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艺术的见证——论“奇幻”三部曲的史诗特征

世纪艺术的见证——论“奇幻”三部曲的史诗特征

一、世纪的艺术见证——论《幻化》三部曲的史诗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婧妍[2](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研究说明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吴志新[3](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文中提出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的卓尔不群来自他对民间世情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转化。他在吸收中外文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寓于民间世情之中,把历史本相融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之中,以底层市井民间为资源,建构充满历史真相的民间世界,形成一种史情互现的文学创作模式。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认为李劼人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中不同人伦角色及多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连结传达世情,反映世相。他将历史本相隐于世态人情之中,以此建构彰显时代特征的史情画卷。世俗化的民间叙事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是李劼人史情互现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是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认为李劼人在世态人情的微妙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对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进行深刻把握,并在对不同阶层的生活样式及心理状态透辟而精彩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内涵的超越性探求。他将具体时代下的人物精神变革和个体生存境遇予以突出表达,展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深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述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认为李劼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史情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让他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内化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成为其创作模式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对外国文学的广泛接触让他在兼收并蓄中完成艺术技巧的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认为李劼人在史情同构中显现出伦理关系新变,表现出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和对女性话语主动建构的倾向性。“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突破和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在“史”与“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达到艺术化的叙事平衡,而这无疑是对传统“三部曲”模式在艺术上的推进与超越。

陈敏[4](2021)在《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者对其经历过的历史的文学化书写,承载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李劼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乱世当中人的生命关怀。本文主要从李劼人长篇的创作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特点三方面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精心研究。第一章阐释李劼人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与背景,展现出其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第二章从历史逻辑与思想特征这两方面分析归纳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展现出其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其所代表的历史节点的知识分子典型。第三章分析李劼人坚持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的历史与生活真实感,实现了人物形象与小说内容思想的高度契合。第四章分析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文史价值以及作家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做出多重生命价值选择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态度。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本文不足之处。

邵德诚[5](2021)在《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与歌剧《卡门》民族性特征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剧是具有“综合美感”的艺术,其主要以歌唱艺术为主,管弦乐队为其伴奏,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一个产物。音乐剧与歌剧都是用音乐表现戏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同属于音乐舞台艺术的范畴,但音乐剧更偏向大众化、娱乐化,并且音乐剧中舞蹈比重较歌剧更加突出。本文以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与歌剧《卡门》两部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戏剧进行对比研究,即犹太民族特色和吉普赛民族特色,并且两民族都是欧洲不受当地人欢迎的的流浪民族,即使这样其音乐、舞蹈及习俗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特色,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文章以两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为切入点,分别做了四个章节的论述:宏观结构的对比研究,即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上对比两剧在艺术形式上的不同;特色民族调式对比研究,即两剧都使用了各自民族音乐特有的调式,即调式中同时含有增二度的特性音程,即犹太调式和吉普赛调式,突出其民族音乐特征;音乐旋律音型对比研究,即两剧出现了较多且富有鲜明人物色彩的旋律音型,这些音型隐含了独特且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性格,且这些音型在两个不同形式的音乐戏剧作品中恰恰体现和刻画着相似的人物性格,间接的暗示了两剧内在的民族性特征;舞蹈配器技法对比研究,舞蹈分为两节,即舞种和舞曲节奏,两剧同时出现了含有民族色彩强烈的舞蹈和音乐,可观性强,体现着剧中犹太民族、吉普赛民族以及其他欧洲民族的民族艺术气息,以及两剧在管弦乐队配器技法上的不同编配,所出现不同的音响效果,突出两剧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民族下的艺术特征。通过两剧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音乐剧和歌剧的异同,以及两种艺术形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何取舍和变化,更值得阐述的是通过对比研究,两剧展现了了两个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和人物性格,包括他们的音乐、舞蹈、乐器以及习俗和节日,让读者体会其音乐文化和人物性格的相同和不同,同时也重新认识两个曾经被流浪在各国各地的民族,这两个民族纷纷抱有的乐观心态和民俗特点。

左国如[6](2021)在《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梁晓声完成三卷本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人世间》,并于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鸿篇巨制叙述了城市底层工人之家周氏三代人的经历并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发展变迁。本论文从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视角,对其史诗性的生成原因,重大主题的呈现,历史本质性的挖掘,复杂线索的铺设,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进行一一阐述。《人世间》的史诗性表现在将小人物的个体命运融注到历史的宏观视野,其中涉及时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地域特色以及人情风貌等,通过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广阔无垠的地域描绘,全景性地再现新中国五十年来的恢弘历史画卷,使小说具有史诗性小说的历史内蕴与纵深感。同时,梁晓声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世界,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呈现中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凸显社会大众心灵在时代变化下的巨大变迁。这种人道主义的底层立场使他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作出对历史深邃的观察与思考,以好人文化的创作理念展现时代“阵痛”下人民对善的理想主义坚守。深广的历史内蕴和深邃的思考要求梁晓声应具有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在艺术上,他将恢弘的结构、多重的视角、复杂的人物群像以及对时代发展演变的思索和价值观的树立,注入到小说的“史”与“思”中,使《人世间》既有深广之史的纵深,又有深邃之思的内涵,还有深厚之诗的追求,从而构成完整的史诗性小说。尽管在史诗性追求中不尽完美,但梁晓声致力于做“文学性书记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值得被尊重。

杜未未[7](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李小刚[8](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贾周双[9](2020)在《浙商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 ——以“浙商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温州人在巴黎》《十万人家》为代表的浙商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高收视率和“飞天奖”等国家电视剧奖项的摘冠使得越来越多观众开始关注浙商题材电视剧。该类型题材一方面依托于新兴媒体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以浙江商人为主体的商业奋斗题材符合时代需要,勾画出中国从古至今浙江商人的精神风貌。浙商题材电视剧就浙江商人形象和故事为素材、地域特色为纽带展现其特有的文化风貌与审美价值,浙江商帮作为中国五大商帮“粤商、徽商、晋商、苏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风貌,浙商题材电视剧结合电视剧创作的叙事结构和审美品格,呈现了浙商人在行商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及伦理道德,重现了浙商这一群体的创业传奇。笔者选取了描绘宁波、温州、义乌为地域的浙商题材电视剧——《向东是大海》《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它们被合称为“浙商三部曲”。浙商三部曲将视角对准改革中的平民百姓,以小人物的视角和家常理短式的平凡生活来书写一代创业传奇。本文以叙事学为理论框架,从叙事主题、叙事范式、叙事角色塑造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叙事策略的深入探讨。首先,从主题入手,通过探讨创业、亲情、爱情三层主题来揭示浙商题材电视剧背后的文化形态。第一是创业主题,将“商道即是仁道”的浙商人文情怀以影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剧中所蕴含的儒商传统文化及人伦精神价值,此来探讨在现实主义的题材下,传统与现代商业精神的表达;第二是从亲情主题分析,在浙商剧中父亲和母亲作为家庭的主体是如何引发冲突的,进一步探讨父亲与母亲是如何构建这一亲情主题的。第三爱情主题,探讨浙商剧中非物、忠诚、奉献的的爱情观念与现代婚恋观和传统伦理之间的博弈。其次,从浙商电视剧的叙事范式入手,浙商题材电视剧作为现实主义电视作品在类型化叙事上进行探索,本部分探讨了浙商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进行的创新,即在类型电视剧的创作上,融合了爱国主义、亲情、爱情、喜剧等多种元素,开拓了现实主义电视剧类型化的突破。并探讨了叙事情节的多重设置如何推动情感升华的,笔者通过历时性的对比、偶然化的影响、伏笔化的建构,一步步的推动着剧中人物情感的成长与认知。最后从该类型剧的叙事价值的建构方面来探讨,艺术价值创作者的“真实”性展现及演员的真实性表演,最后聚焦于叙事所展现的社会价值。最后,浙商剧中叙事角色的塑造,浙江映照于江南文化的影响下,江南人所特有的性格文化品质在浙商人中有着明显的映射,笔者通过对其他商业题材也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出在浙商三部曲中浙江商人的形象为改革思想的先驱者、江南文化的继承者、草根文化的发扬者,浙商剧塑造出了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探讨浙商三部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符合地域特征及身份特征的,是具有江南气质与重利事功的叙事角色,这也为今后类型剧的角色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孔瑞[10](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二、世纪的艺术见证——论《幻化》三部曲的史诗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的艺术见证——论《幻化》三部曲的史诗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1.2.2 叙事伦理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2.2.1 伦理与道德
        2.2.2 伦理与文学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5.2 英雄的祛魅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5.3.1 由“正典”到“民间”
        5.3.2 由“日神”到“酒神”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3)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李劼人研究现状
    二、“史情”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第一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家庭是传达时代动向的载体
        一、家庭日常推动情节发展
        二、家庭连结反映世相风貌
    第二节 世情是彰显时代画卷的方式
    第三节 雅俗结合是史情叙事的手法
        一、世俗化的民间叙事
        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
第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
    第一节 透视历史阶段下的复杂人性
        一、善恶交织的袍哥粮户
        二、盲目利己的知识分子
        三、复杂多变的官绅阶层
    第二节 描摹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变革
        一、民众的自觉抗争性
        二、思想观念的超前性
    第三节 折射动荡年代中的个体存在
        一、个体生存境遇的浮沉与变迁
        二、群体主导下个体反叛的非理智化
第三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市民生活的独特体验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兼收并蓄
第四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
    第一节 “史情”中的伦理关系新变
        一、从传统到现代:悲剧女性形象的颠覆
        二、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第二节 “史情”模式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突破
    第三节 “史情模式”对“三部曲”模式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研究现状
    1.2 知识分子概念界定与李劼人长篇中的知识分子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与知识分子形象
    2.1 作家编创活动及文学思想概述
    2.2 长篇:反映历史变革与生活变迁的主题
    2.3 知识分子形象:表现思想嬗变与社会变革的载体
3 知识分子类型与思想特征
    3.1 新思潮渐进后顺势求变的觉醒者
    3.2 保路风潮中摇摆妥协的改良者
    3.3 保路风潮中激进盲动的革命者
    3.4 抗战大后方挣扎变异的沦落者
4 李劼人的文学选择与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呈现
    4.1 恢弘的史诗笔法
    4.2 原生态的写实手法
    4.3 细微真切的心理描写
5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与作家的道德关怀
    5.1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
    5.2 作家的去道德预设立场与人性关怀态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与歌剧《卡门》民族性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三、选题缘由
    四、论题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宏观结构对比研究
    第一节 戏剧结构
        一、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
        (一)【第一幕】以赛朵婚礼为戏剧主线
        (二)【第二幕】以村民被迫流浪为戏剧主线
        二、歌剧《卡门》
        (一)【第一幕】以何塞情迷卡门为戏剧主线
        (二)【第二幕】以何塞臣服卡门为戏剧主线
        (三)【第三幕】以四角恋的形成为戏剧主线
        (四)【第四幕】以卡门守护真爱为戏剧主线
    第二节 音乐结构
        一、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
        (一)【第一幕】三部性为主的音乐结构
        (二)【第二幕】二部性为主的音乐结构
        二、歌剧《卡门》
        (一)【第一幕】多样性结构特征
        (二)【第二幕】无再现的音乐结构
        (三)【第三幕】三部性为主的音乐结构
        (四)【第四幕】合唱体裁的贯穿
第二章 民族调式中的特性增二度音程对比研究
    第一节 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中的犹太调式
        一、小调式Ⅵ-Ⅶ
        二、变格弗里几亚调式Ⅲ-Ⅳ
        三、变格多利亚调式Ⅲ-Ⅳ
    第二节 歌剧《卡门》中的吉普赛调式
        一、吉普赛小调式Ⅲ-Ⅳ、Ⅵ-Ⅶ
        二、吉普赛大调式Ⅱ-Ⅲ、Ⅵ-Ⅶ
第三章 旋律音型中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第一节 “同音反复”音型
        一、哈朵
        二、卡娃
        三、卡门
        四、米卡艾拉
        五、唐·何塞
    第二节 “纯四度跳进”音型
        一、泰维
        二、唐·何塞
        三、赛朵
    第三节 “环绕式”音型
        一、泰维
        二、卡娃
        三、埃斯卡米洛
        四、卡门
        五、米卡艾拉
    第四节 “级进”音型
        一、莫特
        二、帕契克
        三、埃斯卡米洛
        四、卡门
第四章 舞曲配器技法对比研究
    第一节 舞种
        一、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
        (一)瓶舞
        (二)矮步舞
        (三)交际舞
        (四)圆圈舞
        (五)芭蕾舞
        二、歌剧《卡门》
        (一)斗牛舞
        (二)弗拉门戈舞
    第二节 舞曲节奏
        一、犹太舞曲节奏
        (一)扬抑格节奏
        (二)“嗡啪”节奏
        (三)切分节奏
        二、吉普赛舞曲节奏
        (一)切分节奏
        (二)弗拉门戈节奏
    第三节 管弦乐配器
        一、乐队配器的编制
        (一)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的乐队编制
        (二)歌剧《卡门》的乐队编制
        二、弦乐队配器写作
        (一)弦乐的主调写作
        (二)弦乐的对位式写作
        三、木管乐队的配器写作
        (一)木管乐的主调写作
        (二)木管乐为弦乐的前景营造和声背景
        四、管弦乐队的配器写作
        (一)同度和八度的全奏
        (二)旋律和主要乐思的配器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当下研究现状分析
    三、史诗性小说的当代界定
第一章 深广之史: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一节 历时性:风云变幻的时间跨度
        一、伟大变革的时间选择
        二、春节:命运轨迹的刻度表
    第二节 共时性:历史横断面的空间画卷
        一、北方冰城的空间记忆
        二、广阔的地域变换
        三、周家小屋:人生转场的生命驿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深邃之思:人民性本质的现实主义书写
    第一节 时代主题:伟大历史进程的全景再现
        一、小道具的大历史
        二、小人物的大时代
        三、多阶层的全貌生活史
    第二节 生活主题:情感叙事的理性反思
        一、多样态的情感生活
        二、阶层分化的理性思考
        三、多重身份的女性之困
    第三节 心灵主题: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一、追求真善美的“好人文化”
        二、深邃的现实之思
        三、悲悯深切的人文关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厚之诗: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多维立体的人物群像
        一、工人群象凋敝化
        二、英雄形象平民化
        三、多类别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多元的叙事策略
        一、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
        二、相互交织的双重视角
        三、细密深厚的日常模式
    第三节 以崇高致敬生活
        一、“我们这代儿女”
        二、反思与批判
        三、传承与坚守:梁晓声小说史诗性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四、对史诗性的刻意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结语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浙商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 ——以“浙商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浙商电视剧的叙事主题:多重复调的浙商表达
    (一)创业:传统与现代商业精神的表达
        1.“商道即仁道”在浙商剧中的影视化呈现
        2.儒商传统在浙商剧中的文化认同
        3.浙商人伦精神在电视剧中的彰显
    (二)亲情:爱与回归的深切凝视
        1.父权的消解与情感的重构
        2.母爱的包容与代际的调剂
    (三)爱情: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戏剧化呈现
        1.浙商剧中的爱情关键词
        2.传统伦理和现代观念的博弈与反思
二、浙商电视剧的叙事范式:类型框架内的多样呈现
    (一)多重语境下的叙事嬗变
        1.单一到多元:家庭伦理类型融合“主旋律”的史诗化叙事
        2.单线到多线:多线交叉的圆形结构
    (二)叙事情节的多重设置及情感升华
        1.伏笔式建构:变化轨迹的铺垫呈现
        2.偶然化影响:重大事件的客观推力
        3.历时性对比:相似段落的屡次出现
    (三)叙事价值的多重构建及情感导向
        1.艺术价值:追求创作的真实性与审美性
        2.社会价值:个体与集体意识的映射性
三、浙商电视剧的角色塑造:重利事功与江南气质的对视
    (一)改革思想的先驱者:审时度势与灵活应变
        1.爱国主义思想的先驱者
        2.响应政策改革的先行者
    (二)草根文化的发扬者:不安现状与善于创造
        1.草根文化的呈现者
        2.两栖漂泊的奋斗者
    (三)江南文化的继承者:崇尚柔慧与重利事功
        1.温婉细致的江南文化代表
        2.质朴隐忍与反抗精神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世纪的艺术见证——论《幻化》三部曲的史诗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02)
  • [3]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D]. 吴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陈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与歌剧《卡门》民族性特征对比研究[D]. 邵德诚.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D]. 左国如.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8]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浙商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 ——以“浙商三部曲”为例[D]. 贾周双.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世纪艺术的见证——论“奇幻”三部曲的史诗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