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镜下碘染对食管非典型增生和早期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郭佳奇,李慧,白玉贤[1](2021)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早癌患者100例(早癌组)、200例发生食管癌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的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i-Scan联合放大内镜下、白光内镜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指标。结果 i-Scan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88.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82.5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28.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9.00%;白光内镜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57.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6.0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6.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7.00%;i-Scan对上述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can对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5.50%)与白光内镜(2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对100例食管早癌患者、200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诊断的IPCL分型与病理类型对比,结果显示:100例食管早癌患者中有12例诊断为A型、将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2例诊断为B1型,将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4例诊断为B1型;白光内镜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57.00%,特异性为56.00%;i-Scan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82.50%;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97.00%。结论 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王淼[2](2021)在《Plexin-A4和P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文中认为背景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多与饮食过快、过烫、吸烟、饮酒、遗传及亚硝酸盐刺激等有关。在我国,食管癌分型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多数已处在疾病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已失去手术时机的病人,需采用放疗、化疗等保守手段,但治疗效果欠佳,病人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目前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疗法已初见成效。因此,通过神经丛素-A4(Plexin-A4)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等免疫标志物检测肿瘤进展的研究很有意义。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lexin-A4和PD-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食管鳞癌病人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的关系及独立危险因素,总结其一般规律,期望对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Plexin-A4和PD-1的基因在20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采用2-△△Ct法计算对应的mRNA表达量,以Graphpad 5.0软件描绘mRNA表达水平的点状分布图,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测Plexin-A4和PD-1蛋白在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染色情况,总结阴性及阳性表达规律,采用SPSS软件分析和病理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定性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Plexin-A4、PD-1是否呈阳性表达等因素下和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Cox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的方法分析并确定预后独立危险因子。结果PD-1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X±S=1.47±0.9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X±S=0.48±0.32),两者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lexin-A4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X±S=0.95±0.62)略高于癌旁组织(?X±S=0.36±0.26),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lexin-A4在食管鳞癌组织的细胞质中染色加深,PD-1在食管鳞癌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中深染色,在癌旁5cm食管粘膜组织中染色较浅或基本不染色。通过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分析得出,Plexin-A4蛋白的表达与浸润程度(P=0.011)的差异明显相关;PD-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P=0.004),浸润程度(P=0.021),淋巴结转移(P=0.024)的差异有明显相关性。食管鳞癌病人中位生存期与分化的程度(P=0.006)、淋巴结是否已有转移(P=0.001)、PD-1表达是否呈阳性(P=0.002)有明显相关性,与Plexin-A4是否呈阳性表达(P=0.227)无明显相关。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低分化程度、已有淋巴结转移、PD-1呈阳性表达(P均<0.05),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PD-1和Plexin-A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较癌旁组织表达量均上调,PD-1更为明显。PD-1可作为食管鳞状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和预后参考指标。
花海洋,蒋海森,郝欣,李常洲,孙志欣,李建辉,王海军,李秀娟,付爱琳,齐静[3](2020)在《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内窥镜检查可疑食管病变患者100例,共138处病变,本文对此100例患者分别采用蓝激光放大内镜、碘染色和蓝激光放大内镜与碘染色相结合三种方式进行进一步检查,并以病变的病理诊断为金指标,分别对三种检查方式的镜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行Kappa一致性检验,配对卡方的McNemar检验,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进行真实性评价,比较3种内镜检查方式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蓝激光放大与碘染色相结合组一致性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高。结论:蓝激光放大与碘染色相结合能提高早期食管癌性病变的诊断率。
舒梅铃,荆晓娟,杨彬,王易尚,王能,陈袁,龙晓奇[4](2020)在《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碘染)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2 004例40~<70岁普通人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照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检查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白光下食管黏膜的颜色及碘染后食管黏膜的颜色改变,对异常变化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 2 004例普查对象中,食管病变总发现率为38.8%,其中男性食管病变发现率为42.3%,女性为36.5%,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共61例(7.85%)。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病变发现率有所升高。结论碘染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促进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诊、早治。
王于梅[5](2020)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灶472处,其中227例采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技术(BLI-ME)、239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分别进行早癌精查,病检确诊及内镜下高度怀疑早癌的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最终以ESD术后病理为最高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BLI-ME、NBI-ME两种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炎症269处,萎缩或肠化生12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处,早癌59处,存在食管多中心癌。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为85.2%、85.1%,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BLI-ME、NBI-ME对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2%、12.8%;敏感度分别为89.3%、90.3%;特异度分别为97.0%、96.2%。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早癌病理诊断一致的比例为96.1%和95.5%,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825。结论BLI-ME、NBI-ME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二者的诊断价值相当。
高亦博[6](2020)在《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多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食管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食管部位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患病率不断上升。食管小细胞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其治疗方案主要参考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主,但并未形成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共识。此前有研究报道提出了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在遗传上具有相似性,但未能解释食管小细胞癌与食管鳞癌在神经内分泌分化,疾病进程,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且,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至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本研究试图通过集成多组学分析来确定食管小细胞癌潜在的驱动因素,描述分子亚型及其肿瘤微环境的初步特征。方法:我们对46例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配对组织的新鲜冰冻样本或石蜡样本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部分重要的基因突变、标志性的转录因子进行了 PCR验证和免疫组化验证。对DNA和RNA层面的多组学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包括高频体细胞突变的统计、基因融合和剪切异常分析、基因和信号通路富集等,并与已发表的食管鳞癌、食管腺癌、小细胞肺癌等相关癌种的突变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我们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中发现TP53(85%)和RB1(98%)存在非常高频率的失活突变。其他的统计学显着意义的驱动基因突变发生在NOTCH1,EP300和FBXW7基因上。RB1基因可以通过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失活,包括基因组变异,剪接异常和蛋白质完全失去表达。Notch信号通路的多个重要基因也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发生较高频率的突变失活。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转录组特征与小细胞肺癌非常相似,并提出了新的潜在治疗靶标。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基因组改变以抑癌基因TP53和RB1的失活突变为主,具有与小细胞肺癌非常相似的基因突变谱和差异表达特征,但与食管鳞癌的相似度不高。背景: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多种实体瘤中都有文献报道与患者生存情况有关。但是,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预后价值尚无明确报道。方法:本研究是食管鳞癌患者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了 2005年至2008年间468名在我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历中记载的术前检查结果,计算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淋巴细胞比率(M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比较SII和其他临床常用炎症相关因子对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区分能力。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均与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总生存(OS)有相关性,SII,NLR和PLR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对于OS,SII、NLR、PLR三个指标的危险比(HR)、95%置信区间(CI)、P值分别为:SII危险比(HR)=1.604,95%置信区间(CI)1.247-2.063,P<0.001;NLR 的 HR=1.396,95%%CI 1.074-1.815,P=0.013;PLR 的 HR=1.370,95%CI1.067-1.758,P=0.013;对于 DFS,SII 的 HR=1.681,95%CI1.307-2.162,P<0.001;NLR 的 HR=1.376,95%CI 1.059-1.788,P=0.017;PLR 的 HR=1.398,95%CI 1.089-1.794,P=0.009。SII 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LR,PLR和 MLR(分别为 0.553、0.540、0.532 和 0.521)。结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是食管鳞癌外科治疗患者的预后指标,且预后价值略优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MLR(单核-淋巴细胞比率)。并且,SII在Ⅰ-Ⅱ期/Ⅲ期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亚组分析中仍具有预后意义。
王东悦[7](2019)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治中的内镜下食管碘染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治中的内镜下食管碘染应用。方法 72例接受内镜检查的食管黏膜可能病变患者,实施内镜下碘染检查。将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详细记录,对比分析相应的病理临床检查及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具体的着色结果 ,行多处活检,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在接受碘染检查前, 72例患者怀疑病变点共91处, 3种不同特征性变化可基本的表现出来: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黏膜呈现出显着性的增厚、混浊等;②色泽发生明显性的变化,例如红区、充血、呈灰白斑样等;③黏膜表面呈小结节突状、较为粗糙、呈颗粒状。在行碘染后, 56例出现显着不规则形状(例如地图状、树枝状、点状)的淡染区和无染色区共82处。≥2处无染色区以及淡染区有24例,且有较为广泛的病灶分布。有多数病灶集中于食管的中断中。在碘染总数中,中及重度非典型增生之上患者占34.72%(25/72)。结论针对早期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碘染检查,临床检诊率较高,可取得较理想的检出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伟鹏,陈思远,陈继理,韦继青,李爱芳,李学民,张立玮[8](2019)在《27994例正常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磁县地区无症状人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各级别癌前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在2005~2018年期间,连续13年对磁县7个乡镇27 994例40~69岁的无症状人群进行胃镜普查,并取病变部位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诊断。结果:检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及其各级别癌前病变患者各2 819例、343例、213例,其中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患者分别为234例、95例、2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人数占该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92. 7%;对应早期癌分别为194例、56例、20例,占相应恶性肿瘤的83%、59%、77%。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是严重威胁该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无症状人群内镜普查极大地提高了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及救治率,为本地区肿瘤防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马伟钦,林少斌,陈钦明,陈伟平[9](2019)在《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简单的病理活检;观察组采用复方碘溶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操作,对不染色区域、染色区域、可疑部位进行活检。结果经过不同的病理检查后,观察组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后发现早期食管癌8例(20.0%),轻中度非典型增生20例(50.0%),重度非典型增生3例(7.5%);对照组早期食管癌3例(7.5%),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5例(37.5%),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2.5%),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进行诊断,可以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魏娅[10](2019)在《具核梭菌在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及癌组织中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7位,死亡率为第6位。我国食管癌占全球发病率的55.0%,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6位,且约90%以上的食管癌以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如何能找到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靶标,以便预警和及早发现食管癌,完成其早诊、早治,从而延长食管癌的生存,一直是肿瘤临床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具核梭杆菌(具核梭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简称F.nucleatu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G-)专性无芽孢厌氧杆菌,广泛分布于人类及其他生物体内,存在于感染的牙髓牙周和其他炎症性病灶中,与厌氧菌临床感染关系密切。还可引起如心肌炎、化脓性关节炎、扁桃体炎、阑尾炎、肝溃疡以及脑、皮肤等多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F.nucleatum含量较正常组织显着增加,并促进结直肠癌的化疗耐药,可预测结直肠癌化疗后是否复发,判断预后。F.nucleatum在食管鳞癌的研究较少,有关F.nucleatum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唾液、粪便及癌组织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目的:探索F.nucleatum在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及癌组织的感染状况,分析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4月28日至2018年9月26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获取口腔唾液、粪便及癌组织样本,分别抽提细菌DNA,Q-PCR法检测F.nucleatum在三种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45例非癌人群的唾液、粪便及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F.nucleatum在三种样本的表达差异,分析F.nucleatum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M法分析癌组织的F.nucleatum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和鳞癌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明显高于唾液及粪便中的F.nucleatum丰度(0.142±0.207 vs 0.040±0.066及0.0002±0.0010);食管鳞癌患者唾液中F.nucleatum丰度高于粪便(0.040±0.066 vs 0.0002±0.0010,P<0.01)。2.非癌人群唾液、粪便和食管正常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比较:正常食管组织及唾液中F.nucleatum丰度均高于粪便中的F.nucleatum丰度(0.031±0.024、0.028±0.030 vs 0.003±0.015,均P<0.05);正常食管组织与唾液之间F.nucleatum丰度相当(0.031±0.024 vs 0.028±0.030,P>0.05)。3.F.nucleatum在食管鳞癌患者和非癌人群的唾液、粪便和组织中表达比较:组织样本中F.nucleatum的丰度病例组高于对照组(0.142±0.207 vs0.031±0.024,P<0.05);唾液样本中F.nucleatum的丰度病例组稍高于对照组(0.040±0.066 vs 0.028±0.030,P=0.159);粪便样本中F.nucleatum的丰度(病例组)稍低于对照组(0.0002±0.0010 vs 0.003±0.015,P=0.249)。4.同一个体不同组织来源样本中F.nucleatum丰度的一致性分析:食管鳞癌患者,唾液中F.nucleatum的丰度与癌组织中比较,有一致性,但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5,P=0.01);非癌对照人群中唾液F.nucleatum丰度与食管正常组织比较,有一致性,但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27,P=0.023);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粪便与组织、粪便与唾液之间F.nucleatum丰度无一致性(P>0.05)。5.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食管鳞癌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与p TNM分期有关。10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 TNM分期为I期患者的F.nucleatum感染率为28.6%;II期感染率为21.1%;III期感染率为57.1%;IV期感染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9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p N分期、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755、0.281、0.572、0.807、0.545、0.324)。结论:获取口腔唾液、粪便及癌组织样本,分别抽提细菌DNA,Q-PCR法检测F.nucleatum在三种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45例非癌人群的唾液、粪便及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F.nucleatum在三种样本的表达差异,分析F.nucleatum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M法分析癌组织的F.nucleatum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二、内镜下碘染对食管非典型增生和早期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碘染对食管非典型增生和早期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i-Scan联合放大内镜、白光内镜检查方法 |
1.3 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i-Scan、白光内镜诊断不同病理学类型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比较 |
2.2 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不同病理学类型食管病变诊断的IPCL分级与病理结果对比 |
2.3 诊断价值分析 |
2.5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2)Plexin-A4和P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Semaphorin-Plexin 通路、PD-1/PD-L1 通路与肿瘤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种检查方式对3种类型食管病变的诊断一致性: |
2.2 3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性病变、非癌性病变的诊断一致性: |
2.3 3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性病变、非癌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Youden指数: |
3 讨论 |
(4)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普查及碘染 |
1.2.2 结果判断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 004例普查对象经碘染后食管黏膜病变发现情况 |
2.2 777例食管发现病变对象活检病理诊断结果 |
3 讨论 |
(5)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上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筛查和精查诊断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多组学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附录 |
第二部分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食管鳞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文献综述 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高亦博 简历 |
(7)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治中的内镜下食管碘染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8)27994例正常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胃镜检查方法 |
1.2.2 内镜下观察分类 |
1.2.3 随访复查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食管病变检出结果 |
2.2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贲门病变检出结果 |
2.3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胃部病变检出结果 |
3 讨论 |
(9)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具核梭菌在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及癌组织中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食管癌的概述 |
1.1.2 食管癌筛查 |
1.1.3 微生物与食管癌 |
1.1.4 F.nucleatum简介及临床研究 |
1.1.5 总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样本 |
2.3 实验器材 |
2.4 实验试剂 |
2.5 数据收集 |
2.6 研究方法 |
2.6.1 唾液、粪便样本DNA提取 |
2.6.2 特异性扩增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和鳞癌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比较 |
3.2 非癌人群唾液、粪便和食管正常组织中F.nucleatum丰度比较 |
3.3 F. nucleatum 在食管鳞癌患者和非癌人群的唾液、粪便和组织中表达比较 |
3.4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来源样本中F.nucleatum丰度的一致性分析 |
3.5 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
3.5.1 组织中cut-off值的设定 |
3.5.2 癌组织中F.nucleatum感染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6 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食管癌简介 |
4.2 口腔微生物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
4.3 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的研究 |
4.4 F.nucleatum与食管鳞癌病人的生存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内镜下碘染对食管非典型增生和早期鳞癌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李佳,郭佳奇,李慧,白玉贤.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02)
- [2]Plexin-A4和P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D]. 王淼.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3]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花海洋,蒋海森,郝欣,李常洲,孙志欣,李建辉,王海军,李秀娟,付爱琳,齐静. 河北医学, 2020(12)
- [4]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 舒梅铃,荆晓娟,杨彬,王易尚,王能,陈袁,龙晓奇.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1)
- [5]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D]. 王于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多组学研究[D]. 高亦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治中的内镜下食管碘染应用分析[J]. 王东悦.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5)
- [8]27994例正常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分析[J]. 王伟鹏,陈思远,陈继理,韦继青,李爱芳,李学民,张立玮.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11)
- [9]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马伟钦,林少斌,陈钦明,陈伟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11)
- [10]具核梭菌在食管鳞癌患者唾液、粪便及癌组织中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 魏娅.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