析 |
4.3.1 居民生活水平相对均衡 |
4.3.2 城市民生设施存在差异 |
4.3.3 城市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4.4 中原城市群人口与产业空间演化态势分析 |
4.4.1 ROXY 模型及数据选择 |
4.4.2 城市人口空间演化态势分析 |
4.4.3 二三产业空间演化态势分析 |
4.5 中原城市群整体空间发展态势分析 |
4.5.1 集聚-碎化指数和经济集聚力模型 |
4.5.2 中原城市群处于均质发展状态 |
4.5.3 中原城市群极核功能尚未形成 |
4.6 小结 |
5 中原城市群的多中心性:产业发展与空间关联视角 |
5.1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
5.1.1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 |
5.1.2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特征 |
5.2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的专业化基础 |
5.2.1 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专业化特征 |
5.2.2 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专业化特征 |
5.2.3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
5.3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1 中原城市群人均 GDP 的空间关联 |
5.3.2 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的空间关联 |
5.3.3 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的空间关联 |
5.4 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分析 |
5.4.1 经济联系引力模型 |
5.4.2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
5.5 小结 |
6 中原城市群的网络式空间:基于“流”的视角 |
6.1 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的空间经济辐射范围 |
6.1.1 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 |
6.1.2 铁路交通网络的空间经济服务范围 |
6.1.3 公路交通网络的空间经济服务范围 |
6.2 基于交通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2.1 基于高速汽车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2.2 基于四级公路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2.3 基于铁路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3 基于客货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3.1 基于货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3.2 基于客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3.3 基于城际公交客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 |
6.4 基于互联网络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空间分析 |
6.4.1 中原城市群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意义 |
6.4.2 中原城市群互联网络发展概况 |
6.4.3 中原城市群互联网网络结构特征 |
6.5 小结 |
7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发展模式辨识及功能整合 |
7.1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辨识 |
7.1.1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发展模式构建依据 |
7.1.2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布局 |
7.1.3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发展模式的再思考 |
7.2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发展的功能整合 |
7.2.1 多中心内聚与网络式外联的深度整合 |
7.2.2 中原城市群社会文化与政策整合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2.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8)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城市-区域碎化程度测度方法 |
1.2城市-区域均匀度测度方法 |
1.3城市-区域经济集聚力测度方法 |
2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发展实证 |
2.1中原城市群区域处于多中心均质发展状态 |
2.2中原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均质同步状态 |
2.2.1中心城市郑州市极核功能尚未形成 |
2.2.2各节点城市市区同步进入集聚-扩散状态 |
2.2.3各节点城市市域均处于集聚加速阶段 |
2.3中原城市群发达的交通勾勒出多中心网络 |
3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发展模式探讨 |
4 结论 |
(9)中原城市群视角下开封的城市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
1.2.2 城市定位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路线 |
2 城市定位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定位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群理论 |
2.1.2 城市区位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共生理论 |
2.2 城市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1 城市的空间因素 |
2.2.2 城市的经济因素 |
2.2.3 城市的社会文化因素 |
2.3 城市定位的主要方法 |
2.3.1 竞争力模型法 |
2.3.2 区位商法 |
2.3.3 人流、物流、信息流分析法 |
2.3.4 断裂点分析 |
3 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分析 |
3.1 中原城市群中开封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原城市群概况 |
3.1.2 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现状 |
3.2 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综合竞争力分析 |
3.2.1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
3.2.3 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2.4 中原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5 开封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
4 开封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 |
4.1 城市空间定位 |
4.2 城市功能定位 |
4.3 城市产业定位 |
4.4 城市特色定位 |
5 开封实现定位目标的对策 |
5.1 促进城市空间发展的对策 |
5.1.1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构筑城市交通网络 |
5.1.2 加快信息通道建设,构筑城市信息网络 |
5.2 提升城市功能的对策 |
5.2.1 建立与其它城市合作的协调机制,突破行政限制 |
5.2.2 加强与其它城市的市场整合,培育统一市场 |
5.3 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5.3.1 重点打造产业园区,提升产业竞争力 |
5.3.2 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
5.4 强化城市特色的对策 |
5.4.1 加强区域生态工程建设,提升居住环境 |
5.4.2 注重城市文化的整合发掘,增强城市魅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原城市群能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群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中原城市群的研究 |
1.3.3 城市和城市群能级评价理论的研究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城市群及其能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城市群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点-轴系统”理论 |
2.1.3 梯度转移理论 |
2.2 城市辐射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 |
2.2.1 中心地理论 |
2.2.2 辐射能力度量的相关指标 |
2.2.3 辐射能力度量的相关模型 |
2.3 已有研究理论与模型的评价 |
2.3.1 城市群理论研究与中国城市群发展 |
2.3.2 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的理论指引 |
第三章 基于系统的城市群能级结构 |
3.1 城市等级与能级 |
3.1.1 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群能级结构 |
3.1.2 基于城市要素的城市群能级结构 |
3.1.3 基于城市结构的城市群能级结构 |
3.2 城市群内城市的层级与能级 |
3.2.1 首位城市与次级城市和一般城市 |
3.2.2 首位城市与卫星城市 |
3.3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等级层次 |
第四章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中原城市群 |
4.1 城市崛起带动中原崛起 |
4.2 中原城市群崛起带动中部崛起 |
4.2.1 中原城市群的地域界定与发展背景 |
4.2.2 中原城市群的演变 |
4.2.3 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的地位与作用 |
4.2.4 中原城市群带动中部城市群崛起 |
4.3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中原城市群的地位与作用 |
4.3.1 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 |
4.3.2 中原城市群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五章 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综合评价 |
5.1 构建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1.1 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2 指标的筛选 |
5.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4 指标数据的处理 |
5.1.5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对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2.1 经济指数评价 |
5.2.2 生活指数评价 |
5.2.3 服务指数评价 |
5.2.4 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水平综合评价 |
第六章 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的聚类分析 |
6.1 聚类分析概述 |
6.2 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
6.2.1 经济指数聚类分析 |
6.2.2 生活指数聚类分析 |
6.2.3 服务指数聚类分析 |
6.2.4 中原城市群城市能级水平综合聚类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3 中原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7.4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原城市群研究进展——基于1987—2017年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J]. 丁志伟,简子菡,李凌子,张改素.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01)
-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下豫北安鹤濮城市团发展对策[J]. 孟祥林. 郑州师范教育, 2019(06)
- [3]中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邓岩. 中州大学学报, 2017(05)
- [4]我国中原城市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邓岩. 江苏科技信息, 2017(29)
- [5]我国城市—区域系统研究30年[J]. 王发曾,丁志伟,史雅娟. 中国城市研究, 2013(00)
- [6]中原城市群:从“核+圈+带”到“弓背+弓弦”发展对策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 孟祥林. 中国名城, 2013(09)
- [7]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D]. 史雅娟. 河南大学, 2013(01)
- [8]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 史雅娟,朱永彬,冯德显,王发曾,熊文. 地理科学, 2012(12)
- [9]中原城市群视角下开封的城市定位研究[D]. 卢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10]中原城市群能级评价的实证研究[D]. 李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7)
标签:中原城市群论文;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中原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