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孙鹏程,龚家国,任政,胡鹏[1](2022)在《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河湖修复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借鉴国内外河湖修复保护经验,结合不同治理阶段特征,提出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可以分为水安全治理、水量水质问题凸显与水量专项治理、水量水质联合治理、水量水质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环境综合修复保护五个阶段。综合分析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现状得出当前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正处在生态需水考核从"水量/水位"向"恢复健康生态水文节律"转变、水环境治理从提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向构建美丽海河转变、水域空间从"点-线"治理向"网-面"治理推进、水系连通从"关键河段有水"到恢复京杭大运河全线有水和适宜河段优先旅游通航、生境修复从种质资源保护到生物多样性提升和鸟类生境提升转变为标志的新阶段;提出了流域河湖修复保护的措施与方向建议,以期为我国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李溦[2](2020)在《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雄安新区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级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水资源短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水面萎缩严重且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雄安新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市因水而兴,水资源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雄安新区未来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要求,分析研判雄安新区现状及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专题5“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开展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广泛收集与整理雄安新区基础资料,掌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系统梳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剖析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和谐论”中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对雄安新区现状(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超载的主要原因为雄安新区水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开发利用率高而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等,以及出现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生态环境赤字现象。(2)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生态格局,综合考虑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人口增长不确定性)、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同等因素,设置“低目标”与“高目标”用水情景,其中低目标情景为人口 250万、白洋淀水位6.5m且水面面积约300km2、环淀河流形成“蓝色的河”,高目标情景为人口 500万、白洋淀水位7m且水面面积350km2、环淀河流形成“流动的河”,分别预测了未来(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城镇综合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雄安新区已有供水工程及有关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规划,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水、外调水及城市再生水3类供水水源;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拟定水资源配置原则,对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确定了雄安新区河道内、河道外用水量,综合评估雄安新区未来不同用水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未来(2035年)雄安新区低目标情景需水总量7.22~7.72亿m3,高目标情景需水总量11.51~12.51亿m3,可供水量9.0~10.6亿m3,未来低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尚不能满足,缺水量1.91亿m3,用水缺口主要为城镇生活和生态环境。(3)为满足雄安新区未来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考虑未来雄安新区水资源量与质目标要求,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与措施建议。其中工程措施方面,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进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可利用水源,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新增供水、河湖生态补水、海水淡化等4种可能途径,分析了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升后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可满足高目标情景需求,且留有余量。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为保障雄安新区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提供参考。
冯丽[3](2019)在《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是对流域水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110%,用水高度紧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亟需加紧供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了厘清流域的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以及水环境损耗与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论文以海河流域为核算主体,以相关水资源会计核算理论为支撑,通过建立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构建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基于水资源现时可利用量和基于水资源耗减及水质退化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实物量进行了核算,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完成了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价值量的核算。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确定水资源会计核算基础上,形成了水资源会计恒等式,通过确认水资源会计要素对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进行了设计,以此建立了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2)利用单位层次法,基于水资源现时可利用量对2010~2012年海河流域及4个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资产进行了实物量核算,对其核算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及各二级区的水资源资产总量均逐年递增,2012海河流域水资源资产总量为548.09亿m3,较2011年增加了60.82%,较2010年增加了59.24%。(3)利用分类别法,基于水资源耗减和水质退化量对2010~2012年海河流域及4个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负债进行了实物量核算,对其核算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及各二级区的水资源负债总量均逐年递减,2012海河流域水资源负债总量为108.98亿m3,较2011年减少了0.08%,较2010年减少了0.22%。水资产负债率为6.41%,较2011年减少了2.69%,较2010年减少了4.09%。(4)通过对比分析两类水资源价值量估算方法,选用影子价格模型对2012年海河流域水资源资产和水资源负债价值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流域的天然水资源影子价格为2.0元/m3,自来水影子价格为6.5元/m3。基于不同水质,按不同的影子价格进而核算出2012年流域的水资源净水资产价值量为1777.51亿元,占当年GDP的2.4%,水资源负债价值总量为295.28亿元,占当年GDP的0.41%。
史考[4](2019)在《滨海工业带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工业和居住混杂、污染源复杂多样、建设用地比例高、人工湿地多和入海冲击负荷高等特点,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多具有生境脆弱、水体富营养化、含盐量高、水质差等多方面问题。本文针对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展开研究,提出了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的技术集成模式。该治理修复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评估、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库和滨海工业带水体治理修复技术集成。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评估主要用于对研究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找出影响研究区域水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需要关注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库则从控源截污、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三个大方面,对各项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梳理,从作用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等9项关键信息对各项技术进行识别。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集成则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域的问题现状与技术库中的各类技术信息相结合,首先通过定性分析确立初步的治理修复方案,然后在通过定量计算,对已确立方案进行优化,使得在满足污染物去除量、水质达标等多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优化其空间分布及技术配置,为水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和技术选择、方案制定等提供支持。天津滨海新区的水环境健康状况评估结果显示,独流减河和七里海湿地的生态完整性最差,是滨海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区域。将独流减河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四大区域,21个子流域,通过定量计算,识别出氨氮为影响独流减河流域水质的关键污染物。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确立了针对关键污染物削减的技术集成方案,主要包括截污纳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人工湿地和岸带生态修复四种技术。再通过成本-效益模型对21个子流域的氨氮削减量进行空间的优化配置和对不同的技术的削减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经过计算,整个项目需投入成本126.66亿元,氨氮削减总量为665.8t·a-1。独流减河流域21个子流域中,南运河南段、子牙河、运东排干、青静黄排水渠四个子流域分配了去除总量的57.3%。4种治理技术花费成本最高的为截污纳管(104.75亿元),后续依次为人工湿地技术(13.97亿元)、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4.22亿元)和岸带生态修复技术(3.72亿元)。
白辉[5](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孙然好,程先,陈利顶[6](2017)在《基于陆地-水生态系统耦合的海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文中指出水生态功能分区是针对水生态系统特征的陆地生态系统划分,是为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生态背景和基本单元。陆地-水生态系统的耦合是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核心,但多停留在个别小流域进行理论探讨,大型流域的实际案例较少。针对海河流域独特的气候、地貌、水文和人类活动特征,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三级指标体系。一级二级区针对气候、地貌、水文背景进行"自上而下"的分区,三级区针对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生境影响,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区方法。最终,海河流域划分了6个一级区、16个二级区和73个三级区。研究充分体现了"以水定陆、以陆控水"的基本原则,以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分区方法的优点,结果可为海河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水资源空间调配与合理利用、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协调等服务。
郭勇,于卉,郭丽峰[7](2016)在《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考虑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定位为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特点及河湖生态系统特征,以水资源保护问题及需求为导向,结合规划近远期目标和控制指标要求,统筹谋划并构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两廊、四区、六带"的宏观战略格局。作为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的顶层设计内容,也将为构建海河流域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提供支撑。
张洪雷[8](2017)在《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总体形势却仍然愈来愈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污染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虽然政府投入巨大,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水生态功能衰退的问题依然存在,用水成本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实行单一水价、统一水质,出现“高质低用”的情况,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为了提高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除了需要考察水量的多寡,还应将水质纳入管理体系。因此,单一水价、统一水质的供水和用水方式已不适于新形式需要。转变用水方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促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改变用水方式为目标,进行绿色用水及其管理方法研究。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绿色用水新理念并进行绿色用水分析;以实现绿色水供给与绿色水消费的对接为目标,提出了集系统动态模拟和随机不确定多目标优化分析于一体的绿色用水综合规划方法体系;从水资源多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进行基于消费支出扩展模型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价研究,基于不同行业用水的经济贡献进行生产用水定价研究,提出了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和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定价策略;从指标、目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开展绿色用水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包含控制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状态性指标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的指标值,并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综合等级评价方法及发展均衡性评价方法;最后,以天津为例,进行了以上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的绿色用水理论与方法可以促进城市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复杂系统模拟方法与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了有机整合,并且考虑了城市用水系统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研究提出了集系统仿真-随机不确定多目标优化整合模型,用于绿色用水系统综合规划方法;从水资源多属性出发,综合考虑节水、保障低收入阶层基本用水和提高用水经济贡献率,研究提出了城镇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定价方法和阶梯水量确定方法,并首次尝试性提出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定价方法;从实现绿色用水目标出发,根据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基本原理,从结构、功能和状态三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包含结构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控制性指标和保障性指标)和状态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了当前以效率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
李树元[9](2014)在《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演变规律与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遭到了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对流域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揭示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深入分析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3S、数据挖掘等现代水信息技术手段,研究了流域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评估了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及驱动力,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的对策措施建议。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分析了海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表征,主要体现在河道干涸断流、入海水量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等。其次,基于M-K检验、R/S分析、集中度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径流、地下水、水质、干旱灾害等关键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识别了这些生态环境要素的突变转折点和变化周期,并预测了其变化趋势。再次,基于RS和GIS一体化信息提取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了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景观格局;基于生态景观格局分析和脆弱性评价(LP-SRP)概念模型,结合空间主成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变较大,而在后10年的变化相对较小,生态环境整体较为稳定,但依然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然后,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分析了决定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造成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流域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条件的改变。人类活动已经取代自然条件,成为影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并以海河流域典型区漳卫南运河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径流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而人类活动是影响径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最后,从规划、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对策措施建议。
付意成[10](2013)在《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多数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生态服务价值的发挥。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补偿、综合管理层面出发,对因缺水或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破坏的流域进行治理,最大程度的恢复或补救受损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对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体系、定量测算标准和完善实施机制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案例,进行了水生态补偿标准及实施策略的实例研究。首先,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影响评价的层面入手,结合流域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类型与特征;通过对治理修复型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进行阐述,构建了相应的流域尺度的水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基于价值转移、社会公平和合作博弈等理论,进行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价值、水量水质控制、水处理成本等的分析研究,归纳提炼了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1)合理界定了自然、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程度,提出基于断面水量用途、水质控制目标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2)以社会公平机制、合作博弈为基础,利用参数区间最优、博弈理论对用水联盟最优水量的分配进行约束,构建流域整体用水部门的效益最大化水量分配模型,测算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3)为促进流域整体治污效果最优,以水功能区典型断面的水质控制目标为基准,结合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总治理成本-模糊风险-安全系数间的均衡曲线,给出基于治污投入的优化补偿标准。(4)针对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的状况,基于能值与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量及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为全面反映流域多元化的水生态服务价值,从价值转移的层面入手核算流域损益补偿标准:借鉴流域生境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提出了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在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植被的去势(降势)典范对应分析和环境矩阵的CANOCO法进行流域物种组成和环境因素间的变量分析,提出了流域水生态恢复优先序判定的评价方法。以生态物理和经济社会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了ERP和PES的科学和实践平台,从系统合作的层面处理补偿管理中的相关复杂问题。从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实施机制的主要影响要素着手,针对补偿资金的使用、政策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3个方面,结合BMPs联合管理、整体优化思想给出反馈机制实施框架。选择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典型区,以2007年流域山西省、河北省出境断面的下泄水量为控制基准,通过确定污染物的入河量、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成本、区域均衡用水分配量,进行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结合最优管理模式和系统优化理论,从研究区水生态环境最大程度改善层面出发,给出了基于社会机制、生态要素、管理体制的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及完善策略。
二、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
2 海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水量(水位) |
2.2 水环境 |
2.3 水域空间 |
2.4 水系连通性 |
2.5 水生生境和水生态 |
3 海河流域修复保护的措施 |
4 展 望 |
(2)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雄安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 |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 |
2.3.3 开发利用状况 |
2.4 水环境状况 |
2.4.1 废污水及污染物入河量 |
2.4.2 水质现状 |
2.5 水生态状况 |
2.5.1 河道干涸断流情况 |
2.5.2 白洋淀生态状况 |
2.5.3 地下水超采状况 |
3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 |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3.2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2.1 评价结果 |
3.2.2 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1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介绍 |
4.2 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 |
4.2.1 未来水平年与设计标准 |
4.2.2 需水情景拟定 |
4.2.3 需水量预测 |
4.3 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预测 |
4.3.1 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 |
4.3.2 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 |
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4.1 未来水资源供水工程布局 |
4.4.2 水资源宏观配置原则 |
4.4.3 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 |
4.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 |
5.1 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1 未来水资源量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2 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5.2 未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措施 |
5.2.1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
5.2.2 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研究动态 |
1.2.1 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 |
1.2.2 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 |
1.2.3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 |
1.3 海河流域概况 |
1.3.1 河流水系 |
1.3.2 降水量 |
1.3.3 水资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方法的构建 |
2.1 水资源会计核算基础 |
2.2 水资源会计恒等式形成 |
2.2.1 水资源资产 |
2.2.2 水资源负债 |
2.2.3 水资源净水资产 |
2.3 水资源会计科目设置 |
2.4 水资源资产负债的表式结构设计 |
2.5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水资源会计要素核算方法 |
3.1 流域水资源资产核算 |
3.1.1 核算思路与框架 |
3.1.2 核算理论与方法 |
3.1.3 资产实物量核算 |
3.1.4 资产价值量核算 |
3.2 流域水资源负债核算 |
3.2.1 核算思路与框架 |
3.2.2 核算理论与方法 |
3.2.3 负债实物量核算 |
3.2.4 负债价值量核算 |
3.3 水资源净水资产核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河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应用 |
4.1 流域水资源会计恒等式 |
4.2 流域科目设置 |
4.3 水资源资产核算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实物量核算 |
4.3.3 价值量核算 |
4.4 水资源负债核算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实物量核算 |
4.4.3 价值量核算 |
4.5 水资源净水资产核算 |
4.6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 |
4.7 核算结果与分析 |
4.7.1 资产结构分析 |
4.7.2 负债结构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滨海工业带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环境综合治理 |
1.3.2 综合集成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评估 |
2.1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质地貌特征 |
2.1.4 行政区划及经济发展状况 |
2.1.5 水环境及水资源概况 |
2.2 天津滨海新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
2.2.1 采样点的设置 |
2.2.2 水环境质量评估 |
2.2.3 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估 |
2.2.4 评估结论 |
第3章 滨海工业带水生态治理修复技术库 |
3.1 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库构建思路 |
3.2 滨海工业带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库的构建 |
3.2.1 控源截污技术 |
3.2.2 污染治理技术 |
3.2.3 水生态修复技术 |
第4章 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集成 |
4.1 技术集成概述 |
4.2 滨海工业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集成 |
4.2.1 概念和内涵 |
4.2.2 总体思路 |
4.2.3 定性分析构建集成框架 |
4.2.4 定量计算优化方案 |
第5章 滨海工业带典型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
5.1 流域基本情况 |
5.2 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
5.2.1 流域水质现状 |
5.2.2 流域水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流域污染控制分区 |
5.2.4 污染负荷分析 |
5.2.5 环境容量核算 |
5.3 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集成 |
5.3.1 总体思路 |
5.3.2 技术集成 |
5.4 区域水循环优化调度方案 |
5.4.1 调度原则 |
5.4.2 水源补给量计算 |
5.4.3 调度方案的确定 |
5.5 治理技术优化 |
5.5.1 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
5.5.2 确定参数值并求解模型 |
5.5.3 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
1.2.2 水环境容量 |
1.2.3 水环境承载力 |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
1.3 存在不足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
2.2 水质控制目标 |
2.3 水文条件确定 |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
2.4.1 水质节点控制 |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
5.1 方法体系构建 |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
5.3.2 模型筛选原则 |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3.4 模型筛选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
6.2.1 污染源状况 |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
6.3.1 模型选择 |
6.3.2 模型验证 |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陆地-水生态系统耦合的海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分区基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区 |
1.3 三级区数据收集和处理 |
2 分区方法 |
2.1 分区原则 |
2.2 分区指标 |
3 结果 |
3.1 空间格局特征 |
3.2 分区结果评价 |
4 讨论 |
(1) 在陆水耦合方面有所加强 |
(2) 在管理需求方面增加针对性 |
(3) 分区方法方面更加综合 |
5 结论 |
(7)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现状与问题 |
1.1 流域地表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控制,水功能区全面达标仍需攻坚 |
1.2 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基本保障,富营养化形势不容乐观 |
1.3 局部河湖生态改善,水生态恶化的总体态势尚未扭转 |
1.4 地下水超采严重且水质较差 |
1.5 水资源保护监测及综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2 水资源保护目标与任务 |
2.1 规划目标 |
2.2 规划任务 |
3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总体战略格局 |
3.1 两廊 |
3.2 四区 |
3.3 六带 |
4 结语 |
(8)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我国城市水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1.2.1 我国城市供水和用水现存的主要问题 |
1.2.2 水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1.2.3 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分析 |
1.3 绿色用水功能与系统组成 |
1.3.1 绿色用水功能解析 |
1.3.2 绿色用水系统组成 |
1.3.3 绿色用水系统特征分析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1.4.1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
2.1 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评述 |
2.1.1 模拟优选法 |
2.1.2 数学优化法 |
2.2 水价格研究评述 |
2.2.1 水价弹性的研究 |
2.2.2 水价格定价方法研究 |
2.2.3 适于我国国情的水价定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
2.3 水管理评价研究评述 |
2.4 水管理实践研究评述 |
2.4.1 国外绿色用水实践 |
2.4.2 我国用水管理实践 |
第三章 绿色用水综合规划研究 |
3.1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绿色用水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模拟模型构建 |
3.1.2 绿色用水系统关键因素辨识 |
3.2 集中生产的多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
3.2.1 不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基本结构 |
3.2.2 区域简介及相关信息准备 |
3.2.3 不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
3.2.4 不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
3.2.5 求解结果及其分析 |
3.3 直饮水设施建设规划 |
3.3.1 直饮水用户与供水生产企业博弈关系分析 |
3.3.2 合作博弈的达成及相关利益的分配 |
3.3.3 最佳制水成本及建设规模的确定 |
第四章 绿色用水价格方法研究 |
4.1 水价构成分析 |
4.2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研究 |
4.2.1 阶梯水价定价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4.2.3 定价策略建议 |
4.3 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格研究 |
4.3.1 不同产业类型用水的差异化价格 |
4.3.2 不同工业行业的差异化水价 |
4.3.3 生产用水的累进加价制度 |
第五章 绿色用水评价体系研究 |
5.1 绿色用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5.1.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1.4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5.1.5 指标解释 |
5.2 评价方法 |
5.2.1 单指标评分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评估等级的确定 |
5.2.4 均衡性分析 |
5.3 案例研究 |
5.3.1 单项指标评分 |
5.3.2 综合指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
5.3.3 绿色用水发展均衡性分析 |
第六章 绿色用水实施对策研究 |
6.1 绿色水消费行为引导 |
6.1.1 绿色水消费的特征 |
6.1.2 绿色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心理过程 |
6.1.3 绿色水消费认知与引导 |
6.2 绿色水供给模式构建 |
6.2.1 绿色水供给的特征 |
6.2.2 绿色水供给的影响因素 |
6.2.3 不同水质的供水模式构建 |
6.3 绿色用水管理机制创新 |
6.3.1 绿色用水管理机制分析 |
6.3.2 绿色用水管理创新需求 |
6.3.3 各机制在绿色用水管理中的作用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
7.1 天津与海河流域的水关系 |
7.1.1 天津与海河流域水关系的演变历程 |
7.1.2 天津市基本情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7.2 天津市城市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1 引滦供水保障程度降低 |
7.2.2 地下水超采严重 |
7.2.3 水资源供不应求 |
7.2.4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
7.2.5 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7.3 多水源开发利用 |
7.4 绿色用水定价策略 |
7.5 绿色用水情况评价 |
7.6 天津市绿色用水对策建议 |
7.6.1 目的意义 |
7.6.2 指导思想 |
7.6.3 行动目标 |
7.6.4 重点工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演变规律与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2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演变规律研究 |
2.1 海河流域概况 |
2.2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表征 |
2.3 地表水径流量演变规律 |
2.3.1 基于集中度分析的径流时间变化趋势研究 |
2.3.2 基于 R/S 分析的径流持续性预测 |
2.3.3 基于有序聚类与滑动 t 检验法的径流突变对比分析 |
2.4 地下水循环演变规律 |
2.4.1 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地下水循环演变规律分析 |
2.4.2 基于相关关系的地下水补排与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
2.5 地表水环境演变规律 |
2.5.1 基于 M-K 检验和滑动 t 检验的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2.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河流水质评价 |
2.6 干旱灾害演变规律 |
2.6.1 基于 Z 指数法的流域干旱形势分析 |
2.6.2 基于 Z 指数法的干旱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研究 |
3.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1.1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生态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1.2 基于 CA-Markov 模型的土地利用趋势模拟方法 |
3.2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2 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研究 |
3.2.3 基于 CA-Markov 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 |
3.3 海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4.1.1 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框架 |
4.1.2 生态景观格局—脆弱性概念模型 |
4.2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2.1 选择评价指标 |
4.2.2 指标量化分级 |
4.2.3 确定指标权重 |
4.2.4 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
5.1 基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驱动力分析 |
5.2 流域生态环境的自然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研究 |
5.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5.2.2 气温变化特征 |
5.3 流域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研究 |
5.3.1 社会经济变化特征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5.3.3 水利工程建设状况 |
5.4 流域地表水径流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5.4.1 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
5.4.2 径流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
5.5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对策研究与建议 |
5.5.1 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
5.5.2 制定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综合规划 |
5.5.3 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式,统筹生态补水 |
5.5.4 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 |
5.5.5 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确保排污不超标 |
5.5.6 管理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理论研究 |
2.2 实践探索 |
2.3 结语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 创新点 |
5.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理论体系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 |
1.1 概念阐述 |
1.2 经济基础 |
1.3 影响要素 |
1.4 实施状况 |
2. 流域治理修复特征研究 |
1.1 流域水生态破坏判定 |
1.2 治理与修复关系阐述 |
1.3 流域治理修复控制方针 |
1.4 流域治理修复实施必要性 |
1.5 流域治理修复控制策略 |
3.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
3.1 概念特征 |
3.2 影响要素 |
3.3 实施特点 |
3.4 实施类型 |
3.5 实施可适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状况 |
1.3 定量测算 |
2. 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研究 |
2.1 公平用水补偿标准 |
2.2 合作博弈补偿标准 |
3. 生态保护成本补偿标准研究 |
3.1 污染治理成本补偿 |
3.2 农业面源成本补偿 |
4. 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实效判定 |
4.1 理论基础 |
4.2 效益模型 |
5. 小结 |
第四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条件 |
1.2 水资源状况 |
1.3 经济社会 |
1.4 区域概化 |
2.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1 水量核算 |
2.2 污染物量计算 |
3. 典型污染计算 |
3.1 农业面源污染 |
3.2 城市径流污染 |
3.3 畜禽养殖 |
3.4 点源污染物入河 |
3.5 面源污染物入河 |
4. 水质状况 |
4.1 判定依据 |
4.2 评价方法 |
4.3 污染物降解 |
5. 小结 |
第五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框架 |
1.1 实施基础 |
1.2 补偿框架 |
2. 断面水生态补偿标准 |
2.1 水量补偿标准 |
2.2 水质补偿标准 |
3. 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 |
3.1 公平用水补偿标准 |
3.2 合作博弈补偿标准 |
4. 生态损益补偿标准 |
4.1 生态受益价值补偿标准 |
4.2 生态受损价值补偿标准 |
5. 生态保护成本补偿标准 |
5.1 污染治理成本补偿 |
5.2 农业面源成本补偿 |
6. 补偿标准 |
7. 污染物消减程度 |
8. 补偿标准实效判定 |
8.1 经济可适性 |
8.2 实效判定 |
9. 小结 |
第六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机制研究 |
1. 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 |
1.1 联合管理 |
1.2 优化策略实施 |
2. 水生态补偿机制完善 |
2.1 影响水生态保护的社会因素模拟 |
2.2 流域水生态指标联合管理框架 |
2.3 流域水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
3. 水生态补偿实施反馈 |
3.1 补偿资金使用监管 |
3.2 补偿政策实施反馈 |
3.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获奖情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河流域河湖修复保护进展与展望[J]. 孙鹏程,龚家国,任政,胡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2
- [2]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 李溦. 郑州大学, 2020
- [3]流域水资源会计核算及其应用研究[D]. 冯丽. 天津大学, 2019(01)
- [4]滨海工业带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模式研究[D]. 史考. 天津大学, 2019(01)
- [5]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基于陆地-水生态系统耦合的海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J]. 孙然好,程先,陈利顶. 生态学报, 2017(24)
- [7]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布局研究[J]. 郭勇,于卉,郭丽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07)
- [8]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D]. 张洪雷. 天津大学, 2017(05)
- [9]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演变规律与脆弱性研究[D]. 李树元. 天津大学, 2014(05)
- [10]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 付意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