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规划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肖莹,邓强[1](2015)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速,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城市发展规模,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城市规划设计者迅速使用。本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来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最后论述了应用新技术为城市规划发展带来切实且可观的利益,应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力提倡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为城市规划建设出力。
马妍,沈振江,高晓路,党安荣[2](2013)在《城乡规划支持服务资源聚合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本文以近年来广受规划工作者和学者关注的"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PSS)"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概念和内涵的介绍,以及该领域国际国内相关现有研究的综述性分析,引出了规划支持服务资源这一概念。同时,重点针对面向城乡规划的规划支持服务资源的概念、分类进行了辨析,结合多方面的研究案例总结,将可为城乡规划提供服务的资源分为数据资源(Data as a Service,DaaS)、技术资源(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s a Service,APIaaS)和模型资源(APIaaS),针对其如何在软件平台(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上得以聚合、主要聚合技术以及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针对规划支持服务资源的聚合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前瞻性分析,以便于研究者在未来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的研究。
赖亮鑫[3](2013)在《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技术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虚拟现实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计算机中模拟真实的客观世界,对环境的逼真再现,从而实现实时交互的功能。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逐步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中一个集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虚拟校园系统作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大学校园进行虚拟化和数字化,是利用现有成熟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从而开发基于校园规划建设、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它可以优化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活动,有利于加强决策支持,对于学校的发展与对外宣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的虚拟校园系统,是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为虚拟空间,根据虚拟现实技术原理,通过收集图片资料、资料前期处理、矢量数字化、建立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导入、后期编辑、交互制作、特效制作、界面设计、打包发布等一系列步骤,以VRP—BUILDER虚拟现实编辑器为依托,结合VRML语言、ASP技术和Java语言,通过对提出广东女子学院的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从而实现逼真的校园环境,使浏览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实现虚拟校园的交互,达到了预定的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校园漫游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技术实现,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1.理论介绍:论文中主要介绍了VR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同时介绍了VRP工具、VRML语言和JAVA语言的相关知识。2.三维建模:以3d max建模为主,创建三维场景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贴图、渲染和烘焙;在场景集成和优化方面,结合VRP工具和VRML语言的特性,进行必要的修正处理。3.交互制作:依托VRP工具和VRML语言,实现复杂的交互功能。论文中介绍了VRP工具和VRML语言的外部调用方法以及技术实现。4.系统实现:对于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对校园内主要建筑、道路、花草树木等对象的三维建模、视点跳转,通过建筑物查询可以链接到相关网页、二维导航地图和虚拟场景的交互以及三维模型的添加、删除等。
周新邵,骆文芳,杨武[4](2012)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虚拟现实的3个基本特征及其技术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优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并以珠江新城为例,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最后还针对珠江新城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关于VR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几点不足.
黄田[5](2011)在《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长株潭城市群是全国两型社会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其生态绿心地区由于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战略意义,被誉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它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和生态隔离带。随着我省经济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生态绿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保护好生态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本研究从生态规划、3S技术和数字规划相关概念和发展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生态规划工作中的数字化支撑技术、生态规划支持系统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及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同时,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案例对数字化技术如何运用到具体的规划实践中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系统研究,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收集了生态绿心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现状数据,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上建立了生态绿心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通过对现状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生态绿心在长株潭三市所处生态地位及重要性,并提出了生态绿心发展战略的问题。2研究了生态规划支持系统。以国内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SuperMap GIS为平台,集成GPS、RS等技术开发生态规划支持系统。同时,遵循数字规划主线,提出了将生态规划支持系统应用于规划调研、数据集成与处理、数据分析、辅助方案设计和规划成果编制全过程。3为整体提升生态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生态绿心地区的生态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生态优先”为发展战略,通过运用“反规划”途径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等生态分析,最终科学构建了生态绿心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空间总体布局和环境功能分区,规划了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合理划分生态空间管制并制定了各区发展措施。4为强化对生态绿心地区规划控制与生态建设实时管理,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刘明辉[6](2011)在《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结合虚拟现实的概念和Web3D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探讨了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三维模型的建立流程及其关键技术,包括相关软件技术、数据的获取等,并总结了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以期指导实践。
唐代生[7](2010)在《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森林资源管理历来是林业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实现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促使森林资源规划与设计必须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和技术上的提升。传统以手工为主的规划管理手段与信息反馈的落后,以及管理过程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分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以3S技术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林业规划工作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就是在全球信息化和现代林业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采用新技术和新的规划理论使特定区域内森林经营管理进入到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信息化时代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理论需要拓展为契机,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为目标,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在系统分析CAS理论、数字规划原理、动态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理论的基础上,以螺旋模型为原型,以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诊断与评价、规划审批与实施、实施后调控与反馈的动态过程为主线,探讨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各阶段的数字化方法。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四个方面:(1)提出了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动态螺旋模型。针对当代区域森林资源规划思想方法正发生着以动态规划为核心的深刻变革的客观现实,在分析森林资源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基础上,引用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提出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动态螺旋模型。该模型将森林资源规划过程简化为背景研究、方案编制、规划实施和调控反馈4个子过程,子过程环环相扣,迭代循环,论文以此模型为主线分别就每个子过程中的关键数字技术与方法开展研究。(2)探索了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技术方法。提出了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概念框架,构建数字规划理论体系;系统地研究了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动态过程机理;引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和遗传算法原理,实现森林收获调整模型的时间与空间动态预测。(3)将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方法推广应用于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是一种典型地物地学信息图谱,论文从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建立过程。(4)探讨了顾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四维体系结构,研发针对小班经营管理的在线智能决策软件系统。系统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科技与网络环境对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的影响日益明显,结合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内涵,在霍尔三维结构体系基础上增加第四维一环境维,强调外部环境对数字规划的重要性。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在本质上是一个以GIS为基础平台的综合办公系统,涉及到MIS、GIS、OA、工作流、网络等多种技术及它们之间的集成。通过林业信息化工程软件系统的开发实例,以森林小班经营管理为纽带,通过工作流机制将人、财、物联系在一起,实现规划审批向在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方向转变。论文由7章组成:(1)第1章为论文的引言,介绍论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概况,阐述开展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我国目前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第2章是关于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框架的探讨。从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角度,分析区域、森林、森林资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区域森林资源动态规划思想,从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地球空间信息学、知识工程等方面探讨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描述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系统阐述数字规划的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其内涵、特点及其组成框架。为本文后续各章理论的形成、技术的实现及其在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研究的起点。(3)第3章是关于数字规划实施的前提条件与表现形式方面探讨,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背景研究。分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类型、数据来源和数据采集方法,为建立数字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将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方法推广应用于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实践中,提出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概念、分析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设计及建立过程。(4)第4章开始进行实际性研究,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方案编制,探讨方案编制过程中关键技术之一的森林经营空间预测模型与经营决策。分析区域森林资源规划预测与决策的辨证关系,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理论分析森林资源系统的自适应性、空间性、动态性和多目标性,从区域森林资源管理角度剖析资源利用空间优化预测模型的特点,认为森林收获安排模型及森林收获安排问题是森林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问题。运用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选择木材收获量最大和期末蓄积最大为目标,实现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的求解过程,通过调整各分期采伐面积,解决收获安排问题。论文给出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基础模型体系,提出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框架,为区域森林资源预测评价及规划决策服务。(5)第5章仍为实际性研究,对应于螺旋模型数字规划框架中的规划实施审批与反馈调控,探讨两个子过程中的关键数字技术。分析了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与特点、实现方法,阐述林业电子政务框架下林业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提出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展开森林资源调控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要素分析,提出GIS支持下的森林资源调控系统框架,分析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与信息反馈途径,讨论基于时态GIS的森林小班变化监测与信息更新方法。(6)第6章为实证,分别对应第2至第5章开展实证研究。首先阐述数字林场的概念、体系结构,接着以某林场为例,在构建面向数字规划的网络及数据库存环境的基础上,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讨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过程中诊断图谱、征兆图谱和实施图谱的应用;探讨马尾松林多目标收获调整的求解过程,通过调整各分期采伐面积,解决收获安排问题;按工作流机制实现小班设计与预算的在线智能决策过程;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例,采用ArcSDE中间件技术,通过使用ArcInfo的版本化功能,实现小班数据的动态监测与更新管理。(7)第7章对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卢晓天[8](2010)在《数字城市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艺术性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地球概念的诞生使得城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数字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项应用于城市各方面建设的高新科学技术,其全新的仿真交互式体验为其加入新媒体艺术范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技术是实现艺术的基本工具,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环节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实现艺术效果的方法。这种虚拟现实艺术给传统艺术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态和思维方式。
邓彪[9](2010)在《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虚拟现实试验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装箱码头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快速发展和革新以及多样化的码头设计需求,使得常规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手段在多方案分析时难以得到足够的信息量和精准度,需要探索更先进的码头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以补充和丰富码头规划设计内容,提高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水平。本论文通过研究和开发基于数值仿真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虚拟现实仿真试验平台,展现拟规划建设的集装箱码头及其装卸生产过程,以数值仿真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分析手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值仿真技术研究。基于系统结构关系建立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层次模型,基于系统流程推进方式、运用UML建模语言建立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动态模型。研究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仿真模型的简化、抽象以及功能模块组成,并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值仿真的技术特征进行了讨论。2)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设计与开发。从系统功能角度,对集装箱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从而以功能定位来驱动系统设计,分析了集装箱虚拟现实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结构要求,并具体论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和实现方法。3)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着重研究虚拟现实驱动技术、动画平滑处理技术、避碰技术、超大规模场景的渲染表现技术等四个关键点。4)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的应用。分析集装箱码头仿真试验流程和基于虚拟现实仿真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评价方法,具体以单泊位集装箱码头的平面布置、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装卸作业为试验对象,并进行试验分析,从而凸显集装箱虚拟现实试验系统在码头仿真评价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以上的论文研究工作,提出了一套集装箱码头仿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分析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
孙悦,鲍泓,庄琴生[10](2009)在《基于VRP的中国古建筑虚拟现实系统的优化》文中认为Virtual Reality-Platform是近年来应用较广的三维虚拟现实平台软件。介绍了基于VRP实现古建筑三维模型虚拟现实的步骤,论述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大觉寺的虚拟现实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
二、数字规划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规划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虚拟现实与城市仿真的概念 |
2 城市规划设计中常规方法与虚拟现实技术优劣分析 |
2.1 城市规划设计中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 |
2.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势 |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
3.1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小区规划特点———全过程规划设计 |
3.2 虚拟场景设计及三维建模的实现 |
3.3 人机交互接口设计 |
3.4 小区虚拟规划建模实现步骤 |
4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束语 |
(2)城乡规划支持服务资源聚合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规划支持服务资源分类 |
2.1 数据服务资源 |
2.1.1 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
2.1.2 数据服务资源的集成 |
(1)数字城市(Digital City) |
(2)智慧城市(Smart City) |
2.2 技术服务资源 |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2)Web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2.3 模型服务资源 |
2.3.1 数学模型如何为规划支持服务 |
2.3.2 数学模型为规划支持服务的条件 |
2.4 软件服务资源 |
2.4.1 可供PSS研究开发的软件资源 |
(1)虚拟现实软件 |
(2)地理空间数据模拟软件 |
2.4.2 城乡规划辅助软件 |
(1)Index(http://www.crit.com/) |
(2)Cube Land(http://www.citilabs.com/products/cube/cube-land) |
(3)Communityviz(http://placeways.com/) |
3 规划服务资源聚合技术 |
3.1 云计算 |
3.2 Web服务 |
4 规划服务资源聚合现状及展望 |
4.1 聚合现状 |
4.2 未来发展展望 |
(3)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 |
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 |
2.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3.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
2.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2.4 VRML 技术 |
2.4.1 VRML 的发展历史 |
2.4.2 VRML 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现实场景建模 |
3.1 数据收集与数据库组织 |
3.1.1 数据收集 |
3.1.2 数据处理与数字化 |
3.1.3 场景模型的数据库组织 |
3.1.4 创建场景模型 |
3.2 优化场景模型 |
3.2.1 精简场景模型的数量 |
3.2.2 精简场景模型的面数 |
3.2.3 纹理贴图技术 |
3.3 合并场景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场景的交互研究 |
4.1 JAVA 介绍 |
4.1.1 JAVA 的产生与发展 |
4.1.2 JAVA 语言的特点 |
4.2 交互实现 |
4.2.1 VRML 的 Script 节点 |
4.2.2 VRML 的语言交互 |
4.2.3 VRML 场景控制 |
4.3 外部编程接口交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校园漫游系统设计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学院概况 |
5.1.2 学院信息化现状与分析 |
5.1.3 系统需求 |
5.2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客户端环境 |
5.3 系统设计 |
5.3.1 系统结构设计 |
5.3.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5.3.3 系统流程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6.1 系统网页框架结构 |
6.2 电子地图功能实现 |
6.3 查询功能实现 |
6.3.1 空间查询 |
6.3.2 属性查询 |
6.4 编辑功能实现 |
6.5 虚拟校园系统发布 |
6.5.1 VRML 和 Applet 集成 |
6.5.2 系统展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黑盒功能测试 |
7.2 白盒功能测试 |
7.3 系统测试用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现实技术 |
1.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征 |
1.2 虚拟现实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1.2.1 虚拟现实技术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
1.2.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关键技术 |
2 实证研究—以珠江新城为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工具选择 |
2.3 数据采集及转换 |
2.4 虚拟场景建模及其渲染 |
2.5 虚拟环境的合成调试及漫游 |
2.6 珠江新城虚拟仿真系统评价及思考 |
3 结论 |
(5)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
1.1 生态规划 |
1.2 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
2 数字规划研究进展 |
2.1 数字规划 |
2.2 数字规划相关技术 |
2.3 数字规划研究进展 |
2.4 数字规划与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株潭生态绿心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 |
1 生态绿心地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
1.2 环境与资源 |
1.3 人口与经济 |
1.4 土地利用状况 |
2 绿心地区发展战略分析 |
2.1 指导思想 |
2.2 发展原则 |
2.3 生态绿心地区现状问题与发展目标 |
3 生态绿心规划要求 |
第三章 生态规划支持系统开发 |
1 生态规划支持系统功能需求 |
2 生态规划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 |
2.1 开发方式及平台 |
2.2 系统设计 |
2.3 功能模块 |
2.4 软件开发流程 |
2.5 数据生产途径 |
第四章 数字规划技术应用研究 |
1 现状调研 |
1.1 导航定位 |
1.2 数据采集 |
1.3 常见问题 |
2 数据集成与处理 |
2.1 数据集成 |
2.2 数据处理 |
3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3.1 地理分析 |
3.2 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3.4 生态适宜性评价 |
3.5 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
3.6 景观生态格局构建 |
4 辅助方案设计 |
4.1 方案研讨 |
4.2 方案效果表达 |
第五章 长株潭生态绿心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1 生态建设规划 |
1.1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1.2 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
2 环境保护规划 |
2.1 环境保护原则与目标 |
2.2 环境功能分区 |
2.3 环境保护规划 |
2.4 资源循环利用 |
3 生态空间管制分区 |
第六章 数字规划管理研究 |
1 生态资源环境管理 |
2 空间数据管理 |
2.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
2.2 基础资料汇编成果管理 |
2.3 规划成果管理 |
3 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界线定位 |
4 建设项目管理 |
5 跟踪建设现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创新点 |
2 研究结论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3 关键技术 |
3.1 虚拟现实技术 |
3.2 数据的获取 |
4 作用与意义 |
5 结语 |
(7)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ζ1.1 立题的背景 |
ζ1.2 立题的意义 |
1.2.1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
1.2.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ζ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ζ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探索目标 |
ζ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框架的探讨 |
ζ2.1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概念框架 |
2.1.1 几个基本概念 |
2.1.1.1 区域 |
2.1.1.2 森林 |
2.1.1.3 森林资源 |
2.1.1.4 规划 |
2.1.1.5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 |
2.1.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的作用 |
ζ2.2 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 |
2.2.1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理论发展 |
2.2.2 森林资源动态规划思想内涵 |
2.2.3 动态规划过程的螺旋模型 |
ζ2.3 基于动态螺旋模型的数字规划原理 |
2.3.1 数字规划内涵 |
2.3.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理论基础 |
ζ2.4 基于螺旋模型的数字规划框架 |
ζ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与信息图谱研究 |
ζ3.1 数据、信息与数字化 |
ζ3.2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及其来源 |
ζ3.3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空间数据的采集 |
3.3.1 基于地面测量方法的空间数据采集 |
3.3.2 基于GPS的空间数据采集 |
3.3.3 基于遥感的空间数据采集 |
3.3.4 基于摄影测量的空间数据采集 |
ζ3.4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 |
3.4.1 地学信息图谱概念 |
3.4.2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概念与类型 |
3.4.3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的设计及建立 |
3.4.4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信息图谱模型 |
ζ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数字规划的森林经营预测与决策 |
ζ4.1 森林经营与经营预测模型概述 |
4.1.1 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
4.1.2 森林经营预测与决策的辩证关系 |
4.1.3 森林经营预测模型及其特点 |
ζ4.2 森林经营空间预测模型 |
4.2.1 森林非空间优化经营预测模型及其局限性 |
4.2.2 森林景观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经营预测模型 |
4.2.3 森林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经营模型发展方向 |
ζ4.3 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 |
4.3.1 CAS与森林收获调整 |
4.3.2 森林收获调整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4.3.3 森林收获调整建模原则及多目标确定 |
4.3.4 多目标的求解方法 |
ζ4.4 区域森林资源规划与预测模型体系 |
ζ4.5 数字规划中基于工作流的在线智能空间决策 |
4.5.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4.5.2 基于工作流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
ζ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规划中的实施审批与反馈调控技术 |
ζ5.1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与特点 |
5.1.1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内涵 |
5.1.2 数字规划实施与审批的特点 |
ζ5.2 森林资源规划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框架 |
5.2.1 森林资源规划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基本功能 |
5.2.2 林业电子政务框架下的林业综合办公传输系统功能 |
ζ5.3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
ζ5.4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分析 |
5.4.1 森林资源系统调控要素分析 |
5.4.2 区域森林资源调控系统分析 |
ζ5.5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与信息反馈 |
ζ5.6 基于时态GIS的森林小班变化监测与信息更新 |
5.6.1 时态GIS概念及应用原理 |
5.6.2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5.6.3 森林小班数据的更新 |
5.6.4 时空数据模型 |
ζ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实例 |
ζ6.1 数字规划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数字林场 |
6.1.1 数字林场概念 |
6.1.2 数字林场体系结构 |
ζ6.2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实例 |
6.2.1 网络及数据库环境设计 |
6.2.1.1 网络与计算机环境设计 |
6.2.1.2 数据库设计 |
6.2.2 背景研究 |
6.2.2.1 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6.2.2.2 森林资源系统征兆图谱 |
6.2.2.3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诊断图谱 |
6.2.2.4 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实施图谱实例——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模型与预测分 布图 |
6.2.3 森林收获调整多目标规划预测模型求解 |
6.2.3.1 求解过程 |
6.2.3.1.1 调整期的确定 |
6.2.3.1.2 期末龄级结构的确定 |
6.2.3.1.3 每公顷蓄积量的预测 |
6.2.3.1.4 遗传优化求解过程 |
6.2.4 森林经营规划在线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
6.2.4.1 森林小班经营规划活动的内容与特点 |
6.2.4.2 森林经营活动的决策模型 |
6.2.4.3 系统的功能实现 |
6.2.5 基于时态GIS的小班变化监测 |
ζ6.3 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应用效果评价与前景 |
ζ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数字城市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艺术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数字城市的诞生 |
一、数字城市的发展历程 |
二、数字城市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二、创作虚拟现实的技术分析 |
1. 建模与材质技术 |
2. 烘焙贴图 |
3. 实时特效 |
4. 程序引擎 |
三、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 |
1. 三维电子地图 |
2. 虚拟城市规划 |
3. 城市虚拟商业 |
4. 城市虚拟旅游 |
5. 文化遗产保护 |
6. 模拟城市游戏 |
7. 虚拟仿真社区 |
第三章 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艺术表达 |
一、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艺术特性 |
1. 身临其境的艺术 |
2. 仿真交互的艺术 |
3. 构想创造的艺术 |
二、虚拟现实中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第四章 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艺术展望 |
一、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发展趋势 |
二、数字城市中的虚拟现实艺术的价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虚拟现实试验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集装箱码头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集装箱码头数值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值仿真技术 |
2.1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概念建模 |
2.1.1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层次模型 |
2.1.2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动态模型 |
2.2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值仿真建模 |
2.2.1 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的抽象与简化 |
2.2.2 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的模块组成 |
2.3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值仿真的技术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平台设计与开发 |
3.1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平台的功能设计 |
3.2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总体结构 |
3.2.1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 |
3.2.2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的结构要求 |
3.3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的功能模块 |
3.3.1 虚拟现实场景编辑模块 |
3.3.2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模块 |
3.3.3 运行控制模块 |
3.3.4 AI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4.1 虚拟现实驱动技术 |
4.1.1 基于数值仿真的驱动数据生成技术 |
4.1.2 ODBC数据接口技术 |
4.1.3 面向虚拟现实的数据转化技术 |
4.2 动画平滑处理技术 |
4.3 避碰技术 |
4.3.1 数值仿真避碰技术 |
4.3.2 三维碰撞检测技术 |
4.4 超大规模场景的渲染表现技术 |
4.4.1 LOD技术 |
4.4.2 八叉树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系统的应用 |
5.1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与评价方法 |
5.1.1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试验流程 |
5.1.2 集装箱码头虚拟现实仿真评价方法 |
5.2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的虚拟现实仿真试验 |
5.2.1 研究对象 |
5.2.2 仿真建模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的虚拟现实仿真试验 |
5.3.1 研究对象 |
5.3.2 仿真建模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数字规划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肖莹,邓强. 价值工程, 2015(18)
- [2]城乡规划支持服务资源聚合现状及发展趋势[J]. 马妍,沈振江,高晓路,党安荣. 地理科学进展, 2013(11)
- [3]广东女子学院虚拟校园系统的构建与技术实现[D]. 赖亮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周新邵,骆文芳,杨武.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5]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黄田.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6]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 刘明辉. 山西建筑, 2011(27)
- [7]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D]. 唐代生. 武汉大学, 2010(10)
- [8]数字城市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艺术性初探[D]. 卢晓天.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5)
- [9]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虚拟现实试验平台研究[D]. 邓彪.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10]基于VRP的中国古建筑虚拟现实系统的优化[A]. 孙悦,鲍泓,庄琴生. 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上),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