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一、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崔婷婷[1](2021)在《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文中指出嵌段共聚物在受限空间内具有复杂的自组装行为,尤其通过乳液滴三维受限自组装制备的嵌段共聚物胶体粒子能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貌。这些结构新颖的聚合物胶体粒子在光学、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潜能,因此使得嵌段共聚物的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中,我们从调控乳液滴界面性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两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并将其用于调控嵌段共聚物的三维受限自组装行为。本论文将展示三部分研究工作。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对PS-b-P2VP受限组装的影响,首次制备了内部具有轴向环状堆叠结构的椭球形聚合物胶体粒子。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对PS-b-P2VP/PMMA共混体系受限组装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多级结构的Janus聚合物胶体粒子。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在乳液滴表面调控出独特的非对称液滴界面,并成功用该界面诱导PS-b-P2VP发生非常规的受限组装,首次制备了具有Janus洋葱状结构的聚合物胶体粒子。以上工作丰富了乳液滴受限组装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实现了对聚合物胶体粒子内部纳米结构和外部形貌的有效调控,为开发具有丰富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胶体粒子提供了新的平台。

邱先灯[2](2021)在《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合成、发光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遥爪型聚合物被定义为仅在主链的两端保留物理化学(或化学)活性的线性聚合物。近年来,遥爪型聚合物在亲疏水作用、库仑作用、π-π堆积、氢键相互作用、供体-受体相互作用、金属-配体配位作用以及特殊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下表现出独特的自组装结构和有趣的流变特性,进而备受关注。具有d8电子构型的平面铂(Ⅱ)配合物因其有趣的光物理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它们倾向于形成Pt(Ⅱ)···Pt(Ⅱ)和/或π-π堆积相互作用,进而导致基于金属-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3MMLCT)或者激基缔合(3IL)的特色磷光发射。同时,此类金属-金属间的相互作用能进一步作为一类新颖的驱动力辅助构建兼具有磷光发射的多级有序自组装结构。因此,我们将平面铂(Ⅱ)配合物引入聚合物的两端,通过平面铂(Ⅱ)配合物Pt(Ⅱ)···Pt(Ⅱ)和/或π-π堆积相互作用研究特殊的自组装行为,而且Pt(Ⅱ)···Pt(Ⅱ)和/或π-π堆积相互作用作为特殊的缔合作用,这也赋予遥爪型聚合物独特的流变特性。所以,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七个分子量梯度的,以聚苯乙烯为中间主链的含铂(Ⅱ)配合物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在Pt(Ⅱ)···Pt(Ⅱ)和/或π-π堆叠相互作用下,这些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氯仿溶液显示出3MMLCT和3IL激基缔合发射峰。在氯仿/甲醇溶液中,随着甲醇含量增加,3MMLCT和3IL激基缔合发射峰先淬灭再增强,且最强峰有略微的蓝移。该类含铂(Ⅱ)的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克服了溶剂化作用,自组装形成以平面铂(Ⅱ)配合物为核,以弯曲成环的聚苯乙烯为壳的花状胶束,并在适当溶剂质量的混合溶剂中能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延长转变成囊泡状聚集体。增加甲醇含量,最后形成单个花状胶束。随着甲醇含量增加,聚集体聚集程度减小,平面铂(Ⅱ)配合物之间轨道重叠程度降低,因此最大发射峰略有蓝移。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工作研究了两个系列的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TPSn-Pt-I和TPSn-Pt-Ⅱ)在固体中的发光行为和流变学特性。我们通过光谱表征确定了两个系列的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在固态中存在Pt(Ⅱ)···Pt(Ⅱ)和/或π-π堆积相互作用。广角X-射线散射(WAXS)测试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最后,通过测试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线性粘弹性求得Pt(Ⅱ)···Pt(Ⅱ)和/或π-π堆积相互作用力的缔合能。本论文工作代表了一种新颖的概念:发光铂(Ⅱ)配合物通过click反应对聚苯乙烯两端进行端基修饰,以设计合成具有特殊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含铂(Ⅱ)配合物的遥爪金属聚合物,为制备具有所需功能的,更复杂和更高层次的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首次提出通过流变学测试方法量化了固体中Pt(Ⅱ)···Pt(Ⅱ)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缔合能,为含铂(Ⅱ)配合物在固体和薄膜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测量更多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因此,该课题在高分子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刘敏[3](2021)在《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两亲性聚合物是一类特殊的聚合物,能够对外界环境有双重亲和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微相分离,形成各式各样的结构。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基础,单体的结构、投料比、加料顺序等都是影响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规或嵌段共聚物,详细探讨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高效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型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TBSE-NVP和[TBSE]2-NVP,其中TBSE-NVP为单官能化单体,[TBSE]2-NVP为双官能化单体)。以AIBN作引发剂,在70 oC下对三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自由基聚合法对上述单体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控性,单体转化率均较高。同时,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的引入,降低了单体的聚合活性,增强了聚合物的疏水性。(2)采用一锅法对NVP/[TBSE]2-NVP、NVP/LMA、TBSE-NVP/LMA三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无规共聚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相似的NVP和[TBSE]2-NVP可以较好地发生自由基共聚合;结构、性质差别较大的NVP与LMA在单体投料比较低时,只发生了单体的均聚合,不能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当增加单体投料比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无规共聚物;而当NVP单体中引入柔性的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时,单体变为疏水性单体,TBSE-NVP/LMA体系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这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均是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还发现聚合物的组成影响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热稳定性和熔点等性质,并且对共聚物自组装后的形貌有很大影响。(3)采用顺序加料的方法对NVP/LMA、TBSE-NVP/LMA两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嵌段共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较低时,NVP或TBSE-NVP单体不能被引发聚合,只能生成PLMA均聚物;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共聚物。所以在顺序加料法中,可以通过调控单体投料比与单体结构来调控自由基共聚合的发生。这两个体系中所得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还是无规共聚物,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本文通过采用一锅法或顺序加料法对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LMA不同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和共聚合的研究,对并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是决定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而聚合物的组成对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这为官能化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为自由基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梁楠[4](2020)在《含刚性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含刚性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引起人们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AB二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然而三嵌段共聚物的相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二嵌段共聚物相比,含刚性嵌段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复杂性和出现的结构种类都显着增加。本文研究了ABC线/线/棒三嵌段共聚物熔体,以及ABA线/棒/线三嵌段共聚物溶液的自组装。首先,利用格子自洽场方法,在棒/线嵌段间相互作用不对称的条件下,模拟计算了线/线/棒ABC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除胶束、中心对称层状、穿孔层状、条状和螺旋结构外,还观察到非中心对称层状和波浪层(Zigzag)等稳定相。在给定线/线嵌段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建立了棒/线嵌段相互作用和棒嵌段比例的相图。对于棒嵌段体积分数为中等大小时,观察到非中心对称层状和中心对称层的简并行为。分析了分子链的构象熵对嵌段共聚物的相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非受限条件下嵌段共聚物的简并行为机制。该结果对研究嵌段聚合物的简并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参考。其次,利用格子自洽场方法,研究了ABA对称两亲性线/棒/线三嵌段共聚物溶液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和疏水嵌段长度(链长保持不变)对胶束聚集的影响。计算了胶束的疏水嵌段的平均体积分数和均一溶液/胶束转变的热容量峰等物理量。结果表明,在中等浓度时温度引起的胶束结构调整过程较弱,但是在低浓度和高浓度时系统都出现了显着的结构调整过程,甚至出现了胶束溶解现象;中间刚性嵌段长度的改变促进了胶束结构的调整过程,两个典型的系统是中间嵌段长度最短的低浓度和最长的高浓度体系;刚性嵌段的引入显着增加了自组装的协同性,特别是中间嵌段长度最短的低浓度出现了类似于成核、生长和饱和的三阶段协同性特征。该部分研究有助于理解分子链刚性对嵌段聚合物的聚集行为的影响和自组装的协同性,可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孟维晟[5](2020)在《聚乙二醇修饰的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文中提出铂(Ⅱ)配合物的平面四边形结构,能够使配合物分子有序堆积,并随之产生基于金属-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激发态和/或基于π-π相互作用的激基缔合激发态(Excimeric Excited States)。在溶液,薄膜,以及固体状态下,铂(Ⅱ)配合物展示了强的三线态发光,包括:微秒级的发光寿命、较高的量子产率及可调控的激发态性质等。现阶段,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合成具有特征发光性质并可发生可控自组装的新型铂(Ⅱ)配合物。另一方面,在选择性溶剂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疏溶剂作用的驱动下可使疏溶剂链段聚集形成胶束核,亲溶剂链段则以溶剂化形式在核周围形成壳层。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聚集形貌主要受亲疏嵌段体积比、不相容性、溶剂质量的影响。典型的自组装形貌包括球形胶束、蠕虫状胶束、囊泡。在这两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生物相容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与强发光的平面铂(Ⅱ)配合物相结合,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铂(Ⅱ)配合物金属聚合物,并详细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和由此产生的自组装结构。具体如下:第一、首次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水溶性PEG中间链和两端为疏水的铂(Ⅱ)配合物的遥爪型金属聚合物。该类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了囊泡结构。其中两端疏水的铂(Ⅱ)配合物以交错的方式连接到同一囊泡壁上,亲水的PEG中间链则弯曲形成相应的环,是一类典型的“花状”囊泡结构。这也是首次在两亲性遥爪型聚合物中观察到“花状”囊泡。MMLCT吸收带和3MMLCT发射带大大增强。进一步的广角X-射线散射(WAXS)等实验手段证明形成“花状”囊泡的驱动力为铂(Ⅱ)配合物端基间的Pt???Pt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以及烷基链间的疏水作用。同时,将此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水溶液退火后,其自组装结构由纳米尺寸的“花状”囊泡演变为微米尺寸的巨型“花状”囊泡。在该巨型囊泡中,端基铂(Ⅱ)配合物形成了伸展的、非交错的双分子层疏水核,中间的PEG链沿核形成环状壳层。同时,这也是第一个由遥爪型聚合物形成的“巨型花状囊泡”。第二、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一端修饰有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铂(Ⅱ)配合物的聚乙二醇。将这类两亲性金属聚合物与上述遥爪型金属聚合物通过“混合匹配”(Mix and Match)的方法在水溶液中按不同比例混合。在高的混合比时(1:1)这一“混合匹配”复合体系自组装形成以水溶性较好的金属聚合物为壳,以水溶性较差的遥爪型聚合物为核的纳米结构;在低的混合比时(1:4),则形成囊泡结构。同时,3MMLCT发射谱带发生了明显红移,表明在这一形貌演变过程中Pt???Pt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得到了相应的增强。溶液的WAXS表征指出铂(Ⅱ)配合物间的Pt???Pt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起了主要作用。细胞发光成像和毒性实验表明该类金属聚合物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这一结果为该类铂(Ⅱ)基金属聚合物在化疗药物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铂(Ⅱ)配合物基α,ω-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其中A、B、C三部分分别为疏水的十八烷基、PEG、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铂(Ⅱ)配合物。向此类金属聚合物的良溶剂四氢呋喃中加入PEG和铂(Ⅱ)配合物的不良溶剂正己烷,我们发现源于Pt???Pt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3MMLCT发射带或源于π-π相互作用的激基缔合发射带大大增强。这些不对称遥爪型金属聚合物在四氢呋喃/正己烷(v/v=1/6)混合溶液中的自组装结构随不溶性PEG嵌段长度的增加,出现了由纳米尺寸的球形胶束、线型胶束向微米尺度的纤维状和片层结构转变的现象。这为铂(Ⅱ)配合物在低极性的溶剂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期研究的准备。

赵笑[6](2020)在《RAFT分散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双重响应性前药纳米粒子》文中提出肿瘤化疗成为现今肿瘤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原因是其在给药方式方法、多种药物联合化疗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的迅速发展。但传统化疗药物在临床上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溶解性差、细胞摄取效率低以及无法靶向等,从而会对健康组织产生毒副作用。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能够对外部环境如pH、温度、光产生响应从而引发药物的“按需”释放,具有高效性、靶向肿瘤细胞、减少药物副作用等特点,因此其在药物载体设计方面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另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一种高效的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将聚合和自组装结合到一步,有效简化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并且可以在极高的浓度下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固含量可达50%)。尽管目前有很多关于制备响应性纳米粒子的工作,但利用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制备肿瘤酸度和还原响应性的表面电荷变化的纳米粒子尚未见报道。另外,一般情况下药物的缓慢释放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持血药浓度,减少给药频率,控制病人的施药成本。但是在癌症治疗中,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快速释放能够抑制癌细胞的耐药性,因此比缓释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的释放动力学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前药纳米粒子组分对释放行为的影响,对制备智能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利用喜树碱单体(CPTM)通过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制备肿瘤酸度和还原响应的电荷变化的前药纳米粒子;并且研究前药纳米粒子中,其组分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在10%固含量(100mg/g)的条件下通过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还原性响应释放和pH响应性表面电荷变化的前药纳米粒子。首先,将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PHPMA)和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DEAEMA)的二元共混物(摩尔比9/1)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在乙醇中进行喜树碱单体(CPTM)的RAFT分散聚合,制备前药纳米粒子。得到的前药纳米粒子的壳层链段为PHPMA和PDEAEMA。PDEAEMA链在生理环境中是疏水的收缩状态。相反,在肿瘤酸度条件下,PDEAEMA链的叔胺基团快速质子化,从而导致快速的亲-疏水转变和电荷的转变,并且研究了这种快速的电荷转变对肿瘤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快速的电荷变化增强了肿瘤细胞对前药纳米粒子的内吞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癌疗效。2.利用聚乙二醇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PEO114-CPADB),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在5%固含量(50mg/g)下分散共聚甲基丙烯酸2-(二异丙基氨基)乙酯(DIPEMA)和喜树碱单体(CPTM),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DIPEMA/CPTM的PEO114-b-P(DIPEMA-co-CPTM)前药纳米粒子。接着利用DLS表征其pH响应行为,利用荧光光度计研究DIPEMA/CPTM比例对喜树碱(CPT)前药纳米粒子释放速率的影响。DIPEMA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改变疏水链段的溶解性,从而改变纳米粒子的形貌,这会影响到前药纳米粒子的释放行为,因此可以达到调控药物释放速率的目的。

肖洁[7](2020)在《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自组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亲性星形共聚物能够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复杂的胶束结构,这种胶束结构的形成是由其臂的拓扑受限和相对体积分数协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已经有文献报道过两亲性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但是其聚集体的结构细节和形成机理尚不清楚。为了阐明上述现象,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以1,2,3-三唑鎓为桥接基团的嵌段共聚物PSn-b+-PEGmI-(n=17,26,39,57,81;m=45),并将其分别与K4[α-SiW12O40]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最终合成了5例以[α-SiW12O40]4-团簇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SEW-1-5,并从以下两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上述5例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THF和氯仿)及弱选择性(甲苯)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TEM成像结果显示,SEW-2-5在THF和氯仿两种非选择性溶剂中形成的聚集体由柱状胶束到球形胶束转变。结合水接触角和1H NMR数据,可以证明这些胶束都是由PEG核和PS壳组成。SEW-1则形成由PS核与PEG壳组成的反向双层片层结构。在这些聚集体中,[α-SiW12O40]4-均位于PS与PEG的核-壳界面。SEW-1-5在甲苯中也发生了类似的形貌转变。这种出乎意料的聚集源自于杂臂星形共聚物中化学性质不同的PS与PEG臂的拓扑受限,使得PS与PEG臂之间的弱的不相容性被适当放大。而SEW-1所形成的反向双层片状结构则是由于PEG45的空间位阻和PS聚合度减小协同导致的结果。总的来说,这一部分首次详细阐述了杂臂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和弱选择性溶剂中形成胶束状聚集体。这一现象与杂臂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溶剂中以单分子形式存在的普遍共识形成鲜明对比。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SEW-2-5在三种选择性溶剂(THF/甲醇、甲苯/甲醇和氯仿/甲醇)中的自组装行为。其中,甲醇为PEG嵌段的良溶剂,PS嵌段的不良溶剂。TEM成像结果显示,SEW-2在THF/甲醇混合溶剂中会自组装形成纤维状聚集体。SEW-3-5较SEW-2具有更长的PS链,在高甲醇含量的THF/甲醇混合溶剂中,更倾向于形成球形聚集体,从而使其界面能量最小化。在甲醇含量为50 vol%的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PSn壳层间的柱间范德华吸引力驱使星形共聚物形成独立的片层结构。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和PS链的增长,聚集体形貌最终都向囊泡转变。在高甲醇含量的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PS链的聚合度越大,星形共聚物越容易形成由PSn核与PEG45壳组成的囊泡结构。这些现象与两亲性分子在选择性溶剂中的经典自组装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聚集体的特殊的形成机理涉及到了在溶剂质量减弱的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星形共聚物的立体位阻与范德华吸引力之间的相互竞争。

张明[8](2019)在《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常温下拥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固化剂、固化反应促进剂及各类助剂容易混合,因此拥有优越的复配性和工艺适应性,已经被广泛用于粘接、涂覆、浇注、灌封和复合成型等应用领域。然而传统的“自上而下”地针对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流变控制和韧性提升改性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所带来的对环氧材料的高效化生产、性能精细化控制及高性能等要求。本论文拟采用“自下而上”的改性策略,设计合成拥有固-液相变特性的化合物,通过“分子自组装”及“反应诱导相分离”技术来实现对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流变的有效控制及在环氧固化体系中引入增韧微观结构,以提高环氧固化物的韧性,同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具体研究思路是采用不同的异氰酸基酯与单元醇间的缩合反应,制备2个或3个烷基链封端的氨酯化合物,通过改变醇中的烷基链长度、氨酯化合物中的氨酯基团数目及间隔分子结构来调控范德华力与氢键间作用力的强弱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目标氨酯化合物分子和在液体环氧中的结晶自组装形态,实现对其流变性能的有效控制,赋予液体环氧树脂热可逆的流变性能。同样借助强极性-NHCOO-来调控具有相变特性的聚四氢呋喃(PTMEG)分子链内、链间及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其在环氧固化体系中良好的反应诱导相分离从而得到有利于韧性提升的微结构尺寸及形态。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YN1828)的改性研究通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含不同烷基链长的单元醇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含两个氨酯基团(-NHCOO-)、两端基为烷基链的不同二氨酯化合物(HB)。通过FT-IR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长度的端烷基对HB化合物及其在YN1828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通过电子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HB化合物的相变结晶形态及其在YN1828中的自组装结晶形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HB化合物的热行为,并得到了各项热焓指数;使用流变仪研究了HB化合物的含量及温度对其与YN1828的复配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循环加热-冷却实验对各复配物进行了流变性观察,研究了HB化合物对YN1828/三乙基四胺(TETA)固化物体系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冷热冲击模拟试验;使用SEM表征分析了固化物内部的微结构形貌。结果表明:HB化合物具有典型的相变特征,即拥有固-液相变和液-固相变行为。HB化合物分子之间存在N─H···O氢键和不同分子端烷链之间的范德华力,两种作用力间的差异是HB化合物形成不同结晶形态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在YN1828中发生自组装行为的主驱动力。与工业用气相二氧化硅RY200相比,HB化合物与YN1828的复配物拥有更好的流变响应性,使用1wt%可达到5wt%RY200的效果。含HB化合物的环氧体系拥有良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其固化物的耐冷热冲击性有较好的改善。2.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通过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TI-100)与单元醇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对称结构的三氨酯化合物(TB),与YN1828进行了复配。分别使用FT-IR、电子偏光显微镜、DSC、DMA、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合成物及环氧复配体系进行了分子作用力,结晶形态,热行为及流变性能等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TB化合物具有典型的相变特征,分子之间同样存在N─H···O氢键和范德华力。由于对称结构的引入,TB分子在YN1828中的自组装行为明显不同于二氨酯HB化合物,形成了类球晶的微观结构。非极性烷基端链与环氧分子链间的弱相互作用对TB化合物在YN1828中的自组装行为有影响。TB自组装形成的类球晶形态给其环氧复配体系带来了比二氨酯HB化合物更为理想的剪切变稀流变行为。使用TB化合物的环氧复配物同样拥有良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并对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影响不大。3.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先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C-16单羟基醇进行预缩合反应得到端异氰酸基的缩合物,缩合物分别再和己二醇及PTMEG进行封端反应,合成得到了两端为C-16烷基链、内含4个-NHCOO-的不同的四氨酯化合物(HPB)。分别使用FT-IR、电子偏光显微镜、DSC、DMA、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合成物及环氧复配体系进行了分子作用力、结晶形态、热行为及流变性能等的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PB化合物拥有典型的相变特征。由于PTMEG长链的引入,氢键和范德华力在PTMEG型HPB化合物分子中有所弱化,而在己二醇型HPB化合物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甚至高于HB二氨酯化合物;在YN1828中,HPB形成了不同的自组装形态与尺寸大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颗粒形态给其带来了与RY200类似的剪切变稀流变特性,但形态尺度的不同给其流变响应带来了不同的浓度依赖性。使用HPB改性的环氧复配物同样拥有很好的流变热可逆性,其固化物的Tg更接近实际应用的要求。4.PTMEG及其四氨酯化合物对双酚A液体环氧的改性研究使用HDI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拥有不同分子量的PTMEG进行异氰酸基团封端,然后通过端-NCO基团与含-OH的聚丙二醇(PPG400)及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商品名:EX421)的缩合反应分别得到了以PPG分子链或含环氧基团的分子链封端、内部含四个-NHCOO-的PTMEG四氨酯化合物。重点研究了PTMEG/YN1828/TETA及PTMEG/YN1828/TETA复配体系的粘弹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TMEG及其不同的四氨酯化合物在YN1828/TETA固化体系中会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通过引入强极性的-NHCOO-及与YN1828有较好相容性的PPG链及端环氧分子链,可较好的调控PTMEG四氨酯化合物在环氧基体中的分相微结构。通过调整固化温度及四氨酯化合物浓度可得到不同尺寸的分相微结构及不同的固化物性能。PTMEG四氨酯化合物分相微结构的形成对固化物冲击强度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其耐冷热冲击性能要明显优于常用工业型增韧剂F-100(反应诱导型相分离剂)及CTBN-13(羧基改性液体丁腈橡胶)。本文研究合成的氨酯类化合物的固-液相变特性可使其与双酚A液体环氧树脂的混合工艺流程大大简化,极大地降低对混合设备及工艺条件的要求,同时能通过其在液体双酚A环氧中的“自组装”结晶行为实现对液体环氧树脂流变的有效控制,并赋予树脂其他常规流变助剂所无法提供的流变热可逆性,为环氧树脂流变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而具有相变特性的PTMEG四氨酯化合物可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在不影响其它固化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环氧固化物耐开裂性的明显提升,同时又能提供常规热塑增韧材料所无法提供的低温可操作性,拓展了“反应诱导相分离”增韧方法在常规环氧树脂领域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许升[9](2019)在《大分子胶体多级组装构建生物传感涂层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将微观的生物化学反应信号以可视化、可量化的形式进行输出的高效生物电子器件,从而为人们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生物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响应速度快、便携化且易于集成化等优点,从而在生物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而言,生物传感器以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体、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作为分子识别基元(MRE),而MRE在传感电极表面的有效固定化是生物传感器构筑过程中的关键。借助于载体材料可以实现MRE的有效固定,作为生物传感界面的一部分,载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对传感界面的分子识别反应、识别信号的传输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聚合物材料不仅可以改善传感电极的表面性质实现MRE的固定,还可以维持界面微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持这些识别基元的生物活性,因此成为MRE在传感界面固定化的理想载体。然而,以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构筑生物传感界面仍存在着一定缺陷:(1)非共价键固定作用力较弱,识别基元易于从聚合物基质中渗漏,长期稳定性较差;(2)共价键固定虽能增强MRE与载体的结合力,其操作过程复杂以致MRE的固定效率不高;(3)聚合物与MRE在传感器电极表面的组装主要是基于滴涂法,传感涂层结构与性能稳定性较差;(4)此外,传感界面聚合物对MRE的固定通常是以膜状或块状形式,深埋聚合物基质中的MRE与溶液中底物分子的传质阻力较大,从而限制了传感器的灵敏性与响应速率。因此,在构筑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生物传感界面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聚集形态的调控实现MRE在聚合物载体中以及传感电极表面有效、稳定的固定化,以构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生物传感界面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这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从聚合物分子结构与聚集体形态的设计出发,以功能化自组装胶体作为基本构筑基元实现对生物分子识别因子的负载,并通过电诱导(电泳沉积)多组分、多级次组装的方法实现分子识别基元在传感器电极表面的有效固定化,制备生物复合传感涂层并最终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筑,为生物传感涂层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研究主线为:首先通过外电场诱导纯聚合物纳米粒子在传感器电极表面二次组装制备胶体粒子涂层,研究粒子涂层为基质对分子识别基元的固定化效果,验证大分子胶体代替聚合物分子链构筑生物传感界面的可能性与优势;其次,通过外电场诱导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与导电银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同步共组装,制备0D/0D复合生物传感涂层,在解决酶在电极表面的固定稳定性差问题的同时提高传感涂层的灵敏性;进一步拓展,利用电场诱导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与2D氧化石墨烯片在电极表面共组装,制备具有级次纳微结构的0D/2D复合生物传感涂层,通过涂层材料性质与涂层级次结构的协同作用提高复合传感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后,通过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利用共组装的方法将分子识别酶、聚合物与无机导电碳纳米管(CNTs)制备兼具分子识别与导电能力纳米杂化组装体,并通过简单的电诱导组装制备复合生物传感涂层,拓展功能化大分子胶体-无机材料杂化组装体在生物传感涂层领域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自组装复合纳米粒子构筑免疫生物传感涂层以多巴胺(DA)改性天然聚多肽γ-聚谷氨酸(γ-PGA)制备改性聚谷氨酸(γ-PGA-DA),随后与天然大分子壳聚糖(CS)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得到复合纳米粒子PGA-DA/CS NPs,系统研究溶液组装条件对粒子形态与性质的影响;通过电场诱导PGA-DA/CS NPs在电极表面二次组装形成粒子涂层,并对粒子涂层的形成机理与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探究;将粒子涂层用于锚定Au NPs并进一步固定分子识别抗体,制备出对目标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免疫传感涂层。结果表明:PGA-DA/CS NPs为球形形态,pH与盐浓度会影响粒子表面性质与稳定性。电诱导胶体粒子的迁移与沉积是基于电化学粒子凝聚机理,当沉积时间为120 s、沉积电压为1.0 V时涂层结构致密且均匀性较好。胶体粒子涂层独特的纳米微结构与DA粘附性位点的的存在,使得Au NPs能稳定分散在涂层表面,并通过Au-S键作用实现对抗体的高效固定化得到免疫传感涂层。所构筑的免疫传感器比同类型传感器具有更优异的传感性能,说明大分子胶体粒子构筑免疫生物传感涂层具有独特优势,也为免疫传感器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2.基于载酶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以光敏改性的生物大分子γ-PGA-AMC为聚合物载体,通过与分子识别酶(HRP)共组装制备得到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HRP@PGA-C NPs)。随后通过外电场诱导HRP@PGA-C NPs与银纳米溶胶粒子(Ag NPs)在传感器电极表面一步共组装得到二元粒子(0D/0D)复合涂层,经紫外光照交联后得到HRP@PGA-C/Ag NPs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系统研究了酶与聚合物的共组装行为、二元粒子组分在固体界面二次组装行为,揭示了载酶纳米粒子与Ag NPs共沉积的基本规律与共沉积机理,并探究涂层结构与传感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γ-PGA-AMC能很好地保持酶的生物构象,酶浓度、pH、盐浓度会影响载酶纳米粒子的聚集体形态;在沉积电压为1.0 V,沉积时间为120 s时,复合生物传感涂层具有均匀平整的形貌,多组分共沉积过程包含粒子累积絮凝机理与电化学粒子凝聚机理共同作用。Ag NPs的存在提高了复合传感涂层对底物的灵敏性与快速响应性,而光交联可以有效增强复合传感涂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酶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稳定性。3.基于载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本章继续通过大分子结构设计,以可光交联的改性生物大分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γ-聚谷氨酸γ-PGA-HEMA(PGH)为聚合物载体,通过其与分子识别酶(HRP)在溶液中共组装制备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HRP@PGH NPs);通过外电场诱导HRP@PGH NPs与氧化石墨烯片(GO NSs)在电极表面一步共组装制备得到二元组分复合涂层(0D/2D),随后利用电化学方法将GO NSs还原为导电石墨烯片(G NSs),最后经紫外光交联制备得到复合生物传感涂层(HRP@PGH/GNSs);系统研究溶液组装条件对复合纳米粒子的影响,研究外电场诱导条件对二元组分涂层形成的影响,研究GO NSs含量对复合传感涂层的影响,探究不同复合传感涂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当HRP浓度为0.2 mg mL-1时,载酶复合纳米粒子尺寸较小(约4070 nm)且分散性好,pH与盐浓度会影响粒子的聚集体形态与性质;通过电诱导HRP@PGH NPs和GO NSs可形成0D纳米粒子修饰2D GO NSs的复合涂层结构,在沉积电压为1.5 V、沉积时间为120 s及以上时,复合涂层结构完整性较好,共沉积依赖于二者在电泳迁移中的相互牵制作用与电极表面电荷中和作用。紫外光交联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酶分子的渗漏,同时提高了复合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稳定性。得益于组分材料与0D/2D级次结构的协同作用,复合传感涂层具有优异的综合传感性能。4.基于载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杂化组装体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从聚合物结构设计与组装体的实用性出发,通过分子识别酶—葡萄糖氧化酶(GOx)、双亲性无规聚合物(PAVE)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三者的共组装制备载酶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组装体(GOx@PAVE-CNTs NCs),利用外电场诱导二次组装制备复合生物传感涂层并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筑;优化聚合物分子结构以及聚合物/CNTs质量比对PAVE与MWCNTs的共组装行为,研究光交联、溶液pH对二元杂化组装体PAVE-CNTs聚集体形态的影响;研究GOx含量对三元载酶聚合-碳纳米管杂化组装体形成的影响;通过探究沉积电压与沉积时间对载酶杂化组装体二次组装行为的影响,揭示沉积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与沉积机理。结果表明:PAVE与MWCNTs共组装可得到“串珠状”杂化组装体PAVE-CNTs NCs,PAVE分子结构与PAVE/MWCNTs的质量比会影响组装体形态,光交联会增强PAVE-CNTs NCs的结构与分散稳定性;在GOx浓度在2.0 mg mL-1以下时,所形成三元杂化组装体仍能保持规整的“串珠状”,当GOx浓度过高时会破坏三种组分之间的作用平衡;通过外电场诱导杂化组装体二次组装,当沉积电压为3.0 V及以上、时间为5 min及以上时,可得到均匀连续、相互交错的三维网络结构的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组装体迁移与沉积主要机理为电化学组装体凝聚机理,其特殊的线性结构使得界面组装发生相互牵制;光交联会通过增强酶的固定化效果提高其整体催化活性,且使涂层长期稳定性提高,纳米尺寸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提高了酶的固定量并增加活性位点的比表面积,而MWCNTs作为长程“电子桥”加快响应速率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所构筑的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综合传感性能。综上,本课题以功能性大分子胶体为基本组装基元,结合外电场诱导二次组装技术,实现生物分子识别基元在传感界面的高效、稳定的固定化,同时通过引入无机导电纳米材料制备出具有结构级次、性能强化的复合生物传感涂层,解决了生物传感器构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对聚合物分子结构、涂层纳米结构与传感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揭示了基于大分子胶体与其他功能组分的多组分、多级次组装规律与机理,不仅为生物传感涂层材料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新策略,同时也拓展了大分子胶体在传感涂层领域的实际应用。

李善龙[10](2020)在《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自组装是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医学、生命科学、化学传感等各个领域。聚合物链结构是影响聚合物自组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质上决定了聚合物在自组装中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交替共聚物是一类重要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严格的交替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交替共聚物特殊的性能和应用。长期以来,受传统合成方法的限制,两亲性交替共聚物的种类非常少,导致其在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新型聚合方法的发展,两亲性交替共聚物的种类逐渐丰富,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研究开始蓬勃兴起,交替共聚物在自组装方面的独特优势也逐渐显现。但在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实验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制约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例如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动力学过程、平衡态组装体所遵循的热力学规律、聚合物链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行为、调控交替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方法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无论在空间尺度上还是在时间尺度上,现有的实验检测手段很难有效地解决类似的微观机理问题。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在微纳尺度研究聚合物自组装行为的最有效方法,广泛用于理解自组装微观机理,构建自组装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架构,预测已知体系的自组装形貌,乃至辅助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新体系。在本论文中,我们将计算机模拟方法应用到交替共聚物自组装体系中,探究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基本规律,构建了自组装相图,总结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独特性。论文工作将为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两亲柔性交替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具有柔性构象的coil-alt-coil两亲性交替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通过构建交替共聚物的通用模型,建立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不同亲水程度、不同疏水程度以及不同亲疏水链段相容性条件下的自组装相图,得到了通道化胶束、双连续胶束、囊泡、纳米管、柱状胶束、球形胶束及其聚集体等多种组装体。通过串联不同组装体的演化关系,构筑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演变路线图。详细解析了各个组装体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提出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折叠链机理,并通过全原子模拟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揭示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独特性,发现交替共聚物自组装体具有超小的特征尺寸,而且在达到临界分子量之后,交替共聚物组装体的形貌和特征尺寸都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无关。并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很好地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2.两亲刚柔性交替共聚物溶液的自组装行为研究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具有“刚-柔”构象的rod-alt-coil两亲性交替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通过改变软硬段的长度,建立了在固定参数下与软硬段长度相关的自组装相图,得到了复合胶束、囊泡、膜、双连续胶束、多孔膜、柱状胶束等多种组装体。并以刚性链段排列的有序程度为依据,研究了刚性链段在组装体中的排列方式,结合全原子模拟进一步印证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折叠链模型。同时研究了软硬段长度对自组装过程的影响规律,发现硬段长度越长刚性链段排列越有序,相反软段越长则越无序。此外还研究了π-π相互作用对自组装的影响,发现其可以显着提高刚性链段排列的有序性,对组装形貌和结构都有明显影响。最后,阐述了rod-alt-coil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独特性,特别发现交替共聚物的交替结构有利于刚性链段的有序排列,这对有序超分子材料的设计是十分有利的。3.嵌段交替共聚物制备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的研究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具有高度的结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使其在多个领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质和应用。但是,现有的制备方法过程繁琐,对动力学控制、材料性能以及制备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适用范围窄。本章中,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嵌段交替共聚物制备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的过程。其中,嵌段交替共聚物中的每个嵌段都是一段交替共聚物。通过调整每个交替共聚物嵌段的组成成分,构建了嵌段交替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相图,得到了多达16种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在这些结构中,每个交替共聚物嵌段独立组装形成单一组装体,最后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我们这种自组装过程称为“共价键限定的正交自组装”策略(covalent-bonding-forced orthogonal self-assembly,CBFOSA),这是一种制备高复杂性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的新方法。这种策略的成功实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每个交替共聚物嵌段都需要足够高的聚合度;(2)两个交替共聚物嵌段的疏水组分之间的不相容性需要足够强。此外,通过调节体系中聚合物的浓度和两个嵌段的体积比,可以有效地调节纳米粒子的精细结构。最后,通过将该策略拓展到三嵌段交替共聚物体系中,得到包含了三种结构的复杂纳米粒子,从而证明了该策略构建复杂纳米粒子的通用性。4.“高χ-高N”交替共聚物制备超细纳米图案的研究“高χ-低N”嵌段共聚物被广泛应用于制备10 nm以下纳米图案。但是过低的分子量会导致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以及成膜性能等急剧下降,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本章中,结合全原子和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设计了“高χ-高N”交替共聚物体系,用以制备特征尺寸低于5 nm的纳米图案。首先利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高χ交替共聚物体系的粗粒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通过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高χ交替共聚物熔体的微相分离行为,得到了一系列相结构,包括层状相、多孔层状相、六方柱相、无序球状相等,所得相结构的特征尺寸均小于5 nm。同时还研究了各个相中聚合物链的堆积方式和构象,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嵌段共聚物的链行为。最后,分析了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相结构的影响,发现在超过临界分子量之后,各个相的形貌和特征尺寸都不再受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因此,“高χ-高N”交替共聚物可以在实现5 nm以下特征尺寸的同时,保证聚合物的分子量足够高从而确保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

二、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嵌段共聚物本体自组装概述
    第二节 嵌段共聚物受限自组装概述
        §1.2.1 一维受限自组装
        §1.2.2 二维受限自组装
        §1.2.3 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三节 3D受限自组装的实验方法概述
        §1.3.1 气溶胶法
        §1.3.2 沉淀法
        §1.3.3 乳液-溶剂挥发法
        §1.3.4 多孔模板法
    第四节 3D受限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1.4.1 表面活性剂性质
        §1.4.2 受限程度
        §1.4.3 溶剂性质与温度
        §1.4.4 嵌段共聚物组成
    第五节 受限自组装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
    第六节 论文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N-PS_n调控的PS-b-P2VP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2.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1.4 PS-b-P2VP胶体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N-PSn用量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三节 N-PSn聚合度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四节 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N-PS_n调控PS-b-P2VP/PMMA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3.1.3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3.1.4 PS-b-P2VP胶体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N-PS_n调控PS-b-P2VP/PMMA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三节 N-PS_n聚合度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五节 PS-b-P2VP与PMMA比例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调控的PS-b-P2VP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4.1.3 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4.1.4 样品制备
    第二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第三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形成机理研究
    第四节 Janus洋葱粒子制备的普适性研究
    第五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合成、发光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端基化学概论
    1.2 高分子端基修饰方法
        1.2.1 单端功能化聚合物合成
        1.2.2 遥爪型聚合物合成
    1.3 聚合物单端基修饰
        1.3.1 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增强
        1.3.2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
        1.3.3 嵌段共聚物相行为变化
    1.4 遥爪型聚合物
        1.4.1 遥爪型聚合物的自组装
        1.4.2 遥爪型聚合物的流变行为
    1.5 吡啶铂(Ⅱ)配合物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与表征
        2.3.2 光物理性能研究
        2.3.3 自组装结构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发光及流变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与表征
        3.3.2 光谱性质的研究
        3.3.3 组装结构
        3.3.4 .线性粘弹性和活化能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两亲性聚合物
        1.1.1 两亲性聚合物的分类
        1.1.2 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
    1.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
        1.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应用
        1.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
        1.3.1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性质
        1.3.2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应用
    1.4 立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其均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及纯化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制备
        2.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3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4 双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5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的均聚合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结构的测定
        2.3.2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2.3.3 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2.3.4 X射线衍射仪测试
        2.3.5 接触角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体的结构表征
        2.4.2 均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3 均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2.4.4 均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2.4.5 均聚物的X射线衍射仪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 实验部分
        3.2.1 NVP/[TBSE]_2-NVP的无规共聚合
        3.2.2 NVP/[TBSE]_2-NVP共聚物的脱保护
        3.2.3 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3.2.4 TBSE-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3.3 聚合物的表征
        3.3.1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测定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VP-co-P([TBSE]_2-NVP)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2 P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3 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4 无规共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3.4.5 无规共聚物的DSC表征
        3.4.6 两亲性共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3.4.7 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的形貌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2.2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3 聚合物的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4.2 P(TBSE-N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4.3 嵌段共聚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核磁谱图
附录 B 红外光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含刚性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共聚物简介
    1.2 柔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2.1 AB二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2.2 ABA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2.3 ABC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3 含刚性嵌段线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3.1 嵌段AB二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3.2 嵌段ABA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3.3 嵌段ABC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4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动力学
2 理论模拟方法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
    2.2 耗散分子动力学方法
    2.3 蒙特卡罗模拟
    2.4 自洽场理论
        2.4.1 高斯链模型
        2.4.2 蠕虫链模型
        2.4.3 格子自洽场理论
3 棒/线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非受限性简并行为
    3.1 前言
    3.2 理论方法
    3.3 结果及讨论
    3.4 结论与总结
4 ABA两亲性含刚性嵌段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4.1 前言
    4.2 模型和理论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处理
    5.1 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聚乙二醇修饰的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吡啶铂(Ⅱ)配合物
        1.1.1 小分子多吡啶铂(Ⅱ)配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形貌
        1.1.2 含多吡啶铂(Ⅱ)配合物的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形貌
    1.2 遥爪型聚合物
    1.3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末端功能化铂(Ⅱ)配合物的聚乙二醇遥爪型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可控自组装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测试仪器
        2.2.3 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与表征
        2.3.2 紫外-可见吸收和聚集诱导的发射光谱
        2.3.3 动态光散射和显微结构研究
        2.3.4 花状胶束的广角X光散射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末端功能化铂(Ⅱ)配合物的聚乙二醇聚合物的合成及对混合匹配组装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测试仪器
        3.2.3 合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与表征
        3.3.2 紫外-可见吸收和聚集诱导的发射光谱
        3.3.3 动态光散射和显微结构研究
    3.4 混合体系
        3.4.1 紫外-可见吸收和聚集诱导的发射光谱
        3.4.2 显微结构研究
        3.4.3 混合体系的广角X光散射研究
    3.5 细胞荧光成像
        3.5.1 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3.5.2 细胞摄取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修饰的铂(Ⅱ)配合物基两亲性聚合物、表征和可控自组装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测试仪器
        4.2.3 合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与表征
        4.3.2 紫外-可见吸收和聚集诱导的发射光谱
        4.3.3 显微结构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RAFT分散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双重响应性前药纳米粒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1.1.1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RP)
        1.1.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1.2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
        1.2.1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
        1.2.2 聚合诱导自组装
    1.3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药物载体
        1.3.1 pH响应性聚合物药物载体
        1.3.2 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药物载体
    1.4 电荷反转型聚合物药物载体
    1.5 本论文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双重响应性的前药纳米粒子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喜树碱单体的合成
        2.2.3 大分子RAFT试剂PHPMA_(55)的合成
        2.2.4 大分子RAFT试剂PDEAEMA_(61)的合成
        2.2.5 大分子RAFT试剂PDMAEMA_(63)的合成
        2.2.6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PHPMA_(55)/PDEAEMA_(61)-b-PCPTM_(10)前药纳米粒子
        2.2.7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HPMA_(55)-b-PCPTM_(10)前药纳米粒子
        2.2.8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PHPMA_(55)/PDMAEMA_(63)-b-PCPTM_(10)前药纳米粒子
        2.2.9 前药纳米粒子的胶体稳定性
        2.2.10 体外还原调节药物释放
        2.2.11 前药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
        2.2.12 MTT法测定体外细胞毒性
        2.2.13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HPMA_(55),PDEAEMA_(61)和PDMAEMA_(63)大分子RAFT试剂的合成与表征
        2.3.2 PISA制备不同组成的前药纳米粒子
        2.3.3 前药纳米粒子的表面电荷,稳定性和细胞内吞
        2.3.4 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和抗癌作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药物释放速率的可调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合成大分子链转移剂聚乙二醇二硫代苯甲酸酯(PEO_(114)-CPADB)
        3.2.3 合成喜树碱单体
        3.2.4 RAFT分散共聚制备一系列PEO_(114)-b-P(DIPEMA-co-CPTM)纳米粒子
        3.2.5 纳米粒子的pH响应行为
        3.2.6 体外药物控制释放
        3.2.7 仪器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大分子链转移剂聚乙二醇二硫代苯甲酸酯PEO_(114)-CPADB
        3.3.2 利用PISA制备前药纳米粒子
        3.3.3 研究纳米粒子的pH响应行为
        3.3.4 研究不同组分对纳米粒子药物释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自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及其自组装
        1.1.1 超分子化学概论
        1.1.2 超分子组装体间的作用力
        1.1.3 超分子组装体的功能及应用
    1.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
        1.2.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1.2.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非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1.3 星形共聚物
        1.3.1 星形共聚物简介
        1.3.2 星形共聚物自组装
    1.4 多酸基复合材料简介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非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PS-PEG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SEW-1-5)的合成及表征
        2.3.2 SEW-2在非选择性溶剂(THF和氯仿)中的自组装
        2.3.3 通过改变PS_n链与PEG_m链的长度比探究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溶剂中的形貌转变
        2.3.4 SEW-1-5在弱选择性溶剂(甲苯)中的自组装
        2.3.5 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在非选择性和弱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机理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W-2在THF/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3.2 SEW-2在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3.3 SEW-2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3.4 SEW-3-5在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3.5 SEW-3-5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3.6 SEW-3-5在THF/甲醇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由下而上”策略的材料设计方法
        1.2.1 分子自组装
        1.2.1.1 自组装原理和特点
        1.2.1.2 分子间作用力
        1.2.1.3 自组装方法
        1.2.1.4 自组装形态控制
        1.2.1.5 自组装小分子凝胶因子
        1.2.2 反应诱导相分离
        1.2.2.1 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理论:热力学理论和动力学理论
        1.2.2.2 反应诱导相分离
        1.2.2.3 反应诱导相分离形成的相结构
    1.3 相变材料
        1.3.1 相变材料
        1.3.2 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行为
        1.3.3 有机固-液相变材料
    1.4 环氧树脂改性
        1.4.1 双酚A环氧树脂
        1.4.2 双酚A环氧树脂的韧性改性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3 双酚A环氧树脂的流变性改性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不同端烷链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2.2.4 二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2.2.5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2.2.6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2.2.7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2.2.8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二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FT-IR分析
        2.3.2 二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FT-IR分析
        2.3.3 二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
        2.3.4 二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2.3.5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2.3.6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2.3.7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2.3.8 二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不同端烷链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3.2.4 三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3.2.5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3.2.6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3.2.7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3.2.8 三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FT-IR分析
        3.3.2 YN1828/三氨酯化合物的复配物IR分析
        3.3.3 三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及XRD分析
        3.3.4 三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3.3.5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3.3.6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3.3.7 三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C-16 端基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4.2.4 C-16 端基四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4.2.5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制备
        4.2.6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RY200/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4.2.7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热固化材料的制备
        4.2.8 四氨酯化合物/双酚A环氧树脂/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FT-IR分析
        4.3.2 四氨酯化合物及其与YN1828 复配物的偏光显微镜及XRD分析
        4.3.3 四氨酯化合物的相变热性能分析
        4.3.4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热可逆实验
        4.3.5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流变性能
        4.3.6 HPB-1000 与不同类型液体环氧的复配物流变性能
        4.3.7 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TMEG及其四氨酯化合物对液体双酚A环氧的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3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合成
        5.2.4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表征
        5.2.5 不同聚醚多元醇/YN1828及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 复配物的制备
        5.2.6 PTMEG/YN1828 复配物的性能表征
        5.2.7 PTMEG/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的制备
        5.2.8 PTMEG/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表征
        5.2.9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体系样品制备
        5.2.10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性能表征
        5.2.11 PTMEG四氨酯化合物/YN1828/TETA固化物冷热冲击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YN1828/PTMEG复配混合物的流变行为
        5.3.2 PTMEG在 YN1828/TETA固化体系中的反应诱导相分离行为
        5.3.3 PTMEG/YN1828/TETA体系中的反应诱导相分离机理
        5.3.4 PTMEG四氨酯化合物的FT-IR及 DSC表征
        5.3.5 PTMEG四氨酯化合物与YN1828及YN1828/TETA复配物中的粘弹流变性能
        5.3.6 PTMEG1000 四氨酯化合物(HT1P4)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5.3.7 PTMEG2000 四氨酯化合物(HT2P4)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5.3.8 不同PTMEG2000 四氨酯化合物反应诱导相分离及对应固化物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大分子胶体多级组装构建生物传感涂层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传感器概述
        1.2.1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1.2.2 生物传感器构筑的关键与问题
        1.2.3 生物传感涂层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1.2.4 聚合物纳米材料构筑生物传感涂层的优势
    1.3 大分子自组装
        1.3.1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3.2 无规共聚物自组装
        1.3.3 改性生物大分子自组装
        1.3.4 多组分复合组装
        1.3.5 大分子胶体多级次组装
        1.3.6 大分子胶体在构筑生物传感涂层中的应用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自组装复合纳米粒子构筑免疫生物传感涂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功能化γ-聚谷氨酸γ-PGA-g-DA的合成
        2.2.4 自组装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2.2.5 免疫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
        2.2.6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γ-PGA-DA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3.2 复合纳米粒子PGA-DA/CS NPs的制备与表征
        2.3.3 外电场诱导PGA-DA/CS NPs在电极表面的二级组装
        2.3.4 免疫生物传感涂层的表界面性质研究
        2.3.5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载酶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功能化γ-聚谷氨酸γ-PGA-AMC的合成
        3.2.4 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3.2.5 银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
        3.2.6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
        3.2.7 酶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γ-PGA-AMC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3.2 载酶复合纳米粒子HRP@PGA-C NPs的制备与表征
        3.3.3 导电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3.3.4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3.5 酶生物复合传感涂层的表界面性质研究
        3.3.6 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传感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载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光敏改性γ-聚谷氨酸γ-PGA-HEMA的合成
        4.2.4 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4.2.5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4.2.6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
        4.2.7 酶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γ-PGA-HEMA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 载酶复合纳米粒子HRP@PGH NPs的制备与表征
        4.3.3 氧化石墨烯片的制备与表征
        4.3.4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4.3.5 酶生物复合传感涂层的表界面性质研究
        4.3.6 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传感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载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杂化组装体构筑复合生物传感涂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双亲性无规聚合物的合成
        5.2.4 聚合物-碳纳米管二元杂化组装体的制备
        5.2.5 载酶聚合物-碳纳米管三元杂化组装体的制备
        5.2.6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
        5.2.7 酶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双亲性无规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5.3.2 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组装体PAVE-CNTs的制备与表征
        5.3.3 载酶聚合物-碳纳米管GOx@PAVE-CNTs杂化组装体的制备与表征
        5.3.4 复合生物传感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5.3.5 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传感性能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自组装
        1.2.1 本体自组装
        1.2.2 溶液自组装
        1.2.3 交替共聚物自组装
    1.3 分子模拟方法
        1.3.1 分子动力学模拟
        1.3.2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1.3.3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1.4 分子模拟在聚合物自组装中的应用
        1.4.1 微观机理的理解
        1.4.2 组装形貌的预测
        1.4.3 新体系的辅助设计
        1.4.4 分子模拟研究交替共聚物自组装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两亲柔性交替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coil-alt-coil交替共聚物的模型构建与模拟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度n的影响
        2.3.2 coil-alt-coil交替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
        2.3.3 折叠链机理的验证
        2.3.4 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2.3.5 coil-alt-coil交替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独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亲刚柔性交替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rod-alt-coil交替共聚物的模型构建与模拟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自组装形貌相图
        3.3.2 组装体中分子堆积模型
        3.3.3 组装体中刚性链段的排列
        3.3.4 软硬段长度对组装的影响
        3.3.5 π-π相互作用的影响
        3.3.6 rod-alt-coil交替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独特性
        3.3.7 rod-alt-coil交替共聚物在反相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段交替共聚物制备多几何结构纳米粒子的研究
    4.1 引言
    4.2 嵌段交替共聚物的模型构建与模拟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度x的确定
        4.3.2 二嵌段交替共聚物自组装制备MGNs
        4.3.3 形成MGNs的基本要求
        4.3.4 调节MGNs的精细结构
        4.3.5 三嵌段交替共聚物组装形成三元MGNs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χ-高N”交替共聚物制备超细纳米图案的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与模拟条件
        5.2.1 粗粒化模型构建
        5.2.2 模型与力场验证
        5.2.3 模拟条件
        5.2.4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复杂相结构的表征
        5.3.2 分子堆积及构象
        5.3.3 分子量的影响
        5.3.4 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 油包油乳液制备非对称囊泡的研究
    I.1 引言
    I.2 模型构建与模拟条件
    I.3 结果与讨论
        I.3.1 PS和PB在氯仿中相分离
        I.3.2 SO和BO在乳液界面处共组装形成非对称囊泡
        I.3.3 SO和BO添加顺序的影响
        I.3.4 PEO体积分数(f_(PEO))的影响
    I.4 本章小结
    I.5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四、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D]. 崔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含铂(Ⅱ)遥爪型金属聚合物的合成、发光及流变行为研究[D]. 邱先灯. 兰州大学, 2021
  • [3]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 刘敏. 辽宁大学, 2021(12)
  • [4]含刚性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D]. 梁楠.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聚乙二醇修饰的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D]. 孟维晟. 兰州大学, 2020(04)
  • [6]RAFT分散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双重响应性前药纳米粒子[D]. 赵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以多酸簇合物为核的杂臂超分子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自组装研究[D]. 肖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8]氨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D]. 张明. 江南大学, 2019(05)
  • [9]大分子胶体多级组装构建生物传感涂层及性能研究[D]. 许升. 江南大学, 2019(05)
  • [10]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 李善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共混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