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孔波[1](2021)在《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汉济渭工程的修建是为了缓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陕西关中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缺水问题,工程将汉江水跨流域调至渭河关中平原,届时将形成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格局。其中,跨流域多水源的径流规律分析、水资源优化调配是该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论研究了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的径流规律、水资源优化调度与合理配置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汉江和渭河主要水库、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周期性、趋势性、变异性特征,揭示了研究区的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的径流都存在周期性变化,都呈现减小趋势,都存在变异;(2)采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揭示了汉江、渭河流域径流的丰枯遭遇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皆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不利于调水,经过一致性修正,发现变异后两个流域丰枯同步的概率减小,丰枯异步的概率增大,径流变异对调水有利;基于层次交集、最小平方逼近和权重平均等综合方法,选取了跨流域典型年,选取的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偏枯水年、枯水年分别为:1983年、1992年、2008年、1997 年、1971 年;(3)建立了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自迭代法和改进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获得了调水量、发电量、耗电量多目标的最优解集曲线和非劣解集,揭示了调水、发电与泵站耗能之间博弈关系,结果表明:总调水量满足多年平均调水量15亿m3的要求,电站的多年平均发电量大于泵站的多年平均耗电量;(4)考虑多水源、多用户建立并求解了引汉济渭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破解了跨流域调水过程中多水源、多用户的配置难题,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受水区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基本满足,但二产、三产缺水程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三产,中水回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生态用水。
武连洲[2](2020)在《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水库运行管理已从传统的单目标向多目标模式转变,尤其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水源区水量转移涉及调水风险、水源区河道生态风险和水库运行风险等问题。因此,研究考虑水源区生态需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对于丰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度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陕西省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水源区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分别建立了考虑生态-经济的多目标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和考虑生态-调水风险的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旨在探索在满足不同河道内生态需水条件下,生态目标(水源区河道生态系统缺水指数最小)和经济目标(总调水过程缺水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净发电量最大)之间的多目标转化规律,提出考虑生态需水的三河口水库调度规则;分析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关系,筛选并制定了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策略。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考虑径流非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评价体系,构建了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并应用于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的计算与评价。(2)以多目标NSGA-Ⅱ算法为基础框架,利用PSO中粒子更新策略替换NSGA-Ⅱ中子代生成的遗传算子操作,结合NSGA-Ⅱ精英保存策略,提出了减少计算参数且不影响算法计算效果的快速非支配粒子群NSPSO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收敛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更优、更快的特点。(3)以水源区河道生态系统缺水指数最小、总调水过程缺水指数最小和多年平均净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引汉济渭工程水库-泵站-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利用Pareto解集的空间插值,揭示了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多目标转化规律,建立了三目标之间和两两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修正生态需水过程,提取了考虑生态需水量的水库生态运行规则。(4)利用模糊概率和最大熵理论,定义了调水、生态和年末水位三种风险源,以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最小为目标,基于生态调度规则.建立了引汉济渭工程水库-泵站-电站群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揭示了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关系,定性分析了三河口水库年末水位风险的影响因素。(5)基于多目标风险调度模型的Pareto解集,统计了不同月份的调水量变化过程,揭示了黄金峡水库调水规律;采用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评价了 Pareto解对应的调水过程;综合模型目标结果、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结果,推荐了调水风险最小的Pareto解对应的调水方案。(6)以调水风险最小调水方案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函数,拟合了三河口水库典型年和长系列过程的调度函数;生成了限制供水区、保证供水区、加大供水区和独立供水区在内的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图。
才惠莲[3](2019)在《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文中提出面对复杂的跨流域调水系统工程,协调调水沿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焦点问题是生态补偿。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予以着手:强化生态补偿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地位,修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单行法,尤其是要出台跨流域调水工程专门立法,并针对特定工程规定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具体内容;对国家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由国务院出台跨流域调水专门立法,对省际之间区域性调水工程、省内跨市县小型调水工程可以采用区域性立法的方式,并有效解决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难点问题;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法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关内容和任务亦有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必然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冯娜[4](2016)在《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两引”工程(寻甸段)为例》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用水量的逐年提高,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配上严重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贫乏的问题,一般来说,政府采用的手段是从水资源富集的地区向缺水地区输送水源。“两引”工程便是众多调水工程中的一个,在工程实施中生态补偿问题更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了生态补偿问题,但是主要集中在矿山资源开发及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问题上,关于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少,因此,笔者认为对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性。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践为基础,以“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为实例分析,按照“背景分析—理论分析—构建生态补偿框架—实地调研与分析—经验启示—建议”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接着从工程概况、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费用计算等五个方面构建生态补偿框架,然后从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主客体、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费用计算等方面对“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两引”工程(寻甸段)存在生态补偿范围不全面、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不科学、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缺乏科学的评估、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并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得出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专项立法、完善生态补偿方式、健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协调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李悦[5](2014)在《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大量增长,水资源已经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尤其是对于云南省这一全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干净的水资源显得弥足珍贵。但是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及水污染问题,造成云南省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有些地区相对匮乏。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间的矛盾,以及进一步合理配置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工程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大中小引水工程的实施,受水区的用水形势以及湖泊水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为了保障工程的持续运行以及后期管理维护,亟待解决问题便是跨流域生态补偿。本文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对掌鸠河引水工程、牛栏江补水工程、清水海引水工程、引洱入宾工程以及抚仙湖调水工程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工程关于生态补偿方面的资料,针对目前云南省调水工程,制定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为工程的持续运行以及后期管理维护提供保障,还为各个流域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掌鸠河引水工程水源区水资源量补偿费用为2.19亿元,限制发展补偿费用均值约为14.82亿元,水污染防治补偿费用0.32亿元,水源涵养补偿费用为0.21亿元,其他潜在补偿费用为0.95亿元,而受水区承担用水费用为10.74亿元。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费用约为11.01亿元,受水区生态补偿费用为6亿元。2.结合案例分析,发现目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关于生态补偿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生态补偿方式为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性补偿和项目补偿,但均属于政府补偿,较为单一,水源区和受水区之间生态补偿费用缺口较大,目前的生态补偿方式不能满足工程以后的运行及后期管理维护,其次水源区因水量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主要为面源污染严重、社会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突出、湖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3.初步制定了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图,机制主要构成分为优质水源、补偿主客体、评定团队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分析了机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评定团队在机制运行中起核心作用,最后应加强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制定合理的核算方法、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加强补偿机制运行的监督。
李丽丽[6](2012)在《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水区的补偿费用研究》文中指出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受水区与调水区关于补偿费用的矛盾非常突出已成为影响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法律法规对水权转移的规定、水资源的价值内涵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外部性分析等方面论述了对调水区进行补偿的合理性并提出补偿费用主要包括水资源的使用价值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两方面。本文运用支付意愿法、效益价值法对朱溪水库的水资源使用价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价值介于0.67-0.87元/立方米之间。同时结合浙江水权市场的实践本文提出水资源使用价值补偿的三种模式。本文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计算了朱溪水库水源涵养林的生态保护补偿费用每年的补偿费用约为1100万元左右。本研究可为调水区、受水区协商确定补偿费用提供决策依据对推进朱溪水库建设以及我省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良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才惠莲[7](2012)在《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用水危机的重要举措。由于自然状态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许多国家都修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寻求水资源优化配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一些着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新中国成立后,跨流域调水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建或在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引碧入连工程、江水北调工程、淠史杭工程、东深工程等。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涉及省市最多、调水量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型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约为400亿M3,将在调水沿线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权交易市场。着名学者胡鞍钢评价说:“这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水权交易市场,它的运作标志着中国水权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缺水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修建了20多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水利的一大特点。随着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不断增多,水权管理模式研究成为客观、不容回避的问题。论文认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选择,意味着相对水权管理行政模式而言,水权管理模式是一个渐变过程,遵循了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准市场模式有其理论基础、多元目标体系、特定管理样式、明确制度结构及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准市场模式的构建,将为整个国家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样本,有利于该模式得以更加快捷和有效地推行。准市场模式的关键,是积极开展水权市场建设,促进跨流域调水沿线全面节水和科学用水,实现调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用水效率,解决调水沿线利益纷争、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论文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水权管理模式及其分类研究出发,结合国内外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做出准市场模式的选择。论文认为,国内外学者尚未专门研究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展开对水权市场建设、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的研究,缺乏将各要素、各组成部分集合为一种管理模式。与水权运行机制相适应,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模式分为:行政模式(准行政模式)、市场模式和准市场模式。传统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已经屡现弊端,市场模式还只是理想假设,准市场模式是基于理论和现实状况的明智选择。第二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论文认为:混合经济理论揭示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不是完美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两者都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行效率。混合经济理论提供了跨流域调水管理引入水权市场的合理性。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允许政府和市场联合提供准公共物品。在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多元化供给成为准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从而奠定了我国实现跨流域调水管理多元化供给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承认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产权可交易性是资源得以高效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产权制度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引起社会总效用增加。水权是产权理论在水资源领域的体现。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产权模糊状态,使调水效率降低到有必要变迁的程度。产权理论为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多元化供给指出了具体形式和道路。第三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多元目标。将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纳入统一的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目标体系,并明确这一目标体系的核心要素。论文认为:经济目标是通过水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实现调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构建水权市场主体、客体,建立水权市场运行机制。环境目标指调水资源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不对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确保跨流域调水水环境安全,即水量安全、水质安全、水环境安全及水战略安全。水权划分中应该包括生态水权,并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管理中实现生态水权;水权交易过程中应该认同水的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体现水权质与量的统一。社会目标力求使跨流域调水沿线的复杂利益关系得到协调,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不但要满足效率标准,而且要满足公平标准。公平标准的核心要素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因此,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与传统模式的重要区别,是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的转变。在这个多元目标体系中,经济预期是合理的动机,但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提高调水活动的经济效益,不能影响水资源、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也不能破坏社会公正的实现;恰当的水权管理体系与制度,为运用市场方式实现多元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第四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模型分析。通过确立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分析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体系、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明确水权市场的经济绩效。论文基于查林和王亚华的研究成果,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指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权分配,表现出水权的多层次产权属性。水权分布在国有产权、区域产权、集体产权和私有产权不同层级上,各个层次的决策实体有不同的决策内容,每一类产权都受到来自上层各级产权的影响。所有水权层次构成“产权科层”系统,“产权科层”嵌套在“制度科层”之中。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内部,科层系统中行政方式的使用成本增大,或者利用市场方式的成本减小,已经出现了引入市场的动力。在上级行政部门宏观调配的基础上,水源公司、供水公司、社会团体和私人用户根据各自偏好,通过行政或市场方式取得水权,他们分别是不同层级上的水权持有者。市场机制的引入,解决了资产所有者主体缺位问题,理顺了产权关系。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使各层次水权持有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水价起到杠杆调节作用,水资源流向效益最高的地方。水源公司、供水公司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尽可能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经营效率。中央政府试图推进水权管理的民主进程,突出用户导向,将自下而上的水权需求与自上而下的水权分配决策相结合,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市场主体、制定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质,是如何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寻求有效的结合点。理性政府不会绝对依赖行政手段或任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是结合本国或本地区实际,使行政配置和市场机制进行不同程度与方式的优化组合。水权市场博弈分析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唯有转变水权制度,即由公共水权制度转向可交易水权制度,才能较好协调我国跨流域调水过程中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第五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构建。在制度科层的各个层面,制度选择遵循交易成本最小化逻辑,使现实世界中多样化的制度选择得到解释;将产权相关制度赋予不同层面的决策实体,可以使调水资源管理决策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正是围绕准市场模式产权科层体系的制度结构,论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对策。具体包括:(1)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跨流域调水水权市场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分配政策,将水权以一定方式分配给跨流域调水沿线各用水地区。水权民主协商意味着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用水观念的变化,有利于调水沿线用水效率的提高、实现用水和谐。(2)水权市场组织制度的建设。为了促进水权市场发展,必须培育多元化的水权市场主体,水源公司、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等都可以依法进行水权交易;水银行是水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也是政府主导和推进水权交易的重要平台。(3)水价制度的明晰。水价是调节水权市场的杠杆,不同定价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各有所长。两部制水价在应对跨流域调水问题时更显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结合其他定价方法、尤其是完全成本定价方法,对水价综合、灵活的运用。(4)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博弈分析证明了我国应着手变革生态补偿的方式,将市场补偿作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积极开展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设立生态补偿基金,而且要尝试水权生态补偿等新的补偿方式,以此调动人们保护资源环境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最终目的。(5)水权法律制度的健全。水权市场健康运行和发展,必须明确水权制度的法律内涵、厘定水权交易原则、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为水权市场提供约束或保障。准市场模式的构建,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积极推进水权市场建设。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之内发挥作用,并相互协调、有效配合。第六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例分析。选取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建成的引滦入津工程,具体分析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践。对于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政府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分层次展开,水权初始分配将需要筹集的资金总数按比例分摊到沿线地区;各地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缴纳所分摊的水资源费,并取得对该工程调水资源使用权。为了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政府在积极培育水权市场主体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水银行的中介作用,探索与市场方式相适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已经建成的引滦入津工程:水权初始分配仍然无偿进行,考虑更多传统的因素。在市场条件不断成熟后,可以尝试投资分摊等机制。水权初始分配完成之后,政府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水权市场主体,允许供水公司、集团用户、用户,甚至大的用户协会进行水权交易;积极运用价格杠杆,制定综合水价,尽可能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调节供求关系;积极开展水权生态补偿,使市场补偿成为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特色,指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论文主要创新点是:形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体系;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通过博弈方法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明晰了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过程。
张杰平[8](2012)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在水资源分布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特点。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差距大。如何解决缺水地区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采取挖潜、节水、治污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必须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这类地区的缺水矛盾。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现行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不全,补偿标准过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补偿手段过于依赖政府,补偿转移支付惠及程度不高,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态补偿标准尚未建立等缺陷,这说明创新现行补偿制度刻不容缓。针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及其补偿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补偿、生态补偿等的概念,明确了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补偿的主体。继而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基础制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并给出构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创新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面临问题,论述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论证了在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调水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以及实施补偿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调水补偿制度的五大理论依据: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产权理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共有产权特性,它将调水视为产权流转的过程,通过产权的收益功能实现补偿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消除外部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应当采取补贴的形式激励人们保护水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补偿的制度形成与均衡演变。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分析了实施补偿的必要性。平等发展权理论,秉着“平等”的理念,充分论述了建构合理补偿制度的社会实际意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补偿模式。以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密云北京供水和东阳义乌调水为例,重点介绍了工程的由来和供水效应,并结合调水工程的补偿制度,阐述了生态补偿、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等几种形式的补偿制度。通过对这些补偿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分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第五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跨流域调水的补偿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各利益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情况,并对其利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补偿责任机制。其次,在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分析了水源地具体补偿办法,并评述现有补偿制度。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相关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工程在经济、生态、地质和防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补偿制度。最后,归纳了国外调水补偿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建立水权制度、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成立专业补偿机构。第七章构建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模型。首先根据主体利益受损的原因,将补偿划分为权利补偿和生态补偿,并分别介绍这种两种补偿形式的相关情况。然后,提出补偿制度应是在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相互配合下共同运行的一种制度。通过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补偿模式。第八章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以第七章所设计理论模型,对我国现有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权利补偿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出建立协调监督机制,规范补偿制度,加强对补偿过程的监督,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系统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全面补偿制度架构。目前,理论界系统研究跨流域调水中“权利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整体结构的甚少。本研究揭示了全面补偿制度的主要构件: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协调监督机制,并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第三部门参与作用,公众监督职能。第二,科学设计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补偿制度的实施规范化动态化。在权利补偿制度中,提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在生态补偿制度中,设计“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此外,制定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协调监督机制,保障以上制度顺利运行,促进补偿制度规范化,引入动态补偿观念,实施补偿的动态调整。
刘强,唐纯喜,桑连海[9](2011)在《美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借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还处于跨流域调水管理的初期阶段,跨流域调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与机制不完善,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美国是世界上跨流域调水管理措施和经验较为全面和丰富的国家,参考了美国学术委员会的跨流域调水推荐法案报告和美国东部5个州跨流域调水法令的相关管理措施,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特点,提出了我国在跨流域调水管理中需要加强的有关措施。
刘强,殷大聪[10](2011)在《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的启示》文中提出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当前我国的跨流域调水法律不健全,管理制度与机制不完善,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介绍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的法律体系建设情况和管理措施,美国东部5个州跨流域调水法令的框架和重点内容,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我国在跨流域调水管理中需要加强的有关措施。对完善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3 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研究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汉江流域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资源量 |
2.1.4 降水蒸发 |
2.2 渭河流域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水资源量 |
2.2.4 降水蒸发 |
2.3 调水工程基本资料 |
3 跨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丰枯遭遇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径流特征分析方法法 |
3.1.2 丰枯遭遇分析方法 |
3.2 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汉江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2.2 渭河径流的演变特征分析 |
3.3 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1 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2 渭河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3.3 渭河与汉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跨流域典型年选择研究 |
4.1 典型年选择方法 |
4.1.1 层次交集法 |
4.1.2 最小平方逼近法 |
4.1.3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 |
4.2 层次交集法选择典型年 |
4.3 最小平方逼近法选择典型年 |
4.4 基于熵权的权重平均法选择典型年 |
4.5 推荐典型年 |
4.6 本章小结 |
5 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模拟调度 |
5.2.1 调度节点图 |
5.2.2 模拟调度模型 |
5.2.3 模型求解方法 |
5.2.4 调度结果分析 |
5.2.5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3 泵站-水库-电站群联合调度 |
5.3.1 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2 模型求解方法 |
5.3.3 调度结果分析 |
5.3.4 典型年的调水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受水区水资源的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
6.1 供需水预测 |
6.1.1 需水预测 |
6.1.2 供水预测 |
6.1.3 供需平衡分析 |
6.2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
6.2.1 模型构建思路 |
6.2.2 单水源配置模型 |
6.2.3 单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2.4 多水源配置模型 |
6.2.5 多水源配置模型求解 |
6.3 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分析 |
6.3.1 配置成果 |
6.3.2 配置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多目标优化调配方案评价研究 |
7.1 评价方法 |
7.1.1 单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2 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7.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7.2 调度方案评价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调度方案评价 |
7.3 配置方案评价 |
7.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水量配置方案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
1.3.2 水库群多目标风险调度 |
1.3.3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进展 |
1.3.4 多目标进化算法在水库调度模型求解的应用 |
1.3.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渭河流域 |
2.2 汉江流域 |
2.3 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 |
2.3.1 调水工程总体分布 |
2.3.2 黄金峡水利枢纽 |
2.3.3 三河口水利枢纽 |
2.3.4 受水区用户 |
2.4 本章小节 |
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评价 |
3.1 河道内生态需水 |
3.1.1 含义 |
3.1.2 计算方法 |
3.2 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评价体系 |
3.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 |
3.3.1 径流变异及诊断方法 |
3.3.2 基于RVA的水文指标改变度计算步骤 |
3.3.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 |
3.4 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的应用 |
3.4.1 径流一致性审查 |
3.4.2 径流变异下汉江上游水文指标变化分析 |
3.4.3 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分析 |
3.4.4 河道内生态流量推荐结果 |
3.5 本章小节 |
4 基于NSGA-II和 PSO的快速非支配粒子群多目标算法研究 |
4.1 多目标进化算法简介 |
4.2 快速非支配粒子群算法 |
4.2.1 NSGA-II算法 |
4.2.2 PSO算法 |
4.2.3 NSPSO算法设计思路 |
4.3 算法性能测试 |
4.3.1 测试函数与算法参数设置 |
4.3.2 评价指标 |
4.3.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可行搜索空间策略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兼顾生态-调水-净电量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5.1 多目标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基于可行搜索空间策略的求解过程 |
5.2 方案与参数设置 |
5.2.1 方案设置 |
5.2.2 参数设置 |
5.3 FSS-NSPSO算法求解性能分析 |
5.4 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之间的转化规律分析 |
5.4.1 不同河道生态需水标准下的多目标变化规律 |
5.4.2 三目标转换规律分析 |
5.5 考虑生态需水过程的引汉济渭工程调度规则研究 |
5.6 本章小节 |
6 兼顾生态-调水-年末水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 |
6.1 风险源定义与表达 |
6.1.1 风险源定义 |
6.1.2 基于模糊概率的风险威胁函数 |
6.2 多目标风险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6.2.1 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 |
6.2.2 基于FSS-NSPSO和 GA的求解 |
6.3 供水-生态-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规律分析 |
6.4 三河口水库年末水位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7 引汉济渭工程风险调度规律与调度规则研究 |
7.1 基于Pareto解集的黄金峡水库调水规律分析 |
7.2 基于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的Pareto解集决策 |
7.3 方案7 风险调度过程分析 |
7.4 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规则 |
7.4.1 调度函数 |
7.4.2 调度图 |
7.5 本章小节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化生态补偿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地位 |
1.1 明确《环境保护法》的国家基本法性质 |
1. 2 强化受益者补偿原则 |
1. 3 为生态补偿配套制度预留接口 |
2 修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单行法 |
2. 1 在《水法》中明确水权依法转让 |
2.1.1 增加生态补偿的规定 |
2.1.2 明确界定水权 |
2.1.3 促进水权依法转让 |
2.2 在《水污染防治法》中确立生态补偿的多元机制 |
3 出台跨流域调水工程专门立法 |
3. 1 国务院专门性立法 |
3. 2 区域性立法 |
3.2.1 区域性公共管理提出了区域性立法的现实要求 |
3.2.2 区域性立法的实践已经展开 |
4 解决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难点问题 |
4. 1 厘清生态补偿的法律内涵 |
4. 2 加强生态补偿相关立法的衔接 |
4. 3 明确生态补偿的正当程序 |
5 结 语 |
(4)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两引”工程(寻甸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一、产权的内涵 |
二、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一、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的内涵 |
二、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生态补偿原则 |
一、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二、明确确定主体原则 |
三、水源区与受水区公平、共赢原则 |
四、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生态补偿主客体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标准 |
第四节 生态补偿方式 |
第五节 生态补偿量的计算 |
第三章 “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两引”工程(寻甸段)概述 |
一、寻甸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两引”工程对寻甸县的影响 |
第二节 “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一、“引牛入滇”(寻甸段)生态补偿现状 |
二、“引清济昆”(寻甸段)生态补偿现状 |
第三节 “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的困境 |
二、“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内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经验 |
一、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实践 |
二、浙江金华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二节 对“两引”工程(寻甸)段生态补偿的启示 |
一、通过更多的法律及政策结合来解决 |
二、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关利益者组成利益集团及专门的补偿机构 |
三、明晰水资源的产权 |
四、创新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形式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第二节 建立生态补偿专项立法 |
第三节 完善生态补偿方式 |
第四节 健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 |
第五节 协调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生态补偿定义及相关研究 |
二、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 |
三、 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 经济学理论 |
三、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四、 水权与排污权理论 |
第二节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原则 |
一、 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二、 明确界定主体责任原则 |
三、 水源区与受水区公平、共赢原则 |
四、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原则 |
第三节 补偿对象 |
一、 补偿主体 |
二、 补偿客体 |
第四节 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
一、 补偿量计算 |
二、 补偿量分担计算 |
三、 补偿方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 |
第一节 云南跨流域调水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掌鸠河引水工程生态补偿分析 |
一、 工程概况 |
二、 相关利益者分析 |
三、 补偿费用分析 |
四、 补偿方式 |
五、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牛栏江引水工程生态补偿分析 |
一、 工程概况 |
二、 相关利益者分析 |
三、 补偿费用测算 |
四、 补偿方式 |
五、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其他引水工程生态补偿 |
一、 清水海引水工程生态补偿 |
二、 引洱入宾工程生态补偿 |
三、 抚仙湖调水工程生态补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
第一节 生态补偿框架建立 |
第二节 补偿对象确立 |
一、 补偿主体的确定 |
二、 补偿客体的确定 |
三、 评定团队的确定 |
第三节 补偿标准测算 |
一、 补偿量计算 |
二、 补偿量分担方案 |
第四节 补偿措施 |
一、 资金补偿措施 |
二、 其它补偿措施 |
第五节 政策建议 |
一、 加强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 |
二、 制定合理的核算方法 |
三、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
四、 加强机制运行的监督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水区的补偿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 |
1.3.3 技术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水资源价值理论综述 |
2.1.1 国外水资源价值研究总体情况 |
2.1.2 国内水资源价值研究情况 |
2.2 水资源补偿费用理论综述 |
2.3 天然水资源的价值计算 |
3 跨流域调水工程补偿的理论依据与实践 |
3.1 跨流域调水工程补偿的理论依据 |
3.1.1 法律法规对水权转移的规定 |
3.1.2 水资源的价值内涵 |
3.1.3 跨流域调水的外部性理论 |
3.2 浙江省跨流域调水补偿费用的实践 |
3.3 补偿费用的组成 |
4 水资源使用价值补偿费计算——以朱溪水库为例 |
4.1 朱溪水库主要情况介绍 |
4.2 朱溪水库水资源使用价值计算方法 |
4.2.1 支付意愿法 |
4.2.2 效益价值法 |
4.3 水资源使用价值计算 |
4.3.1 支付意愿法计算 |
4.3.2 效益价值法计算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水资源使用价值补偿的取得方式 |
5 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费计算——以朱溪水库为例 |
5.1 补偿对象 |
5.2 补偿费用计算 |
5.2.1 生态服务价值法进行测算 |
5.2.2 机会成本法进行测算 |
5.3 补偿费用的取得方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水权管理模式的分类 |
1.2.2 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分析 |
1.2.3 水权管理市场模式探讨 |
1.2.4 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选择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跨流域调水 |
1.3.2 水权管理 |
1.3.3 准市场模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水权管理模式 |
1.4.2 水权管理与水权制度 |
1.4.3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 |
§1.5 国外水权管理的实践 |
1.5.1 美国的水权管理 |
1.5.2 澳大利亚的水权管理 |
1.5.3 美国、澳大利亚水权管理的经验 |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混合经济理论 |
2.1.1 混合经济的主要含义 |
2.1.2 混合经济的实质 |
2.1.3 跨流域调水管理的市场化 |
§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1 公共物品及其供给 |
2.2.2 跨流域调水管理及其多元供给 |
§2.3 产权理论 |
2.3.1 产权及其制度功能 |
2.3.2 水权制度的发展 |
2.3.3 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产权运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多元目标 |
§3.1 经济目标 |
3.1.1 跨流域调水的经济意义 |
3.1.2 水权市场的构成要素 |
§3.2 环境目标 |
3.2.1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
3.2.2 水权市场与水环境安全 |
§3.3 社会目标 |
3.3.1 跨流域调水的社会影响 |
3.3.2 水权市场与公平正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模型分析 |
§4.1 水权科层结构模型 |
4.1.1 制度科层概念模型 |
4.1.2 水权科层概念模型 |
4.1.3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 |
§4.2 市场化的水权管理体系 |
4.2.1 国有水权的运作 |
4.2.2 区域水权的运作 |
4.2.3 集体水权的运作 |
§4.3 水权市场的博弈分析 |
4.3.1 水权管理行政模式的低效率 |
4.3.2 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构建 |
§5.1 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改革 |
5.1.1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
5.1.2 积极进行水权协商 |
§5.2 水权市场组织制度的建设 |
5.2.1 创新水权管理体制 |
5.2.2 搭建水权交易平台 |
§5.3 水价制度的明晰 |
5.3.1 明确水资源定价方法 |
5.3.2 实现水价的综合运用 |
§5.4 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
5.4.1 变革生态补偿方式 |
5.4.2 实施水权生态补偿 |
5.4.3 开展横向转移支付 |
5.4.4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
§5.5 水权法律制度的健全 |
5.5.1 明确水权制度的内涵 |
5.5.2 厘定水权交易的原则 |
5.5.3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例分析 |
§6.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管理体制的设计 |
6.1.3 水权市场的运作 |
6.1.4 水银行建设 |
6.1.5 生态补偿的展开 |
§6.2 引滦入津工程 |
6.2.1 工程简介 |
6.2.2 管理体制改革 |
6.2.3 水权市场建设 |
6.2.4 水价的完善 |
6.2.5 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准市场模式是多元目标体系 |
7.1.2 准市场模式的关键是引入水权市场 |
7.1.3 准市场模式有确定的路径 |
7.1.4 准市场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 |
§7.2 研究特色 |
7.2.1 明确了准市场模式的管理样式 |
7.2.2 指明了准市场模式的制度结构 |
7.2.3 揭示了准市场模式的运行机制 |
§7.3 主要创新点 |
7.3.1 形成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体系 |
7.3.2 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 |
7.3.3 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 |
7.3.4 明晰了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过程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跨流域调水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
二、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的研究进展 |
三、 水库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进展 |
四、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三、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情水情、跨流域调水及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中国基本国情水情 |
一、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
二、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三、 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大 |
四、 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二、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三、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四、 需水预测与供水能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调解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常用途经及可行性 |
二、 跨流域调水调节区域水资源再分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
一、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二、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一、 产权的内涵 |
二、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
三、 产权理论应用 |
四、 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的概念及特征 |
二、 外部性的市场效率与矫正 |
三、 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视角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跨流域调水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五节 平等发展权理论 |
一、 平等发展权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平等发展权 |
三、 机会平等与平等发展权 |
四、 平等发展权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四章 国内调水及补偿制度演进 |
第一节 新中国以来几次典型调水与主要补偿方式 |
一、 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及补偿 |
二、 密云北京调水及补偿 |
三、 东阳义乌调水及补偿 |
第二节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演进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评价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践经验 |
二、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分析 |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史概况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布局 |
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供水 |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划分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主体利益变化 |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补偿政策及评价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法规 |
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偿安置实施规划 |
三、 现有补偿政策的不足 |
第四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实践——以湖北郧县为例 |
一、 郧县淹没及影响情况 |
二、 郧县农村移民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
三、 郧县补偿制度评析 |
第六章 国外跨流域调水及补偿制度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一、 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 国外调水工程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经验及流域补偿制度 |
一、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 |
二、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先进补偿制度经验 |
第三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 |
一、 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 |
二、 建立我国水权制度 |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五、 成立专业补偿机构 |
第七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设计 |
第一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划分 |
一、 跨流域调水利益相关主体及补偿类型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结构 |
第二节 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权利补偿概念 |
二、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主客体 |
三、 跨流域调水补偿权利划分 |
四、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结构 |
第三节 生态补偿制度 |
一、 生态补偿概念 |
二、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
三、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 |
第八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施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扎实推进确权工作 |
二、 积极引进第三部门 |
第二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二、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挥第三部门生态建设功能 |
第三节 建立协调监督机制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二、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公众监督体系 |
四、 建立动态补偿协调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后记 |
附件 |
(9)美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美国跨流域调水管理体系 |
3 美国跨流域调水推荐法案报告及州法令主要内容 |
3.1 推荐法案报告主要内容 |
3.2 美国各州跨流域调水法令基本内容与重点内容 |
3.2.1 基本内容 |
(1) 公众参与: |
(2) 许可审查: |
(3) 业主单位应遵循的有关规定: |
(4) 许可管理: |
(5) 听证会: |
(6) 强制措施及处罚: |
(7) 年度评审: |
(8) 补偿机制: |
(9) 其他: |
3.2.2 重点内容 |
3.2.2.1 水资源保护及评价 |
3.2.2.2 公示及公众参与机制 |
4 我国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措施探讨 |
4.1 加强调水工程的控制 |
4.2 加强水资源保护及评价 |
4.3 加强水源区流域的补偿机制建设 |
4.4 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 |
4.5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5 结 论 |
(10)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跨一级流域的调水管理权属不明确。 |
(2) 两项制度存在难以实施的情况。 |
(3) 规划期管理及补偿机制方面的问题。 |
3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体系 |
3.1 美 国 |
3.2 澳大利亚 |
3.3 西班牙 |
4 国外跨流域调水法令框架及基本内容 |
5 国外跨流域调水关注的重点内容 |
5.1 水资源保护及评价 |
5.2 公示及公众参与机制 |
5.3 许可管理 |
6 我国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措施探讨 |
6.1 加强调水工程的控制 |
6.2 加强水资源保护及评价 |
6.3 加强水源区流域的补偿机制建设 |
6.4 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 |
6.5 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7 结 论 |
四、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水库-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配研究[D]. 孔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D]. 武连洲.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3]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完善[J]. 才惠莲.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9(03)
- [4]跨流域调水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两引”工程(寻甸段)为例[D]. 冯娜.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5]云南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悦. 云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水区的补偿费用研究[D]. 李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 [7]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D]. 才惠莲.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3)
- [8]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 张杰平. 武汉大学, 2012(11)
- [9]美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借鉴[J]. 刘强,唐纯喜,桑连海.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12)
- [10]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的启示[J]. 刘强,殷大聪. 人民长江,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