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高倩[1](2021)在《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高精尖”人才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对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大幅扩增。“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关注儿童创新、创造能力发展,是实现教育变革、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探究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具有一定的时代紧迫性。图形化编程的认知负荷较小,倡导“用编程学”而非“学编程”,在启蒙儿童的编程思想、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等方面,具有较为显着优势。据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图形化编程为基点,探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具体如下:(1)从创造思维培养与图形化编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以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为前提,通过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构建的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可以辅助一线教师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创造思维培养逻辑。(2)以“自主探究”、“案例教学”、“编程制作”、“综合探究”、“评价展示”等阶段的循环发展为主线,借助“问题引导→头脑风暴→概念形成”、“知识运用→素材选取→表现方法”等环节的迭代提升,构建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树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继而实现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3)应用所建构的培养模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设计不对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能够有效塑造儿童的创造性学习倾向、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创造性思维信念,使儿童创造力表达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与精进性得到提升。上述研究及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形化编程与创造思维的研究思路,为图形化编程教学和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徐秀霞[2](2021)在《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时代,加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是必然要求,在线教学作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且这次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也按下了在线教学应用于中小学的开启键。在线教学使用新型技术,强调新型教育理念,这也就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教师作为促进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他们对在线教学的适应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线教学能不能在中小学教学中很好的落实。因此,了解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适应性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中小学教师适应在线教学的因素,对后续在线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实践以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理论框架,并基于此理论框架从理念适应、态度适应、知识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展开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调查问卷,设计了访谈提纲,运用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数据整理后,利用软件SPSS 21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此来了解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适应现状,探究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教师适应在线教学的因素,最后根据现状、问题、影响因素以及访谈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建议。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1)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理论框架中主要包括适应要求、适应主体、适应过程以及支持系统四个组成部分。(2)中小学教师在五个维度上都基本呈适应状态,但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五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行为适应、知识结构适应、环境适应、态度适应、理念适应。其中,理念适应维度,在线教学改变学生这个二级指标下的得分较低;态度适应维度,教师对后疫情时代继续采用在线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行为适应维度,衡量教师在师生互动和组织管理学生的题项上得分明显低于其他题项;知识结构适应维度,教师技术知识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还有待增加;环境适应维度,在线教学的相关政策以及软硬件支持上还有待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3)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的适应性会受到教师年龄、教龄、执教年级以及是否接受过在线教学培训的影响,而教师的性别、学历、任教学校所在地、任教学科、职称不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主要因素。(4)教师的行为适应、理念适应、态度适应、知识结构适应和环境适应五个维度两两之间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说明五个维度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其中,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的行为适应受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影响最大,环境适应次之,接下来是教师的态度适应,影响最小的是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理念适应。(5)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从教师自身、学校以及教育主管三个层面提出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提升建议,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提供参考。
高雪娥[3](2020)在《基于考考MOBI平台的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将教育游戏引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受到社会认可与支持。在“数的运算”课堂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问题,但由于教育游戏资源不足,其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差强人意。为克服教育游戏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本课题依据“轻游戏”设计理念,提出基于考考MOBI平台的“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设计方案,并设计相关案例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探究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国家政策背景和小学“数的运算”教学现状入手,论证“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综述。主要对考考MOBI平台、“游戏”、“教育游戏”、“轻游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游戏化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沉浸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概述与说明。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游戏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研究“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研究旨趣。第三部分:展开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小学“数的运算”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及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游戏教学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数的运算”实际教学存在问题,其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游戏资源不足。第四部分:“数的运算”教育游戏的设计制作。介绍了游戏的制作工具,详细介绍了考考MOBI平台的功能与“数的运算”课堂教育游戏制作的契合点。论述了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以及基于考考MOBI平台“数的运算”课堂教育游戏设计开发流程,选取相关教学案例设计游戏脚本并制作教育游戏。第五部分:教育游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选取学习水平相当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将设计制作的游戏应用于实验班教学,对照班则实施传统的“讲演练”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习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的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班。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验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数的运算”教育游戏教学的体验与满意度。实验得出,利用“数的运算”教育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第六部分:研究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提出不足及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计划设想。本研究基于当前小学“数的运算”教学现状,旨在探究“数的运算”课堂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依据“轻游戏”设计理念,提出基于考考MOBI的“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设计思路,并设计相关案例投入教学实践。该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为课堂教育游戏的设计模式提供借鉴。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吴传刚[6](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陈任[7](2019)在《“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教师资的“母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实施则关系到职教师范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补齐云南职教师资培养“短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和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优势,2017年云师大职教学院创新“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将高职高专多个专业背景的学生编在同一班。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但各培养环节还在不断探索中,国内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改进和实施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在综述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中观层面研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施现状以及改进策略。首先,界定相关核心概念,阐述课程体系研究的课程论基础、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本科层次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其次,介绍了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创新之处,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调查,发现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职业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课程目标没有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沿袭传统模式,课程之间衔接不太紧密,课程内容需进一步聚焦,专业选修课课程资源有限;课程实施中部分环节难落实,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授课中与职业教育教学现实需要结合程度不够,专业实践课实施效果尚有提升空间,终结性评价手段亟需改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课程体系改进策略:基于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包括水平和领域两维度的培养规格,引导师生认知培养目标内涵;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下设置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突出第一、二专业实践教学;在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加大见习实习环节指导力度,灵活选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索兴梅[8](2018)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冲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式。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今后人们应对全球信息化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稳定、繁荣和发展。民族院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和交织。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深入交融,也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为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民族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个体深度访谈,运用文化适应理论,叙事探究方法,人类学主位和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适应、人格特征等方面理解并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指出了文化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其社会、理论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田野调查点的选择,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内容介绍。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单纯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关。作为社会中一员,他们的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同其文化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不能忽视个体在进入高校之前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脱离现今日益飞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前后,其成长的家庭、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周围社会环境、互联网环境、人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其信息素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运用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层次分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本章运用量性研究方法,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得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性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个体访谈研究的内容、深度、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本章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即将大学毕业的四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Z大学零基础学习哈萨克语言文学的汉族大学生,运用叙事探究法,从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社会环境、信息素养、未来目标、人格特征等七个方面来文本呈现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故事;然后再从家庭、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人格特征等四个方面深入探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本章运用人类学的主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人格特征等五方面再理解和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主位研究基于上一章中大学生个体访谈的文本故事呈现,客位研究则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即运用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和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对主位呈现的内容加以客位分析。第六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对前文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分别阐述了“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第七章:理论反思与感悟。主要包括:西方跨文化适应理论应用反思,研究者感悟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本论文以教育人类学视角,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探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前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的视域,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晓卉[9](2016)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对信息社会人才的培养寄予厚望,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尤为关注。当前我国正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大众化的信息技术成为当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时,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和核心价值是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追求,因而人们不断地追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方向在何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课程发展研究正在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对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方向的探讨,但是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成为本研究关注的基本问题。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策略,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民族志、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围绕研究问题收集、处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实证数据。论文共分为八章,涵盖四个主要研究问题: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是什么;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如何;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是什么;如何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历史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驱动力的合力中前行。首先,正是计算机科学开启了信息技术课程之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正是沿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化之路前行的。其次,课程理念引领和推动着信息技术课程,历史上曾经有三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分别是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和信息素养论。再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政策交织着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地方的实践探索。现状显示信息技术课程已不能满足“数字土着”的诉求。首先,学生已经是“数字土着”一代,形成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它让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再次,信息技术实施过程反映出,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是“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第一个“向”就是更新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立德树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引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第二个“向”是优化课程目标,数字素养应该作为信息素养概念的延伸,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通识目标,把技术创新看作信息技术课程的高阶目标。第三个“向”是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意识,其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本质是计算思维,学习方式是数字化学习,育人价值是信息意识。第四个“向”是调整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总结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游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在继承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经典知识基础上,适当引入新技术、新工具,并形成严谨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信息技术课程变革需要系统化课程政策为导向的一系列的策略支持。第一个策略是制定系统化的课程政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知识、社会与人才发展需要的统一作为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二是修订课程标准,使“路向”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课程政策,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打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通道。第二个策略是科学化的课程开发,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跳出强势文化的影响,重视课程开发的民族性,二是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一体化规划各学段的课程标准,三是课程评价方式面向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四是教师、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第三个策略是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有以下三项举措:一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学习的“硬”环境,二是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数字化学习的“软”环境,三是建立数字化人际关系,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关怀。
吴芳[10](2013)在《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五版《信息技术基础》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已经审定通过了基于《课标》编写的五个版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并于2004年9月开始在各实验区试用。本研究以教育科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五套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教科书为研究的载体,以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呈现方式、活动配置为比较的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五个版本教科书的共性和差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系统地比较和分析,发现五个版本教科书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共性在于:五个版本教科书都体现了STS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主题相同。差异在于:“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的设置和所占比例不同;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程度不同;教科书中活动配置程度不同。基于对五个版本教科书的共性和差异的分析,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该缩短《课标》和教科书的修订周期,体现教科书的时代性;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教科书内容和活动配置上呈现明显的层次性;重视教科书的整体性,加强与义教、学科间的联系性。
二、谈谈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造型人才培养是AI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
1.1.2 我国儿童编程教育从“非刚需”转为“刚需” |
1.1.3 图形化编程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现状 |
1.2.1 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
1.2.2 儿童图形化编程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思维 |
2.1.2 图形化编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合作教育学理论 |
2.2.5 技术批判理论 |
第3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现状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
3.1.2 调查实施 |
3.1.3 数据分析 |
3.2 访谈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修正 |
3.2.2 调查实施 |
3.2.3 数据分析 |
3.3 调查分析与小结 |
3.3.1 调查分析 |
3.3.2 调查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构建 |
4.1 构建目标 |
4.2 构建原则 |
4.2.1 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 |
4.2.2 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 |
4.2.3 拓展和深入多重教学理论的综合应用 |
4.2.4 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潜力 |
4.2.5 辅助和指导一线教师的培养逻辑构建 |
4.3 构建过程 |
4.3.1 创造思维的相关分析 |
4.3.2 图形化编程的相关分析 |
4.3.3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过程分析 |
4.3.4 模型的初步构建 |
4.3.5 模型修正 |
第5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 |
5.1 实践方案设计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验工具 |
5.1.4 实验过程 |
5.2 具体实施过程 |
5.2.1 教学前测 |
5.2.2 教学方案 |
5.2.3 教学过程 |
5.2.4 教学后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 |
5.3.3 教师教学体验反馈分析 |
5.4 实践总结与反思 |
5.4.1 实践总结 |
5.4.2 实践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结论 |
6.1.3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教师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二、在线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五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适应、适应性、教师适应性 |
二、在线教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适应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理论框架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理论框架的提出依据 |
一、课程改革中教师适应性的理论框架 |
二、教师适应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三要素 |
三、课程实施中教师改变框架 |
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五、理科教师探究教学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理论框架的提出 |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理论框架的解析 |
一、适应要求 |
二、适应主体 |
三、适应过程 |
四、支持系统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试测与修改 |
三、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的目的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访谈的实施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 |
二、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
四、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
五、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
六、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访谈结果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适应在线教学的现状 |
二、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三、对未来在线教学的期望和教师尽快适应在线教学的建议 |
第六章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提升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
一、教师理念层面 |
二、教师态度层面 |
三、教师知识结构层面 |
四、教师行为层面 |
第二节 对教学支持环境的建议 |
一、学校层面 |
二、教育主管层面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考考MOBI平台的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1. 选题缘由 |
2.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
(四) 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1. 考考MOBI平台 |
2. 游戏及教育游戏 |
3. 轻游戏 |
(二) 理论依据 |
1. 游戏化理论 |
2. 沉浸理论 |
3. 情境认知理论 |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文献述评 |
三、 前期调研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五)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1. 学生“数的运算”课学习现状调研 |
2. 教师“数的运算”课教学现状调研 |
(六)教育游戏应用于“数的运算”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1. 知识本身特点需求 |
2. 学生学习需求 |
3. 教师教学需求 |
4. 技术可行性 |
四、 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设计与制作 |
(一)游戏制作工具介绍 |
1. 考考MOBI |
2. 优芽网 |
(二)教育游戏的设计 |
1. 设计原则 |
2. 设计开发流程 |
(三)教育游戏的制作 |
1. 案例脚本设计 |
2. 制作过程 |
3. 注意事项 |
五、 实证研究 |
(一) 实验设计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对象 |
3. 实验假设 |
4. 实验变量 |
5. 测量工具 |
(二) 实验过程 |
1. 实验前测 |
2. “教育游戏教学”实验 |
(三) 实验效果 |
1. 实验成绩分析 |
2. 满意度分析 |
六、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问卷调査(家长和学生) |
附录 二:关于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 三:学生对“数的运算”教育游戏教学体验的问卷调查 |
附录 四:教师对“数的运算”教育游戏教学体验的问卷调查 |
附录 五:“正确选项选择”游戏任务题目设计 |
附录 六:“计算填空游戏任务”题目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
(一) 发表论文 |
(二) 获奖 |
(三) 参与课题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关于国外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国内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职教师资培养 |
二、“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三、课程 |
四、课程体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课程设置制度的研究 |
一、课程体系实证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
二、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论研究 |
三、本科层次中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一、相关理论与政策制度研究在本文中的运用 |
二、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
第三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及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二、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班 |
三、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 |
第二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培养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
一、文本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师生访谈 |
第三节 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各门课程没有形成“合力” |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部分课程内容不聚焦 |
三、课程实施各环节衔接不紧密,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 |
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
第四章 云师大“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
一、在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 |
二、建立系统全面有侧重的人才培养规格 |
三、多途径使师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
第二节 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灵活选择课程内容 |
一、树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
二、依据培养规格改革课程设置 |
三、协调课程中理、实学时分配 |
四、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
第三节 关注课程实施过程,采取多元评价手段 |
一、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 |
二、加强对见习实习环节的指导 |
三、因“课”制宜开展终结性评价 |
第四节 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一、加强校校、校企合作 |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师生访谈提纲 |
教师访谈提纲 |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师生访谈记录 |
教师访谈记录 |
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素养 |
二、民族院校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二、国内民族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文化适应理论 |
一、文化与文化适应 |
二、文化适应理论模型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点选择的原则 |
二、田野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概述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数据整体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
二、Z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情况 |
第四节 问卷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 |
一、单因素分析方法设计 |
二、单因素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探究法在本研究的选择和应用 |
一、叙事探究方法的选择 |
二、叙事探究方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哈萨克族大学生玛依拉的故事及解读 |
一、玛依拉的故事 |
二、玛依拉的故事解读 |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扎西的故事及解读 |
一、扎西的故事 |
二、扎西的故事解读 |
第四节 维吾尔族大学生古丽的故事 |
一、古丽的故事 |
二、古丽的故事解读 |
第五节 藏族大学生卓玛的故事及解读 |
一、卓玛的故事 |
二、卓玛的故事解读 |
第六节 汉族大学生小静的故事及解读 |
一、小静的故事 |
二、小静的故事解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阐述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六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 |
第二节 “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七章 理论反思与感悟 |
第一节 理论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感悟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
(二) 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需求 |
(三) 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前瞻性发展的启示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标与价值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
(二) 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
(三) 理论观点的新突破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 课程 |
(二) 课程发展 |
(三) 课程相关的概念 |
二、课程发展历程的研究 |
(一) 研究现状 |
(二) 课程发展的社会史研究 |
(三) 课程发展的思想史研究 |
(四) 课程发展的文化史研究 |
(五) 课程发展历程研究评述 |
三、课程比较的研究 |
(一) 国外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
(二) 中外信息技术课程比较 |
四、课程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一) 宏观因素对课程发展影响的研究 |
(二) 教师与学生对课程发展影响的研究 |
(三) 技术对课程发展影响的研究 |
(四) 课程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
五、课程发展路向的研究 |
(一) 课程取向的研究 |
(二) 课程趋势的研究 |
(三) 课程发展路向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策略 |
二、研究分析框架 |
(一) 研究的维度 |
(二) 研究的内容 |
(三) 研究的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民族志研究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流程 |
五、体例说明 |
第四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考察 |
一、计算机科学开启信息技术课程 |
(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化 |
(二) 计算机教育的萌芽 |
二、教育理念推动信息技术课程 |
(一) 计算机文化论 |
(二) 计算机工具论 |
(三) 信息素养论 |
三、课程政策支持信息技术课程 |
(一)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
(二) 地方层面的实践探索 |
第五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设计的起点 |
(二)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 观察笔记的生成过程 |
二、调查结果 |
(一) 信息技术的影响 |
(二)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 |
(三) 学生的诉求 |
三、调查结论 |
(一) 信息化社会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环境 |
(二) 学生已经成为“数字土着”一代 |
(三) 信息技术课程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
第六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 |
一、更新信息技术课程理念 |
(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 以“核心素养”为育人标准 |
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
(一) 养成数字素养 |
(二) 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
三、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一)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二) 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计算思维 |
(三)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 |
(四) 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信息意识 |
四、调整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
(一) 追溯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游学科 |
(二) 国际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 |
(三)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继承与革新 |
第七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策略 |
一、制定系统化的课程政策 |
(一) 将学科、社会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统一作为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 |
(二) 修订课程标准,使“路向”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课程政策 |
(三) 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打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通道 |
二、开展科学化的课程开发 |
(一) 重视课程开发的民族性 |
(二) 一体化规划各学段的课程标准 |
(三) 课程评价方式面向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 |
(四) 教师、学生参与课程决策 |
三、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
(一) 持续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学习的“硬”环境 |
(二) 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数字化学习的“软”环境 |
(三) 建立数字化人际关系,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关怀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历史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驱动力的合力中前行 |
(二) 现状显示信息技术课程已不能满足“数字土着”的诉求 |
(三)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是“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
(四) 信息技术课程变革需要系统化课程政策为导向的一系列策略支持 |
二、研究展望 |
(一) 不足之处 |
(二) 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外支持性文献清单 |
附录B 国内支持性文献清单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教研员访谈提纲 |
附录E 学生问卷 |
附录F 教师问卷 |
附录G 观察笔记(摘录) |
附录H SYW老师博客日志目录(截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五版《信息技术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基本思路 |
三、研究的必要性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
三、国内外教科书比较现状研究 |
四、国内外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比较现状研究 |
五、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比较维度确立的思路 |
四、教科书比较的步骤与方法 |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的反思 |
第三章 五版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比较 |
一、《课标》的基本理念 |
二、五版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分析 |
三、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五版教科书课程内容的比较 |
一、知识内容的选取的比较 |
二、内容所占篇幅的比较 |
三、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程度的比较 |
四、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五版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比较 |
一、教科书组织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深层结构的比较 |
三、表层结构的比较 |
四、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五版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 |
一、栏目呈现方式比较 |
二、插图呈现方式比较 |
三、本章总结 |
第七章 五版教科书活动配置的比较 |
一、活动数量的比较 |
二、活动类型的比较 |
三、活动素材的比较 |
四、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五个版本教科书特色分析 |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
四、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谈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D]. 高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研究[D]. 徐秀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考考MOBI平台的小学“数的运算”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高雪娥. 延安大学, 2020(1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D]. 陈任.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D]. 索兴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D]. 张晓卉.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五版《信息技术基础》为例[D]. 吴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