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分统——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三次重大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薇[1](2021)在《丹棱县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
李青[2](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顾星[3](2020)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处于补充性地位,并对市场机制进行引导,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仍对当前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国际环境的步步紧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的要求,我国政府积极寻求能够改善产业结构发展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关于财政关系的矛盾跟随经济发展的历程不断变化,在“统-分-统”的模式下,循环往复。财政分权作为一种调节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关系的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方式,通过资源配置和信息传递等方式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为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要求,理顺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我国政府经历过多次尝试,最近一次重大改革在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改革实施后,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发展过程。那么是否意味着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性?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哪些途径实现?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性?本文着重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陈列论文研究框架,指出了文章的创新点以及不足。第二章整理了学者们之前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显着作用和影响路径,在这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上,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三章结合产业结构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地方竞争理论、政府支出结构理论和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理论,以政府民生性支出偏好与政府创新偏好为中介分析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从理论角度阐述财政分权如何通过民生性支出偏好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通过政府创新偏好影响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并提出相应假说。第四章构建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模型,利用2000年~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联立方程并逐步回归,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进而从地方政府民生性支出偏好和政府创新偏好角度深入分析。第五章分地区讨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六章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建议。本文贡献在于发现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存在显着的直接影响还通过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间接影响。财政分权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民生性支出偏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财政分权抑制了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导致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受阻,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就综合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地区异质性时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作用并不显着。就具体而言,对政府民生性支出偏好这一影响路径,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民生性支出偏好有显着积极作用,政府加大对东部以及中部地区民生性支出占比,积极参与资源配置。在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民生性支出偏好无显着影响。对政府创新偏好这一影响路径,东、西部地区在财政分权抑制政府创新偏好。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创新偏好未有显着作用。新的发现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财政分权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间关系,有利于改善政府支出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涂惠[4](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采购又称为公共采购,起源于18世纪末期。其作用是为开展政府工作并为公众提供服务,利用资金购买商品、工程、服务的行为。我国政府采购从1996年试点开始到今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期间一直高度重视政府采购电子化推进工作,每年财政部都将电子化政府采购定为政府采购年度重点工作,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响应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实施,但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电子化进程带来的只是采购方面的改变。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优势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创新电子化创新政府采购模式已势在必行。本文在简述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背景基础上,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多源流理论,通过对比传统政府采购和电子化商城在采购成本、采购质量、采购时效,信息公开度等方面的不同,总结得出政府采购中运用电子化商城模式在提升治理能力、提高预算管理精准度、提升采购时效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分析成都市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城中存在模式不先进、新技术应用不够、政策和规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及成因,提出成都市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城模式的路径。基于成都市政府运用电子化商城进行政府采购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了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应在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政策制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成都市等同类城市开展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张飞雁[5](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卢晓静[6](2019)在《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广宗县为例》文中指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但由于资源开发不足、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可能会实现快速发展。由此,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贫困地区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扶持资金不断攀升,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明确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摸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思考,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广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及相关财务数据找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由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农村集体经济概述。文章阐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特征,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2)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贫困地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国家级贫困县-广宗县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广宗县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集体经营信心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缺乏造血功能、人力资本短缺和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发育不健全等问题及成因。(3)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选择集体经济增收方式,走以地生财之路,盘活集体资产,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优化农村集体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岳宇[7](2017)在《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我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历经数次变革,却始终没有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林地和林木的产权问题。现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突破。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热点,产权改革的相关问题。以内江市林权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内江市林权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并总结我国林权改革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深化。本文着重分析当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提出制度创新构想,以期能为进一步深化林改提供重要依据和政策建议。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归纳法,对内江市集体林权改革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林改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林权尚未明晰,林权流转制度和平台建设滞后,林业产权流转不顺畅,林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本文对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林权配套改革政策措施,切实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林区兴林富民能力,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李枢川[8](2014)在《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文中研究表明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总结各国在这一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发现,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被公民共享而非被利益集团“掠夺”是跨域这个阶段的关键。因此,当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成为了政策制定者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如果将观察视角放置到中国古近代历史,那么怎样应对这两个问题也是实现中国迈向现代国家、走出“治乱循环”的关键。本文以国家起源、现代国家构建两种观察视角作为研究起点,在自发分工和交易的社会、自我扩展的市场两个具体假设基础上,认为国家的行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在国家发展演进过程中,财政制度因为能够界定不同的产权结构因而成为了社会最基础的制度安排。不同的产权结构能够影响社会分工和交易活动从而影响市场的深化与扩张,它能够通过有利于交易平等和费用减少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行为另一面——掠夺性的存在,政府又能够通过财政制度界定的产权结构对政治参与活动进行限制,而政治参与活动能够影响社会收入的分配,因此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容易被各种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的集团所占有。由于政治参与活动的限制,这种分配行为又容易通过合法的政治程序所固化,从而形成分利的利益集团,这就使得有利于交易平等和费用减少的制度安排不能成为常态,最终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可能面临困境。这种困境达到一定程度就将引起社会的急剧变革,急剧的变革又可能打破利益集团格局而构建新的产权结构,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新循环。从政治参与和限制利益集团这个角度讲,国家构建的制度本质上是一个不完全契约,这就使得国家治理成为了必需,而财政制度也自然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第1章论证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是刚刚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因此面临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的现实要求,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实现是一国长期发展的分水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保证发展的成果被共享。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说,当前这一进程也是中国迈入现代国家历史进程的延续,也是走出中国历史“治乱循环”怪圈的关键。本章系统回顾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国家治理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财政制度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原因在于财政总是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的演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章还对社会、市场、利益集团等重要概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第2章对比几种不同视角下的国家起源理论,并在现代性构建视角下对现代国家的内涵和基本目标进行了阐释。本章还对国家治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理性化和责任化,准自愿服从原则使得国家治理成为了可能,而国家治理的内容则包括国家-市场、国家-社会和政府间关系。第3章阐述了财政制度作为社会激励基本架构和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逻辑。第4章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从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了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体系演进过程。在第5章则分析了东西方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历史和文化差异。本文第6章以财政体制改革为视角,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阶段性特征。第7章则是对以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均衡经济增长和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对经济史上主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对国家治理的目标、可能性和内容进行了阐释;2)阐述了财政制度作为社会激励基本架构和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逻辑;3)对东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的历史和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4)给出了以财政体制创新均衡经济增长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张术茂[9](2014)在《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困境既有供求总量矛盾又有结构性问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可能的。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从法律层面确定了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职责。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这为未来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财政支出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就业效应到底如何,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认真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财政支出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与就业的相关理论。在综合考虑理论基础、支出规模和数据可得性基础上,选择财政投资支出、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作为财政支出政策变量的代表,分析了它们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分析方法。其次,对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分析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演变,指出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实证分析方面,利用协整分析、动态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总额对就业总量和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以及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财政支出总额对长期就业总量效应不明显,但在短期有正向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对长期就业总量有较大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并不是影响就业总量变化的原因,但就业总量变化能引起工资水平的变化。(2)长期上财政支出总额明显抑制第一产业就业,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对第三产业就业有较弱的抑制作用。(3)财政支出结构主要项目中只有财政教育支出对长期就业总量有较大正向影响,财政投资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长期就业总量都有负向影响。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按促进就业作用大小排序依次为: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投资支出、财政科技支出和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接下来,从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就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就业状况进行了总体判断,并从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投资领域、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就业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最后,在原因分析基础上,借鉴主要国家利用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就业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财政支出政策侧重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对策与建议。
潘铮铮[10](2014)在《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城镇化率为53.73%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也是城乡之间格局剧烈变动,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阶段。为持续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类型、动力、内容等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现状,总结了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结合农村城镇化的产业发展的代表华明镇模式、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提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与选择的策略。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思路等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对国内外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则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对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与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则介绍了当前国内比较典型的集中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的策略;第六章对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七章则分别从三次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第八章是本文的总结,并提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统分统——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三次重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分统——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三次重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3)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研究背景 |
第二节、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五节、论文结构 |
第六节、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显着影响 |
一、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 |
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作用 |
第二节、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 |
二、财政分权与人力资本水平 |
三、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水平 |
第三章 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财政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自主权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财政分权通过影响民生性支出偏好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财政分权通过影响政府创新偏好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第四节、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的地区特征依赖 |
第四章 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模型设定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二、基于全国层面的现状描述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模型回归与分析结果 |
一、实证结果与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地区考察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分区域的现状描述 |
第二节、模型回归与分析结果 |
第三节、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政府采购电子化含义及优势研究 |
1.2.2 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优化研究 |
1.2.3 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城基础理论研究 |
1.3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典型性 |
1.3.1 “互联网+政府采购”思维构建电商化的采购平台具时代性 |
1.3.2 电子商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预算管理精准度具有先进性 |
1.3.3 “计控”代替“人控”政府采购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具有科学性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思路 |
1.4.2 研究基本方法 |
第二章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描述 |
2.1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发展历程 |
2.1.1 成都市政府采购旧模式制约政采创新发展 |
2.1.2 “互联网+政府采购”为政府采购创新带来生机 |
2.1.3 成都市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构建阳光采购体系 |
2.2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参与者 |
2.2.1 电子商城供货方 |
2.2.2 政府采购需求方 |
2.2.3 电子商城管理方 |
2.3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运行情况 |
2.3.1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使用现状 |
2.3.2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交易现状 |
第三章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分析 |
3.1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需求分析 |
3.1.1 以深入发展政府采购电子化为突破口创新采购 |
3.1.2 实施电子商城顺应我国政府采购战略方针 |
3.1.3 提升政府采购治理能力需要新型技术的融合 |
3.2 成都市政府采购运用效果分析 |
3.2.1 政府采购效能分析 |
3.2.2 政府采购质量分析 |
3.2.3 政府采购时效分析 |
3.2.4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度分析 |
3.3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需要以全面发展的态势迎合新的挑战 |
3.3.1 完备的政府采购商城安全策略是发展政府采购电子化的防护罩 |
3.3.2 新型信息技术的融入是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驱动力 |
3.3.3 完善的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法律法规是实现智慧政采的护基石 |
第四章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研究启示 |
4.1 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让政府采购更“科学” |
4.1.1 仓储物流的供货模式提升采购时效 |
4.1.2 “O2O”模式打造高质政采 |
4.1.3 透明的电商化政府采购助推“阳光政府” |
4.2 “新型信息技术”让政府采购更“智慧” |
4.2.1 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预算-采购-资产”全资产管理链路 |
4.2.2 “大数据”技术助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
4.3 政府采购制度为电子商城健康发展奠定基石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采购人) |
附录2 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供应商) |
附录3 集中采购网上竞价模式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采购人) |
附录4 成都市政府采购网上竞价模式与电子商城采购模式采访提纲 |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混合经济思想 |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四)文献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 |
三、企业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启示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
一、产权制度缺陷 |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四、金股制度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
二、分类改革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
一、优化的原则 |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
四、优化方案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广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概述 |
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的演化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内涵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 |
(三)新时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新内涵 |
(四)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确定 |
二、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理论 |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实现形式 |
(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
(二)合作经济 |
(三)股份合作经济 |
四、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 |
(一)实现形式多样化 |
(二)发展水平低 |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
(四)发展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
第三章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贫困地区概述 |
(一)贫困地区 |
(二)贫困人口 |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增长缓慢,实力薄弱 |
(二)增收渠道单一,发展缺乏后劲 |
(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不善,农村债务负担沉重 |
(四)人才匮乏,缺乏科学决策与领导 |
(五)思想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偏见 |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广宗县为例 |
一、广宗县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一)广宗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 |
(二)发展水平不平衡 |
(三)“村集体+合作社”的股份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
二、广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对集体经营信心不足 |
(二)农村集体经济缺乏造血功能 |
(三)人力资本短缺 |
(四)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发育不健全 |
三、广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成因 |
(一)重视不够,发展氛围不浓 |
(二)能力不足,发展层次不高 |
(三)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
(四)扶持不力,缺乏发展后劲 |
第五章 国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经验借鉴 |
一、国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
(一)华西村模式 |
(二)温州模式 |
(三)窦店模式 |
二、典型案例启示 |
(一)坚持市场导向作用 |
(二)坚持能人带动作用 |
(三)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
第六章 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
一、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
(一)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二)依托农业产业园增收,发展多元经济 |
(三)引导发展物业经济 |
二、充分利用集体土地,走以地生财之路 |
(一)规范农村集体承包合同 |
(二)加强农村荒废土地开发,有序进行土地整理 |
(三)开展土地流转服务 |
三、盘活集体资产 |
四、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优化农村集体发展环境 |
(一)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 |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体林权 |
2.1.2 产权与产权改革 |
2.1.3 林权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林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改革趋势 |
3.1 建国后我国林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1953年) |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年-1956年) |
3.1.3 人民公社集体所有时期(1957年-1980年) |
3.1.4 林业“三定改革”时期(1980年-1991年) |
3.1.5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探索时期(1992年-2003年) |
3.1.6 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探索时期(2003年-至今) |
3.2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
3.2.1 林权产权明晰化 |
3.2.2 集体林产权市场化 |
3.2.3 集体林权法制化 |
3.2.4 集体林权生态化 |
第四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
4.1 内江市森林资源与产权属性 |
4.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 |
4.2.1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4.2.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 |
4.3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
4.3.1 方法手段创新,政策制定灵活 |
4.3.2 稳妥推进改革,客观评价工作 |
4.3.3 改革程序严格,责任落实明确 |
4.3.4 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加大金融支林力度 |
4.3.5 发展林下经济,释放林改活力 |
第五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5.1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林改工作进展不平衡 |
5.1.2 部分林权尚未明晰 |
5.1.3 林权流转制度和平台建设滞后 |
5.1.4 林业产权流转不顺畅,林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 |
5.1.5 林权单位变小与林业规模经营的矛盾 |
5.1.6 生态林建设保护与商品林收益反差的矛盾 |
5.1.7 集体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投入的矛盾 |
5.1.8 林下经济发展问题 |
5.1.9 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
5.1.10 林权确权登记发证及管理问题 |
5.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
5.2.1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
5.2.2 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
5.2.3 内部监管缺乏力度 |
5.2.4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优化 |
5.2.5 集体林业投融资改革制度亟待深化 |
5.2.6 采伐政改革滞后 |
5.2.7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管理机制不优 |
第六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林权配套改革政策措施 |
6.1.1 完善林权登记制度 |
6.1.2 规范林权流转市场 |
6.1.3 推进林权管理信息化建设 |
6.1.4 确保金融对林业的健康支持 |
6.1.5 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
6.2 切实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
6.2.1 明确各级组织的权利和责任 |
6.2.2 各层组织增加指导和督查 |
6.3 不断增强林区兴林富民能力 |
6.3.1 做好开发前的调查工作 |
6.3.2 创新林木开发的新路径 |
6.3.3 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
6.4 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6.4.1 完善整占林地附着物补偿机制 |
6.4.2 加强领导班子队伍能力建设 |
6.4.3 健全集体公益林社会化管护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从中等收入陷阱说开去 |
1.1.2 发展转型、制度陷阱还是现代化进程的延续? |
1.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回顾 |
1.2.1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
1.2.2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理论 |
1.2.3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经济增长理论 |
1.3 选择财政作为研究切入点的逻辑 |
1.4 论文的重要概念 |
1.4.1 社会 |
1.4.2 市场 |
1.4.3 利益集团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 篇章结构 |
1.7 主要贡献与不足 |
2 国家理论与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 |
2.1 国家起源理论 |
2.1.1 近代社会契约论视角下的国家起源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框架 |
2.1.3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起源理论 |
2.2 现代性构建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
2.3 国家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
2.3.1 国家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
2.3.2 国家治理的目标与内容 |
2.3.3 国家治理的必要性 |
3 作为社会激励基础构架和国家治理基础与重要支柱的财政制度 |
3.1 从财政制度研究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原因 |
3.1.1 “国家岁入生产的历史即国家的演进史” |
3.1.2 作为经济和政治天然结合的财政制度 |
3.2 作为社会激励基础构架的财政制度 |
3.2.1 财政制度对产权结构的界定 |
3.2.2 分工深化、市场扩展与经济增长 |
3.3 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制度 |
3.3.1 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
3.3.2 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
4 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演进:几个典型历史案例 |
4.1 唐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与王朝的兴衰 |
4.1.1 租庸调与唐前期的中央集权 |
4.1.2 租庸调制度下的中央地方财权划分 |
4.1.3 对开元兴衰的解释 |
4.1.4 “两税法”施行的原因与中央地方政府的选择 |
4.1.5 “两税法”实施与中央财政权力的消长 |
4.1.6 对唐朝及唐之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简要评述 |
4.2 近代前英法两国税制选择与国家发展分野 |
4.2.1 第一阶段(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2世纪后期):共同的发展起点 |
4.2.2 第二阶段(12世纪后期到15世纪) |
4.2.3 第三阶段(从16世纪到17世纪) |
4.2.4 不同的税制结构、不同的发展 |
4.3 美国公共预算制度变迁中的理性化与责任化 |
4.3.1 从美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变迁看预算制度理性化 |
4.3.2 美国公共预算制度中权力结构的变化与责任化 |
4.4 财政制度、利益集团与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
4.4.1 官僚化多元主义与“利益财政” |
4.4.2 政府干预下的“日本模式” |
4.4.3 财政制度重建与国家治理转型困局 |
5 东西方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与文化差异 |
5.1 两种经济增长模式之辩 |
5.1.1 东西方经济增长的描述 |
5.1.2 内源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 |
5.1.3 赶超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 |
5.2 社会权利还是政府责任?--东西方国家治理模式差异分析 |
5.2.1 “自下而上”强调社会参与的西方国家治理模式 |
5.2.2 “自上而下”强调政府自身责任的东方国家治理模式 |
6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
6.1 计划经济下的全能主义时期(1949-1978) |
6.1.1 统分统支的财政体制 |
6.1.2 全面计划经济下的低效增长 |
6.1.3 全能政府 |
6.2 放权让利与市场经济探索阶段(1978-1992) |
6.2.1 放权让利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
6.2.2 市场经济探索时期不稳定的中央地方关系 |
6.3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阶段(1992年至今) |
6.3.1 1994年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 |
6.3.2 分税制和市场经济格局下的经济高速增长 |
6.3.3 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
7 以财政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
7.1 以财政体制创新均衡经济增长 |
7.1.1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与市场经济体制一致性 |
7.1.2 财政体制创新均衡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7.2 财政体制创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
7.2.1 重新认识财政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
7.2.2 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
7.2.3 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
7.2.4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关系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中文 |
着作类--英文 |
期刊类--中文 |
期刊类--英文 |
网站类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西方就业理论及其财政支出政策的研究 |
2.1.2 财政支出规模就业效应的研究 |
2.1.3 财政支出分项目就业效应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研究 |
2.2.2 财政支出规模就业效应的研究 |
2.2.3 财政支出分项目就业效应的研究 |
第3章 财政支出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 |
3.1 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 |
3.1.1 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
3.1.2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 |
3.2 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 |
3.2.1 财政支出指标的选取 |
3.2.2 财政投资支出的就业效应 |
3.2.3 财政教育支出的就业效应 |
3.2.4 财政科技支出的就业效应 |
3.2.5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 |
3.2.6 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就业效应 |
3.3 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的分析方法 |
3.3.1 平稳性检验 |
3.3.2 协整分析 |
3.3.3 因果关系分析 |
第4章 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演变 |
4.1.1 双轨制就业阶段(1978-1991年) |
4.1.2 市场导向就业阶段(1992-2001年) |
4.1.3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阶段(2002年-至今) |
4.2 财政支出总额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及指标说明 |
4.2.2 财政支出总额的就业总量效应实证分析 |
4.2.3 财政支出总额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效应实证分析 |
4.3 财政支出结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及指标说明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协整分析 |
4.3.4 动态响应分析 |
4.3.5 因果关系分析 |
4.4 实证分析结论 |
第5章 中国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就业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5.1 中国就业总体形势 |
5.1.1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5.1.2 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
5.1.3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
5.2 财政政策目标长期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 |
5.3 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
5.3.1 财政投资水平依然较高 |
5.3.2 财政投资领域以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 |
5.4 财政教育支出总量偏低、结构不合理 |
5.4.1 财政教育支出总量增长较快,但相对量偏低 |
5.4.2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与就业需求结构变迁不相匹配 |
5.5 财政科技支出总体水平及其效益有待提高 |
5.5.1 财政科技支出强度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
5.5.2 财政科技支出总体效益仍需提高 |
5.6 财政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偏高、挤占民生支出 |
5.7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促进功能发挥不足 |
第6章 主要国家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就业的比较与借鉴 |
6.1 美国 |
6.1.1 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就业 |
6.1.2 大力支持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小企业发展 |
6.1.3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
6.2 日本 |
6.2.1 利用财政支出政策刺激就业 |
6.2.2 通过增加就业支出,直接促进就业 |
6.3 澳大利亚 |
6.3.1 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 |
6.3.2 利用财政支出刺激计划支持就业 |
6.4 巴西 |
6.4.1 “就业优先”的综合保障措施 |
6.4.2 通过促进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复苏 |
6.5 德国 |
6.5.1 通过短工津贴调整工作时间、保留劳动力 |
6.5.2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 |
6.6 比较与借鉴 |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
7.1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
7.2 财政支出政策侧重经济结构调整 |
7.2.1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
7.2.2 扶持中小微企业 |
7.2.3 为非正规就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7.3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7.3.1 控制财政投资规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
7.3.2 加大财政教育支出,调整教育投资结构 |
7.3.3 利用财政科技支出促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
7.3.4 加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
7.3.5 加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 |
7.3.6 降低财政行政管理费支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3.1.1 产业集聚理论 |
3.1.2 增长极理论 |
3.1.3 “核心一边缘”理论 |
3.2 城乡发展关系理论 |
3.2.1 城乡分工与合作理论 |
3.2.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3.2.3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制约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因素 |
4.1 制度因素 |
4.2 资源因素 |
4.3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4.3.1 城乡之间的区域差异 |
4.3.2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 |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
5.1 产业发展模式 |
5.1.1 华明镇模式 |
5.1.2 温州模式 |
5.1.3 苏南模式 |
5.2 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 |
6.1 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 |
6.2 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策略 |
6.2.1 合理布局城镇化,选择与城镇化配套的产业发展策略 |
6.2.2 明确三次产业角色,因地因时选择城镇化的主导产业 |
6.2.2.1 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的现代化与合作式发展 |
6.2.2.2 坚持二次产业主导,促进工业集群式和园区式发展 |
6.2.2.3 强化三次产业角色,推动三次产业的特色选择式发展 |
第七章 促进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
7.1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镇建设,整合农村空间资源 |
7.1.1 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集中管理 |
7.1.2 开辟中心镇建设新思路,实现农村人口再集中 |
7.2 加强城乡等值建设,促进城乡制度对接 |
7.2.1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加强城乡之间户籍的交流 |
7.2.2 重视土地综合价值,开展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改革 |
7.2.3 放宽民资行业进入限制,为产业发展拓宽资金来源 |
7.2.4 推动农村多样化教育发展,构建人才聚集机制 |
7.3 构建城乡之间回流机制,推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
7.3.1 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城市拉力作用 |
7.3.2 坚持农村基础设施先行,构建城乡梯度发展模式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8.1 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统分统——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三次重大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丹棱县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 李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D]. 顾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案例研究[D]. 涂惠.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广宗县为例[D]. 卢晓静.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岳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
- [8]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D]. 李枢川.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9]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研究[D]. 张术茂. 辽宁大学, 2014(12)
- [10]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D]. 潘铮铮.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国企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集体经济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