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中蚕丝业调查(4)(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亚[1](2022)在《日军毁劫与无锡城乡经济衰变》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前,无锡工商业异常发达,是中国的模范县,日本人也长期视无锡为祖源之地。侵略无锡后,日军除了大量屠杀平民、奸淫妇女外,对城乡经济进行了凶残破坏和大肆劫掠。占无锡工业主体的纱、丝两业百分之七八十的机器被毁,粮食、丝茧商号几乎被全占;各类金融、文化、交通设施和设备无不受损。无锡乡村不但农、副业备受毁劫,而且面向现代化的和平发展之路被打断。在无法经营或经营不善之时,日方部分地发还被侵占的华商企业,乘机进行新的榨取。本文在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进行计量,以此为基础,分析日军侵略对无锡所造成的直观和深层的危害。
孙冠儒[2](2021)在《近代山东丝织业与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37)》文中认为丝织业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山东地区也不例外,而且在汉代以前,山东地区甚至在全国处于中心地位,虽然此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山东地区的丝织业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仍然保持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头。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对山东的经济入侵,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大量农民破产外流,给山东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但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也刺激了山东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使农民卷入新的商品市场,从而使农村经济产生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依赖。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手工业衰落了,但与口岸贸易密切联系的丝织业却适应了对外贸易的需要,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商品化程度大大加强,如由手工缫丝变成人力机、蒸汽机缫丝,由铁木提花机取代了原始木机,尤其是近代缫丝工厂的出现,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山东丝织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生产工具、经营管理方式等的一系列变化。此外,随着山东丝织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影响也不断加大,就国内环境而言,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受北洋军阀混战的影响,近代山东丝织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东丝织业的健康发展;就国外环境而言,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下,近代山东丝织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一方面,因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使得山东丝织业丧失了重要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山东丝织品的出口受到沉重打击,很多手工工场因丝织品出口受阻而面临破产。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丝织业行会也开始发生改变,近代化的商会和同业公会逐渐形成,其职能日益由传统丝织业行会下垄断丝织业生产逐步转变为近代化同业公会下的维护丝织业的正常竞争。再者,随着近代山东丝织业日益卷入国内外市场,丝织品商品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交通运输业在山东丝织业的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日益淘汰和近代化的汽车、铁路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日益普及,对近代山东丝织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一系列变化最终又促进了山东城乡经济生活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城乡社会文化的繁荣。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山东丝织业研究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对于今天丝织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有利于促进山东丝织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薛黎萍[3](2020)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分析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 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从专科到本科、从蚕桑农科到蚕桑绸多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与地方蚕丝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特点及其若干启示。我国近代蚕丝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苏州地区作为我国蚕丝业的重镇,蚕丝高等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一直处于我国蚕丝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蚕丝教育的初步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11年,上海女子蚕业学堂转变为公立性质,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堂,迁往苏州浒墅关继续办学,1912年再一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校上海和四川两地,1941年沪分校停办也转入四川。抗战结束后,学校搬往浒墅关复校。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蚕桑专科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学校经过建国初期的归并与调整,蚕桑专科教育逐步走向正轨。经过调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省立蚕丝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学校改称公立蚕丝专科学校。但此后随着政治运动的起伏,学校所身处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艰难处境中曲折前进,学校的名称也经历了若干次改变,195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第三阶段,是20世纪后半叶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56年在江苏省浒墅关蚕丝学校基础上,实行蚕、丝分科建校,建立中专性质的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1958年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更名为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学校性质从中专上升为大专。1960年,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性质,建立苏州丝绸工学院。在这个阶段,苏州蚕丝高等教育在专科、本科两个层次上有计划地发展并服务于产业,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苏州蚕丝高等教育获得了新的更大发展,服务于产业的手段。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创办与发展,既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方面,也是行业高校与实际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鲜活案例。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它主要体现在: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核心;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基础;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是行业高校提供的直接社会服务。
胡芳培,刘冠宇,李燕,冯静,吴雨才[4](2018)在《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兴衰历程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溯了民国以前江浙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演变及世界蚕丝业的总体趋势,叙述了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的兴衰历程。在对比中日两国就此历程之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政治学、财政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民国时期不同政府的蚕业政策及其效果,厘清了长期战乱及日本侵华战争、经济危机转嫁等对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造成的破坏程度,考察了与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共生共存的士绅阶层、茧丝绸商和蚕桑农户的互动与心理变迁。
王晨[5](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钱耀兴[6](2015)在《无锡四大码头之一:丝码头简史(三) 中国蚕丝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浩劫——沦陷时期,中国蚕丝业被害史实(下)》文中提出四、华中蚕丝股份有限公司始末日本用武力占领华东地区后,认为在其完全统制的前提下,"中国蚕丝业有必要复兴"。但是无锡一些实力较大的丝厂资本家不愿与敌合作。日军只得勾结钱凤高等人在1938年4月15日合办无锡惠民制丝公司。
钱耀兴[7](2015)在《无锡四大码头之一:丝码头简史(三) 中国蚕丝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浩劫——沦陷时期,中国蚕丝业被害史实(上)》文中认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进行了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与日寇的殊死搏斗中,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伤亡逾3,000多万人,损失超过6,000多亿美元。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永世不忘。1929年到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
罗永平[8](2015)在《江苏丝绸史话》文中研究指明(续上期第八章第二节)二、控制手工缫丝华中蚕丝公司独占了机械缫丝生产,垄断了蚕茧生产和运销后,江苏蚕丝出现两情况。第一种,大批工人失业。以华中蚕丝公司名义恢复生产的丝厂不过为一小部分,江苏1938年开工的九家丝厂,仅能容纳八九千人,而近有70%的原丝厂工人处于失业状态。第二种,蚕茧过剩。江苏的蚕茧对于蚕农来说,完全是商品,特别是无锡、苏
杨帅[9](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王春英[10](2014)在《“民族”与“民生”的互见:以战时美亚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存利益论着重从民生的角度阐释商人战时合作行为,对解读商人战时心态十分有力。这一理论框架也可称之为"民族"中的"民生"。然而,它忽视了商人战时如何面对及解决"民族"的困境、战后如何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战时企业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力图在"民族"与"民生"之间进行平衡,这也暗示沦陷区商人的活动,民族与民生密不可分。战后,他们竭力将民生与民族等同,这种将两者合二为一的诡辩既是"事仇民族主义"的体现,又是战前商人的"民族"与"民生"主义观的延续。
二、华中蚕丝业调查(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中蚕丝业调查(4)(论文提纲范文)
(1)日军毁劫与无锡城乡经济衰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区劫难 |
二、乡村损毁 |
三、“返还”图谋 |
四、余论 |
(2)近代山东丝织业与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山东丝织业 |
第一节 植桑养蚕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丝织业商品生产的发展 |
第三节 丝织业生产技术和方式的改进 |
第二章 西方对山东丝织业的冲击 |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丝扼绸”政策的实施 |
第二节 “洋绸”涌入对山东丝织业的冲击 |
第三章 山东传统丝织业的解体与转型 |
第一节 山东传统丝织业的解体 |
第二节 山东传统丝织业的转型 |
第三节 近代丝织业的多元结构与多重功能 |
第四章 山东丝织业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变动 |
第一节 国内变动 |
第二节 国外变动 |
第五章 山东丝织业与近代商会、行会、同业公会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传统行会的式微 |
第二节 丝织业同业公会的创设及其功能 |
第三节 商会、同业公会的成立对丝织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山东丝织业与近代交通运输业 |
第一节 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沿线的丝织业 |
第二节 丝织业与公路交通 |
第七章 山东丝织业与城乡经济生活 |
第一节 丝织业与城乡经济生活的发展 |
第二节 丝织业与城乡文化生活的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蚕业生产及蚕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丝绸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行业高校的研究 |
(四)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
(五) 关于20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蚕丝高等教育 |
(三) 行业高校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丝教育创始背景 |
二、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发展过程 |
三、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业人才和制丝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种科学研究 |
(三) 蚕种及制丝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
第二章 建国后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桑专科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科学研究 |
(三) 蚕桑技术的推广和服务 |
第三章 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丝绸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丝绸专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丝绸科学研究 |
(三) 丝绸技术的改造和开发 |
第四章 行业高等学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
一、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核心: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
(一) 适时增设调整专业,满足产业基本的发展需求 |
(二)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三) 扩大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满足产业多层次的发展需求 |
二、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基础: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 |
(一) 应用研究:解决产业技术和工艺问题 |
(二) 基础研究:夯实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石 |
三、行业高等学校的直接社会服务: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
(一) 参与产业技术改造与推广 |
(二) 参与产业技术开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兴衰历程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江浙地区蚕桑产业研究缘起 |
2 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之兴衰历程 |
2.1 蚕桑产业分布及成因 |
2.2 蚕桑产业发展概述 |
2.2.1 栽桑情况 |
2.2.2 养蚕情况 |
2.3 中日两国蚕桑产业发展对比 |
2.4 蚕桑产业兴衰历程 |
3 民国时期不同政府之蚕业政策 |
4 日本对江浙地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 |
5 余论:士绅、商人和蚕农的互动与心理变迁 |
(5)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7)无锡四大码头之一:丝码头简史(三) 中国蚕丝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浩劫——沦陷时期,中国蚕丝业被害史实(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前,发展中的中国蚕丝业 |
二、战火中蚕丝业被害情况 |
三、日军的法西斯统治 |
(8)江苏丝绸史话(论文提纲范文)
二、控制手工缫丝 |
三、统制丝绸运销 |
第三节 丝绸业备受摧残,损失惨重 |
(9)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理环境 |
二、资源环境 |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四、华中蚕丝业调查(4)(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军毁劫与无锡城乡经济衰变[J]. 马俊亚.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22(01)
- [2]近代山东丝织业与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40-1937)[D]. 孙冠儒.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D]. 薛黎萍. 苏州大学, 2020(03)
- [4]民国时期江浙地区蚕桑产业兴衰历程及成因分析[J]. 胡芳培,刘冠宇,李燕,冯静,吴雨才. 中国蚕业, 2018(02)
- [5]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无锡四大码头之一:丝码头简史(三) 中国蚕丝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浩劫——沦陷时期,中国蚕丝业被害史实(下)[J]. 钱耀兴. 江苏丝绸, 2015(06)
- [7]无锡四大码头之一:丝码头简史(三) 中国蚕丝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浩劫——沦陷时期,中国蚕丝业被害史实(上)[J]. 钱耀兴. 江苏丝绸, 2015(05)
- [8]江苏丝绸史话[J]. 罗永平. 江苏丝绸, 2015(02)
- [9]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 [10]“民族”与“民生”的互见:以战时美亚公司为例[J]. 王春英. 学术界,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