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酸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闫威东[1](2021)在《有机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对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养殖中粪污产生量大和污染物浓度高是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铜、锌等重金属元素的排泄及在土壤-作物中的转移和蓄积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源头减量、提高畜禽的利用率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在蛋鸡和肉鸡日粮中减量使用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和植酸酶,评估其对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量的影响。试验一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67周龄海兰褐蛋鸡86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Cu、Zn和Mn添加量分别为10、90和90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减量添加无机和有机源Cu(8 mg/kg)、Zn(32 mg/kg)和Mn(32 mg/kg)的日粮。测定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组织相关指标,进行代谢试验测定Cu、Zn利用率。结果表明,降低Cu、Zn和Mn添加量对蛋鸡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P>0.05),而第4周有机组平均产蛋率和产蛋量有升高的趋势(P<0.10),显着提高第2周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改善第8周Cu Zn-SOD活力(P<0.05);减量添加无机源微量元素蛋鸡第4周肝脏Cu、Zn和Mn含量显着降低(P<0.05);试验第8周,减量添加无机和有机微量元素组Cu的表观利用率显着提高(P<0.05),Cu、Zn和Mn排泄量降低。试验二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肉杂鸡4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Cu添加量为8 mg/kg),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和4 mg/kg Cu和1200 U/kg植酸酶。测定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组织相关指标,进行代谢试验测定Cu、Zn利用率。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降低Cu添加量并添加植酸酶可以促进第3周肉鸡胫骨的生长以及矿物元素的沉积,而第6周各组间胫骨发育无显着性变化(P>0.05),各组间肝脏Cu和Zn沉积量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添加植酸酶后,肉鸡第3周Ca、P、Cu、Zn和Mn的表观生物学利用率显着提高(P<0.05),且排泄量均低于对照组,添加4 mg/kg Cu组表观利用率最高,第6周两试验组Cu、Zn和Mn的表观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减量添加Cu、Zn和Mn对蛋鸡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显着改善了Cu和Zn表观利用率,降低粪便Cu和Zn排泄量;饲料中添加1200U/kg植酸酶可以提高Cu、Zn和Mn的表观利用率,促进1-21天肉鸡肝脏和胫骨中Cu、Zn沉积,减少粪便Cu、Zn排放。
陈中伟[2](2021)在《植酸酶耐热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异源高效表达》文中提出植酸酶又称肌醇六磷酸水解酶,能够通过水解反应将植酸或植酸盐降解,生成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在饲料、食品和环境保护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植酸酶的热稳定性和表达水平,本实验利用易错PCR技术构建E.coli植酸酶突变体文库,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三株热稳定性显着提高的E.coli植酸酶APPA突变体,根据其氨基酸序列使用SWISS-MODEL和Swiss-Pdb Viewer进行三维建模和突变位点结构分析,并且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出多基因剂量耐高温植酸酶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工程菌,将其接种于3.6 L发酵罐进行放大发酵。主要结果如下:(1)应用基于易错PCR随机突变的分子进化技术对E.coli来源的植酸酶APPA进行突变,连接在p ET22b(+)载体上,转化于E.coli BL21(DE3)构建植酸酶突变体文库,并用钼蓝法高通量筛选热稳定性较野生型显着提高的突变体,结果显示,三株突变体经90°C高温处理5 min后酶活分别为:APPA1为1.923 U·m L-1、APPA2为3.354 U·m L-1、APPA3为3.746 U·m L-1,野生型菌株高温处理后未检测出酶活,表明三株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较野生型有很大提高。(2)通过测序获得突变体的核酸序列,经过密码子优化后连接在op SP2信号肽和p PIC9K载体上,使用P.pastoris X33作为宿主进行分泌表达。使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分别从最适p H、p H稳定性、最适温度、热稳定性和动力学参数对耐热植酸酶突变体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分别利用SWISS-MODEL和Swiss-Pdb Viewer进行三维建模和突变位点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突变体二级结构上引进新氢键可能是热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因素。(3)以P.pastoris表达质粒p PIC9K-op SP2-op APPA3和改造质粒p PIC9K-(Amp-3’AOX-Xba I-de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单基因剂量表达盒片段和载体片段,使用一步克隆技术构建单基因剂量表达载体,再通过基因剂量反复整合表达质粒构建多基因剂量菌株,通过G418抗性平板和摇瓶筛选获得植酸酶高产菌株。摇瓶结果显示随着植酸酶突变体基因剂量的增加,重组菌株发酵液中的酶活和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单基因剂量菌株N1、双基因剂量菌株N2、三基因剂量菌株N3、四基因剂量菌株N4、五基因剂量菌株N5的酶活分别为24.996 U·m L-1、45.374 U·m L-1、74.921 U·m L-1、106.845 U·m L-1、117.829 U·m L-1,多基因剂量菌株N2、N3、N4、N5的酶活比单基因剂量菌株N1分别提高81.5%、199.7%、327.4%、371.4%。其中四基因剂量菌株N4比酶活达到116.010 U·mg-1,是单基因剂量菌株的2.75倍。(4)将能够高产植酸酶的五基因剂量菌株接种于3.6 L发酵罐进行放大发酵,发酵工艺为:接种时间24 h,接种量10%,诱导菌体浓度OD600为100,诱导温度28°C,甲醇浓度0.5%(v/v),诱导表达时间96 h。最终发酵液的酶活和蛋白含量分别达到1095.051U·m L-1和1.232 mg·m L-1,在诱导72 h时比酶活最高,达到1037.974 U·mg-1。
罗利均[3](2021)在《蜡状芽孢杆菌S458-1解磷机理研究及变异菌选育》文中提出在水产养殖中,磷元素是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必需基础元素,是养殖水体中限制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之一,同时磷元素在水体内过量积累是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稳定状态的转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解磷微生物可将难溶性磷分解成活性磷,土壤相关的解磷微生物已有大量报道,而在国内解磷微生物应用到水产养殖中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蜡状芽孢杆菌S458-1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不同难溶性磷的解磷能力,通过紫外诱导变异提高菌株解磷能力及探究菌株解磷机理,再将变异菌株运用到鲫养殖系统中,验证菌株的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菌株对不同难溶性磷解磷能力探究将蜡状芽孢杆菌S458-1分别接种到以植酸钙、卵磷脂、磷酸钙、焦磷酸钙、多聚磷酸钠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中,在在30℃,180 r/min的条件下发酵,测定1-7d发酵液活性磷浓度。结果显示蜡状芽孢杆菌S458-1对植酸钙、卵磷脂、磷酸钙、焦磷酸钙、多聚磷酸钠五种难溶性磷都具备解磷能力,并且对植酸钙、多聚磷酸盐解磷效果较好,分别达到了55.7 mg/L和58.5 mg/L,对卵磷脂解磷效果较差,仅有18.6 mg/L。2、诱变、筛选解磷效果更强的解磷菌株通过紫外线—氯化锂诱导变异,固体培养基打孔筛选,得到一株解植酸钙能力更强的菌株,固体培养基中的解磷圈可达到25.40 mm。菌株对植酸钙、磷酸钙、焦磷酸钙等解磷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植酸钙发酵液中活性磷浓度相较于原菌株提高了29.3%,磷酸钙发酵液中活性磷浓度相较于原菌株提高了28.0%,焦磷酸钙发酵液中活性磷提高了26.5%,变异菌株解磷能力有较大提升。变异菌株上清液中植酸酶活力也有增强,达到了30.19 U/L,比原菌株提高了28.8%。3、对菌株解磷机理的探究在植酸钙、卵磷脂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植酸酶、磷酸酶抑制剂,以不添加抑制剂为对照,结果表明:当植酸酶、磷酸酶被抑制后,植酸钙、卵磷脂发酵液中活性磷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这证明了菌株分解植酸钙、卵磷脂是通过分泌植酸酶、磷酸酶来进行的。将变异菌与原菌株分别加入难溶性磷培养基中发酵,变异菌株对植酸钙、磷酸钙、焦磷酸钙等难溶性磷的解磷能力均有显着的提升,并且变异菌发酵液的p H值显着低于原菌株,表明变异菌能分泌有机酸的量与菌株解磷能力呈正相关。通过对两株菌的植酸酶基因phy C、磷酸酶基因pho A、pqq E基因的PCR扩增测序比对,结果显示菌株phy C基因存在差异,第81、89、148位氨基酸发生变异,该区域位于植酸酶结构功能域,变异菌增加2个对金属钙离子的结合位点。4、变异菌株对鲫养殖系统的安全性验证将变异菌与原菌株添加到鲫养殖系统中,两株菌对鲫生长无显着影响,对鲫血清AKP、POD、GPT无显着影响;添加菌株可以降低鲫血清GOT活性,表明菌株对鱼体肝脏无损伤作用;添加菌株可以显着降低血清及肝脏MDA活性,表明菌株对机体有益,可以增强鱼体抗氧化能力。此外添加变异菌的水体活性磷浓度显着高于原菌株与对照组,表明变异菌株实际应用价值高于原菌株。
郑紫薇[4](2021)在《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通过研究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消化率、胫骨钙磷、氮磷和氨气排泄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其降低氮磷排泄的应用效果。确定在蛋鸡饲粮中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的适宜添加量,为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提供蛋鸡生产实践依据。本试验选用产蛋率无差异且健康的70周龄京粉蛋鸡1056只,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11组,每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6只鸡。1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正常磷、蛋白水平);2组为负对照组,饲喂低磷低蛋白日粮;3~11组为试验组,在低磷低蛋白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500 U/kg、1 000 U/kg、10 000U/kg)×微生态制剂(0.1 g/kg、0.5 g/kg、1.0g/kg)。试验期为 8 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试验结果显示:1)生产性能: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产蛋率、日耗料量、蛋重、料蛋比)无显着影响(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降低料蛋比(P<0.05),1.0 g/kg微生态制剂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0.1g/kg微生态制剂组(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产蛋率、料蛋比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的产蛋率与正对照组无显着影响(P>0.05),4~11与负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正对照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8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2)蛋品质: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蛋品质无显着影响(P>0.05),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蛋鸡的蛋品质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3)养分表观消化率: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5)。1 000U/kg植酸酶组的钙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1 000 U/kg、10 000U/kg植酸酶组的磷表观消化率与正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有显着差异(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提高蛋白消化率(P<0.05)。0.5 g/kg、1.0 g/kg微生态制剂组的蛋白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P<0.05),1.0 g/kg微生态制剂组显着高于0.1 g/kg微生态制剂组。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磷、蛋白消化率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的磷消化率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8组显着高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8组的蛋白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P<0.05),与3组、4组差异显着(P<0.05),与其他试验组无显着差异(P>0.05)。4)胫骨钙磷: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胫骨钙磷无显着影响(P>0.05),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胫骨钙磷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5)氮、磷、氨气排泄: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降低氮磷排泄(P<0.05)。1 000 U/kg、10 000 U/kg植酸酶组的磷排泄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均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10 000U/kg植酸酶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降低氮排泄(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1.0g/kg微生态制剂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0.5g/kg微生态制剂组(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氮、磷、氨气排泄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6组、8组、11组的磷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3组、5组(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均显着低于正对照组,8组、10组、1 1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1 1组显着低于3组(P<0.05)。试验组的氨气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6)血清生化指标:①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着影响血清磷含量、AKP活性(P<0.05)。1 000U/kg植酸酶组的血清磷含量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P<0.05)。1 000 U/kg、10 000 U/kg植酸酶组的AKP活性显着降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血清钙、血清磷、总蛋白含量以及AKP活性无显着(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血清磷含量、AKP活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3组的血清磷含量显着降低于正对照组,其他试验组均与正对照组无显着差异,7组、8组显着高于3组。7组、8组的AKP活性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3组、4组(P<0.05)。7)根据磷排泄拟合二次曲线估测蛋鸡最佳试验组为8组,根据氮排泄拟合二次曲线估测蛋鸡最佳试验组为11组。8)经计算经济效益,蛋鸡饲喂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1 000 U/kg和微生态制剂1.0 g/kg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在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 000 U/kg植酸酶+1.0 g/kg微生态制剂较好,在保证蛋鸡的营养需要上,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表观养分消化率,降低氮、磷和氨气排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姚兴兰[5](2020)在《维生素E和植酸酶性状聚合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和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玉米籽粒中高活性的α-生育酚含量较低,而且玉米籽粒中的磷主要是以有机磷—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不能有效吸收利用。因此,饲料中需要添加合成的DL-α-生育酚醋酸酯和无机磷或者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使得饲料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未被消化的植酸磷还会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磷污染。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多基因串联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法转化玉米,获得了维生素E含量和植酸酶酶活均提高、且具有草铵膦抗性的转基因玉米材料,并对转基因玉米的分子特征、农艺性状以及籽粒营养成分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含有多基因表达盒的表达载体pCAMBIA3301ZTAO和pCAMBIA3301ZTGHAO,载体pCAMBIA3301ZTAO含有胚特异性启动子13387驱动、Glb1终止子终止的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ZmTMT表达盒,胚乳特异性启动子123387驱动、LEG1终止子终止的植酸酶基因AO表达盒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CaMV35S polyA终止子终止的草铵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三个表达盒;载体pCAMBIA3301ZTGHAO含有上述三个表达盒和胚特异启动子2941驱动、NOS终止子终止的大豆尿黑酸植基转移酶基因Gm HPT表达盒共四个表达盒。采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侵染玉米幼胚,获得了具有草铵膦抗性的转基因玉米ZTAO和ZTGHAO转化体。ZTAO转化体有2个转化事件;ZTGHAO有4个转化事件。ZTAO和ZTGHAO的转基因植株与自交系郑58/昌7-2杂交获得F1,然后郑58/昌7-2再回交5代,自交2代获得BC5F3。2、Southern blot初步推断ZTAO-1#和ZTGHAO-1#的外源插入均为1个拷贝;ZTAO-1#和ZTGHAO-1#的5’端和3’端侧翼序列均已分析清楚:ZTAO-1#插入位点为>chromosome:AGPv4:8:8179701353,处于基因间隔区,插入导致外源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分别缺失93 bp和131bp;ZTGHAO-1#的插入位点为>chromosome:AGPv4:7:6967877,处于基因间隔区,插入导致外源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分别缺失258 bp和18 bp;缺失未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ZmTMT,AO,GmHPT,Bar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材料。3、ZTAO、ZTGHAO转基因玉米籽粒中90%以上的γ-生育酚转化成α-生育酚,其中ZTAO-1#,2#的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51.58 mg/kg和66.18 mg/kg,是对照的4.9倍和6.3倍,ZTGHAO-1#、2#、3#、4#的α-生育酚含量分别达到54.91 mg/kg、52.32 mg/kg、44.73 mg/kg和37.54 mg/kg,是对照的5.4倍、5.17倍、4.42倍和3.6倍。ZTGHAO-1#,2#,3#,4#籽粒中维生素E总量达到101.03 mg/kg,96.99 mg/kg,86.24 mg/kg和66.07 mg/kg,是对照的1.37倍、1.31倍、1.17倍和1.09倍。4、ZTAO-1#,2#籽粒中植酸酶酶活分别为10884.74 U/kg和12864.53 U/kg;ZTGHAO-1#,2#,3#,4#籽粒中植酸酶酶活分别达到9104.70 U/kg,10412.16 U/kg,14509.70 U/kg和15549.37U/kg。5、ZTAO-1#籽粒中主要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粗脂肪、粗蛋白、干物质、钙与对照相比未发生显着变化,ZTAO-2#和ZTGHAO-1#,2#,3#籽粒中的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总体稍高于对照,但未产生任何不利影响;ZTAO和ZTGHAO植株的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穗长等与对照相比也未发生显着变化;ZTAO和ZTGHAO的籽粒萌发率和花粉活性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的ZTAO和ZTGHAO转基因株系,在增加了α-生育酚含量、提高了植酸酶酶活、具有草铵膦抗性的同时,未对玉米本身的农艺性状、种子萌发率和营养成分产生不利影响,将来可以用作玉米杂交种的开发应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丁锐,陈旭辉,李炳学[6](2019)在《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文中提出磷元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之一,开发利用土壤中的磷资源对解决作物的磷素限制意义深远。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其矿化分解并释放有效磷的过程是一个酶促反应,植酸酶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酶。植酸酶在土壤改良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也为土壤植酸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策略。综述了植酸酶的多样性、获取技术、提高产率的策略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土壤植酸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永红[7](2019)在《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及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植酸酶是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破坏植酸对矿物元素的亲和力,从而增加矿物元素的营养效价,但其极易受到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酶活性降低。沸石粉、蒙脱石、凹凸棒石黏土均为常用矿物质黏土类饲料添加剂,为动物提供矿物元素,也被用作稀释剂使用,其多孔结构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情况,根据单因素影响情况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制备黏土/植酸酶复合物,对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在实际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自然沉降法和超声波分散法分别对沸石粉、蒙脱石、凹凸棒石黏土三种黏土进行分散提纯,通过离心去掉上清液和下层非黏土杂质,选择沉淀备用;将其中凹凸棒石黏土进行酸化,制备酸化凹凸棒石黏土,作为本试验的第四种黏土材料。通过分散、分离过程后,获得了更小粒径的黏土。以硫酸铵浓缩沉淀法提取饲用植酸酶,经过层析纯化后最终可得到一定浓度的植酸酶溶液。其次,通过研究单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随pH的增大逐渐减少,酶活性在pH为5时保持最大,随着pH继续增大,酶活性逐渐减小;振荡速率不影响植酸酶的活性,但随着振荡速率增大,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随之增加,在150200r?min-1之间吸附率保持稳定;不同金属阳离子对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以及植酸酶的酶活性影响不同,金属阳离子的加入,与植酸酶竞争黏土表面的吸附位点,导致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减少;Na+和Ca2+对酶的活性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Zn2+对植酸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u2+在低浓度时对植酸酶酶活性无影响,但是浓度增加至0.50 mol?L-1后对植酸酶活性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温度升高,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增加,在3540℃之间酶活性较高。选取pH、温度、黏土添加量与振荡速率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率和相对酶活综合结果,优选出最佳制备条件为pH 5,40℃,黏土添加0.20 g,振荡速率200 r?min-1。通过研究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过程发现,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吸附量与实测吸附量接近;植酸酶在黏土上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模型,植酸酶在沸石粉、蒙脱石、酸化凹凸棒石黏土和凹凸棒石黏土上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34.76 mg?g-1、636.94 mg?g-1、561.80 mg?g-1和595.24 mg?g-1。再次,对制备的四种黏土/植酸酶复合物进行表征和稳定性检测,观察其结构变化。XRD和FT-IR结果显示,已成功制备黏土/植酸酶复合物,且不影响黏土的晶面结构。稳定性试验表明,与饲用植酸酶相比,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蒙脱石/植酸酶复合物和凹凸棒石黏土/植酸酶复合物在60℃下暴露4 h后,相对酶活提高均在16%以上,蛋白酶水解24 h后,相对酶活提高20%以上;酸化凹凸棒石黏土/植酸酶复合物在温度耐受性方面相对酶活提高20%。植酸酶吸附到黏土上后并没有改变自身的pH适应性,且黏土/植酸酶复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属阳离子对植酸酶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评分法对四种黏土/植酸酶复合物进行综合性评价,优选出效果较好的用于实际饲料生产过程。最后,将优选的黏土/植酸酶复合物投放到实际饲料生产加工车间,经过混合、调质、制粒过程后,测量不同调质温度(60℃和70℃)下饲料成品中的植酸酶酶活性和蛋白酶水解耐受性。结果显示,在不同调质温度下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较饲用植酸酶其酶活保留分别高出24.55%和28.29%,其蛋白酶水解6 h后相对酶活高出25.48%,凹凸棒石黏土/植酸酶复合物高出23.12%和22.05%,其蛋白酶水解相对酶活高出33.08%。综上试验结果表明,黏土/植酸酶复合物制备过程简单,稳定性提高,在实际生产中推荐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和凹凸棒石黏土/植酸酶复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饲用植酸酶使用。
宫宇[8](2019)在《耐温植酸酶部分酶学特性及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来源植酸酶的酶学特性和应用效果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选用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引进的最新科研成果的菌种,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和后处理技术,经液体深层发酵提炼精制而成的黑曲霉产植酸酶(耐温型),研究其部分酶学特性,探讨耐温植酸酶在黄羽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为饲料生产的饲用耐温植酸酶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进行以下两个试验。试验一:为了探讨新型耐温植酸酶的酶学特性,本研究对耐温植酸酶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活性随pH值和温度的变化都呈抛物线状,分别在80℃和pH值2.5左右时酶活最高;在85℃处理后依然保持91.2%相对酶活,在90℃以上的高温处理后,酶活损失较大,只保持了39.5%相对酶活;在pH值2处理后依然保持89.4%相对酶活。由此可见,耐温植酸酶对酸性和高温环境具有极强的耐受性,更符合饲料工业化生产的高温和畜禽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应用。试验二:为了探讨耐温植酸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将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528羽,公母各半,随机分成8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1羽。设计8种饲粮,前4种饲粮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5%、0.38%、0.31%、0.24%,后4种饲粮分别在有效磷0.24%的基础饲粮中添加500、750、1000、10000FTU/kg植酸酶。试验期为28天。结果显示:饲粮有效磷水平降低,ADG显着降低(P<0.01),料肉比显着升高。在低磷日粮中一定范围内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提高,黄羽肉仔鸡ADG、ADFI相应显着提高,F/G随之显着下降。饲粮有效磷水平降低,肉仔鸡心脏重、肝脏重呈增加趋势(P>0.05);肌胃重呈降低趋势(P>0.05);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低磷组肝脏指数显着高于加酶组(P<0.01)。饲粮有效磷水平降低,血清钙水平降低显着(P<0.01),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显着(P<0.01);各组血清尿酸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血清尿素氮水平呈降低趋势,各组血清总蛋白无显着差异(P>0.05)。在超量添加植酸酶具有显着提高血清钙水平的效果,血清磷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1);各组血清尿酸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加酶组间血清尿素氮水平呈显着降低(P<0.05)。各组血清总蛋白无显着差异(P>0.05)。饲粮有效磷水平降低,胫长有显着差异,胫围无差异(P>0.05)。胫骨鲜重呈降低趋势(P>0.05);胫骨灰分含量差异显着(P<0.01),胫骨钙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胫骨长显着差异(P>0.05);胫围无显着差异(P>0.05);胫骨鲜重差异显着(P<0.01),胫骨灰分含量差异显着(P<0.01),各组胫骨钙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饲粮有效磷水平降低,饲粮钙利用率差异不显着(P>0.05),饲粮磷利用率差异显着(P<0.01),钙、磷的利用率先提高后降低。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饲粮钙利用率显着提高(P<0.01);饲粮总磷利用率显着提高(P<0.01)。本试验条件下,当有效磷为0.24%情况下,耐温植酸酶最佳添加量为1000FTU/kg。经配方换算,1000FTU/kg耐温植酸酶添加量等效于饲粮中0.11%的有效磷。
杨艳玲[9](2019)在《低鱼粉饲料在花鲈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花鲈幼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体成分、水质理化指标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在花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综合评价其改善水体环境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试验用花鲈400尾,初始鱼重为(13.00±0.02)g,随机将其分成5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置4个重复样,每重复样有20尾的花鲈。养殖期间分别饲喂前期制作的5组试验用饲料,即高鱼粉组G0(鱼粉添加量36%)、中鱼粉组G1(鱼粉添加量31%)、包膜氨基酸组G2(鱼粉添加量31%)、植酸酶组G3(鱼粉添加量31%)和低鱼粉组G4(鱼粉添加量26%),试验饲养时间为42 d,结束试验后立即采集样品并分析。结果显示,与G0组相比,G1、G2和G3组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升高(P<0.05),且饲料系数也显着降低(P<0.05),但G4组与G0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且G2组即当鱼粉为31%,发酵豆粕为20%时,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该比例水平也为本试验花鲈生长性能的最适比例。而与G1组相比,G2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下降(P<0.05)。且G3组的饲料系数低于G1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与G0组相比,G4组中花鲈的肝体比显着下降(P<0.05)。五组间的成活率和肥满度无显着差异(P>0.05)。2.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花鲈体成分的影响在42d的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花鲈的组织样品,测定相关的指标,进行常规的营养成分分析。试验的结果显示,在饲料中用发酵豆粕按照不同比例替代鱼粉及氨基酸和植酸酶对全鱼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总磷和钙含量均无显着的影响,五组间差异不显着。3.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花鲈养殖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在进行饲养试验的同时开始水质试验,每天测定水体温度、p H并记录,每隔一周测定水体的DO(溶氧量)、NH4-N(氨氮)、TN(总氮)、TP(总磷)及NO2-N(亚硝酸盐氮)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五组间的水体p H值、溶氧量和总氮差异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第14 d之后,G2组和G3组的亚硝酸盐氮含量明显低于G0组(P<0.05)。第21 d之后,G2、G3和G4组水体总磷含量明显低于G0组(P<0.05),其中第28 d,G3组的总磷含量比G0组降低26.92%。在第28 d之后,G0组氨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4.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花鲈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水质试验时,每隔一月采集水样,用于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内容OTU分析、相对丰度、α及β多样性分析等。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G0组,其它4个试验组的Ace和Chao 1两个指数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同时对5组水体的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G2组的Shannon指数值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但其它四组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5组水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是5组水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在属水平上,Unclassified占大部分,其次,5组水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分别为,Limnobacter、Sediminibacterium、f-Chitinophagacese、Novosphingobium。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比例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和植酸酶可以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且可以降低养殖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磷的排放,同时可提高养殖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从而促进花鲈养殖水质的改善。
金磊[10](2019)在《饲粮磷真消化率不同的山羊胃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是一种昂贵的饲料原料,它在动物机体骨骼的形成与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动物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消化利用率较低,未被宿主消化的磷会通过粪便的方式排放到环境中,最终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因此,提高动物对饲料磷的消化率,既有利于动物生产,又能节约饲养成本。众所周知,由于反刍动物特殊的生理结构,它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形式有别于单胃动物,其对营养素的消化主要依赖于微生物消化。因此,微生物可能是影响反刍动物饲粮磷消化利用率的因素之一。但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关胃肠道微生物与反刍动物饲粮磷消化利用关系的研究报道。鉴于此,本次试验对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山羊饲粮磷消化率之间关系首次进行了探索。选用28只品种(努比亚黑山羊)、年龄(10月龄)、性别(雌性)和饲养管理均一致的山羊作为试验动物。根据差量法的原理,先进行两期消化试验,测定出山羊对饲粮中磷的真消化率(TDP),每期消化试验持续20天(14天的适应期和6天的消化试验期)。除了在第一期试验日粮中添加Ca CO3和Ca HPO4以满足使用差量法的要求外,两期试验日粮的钙磷比例和日粮的组成保持一致。消化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取瘤胃、真胃、空肠、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于无菌的EP管中,-80℃冻存。根据消化试验数据,采用差量法计算出28只山羊对饲粮TDP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挑选TDP>平均数+0.5*标准差的山羊为高磷消化率表型组(HP),TDP<平均数-0.5*标准差的山羊为低磷消化率表型组(LP)。采集HP(8只)和LP组(8只)共16只试验动物的瘤胃、真胃、空肠、结肠和盲肠5个胃肠部位内容物样品提取其微生物总DNA。然后以微生物总DNA为模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针对细菌16S r RNA的V4高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借助Illumina Hi Seq 300PE测序平台对PCR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用QIIME等软件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SPSS软件对HP组和LP组的数据进行组间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8只山羊的TDP在68.38%-92.82%之间高度变异(变异系数(CV)为8.17%),平均值为83.28%±6.81%;HP组和LP组山羊TDP平均值分别为89.45%±2.86%和78.42%±1.21%,组间差异极显着(P<0.001)。此外,HP组山羊血液磷的含量显着(P<0.05)高于LP组;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各指标在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胃肠道细菌的组成,在门水平上,瘤胃和皱胃相对丰度最高的均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瘤胃:HP 62.84%,LP 58.43%;皱胃:HP 45.10%,LP 44.28%),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瘤胃:HP 29.44%,LP 33.20%;皱胃:HP 29.44%,LP 33.20%)。结肠、盲肠和空肠的优势菌门一致,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厚壁菌门(空肠:HP 66.69%,LP 62.22%;结肠:HP 66.22%,LP 59.35%;盲肠:HP 64.92%,LP 54.05%),其次为拟杆菌门。3).LP组和HP组胃肠道微生物的结构与组成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门水平,皱胃LP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30.70%)显着高于HP组(22.55%)(P<0.05),结肠LP组Verrucomicrobia,Lentisphaerae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组(P<0.05);在属水平上,瘤胃中HP与LP组共有11个菌属的相对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LP组8个菌属(Ruminococcus2;Prevotella1;RuminococcaceaeUCG-010;Saccharofermentans;RuminococcaceaeUCG-014;Mog-ibacterium;RuminococcaceaeNK4A214group;Eubacteriumnodatumgroup和FamilyXIIIUCG-002)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组(P<0.05),其它3个菌属(Se lenomonas1;Treponema2和Prevotella)显着低于HP组(P<0.05)。皱胃中,H P组与LP组共有12个菌属存在显着差异,其中LP组的12个属(RikenellaceaeRC9gutgroup、LachnospiraceaeND3007group、Saccharofermentans、Ruminoc-occus1、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group、Ru-minococcaceaeUCG-014、L achnospiraceaeXPB1014group、Desulfovibrio、La-chnoclostridium10、Anaerov orax、Papillibacter、RuminococcaceaeUCG-004和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高于HP组(P<0.05)。在空肠,HP与LP组共有7个菌属存在显着差异,其中LP组5个菌属(Prevotella、RikenellaceaeRC9gutgroup、Fibrobacter、Desulfov ibrio和Clostridiumsensustricto1)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HP组(P<0.05),2个属(Victivallis和Ruminococcus2)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组(P<0.05)。在结肠,LP组Victivallis和RuminococcaceaeUCG-014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组(P<0.05)。在盲肠,LP组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HP组(P<0.05)。4).TDP与微生物相对丰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在瘤胃中,TDP与Rumi noc-occaceaeUCG-010、Ruminococcus2和RuminococcaceaeUCG-014的相对丰度呈显着负相关,与Selenomonas1和Prevotella呈显着正相关。在皱胃中,T DP与10个菌属(LachnospiraceaeND3007group、Saccharofermentans、Rumino coc-cus1、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group、RuminococcaceaeUCG-014、L achnospiraceaeXPB1014group、Desulfovibrio、Anaerovorax和Pap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在空肠,TDP与Fibrobacter、Desulfovibrio、Vi-ctivallis和Ruminococcus2呈显着正相关;与Prevotella和Clostridiumsensustricto1的相对丰度的相关性则正好相反。此外,TDP与结肠Victivallis和Ru mi-nococcaceaeUCG-014(r=-0.626,P<0.05)的相对丰度呈显着负相关;与盲肠De 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呈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山羊对饲粮磷的真消化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高、低磷真消化率组的山羊在瘤胃、皱胃、空肠、盲肠和结肠中均存在相对丰度显着差异的微生物,其中皱胃中组间显着差异的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依次是瘤胃、空肠、结肠和盲肠;不同胃肠段均存在与宿主饲粮磷的真消化率显着相关的微生物,其中皱胃中个数最多,其次是瘤胃。因此,胃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影响山羊饲粮磷消化率的因素之一。
二、植酸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酸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对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铜锌在畜禽生产中的在应用 |
1.1.1 铜锌的吸收代谢 |
1.1.2 铜、锌的生物学作用 |
1.2 铜、锌应用的环境效应 |
1.2.1 铜、锌的利用效率 |
1.2.2 铜、锌排放对环境的不良效应 |
1.3 畜禽生产中铜、锌减量控制技术 |
1.3.1 源头减量添加 |
1.3.2 提高利用效率 |
1.3.3 酶制剂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试剂耗材和仪器 |
2.3.1 试验试剂 |
2.3.2 试验耗材 |
2.3.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设计 |
2.4.1 试验一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 |
2.4.2 试验二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铜、锌排泄的影响 |
2.5 测定方法 |
2.5.1 生产性能的测定 |
2.5.2 蛋品质测定 |
2.5.3 血液指标测定 |
2.5.4 骨密度检测 |
2.5.5 钙、磷与微量元素的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 |
3.1.1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
3.1.2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
3.1.3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 |
3.1.4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组织铜、锌沉积量的影响 |
3.1.5 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蛋鸡排泄的影响 |
3.2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 |
3.2.1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3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体组织铜、锌沉积的影响 |
3.2.5 不同水平铜与植酸酶对肉鸡排泄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有机微量元素对家禽生产的影响 |
4.1.1 有机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2 有机微量元素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 |
4.2 植酸酶对家禽生产的影响 |
4.2.1 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2 植酸酶对肉鸡机体代谢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 有机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对鸡铜、锌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1 有机微量元素对蛋鸡铜、锌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2 植酸酶对肉鸡铜、锌利用效率的影响 |
5 结论 |
6 课题创新与展望 |
6.1 课题创新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植酸酶耐热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异源高效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酸酶 |
1.1.1 植酸酶简介 |
1.1.2 植酸酶的制备 |
1.1.3 植酸酶的应用 |
1.2 P.pastoris表达系统 |
1.2.1 P.pastoris表达系统简介 |
1.2.2 P.pastoris高密度发酵策略 |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种及药品 |
2.2 主要仪器 |
2.3 分子生物学操作 |
2.3.1 E.coli BL21(DE3)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PCR扩增E.coli植酸酶APPA基因 |
2.3.3 易错PCR扩增E.coli植酸酶APPA基因 |
2.3.4 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
2.3.5 E.coli质粒DNA的提取 |
2.3.6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4 细胞培养 |
2.4.1 培养基 |
2.4.2 培养方法 |
2.5 分析方法 |
2.5.1 菌体浓度的测定 |
2.5.2 植酸酶活力测定 |
2.5.3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5.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2.5.5 植酸酶突变体的三维建模与突变位点分析 |
2.6 植酸酶野生型及突变体的纯化 |
2.7 植酸酶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性质测定 |
2.7.1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2.7.2 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2.7.3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植酸酶突变体文库的构建及耐热突变体的筛选 |
3.1.1 E.coli重组表达质粒pET22b(+)-APPA的构建 |
3.1.2 突变体文库的构建 |
3.1.3 耐热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
3.2 耐热植酸酶突变体的性质研究及突变位点的结构分析 |
3.2.1 P.pastoris表达质粒的构建 |
3.2.2 P.pastoris突变体菌株的构建及表达 |
3.2.3 野生酶和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分析 |
3.2.4 植酸酶突变体的结构模拟及突变位点分析 |
3.3 植酸酶耐热突变体多基因剂量菌株的构建及表达 |
3.3.1 插入单基因剂量菌株的构建 |
3.3.2 多基因剂量表达菌株的构建 |
3.3.3 植酸酶突变体多基因剂量菌株的摇瓶发酵 |
3.4 植酸酶突变体五基因剂量高表达P.pastoris基因工程菌3.6L罐上发酵 |
3.4.1 P.pastoris基因工程菌在3.6L发酵罐中的生长与表达 |
3.4.2 不同诱导时间样品的SDS-PAGE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蜡状芽孢杆菌S458-1解磷机理研究及变异菌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磷元素在水产上的重要作用 |
1.1.1 磷元素的生物学意义 |
1.1.2 磷在养殖系统中的循环 |
1.2 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1 解磷菌的研究进展 |
1.2.2 解磷菌的种类 |
1.2.3 解磷菌在水产上的应用 |
1.3 微生物解磷机理 |
1.3.1 无机磷解磷机理 |
1.3.2 有机磷解磷机理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蜡状芽孢杆菌S458-1对不同磷源解磷能力探究 |
引言 |
2.1 实验菌株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1 培养基配方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培养及发酵液培养条件 |
2.3.2 活性磷测定方法 |
2.3.3 酶抑制剂添加方法 |
2.3.4 数据分析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标准曲线 |
2.4.2 难溶性磷源解磷效果 |
2.4.3 总磷变化 |
2.4.4 菌株对不同磷源解磷率变化的影响 |
2.4.5 酶抑制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2.5.1 菌株S458-1与土壤解磷菌解磷效果差异 |
2.5.2 植酸酶与磷酸酶分解提高活性磷浓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突变菌株的构建及解磷机理探究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与突变菌株 |
3.1.2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紫外线诱导突变 |
3.2.2 菌株稳定性遗传验证 |
3.2.3 原菌株与变异菌株对不同难溶性磷解磷能力探究 |
3.2.4 植酸酶与磷酸酶活性测定 |
3.2.5 原菌株与变异菌株对不同土壤、底泥解磷能力探究 |
3.2.6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3.2.7 引物设计 |
3.2.8 细菌总DNA提取 |
3.2.9 PCR扩增及测序分析 |
3.2.10 数据分析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诱变时间确定 |
3.3.2 筛选菌株解磷圈及稳定性遗传验证 |
3.3.3 原菌株与变异菌对不同磷源解磷能力 |
3.3.4 发酵液pH变化 |
3.3.5 菌株酶活性变化 |
3.3.6 原菌株与变异菌对不同底泥和土壤解磷能力 |
3.3.7 变异菌株生长曲线变化 |
3.3.8 植酸酶基因PCR电泳图 |
3.3.9 植酸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10 植酸酶二级结构预测 |
3.3.11 植酸酶结构域分析 |
3.3.12 植酸酶三维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4.1 复合诱导方法的适用性 |
3.4.2 微生物解磷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的应用性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实验鲫 |
4.1.3 细菌培养基 |
4.1.4 试剂盒及试剂 |
4.1.5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与管理 |
4.2.2 生长指标的测定 |
4.2.3 鲫血清酶指标的测定 |
4.2.4 鲫肝胰脏酶指标的测定 |
4.2.5 养殖水质测定 |
4.2.6 数据分析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3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的肝胰脏酶的变化 |
4.3.4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养殖水体氮元素的影响 |
4.3.5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养殖水体磷元素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2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3 菌株S458-1及其变异菌株对鲫的肝胰脏酶的变化 |
4.4.4 菌株S458-1及变异菌株对养殖水体氮元素的影响 |
4.4.5 菌株S458-1及变异菌株对养殖水体磷元素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1 引言 |
1.1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
1.2 低磷低蛋白日粮的研究进展 |
1.2.1 磷的生理作用及磷源饲料资源现状 |
1.2.2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及蛋白饲料资源现状 |
1.2.3 低磷低蛋白日粮的应用 |
1.3 植酸与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
1.3.1 植酸与植酸酶 |
1.3.2 植酸酶的活性及影响因素 |
1.3.3 植酸酶在家禽上的应用 |
1.4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1 肠道健康与微生态制剂 |
1.4.2 微生态制剂的生理功能 |
1.4.3 微生态制剂在家禽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
2.3 饲养管理 |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4.1 生产性能 |
2.4.2 消化率测定 |
2.4.3 蛋品质测定 |
2.4.4 氮磷排放量 |
2.4.5 胫骨中的钙、磷含量 |
2.4.6 粪中氨气测定 |
2.4.7 血清生化试验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胫骨钙磷影响 |
3.5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氮磷、氨气排泄的影响 |
3.6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
3.7 经济效益分析 |
3.8 采用二次回归模型估测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氮磷排泄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 |
4.2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蛋品质影响 |
4.3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4.4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胫骨钙磷的影响 |
4.5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氮磷、氨气排放的影响 |
4.6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维生素E和植酸酶性状聚合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 |
1.1.1 维生素E简介 |
1.1.2 维生素E的合成 |
1.1.3 维生素E的功能 |
1.1.4 植物维生素E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1.1.5 小结和展望 |
1.2 植酸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2.1 动物磷营养和植酸酶简介 |
1.2.2 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 |
1.2.3 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植酸酶 |
1.2.4 小结和展望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和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和设备 |
2.1.3 试剂盒 |
2.1.4 引物和测序 |
2.2 植物材料的种植与取材 |
2.2.1 玉米材料的种植 |
2.2.2 玉米材料的取材和保存 |
2.3 实验方法 |
2.3.1 转基因玉米的获得 |
2.3.2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2.3.3 Southern blot |
2.3.4 侧翼序列分析 |
2.3.5 RT-PCR |
2.3.6 Western blot |
2.3.7 HPLC检测维生素E含量 |
2.3.8 植酸酶酶活、植酸磷和磷含量的测定 |
2.3.9 营养成分分析 |
2.3.10 农艺性状分析 |
2.3.11 离体玉米花粉活性的检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转Zm TMT和 AO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
3.1.1 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3.1.2 PCR鉴定 |
3.1.3 Southern blot验证目的基因的拷贝数 |
3.1.4 侧翼序列分析 |
3.1.5 转基因玉米的转录水平分析 |
3.1.6 转基因玉米的翻译水平分析 |
3.1.7 HPLC检测维生素E含量 |
3.1.8 植酸酶、植酸磷和磷的含量测定 |
3.1.9 营养成分测定和农艺性状分析 |
3.1.10 离体玉米花粉活性检测 |
3.2 转Zm TMT、Gm HPT和 AO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
3.2.1 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3.2.2 PCR鉴定 |
3.2.3 Southern blot验证目的基因的拷贝数 |
3.2.4 侧翼序列分析 |
3.2.5 转基因玉米的转录水平分析 |
3.2.6 转基因玉米的翻译水平分析 |
3.2.7 HPLC检测维生素E含量 |
3.2.8 植酸酶、植酸磷和磷的含量测定 |
3.2.9 营养成分测定和农艺性状分析 |
3.2.10 离体玉米花粉活性测定检测转基因安全性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植酸酶的分类及性质 |
2 植酸酶基因多样性 |
3 植酸酶的获取技术 |
4 提高植酸酶产率的策略 |
5 植酸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6 展望 |
(7)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及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酸酶简介 |
1.1.1 植酸与植酸酶 |
1.1.2 植酸酶的性质 |
1.1.3 植酸酶研究现状 |
1.1.4 植酸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黏土矿物简介 |
1.2.1 凹凸棒石黏土简介 |
1.2.2 沸石粉简介 |
1.2.3 蒙脱石简介 |
1.3 黏土矿物在饲料中的应用 |
1.4 黏土矿物与蛋白质或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凹凸棒石黏土与蛋白质或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2 沸石粉与蛋白质或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3 蒙脱石与蛋白质或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植酸酶在不同黏土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
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黏土的前处理 |
2.2.2 饲用植酸酶的提取纯化 |
2.2.2.1 硫酸铵浓缩沉淀 |
2.2.2.2 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 |
2.2.3 标准曲线 |
2.2.3.1 植酸酶标准曲线 |
2.2.3.2 磷标准曲线 |
2.2.4 吸附试验 |
2.2.5 正交设计试验 |
2.2.6 吸附动力学试验 |
2.2.7 热力学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 |
2.3.2 饲用植酸酶的提取 |
2.3.3 表征 |
2.3.3.1 Zeta电位与粒径 |
2.3.3.2 X射线(XRD)衍射分析 |
2.3.4 黏土添加量的影响 |
2.3.5 pH的影响 |
2.3.6 振荡速率的影响 |
2.3.7 离子类型的影响 |
2.3.8 温度的影响 |
2.3.9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10 吸附动力学 |
2.3.11 热力学吸附 |
2.3.11.1 等温吸附模型 |
2.3.11.2 热力学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表征与稳定性综合评价 |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 |
3.2.2 黏土/植酸酶复合物表征 |
3.2.2.1 X射线(XRD)衍射分析 |
3.2.2.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3 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稳定性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金属阳离子的影响 |
3.3.4 温度耐受性 |
3.3.5 蛋白酶水解耐受性 |
3.3.6 pH适应性 |
3.3.7 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饲料生产工艺对黏土/植酸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 |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1.1 饲料生产设备及相关参数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试剂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颗粒饲料生产流程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植酸酶酶活检测 |
4.2.4 饲料成品蛋白酶水解耐受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调质温对植酸酶酶活的影响 |
4.3.2 饲料成品种植酸酶的蛋白酶水解耐受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8)耐温植酸酶部分酶学特性及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进展 |
1.1 植酸与植酸酶 |
1.2 植酸酶的作用原理 |
1.3 影响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因素 |
1.4 植酸酶在畜禽日粮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操作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操作路线 |
第二章 耐温植酸酶部分酶学特性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 试验用植酸酶 |
1.3 酶活的测定方法 |
1.4 不同条件下耐温植酸酶酶活的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耐温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2.2 pH值对耐温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温度对耐温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 pH值对耐温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耐温植酸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粮组成 |
1.4 试验饲养 |
1.5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 生长性能 |
2.2 血液生化指标 |
2.3 器官指数 |
2.4 胫骨发育 |
2.5 养分表观消化率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脏器指数的影响 |
4.3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胫骨指标的影响 |
4.5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饲粮饲粮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5.2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胫骨指标的影响 |
5.5 不同有效磷和植酸酶水平对黄羽肉鸡饲粮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
6 小结 |
第四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试验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低鱼粉饲料在花鲈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寻找替代鱼粉的适合蛋白源的必要性 |
1.2 发酵豆粕的研究进展 |
1.2.1 发酵豆粕的生产 |
1.2.2 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 |
1.2.3 发酵豆粕在畜禽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
1.2.4 发酵豆粕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
1.3 包膜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
1.3.1 包膜氨基酸的性质 |
1.3.2 氨基酸在畜禽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
1.3.3 包膜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
1.4.1 植酸酶的性质 |
1.4.2 植酸酶对水产动物的研究与应用 |
1.5 花鲈概述 |
1.5.1 生物学特性 |
1.5.2 养殖现状及营养价值 |
1.5.3 花鲈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
2.3 水质试验 |
2.4 采样与分析 |
2.5 指标测定 |
2.5.1 生长性能计算 |
2.5.2 体成分和饲料分析 |
2.5.3 水质指标分析 |
2.5.4 微生物菌落分析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及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对花鲈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 |
3.1.1 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及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2 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及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对花鲈体成分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及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对花鲈养殖水质的影响 |
3.2.1 pH值 |
3.2.2 溶氧量(DO) |
3.2.3 总氮(TN) |
3.2.4 氨氮(NH_~4-N) |
3.2.5 亚硝酸盐氮(NO_2~-N) |
3.2.6 总磷(TP) |
3.3 饲料中不同比例发酵豆粕及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对花鲈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
3.3.1 OTU结果分析 |
3.3.2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
3.3.3 花鲈养殖水体优势菌群落分布 |
3.3.4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3.3.5 β多样性分析Unifrac距离矩阵 |
4 讨论 |
4.1 不同比例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比例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体成分的影响 |
4.3 不同比例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水质的影响 |
4.4 不同比例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会情况 |
(10)饲粮磷真消化率不同的山羊胃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文献综述 |
1 畜禽磷排放研究进展 |
1.1 畜禽粪便磷对耕地污染 |
1.2 畜禽粪便磷对水体的污染 |
2 减少畜禽磷排放的措施 |
2.1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2.2 磷的供需平衡 |
2.3 饲料加工 |
2.4 饲料添加剂 |
2.5 植酸酶的应用 |
3 植酸酶研究进展 |
3.1 植酸酶的来源 |
3.2 微生物植酸酶 |
4 磷在山羊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 |
5 存在的问题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二、试验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日粮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3.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1.3.2 血样采集 |
1.3.3 粪样采集 |
1.3.4 肠道内容物样品的采集 |
1.4 指标的测定 |
1.5 DNA提取、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羊磷的真消化率 |
2.2 HP和 LP组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比较 |
2.3 序列和OTU统计 |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
2.5 Beta多样性分析 |
2.6 胃肠道物种组成 |
2.7 HP和LP组在门和属水平上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差异分析 |
2.8 饲料磷的真消化率与组间差异菌属相关性分析 |
2.9 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 |
3 讨论 |
三、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植酸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对鸡生产性能和铜、锌排泄的影响研究[D]. 闫威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植酸酶耐热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异源高效表达[D]. 陈中伟. 江南大学, 2021(01)
- [3]蜡状芽孢杆菌S458-1解磷机理研究及变异菌选育[D]. 罗利均. 西南大学, 2021(01)
- [4]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D]. 郑紫薇.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5]维生素E和植酸酶性状聚合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和鉴定[D]. 姚兴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J]. 丁锐,陈旭辉,李炳学.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7)
- [7]黏土/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及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D]. 刘永红. 淮阴工学院, 2019(06)
- [8]耐温植酸酶部分酶学特性及其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宫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低鱼粉饲料在花鲈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杨艳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10]饲粮磷真消化率不同的山羊胃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D]. 金磊.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