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一、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王毅[2](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孙舒[3](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夏辉,苏立峰[4](2009)在《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随后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各新兴市场国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建议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开放的制度设计。

刘能华[5](2008)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非常巧合而又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金融开放不久后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卷入了亚洲金融危机;二是WTO成员在GATS框架下签署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把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自由化进程。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中国是否会重蹈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割裂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研究方法,引入DSGE模型,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经过数理推导,本文发现:在金融体系开放初期,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积累相对较低,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外资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也较高,银行贷款的回报率较高。内资银行在经历了一段高利润、低风险、净值迅速增长的开放初期后,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同时,外资银行对东道国了解进一步加深,其信息收集成本下降,贷款利率下调。在国内银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开始下降的情况下,它们容易采取一些冒险行为,银行体系从而进入危机的敏感期。如果国内银行可以渡过这段敏感期,相对国外竞争者继续保持足够的成本优势,那么将进入一个低风险的稳健经营期。相反,如果危机敏感期宏观经济基础不稳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下,监管又不到位,银行危机就容易爆发。利用上述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亚洲盒融危机,说明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实现收益的同时,中期内可能存在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新形势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资本大量流入,信贷扩张加速,资产出现泡沫;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监管当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很相似。但是,我国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了位居世界第一的国际储备,短期外债占GDP比重较小,资本帐户不完全开放,财政状况持续盈余;而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内需的启动,对外部的依赖将逐步减弱,经济的规模效应将非常明显。因此,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但只要政策组合得当,就能顺利渡过难关,迎来金融服务业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夏辉,苏立峰[6](2008)在《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状况及应对政策》文中指出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其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实际上,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为提高银行业的整体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我国政府在政策取向方面应该放宽外资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限制,但对外资开放金融业产权投资则要采取审慎态度。

齐欢[7](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吴晓[8](2007)在《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产权机制得到完善,竞争力加强,对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基本成功。在此背景之下,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而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中小银行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小银行能否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如何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如何选择生存环境,成为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中小银行的在我国金融体制发展中的地位谈起说明中小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中曾经及将要发挥的作用,突出我国中小银行存在的必要性。从贷款业务角度重点论述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相互依托的关系,分析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并加以验证。从市场地域空间及市场分割的角度,分析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强调农村地区应当成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重要市场。建立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采用多因素分等加权法和银行地域拓展的经营绩效预测模型对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提供决策方法和依据。对范围经济相关理论在银行业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银行业务的范围经济及特点,总结银行规模和银行业务选择的一般规律,提出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位策略及业务拓展主要方向。针对中小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小额贷款的特点:建立小额贷款的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用以指导中小银行对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同时对中小企业的零售银行业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多渠道的营销手段以完善零售银行业务的客户关系。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论题产生的背景、目的、意义、创新点以及全文框架。第二章“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三章“金融体制变迁、银行结构与中小银行地位”从制度变迁理论在我国运用出发,明确中小银行在我国的地位问题。第四章“我国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对地域拓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借用银行国际化选址的相关理论,建立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指导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进一步完善金融地理学理论。第五章“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新领域”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状况,提出农村金融的“小银行优势”,对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拓展提出解决方案并后列举国外成功案例供参考。第六章“我国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总结银行规模与银行核心业务选择的一般规律,据此得出中小商业银行相对大银行应当走专业化、差异化的业务拓展模式的模式。第七章“中小银行业务拓展重点——中小企业贷款”重点研究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并加以实证研究。并建立了小企业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将小企业主个人信用风险信息和企业本身信用信息相结合,对企业的小企业贷款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第八章为“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主要政策建议”。第九章为全文的总结。论文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本文的第3章中用最新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利于优化银行业结构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2.在第4章中,首次在金融地理学的研究中对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借用银行国际化选址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采用多因素分等加权法和经营绩效预测模型指导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地理学理论。3.第7章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对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进行了分析,证明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在我国客观存在为确定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重点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建立了小额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将中小企业主个人信用风险信息和企业本身信用信息相结合,对企业的小额贷款进行信用风险评价。

张旋[9](2005)在《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核心的金融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向深层次扩展,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但同时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又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007年中国的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资开放,这就给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顺应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服务质量就难以提高,如果顺应这种趋势,又可能由于巨大的系统风险及道德风险而使整个经济面临危机。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探讨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改进金融立法,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竞争提供稳健安全的法制环境,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顺利过渡。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组织及我国政策体制和法律上的规定,并结合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从法律的角度创设性地提出了我国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指出我国的混业经营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之间的业务交叉和第二层面即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并由统一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国际金融业普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是金融服务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内因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等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一国法制、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不利因素和推动因素,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时间不长,业务范围较窄,竞争力较弱。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自己的金融和法制环境。所以本文选取了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几个银行混业经营较为成功的实例进行对比,并对这些国家的金融法律特色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几点值得我

李卓[10](2005)在《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了履行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我国银行业开始了开放的历程。按照承诺的内容,我们将在入世过渡期内逐步兑现“开放审慎性发放营业许可证、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和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至今,五年的过渡期已经过半,我们不禁希望了解在入世前过渡期里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以及在接下来的入世后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文该如何面对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在此,本文就是建立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之上,旨在总结出在入世过渡期内中、外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的对策。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通过对传统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金融深化理论体系演进过程的回顾,总结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应用于金融深化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分析之中,为分析我国银行业应对履行入世承诺可能产生的影响寻求理论支持。之后,本文着重对于在入世前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已经履行的承诺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运用统计数据描述在入世过渡前期中、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发展情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状况;并得出结论,在入世过渡前期,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给我国银行业形成太大的冲击。再次,本文对于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承诺即将开放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对我国银行业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前过渡期内已经开放但外资银行还未进入的领域,分析外资银行的发展方向及对中资银行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以前面的分析为依据,提出如同经济全球化作用的复杂性一样,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影响是复杂而难以简单划分为利弊的;并且提出,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建议我国银行业可以从对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进行适度控制,改革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适度开展混业业务,以客户为导向进行业务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应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以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3)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一、WTO制度发展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三、从案件结果看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四、从案件结果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DSU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中文学位论文
    二、英文参考文献
        (一)英文着作
        (二)英文论文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致谢

(4)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资银行概念界定
二、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概况
三、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动因及进入路径
四、外资银行进入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路径比较
    (一) 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
    (二) 拉美国家
    (三)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
        1. 韩国
        2. 东南亚国家
五、启示

(5)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贸易
        1.1.2 与金融自由化相伴的金融危机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
        1.2.2 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1.2.3 金融稳定、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起因、效应与测度
    2.2 关于金融不稳定原因的探索
        2.2.1 金融危机的理论体系
        2.2.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性
        2.3.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
        2.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
        2.3.3 外资银行进入与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服务贸易:从壁垒走向自由化
    3.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及其壁垒
        3.1.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
        3.1.2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3.1.3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原因
    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性
        3.2.1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2.2 全球经济金融管制的放松
        3.2.3 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3.2.4 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
        3.2.5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影响
    3.3 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调体系
        3.3.1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
        3.3.2 WTO驱动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3.3.3 《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协调原则
        3.3.4 对《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简要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4.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
        4.1.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1.3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
        4.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4.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信贷扩张
        4.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货币政策
    4.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机构效率与金融稳定
        4.3.1 竞争效应与金融稳定
        4.3.2 溢出效应与金融稳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5.1 假设
    5.2 企业与银行的最优化
        5.2.1 企业
        5.2.2 外资银行
        5.2.3 国内银行
        5.2.4 均衡解
    5.3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开放的动态演进
    5.4 本章小结
    附录5-1 a_t与z_(it)的关系
    附录5-2 一阶条件的推导
第6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再解读
    6.1 样本国家的选择
    6.2 样本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进程
    6.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6.3.1 短期波动与长期收益
        6.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
        6.3.3 商业存在与金融稳定
        6.3.4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利率变化
    6.4 本章小结
    附录6-1 亚洲5国对外资银行商业存在形式的限制
第7章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7.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与特点
        7.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
        7.1.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特点
        7.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TFS开放的新趋势
    7.2 中国目前金融稳定面临的新形势
        7.2.1 中国金融业目前的稳定状况
        7.2.2 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稳定
    7.3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7.3.1 金融业开放加速资本帐户开放进程
        7.3.2 金融业开放与我国信贷扩张和资产泡沫
        7.3.3 金融业开放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7.3.4 金融业开放挑战宏观调控能力
    7.4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后的金融稳定对策
        7.4.1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夯实金融稳定的经济基础
        7.4.2 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金融服务业开放策略
        7.4.3 控制短期资本流动、逐步开放资本帐户
        7.4.4 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7.4.5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金融业健康和稳定
    7.5 本章小结
    附录7-1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大事记
    附录7-2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银行业开放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6)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状况及应对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竞争状况及外资银行的发展
二、入世后上海市场上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状况
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和路径选择
四、开放背景下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政策导向

(7)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
    1.3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论文的总体研究框架
        1.5.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 中小银行的界定
        2.1.1 中小银行的一般界定
        2.1.2 中小银行概念的发展
        2.1.3 本文对中小银行的界定
    2.2 发展中小银行目的--银行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2.2.1 国外对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2.2 国内对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2.3 廪赋结构、技术、产业结构与银行业结构关系理论
    2.3 银行地域拓展相关经济学理论
        2.3.1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中小银行地域拓展
        2.3.2 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地理学理论及其存的问题
    2.4 中小银行与农村金融理论
        2.4.1 农业补贴信贷范式
        2.4.2 农村金融市场范式强调发展农村竞争性金融
        2.4.3 不完全市场范式强调政府干预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
        2.4.4 局部知识范式支持中小银行成为农村竞争性金融主体
    2.5 中小银行地域、业务拓展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2.5.1 银行规模经济的相关理论
        2.5.2 银行业务拓展与范围经济
    2.6 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相关文献
        2.6.1 西方学者对“小银行优势”的研究
        2.6.2 国内学者对“小银行优势”的研究
        2.6.3 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理论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体制变迁、银行结构与中小银行地位
    3.1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与金融体制变迁
        3.1.1 中小银行与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历程
        3.1.2 中小银行发展问题成为“体制内”问题
    3.2 我国银行结构发展历程
        3.2.1 银行结构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3.2.2 我国银行结构发展历程
    3.3 我国银行结构与银行业绩效实证研究
        3.3.1 银行结构和银行绩效分析模型构建
        3.3.3 1990-2004年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与绩效实证分析
        3.3.4 结论:发展中小银行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绩效推进经济增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拓展
    4.1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必须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
        4.1.1 中小银行地域分布与区域产业结构
        4.1.2 经济不平衡与中小银行地理分布
    4.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机理
        4.2.1 银行规模经济区域的非连续性分布
        4.2.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有效性
    4.3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型
        4.3.1 基于地理信息的银行地域拓展决策模型:多因素加权记分比较法
        4.3.2 多因素加权记分比较法的测算
        4.3.3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决策
    4.4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模式
        4.4.1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分布现状
        4.4.2 设立新分支机构实现地域拓展
        4.4.3 中小银行并购实现地域拓展
        4.4.4 成立新银行
    4.5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影响
        4.5.1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约束
        4.5.2 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制度突破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新领域
    5.1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状况
        5.1.1 农村合作金融
        5.1.2 农村政策性金融
        5.1.3 农村民间金融
        5.1.4 农村商业金融
    5.2 我国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生存发展机理
        5.2.1 入世后农村金融供需状况分析
        5.2.2 农村金融的“小银行优势”
        5.2.3 我国农村竞争性金融应以中小银行为主
    5.3 当前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拓展
        5.3.1 中小银行农村地区拓展战略
        5.3.2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试点的村镇银行设立路径
        5.3.3 当前我国新型村镇银行试点状况
    5.4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问题及建议
        5.4.1 农村地区中小银行地域拓展的主要问题
        5.4.2 促进中小银行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建议
    5.5 国外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成功范例
        5.5.1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GB)
        5.5.2 印尼的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esia,BRI)
        5.5.3 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的模式比较
        5.5.4 结论和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
    6.1 银行规模和银行业务拓展关系
        6.1.1 银行范围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6.1.2 银行业务范围经济的制约因素
        6.1.3 银行规模与业务拓展的一般规律
    6.2 中小银行市场定位
        6.2.1 中小银行业务定位策略
        6.2.2 中小银行业务专业化竞争策略
        6.2.3 中小银行业务差异化竞争策略
        6.2.4 中小银行的业务发展定位——以建东厦门银行为例
    6.3 中小银行业务创新实现业务拓展
        6.3.1 中小银行资产业务创新
        6.3.2 中小银行负债业务创新
        6.3.3 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
        6.3.4 中小银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创新
    6.4 中小银行应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
        6.4.1 中小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6.4.2 中小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外部及内部环境
        6.4.3 多渠道营销完善零售业务的客户关系
        6.4.4 积极拓展私人银行业务
    6.5 中小银行业务创新典型事例
        6.5.1 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
        6.5.2 兴业银行的银行“同业技术输出服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小银行业务拓展重点——中小企业贷款
    7.1 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
        7.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7.1.2 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
    7.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7.2.1 大中小型企业资金占有规模特点分析
        7.2.2 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方面的分析
    7.3 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分析
        7.3.1 我国小企业贷款具备发挥“小银行优势”的市场基础
        7.3.2 我国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优势”尚未充分完全发挥
    7.4 我国小企业贷款“小银行优势”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7.4.1 “小银行优势”实证研究模型构建
        7.4.2 实证模型数据选取
        7.4.3 不同规模银行的贷款倾向性分析
        7.4.4 中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贡献变化情况
        7.4.5 银行规模与小企业贷款质量相关性分析
        7.4.6 实证分析结果
    7.5 中小银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创新
        7.5.1 银行信贷管理一般流程
        7.5.2 现有贷款信用风险分析模型
        7.5.3 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模式——建立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7.5.4 小企业贷款综合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的依据
        7.5.5 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7.5.6 模型的创新及运用
        7.5.7 中小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的其他手段
    7.6 发展中小银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7.6.1 银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
        7.6.2 加大改造现有中小银行的力度
        7.6.3 适当限制有大银行参与小银行购并
        7.6.4 适当放宽小银行之间的并购条件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主要政策建议
    8.1 完善社会信用体制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8.1.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1.2 不良信用体系对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的负面影晌
        8.1.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的拓展
    8.2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8.2.1 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急需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持
        8.2.2 构建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8.3 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8.3.1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现状
        8.3.2 过严的利率管制将阻碍中小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
        8.3.3 放宽利率政策将给中小银行带来更大机遇
        8.3.4 利率市场化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挑战
    8.4 本章小节
第9章 结论和未来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点
    9.3 文章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及其利弊分析
    第一节 分业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其优劣评析
        一、分业经营概念分析
        二、分业经营优点评析
        三、分业经营缺点评析
    第二节 混业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其优劣评析
        一、混业经营概念
        二、混业经营优点评析
        三、混业经营缺点评析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业普遍选择混业经营模式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的外部推动力
        一、金融自由化使竞争日益激烈,分业经营无疑会束缚手脚
        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分业经营失去基本作用
        三、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为从分业到混业提供了有利支持
    第三节 由分业走向混业的内部决定力
        一、金融服务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金融服务企业提出现实需要
    第四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可行性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
        二、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推动因素
第三章 世界发达国家银行业经营模式现状及法律保障
    第一节 世界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成功实例
        一、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ing)模式:德意志银行
        二、异业子公司(Subsidiary for Different Business Activities)模式
        三、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模式:花旗集团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模式下的法律保障
        一、银行法制尤其是监管法律体系本身较为完备,并根据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修正革新
        二、整体立法并注重配套法律法规的出台
        三、先制定金融法律法规,再允许金融服务进行改革
    第三节 金融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立法技术上整体立法与配套立法相结合的方式最适于我国
        二、金融法律应对金融市场的各种服务及将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有本质约束
        三、制订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保证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四章 我国金融法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一、中国银行
        二、中国建设银行
        三、中国工商银行
        四、中国农业银行
    第二节 我国金融法制现状:金融法律制度基本建立
    第三节 我国金融法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金融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
        二、金融法律的欠缺和滞后阻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三、金融法律对基本金融法律术语缺乏明确界定
        四、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不完善
        五、我国现行金融法律制度与 WTO法制要求存在差距
        六、金融立法缺少对外资银行的法律规制
第五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金融法律制度的总体要求
        一、调整金融立法指导思想,加快金融立法,增强金融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立法的同时重视实证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三、以我国现实金融业国情为立法基础,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法律地位定位:金融控股公司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理由
        二、修订配套法律法规,以此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三、明确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含义
        四、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有效控制权”持股的含义
        五、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业务的范围
    第三节 完善对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法律监管
        一、通过立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主体所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通过立法确立金融监管应遵循的原则
        三、通过立法明确适于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
    第四节 健全我国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立法
        一、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运用单行条例辅助法律的实施
        二、明确“市场退出”具体含义,尽量选择主动型退出方式
    第五节 完善外资银行金融立法
        一、遵循WTO法律制度理念,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提高外资银行法律的效力等级,对外资银行进行全面监管
    第六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法律规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0)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理论视角
    第一节 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后华盛顿共识和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演进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第三章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的承诺
    第二节 入世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状况的数据检验
第四章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将履行的承诺
    第二节 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环境状况的分析
    第三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继续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对我国银行业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适度控制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组织结构改革
    第三节 适度开展混业业务
    第四节 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调整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3]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4]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J]. 夏辉,苏立峰. 中国软科学, 2009(09)
  • [5]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D]. 刘能华. 复旦大学, 2008(03)
  • [6]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状况及应对政策[J]. 夏辉,苏立峰. 财经科学, 2008(05)
  • [7]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8]入世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地域及业务拓展研究[D]. 吴晓. 同济大学, 2007(06)
  • [9]入世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法制环境分析[D]. 张旋.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10]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D]. 李卓.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