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药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君[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药膳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膳治疗或者防治冠心病的药膳方进行数据挖掘的整理,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以及异病同治的原理,分析中医药膳防治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研究。并总结出中医药膳中防治冠心病药膳中常出现的药对,药物组,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研究文献范围为198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所刊载的与药膳食疗防治胸痹心痛内容相关的文献(61篇)以及记载中医药膳相关古籍,包括本草类39本,方45书类本,医案医话类66本。将其中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92篇药膳方剂。将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患者的证型,使用药物的频数,药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析。运用spss23对以上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古今胸痹心痛的药膳的用药规律以及特点。结果:1频数统计1.1、在胸痹心痛的药膳组成中,中药占比35.02%,药食同源类占比10.72%1.2、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的剂型,膏类占比25.00%,其次是粥类占比22.83%。1.3、胸痹心痛的药膳中烹饪方式,熬的方式占比25.00%,蒸、炒的方式较少2.17%。1.4、胸痹心痛的药膳之中中药的归化瘀药占比14.68%和清热药11.32%,归攻毒杀虫药、祛风湿药、开窍药、息风止痉药较少占比0.94%。1.5、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药物中的味,辛味药占比33.96%,酸味药占比4.72%。1.6、在胸痹心痛药膳的中药物之中的性,温性药占比46.23%,凉性药占比3.77%。1.7、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功效中补益类食物占比44.12%,温里类食物占比4.42%1.8、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味的统计“甘”味食物占比60.29%,“酸”味食物占比 2.94%。1.9、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性的统计“性”为寒性和平性食物占比32.35%,热性食物占比1.47%1.10、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归肺经的占比20.59%,归脾经的占19.12%,归肝经的占比16.18%1.11、根据数据透析图统计可以发现出现频次最多当归28次。2聚类分析通过spss23.0得出,得出常用药对2对分别是熟地、阿胶;大枣、生姜,常用药物配合4组分别是当归、没药、菖蒲、瓜蒌、薤白、乳香、厚朴;水蛭、黄连、桂枝、白芍;党参、黄芪、粳米、白术、黄精、丹参;山楂、三七、地龙、红花、桃仁、薏苡仁。结论:1.通过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保护食物药物营养成分的手法运用比较普遍,药膳更多的也是希望食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营养成分析出的更多。2.针对病因,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补气活血的手法较为普遍,因此归经上归肺肝脾的更多,其根本原因是本病本虚标实的特性,药膳中运用多的还是滋补类的食物药物运用更为明显。
刘德全[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目的:挖掘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传承国医大师用药经验以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筛选有关国医大师的经典着作以及期刊文献中的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中治疗胸痹心痛病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常用药物统计、常用药类统计、常用药物的剂量分析、常用药对的挖掘、常用药对的配伍研究以及新方挖掘7个方面。结果:1.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所用药物的四气属性,寒温之性皆有,但以温性药物居多;五味多为甘味、苦味和辛味;归经以心经、肝经和脾经居多。2.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物前10味为丹参、茯苓、党参、川芎、瓜蒌、半夏、麦冬、黄芪、当归、五味子。3.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类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化痰药。4.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时,丹参、党参、瓜蒌、黄芪的最低剂量均为9g,茯苓、麦冬的最低剂量均为6g,川芎、五味子的最低剂量均为3g,半夏、当归的最低剂量均为5g;丹参、茯苓、瓜蒌、当归的最高剂量均为50g,党参、川芎、五味子的最高剂量均为30g,半夏的最高剂量为20g,麦冬的最高剂量为80g,黄芪的最高剂量为100g;丹参、茯苓、党参、瓜蒌、当归的最常用剂量均为15g,川芎、半夏、五味子的最常用剂量均为10g,麦冬的最常用剂量为12g,黄芪的最常用剂量为20g。5.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对前20组为“川芎-丹参”、“丹参-党参”、“麦冬-丹参”、“丹参-瓜蒌”、“麦冬-五味子”、“丹参-黄芪”、“薤白-瓜蒌”、“丹参-茯苓”、“丹参-五味子”、“丹参-当归”、“半夏-茯苓”、“半夏-丹参”、“赤芍-丹参”、“薤白-丹参”、“川芎-黄芪”、“半夏-瓜蒌”、“党参-茯苓”、“党参-当归”、“党参-黄芪”、“丹参-枳壳”。6.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对的配伍多为高频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如:“川芎-丹参”药对常与黄芪、麦冬、五味子、赤芍分别配伍使用,“川芎-黄芪”药对常与丹参、当归、五味子、麦冬、党参分别配伍使用等。7.挖掘出4首新方,分别为:新方1:竹茹,橘红,半夏,党参,薤白,瓜蒌;新方2:竹茹,橘红,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新方3:竹茹,川芎,茯苓,枳壳,橘红,五爪龙;新方4:蒲黄,甘松,五灵脂,九香虫,蜜麻黄。结论:1.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从“虚”、“瘀”、“气”、“痰”入手。以通阳为大法,具体治法包括温补阳气、泻热、行气、活血、化痰、养阴等。尤其注重补虚、活血、行气、化痰。2.国医大师用药多以甘温补虚、辛行温通、苦泄、苦燥祛湿等甘味、苦味、辛味药物来治疗胸痹心痛病。3.国医大师多从肝、脾、心论治胸痹心痛病。以肝气主疏泄、脾胃主升清降浊、心主血脉等方面来通阳以治疗胸痹心痛。4.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常将经方中的经典通阳药对与时方通阳药对相结合,结合现代临床病机特点,经辨证加减组方,体现了国医大师在传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善于融汇新知,结合时代临床特点,灵活变通,师古而不泥古。
郑耿东[3](2020)在《通窍救心油不同途径给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内皮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床上岭南名优中成药通窍救心油口服或外搽人中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拓宽其用药途径,本研究观察通窍救心油不同途径给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内皮功能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患,共204例(样本量经相关公式运算获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下给药51例,口服给药51例,外搽给药51例,硝酸异山梨酯给药51例。舌下组、口服组、外搽组、硝酸异山梨酯组在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通窍救心油口服、通窍救心油外搽人中穴、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一天三次,疗程为一周。主要观察指标为(1)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2)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on protein,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次要疗效指标为:(1)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2)心电图疗效;(3)中医证候疗效;(4)中医证候积分;(5)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1.四组病患在性别、年龄、BMI指数、合并危险因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表示纳入患者基线资料平衡。2.内皮功能:(1)治疗后ET对比,F=37.799,P=0.000(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ET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两两对比,舌下组与口服组比较P=0.000(P<0.05),舌下组与外搽组比较P=0.000(P<0.05),舌下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P=0.000(P<0.05),舌下组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2)治疗后NO对比,F=99.619,P=0.000(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NO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两两对比,舌下组与口服组比较P=0.000(P<0.05),舌下组与外搽组比较P=0.009(P<0.05),舌下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P=0.000(P<0.05),舌下组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3)治疗后i NOS对比,F=0.458,P=0.715(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组间比较,i NOS无统计学差异。(4)治疗后e NOS对比,F=0.218,P=0.881(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组间比较,e NOS无统计学差异。3.炎症指标:(1)治疗后hs-CRP对比,F=14.884,P=0.001(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对比,舌下组与口服组比较P=0.001(P<0.05),舌下组与外搽组比较P=0.000(P<0.05),舌下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P=0.001(P<0.05),舌下组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2)治疗后Lp-PLA2对比,F=3.324,P=0.077(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Lp-PL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治疗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与发作频率舌下组与口服组比较均P<0.05,舌下组与外搽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舌下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见舌下组在改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与发作频率方面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影响相当;治疗后满意程度与疾病认识组间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5.心电图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方面舌下组(93.3%)高于口服组(56.7%)、外搽组(43.3%)、硝酸异山梨酯组(53.3%),经对比,舌下组在改善心肌缺血方面疗效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均P<0.05)。6.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方面舌下组(90.0%)高于口服组(70.0%)、外搽组(66.7%)、对照组(63.3%),舌下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均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舌下组与口服组比较P=0.007,舌下组与外搽组比较P=0.005,舌下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P=0.015,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舌下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8.血液流变学指标:(1)全血黏度:治疗后全血黏度对比,F=0.083,P=0.968(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浆黏度:治疗后血浆黏度对比,F=0.704,P=0.563(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红细胞压积水平: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对比,F=1.120,P=0.397(P>0.05),表示四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四组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恶化情况;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用药后有一组轻微头痛,经低流量吸氧与停药处理后无明显不适。结论:1.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较口服组、外搽组、硝酸异山梨酯组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一氧化氮NO释放与减少内皮素ET分泌有关。2.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较其他三组更能有效地降低hs-CRP的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指标。3.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舌下组大部分优于口服组、外搽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4.在安全性方面四组治疗前后均无恶化,硝酸异山梨酯组有病患反映轻微头痛,低流量吸氧与停药后缓解。
马常敏夫[4](2020)在《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与氟哌噻屯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明确加味二仙汤对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临床的疗效。方法:在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病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仙茅15g,仙灵脾15g,巴戟天、益母草各15g,黄柏、知母各10g,当归、白芍、制首乌各12g,牡蛎30g(先煎久煎),桂枝6g,丹皮9g,茯苓15g远志10g琥珀超微颗粒3g(另冲服),炙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分别于AM 9:00时、PM 16:00时顿服;统一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药房煎煮,病人每次服用1包,2包/天,AM 9:00时、PM 16:00时准时服用。对照组予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准批文号:H20171104规格:每片含氟哌噻屯0.5mg和美利曲辛10mg*20片),10.5mg(1粒),口服,2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HAMD)、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心率、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结果:(1)无病例脱落或终止,最终入组病例共60例,每组30例。两组间人员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心率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疗效评价:在HAMA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5.00%,两组间的疗效分布上Z=-3.257,P=0.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HAMD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55.00%,两组间疗效分布上Z=-4.414,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可知,治疗前后两组在中医症状的疗效分布上Z=-2.922,P=0.0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控制心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明显降低心率水平(P<0.01),组间比较中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治疗组及对照阻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ST、ALT、GGT)、肾功能(BUN、Cr),结果均无明显异常。临床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干呕、头晕、性欲减退的不良反应,但均在可耐受范围内,未停药并顺利完成足疗程研究。(6)病情复发率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15日的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共复发9例,发生率为30.0%,P=0.015<0.05提示两组间复发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加味二仙汤能明显降低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HAMA、HAMD量表及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总分,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2)加味二仙汤既可以降低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心率水平,控制心率。(3)肖长江教授经验方——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撤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钟岢屹[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田广宇[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规律。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应用活血类药物提供指导,为新版《中国药典》关于活血类药物剂量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客观依据,为深化活血类药物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公开出版的医案、医话,通过合理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处方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对处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DB-GYDS)。按药物名称进行搜索,从数据库中提取活血类药物的处方作为数据集,基于SPSS23.0以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0软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药物的剂量应用规律以及代表性药物(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的主治疾病规律与配伍规律。结果:1.DB-GYDS中含川芎方剂1766首,川芎的剂量阈175g,平均剂量(9.46±5.19)g,P10P90为5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过药典量上限的方剂占川芎处方的(以下简称超量处方率)19.71%;含延胡索方剂647首,延胡索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2.21±4.39)g,P10P90为92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33%;含郁金方剂1016首,郁金剂量阈1.532g,平均剂量(11.09±3.80)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3.07%;含五灵脂方剂217首,剂量阈560g,平均剂量(10.35±5.54)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7.97%;乳香方剂129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47±3.42)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70.54%;没药方剂144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19±3.43)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6g,超量处方率64.58%;降香方剂126首,剂量阈1.515g,平均剂量(7.16±3.65)g,P10P90为2.412g,最常用剂量为10g,处方剂量无超过药典量上限者;丹参方剂2282首,剂量阈1.550g,平均剂量(18.03±6.87)g,,P10P90为10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9.70%;红花方剂995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9.42±3.31)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9g,超量处方率17.19%;桃仁方剂1236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02±3.46)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29.85%;益母草方剂554首,剂量阈6120g,平均剂量(19.60±14.23)g,P10P90为9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43%;泽兰方剂293首,剂量阈250g,平均剂量(12.39±5.01)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23%;鸡血藤方剂375首,剂量阈650g,平均剂量(20.66±7.63)g,P10P90为12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53.87%;土鳖虫方剂167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7.89±3.03)g,P10P90为5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5.39%;莪术方剂324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28±4.47)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4.57%;三棱方剂129首,剂量阈420g,平均剂量(10.60±3.43)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1.78%;水蛭方剂220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5.62±3.68)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3g,超量处方率57.73%;穿山甲方剂247首,剂量阈为345g,平均剂量(9.94±4.56)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3.77%。2.丹参治疗的高频疾病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月经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行气药、解表药、安神药、化痰药等不同类别的药物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950g,在“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2组、76条规则,当支持度≥35%时,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党参、丹参-麦冬、丹参-黄芪。治疗心悸病的治疗窗55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68组、6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麦冬、丹参-茯苓、丹参-炙甘草、丹参-桂枝、丹参-黄芪、丹参-五味子。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53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72组、10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茯苓、丹参-香附、丹参-当归-白芍。3.川芎治疗的高频疾病为月经病、头痛病、胸痹心痛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类别的药物配伍。川芎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318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44组、规则60条,支持度≥30%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川芎-当归-益母草、川芎-当归-党参。川芎治疗头痛病的治疗窗为375g,在“支持度≥15%,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药物组合47组、规则34条,支持度≥25%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对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甘草、川芎-赤芍、川芎-细辛、川芎-天麻、川芎-白芍、川芎-白芷、川芎-菊花。川芎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为330g,“支持度≥25%,置信度=1”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9组、规则23条,当支持度≥40%时,获得核心药对为川芎-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川芎-当归、川芎-麦冬。4.水蛭治疗的高频疾病为中风病。常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药、止血药、泻下药等药物配伍。治疗中风病的治疗窗为120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0组、规则107条,在支持度≥40%的条件下,获得治疗中风病的核心药对水蛭-川芎、水蛭-地龙、水蛭-桃仁、水蛭-丹参、水蛭-赤芍。5.土鳖虫治疗的高频疾病为风湿痹病与内科癌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等相配伍。治疗风湿痹病的治疗窗为4.515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36组高频药物组合以及45条规则;支持度≥30%时,获得5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当归-甘草、土鳖虫-制川乌、土鳖虫-桂枝、土鳖虫-鸡血藤、土鳖虫-威灵仙。土鳖虫治疗内科癌病的治疗窗为515g。在“支持度≥30%,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29组高频药物组合,25条规则,当支持度≥50%时,获得3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白花蛇舌草、土鳖虫-半枝莲、土鳖虫-莪术。结论:国医大师对药物的剂量极为重视,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阈弹性普遍较大、遣量灵活;剂量应用有“常”有“变”;小剂量用之较少;临床遣量不完全受《中国药典》对剂量的刚性制约,超量应用已成为一种常态。国医大师对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窗;治疗窗不同,药物发挥的功效亦不同,隐含了较为复杂的量效关系。国医大师的剂量应用可总结为因病遣量、因证遣量、因人遣量、因药遣量的“病-证-人-药”剂量策略。4种药物临床治疗疾病较广泛,针对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配伍规律,可总结为病证结合、活用药对增效减毒的“病-证-药”配伍策略。这些规律是国医大师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叶红[7](2020)在《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其配伍的一般规律,挖掘敦煌角药方组方、治法精髓,同时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应用角药方临证经验,进一步拓展中医辨证思路,使祖国医学文献尤其是敦煌医学文献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方法:以《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以及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中的原始照片为基础,参阅敦煌医方类和角药专题研究文献,运用统计筛选、训诂学、校勘学等研究方法,对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的独立角药方进行全面梳理,逐条检出,分类统计,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其次,结合医理,深入研究每一组角药的组成用法、主治功效、配伍结构并给予规律性的总结,同时与传世文献对勘,辨读文字,比较印证,结合地域和时代特点,客观归纳其特色与价值。最后,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临床病例,为敦煌角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理论参考。结果: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共计49组,功效包括补益、温里、清热、祛湿、理血、理气、解表、泻下、开窍等13种,补益类角药最多,其次是祛湿、清热、理血类。主治涉及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各科病症。配伍形式多样化,包括同类相须、异类相使、寒热配伍、升降配伍、润燥配伍等11类,以异类相使、同类相须、寒热配伍的形式居多。结构层次清晰,具有桥梁结构、三角结构、链条结构、单双结构4种模式。药物多元化,包括敦煌本土药材、西域输入性药材、蔬菜、乳类制品、佐料、各种酒剂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含有角药5组,均以“小泻+五脏”命名,为“二体一用”的配伍形式,主治五脏疾病之病情轻浅,证候单一,病位近病脏者。导师李应存教授在临床中将角药方融入敦煌复方中使用,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拓展了临证思路。结论: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数量繁多,内容渊博,应用性强,具有(1)治疗广泛,重视养生;(2)配伍丰富,结构巧妙;(3)剂型灵活,治法多样;(4)擅用食材,种类浩繁;(5)融入复方,疗效明显五大特点,故有较高的文献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阮庭秀[8](2019)在《宋金元时期胸痹证治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宋金元时期对胸痹证治的文献研究,全面、整体了解宋金元对胸痹的认识,探析宋金元时期胸痹的证治特点,并与汉唐时期对胸痹的认识作比较,以阐明宋金元时期从病证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到方药运用诸方面的贡献,为当代辨治胸痹提供有益思路和方法。方法:本课题以宋金元时期对于胸痹的证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途径查找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该时期有关胸痹的记载,再进行整合整理,以胸痹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则治法、方药应用等为框架来整理与分析宋金元时期对胸痹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再与秦汉唐时期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两个时期异同,揭示其继承与发展的轨迹。通过症状对比分析,探索宋金元的胸痹与现代医学某些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宋金元时期对胸痹的认识较好地继承了汉唐时期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有比较大的发挥和补充。病位方面除了认识到心、肺、胸间、胸膈,还补充了咽喉部、脾胃等部位。病因病机上继续强调因虚、寒、气滞、痰阻等因素以外,还补充了瘀血、热、饮食不当、房劳肾虚等因素。症状表现虽主要继承秦汉唐时期的内容,但宋金元在收集之后进行整理并把它分类出来,分别有胸痹短气,胸痹噎塞,胸痹心下坚痞急痛,胸痹心背痛以及单纯的胸痹,这种分类更仔细、更系统,与临床比较贴切。治法方剂药物上有较大的补充,除了记载将近40多张药方是继承秦汉唐以外,还增加了40多张新的治疗药方,药物使用以药症对应,大量使用本身具有治疗胸痹以及胸痹症状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参考价值。与现代医学的疾病从症状对比分析后发现,其与心系疾病、呼吸疾病、食管疾病,以及有可能与无疹型带状疱疹有所关联。结论:1.宋金元比较全面地继承汉唐时期对胸痹的认识,对汉唐时期关于胸痹的不同论述和观点进行了文献汇总。2.宋金元完善了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对胸痹采用的分类辨治方法更贴切于临床实际。3.宋金元时期胸痹治疗的手段更为丰富,提出了新的治疗原则和方药。4.宋金元辨治胸痹既注重“方证相应”,也强调“药证(症)相对”。5.宋金元时期的胸痹与现代多种疾病有相关性,不只限于冠心病或心系疾病。
姜璇[9](2019)在《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吉益东洞的学术思想、其对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⑴揭示东洞与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方药规律时所秉承的不同视角及其原因;⑵发掘东洞在确定药证和方证时的具体推理步骤和遵循的原则;⑶阐明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两种方式的异同以及互补关系,从而为经方的临证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借助科学哲学、逻辑哲学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参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借助中华医典的检索功能,从本草学着作入手探究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药物规律时所显露的药证萌芽,特别关注各部着作“序言”中着者的编撰主旨,以揭示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利用吉益东洞的有关文献资料,简介其医论医说和着作,探究方(药)证辨证思维背后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基础;第三章围绕《药征》一书,详解东洞确定药证的逻辑推理方式,从归纳逻辑的视角审视方(药)证辨证体系;第四章从方证和药证的关系入手,探讨东洞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五章从方(药)证辨证方式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入手,讨论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以及与辨证论治的互补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结果第一章: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本草学着作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药证雏形,但我国医家并不将对药物适应症的归纳视作研究重点,反因“司外揣内”、“重神轻形”的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对外在症状的总结、独注重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探求。第二章:“求实”是东洞的医学观。疾医论、方证相对论、万病一毒论是东洞的三大学术思想。东洞由于理论思辨能力不足而混淆了病因和病机的概念,这是其放弃辨证论治方式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东洞在确定药证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穆勒五法和探求条件属性的条件化归纳逻辑,其欲寻求的药证既是“应用某药有效”的充分条件(必效证)、又是必要条件(必见证)。第四章:东洞方证体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证的构建,由药证构建方证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若将方剂和方证视作两个集合,药证对应就是两个集合所遵循的映射法则。为保护方剂的系统质特征,东洞采取了“主药原则”和“增损离合原则”。由药证构建方证可弥补方证条文过简的不足,便于类方和类症的鉴别,且对药证的识别可极大地带动方证的辨识。但由药证构建方证亦有一定的局限。第五章:东洞的方(药)证属于经验定律,辨方(药)证论治的方式主要是经验思维。其既具有经验思维和经验的优势、又有不足。其优势由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东洞的方(药)证辨证体系更趋完善;其不足之处由后世医家引入理论思维来弥补。结论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严谨性在于其采取了合乎逻辑的方式将方证和药证进行相互推导从而试图确定方(药)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必然性关系即方证的“主证”和药证的“主治”,并且在这种相互推导过程中东洞十分注重方药的构效关系问题,且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洞所确立的药证和方证实则是依赖于归纳法而获得的经验定律,它只告知“是什么”,而无法解决“为什么”。我国医家注重的正是“为什么”,即将药性理论和病理学说相结合来阐释方药的作用机理,二者显示出对经验和理论的不同信任度。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经验性质赋予其与近代科学相似的实证精神,因而更轻易地与近代医学融合。但在本质上,方证中的主证和辨证论治中的病机是内外相应的关系,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同属整体层面上的原因疗法。辨方(药)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之间的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方证有启发、简化和规范辨证论治的作用;⑵辨证论治可为方证的辨析提供基本方向;⑶辨证论治中对病机的把握可找寻到新的方(药)与证的对应关系。
杨雪卿,王显[10](2018)在《风药在心脉病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风"与心脉病证和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风药是一个法象药理名称,将其定义为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此类药味薄质轻,性升浮发散,在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畅达气血津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把风药引入此领域为中药治疗心脉病证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就风药在心脉病证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对药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药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药膳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胸痹心痛 |
1.1 概念定义 |
1.2 病因病机 |
1.2.1 西医病因认识 |
1.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1.3 治疗 |
1.3.1 西医治疗 |
1.3.2 中医治疗 |
2 药膳 |
2.1 药膳历史源流 |
2.1.1 形成前期 |
2.1.2 形成期 |
2.1.3 发展期 |
2.1.4 繁盛期 |
2.2 中医药膳机制 |
2.3 治则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 |
3.1.1 规范数据 |
3.1.2 建立数据库 |
3.2 数据分析 |
3.2.1 频数分析 |
3.2.2 聚类分析 |
结果 |
1 频数统计结果 |
1.1 胸痹心痛心痛的药膳原料备览 |
1.2 胸痹心痛药膳剂型分析 |
2.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讨论 |
1、三因制宜的用膳食调养胸痹心痛 |
1.1 因时制宜 |
1.2 因地制宜 |
1.3 因人制宜 |
2.注意食物药物之间的禁忌 |
3.结果分析 |
4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收集资料 |
1.2 整理资料 |
1.3 录入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挖掘软件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2.3 操作步骤 |
3 研究结果 |
3.1 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
3.1.1 四气统计 |
3.1.2 五味统计 |
3.1.3 归经统计 |
3.2 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
3.3 常用药类频次统计 |
3.4 常用药物剂量分析 |
3.4.1 丹参的剂量分析 |
3.4.2 茯苓的剂量分析 |
3.4.3 党参的剂量分析 |
3.4.4 川芎的剂量分析 |
3.4.5 瓜蒌的剂量分析 |
3.4.6 半夏的剂量分析 |
3.4.7 麦冬的剂量分析 |
3.4.8 黄芪的剂量分析 |
3.4.9 当归的剂量分析 |
3.4.10 五味子的剂量分析 |
3.5 基于关联规则的常用药对挖掘 |
3.6 基于关联规则的常用药对配伍研究 |
3.6.1 “川芎-丹参”药对 |
3.6.2 “丹参-党参”药对 |
3.6.3 “麦冬-丹参”药对 |
3.6.4 “丹参-瓜蒌”药对 |
3.6.5 “麦冬-五味子”药对 |
3.6.6 “丹参-黄芪”药对 |
3.6.7 “薤白-瓜蒌”药对 |
3.6.8 “丹参-茯苓”药对 |
3.6.9 “丹参-五味子”药对 |
3.6.10 “丹参-当归”药对 |
3.6.11 “半夏-茯苓”药对 |
3.6.12 “半夏-丹参”药对 |
3.6.13 “赤芍-丹参”药对 |
3.6.14 “薤白-丹参”药对 |
3.6.15 “川芎-黄芪”药对 |
3.6.16 “半夏-瓜蒌”药对 |
3.6.17 “党参-茯苓”药对 |
3.6.18 “党参-当归”药对 |
3.6.19 “党参-黄芪”药对 |
3.6.20 “丹参-枳壳”药对 |
3.7 基于聚类分析的新方挖掘 |
讨论 |
1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所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探讨 |
1.1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所用药物的四气探讨 |
1.2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所用药物的五味探讨 |
1.3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所用药物的归经探讨 |
2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物探讨 |
3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类探讨 |
4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物剂量探讨 |
5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常用药对及其配伍探讨 |
6 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新方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方药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通窍救心油不同途径给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内皮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义与特点 |
二、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研究与发病机制 |
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
四、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血清ET、NO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概况 |
一、胸痹心痛病因病机 |
二、胸痹心痛辨证分型 |
三、胸痹心痛辩证论治 |
四、中医外治法在胸痹心痛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通窍救心油的研究概况 |
一、通窍救心油的组方来源 |
二、通窍救心油的适应征与禁忌症 |
三、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的相关研究基础 |
四、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的相关临床成果 |
第四节 舌下给药途径的研究概况 |
一、舌与心的关系 |
二、舌下给药的相关特点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诊断标准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剔除标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概述 |
二、随机分组 |
三、药物、试剂与仪器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 |
六、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二、内皮功能的比较 |
三、炎症指标的比较 |
四、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 |
五、心电图疗效比较 |
六、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七、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八、血液流变学分析 |
九、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疗效分析 |
一、内皮功能结果评价 |
二、炎症指标的结果评价 |
三、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分析 |
四、心电图疗效评价 |
五、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六、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第三节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附件 |
(4)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1 心脏神经症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 |
1.1.2 发病机制的研究 |
1.1.3 诊断的研究 |
1.1.4 治疗的相关研究 |
1.2 心脏神经症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
1.2.1 病名 |
1.2.2 定义 |
1.2.3 病因病机 |
1.2.3.1 胸痹心痛的病因 |
1.2.3.2 胸痹心痛的病机: |
1.2.4 辨证分型 |
1.3 总结 |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西医诊断标准 |
2.1.3 中医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剔除标准 |
2.1.7 脱落标准 |
2.1.8 终止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 |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3.1 观察方法 |
2.3.3.2 疗效指标 |
2.3.3.3 安全指标 |
2.2.3.4 不良事件记录处理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2.5 统计结果 |
2.5.1 试验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5.1.1 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
2.5.1.2 病程构成情况比较 |
2.5.1.3 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
2.5.1.4 治疗前HAMD评分分布情况比较 |
2.5.1.5 治疗前HAMA积分分布情况比较 |
2.5.1.6 治疗前心率次数的情况比较 |
2.5.2 疗效结果 |
2.5.2.1 治疗前后HAMA总积分的比较 |
2.5.2.2 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R)的比较 |
2.5.2.3 治疗前后HAMD总积分的比较 |
2.5.2.4 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R)的比较 |
2.5.2.7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次数水平比较 |
2.5.2.8 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
2.5.2.7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 |
讨论及结论 |
3.1 讨论 |
3.1.1 立题背景 |
3.1.2 立题依据、导师观点 |
3.1.3 方药解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
3.1.3.1 方解 |
3.1.3.2 二仙汤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3.1.4 临床疗效分析 |
3.1.5 安全性分析 |
3.1.6 复发情况分析 |
3.2 结论 |
3.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加味二仙汤的临症运用研究及心脏神经症的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一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 |
附表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
附表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
附表4:中医症状积分量表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收集 |
1.1.1 专着医案收集策略 |
1.1.2 论着医案收集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资料整理 |
1.3.1 数据的初步提取 |
1.3.2 数据的规范化 |
1.4 建立数据库 |
2 研究方法 |
2.1 分析工具 |
2.2 分析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第一章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概述 |
1 常用活血类药物剂量统计 |
1.1 川芎 |
1.2 延胡索 |
1.3 郁金 |
1.4 五灵脂 |
1.5 乳香 |
1.6 没药 |
1.7 降香 |
1.8 丹参 |
1.9 红花 |
1.10 桃仁 |
1.11 益母草 |
1.12 泽兰 |
1.13 鸡血藤 |
1.14 土鳖虫 |
1.15 莪术 |
1.16 三棱 |
1.17 水蛭 |
1.18 穿山甲 |
2 常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小结 |
2.1 剂量汇总 |
2.2 剂量对比 |
2.3 剂量小结 |
第二章 丹参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丹参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丹参组方规律研究 |
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丹参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丹参的剂量研究 |
3.2 丹参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丹参的配伍研究 |
第三章 川芎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川芎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川芎组方规律研究 |
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川芎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川芎的剂量研究 |
3.2 川芎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川芎的配伍规律研究 |
第四章 水蛭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水蛭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水蛭组方规律研究 |
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水蛭处方治疗疾病频次 |
2.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水蛭的剂量研究 |
3.2 水蛭的主治疾病研究 |
3.3 水蛭的配伍研究 |
第五章 土鳖虫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
1 土鳖虫配伍研究 |
1.1 高频药物统计 |
1.2 高频药物分类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鳖虫组方规律研究 |
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
2.1 土鳖虫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
2.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
2.3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
3 小结 |
3.1 土鳖虫的剂量小结 |
3.2 土鳖虫的主治疾病小结 |
3.3 土鳖虫的配伍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规律讨论 |
1.1 国医大师对剂量的阐释 |
1.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特点 |
1.3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策略 |
1.4 《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 |
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规律讨论 |
2.1 活血药配伍的主要形式 |
2.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策略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展望 |
结语 |
创新性与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综述一“瘀血”学说的源流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相关名词术语含义及公式 |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录4 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方剂来源书目 |
致谢 |
(7)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第一章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概述 |
1 基本概念 |
2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及敦煌医方的概况 |
3 敦煌医方类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
第二章 角药的概述 |
1 基本概念 |
2 角药的源流 |
3 角药的发展简史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收集资料 |
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敦煌独立角药方研究 |
1 解表角药 |
2 泻下角药 |
3 和解角药 |
4 清热角药 |
5 温里角药 |
6 补益角药 |
7 固涩角药 |
8 理气角药 |
9 理血角药 |
10 祛风角药 |
11 祛湿角药 |
12 祛痰角药 |
13 开窍角药 |
第五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形式 |
1 “七情”配伍 |
2 相对关系配伍 |
3 生克理论配伍 |
4 归经理论配伍 |
第六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结构探析 |
1 桥梁结构 |
2 链条结构 |
3 三角结构 |
4 单双结构 |
第七章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角药研究 |
1 五脏“体用”、“补泻”法则与药物性味的联系 |
2 五脏病证与“体用”的关系 |
3 五脏组方释义 |
4 小结 |
第八章 敦煌角药的临床应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宋金元时期胸痹证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古今胸痹认识概要 |
1.1 古代对胸痹的认识 |
1.2 古今胸痹心痛二者合一,胸痹包含心痛论 |
1.3 现代中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
1.3.1 胸痹与冠心病相当或等同 |
1.3.2 胸痹包括冠心病为主的多类疾病 |
1.3.3 认为胸痹是其他类疾病而非为心脏疾病 |
1.3.4 胸痹不应该作为具体病名的观点 |
2.宋金元时期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及医学发展特点 |
2.1 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
2.1.1 政治方面 |
2.1.2 经济方面 |
2.1.3 科学技术方面 |
2.1.4 社会思想因素 |
2.2 主要医学发展特点 |
3.宋金元医学文献记载胸痹的概况 |
3.1 宋金元时期与医家和着作纳入的时间界定 |
3.1.1 宋金元时期年代的时间界限 |
3.1.2 跨时代医家与书籍的纳入标准 |
3.2 胸痹相关资料的查找与整理介绍 |
3.2.1 文献查找过程与结果 |
3.2.2 书籍与相关条文记载与筛选 |
4.宋金元时期对胸痹概念与病因病机的认识特色 |
4.1 胸痹概念的认识 |
4.2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发挥 |
4.2.1 突出因虚致病 |
4.2.2 注重因寒致病 |
4.2.3 因水饮停留所致 |
4.2.4 因气与血致病 |
4.2.5 饮食所伤所致 |
4.2.6 精神情志与疲劳忧虑的影响 |
4.2.7 房劳过度,肾气不足所致 |
4.2.8 因热所致 |
5.宋金元时期对胸痹临床症状的认识 |
5.1 典型胸痹症状的认识:“坚满痞急” |
5.2 非典型胸痹症状的认识 |
5.2.1 胸痹噎塞 |
5.2.2 胸痹短气 |
5.2.3 胸痹心背痛 |
5.2.4 胸痹心下坚痞急痛 |
5.3 其他特殊的胸痹伴随症状 |
5.3.1 胸痹肌痹皮痛 |
5.3.2 胸痹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 |
5.3.3 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 |
5.3.4 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不下 |
5.3.5 胸痹作为五隔病的一个症状 |
6.治则治法的认识 |
6.1 对宋金元以前的传承 |
6.2 宋金元时期新建立的治法 |
6.2.1 活血化瘀法 |
6.2.2 痰瘀同治法 |
6.2.3 芳香温通法 |
6.2.4 补益心神法 |
6.2.5 寒热并用法 |
6.2.6 外治疗法 |
7.方药运用特色 |
7.1 本草类药与方治疗胸痹研究 |
7.1.1 远志苗治疗胸痹 |
7.1.2 文蛤治疗胸痹 |
7.1.3 韭菜根治疗恶血胸痹 |
7.1.4 瓜蒌实治疗胸痹 |
7.1.5 枳实治疗胸痹 |
7.1.6 治中汤治疗胸痹 |
7.1.7 小草丸治疗胸痹 |
7.2 从方剂研究用药规律 |
7.2.1 源于《金匮要略》的变方 |
7.2.2 源于《深师方》的变方 |
7.2.3 源于《肘后备急方》、《小品方》的变方 |
7.2.4 宋金元新增的方 |
7.3 从药物使用研究 |
7.3.1 药物使用情况分类统计分析 |
7.3.2 从单味药物使用频率来认识 |
7.3.3 追源部分药物在治疗胸痹的功效 |
8.外治疗法治疗胸痹的初步认识 |
9.讨论 |
9.1 宋金元方药运用特点及其启示 |
9.1.1 方证对应与药证(症)对应相结合的方药运用特点 |
9.1.2 宋金元治疗方药运用特点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 |
9.2 宋金元时期对胸痹认识与汉唐时期对胸痹认识的比较 |
9.2.1 汉唐时期及以前对胸痹的认识概况 |
9.2.2 宋金元对胸痹认识的继承与发展 |
9.3 宋金元时期胸痹认识与现代疾病的联系 |
9.3.1 中医病证名与现代疾病的关系现状 |
9.3.2 宋金元胸痹症状认识与现代疾病关联探索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文献 中医对于胸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方(药)证”与“辨方(药)证论治”在本文中的含义 |
1.1 中医学中“证”与“证候”概念的古今更替 |
1.2 “方证”和“药证”中“证”的含义 |
1.3 本文所探讨方(药)证辨证体系的含义——以“征”代“证” |
2 经验、实证和归纳逻辑 |
2.1 经验和实证 |
2.2 归纳逻辑 |
3 中日医学的承嬗离合脉络 |
3.1 我国医学自宋至近代的演进与《伤寒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
3.2 日本汉方医学的演进及与我国医学的关系 |
第一章 我国古代本草学着作中经方药证雏形及对经方药物的研究视角 |
1 选择本草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2 以经方证药用的本草学着作概况 |
3 各部着作中蕴含的药证雏形概况 |
3.1 《本草图经》 |
3.2 《本草衍义》 |
3.3 《神农本草经疏》 |
3.4 《本经逢原》 |
3.5 《神农本草经读》 |
3.6 《本经疏证》 |
3.7 《长沙药解》 |
3.8 《经证证药录》 |
3.9 《本草思辨录》 |
4 近代以前我国医家对经方用药的研究视角 |
4.1 对“所以然”的探求 |
4.2 视《内经》为经方的源头 |
5 近代以前我国本草学着作中体现出的经方用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
5.1 迷信经典 |
5.2 歧见横生 |
第二章 吉益东洞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简介 |
1 吉益东洞生平简介 |
2 医学观——求实 |
2.1 眼见为实 |
2.2 实证亲试 |
3 医论医说 |
3.1 疾医论 |
3.2 方证相对论 |
3.3 万病一毒论 |
4 与我国医家截然不同的“药能”观 |
4.1 药皆毒,毒即能 |
4.2 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药证是“药能”的最终结论 |
4.3 欲正方法者,先详药能——药证和方证之间的关系 |
5 东洞着作简介 |
5.1 方证三部曲 |
5.2 《药征》——东洞药证和方证体系的奠基之作 |
第三章 东洞药证体系的确立 |
1 《药征》的编撰体例 |
1.1 药征(主治、旁治) |
1.2 考征 |
1.3 互考 |
1.4 辨误 |
1.5 品考 |
2 药证的推导方法——归纳法的应用 |
2.1 药证的探求依赖于归纳法的原因 |
2.2 归纳法在药征确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
3 东洞药征的类型和特点 |
3.1 药征的类型 |
3.2 药征的特点 |
4 东洞药证体系的严谨和疏漏 |
4.1 严谨(合理性) |
4.2 疏漏 |
5 从归纳法角度审视药(方)证辨证体系 |
5.1 东洞与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应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比较 |
5.2 从东洞与排除归纳法创始者培根思想的相同点谈起 |
5.3 “归纳问题”的挑战——辨方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联 |
第四章 东洞方证体系的构建 |
1 药证在构建方证中的作用 |
2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
2.1 基于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主药原则 |
2.2 基于类方的增损离合原则 |
2.3 实证亲试原则 |
3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意义 |
3.1 提高方证的辨识度 |
3.2 把握核心证、拓展方用 |
3.3 临证中药证对方证的统领作用 |
3.4 通过药证可发掘其他古经方的方证 |
4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机械性 |
4.1 方证的系统质属性 |
4.2 方证的非唯一性 |
5 方证三部曲的相互补充 |
第五章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利弊及后世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1 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 |
1.1 优点 |
1.2 不足 |
2 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
2.1 日本汉方家对东洞蔑视理论的批判 |
2.2 近现代日本古方派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修正 |
3 后世医家对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
3.1 对原有方(药)证的细化 |
3.2 对原有方证的引申 |
3.3 新方(药)证的确立 |
3.4 方证——疾病谱的确立 |
3.5 方证——体质对应关系的探索 |
4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对近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10)风药在心脉病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风药分类及其在心脉病证中的应用 |
讨论 |
四、对药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药膳系统评价[D]. 张彦君.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D]. 刘德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通窍救心油不同途径给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内皮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D]. 郑耿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常敏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D]. 田广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D]. 叶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宋金元时期胸痹证治文献研究[D]. 阮庭秀.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D]. 姜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风药在心脉病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杨雪卿,王显.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