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姜艺文[1](2019)在《选择性脑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SUMO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颈内动脉灌注低温生理盐水诱导的选择性脑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脑皮质SUMO化的影响,为低温脑保护提供新的研究靶点。方法:将10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8周龄,体重为20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37℃生理盐水灌注组(N组)和选择性脑低温组(H组),每组25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CAO)来制备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2h后I/R组缓慢拔除线栓,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H组在拔除线栓即刻,由大鼠的右侧颈内动脉输注10-13℃生理盐水(100ml·kg-1·h-1),持续输注20分钟;N组以同样的速率输注37℃生理盐水,持续输注20分钟。S组仅分离大鼠的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未予以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检测指标:大鼠于再灌注24h时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以评估脑水肿的程度;于再灌注24h和48h时参照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以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的细胞凋亡率,以评估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UMO特异性结合酶(Ubc9)、SUMO特异性蛋白酶3(SENP3)和结合状态SUMO2/3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S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在再灌注24h时的脑含水量增加(P<0.01);与I/R组和N组比较,H组大鼠在再灌注24h时的脑含水量降低(P<0.05),I/R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S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P<0.01);与I/R组和N组比较,H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P<0.05),I/R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HE染色示与S组比较,其余三组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和碎裂;与I/R组和N组比较,H组细胞核固缩和碎裂的程度减轻。(4)TUNEL染色示与S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细胞凋亡率升高;与I/R组和N组比较,H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I/R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Western blot示与S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Ubc9和结合状态SUMO2/3表达上调,IR组和N组SENP3表达上调,H组SENP3表达下调(P<0.01);与I/R组和N组比较,H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和48h时的Ubc9和结合状态SUMO2/3表达上调,SENP3表达下调(P<0.05),I/R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经颈内动脉灌注低温生理盐水诱导的选择性脑低温,可以减轻大鼠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水肿的程度、神经功能损伤、脑组织病理学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的程度,减轻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2)其可能的机制与其上调大脑皮质Ubc9及结合状态SUMO2/3表达,下调SENP3表达,增强大脑皮质SUMO化有关。
毛海峰[2](2017)在《运动与虎纹毒素-Ⅰ对慢性脑缺血小鼠的干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脑缺血是指长时期的脑部血流灌注不充分,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老年性/早老性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病理过程,最终可导致持久或进展性的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对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缺血性脑损伤与Ca2+信号转导异常导致胞浆Ca2+浓度升高有密切关系。虎纹捕鸟蛛是分布于越南、缅甸以及我国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的珍稀蛛种,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虎纹蜘蛛毒素-I(HWTX-Ⅰ),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HWTX-Ⅰ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N型钙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阻断神经传导,是一种新型的N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并已发现HWTX-Ⅰ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体育运动在预防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功能性康复治疗手段,在多种慢性疾病动物模型上,有明显抗组织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小鼠慢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有氧运动和HWTX-Ⅰ尾静脉注射进行单独及联合干预,通过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钙超载及神经修复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脑缺血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同时对脑组织与血液相关因子mRNA的差异表达进行对比,探讨两种不同组织mRNA表达的相关性及对脑组织mRNA等进行测序分析,为相关疾病的监测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HWTX-Ⅰ对慢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及小鼠脑和血液Notch通道相关细胞因子Notch1、Jagged1、NICD及钠钙交换蛋白NCX1、突触素SYP、钙结合蛋白CaBP-D28k mRNA组织差异性表达水平、脑组织mRNA差异分析及其与慢性脑缺血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小鼠慢性脑缺血模型,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HWTX-Ⅰ组(脑缺血后尾静脉注射HWTX-Ⅰ,H组)、有氧运动跑台组(TM组)、HWTX-Ⅰ结合跑台运动联合干预组(H+TM组)、有氧运动游泳组(SW组)、HWTX-Ⅰ结合游泳运动联合干预组(H+SW组)、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不结扎右颈总动脉,SO组)。分组3天后TM组、H+TM组、SW组、H+SW组进行有氧运动,每周6次,共5周,H组、H+TM、H+SW组组隔日尾静脉注射(0.05ug/g体重)一次HWTX-Ⅰ,30天共注射15次,于分组后即刻、运动第五周末进行Clark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后,小鼠禁食过夜,处死动物,眼球取血并分离出脑组织。采用Clark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小鼠局灶神经功能和一般神经功能情况;通过全脑外观解剖学观察缺血侧脑组织萎缩及缺血灶的外观情况;运用Nissl染色对各组小鼠缺血侧脑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小鼠血清NSE、S100B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Notch1、Jagged1、NICD、NCX1、SYP、CaBP-D28k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检测脑组织和血液中Notch1、Jagged1、NCX1、SYP、CaBP-D28k mRNA差异表达;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脑组织mRNA进行测序,筛选特异性地在运动过程中分泌差异较大的脑组织mRNA分子。结果:1)尼氏染色形态学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空泡明显、深染、大量核固缩、核坏死,有明显的神经元丢失;HWTX-Ⅰ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空泡不明显、部分细胞核及尼氏体清晰可见;跑台组皮质神经细胞空泡较明显,有明显的神经元丢失,但优于模型对照组;HWTX-Ⅰ+跑台组皮质神经细胞空泡较少,细胞核染色浅,神经元丢失少;游泳组皮质神经细胞空泡较明显,但少于模型对照组,深染、少部分核固缩、有明显的神经元丢失,但好于模型对照组;HWTX-Ⅰ+游泳组皮质神经细胞空泡依然较多,核固缩较明显,部分深染,但细胞核清晰,细胞质中尼氏体清晰且边集,染色深,神经元丢失少。2)模型对照组小鼠右侧大脑萎缩明显,两种方式的运动对小鼠脑部缺血侧血流的增加有正向作用,毒素与运动联合干预的效果更加明显;毒素与运动联合干预延缓了缺血黄斑的形成。3)各干预组的Clark神经功能评分均好于模型对照组。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跑台组、游泳组、HWTX-Ⅰ+游泳组血清NSE蛋白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HWTX-Ⅰ+游泳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差异具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免疫组化及Realtime-PCR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WTX-Ⅰ组、HWTX-Ⅰ+跑台组、HWTX-Ⅰ+游泳组小鼠脑组织Notch1、Jagged1 mRNA表达较模型组出现上调(P<0.05或P<0.01),Notch1、Jagged1、NICD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出现上调(P<0.05或P<0.01),但跑台组和游泳组的蛋白与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WTX-Ⅰ组比较,HWTX-Ⅰ+跑台组的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出现上调(P<0.01),HWTX-Ⅰ+游泳组的Jagged1和NICD蛋白表达出现上调(P<0.01),HWTX-Ⅰ+游泳组的Notch1、Jagged1 mRNA表达出现上调(P<0.05)。HWTX-Ⅰ组、跑台组、HWTX-Ⅰ+跑台组和HWTX-Ⅰ+游泳组突触素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出现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的突触素蛋白表达均出现上调,HWTX-Ⅰ组、跑台组脑组织突触素蛋白含量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HWTX-Ⅰ+跑台组、HWTX-Ⅰ+游泳组差异具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HWTX-Ⅰ+跑台组、HWTX-Ⅰ+游泳组与HWTX-Ⅰ组的NCX1 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出现上调(P<0.05或P<0.01)。HWTX-Ⅰ+跑台组、HWTX-Ⅰ+游泳组的CaBP-D28k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出现上调(P<0.05),HWTX-Ⅰ+跑台组、HWTX-Ⅰ+游泳组与HWTX-Ⅰ组的CaBP-D28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出现上调(P<0.05)。6)小鼠血液中Notch1、Jagged1、Ncx1 mRNA的表达量均较脑组织中的表达量低(P﹤0.05),在两者中的表达具有中度的相关关系(r>0.5)。7)通过高通量测序共得到18714个基因,游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共有650个,上调183个,下调467个,并按功能及与脑缺血和运动的关系分为通道相关因子类、信号传递相关因子类、代谢相关因子类、炎性相关因子类、应激相关因子类等五类。结论:1)有氧运动与HWTX-Ⅰ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HWTX-Ⅰ的神经保护机制可通过钙结合蛋白-D28k、突触素等及经典的Notch信号通路介导。有氧运动的神经保护机制可通过上调SYP表达来促进脑缺血后突触的发生与重塑。3)Notch1、Jagged1和Ncx1因子及650个差异基因有可能成为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新靶点和/或标记物。
张会军[3](2015)在《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脑缺血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居所有疾病之首,虽然目前溶栓治疗可以使许多患者早期血管再通,但是由于针对随之而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却没有很好的方法,导致脑缺血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所以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很重要。SENP1参与底物蛋白的去SUMO修饰,虽然之前研究结果表明SUMO蛋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是有关去SUMO化修饰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却没有涉及。本研究探讨了SENP1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脑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综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行为学、电生理记录等实验技术,研究WT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6、12及24小时后SENP1表达,发现SENP1表达升高并且不是通过转录水平;应用SENP1flox/flox小鼠和CamKIIα-cre小鼠交配生产的海马及前脑皮层特异性神经元SENP1敲除(SENP1 cKO)小鼠给予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处理后,皮层区域梗死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WT增加;TUNEL染色及激活型caspase-3检测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SENP1 cKO小鼠皮层缺血区域神经细胞凋亡较野生性(WT)明显增多,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SENP1缺乏的情况下SUMO1修饰水平较WT明显升高,蛋白稳定性增加,促进线粒体形态改变导致线粒体途径凋亡增加,可能是SENP1缺乏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综上所述,研究发现SEN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主要作用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而且这种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Drp1的SUMO1修饰水平有关,所以本研究结果可能会为临床脑缺血损伤的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业贵,龚鑫,侯良芹[4](2015)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取"百会"和"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1次/d,连续7d。造模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及存活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nNOS、iNOS及GFA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P<0.01),nNOS、iNOS及GFAP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P<0.01),增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存活数(P<0.01),降低nNOS、iNOS的表达(P<0.01),促进GFAP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NOS和iNOS、上调GFAP的表达,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李静[5](2014)在《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人们患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在逐渐的增加,因而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数和发病几率也在逐渐上升。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降低,智力减退,认知障碍及对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减弱,因为VD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研究仍是现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且与其它种类的痴呆相比,血管性痴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且预防后效果比较好,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VD作为唯一可防治的痴呆,探索治疗VD新药物,寻求有效的治疗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医学意义。葛根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葛根素的抗氧化作用,我们通过加入活性基团对葛根素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合成了葛根素修饰物P1。葛根素修饰物的研究仍在继续,因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活性和安全性更强的葛根素修饰物应用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本论文主要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了小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并通过小鼠行为学实验和生化指标检测来考察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是否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行为学实验:水迷宫和新物体辨别实验来考察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是否有改善作用;通过SOD活力和MDA含量测定实验来检测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区SOD活力和大脑皮层中MDA含量的影响,以考察葛根素修饰物P1是否能提高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痴呆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数据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缩短了小鼠到达安全区的时间,但无显着性差异。新物体辨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在1h和24h的优先指数和辨别系数均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在SOD活力和MDA含量测定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虽然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100mg/kg)组提高了小鼠海马区SOD的活力并降低了大脑皮层中MDA的含量,但是无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对该痴呆模型小鼠脑中SOD活力和MDA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提示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该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没有提高作用。
李鹏跃[6](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认为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张娜[7](2009)在《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部NOS活性的影响及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血塞通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后脑部NOS(包括c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及对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以肌肉注射的途径给予脑缺血再灌注的家兔血塞通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的家兔大脑皮质顶叶、额叶、海马、小脑和延髓的NOS活性的变化和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和小脑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一利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采用NOS测定试剂盒,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段家兔大脑皮质顶叶、额叶、海马、小脑和延髓内NOS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脑皮质顶叶、额叶、海马、小脑和延髓内cNOS(主要是nNOS)活性在缺血再灌注2h后开始升高,6h左右达高锋,以后逐渐下降,24h、48h和72h后活性持续降低,最后保持在正常水平左右;而iNOS的活性在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段持续升高,72h达峰值,且iNOS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由nNOS产生的NO主要在脑缺血损伤的早期(6h左右)发挥作用,而由iNOS产生的NO主要在脑缺血损伤的晚期发挥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对家兔急性脑缺血再灌流2h的保护作用不明显(P>0.05);缺血再灌注6h后,直至72h,血塞通治疗组较相应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最后接近于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血塞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试验二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段家兔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皮质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皮质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不同,神经元数量、胞体截面积、最长突起长度都有所变化。缺血再灌注2h、6h两组,上述各部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胞体截面积、最长突起长度并未见明显变化,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膜清晰,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缺血再灌注24h、48h、72h三组上述部位的阳性神经元变化明显,细胞着色加深,体积缩小,梗死灶内神经细胞坏死缺失严重,最长突起长度明显变短,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5)。血塞通治疗2h组保护作用不明显,脑组织未出现明显改变,在大脑皮质额叶及海马等处可见神经元数量、胞体截面积、最长突起长度与缺血未治疗组相比变化不大,差异不显着(P>0.05);血塞通治疗6h、24h、48h和72h组家兔脑组织,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胞体截面积及最长突起长度变化显着,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核溶解等缺血变化与相应的缺血再灌注组未治疗相比明显减轻,只有少数神经细胞出现死亡。血塞通可明显减少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并使神经元的最长突起长度有所增加,治疗效果显着(P<0.05)。实验结果表明:血塞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刘珂舟[8](2009)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以往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认为,脑血流中断后,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脑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流中断和再灌注使脑组织细胞产生损伤级联反应,至少涉及4个不同的机制:能量障碍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发生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一方面,脑缺血再灌注既可以挽救濒临梗死的细胞,另一方面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死亡。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种新型信使分子,同时具有神经介质和神经毒性作用。尤其在脑部的组织中的双重作用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它能够增加皮层供血量,缩小梗死面积;另一方面它能够与缺血产生的氧自由基协同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本论文通过在体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脑海马内NO的释放情况,真实反应了该过程中NO的释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NO的神经介质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奠定基础。并以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缺氧缺糖(OGD)为离体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即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利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对海马神经细胞内释放的NO变化进行了检测,从而完成了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整体与细胞两个层面的研究。最新的关于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是通过对再灌注过程的干预(post-conditioning)来减少脑部梗死面积,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具体的作用机理及究竟哪种干预方法更有效均未见报道。通过使用本论文中的在体检测NO方法,实时、连续地记录了该干预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从而阐明了NO确实参与了缺血后处理,提示NO通路有可能是该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一条途径。同时,利用TTC染色与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大脑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该干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得结果如下:1.海马内NO释放减少,对血管的舒张作用降低,继而大鼠血压上升。这与理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和一氧化氮同质”相符,进而验证了该在体检测NO技术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同时得出结论,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L-NAME 20μL-30μL后,NO的释放量减少了4.5 nM-6nM。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初期中,海马内NO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脑缺血的最初10min,由于大脑供血的迅速减少,NO的释放量也迅速下降,并达到最低点;之后稳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在再灌注初期,由于血液的恢复,NO释放量迅速升高,并在10.15min内达到最高点;之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同时通过拟合定标曲线,计算得出:在脑缺血过程中海马内NO释放的减少浓度为0.806±0.221μM,在再灌注初期NO释放量增加浓度为0.768±0.029μM。3.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静脉注射内皮型NOS (eNOS)/神经元型NOS(nNOS)和诱生型NOS(iNOS)的抑制剂,结果表明在再灌注初期eNOS/nNOS起主要作用,与iNOS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海马内释放的NO对受损脑组织起到了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4.在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实验上,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得到了NO在OGD/复氧复糖模型中的变化过程。该过程实验结果与在体大鼠实验结果相比,NO释放的变化过程显得较为简单。在OGD/复氧复糖过程中,NO的表达均有明显上升,并在再灌注10-12 min后达到稳定的平台期。5.利用在体检测NO技术,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能够使大鼠海马内NO的释放缓慢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脑内血流量。我们认为,脑缺血后处理所引起的NO缓慢而大量的释放能够抑制NO的毒性作用而进一步加大NO对于脑血流的积极增加作用,从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后处理方法对于脑内NO释放的影响不同。6.对比6组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即改变缺血和再灌注的时间长短及交替的次数),实验发现缺血后处理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脑部梗死面积,提高大鼠海马内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但其中3次30s/30s的再灌注/缺血循环能够最有效的减少大脑损伤。我们认为该方法可能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脑内NO的缓慢大量释放,说明NO很有可能是post-conditioning改善脑损伤的一条作用途径。本论文采用实时、连续、在体检测NO结合荧光标记与激光共聚焦实时扫描技术的方法,分别从整体与细胞两个层次上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内NO浓度进行了检测,全面的阐述了该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脑组织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NO的在体检测技术,首次检测了在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变化情况,揭示了NO可能是该干预方法作用的一个途径,并通过对比多种缺血后处理方法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对该干预方法进行优化。NO在脑缺血/再灌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楚了解NO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对于防治中风药物的开发与筛选以及临床上治疗中风引起的神经损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恩龙[9](2008)在《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医药防治中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记载,尤其在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历代医学着作均有丰富论述。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头穴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能够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本项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通过电镜、原位杂交、免疫组化、RT-PCR、ELISA等方法系统观察了针刺顶颞前斜线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通过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炎症反应以及超微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头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实验方法:选择健康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头针组)。参照Longa的改良的线栓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应用TTC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24小时梗死体积,缺血再灌注后3、24、72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bcl-2、bax基因表达变化;应用ABC-ELISA法检测IL-1β;应用RT-PCR技术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caspase-3mRNA、caspase-8mRNA表达;光镜、电镜观察神经元结构。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1、脑梗死体积。A组未发现梗死灶,B组梗死灶在额、顶叶皮质及尾状核、壳核区域,C组梗死区域小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24、72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组比较均有降低,其中缺血再灌注后24、72小时,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神经元凋亡结果。A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B组、C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周围区域,即半暗带区。凋亡细胞在再灌注后3小时开始增加,24小时达高峰,72小时凋亡细胞数减少;B组、C组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凋亡细胞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C组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凋亡细胞与B组比较,显着减少(P<0.01、P<0.05)。4、免疫组化结果。A组可见少量bcl-2、bax基因表达,B组、C组bcl-2、bax基因表达在半暗带区。bcl-2、bax基因表达在缺血再灌注后3小时开始增强,24小时达高峰,bcl-2高峰表达持续至72小时,bax表达在再灌注后72小时稍有下降;C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下降,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ABC-ELISA法检测IL-1β。A组IL-1β在大脑皮质少量表达,B组在再灌注早期IL-1β大量出现,72小时达到高峰,C组在各时间点IL-1β显着下降,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6、RT-PCR结果。A组caspase-3mRNA、caspase-8mRNA仅见微弱表达,B组caspase-3mRNA、caspase-8mRNA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再灌注后24小时表达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C组各时间点caspase-3mRNA、caspase-8mRNA表达与B组比较显着降低。7、超微结构变化。A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以及毛细血管结构完整,B组神经元细胞质内可见大量空泡样变,细胞器消失;胶质细胞胞质内大量空泡样改变;毛细血管管腔变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大。C组半暗带区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胞质内空泡变少,细胞器较丰富,可见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等,核大,染色质较均匀;胶质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高尔基体增多;毛细血管管腔变大,内皮光滑。结论:第一、针刺头穴能够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保持缺血区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针刺头穴能够减少MCAO大鼠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第三、针刺头穴能够上调MCAO大鼠缺血区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第四、针刺头穴能够抑制MCAO大鼠缺血区炎症反应,下调白介素1β表达。第五、针刺头穴能够抑制凋亡启动因子caspase-3、caspase-8,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本项研究表明针刺头穴能够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方面证实头穴针刺能够对MCAO所致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为临床推广和普及头针疗法以及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申佳[10](2007)在《巴西苏木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血管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缺血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高,愈后合并症和后遗症发生普遍的疾病。目前,针对于治疗脑缺血疾病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可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种类十分有限。因此,寻找可以用于帮助疾病恢复的潜力化合物,具有很好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巴西苏木红素是来自于中药材苏木的酚类单体化合物,本文对该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主要围绕巴西苏木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巴西苏木红素的血管调节活性两部分进行。论文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水平对巴西苏木红素对抗缺血损伤的活性进行了评价。体外实验中建立了Neuro-2a细胞的缺糖缺氧模型,采用MTT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逸漏率两个指标对巴西苏木红素的活性进行了评价。体内实验中选取了暂时性局灶型大鼠中动脉缺血模型,通过对脑组织梗塞体积、神经行为学分数、能荷水平以及MDA水平几个指标对巴西苏木红素的作用进行评价。在机制研究中,采用RT-PCR的方法分析了巴西苏木红素对中动脉暂时性缺血大鼠脑组织以及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中三种前炎性因子(TNF-α, IL-6, IL-1β)表达的影响,以及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和RAW264.7细胞的一氧化氮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实验,研究了巴西苏木红素对血管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西苏木红素对缺糖缺氧损伤的Neuro-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并降低细胞乳酸脱氢酶的逸漏率;巴西苏木红素可以对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脑缺血区域坏死体积的减少和神经行为学功能的恢复,同时巴西苏木红素也可以帮助脑组织能荷的恢复和MDA水平的降低;使用巴西苏木红素治疗后,脑缺血大鼠的脑组织中两种炎性因子即TNF-α和IL-6的mRNA水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在LPS诱导的BV2细胞内,TNF-α和IL-6的mRNA水平也得到了相一致的结果,而且,巴西苏木红素对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一氧化氮的释放也有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巴西苏木红素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在血管活性的研究中发现,巴西苏木红素具有收缩血管的活性,调节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提高细胞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促使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是其作用发挥的可能机制。
二、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脑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SUMO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模型建立 |
2.3 制备标本 |
3 脑含水量测定 |
4 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
5 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 |
6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
7 Western Blot法检测Ubc9、SENP3 及结合状态SUMO2/ |
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选择性脑低温降低大鼠脑含水量 |
2 选择性脑低温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
3 选择性脑低温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 |
4 选择性脑低温降低大鼠细胞凋亡率 |
5 选择性脑低温上调Ubc9 表达水平 |
6 选择性脑低温下调SENP3 表达水平 |
7 选择性脑低温上调结合状态SUMO2/3 表达水平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运动与虎纹毒素-Ⅰ对慢性脑缺血小鼠的干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运动与HWTX-Ⅰ对慢性脑缺血小鼠的干预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动物模型构建 |
2.1.5 实验动物分组 |
2.1.6 给药方案 |
2.1.7 运动方案 |
2.1.8 Clark神经功能评分 |
2.1.9 组织取材与处理 |
2.1.10 全脑外观观察与缺血区测量 |
2.1.11 石蜡切片制备 |
2.1.12 Nissl染色 |
2.1.1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2.1.14 质量控制 |
2.1.15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Clark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
2.2.2 全脑外观观察与缺血侧黄斑灶比较 |
2.2.3 Nissl染色形态学观察 |
2.2.4 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 |
2.3 讨论 |
2.3.1 KM小鼠慢性脑缺血损伤模型 |
2.3.2 Clark神经功能评分 |
2.3.3 全脑外观观察与缺血侧黄斑灶比较分析 |
2.3.4 Nissl染色形态学变化 |
2.3.5 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 |
3 运动与HWTX-Ⅰ对慢性脑缺血小鼠干预作用的机制探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对象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动物模型构建 |
3.1.5 实验动物分组 |
3.1.6 给药方案 |
3.1.7 运动方案 |
3.1.8 组织取材与处理 |
3.1.9 石蜡切片制备 |
3.1.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1.11 脑组织总RNA提取 |
3.1.12 血液总RNA提取 |
3.1.13 反转录 |
3.1.14 Real-time PCR反应 |
3.1.15 质量控制 |
3.1.16 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小鼠脑组织Notch1、Jagged1、NICD、NCX1、SYP、CaBP-D28k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2.2 血液及脑组织Notch1、Jagged1、NCX1、SYP、CaBP-D28k mRNARQ值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3.1 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分析 |
3.3.2 钙相关因子表达分析 |
3.3.2.1 钠钙交换蛋白NCX1的表达分析 |
3.3.2.2 突触素SYP的表达分析 |
3.3.2.3 钙结合蛋白CaBP-D28k的表达分析 |
4 慢性脑缺血标志物筛选及测序差异分析 |
4.1 脑组织与血液中已测因子mR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
4.1.1 实验结果 |
4.1.2 讨论 |
4.2 脑组织mRNA的高通量测序差异分析 |
4.2.1 实验对象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动物模型构建 |
4.2.5 实验动物分组 |
4.2.6 运动方案 |
4.2.7 高通量测序 |
4.2.8 高通量测序差异表达结果 |
4.2.9 结果分析 |
4.2.9.1 通道相关因子 |
4.2.9.2 信号传递相关因子 |
4.2.9.3 代谢相关因子 |
4.2.9.4 炎性相关因子 |
4.2.9.5 应激相关因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科研情况 |
致谢 |
(3)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SENP1 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 |
3.2 SENP1 神经元特异性敲除小鼠的建立 |
3.3 SENP1 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变化 |
3.4 SENP1 缺乏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3.5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检测及NMDA电流记录 |
3.6 脑缺血再灌注WT及cKO小鼠缺血区皮层细胞凋亡检测 |
3.7 SENP1 缺乏对线粒体形态影响 |
3.8 SENP1 敲除后Drp1 及其SUMO1 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变化 |
4.结论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模型制备方法 |
1.3 电针预处理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 |
2.2 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组织形态学比较 |
2.3 各组大鼠大脑皮质nNOS、iNOS表达的比较 |
2.4 各组大鼠大脑皮质 GFAP表达的比较 |
3 讨 论 |
(5)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血管性痴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血管性痴呆概述 |
1.1.2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 |
1.1.3 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
1.1.4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
1.2.1 自由基 |
1.2.2 钙超载 |
1.2.3 兴奋性氨基酸 |
1.2.4 一氧化氮(NO) |
1.2.5 神经细胞凋亡 |
1.2.6 炎症反应 |
1.3 拟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
1.4 葛根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 |
1.4.2 葛根素的临床应用 |
1.4.3 葛根素的不良反应 |
1.4.4 葛根素的结构修饰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器材 |
2.2.1 实验药物 |
2.2.2 实验动物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给药 |
2.3.2 行为学测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水迷宫实验结果 |
2.4.2 新物体辨别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预给药葛根素修饰物P1对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小鼠脑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器材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化指标检测 |
3.3.2 统计学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部NOS活性的影响及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进展 |
1.1 脑缺血再灌注的概况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
1.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 |
1.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2 NOS 的分类及NO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2.1 NOS 的分类 |
2.2 NO的性质 |
2.3 NO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3 血塞通的研究进展 |
3.1 扩张血管中药对脑缺血的作用 |
3.2 血塞通的种类 |
3.3 血塞通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药理作用 |
3.4 血塞通的应用前景 |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实验一 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延髓、大脑和小脑NOS 活性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兔与取材 |
1.2 方法 |
1.3 脑组织匀浆液的制备 |
1.4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蛋白质的含量 |
1.5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脑、小脑和延髓cNOS活性在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中的变化规律 |
2.2 大脑、小脑和延髓iNOS活性在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中的变化规律 |
3 讨论 |
实验二 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大脑和小脑nNOS 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塞通治疗家兔额叶缺血再灌注前后截面积、数量、最长突起长度和第一突起数的变化规律 |
2.2 血塞通治疗家兔海马缺血再灌注前后nNOS 阳性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数量、最长突起长度和第一突起数的变化规律 |
2.3 血塞通治疗家兔小脑缺血再灌注前后nNOS 阳性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数量、最长突起长度和第一突起数的变化规律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脑缺血的病理及研究概况 |
1.1.1 脑供血的生理特点与脑缺血的关系 |
1.1.2 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
1.1.3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1.2 一氧化氮与脑缺血 |
1.2.1 一氧化氮的病理生理作用 |
1.2.2 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作用 |
1.2.3 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
1.3 脑缺血的治疗方法 |
1.3.1 一般保护措施 |
1.3.2 神经保护药物 |
1.3.3 脑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1.3.4 脑缺血/再灌注后处理的研究(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内一氧化氮的在体检测 |
2.1 前言 |
2.2 NO电极选择性与敏感性的检测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全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中NO的检测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4 分析和讨论 |
第3章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内一氧化氮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和讨论 |
第4章 缺血后处理过程中大鼠海马内一氧化氮的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脑缺血后处理过程中NO的检测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4.3.1 材料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分析和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论文一、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论文二、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论文三、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L-1β的影响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论文四、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BCL-2、BAX 影响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论文五、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CASPASE-3MRNA、CASPASE-8MRNA 表达的影响(RT-PCR 法)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 |
三、头针对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
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巴西苏木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血管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脑缺血疾病及临床研究进展 |
1.1.1 脑血管疾病的定义以及分类 |
1.1.2 脑卒中临床流行病学 |
1.1.3 脑卒中的临床诊断 |
1.1.4 脑缺血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1.1.5 脑缺血疾病的药物治疗学 |
1.1.6 脑缺血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 血管张力调节机制 |
1.2.1 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
1.2.2 钙离子的转运和利用 |
1.2.3 血管舒张的调节作用 |
1.3 苏木及巴西苏木红素研究进展 |
1.3.1 苏木的中医临床及其本草学 |
1.3.2 苏木的化学研究 |
1.3.3 苏木的药理研究 |
1.3.4 巴西苏木素和巴西苏木红素的药理研究 |
第2章 巴西苏木红素对Neuro-2a 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Neuro-2a 细胞培养 |
2.2.2 Neuro-2a 细胞缺糖缺氧细胞模型 |
2.2.3 MTT 试验 |
2.2.4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 |
2.2.5 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 |
2.3.1 巴西苏木红素对Neuro-2a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2 巴西苏木红素对缺糖缺氧损伤的Neuro-2a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3 巴西苏木红素对Neuro-2a 细胞乳酸脱氢酶逸漏率的影响 |
2.3.4 巴西苏木红素对缺糖缺氧损伤的Neuro-2a 细胞乳酸脱氢酶逸漏率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3.1 动物、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动物及给药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大鼠脑中动脉短暂性缺血模型的制备 |
3.2.2 脑梗塞体积的测定 |
3.2.3 神经行为学评分 |
3.2.4 大鼠脑中动脉缺血过程中生理参数的监测 |
3.2.5 大鼠脑MDA 含量测定 |
3.2.6 大鼠脑ATP 含量测定 |
3.2.7 统计学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巴西苏木红素对中动脉阻塞后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
3.3.2 巴西苏木红素对中动脉阻塞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
3.3.3 大鼠脑中动脉阻塞实验中生理常数的测定 |
3.3.4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脑中动脉阻塞后脑皮层MDA 水平变化的影响 |
3.3.5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脑中动脉阻塞后脑皮层能荷水平变化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体外抗炎作用 |
4.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4.1.1 细胞类型及动物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RT-PCR 实验方法 |
4.2.2 Western 实验方法 |
4.2.3 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4.2.4 统计学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4.3.2 巴西苏木红素对BV2 细胞和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3.3 巴西苏木红素对磷酸脂多糖(LPS)诱导下的BV2 细胞和RAW264.7 中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
4.3.4 巴西苏木红素对磷酸脂多糖(LPS)诱导下的 BV2 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
4.3.5 巴西苏木红素对磷酸脂多糖(LPS)诱导下的 BV2 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巴西苏木红素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调节作用 |
5.1 实验动物、仪器和试剂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离体血管环制备和血管平滑肌张力测定方法 |
5.2.2 去内皮血管环模型的制备 |
5.2.3 统计学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巴西苏木红素诱导离体大鼠血管环的收缩反应 |
5.3.2 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效应与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比较 |
5.3.3 巴西苏木红素对苯肾上腺素诱导后的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
5.3.4 巴西苏木红素对无内皮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
5.3.5 细胞外钙离子对于巴西苏木红素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6 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对于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7 钙离子通道抑制剂 Diltiazem 对于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8 巴西苏木红素对钙离子通道开放剂 BAY-K8644 诱导后的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
5.3.9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Pinacidil 对于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10 血管平滑肌表面受体拮抗剂对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11 MLCK 抑制剂ML-9 对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12 蛋白激酶C 抑制剂Staurosporine 对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13 RhoA 激酶抑制剂H-1152 对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3.14 IP3 受体抑制剂对巴西苏木红素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巴西苏木红素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再灌时炎性因子的表达是其作用的可能的机制之一。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以下实验结果证明 |
6.2 巴西苏木红素具有血管收缩的活性。对其收缩相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调节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提高细胞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从而促使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是其作用发挥的可能机制 |
6.3 对巴西苏木红素的血管收缩活性与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关系的初步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选择性脑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皮质SUMO化的影响[D]. 姜艺文. 青岛大学, 2019(02)
- [2]运动与虎纹毒素-Ⅰ对慢性脑缺血小鼠的干预作用与机制研究[D]. 毛海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D]. 张会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 [4]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 张业贵,龚鑫,侯良芹. 针刺研究, 2015(02)
- [5]葛根素修饰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D]. 李静.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6]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血塞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部NOS活性的影响及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D]. 张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8]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区一氧化氮动态变化的在体研究[D]. 刘珂舟. 浙江大学, 2009(07)
- [9]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D]. 王恩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06)
- [10]巴西苏木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血管活性研究[D]. 申佳. 清华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