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国陶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外国陶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外国陶瓷艺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孟原召[1](2019)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同海外地区的海上交通和商贸往来由来已久1。秦汉时期,岭南已与海外地区有一定的贸易往来,《汉书·地理志》记述了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抵达印度、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航线,并记载黄门设"译长","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2。隋唐五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3,海外交通得以迅速发展4,及至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到空前繁荣5,至明清时期受海外贸易政策影响则又出现了新的特点6。丝绸、瓷器和茶叶是海外贸易中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季雅娴[3](2020)在《佛山石湾陶瓷的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湾陶瓷产于广东佛山石湾窑,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性产物。在传统文化日益复兴的形势下,本文结合人类需求的发展史来反观被创造的石湾陶瓷发展史,通过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社会经济需求、文化价值需求等四个维度的发展来依次呈递石湾陶瓷的历史变迁以及石湾陶瓷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本文在描绘石湾地区陶瓷产业的历史发展中,整理石湾陶瓷在历史变迁中所做出的光辉努力并透露出石湾陶瓷的发展困境。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为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案例。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李灵枝[5](2018)在《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山琉璃在整个中国古玻璃发展历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时期博山已经是琉璃生产基地之一了。博山琉璃工艺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没有消失殆尽,当前依然具有潜在的旺盛生命力。2014年博山琉璃烧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时至今日学者们对博山琉璃的研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博山琉璃工艺变迁进行研究,发挥其在传统手工技艺领域中典型个案的功能,应该成为当下新的课题。本论文以博山琉璃工艺变迁为研究核心,运用艺术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与观点、视角与方法,基于从2014年3月到开始的完整一年半的“田野考察”,对博山琉璃工艺变迁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章,论文是笔者在现有博山琉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访谈法等归纳出的与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紧密相关的内容。首先,笔者分析了国内外针对古玻璃的研究现状,引出对博山琉璃工艺变迁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其次,笔者从中国古玻璃的研究为切入点引入对博山琉璃的研究;第三,分析博山琉璃发展背景和历史地位,凸显博山琉璃在整个古玻璃历史中的重要性;第四,研究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表现,对构成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各个关联点进行“切片”研究。通过对时代推移、制作工艺、外观造型、营销方式、工匠身份、传承方式的变迁这几个关联点进行研究,更为清晰地再现了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表现;第五,深入分析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原因,从影响博山琉璃变迁的实际因素出发,分析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科技影响、文化影响、匠人身份变化及传承原因是如何影响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第六,在田野调查和阅读大量权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博山琉璃工艺变迁中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历史发展中并不存在稳定流传而不变的艺术形态,博山琉璃能够在变迁中传承至今,最根本的原因是世世代代工匠们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必须发挥传承人在博山琉璃传承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同时需要政府、学界、商界、传媒、大众的广泛参与,实现博山琉璃的有序传承与健康发展。希望本论文能够在小范围内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期望对传统工艺及其相关领域有些许借鉴意义。

蔡妤荻[6](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李松杰[7](2016)在《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表明景德镇是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传统乡土社会的瓷业手工业城镇,有一千余年的制瓷业发展历史。在长期的瓷业生产和利益博弈中,景德镇形成了稳定的生产体系与社会结构。在总的平衡中,这一体系也会因政治变革、消费理念的变化而受到冲击,但其依旧能够通过吸收合理性因素保持社会的稳定。明清时期,海内外瓷器贸易的兴盛不仅让景德镇瓷器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也促使景德镇形成了手工模板化的瓷业生产体系。近代以来,在瓷器贸易衰退和剧烈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景德镇传统瓷业生产模式遭遇到巨大的挑战。景德镇传统瓷业生产体系与社会结构,有如下显着特征。首先,以瓷器贸易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景德镇形成了商品化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其瓷器产品会因社会需求和文化审美的转变而变化。从宋朝的青白瓷、到元朝青花瓷,再到明清时期的彩瓷,景德镇瓷器产品风格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其次,瓷器贸易的兴盛,促成景德镇形成了手工模板化的产业模式。从原料开采与加工、瓷坯制作与绘制、瓷器烧造与贸易,景德镇制瓷业有近百道工序,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分工明确且紧密合作,实现了生产技术极致化与产品精致化。再次,作为手工业移民城镇,景德镇形成了复杂的利益群体与社会关系。在以“逐利”的原则下,周边民众来到景德镇从事制瓷业、金融业和商业等行业,形成了以制瓷业为中心的社会运作体系。在长期利益博弈过程中,行业组织、地缘关系与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利益群体与关系网络。但无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劳资双方,抑或是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均没有绝对性的强势与弱势。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景德镇的良性运作,并最终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景德镇瓷器种类多样,既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日用品,也有供应上层社会消费的艺术品,产品消费模式外化为个性化、唯一性与批量生产的多元组合,这就决定了瓷器生产技术多样、工艺复杂。生产特征、社会组织与消费模式决定了景德镇制瓷业不同于近代其他地区的手工业模式,具有较强自我修复能力。在瓷器贸易繁荣的时候,大量移民来到景德镇,从事瓷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而在瓷器贸易萧条情况下,生活难以为继的瓷业匠人回到乡村,从事农业或渔业。这种进而为工,退而为农的模式维系了景德镇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此外,由于大部分瓷业工厂主,也是技术出身的瓷业从业者。在工厂破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依靠技术存活,并寻求再次崛起的机会。这种独特的弹性社会结构能够巧妙的化解外力的巨大冲击,保证景德镇社会结构沿着自身所构筑的模式去发展。近代以来,在外力冲击下,景德镇传统制瓷业模式与社会结构遭遇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首先,新型机械化瓷器日用品,不仅取代了景德镇的国际市场,也冲击其国内市场,景德镇制瓷业处于衰退境地。其次,新式政治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以行业自治为主导的社会运作模式,同时也削弱了传统社会组织的话语权。此外,近代中国多舛的命运与不间断的革命风潮,也对景德镇制瓷业带来影响。最后,在西式文化的冲击下,国民的消费理念和审美风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器型与装饰风格不再受欢迎,景德镇瓷器产品和制瓷体系均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历史与现实巨大落差的背景下,官员、实业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以振兴景德镇瓷业为圭臬,试图将西式工业化生产体系移植到景德镇,取代在他们心目中传统落后的瓷业生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改良。此外,行政地位的变化也影响到景德镇社会结构。民国初年,浮梁县署由旧城迁移到景德镇。景德镇不仅仅是瓷业手工业城镇,也成为区域政治中心。国民政府时期,景德镇又成为江西第五行政专署所在地。官方主导的社会改良也对传统瓷业社会调节机制提出了挑战,危及到瓷业生产体系与稳定性的社会结构。但这些社会改良与实业实践忽视了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的合理性与惯习,无视近代景德镇瓷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切断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改革群体将自身并未认识清晰的现代化理论随意诠释与运用,不仅其社会实践无法成功,还加深了传统与现代二者之间的对立与误解。但不可回避的是,近代景德镇瓷器贸易量的衰退与传统瓷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有密切关系,新型瓷业生产优势也在中西竞争中表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基于自身利益,景德镇瓷业从业者积极吸收现代化生产的合理性要素,并将其融入到瓷业生产体系之中,优化了传统的瓷业生产方式,使其更适合现代发展需要。但这种融合并非社会精英所主导的机械化改良,而是在市场主导下,瓷业生产者以“利我”为核心而进行自我改变,也可以说是传统瓷业从业人员主导了近代瓷业改良。如果新型产品受欢迎,或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业者就会主动吸收。反之,即便官方再强力推行,改革效果也不明显。如果依照现代化对景德镇瓷业传统冲击的模式去思考,我们可以探究出景德镇社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社会惯习的核心作用。尽管传统生产形态因为瓷器贸易量下降、瓷业衰退而失去了话语权,并被社会各界认为是阻碍景德镇复兴的障碍。但依靠自身独特优势,在近代中国多舛的历史背景下,长期形成的手工生产模式依然在景德镇瓷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对近代景德镇瓷业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有助于从个案的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社会复杂背景下现代化模式的有限性。总体而言,景德镇固有的社会体系,既符合制瓷业产业特征,也与其发展模式相吻合。由于近代瓷业改良群体忽视了景德镇生产结构的合理性,造成其改革成效不佳,既折射出现代化移植的有限性,又证明了景德镇瓷业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特殊性。

陈池瑜,陈璐,郭良实,穆瑞凤,许俊,王珺英[8](2015)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美术学科研究成果概述》文中研究表明"十二五"规划期间(2011-2015年)美术学科科研工作取得显着成果,2011年随着国家将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美术学亦升为一级学科。学科升级激发了美术研究的热情,知名美术学教授、专家出版专着,完成国家艺术学项目,同时近年毕业的美术学博士成为美术研究的生力军,他们修订出版博士论文,其研究专题有一定深度。"十二五"规划期间在美术史、美术理论、现当代美术研究及美术批评、书法艺术史论等方面,均出版了若干专着,取得积极的科研成果,推进了美术学科的理论研究。建议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加强美术基础理论和批评理论研究,以及加强外国美术史专题研究和中国雕塑史专题研究。

郭文宁[9](2014)在《“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近百年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变”一直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罗工柳(1916-2004)是这一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罗工柳受到了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和“普罗美术”的影响,学生时代即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为社会而艺术”的道路,艺术成为罗工柳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武器。罗工柳从拿起刻刀开始便以一位文艺战士的身份走在了革命的前沿。自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起,罗工柳就开始艺术之“变”,首先是参与新年画改造,把老百姓难于看懂的“洋木刻”成功地变成了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木刻”,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解放以后,罗工柳又根据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和对油画的自身理解,创作出《地道战》和《整风报告》这两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画,之后远赴苏联留学,归国后主持了着名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同时期,罗工柳创作了倍受争议的油画《前赴后继》,这也是罗工柳试图突破原有历史画创作模式而进行的变革之作。文革之后的罗工柳继续他的艺术之“变”,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之一,罗工柳在写意油画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纵观罗工柳的艺术历程,“变”成为罗工柳艺术的最大特征和重要标志,本文试图在论述罗工柳艺术的同时,通过史料的挖掘和阐释,还原特定历史时代一名“战士”到“艺术家”的艺术历程,通过整理大量的史料细节,多角度分析和探讨罗工柳艺术之“变”以及“变”的动因,为我们呈现艺术家丰富的艺术人生,折射出罗工柳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社会的时代、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交错关系。

于利[10](2014)在《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教育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图案系。1952年因全国高校大调整,学院的工艺美术教育发展一度停滞,6年后,在邓白的努力下,才得以续接文脉,并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当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教育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研究总结邓白在学院工艺美术教育复建时期的思想和实践,可以清晰地了解学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历史;同时,分析邓白在面对工艺美术教育问题时的思考,可以丰富对设计教育史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艺美术教育遇到的问题,探究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邓白等工艺美术教育家们面对工艺美术的困境时所作的思考,分析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成熟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学院在这一阶段工艺美术教学上取得的成果;其次提炼影响邓白成长和思想形成的几个关键点,归纳总结邓白的工艺美术教育活动及其对学院工艺美术教育的贡献,进而概括出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要义。再次研究邓白的工笔画和陶瓷绘画艺术特点及工笔画的学习对其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最后分析总结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下设计教育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二、关于外国陶瓷艺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外国陶瓷艺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佛山石湾陶瓷的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石湾陶瓷的发展源流
    一、石湾窑的界定
    二、石湾陶瓷的文化艺术和经济转化
第二章 石湾陶瓷中的生活器具
    一、发达的几何印纹陶器
    二、规模化生产的石湾日用陶瓷
    三、走向世界的石湾日用陶瓷
    四、由盛转衰的日用陶瓷
第三章 石湾陶瓷中的艺术装饰品
    一、早期石湾陶瓷的审美
    二、石湾艺术陶瓷的萌芽
    三、颜色釉和瓦脊公仔的发展
    四、石湾公仔和山公微塑的辉煌
    五、大型陶塑壁画的出现
第四章 石湾陶瓷的转型与工业陶瓷
    一、手工业和建筑业的带动
    二、化工陶瓷的自给自足
第五章 文化产业视野下石湾陶瓷的活化
    一、陶瓷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
    二、石湾陶瓷文创用品的开发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反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一、期刊论文
后记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针对古玻璃和博山琉璃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 针对古玻璃和博山琉璃的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体框架
        1.3.2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古玻璃概述
    2.1 中国古玻璃名称及其起源
        2.1.1 中国古玻璃名称
        2.1.2 中国古玻璃的起源
    2.2 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
        2.2.1 史籍记载的古玻璃制造技术
        2.2.2 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技术
    2.3 琉璃研究的争论焦点
        2.3.1 琉璃是否是天然生成之物
        2.3.2 琉璃名称的争论
        2.3.3 琉璃和玻璃区别的争论
        2.3.4 中国古玻璃的起源是否自制
        2.3.5 博山琉璃历史的争论
        2.3.6 博山琉璃工艺是否受外来影响
第三章 博山琉璃发展背景和历史地位
    3.1 博山琉璃的发展背景
        3.1.1 源远流长的博山历史文化
        3.1.2 博山琉璃工艺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3.2 博山琉璃的历史地位
        3.2.1 博山在宋代已经是琉璃生产基地之一
        3.2.2 元代博山琉璃已经发展到繁荣时期
        3.2.3 明代内宫监在颜神镇设外厂
        3.2.4 清代造办处玻璃厂部分御用匠师来自博山
        3.2.5 博山琉璃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 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表现
    4.1 博山琉璃时代推移的变迁
        4.1.1 元明清时代的博山琉璃
        4.1.2 民国时期的博山琉璃
        4.1.3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博山琉璃
        4.1.4 改革开放之后的博山琉璃
    4.2 博山琉璃制作工艺的变迁
        4.2.1 博山琉璃种类变迁
        4.2.2 博山琉璃制作技艺的变迁
        4.2.3 博山琉璃设备的变迁
    4.3 博山琉璃外观造型的变迁
        4.3.1 古代模仿陶瓷器物的造型
        4.3.2 当前博山琉璃的造型特征
    4.4 博山琉璃营销方式的变迁
        4.4.1 博山琉璃销售主体的变迁
        4.4.2 博山琉璃销售方式的变迁
    4.5 博山琉璃工匠身份的变迁
        4.5.1 工匠称呼的变化
        4.5.2 博山传统琉璃工匠的现代转型
    4.6 博山琉璃传承方式的变迁
        4.6.1 传统社会的师徒传承方式
        4.6.2 近现代社会的传承方式
第五章 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的原因
    5.1 政治原因
        5.1.1 历史上的移民带来的影响
        5.1.2 统治者对博山琉璃的重视
        5.1.3 时代主题
        5.1.4 官造机构
    5.2 经济原因
        5.2.1 产业政策
        5.2.2 市场需求的变化
    5.3 科技影响
        5.3.1 技术水平
        5.3.2 设备的变化
        5.3.3 原料及配方的变化
    5.4 文化影响
        5.4.1 道家文化
        5.4.2 儒家文化
        5.4.3 中国吉祥文化
    5.5 匠人身份变化及传承原因
        5.5.1 制度和政策对博山琉璃工艺的影响
        5.5.2 工匠身份变化影响博山琉璃变迁
        5.5.3 是否有序传承影响工艺变迁
第六章 博山琉璃工艺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博山琉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6.1.1 博山琉璃制作技艺作为非遗的作用
        6.1.2 当前针对博山琉璃传承采取的措施
        6.1.3 博山琉璃的发展趋势
    6.2 博山琉璃工艺变迁中的传承困境及解决措施
        6.2.1 博山琉璃非遗传承存在的问题
        6.2.2 博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措施
    6.3 博山琉璃工艺变迁中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6.3.1 博山琉璃的“商业性经营”与“产业化开发”
        6.3.2 博山琉璃产业总体市场情况
        6.3.3 博山琉璃经营和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背景和结论
    7.2 针对课题的研究工作的总结
    7.3 创新之处、研究不足及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二、编制依据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景德镇及制瓷业相关研究
        (二) 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综述
        (三) 社会文化史研究综述
    三、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一) 课题研究时段界定
        (二) 课题研究空间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传统瓷业社会结构与近代发展困境
    一、空间格局与产业模式
        (一) 空间格局与瓷业生产
        (二) 地域特色与行政关系
        (三) 瓷文化圈与传统瓷业发展
    二、明清以来的移民与社会
        (一) 都昌人与景德镇瓷业生产
        (二) 徽州人与景德镇金融业和商业
        (三) 杂帮和景德镇瓷业社会
    三、神灵信仰与社会控制
        (一) 窑神信仰的构建与演变
        (二) 移民、信仰与社会控制
    四、前近代瓷业生产模式与社会结构
        (一) 燃料、原料的来源与运输
        (二) 瓷坯制作及行业分工
        (三) 烧窑业与行业规范
        (四) 红店与瓷器彩绘业
        (五) 瓷行、庄客与瓷器贸易
        (六) 瓷业辅助行业及行规
    五、近代瓷业衰退与贸易波动
        (一) 西方冲击下的景德镇瓷业
        (二) 近代景德镇瓷业衰退与产业困境
第二章 官方主导下的近代瓷业与社会改良
    一、清末民初的瓷业改良
        (一) 御窑解体与景德镇品牌危机
        (二) 政府瓷业改革的举措及成效
    二、陶务局与制瓷业改革
    三、杜重远与瓷业和社会改良
        (一) 瓷业陋规与改革路径
        (二) 改革理念的推广模式及困境
        (三) 杜氏改革过程中的多元冲突
    四、抗战以来的瓷业改良设想
        (一) 抗战时期的救济举措与瓷业贸易
        (二) 抗战时期瓷业改革设想与实践
        (三) 抗战复原期瓷业改良
第三章 商办主导新型模式的移植与生产重构
    一、江西瓷业公司创办及发展历程
        (一) 康达与江西瓷业公司
        (二) 民初瓷业公司发展的困境和压力
        (三) 日益萎缩的新型瓷业公司
    二、高剑父与中华瓷业公司的设想与尝试
    三、知识界的瓷业改良梦想
    四、民间救济瓷业的举措
    五、新型陶瓷教育的创设历程
        (一) 陶瓷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陶瓷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第四章 近代多种政治势力介入与瓷业社会控制
    一、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与社会改良
    二、大革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局与利益博弈
        (一) 权势转移与政治变革
        (二) 权利博弈、传统秩序与社会冲突
        (三) 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与阶层矛盾
    三、抗战时期瓷业生产与社会形态
        (一) 抗战时期浮梁党、政机构及社会救济
        (二) 抗战时期景德镇瓷业困境
    四、抗战复原期瓷业与社会
        (一) 胜利瓷制作与战后社会治理
        (二) 实施金融与税收体系改革
第五章 绘瓷风格的嬗变与制瓷业内部话语权更替
    一、域外产品的挑战与制瓷新技术的引进
        (一) 新型消费理念影响下的瓷器生产
        (二) 新型瓷业生产技术的引入
    二、瓷器装饰风格的嬗变与新型瓷绘艺术群体
        (一) 浅绛彩与新型艺术创作群体
        (二) 新型饰瓷模式的引入
        (三) 珠山八友与近代饰瓷名家
        (四) 时装瓷的兴起
    三、社会变革视野下的瓷业生态
        (一) 制瓷业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影响
        (二) 新型调解模式与管理体系
        (三) 新式交通方式与瓷器运输体系的改变
    四、新型社会网络视野下的瓷器产品
        (一) 作为展品的景德镇瓷器
        (二) 新旧融合的近代礼品瓷
第六章 瓷业社会结构的承继与重构
    一、商会、行会与社会的转型和重构
        (一) 商会的成立与运行
        (二) 行会、工会及社会功能
        (三) 商帮、窑帮与复杂地缘纠葛
    二、金融业、商业与近代社会文化
        (一) 近代金融业与瓷器贸易方式变革
        (二) 商业、娱乐业与近代社会文化
    三、公产争夺与瓷业社会结构变迁
        (一) 同仁局公产纠纷与社会变革
        (二) 苏湖会馆之争背后的历史与现实
结语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的惯习与现代化融合
    一、稳定产业模式与社会结构的统一性
    二、新型理念的有限性融合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十二五”期间我国美术学科研究成果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术史研究的新拓展
    1.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收获
    2. 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化
    3. 宗教美术研究新视角
    4. 中外美术通史及地域美术史研究成果
二、美术理论与当代美术评论新探索
    1. 美术基础理论研究
    2. 中国画理论研究
    3. 当代美术研究和美术批评
三、书法史论研究成果
    ( 一) 书法史研究
        1. 书法通史、断代史研究
        2. 书家个案研究
        3. 书史专题和地域书法史研究
        4. 汉字与书法形式研究
        5. 书法形式、技法研究
    ( 二) 书法理论研究
        1. 古代书论研究
        2. 书法美学研究
        3. 书法批评与理论研究
四、“十三五”美术学科规划项目建议

(9)“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节、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学术史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学术史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应对”与“自觉”题解及其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一、“应对”与“自觉”题解
        二、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第一章 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之“变”
    第一节 罗工柳早年的求学历程
        一、地域文化与私塾教育——罗工柳艺术之“变”的萌芽
        (一)、开平与广州的地域文化
        (二)、从私塾、新式学堂再到私塾——罗工柳的童年求学经历
        二、从广州到杭州的求学历程——罗工柳艺术思想的社会基础
        (一)、中大附中——罗工柳革命思想的启蒙
        (二)、杭州艺专——罗工柳艺术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从“三厅”到“鲁艺”
        一、武汉三厅——罗工柳革命道路的起航
        二、延安鲁艺——作为文艺“战士”的选择
    第三节 罗工柳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一、新兴木刻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一)、新兴木刻运动
        (二)、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创立
        二、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变化
        (一)、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罗工柳在鲁艺木刻工作团
        (二)、新年画改造——木刻艺术的成功之“变”
        (三)、走向“大鲁艺”——“讲话”前后罗工柳的木刻变化
    本章小结: 作为“战士”的革命自觉
第二章 变“土”为“洋”——从“土油画”到“洋油画”的艺术历程
    第一节 罗工柳与“土油画”
        一、“土油画”的概念
        二、“土油画”《地道战》与《整风报告》
        (一)、老百姓教会我画《地道战》
        (二)、《整风报告》
        三、“土油画”与革命现实主义
    第二节 “土油画”的经验总结
        一、对解放区木刻经验的传承
        二、对苏俄美术的学习与借鉴
    第三节 由“土”变“洋”——罗工柳留学期间的油画变化
        一、留学苏联的时代背景
        二、留学期间的学习与变化
        (一)、对国外油画批判地吸收
        (二)、由“减”到“简”——罗工柳写意油画的萌芽
    本章小结: 探索油画本体语言的艺术自觉
第三章 变“洋”为“中”——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由叙事到象征——罗工柳留学归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一、“井冈山”系列
        (一)、《井冈山》——以风景代叙事的题材探索
        (二)、《毛主席在井冈山上》——“避重就轻”的艺术尝试
        二、《前赴后继》——由叙事到象征的突破与遭遇
    第二节 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书法实践
        一、对传统艺术的研究
        (一)、对文人画的借鉴
        (二)、对古代艺术的考察
        (三)、对古代画论的研读
        二、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诗书画的融合——变“写实”为“写意”
        一、“引书入画”、“引诗入画”的油画探索
        二、油画材料的拓展
    本章小结: 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文化自觉
第四章 “学到手再变”——罗工柳的教学实践与艺术思想
    第一节 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建国初期宽松的文艺方针
        二、“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艺术主张
        (一)、“油画民族化”思潮
        (二)、“油画民族化”的反思与正本清源
    第二节、罗工柳与央美绘画系教学改革
        一、绘画系教学的正规化举措
        二、罗工柳与工作室教学
    第三节、罗工柳与“油研班”教学
        一、办班缘起及历史背景
        二、“油研班”的教学、成就及影响
        (一)、“学到手”——“油研班”的基础教学
        (二)、“变”——“油研班”的创作实践
        (三)、“油研班”——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与传播的平台
    本章小结: 应对“油画民族化”思潮的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
结语
    一、基于“战士”的革命自觉
    二、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三、罗工柳艺术之“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借鉴与意义
罗工柳艺术年表
罗工柳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选题目的及意义
    2、选题研究的现状与相关资料
    3、选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4、选题的创新点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艺美术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艺美术教育面对的问题
        (1) 混沌与狭隘——对工艺美术本质认识不清
        (2) 图案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离
        (3) 民族文化“西化”的倾向
    2、对工艺美术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1) 反拨与重释——厘清工艺美术的本质
        (2) 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产
        (3) 民族性——强调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教育
        (1) 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密切联系
        (2) 强调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艺术
三、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
    1、“取益在广求”——邓白艺术历程综述
        (1) 师从名家
        (2) 广思善学
    2、邓白工艺美术教育实践
        (1) 复建工艺美术系
        (2) 建设陶瓷专业
        (3) 抢救民族民间艺术
    3、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要义
        (1) 根植传统、立足传统
        (2) 文质彬彬——思想性和艺术性、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3) “术”与“艺”的统一
四、绘画艺术特点及对其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1、邓白绘画艺术特点
    2、工笔画的学习对其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1) 重视白描教学
        (2) 工笔画对其图案教学思想的影响
        (3) 文心匠意——文人的审美观念
五、结语
附录一:邓白年谱简编
附录二:邓白制定1958年工艺美术系各科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外国陶瓷艺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J]. 孟原召. 考古学研究, 2019(00)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佛山石湾陶瓷的历史变迁研究[D]. 季雅娴. 暨南大学, 2020(04)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博山琉璃工艺变迁研究[D]. 李灵枝.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 [7]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D]. 李松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十二五”期间我国美术学科研究成果概述[J]. 陈池瑜,陈璐,郭良实,穆瑞凤,许俊,王珺英. 艺术百家, 2015(06)
  • [9]“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D]. 郭文宁. 中央美术学院, 2014(12)
  • [10]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 于利. 中国美术学院, 2014(04)

标签:;  ;  ;  ;  ;  

关于外国陶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