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

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

一、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芳[1](2021)在《胃复康方治疗湿热浊瘀型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胃复康方联合西医治疗湿热浊瘀型轻中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协同治疗HTGP提供有效方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浊瘀型轻中症HTGP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胃复康方治疗,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中医证候、理化指标(血清TG、TC、Amy、WBC、CRP、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MCTSI评分、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1)组间对比,同期治疗第3天、第7天,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项中医证候积分:(1)组间对比:同期治疗第3天、第7天,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黏结或不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除第3天两组纳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对比:两组治疗第3天、第7天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理化指标:(1)组间比较:同期治疗第3天、第7天,观察组血清TG、WBC、CRP、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除第3天,两组TC、Amy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内比较,两组第3天、第7天的血清TG、WBC、CRP、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第3天Amy、T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1)组间比较,同期治疗第3天、第7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ISAP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天M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MCT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内比较,两组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TSI评分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善程度相当;治疗1周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1)胃复康方联合西医治疗湿热浊瘀型轻中症HTGP患者,能有效地改善临床各项证候,缓解肠麻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胃复康方联合西医治疗湿热浊瘀型轻中症HTGP患者,SIRS早期有效降低血清TG、TC、Amy、WBC、CRP、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樊凰玉[2](2020)在《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鼻胃管和鼻空肠管两种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腹内压以及临床指标影响的差异,为其在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参考。方法:(1)干预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ICU住院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胃管组n=19例)和B组(空肠管组n=19例)。采用的干预方法:A组为常规治疗+经鼻胃管注入100ml生大黄液,每天3次;B组为常规治疗+经鼻空肠管注入100ml生大黄液,每天3次。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静脉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预防感染、皮硝全腹外敷以及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如呼吸机辅助呼吸、CRRT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肾功能等。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2、3、5、7天腹内压的变化及大便次数,观察第1、7天血淀粉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SIRS评分、BISAP评分、APACHE II评分、ACS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预后转归的差异。(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因为有不同时间点的观察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四分位距(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第1、2、3、5、7天腹内压的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间的腹内压下降率均有增加,有统计学差异(F=51.414,P<0.001),两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800,P=0.036),A组和B组两组间腹内压下降率有统计学差异(F=9.316,P=0.004),第2、3、5、7天腹内压下降率B组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腹内压值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F=35.855,P<0.001);第3天腹内压A组(15.58±3.06)mmHg和B组(13.26±3.75)mmH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08,P=0.044),第5天腹内压A组(13.84±3.58)mmHg和B组(11.58±3.12)mmH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079,P=0.045),其他时间腹内压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A组和B组腹内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605,P=0.196),两组间统计学无差异(F=3.327,P=0.077)。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均有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F=28.211,P<0.001),两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340,P=0.84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4.445,P=0.042)。(2)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血淀粉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比较:A组血淀粉酶:第1天为(864.11±499.5)、第7天为52.5(34.25,70),B组血淀粉酶:第1天为(594.84±500.26)、第7天为57(41.5,73.5),两组患者血淀粉酶第1天和第7天相比均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第1天为(14.05±5.201)、第7天为14.36(13,19.69);B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第1天为(15.95±8.229)、第7天为11(9,15)65)。(3)入院第1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评分比较:(1)APACHEII评分:A组第1天为(13.16±4.18)分、第7天为(11.80±5.93)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第1天为(11±3.786)分、第7天为(8.28±3.409)分,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1),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SIRS评分:A组第1天为3(2,3)分、第7天为3(2,4)分,B组第1天为2(1.5,3)分、第7天为2(2,3)分,两组内及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差异(P>0.05)。(3)BISAP评分:A组第1天为3(2,4)分、第7天为3(2,4)分,B组第1天为2(2,3)分、第7天为2(2,3)分。两组内及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差异(P>0.05)。(4)两组患者ACS发生率:A组为42.1%,B组为1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4.886,P=0.027)。(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转归:A组监护室住院时间为14(9,31)天、B组监护室住院时间为9(6.75,12.25)天,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A组总住院时间为26(19,56)天,B组总住院时间为22(21.5,27.5)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98);A组17人好转出院,2人死亡出院,B组19人均好转出院,无统计学差异(?2=2.111,P=0.146)。结论:(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患者经鼻胃管及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均可有效通便及降低患者腹内压,早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腹内压。(2)经鼻胃管及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均可降低血淀粉酶水平,但1周内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不明显。(3)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降低患者APACHEII评分,但对SIRS评分、BISAP评分无明显差异。(4)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降低ACS发生率,减少监护室住院时间,但对患者总住院时间及预后转归无差异。(5)本研究结果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黄注入途径选择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吴瑕[3](2020)在《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MAP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炎症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变化趋势,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了解清解化攻法治疗MAP的临床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清解化攻法治疗M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MAP患者,结合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抑酸、抑酶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解化攻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体征(肠鸣音)变化情况;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炎症指标、肠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比较,依据评定本病的疗效标准,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同(P>0.05)。(2)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较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改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炎症指标方面,两组间同期相比,两组间炎症指标在入院1周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提示观察组对炎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4)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浓度同期相比,两组入院1周变内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第7天的血清DAO浓度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提示观察组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对照组。(5)血清D-乳酸浓度同期相比,两组入院1周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血清D-乳酸浓度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第7天时,两组患者血清D-乳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经1周治疗后均可有效保护肠屏障功能。(6)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较对照组显着缩短(P<0.05),提示观察组在缩短治疗周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上联合清解化攻法的应用可有效改善MAP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更好的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肠屏障功能。(2)清解化攻法治疗MA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肠蠕动,保护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有关。(3)清解化攻法对MAP中医治疗方案的处方用药、药物剂量及给药方式加以明确,保证了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可推广性强,有利于扩大中医药的影响范围,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急危重症疾病中的重大协同作用。

季双双[4](2020)在《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发生于腹部术后,表现为机械性、动力性共存的肠梗阻类型。该病发生率较高,诊断难度较大,极易误诊误治,强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多数学者主张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增加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因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胃肠下合穴及芒硝脐敷疗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探究针药结合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探索临床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新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护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肥皂水灌肠,酌情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相关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胃肠下合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联合芒硝脐敷,共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血钠、钾离子水平及临床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分布、原发病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入路、麻醉方式、影像学资料及入组时白蛋白分布水平进行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均衡性,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肠功能恢复及血清CRP、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症状积分评价:治疗组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总症状积分评价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功能评价: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1)血清CRP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血清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B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及第7天AL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钠、血钾水平: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第1天、治疗第3天、第7天测定钠、钾离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有效率: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够促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蠕动,调节肠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加快肠功能恢复时间,快速缓解肠梗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临床应用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廖健思[5](2020)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ET/NO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i NOS的表达,ET、NO含量的水平及ET/NO比值的影响,阐明安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约200-250g,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组、IL-10(西药组)组、安胰颗粒(中药组)组共四个大组,每大组30只SD大鼠;每大组又分为3h、6h、12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SD大鼠。SAP组大鼠造模前12h禁食不禁水,予左旋精氨酸(L-Arginine)溶液腹腔注射,150mg/100g,每小时一次,共三次,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IL-10组于造模前腹腔注射10000U rh IL-10预处理后造模(方法同SAP组);安胰颗粒组于造模前3天予安胰颗粒(8g/kg,相当于临床每天推荐剂量的5倍)灌胃处理,每天一次,共3天后造模(方法同SAP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时间节点为SAP组最后一次腹腔注射,每组大鼠在3h、6h、12h予1%戊巴比妥(50mg/kg)麻醉后处死大鼠,摘取胰腺组织。一部分胰腺组织固定于4%甲醛溶液中,用于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中NF-κBp65、i NOS的表达;另一部分胰腺组织加入适量PBS溶液充分匀浆后,迅速以3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保存于-20℃冰箱中,用于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ET、NO水平。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胰腺组织切片可见完整胰腺小叶结构,极少数切片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SAP组可见胰腺小叶间水肿明显,小叶结构模糊不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泡细胞出现广泛坏死,间质小血管壁出血坏死,红细胞溢出;安胰颗粒组及IL-10组胰腺组织病理在胰腺小叶结构完整性及小叶间水肿程度,坏死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较SAP组减轻。(2)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1)与正常组相比,SAP组NF-κBp65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SAP组相比,IL-10组及安胰颗粒组NF-κBp65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但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相比,SAP组i NOS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SAP组相比,IL-10及安胰颗粒组i NOS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但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SAP组ET、NO含量显着增加(P<0.01);与SAP组相比,IL-10组及安胰颗粒组ET、NO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但安胰颗粒与IL-10组相比,ET、NO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ET/NO比值:与正常组相比,SAP组ET/NO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SAP组相比,IL-10组及安胰颗粒组ET/NO比值有明显降低(P<0.01),但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安胰颗粒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理损伤,起到保护胰腺组织作用;2.安胰颗粒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i NOS的表达,以及降低血管活性物质ET、NO的含量,纠正ET/NO的失衡,起到改善胰腺微循环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陈建宏[6](2020)在《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的作用,探索两者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延伸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上腹部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和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淀粉酶(AMY)水平并进行疾病综合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上腹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肠蠕动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上腹压痛、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hs-CRP、TBIL、ALT、GG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TBIL、AL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hs-CRP、GGT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患者有助于促进胰腺炎症消除及消化道功能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ERCP术后治疗效果。

刘凤斌,胡玲,陈苏宁,唐旭东,劳绍贤,陈斌,李培武,侯政昆,庄昆海,文艺,姚思梦,黄远程,张长荣,温艳东,王凤云,吕林[7](2020)在《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文中认为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分为急性胰腺炎(a cute pancreatitis,AP)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AP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其中重症AP患者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功能衰竭等多

张吉丹[8](2019)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监测胃肠功能指标、胃肠功能相关评分及炎症指标等,初步探索健脾消胀方脐部贴敷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消胀方贴敷神阙穴,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完善基本信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等,记录入组时及疗后第7日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D-乳酸(D-Lactate,D-LAC)水平、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肠鸣音。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础资料对两组入选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是否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疾病、感染灶、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IAP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健脾消胀方对各项指标的干预情况2.1腹围、肠鸣音、IAP干预后两组间腹围、肠鸣音、I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腹围、肠鸣音、IAP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腹围缩小、IAP降低、肠鸣音活跃。2.2 IFABP、D-LAC干预后两组间I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前后血清IFABP水平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D-L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D-LA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胃肠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干预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4综合疗效干预后治疗组有效患者32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患者22例,无效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中医症候积分与疗效评价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预后两组患者MODS发生率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ICU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腹胀腹痛、神疲乏力、大便秘结等气虚腑实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降低了血清IFABP、D-LAC水平,胃肠屏障功能和缺血缺氧状态得到了改善,增强了胃肠动力。且脐部贴敷在临床的可操作性强、适应症广泛。

彭鸿[9](2019)在《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临床观察清解化攻方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常统称SAP)的疗效,探讨清热化湿解毒、活血化瘀攻下为治则的清解化攻方对SAP的疗效及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SAP的协同作用,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早期液体复苏、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早期肠内营养、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改善胰腺微循环、维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解化攻方(内服、灌肠)设定为观察组。治疗后同期相比两组的综合疗效评定,对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情况(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肠内营养等),生化指标(S-Amy、CRP、D-二聚体、PAF、动脉血乳酸等),评分情况(APACHE-II评分、BISAP评分和MCTST评分),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依据评定本病的疗效标准,治疗后第7天比较,观察组29例中临床控制19例,6例显着有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56%;对照组28例中临床控制11例,9例显着有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9.29%,经秩和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方面:(1)患者除恶心呕吐外,腹痛、腹胀、肠鸣音积分比较,观察组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2)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肛门排气及开放肠内营养所需时间比较,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3)两组症状、证候量化积分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患者S-Amy、CRP、PAF、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两组间同期相比,两组治疗后S-Amy改善水平相近(P>0.05);第3天、第7天的CRP、PAF、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降低(P<0.05)。(4)从APACHE II评分、BISAP评分和MCTSI评分方面:(1)AP ACHE-II评分:两组间对比,在治疗第3天、第7天时,观察组的APA CHE II评分更明显降低(P<0.05)。(2)BISAP评分:两组间第3天、第7天的BISAP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的治疗对患者的BISAP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3)MCTSI评分:治疗同期相比,第3天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提示第3天时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相近;第7天两组比较P<0.05,说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MCTS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疗效显现。(5)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P<0.05)。结论(1)在西医治疗上加用清解化攻方能更有效地缓解SAP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肠麻痹,助胃肠、胰腺功能恢复,降低CRP、D-二聚体、PAF、动脉血乳酸水平,维护脏器功能稳定,降低机体评分,治疗上比单用西医治疗SAP有明显优势。(2)清解化攻方对SAP疗效作用机制考虑与改善胰腺局部微循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蠕动、肠道屏障修复、防止菌群易位有关。(3)清解化攻方治疗SAP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重大协同作用。

张洁慧[10](2019)在《基于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从肠道屏障功能的角度客观评价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揭示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和优点。方法:本研究选取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口服/灌肠。治疗时间为1周。记录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炎症指标(WBC、PCT、IL-6、CRP)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ET、D-LAC、DAO)水平。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其中3例患者因住院时间小于1周,予以剔除,实际共纳入57例,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7例。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WBC、PCT、IL-6、CRP、ET、D-LAC、DAO等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WBC、PCT、IL-6、CR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6水平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CRP水平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5.治疗后两组ET、D-LAC、DAO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DAO水平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AC水平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改善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优势。

二、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胃复康方治疗湿热浊瘀型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HTGP的认识
        1.1 HTGP的定义
        1.2 HTGP的流行病学
        1.3 HTGP的病因与相关发病机制
        1.4 西医对HTGP的治疗
    2 中医对HTGP的认识
        2.1 HTGP的中医病名认识
        2.2 HTGP的病因病机
        2.3 HTGP的辨证分型
        2.4 中医对HTGP的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3.4 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3.5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对比
        3.6 血清Amy水平对比
        3.7 血清TG、TC水平对比
        3.8 血清CRP、WBC水平对比
        3.9 血清D-二聚体、动脉血乳酸水平对比
        3.10 APACHE-Ⅱ、BISAP评分对比
        3.11 MCTSI评分对比
        3.12 住院时间比较
        3.1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导师对湿热浊瘀型HTGP的认识
        1.1 高脂血症与体质的关系
        1.2 高脂血症与饮食代谢的关系
        1.3 高脂血症与脾的关系
        1.4 高脂血症与肝的关系
        1.5 高脂血症与肾的关系
        1.6 高脂血症与湿浊、痰凝、瘀血的关系
        1.7 HTG与 HTGP的关系
        1.8 湿热浊瘀型与HTGP的关系
        1.9 湿热浊瘀型HTGP与胃复康方的关系
    2 胃复康方的组方分析
    3 胃复康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3.1 改善微循环和血脂代谢作用
        3.2 抗炎、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产生作用
        3.3 促进胃肠动力和修复胃肠道粘膜作用
        3.4 抑制胰酶作用
        3.5 调节机体免疫作用
    4 胃复康方对HTGP的可能作用机制
    5 胃复康方对湿热浊瘀型HTGP的影响和疗效分析
    6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生大黄
        1.3.2 重症急性胰腺炎
        1.3.3 腹内高压
        1.3.4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研究设计
        2.2.1 样本量确定
        2.2.2 分组方法
        2.2.3 具体实施方法
    2.3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
        2.3.1 导管的选择
        2.3.2 操作者
        2.3.3 判断方法
    2.4 研究工具与观察指标
        2.4.1 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调查表
        2.4.2 病情的评分
        2.4.3 观察指标
        2.4.4 安全性评价
    2.5 伦理原则
    2.6 临床资料收集
        2.6.1 人口学和疾病资料的收集
        2.6.2 病情评分的收集
    2.7 质量监控
        2.7.1 置管方法
        2.7.2 设计阶段
        2.7.3 研究人员培训
        2.7.4 实施阶段
    2.8 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2.9 统计学方法
    2.10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3.2 腹内压结果分析
        3.2.1 两组患者腹内压比较
        3.2.2 两组患者腹内压下降率比较
    3.3 两组患者大便次数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
    3.5 两组患者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
        4.1.1 人口学资料
        4.1.2 临床资料
    4.2 中药生大黄对SAP的疗效
        4.2.1 不同注药途径对腹内压和大便次数的影响
        4.2.2 不同注药途径对血淀粉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4.3 中药生大黄不同注药途径对病情评估评分影响
        4.3.1 APACHE II评分
        4.3.2 SIRS评分
        4.3.3 BISAP评分
    4.4 中药生大黄不同注药途径对ACS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AP的研究概况
        1.1 中医对AP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AP病因、病机的探讨
        1.3 AP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1.4 AP的中医治疗方法
        1.4.1 AP的中医疗法的有效性
        1.4.2 中药内服法
        1.4.3 中医外治法
        1.4.4 中医综合疗法
    2 现代医学对AP的研究进展
        2.1 AP的历史沿革及流行病学研究
        2.2 AP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2.1 AP的定义
        2.2.2 AP诊断标准
        2.2.3 AP的评分系统
        2.3 AP的病因
        2.4 AP的发病机制
        2.4.1 胰腺自身消化学说
        2.4.2 炎症介质释放
        2.4.3 肠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
        2.4.4 其他
        2.5 AP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病因分型方法
        2.2.1 .胆源性
        2.2.2 酒精性
        2.2.3 高脂血症性
        2.2.4 其他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4.1 临床症状及体征
        2.4.2 炎症指标
        2.4.3 肠屏障功能指标
        2.4.4 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
        2.4.5 疗效评价标准
        2.4.6 安全性观察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性别、年龄比较
        4.2 病因比较
        4.3 脱落病例
        4.4 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4.5 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
        4.6 炎症指标比较
        4.7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比较
        4.7.1 血清DAO浓度变化情况
        4.7.2 血清D-乳酸浓度变化情况
        4.8 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4.9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导师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机总结
    2 清解化攻法简介
        2.1 清解化攻方
        2.2 芒硝散组成
        2.3 清解化攻方制作工艺
        2.4 清解化攻法的特点
    3 本研究各项结果分析
        3.1 清解化攻法对MAP症状改善分析
        3.2 清解化攻法对MAP体征改善分析
        3.3 清解化攻法对MAP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3.4 清解化攻法对MAP炎症指标的影响
        3.5 清解化攻法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4 清解化攻法改善轻症AP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机制探讨
    5 清解化攻法优势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缩略词表或索引
综述 急性胰腺炎中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进展
        1. EPISBO的概念
        2. EPISBO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3. EPISBO的发病机制
        4. EPISBO的临床特点
        5. EPISBO的治疗
        6. EPISBO的预防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古籍文献溯源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药对EPISBO的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 安全性评价
        4. 随访
        5. 临床试验步骤
        6. 统计学处理
        7. 技术路线图
        8. 质量控制
    临床研究结果
        1. 基础资料
        2. 基线资料比较
        3. 疗效指标评价
        4.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5. 随访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本研究方案实施依据
        3. 本研究的优点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试验流程图
附录2 CONSORT 2010对照检查清单
致谢
个人简介

(5)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ET/NO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SAP的认识
        1.1 概述
        1.2 致病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
    2 中医学对SAP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SAP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与分期
        2.4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2 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后切片观察
        2.3 大鼠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
        2.4 大鼠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表达结果
        2.5 大鼠胰腺组织ET、NO含量水平及ET/NO比值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安胰颗粒组方分析
    1 SAP模型的选择
        1.1 SAP实验动物的选择
        1.2 SAP大鼠造模方法的选择
    2 安胰颗粒拟方依据
    4 IL-10对SAP的影响
    5 NF-κB信号通路对SAP微循环的影响
        5.1 ET、NO对微循环的影响
    6 实验小结
        6.1 安胰颗粒对SAP大鼠病理改变的影响
        6.2 安胰颗粒对SAP大鼠微循环因子的影响
    7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 NF-κB 信号通路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西医诊断
        五、严重程度分级
        六、西医治疗
        七、内镜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第二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
        一、对胰腺解剖的认识
        二、病名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分型
        五、中医治疗
    第三节 中西医对推按运经仪的认识
        一、机理
        二、临床应用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案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四、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比较
    第三节 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机制探讨
        三、不足与展望
结语
论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样本量估计
    附录3 随机抽样表
    附录4 随机数字表
    附录5 推按运经仪治疗图片
    附录6 ERCP治疗图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论文提纲范文)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及定义
流行病学特征
诊断及特征
    1.西医诊断 参照文献[6-10]的标准。
        1.1 诊断要点
        1.1.1 临床表现:
        1.1.2 诊断标准:
        1.2 辅助检查
        1.3 鉴别诊断
        1.3.1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1.3.2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1.3.3 肠梗阻:
        1.3.4 肠系膜血管栓塞:
        1.3.5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1.3.6 宫外孕破裂:
        1.3.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中医辨证
        2.1 辨证要点
        2.2 分型
        2.2.1 急性期
        2.2.2 恢复期
治疗
    1.治疗原则
    2.西医治疗
        2.1 一般治疗
        2.2 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抑制剂应用
        2.3 营养支持
        2.4 抗感染
        2.5 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2.6 手术治疗
        2.7 其他治疗
    3.中医内治法
        3.1 急性期
        3.1.1 肝郁气滞证
        3.1.1.3 中成药
        3.1.2 肝胆湿热证
        3.1.2.3 中成药
        3.1.3 腑实热结证
        3.1.3.3 中成药
        3.1.4 瘀热(毒)互结证
        3.1.4.3 中成药
        3.1.5 内闭外脱证
        3.1.5.3 中成药
        3.2 恢复期
        3.2.1 肝郁脾虚证
        3.2.1.3 中成药
        3.2.2 气阴两虚证
    4.外治法
        4.1 中药灌胃、灌肠
        4.1.1 大黄:
        4.1.2 大承气汤或柴芩承气汤加减:
        4.2 中药外敷
        4.2.1 芒硝:
        4.2.2 六合丹:
        4.2.3 双柏散:
        4.3 针灸治疗
并发症预防
预防调摄

(8)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不良事件监测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资料收集
    2.3 治疗方案
    2.4 观测指标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3.2 胃肠功能
    3.3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评价
    3.4 预后的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4 分析与讨论
    4.1 疗效分析
    4.2 健脾消胀方组方分析
    4.3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4.4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治疗进展
    4.5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认识
    4.6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4.7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文献综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监测指标与评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3 --APACHE II评分表
附录4 --SOFA评分表
附录5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9)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SAP的认识
    2 中医学对SAP的认识
    3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安全记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不良反应
    5 讨论
        5.1 导师对SAP早期高强度综合治疗的提出
        5.2 导师对清解化攻方治疗SAP早期湿热毒瘀型的学术思想
        5.3 清解化攻方的功效分析
        5.4 灌肠疗法的选择应用
        5.5 本研究清解化攻方对SAP的影响
        5.6 清解化攻方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5.7 总结
    6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患者知情同意书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病例脱落与剔除标准
        1.1.6 终止实验标准
        1.1.7 不良事件观察
        1.1.8 安全性评价
        1.1.9 伦理学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分组
        1.2.2 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2.4 指标检测方法
        1.2.5 统计学处理
        1.2.6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结果
        1.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1.3.2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1.3.3 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1.3.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1.3.5 两组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1.3.6 安全性评价
2.讨论
    2.1 现代医学对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2.3 肠道屏障功能检测
    2.4 大承气汤的研究进展
    2.5 选题依据
    2.6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依据
    2.7 研究的不足
    2.8 研究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综述 大承气汤治疗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CRF表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伦理学批件
致谢

四、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胃复康方治疗湿热浊瘀型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D]. 陈小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D]. 樊凰玉. 南昌大学, 2020(08)
  • [3]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D]. 吴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D]. 季双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ET/NO影响的实验研究[D]. 廖健思.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D]. 陈建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刘凤斌,胡玲,陈苏宁,唐旭东,劳绍贤,陈斌,李培武,侯政昆,庄昆海,文艺,姚思梦,黄远程,张长荣,温艳东,王凤云,吕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4)
  • [8]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D]. 张吉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清解化攻方治疗湿热毒瘀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观察[D]. 彭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张洁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