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及药物治疗卡他性中耳炎的观察

氦氖激光及药物治疗卡他性中耳炎的观察

一、He-Ne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卡他性中耳炎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梁咏诗[1](2020)在《抗中耳炎的超声敏感型丹参酮-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中耳炎是临床常见发病率极高的耳科疾病,目前主要采用全身给药与局部应用滴耳液给药相结合对其进行治疗。但应用的药物多为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耳毒性,长期应用会造成药源性听力损失。再者,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中耳炎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中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配伍规律及安全有效性已为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目前中药走向现代化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中药大部分为难溶性药物,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中药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因此结合现代药剂学研究成果,合理构建具有现代化的中药复方递药系统,为新型中药复方应用提供借鉴。本课题设计了一个由丹参酮ⅡA、姜黄素组成的声敏型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中耳炎的治疗。将丹参酮ⅡA和姜黄素制成API-API型药物共晶以改善丹参酮ⅡA、姜黄素的溶解度,使药物充分发挥良好的协同抗菌作用。此外本文还利用姜黄素自身的声敏性质,将声动力疗法与化学疗法有机结合,应用声敏剂介导的声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进一步充分发挥协同抗菌的疗效,构建了抗菌性能更佳、无潜在耐药性及无明显副作用的新型超分子复合物递药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中耳炎的治疗。首先采用溶析结晶法制备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通过改变溶剂、良溶剂/不良溶剂比例、药物浓度及比例和壳聚糖浓度进行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处方工艺筛选。然后采用粒径(DLS)和电位分析(ZP)、扫描电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在SEM下呈现纤维状的针状晶体,平均粒径约为650 nm,分散性好,带有大量的正电荷。PXRD、FTIR及DSC结果均显示成功制备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其次,采用K-B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棋盘微量稀释法、时间-杀菌曲线评价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抗菌性能,结果发现该共晶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丹参酮ⅡA与姜黄素之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采用荧光成像共定位、扫描电镜(SEM)对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抗菌机制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共晶复合物的抗菌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通过鼓室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建立豚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模型,造模3 d后连续给药3 d,在第7 d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实验结果发现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和造模组相比,细菌培养菌落总数显着下降,表明所制备的共晶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对化脓性中耳炎疾病进行治疗。然后,考察了姜黄素作为声敏剂介导的声动力抗菌疗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姜黄素的浓度及菌悬液浓度与抗菌效果呈正相关。与姜黄素相比,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具有相似的声动力抗菌作用,表明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可作为声敏剂达到良好的声动力抗菌作用,且从侧面证明制备的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具有明显提高丹参酮ⅡA和姜黄素的溶解度的作用。最后,初步建立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以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备得的微管作为“炮筒”,全氟壬烷乳剂为发射动力,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为“子弹”,期望在超声作用下全氟壬烷乳剂以声致液滴蒸发的原理产生气泡,推动药物的跨鼓膜的递送,并发挥声动力抗菌作用。但目前仅建立了该递药系统,其递送能力及疗效还需进一步考察。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中药活性成分与现代科技技术有机结合,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的丹参酮ⅡA-姜黄素超声敏感型共晶复合物,并初步建立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为新型递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在治疗中耳炎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方芳[2](2020)在《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符合纳入标准患儿130例,年龄在1岁至14岁之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试验组采用刮痧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天,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变化及中医证侯积分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处理,评价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130例,127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脱落率为2.31%。两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中医证侯积分,试验组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有效率为92.19%,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2.1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治疗2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71.43%,对照组退热率为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88.89%,对照组退热率为65.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95.24%,对照组退热率为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咽痛、咽部体征、大便、小便、舌象、脉象/指纹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改善咽部体征、大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改善咽痛情况、小便、舌象、脉象/指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刮痧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与单用中药相比,两种方法有效率相当,但刮痧辅助治疗后治愈率更高。2.在退热方面,刮痧疗法佐治能缩短“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发热时间,有更好的退热效果。3.刮痧疗法佐治“风热犯表型”急乳蛾对咽部体征、大便情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郑晓晓[3](2020)在《He-Ne激光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He-Ne激光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He-Ne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耳痛停止时间、耳鸣停止时间、耳闷消失时间、耳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e-Ne激光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显着,且可加快患儿症状消退。

刘莎莎[4](2020)在《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耳疮是以湿热邪毒侵袭耳窍所致的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外耳道炎。对于耳疮一病,中医依据“望、闻、问、切、查”五诊合参,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不同而治疗各异,通常以我国传统中医的外治法多见,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治则。学生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对金黄油纱片外敷法治疗耳疮疾病具有一定了解,导师认为该治疗方法可使药效直达病所,对耳疮所致红肿热痛皆有效果,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遂以临床多见之风热毒侵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观察金黄油在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目的通过对金黄油纱片与氧氟沙星滴耳液纱片在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外耳道疼痛VAS评分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真实、客观的评价。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辨证属风热毒侵型的70例耳疮患者,通过PASS.11软件产生随机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先进行外耳道清洁(生理盐水)。其中试验组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法,采用金黄油纱片外敷(药物组成:天花粉500g,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g,苍术、南星、甘草、厚朴、陈皮各100g),每日1次1片,对照组外耳道置入单层无菌纱片,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每日3次,每次6滴,两组疗程均为3天。收集治疗过程中各指标的积分情况,实验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1试验组实际纳入35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实际纳入35例,其中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4.28%。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在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二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试验组在耳痛、耳道壁充血、耳道壁肿胀、耳痒、耳灼热感、耳内渗液的症状及体征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头痛、发热、大便干的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与疗效关系。试验组男性总有效10例(90.91%),女性总有效22例(91.67%),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性总有效17例(80.95%),女性总有效9例(64.29%),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试验组年龄与疗效关系。年龄在12-30岁之间,总有效10例(100%);年龄在31-50岁之间,总有效17例(100%);年龄在51-65岁之间,总有效5例(62.5%)。经统计学分析,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试验组影响因素与疗效关系。试验组挖耳习惯与疗效关系,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饮食偏嗜、抽烟、饮酒、熬夜、外耳进水方面与疗效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外耳道疼痛症状加重病例。结论1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临床疗效显着,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金黄油外敷法治疗耳疮能有效改善患者耳痛症状,且改善疼痛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金黄油外敷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耳痛、耳道壁充血、耳道壁肿胀、耳痒、耳灼热感、耳内渗液的症状及体征,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金黄油外敷法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其疗效与性别、年龄、饮食偏嗜、抽烟、饮酒、熬夜及外耳道进水无关。5金黄油外敷法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其疗效与习惯性挖耳有关,越是平素有挖耳习惯的患者,疗效越慢。6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孙序元[5](2019)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是导致低龄儿童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数据统计显示,OME主要发生于4~6岁的学龄前儿童,两岁儿童中60%曾有OME病史,而学龄前儿童中罹患OME的比例则高达90%左右。部分患儿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听力障碍、语言发育不良,影响儿童听力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听力筛查、耳内镜检查是临床常用的OME诊断方法,鼓室压图-声阻抗检查能通过评估咽鼓管功能和活动度进行诊断OME,诊断的灵敏度较高。目前临床对于儿童OME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以及微波治疗、He-Ne激光等物理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

孟洁[6](2019)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文中认为目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32例(41耳)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6例患者(21耳)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照组:16例患者(20耳)接受鼓膜置管术。评价的指标如下: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ustachian tube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纯音测听:平均气-骨导差(ABG)、声阻抗、耳内镜检查、薄层颞骨CT扫描,治疗有效率,患者自感症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1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TDQ-7评分)均较手术之前降低(t=35.204,P=0.000;t=-26.932,P=0.000)。试验组手术之后6个月与手术之后8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TDQ-7评分)均较对照组低(t=-36.298,P=0.000;t=-20.512,P=0.000)。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结果均较手术之前降低(t=31.725,P=0.000;t=14.146,P=0.000)。手术后6、8个月,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100%,1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75%)(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鼓膜置管术医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

王艳芳,吕福成,杨隽,陈涛,高桂侠[7](2015)在《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辅助He-Ne激光照射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以中耳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目前乳突根治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施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并辅助He-Ne激光照射术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

吕福成[8](2015)在《中西药结合并辅助He-Ne激光照射预防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乳突根治手术是治疗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是一种彻底清除中耳内病变组织,并通过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使鼓室、鼓窦、乳突腔和外耳道形成一永久向外开放的空腔的手术,但术后不干耳给患者及医生造成极大困扰[1]。为寻找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根治术后干耳的时间,提高分期鼓室成型术一期手术的干耳率,我科2009年1月至20013年8月在施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腔应用布地奈德混

刀丽梅[9](2014)在《航空性中耳炎的现代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总结航空性中耳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新进展,探讨目前航空性中耳炎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应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检索出相关文献16篇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抗生素、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He-Ne激光照射、锶90核素治疗以及中医中药、针刺理疗等治法,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因本病的停飞率。结论航空性中耳炎可防可治,以防为主,宜及早矫正耳气功能,早发现、早诊治,尽早对本病进行治疗,从而减少对正常飞行工作的影响。但是,目前治疗方法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尚需建立统一疗效标准,做进一步研究。

李洪波[10](2012)在《He-Ne激光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He-Ne激光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40例(165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80耳),治疗组71例(85耳)。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激素、仙璐贝及减充血剂滴鼻液等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局部照射联合治疗,疗程均为一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e激光联合传统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耳内血液循环,解除因咽鼓管堵塞而引起痉挛、粘连情况,是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二、He-Ne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卡他性中耳炎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Ne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卡他性中耳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抗中耳炎的超声敏感型丹参酮-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共晶概述
        1.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1.2 药物共晶概述
        1.1.3 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1.1.4 共晶的应用
    1.2 中耳炎概述
        1.2.1 中耳感染概述
        1.2.2 中耳炎概述
        1.2.3 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1.2.4 中耳炎的治疗
    1.3 中药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1.3.1 中药在抗微生物感染中应用
        1.3.2 中药在抗菌方面的研究
    1.4 抗菌药物-丹参酮 ⅡA、姜黄素
        1.4.1 丹参酮 ⅡA 及姜黄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4.2 丹参酮 ⅡA 及姜黄素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1.4.3 姜黄素及丹参酮 ⅡA 在抗菌方面的研究
        1.4.4 丹参酮 ⅡA、姜黄素的配伍应用
    1.5 超声协同抗菌概述
        1.5.1 声动力抗菌化学疗法
        1.5.2 超声与中药结合在抗菌方面的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制备
    2.1 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供试病原菌
    2.2 方法
        2.2.1 丹参酮 ⅡA 和姜黄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2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制备
        2.2.3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工艺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方法专属性
        2.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2.3.3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表征及体外评价
    3.1 材料
        3.1.1 仪器
        3.1.2 试剂
        3.1.3 供试细胞
    3.2 方法
        3.2.1 粒径与电位
        3.2.2 SEM
        3.2.3 PXRD
        3.2.4 DSC
        3.2.5 FTIR
        3.2.6 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3.2.7 稳定性的考察
        3.2.8 细胞毒性的考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粒径及电位
        3.3.2 SEM
        3.3.3 PXRD
        3.3.4 DSC
        3.3.5 FTIR
        3.3.6 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3.3.7 稳定性
        3.3.8 细胞毒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4.1 材料
        4.1.1 仪器
        4.1.2 试剂
        4.1.3 供试病原菌
        4.1.4 实验动物
    4.2 方法
        4.2.1 菌种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准备
        4.2.2 抑菌圈的测定
        4.2.3 MIC及 MBC的测定
        4.2.4 棋盘微量稀释法
        4.2.5 杀菌曲线
        4.2.6 豚鼠中耳炎模型中的抗菌活性
        4.2.7 荧光成像观察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4.2.8 SEM观察细菌细胞膜的形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4.3.2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体内抗菌性能
        4.3.3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抗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声敏抗菌特性及递药系统的构建
    5.1 材料
        5.1.1 仪器
        5.1.2 试剂
        5.1.3 供试病原菌
    5.2 方法
        5.2.1 菌种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准备
        5.2.2 姜黄素的声敏抗菌活性
        5.2.3 丹参酮ⅡA、姜黄素及壳聚糖物理混合物的声敏抗菌活性
        5.2.4 丹参酮ⅡA-姜黄素超分子共晶的声敏抗菌活性
        5.2.5 发射装置微管的制备及表征
        5.2.6 全氟壬烷乳剂的制备及表征
        5.2.7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的构建
        5.2.8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载药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姜黄素的声敏抗菌活性
        5.3.2 丹参酮ⅡA、姜黄素及壳聚糖物理混合物的声敏抗菌菌落计数
        5.3.3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声敏抗菌活性
        5.3.4 微管的SEM表征
        5.3.5 全氟壬烷乳剂的表征
        5.3.6 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载药量的测定
        5.3.7 CLSM观察丹参酮ⅡA-姜黄素共晶复合物递药系统的构建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小儿急乳蛾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小儿急乳蛾的认识
    3 刮痧疗法相关研究
    4 总结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临床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终止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样本估算
        2.2 病例来源
        2.3 治疗方案
        2.4 随访
        2.5 临床观察项目
        2.6 评价标准
        2.7 安全性判定
    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及统计学处理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数据统计学处理
        4.3 基线情况分析
        4.4 研究结果分析
        4.5 安全性评定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肺经刮痧佐治“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依据
        2.1 刮痧的理论基础
        2.2 肺经刮痧佐治“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理论依据
    3 加味银翘马勃散“辛凉透表、清热利咽”
    4 结果分析
        4.1 基线分析
        4.2 疗效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He-Ne激光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退情况比较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3讨论

(4)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设计
    1 方案设计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药品选取和制备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方法
    3 临床观察结果
        3.1 试验病例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临床疗效
        3.4 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耳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1.2 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1.3 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2 现代医学对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机理的认识
        2.1 感染因素
        2.2 pH值改变
        2.3 生活习惯与环境
    3 金黄油治疗耳疮的理论基础
    4 金黄油的药物组方及分析
        4.1 药物组成
        4.2 组方特点
        4.3 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疗效分析
        5.2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耳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急性外耳道炎的研究进展
        1.1 外耳道结构与功能
        1.2 外耳道发病机制
    2 传统中医学对耳疮的认识及治疗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3 外治法
        3.1 中医外治疗法
        3.2 西医外治疗法
        3.3 物理疗法
        3.4 综合治疗方法
    4 其他相关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OME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1.1 咽鼓管机械性梗阻及机能障碍
    1.2 免疫反应因素
    1.3 病原菌感染
2 儿童OME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1 OME的临床表现
    2.2 OME的临床诊断
3 儿童OME的临床治疗
    3.1 药物治疗
        3.1.1 糖皮质激素治疗
        3.1.2 抗组胺药治疗
        3.1.3 抗生素治疗
        3.1.4 其他药物治疗
    3.2 外科手术方式治疗
        3.2.1 鼓室置管治疗
        3.2.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3.3 其他治疗方式
4 总结与展望

(6)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附录C.综述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辅助He-Ne激光照射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相对干耳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2.3 远期效果:
3 讨论

(8)中西药结合并辅助He-Ne激光照射预防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药物与设备:
    1.3 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2]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2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2.3 远期效果:
3 讨论

(9)航空性中耳炎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西医病因病机
    1.2 中医病因病机
2 检查及诊断
3 治疗原则
    3.1 预防为主
    3.2 治疗方法
        3.2.1 西医治疗
        3.2.2 中医治疗
4 结语

四、He-Ne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卡他性中耳炎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抗中耳炎的超声敏感型丹参酮-姜黄素共晶复合物的构建与评价[D]. 梁咏诗.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2]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临床疗效观察[D]. 方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He-Ne激光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J]. 郑晓晓. 医疗装备, 2020(10)
  • [4]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D]. 刘莎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进展[J]. 孙序元. 中国疗养医学, 2019(12)
  • [6]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D]. 孟洁.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7]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辅助He-Ne激光照射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应用分析[J]. 王艳芳,吕福成,杨隽,陈涛,高桂侠. 山西医药杂志, 2015(19)
  • [8]中西药结合并辅助He-Ne激光照射预防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疗效观察[J]. 吕福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02)
  • [9]航空性中耳炎的现代研究进展[J]. 刀丽梅. 工企医刊, 2014(01)
  • [10]He-Ne激光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 李洪波. 中外医疗, 2012(20)

标签:;  ;  ;  ;  ;  

氦氖激光及药物治疗卡他性中耳炎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