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述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19)在《中国矿产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应对研究 ——以赤峰黄金收购老挝铜金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事件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没有及时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最终致使并购失败,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并购失败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梳理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并探寻应对措施,对于有效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赤峰黄金并购老挝铜金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轴为导向,探讨了在海外并购的不同阶段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发现,系统性风险贯穿在并购的全过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着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文化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则按照海外并购风险的特征分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赤峰黄金并购决策程序不完善,交易定价缺乏依据支撑,融资方案考虑欠缺,人员配置不到位,汇率风险存在差异,海外并购内控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结合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企业并购风险管理水平。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提升并购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杨彩霞[2](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与时俱进是其特性之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新材料、情境”的生成和活动型课堂的打造。因此,要把时政热点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以时政素材为线索设置情境、提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以时政为材料进行习题训练,从而编制成时政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从时政导学案这一主题切入,紧扣核心素养,以扬中市某高中为个案,探讨时政导学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状况。本文对已有的基础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论述了时政导学案的概念及特点,阐明了时政导学案与普通导学案的区别、优势,等等。研究表明:时政导学案的应用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但通过调查也发现,在对时政导学案的重视程度、建构、教学评价等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优化选“材”、合理编“案”、科学用“案”的改进策略。同时,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案例,对时政导学案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也使的本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实效。
王锐[3](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杨东远[4](2019)在《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的协同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诸多企业出于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调整产业结构等目的,将海外市场作为下一步战略规划的重点。跨国并购的并购初衷合理性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度对并购是否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对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以及并购后产生的绩效进行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此次并购是否成功,给后来者一定的借鉴,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家电业行业的知名企业青岛海尔公司与美国家电巨头通用家电的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青岛海尔为何并购通用家电的原因进行探究,并且对并购后的公司绩效进行分析。文章介绍了并购协同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探究青岛海尔为何花费巨资并购通用家电,了解其并购的目的所在,并介绍了并购过程。最后基于案例所得数据,探究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是否实现了协同效应,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和事件分析法分析了并购的财务绩效,同时运用非财务指标分析得出青岛海尔在市场份额、研发能力等等指标上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认为此次并购基本上实现了协同效应,能够为其他家电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活动带来一定的启示。
荆姣姣[5](2019)在《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与延伸”中聚合意指在国家力量作用下具有集散性特质的社会集体在向固定的地理空间内投入情感、需求、欲望、群体认同等后,由物质实体向维系和凝聚群体归属感的文化空间转变的过程。延伸则是此类社会集体受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为突破固定的国家地理空间对边境社会及人群在社会物质和文化现象上产生的规制,所采取的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性的行为,并不断向外界延伸的过程。本文研究对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塔山牧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边境,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东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牧场境内有乌拉斯台口岸和北塔山煤矿,且多条公路通往青河和奇台县,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开放的以畜牧业为主的边境团场。以访谈、问卷调查及个人口述等方法对北塔山牧场基本社会面相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此类边境社会的聚合与延伸体现在建立与发展、人口特质、生计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关系、族群认同等方面,其社会面相在不同时期受国家边界的规制不断聚合,而其内部族性的规制也在聚合的过程中日益彰显,族群自身需求以及全球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因素又推动其向外界世界延伸。得出结论:聚合与延伸,正是处于边境社会这一地理空间下,诸如北塔山牧场此类介于传统性村落和体制内单位之间双重社会集体的边境社会现状与特质。
吕振纲[6](2018)在《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民间商人这类非国家行为体是如何建构起明代中国与同时期东南亚古代邦国之间的区域贸易体系,并尝试运用这一案例与国际关系学的主流观念进行对话。本文的基本假设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贸易—社会体系建构中可以扮演积极地基础作用,特别是当国家由于其战略观念或者由于其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变迁而选择减少跨国互动或区域体系的建构行为时,以逐利为目标、表现为市场行为体的民间力量却可以始终关注编织一个可以满足他们获利目标的区域贸易—社会体系,甚至也可以间接推动区域间官方关系的发展。中国商人的跨国逐利行为推动和编织了这一区域贸易体系,该地区的国家作为一个干预变量影响这一贸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观察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是否成形有两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1)跨国行为体;(2)区域市场。这一跨国贸易体系的建构与运作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并先后经历了朝贡贸易体系、走私贸易体系与互市贸易体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商人采取不同的跨国组织形式发展壮大,并与该地区中的国家以及其他重要的商人群体在持续互动中推动跨国区域市场的成熟和贸易体系的变迁和发展。本文认为,中国商人对中国—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形成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不断根据区域社会环境的变迁,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跨国组织和贸易网络,并通过跨国实践完善区域贸易体系。第二,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推动一国内部市场与跨国市场相联结,并以港口、腹地和贸易离散社群为基础,推动区域贸易—社会空间的整合。第三,在与国家行为体的互动中,采取融入、斗争或妥协的适应性策略,推动区域贸易体系更符合商人自身利益。
赵明洁[7](2018)在《我国外资企业避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结合有效推动着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入,鼓励外资企业利用国际优势大力发展,外资企业数量的逐渐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外资企业的多样化同样给我国带来了新的难题---避税,避税的出现导致我国的税收收入大量流失,违背了我国税制的公平原则,阻碍了我国前进的脚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避税与反避税也成为了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对避税原因、方法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大力开展反避税工作,有助于我国的税制改革,有助于世界各国相互合作。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系统论四大理论出发,探讨避税与反避税的理论依据,为研究避税与反避税相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研究方法。结合现状分析,运用大量数据和案例从企业发展、客观性、地区分布、原因、常见手法和危害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现状进行描述。探讨我国反避税的现状,对我国反避税工作和成效进行总结,阐述反避税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避税与反避税博弈基本模型,逐渐引入有关变量来重点分析避税与反避税在引入成本、罚款和概率时,参与人的各种行为以及互动过程,找出博弈均衡点,提出降低反避税成本、提高稽查效率、拓宽反避税范围、完善税收管理和加大避税处罚力度对打击避税的重要作用。归纳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国在打击避税时采取的各项措施,总结国际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根据模型结果和国际经验,提出完善反避税法律体系、扩大反避税覆盖领域、强化反避税管理、优化反避税服务水平、深化反避税调查和加强国与国之间协作的建议。
王杏芝[8](2018)在《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以“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两国所开展的改造实践,分析论证了“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可能途径、未来趋势,以及“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不断恶化的国际恐怖主义形势凸显出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不足,即治理规则和理念滞后所带来的全球恐怖主义治理赤字和低效。在极端思想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各国政府认识到“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是“去极端化”治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已经着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去极端化”治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各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这些改造有共性——改造以国家为主导、以监狱为依托、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有差异,即政府投入度不同、社会和市场参与度不同。为了寻找“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的改造项目为分析案例,通过分析两国开展改造项目的背景、描述改造方案内容和手段,总结其经验教训。两国改造实践为“去极端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深化监狱内改造和优化监狱外改造。与此同时,两国改造实践也指明了“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理手段的软硬兼施和治理机制的全面综合。最后,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却可以在多国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找到影响“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三个因素——国家发展能力和政治能力的强弱以及公民社会的活跃程度。
肖韵[9](2017)在《中国金融监管消极竞争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监管竞争是指监管权力机构为了扩大监管权力影响范围,争夺监管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试图超越和压倒其他监管机构权力作用的行为总称。金融监管机构的多样性、监管制度的复杂性以及监管资源的稀缺性在客观上促成了金融监管竞争。在专业化分工和分权制衡理论下,监管竞争中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和良性互动应该对防止权力滥用,提高监管效率起到积极的影响。不过,在金融监管实践中,由于各监管主体的利益诉求、监管目标和监管策略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秩序紊乱,消极竞争行为频现,金融监管的整体效率受到影响。在我国涉及的金融监管竞争中,积极竞争与消极竞争并存。就积极竞争而言,由“宝万事件”所引发的中央金融监管层合力调停事件并清理整顿相关不合法灰色地带,是金融监管积极竞争的典型事例。不过,由于多重因素的限制,我国涉及的金融监管竞争更多是以消极竞争的状态出现。从资产证券化中的监管角力、2015年股市调控中的监管协调失序,到数次清理整顿地方交易场所中的央地分歧、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中的地方竞赛,再到中美跨境上市审计监管中两国之间的数次交锋与博弈、各国对巴塞尔协议落地差异化实施等,事实说明在多元化、分散化的金融监管格局中各类型、各层级的监管机构之间均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消极竞争现象,这对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我国金融监管消极竞争为对象进行分析、研判。从竞争发现理论出发,监管竞争虽然导致了监管冲突、监管套利等问题,但其仍具有积极、合理的一面。如果能够通过制度设计来发挥监管竞争机制的优势,消解消极监管竞争所引发的各种弊端,可以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改革并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面对监管竞争问题,不应该进行一味地否定和抛弃,而应该发现和挖掘监管竞争的潜在价值,现实金融监管整体效果的提升。对于监管竞争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经验可以移植,我们应该从实际国情出发,探寻规制金融监管竞争的中国之路。从我国金融监管竞争产生和特点反映,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地位等因素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未从理论和制度上廓清和型构监管机构关系的合理位阶,未进行科学的权力配置和秩序安排,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中的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各类消极金融监管竞争现象出现的原因所在。维护监管竞争秩序,规制消极监管竞争行为,是保障监管竞争机制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张以“自发生成”与“理性建构”相结合构筑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属性的金融监管竞争秩序,并且通过法律制度进行确认、规制和保障,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合理且合法的制度安排,减少监管机构之间的摩擦,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化“监管竞争”为“监管竞合”,建构“多中心”的金融监管竞争秩序,进而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良性发展。本文正文部分共五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对金融监管竞争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第一,通过已有理论的研究,总结出金融监管竞争既可积极亦可消极的特征,并主张“自发生成”与“理性建构”的二元构造是对金融监管竞争进行制度优化的支撑理论,并通过法律进行控制、维系,其能够更为客观地解释监管竞争秩序状态和科学构建监管竞争的合理秩序。第二,通过效应分析金融监管竞争的优点与劣势,为如何将监管竞争化“冲突“为“竞合”提供依据。第三,认为有限理性和资源稀缺是金融监管竞争产生的前提假设,解释金融监管机构的行为逻辑,这为监管竞争的秩序建构和法律规制提供了解决的方向。第四,通过对金融监管竞争维度、范围、方式与策略的分析,为研究各类监管竞争现象提供了基本的逻辑思路。第五,对我国金融监管竞争进行类型化分析的重要性和分类标准进行阐述。第二章对我国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彼此之间的角力与协调失序现象进行考察。通过对我国当前三套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规则制订过程中的差异与冲突;通过对2015年股市调控行动中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失序现象的分析,指出我国当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述分析认为,中央监管机构多重职能目标、追求部门利益以及行业俘获影响是导致中央金融监管消极竞争发生的主要致因。第三章对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央地博弈与地方竞赛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厘清数次清理整顿地方交易场所行动,发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监管博弈问题;通过比较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揭示出金融监管的地方竞赛问题。这些研究揭示表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定位和属性不明,中央金融监管政策欠缺针对性,以及金融监管权纵向配置失灵是央地以及地方间金融监管消极竞争产生的内生逻辑。第四章透过中美跨境上市审计监管事件以及巴塞尔资本协议演进过程的考察,对我国涉外金融监管活动中出现的监管竞争现象进行分析。通过上述事例分析,发现当前国家间金融实力较量、国家金融主权的侵犯与维护以及国际金融标准的软法属性是导致国际金融消极监管竞争存在的主要因素。第五章以制度设计为视角,对各类金融监管竞争秩序进行制度重塑,实现从失序竞争到有序竞合的转变,消解各类消极监管竞争行为,从而保障监管竞争机制优势的显现。首先,考虑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认为中央金融监管格局可适当借鉴双峰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理念,突破监管竞争弊端,防止出现监管冲突、监管套利,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中央与地方构建分层监管模式,中央的监管重心在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地方的监管重点在于其监管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和金融服务。“多元双峰”与“双层”监管模式,既可以避免分业监管的缺陷,又可以有的放矢,发挥监管竞争、专业化与分权制衡的优势,消除单一监管所带来的风险。其次,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制订、监管协调专门机构的设立以及统一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方式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其实效性。再次,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进行匹配、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政绩考核的方式对地方逐底监管竞争进行治理。此外,通过加强我国跨境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的建设和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话语能力,建议设立正式、合法、独立且具有执行力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以及强化国际金融标准的实施,来保障国际金融监管之间的竞争得到有效约束。最后,重视反垄断法、司法制约机制、行业协会和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外部力量,对监管竞争行为进行规范。
肖丽萍[10](2016)在《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合力对经济发展对人文社会环境甚至于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效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抑或是欠发展国家与地区对此都不可回避,也无法置身其外。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欧盟这个在区域一体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且最为成功的共同体,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已久。尤其是它在经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政策酝酿后,从本世纪伊始,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一系列的“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因此,从治理理论的“新治理范式”角度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进行分析,并在较短的时间轴上对该政策进行跟踪考察,力图从政府角度研究该政策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经世致用。为此,本文聚焦于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思想起源、出台过程、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效应,以及成员国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政策”方面的不同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力图总结出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迁的理论规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运用进行了剖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历史层面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在欧洲的伦理思想起源,以期从传统的哲理性上为本世纪其相关政策的出台做一个历史铺垫。第二章是本论文的聚焦点。它疏理了“欧盟企业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着重于分析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和驱动原因,尤其是在其间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博弈,探寻出欧盟企业社会政策从“自愿原则”逐步向“法律规制”演化的趋势及其底蕴。第三章在前文“欧盟企业社会政策”出台与发展及其理论规律探索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在历时不足二十年的,利用政策工具理论为框架,尽可能对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与效果进行追踪分析。它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工具分为规制、合作、促进和支持四种,并指出政策效应目前尚主要体现在对欧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方面,并且以成员国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实践及其效应为主,要从理论上归纳出欧盟层面的政策实践及其效应有待时日。第四章从欧盟成员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的角度,选取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和中东欧作为典型进行模式化的归类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成员国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执行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时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五章在前面四章层层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总结了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发展是一个从软性的自愿依从向法规化刚性政策过渡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成员国对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其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相,但是落后地区起步晚却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最后,结合欧盟在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就中国相关的发展现状提出借鉴。结语部分在凝练和提升本文研究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后续深入研究新课题。
二、试述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述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矿产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应对研究 ——以赤峰黄金收购老挝铜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回顾与启示 |
2.1 理论背景回顾 |
2.2 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设计 |
3.2 案例选取 |
3.3 研究方法说明 |
3.4 数据收集与效度检验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系统性风险分析与应对 |
4.1.1 经济风险与应对 |
4.1.2 政治风险与应对 |
4.1.3 法律风险与应对 |
4.1.4 文化风险与应对 |
4.2 非系统性风险分析与应对 |
4.2.1 经营风险与应对 |
4.2.2 市场风险与应对 |
4.2.3 财务风险与应对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实践启示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实践启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 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需要 |
(二) 高中思政课传统教学改革之尝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导学案的研究 |
(二) 关于时政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政导学案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时政导学案的特点 |
(一) 内容上具有时效性、多样性 |
(二) 方式上要求灵活性、创造性 |
(三) 编写时注重关系性、整体性 |
(四) 活动中突出主体性、探究性 |
第二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调查研究 |
一、时政导学案应用现状的调查 |
(一) 学生的问卷调查 |
(二) 教师的访谈 |
二、时政导学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时政导学案重视程度不够,使用率不高 |
(二) 时政导学案的编制待完善,使用随意性较大 |
(三) 教学方式的程式化,教学评价单一 |
三、时政导学案应用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教师方面 |
(二) 学生方面 |
(三) 外部客观因素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策略研究 |
一、高度重视、优化选“材” |
(一) 求新求实,内涵丰富 |
(二) 联系教材,选择最佳 |
(三) 注重积累,拓宽渠道 |
二、构建模式、合理编“案” |
(一) 分工合作,形成体系 |
(二) 立足学生,考虑学情 |
(三) 优化设计,教学相长 |
三、方式多样、科学用“案” |
(一) 思想重视,实施彻底 |
(二) 掌握节奏,及时反馈 |
(三) 依托课标,转变评价 |
第四章 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应用的案例及成效 |
一、思政课中时政导学案的应用案例 |
(一) 新授课案例:《价值与价值观》 |
(二) 复习课案例:《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二、思政课中时政导学案应用的成效分析 |
(一) 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二)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三) 完善教师教学,提高科研能力 |
(四) 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的协同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案例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并购动因研究综述 |
1.4.2 关于协同效应研究综述 |
1.4.3 关于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研究综述 |
1.4.4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协同效应相关概念及评估方法 |
2.1 企业协同效应的概念 |
2.1.1 企业并购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 |
2.1.2 企业并购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 |
2.1.3 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
2.2 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
2.2.1 事件分析法 |
2.2.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3章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案例分析 |
3.1 青岛海尔跨国并购历程 |
3.2 重要并购过程分析 |
3.3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动因分析 |
3.3.1 全球家电市场前景广阔 |
3.3.2 吸收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
3.3.3 加深渠道整合,构建销售网络 |
3.3.4 推动品牌国际化,提升知名度 |
第4章 经营、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4.1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
4.1.1 市场份额增加 |
4.1.2 技术水平提升 |
4.2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4.2.1 并购带来成本节约 |
4.2.2 销售渠道共用带来新发展 |
4.2.3 产品、人员与文化整合 |
第5章 财务协同效应绩效分析 |
5.1 事件分析法分析短期绩效 |
5.2 财务指标分析法分析并购绩效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5.2.3 营运成长能力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意见建议 |
6.2.1 评估并购双方企业 |
6.2.2 确定合理的支付方式 |
6.2.3 注重并购企业的文化相容性 |
6.2.4 重视人力资源和员工素质的协同 |
6.2.5 注重并购后的整体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概况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一)已有的边界研究 |
(二)边境地区研究 |
(三)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
(四)哈萨克牧区已有研究 |
(五)移民相关研究 |
(六)边境团场已有研究 |
(七)对北塔山牧场和北塔山地区的已有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调查及研究过程 |
第一章 研究对象概况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概况 |
二、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气候特征 |
(二)土地状况 |
(三)水资源概况 |
(四)草原和草场利用情况 |
(五)自然与人文资源 |
(六)主要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与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 |
(一)清朝中期至1946年 |
(二)1947年“北塔山事件” |
(三)1949-1964年 |
二、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从交通要塞上重要的中转站到边境军事防线 |
(二)北塔山牧场成立背景 |
(三)从合作社到国营牧场再到边境团场: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三、北塔山地区的边境管理与北塔山牧场的机构设置 |
(一)国家与地方共同助力下的边境管理 |
(二)眺望远方:从碉堡山到六层白塔 |
第三章 流动与固化:北塔山牧场的人口特质 |
一、人口基本情况 |
二、建场初期的人口来源及基本情况:1950—1959年 |
三、人口结构急剧变化:1960—1979年 |
四、人口趋于稳定:1980年至今 |
第四章 边境的规制与反规制:北塔山牧场的生计方式 |
一、农业 |
二、畜牧业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一)边境催生:护边员 |
(二)交通助力:商铺 |
(三)易地搬迁:大区域下的新生计 |
四、人口结构与生计方式的交叉分析 |
(一)家庭牲畜情况 |
(二)人口结构与生计状况分析 |
第五章 外引与内唤:北塔山牧场中的学校教育 |
一、“马背小学”到牧场小学 |
二、支边青年到特岗教师 |
三、生源结构变化分析 |
第六章 重塑与延续:北塔山牧场的社会关系及变化 |
一、族群交往 |
(一)族际交往 |
(二)族群内部交往 |
二、“冬宰”里的社会关系 |
(一)“冬宰”: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传统习俗 |
(二)北塔山牧场三连“冬宰”现状 |
(三)“冬宰”里的社会关系分析 |
第七章 记忆与身份:北塔山牧场哈萨克人的认同 |
一、兵地认同 |
二、第二代、第三代人的认同与选择 |
三、他者的眼光 |
四、从个人经历和故事看北塔山人认同 |
结语 聚合与延伸:双重社会集体的未来之路 |
附录一 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冬宰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2018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问卷调查表 |
访谈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
二、相关的文献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限制 |
第一章 中国—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本文使用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干预变量 |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基本要素 |
一、跨国行为体 |
二、区域市场 |
三、融合两个要素的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分类与阶段性特征 |
一、区域贸易体系的分类 |
二、区域贸易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朝贡贸易体系的形成(1368-15世纪末) |
第一节 明朝推动下的中国—东南亚朝贡贸易体系的奠基 |
一、明代朝贡贸易体系的建立 |
二、贡赐市场的形成 |
第二节 公私兼具的商人实践——郑和船队与朝贡贸易体系的巩固 |
一、具备官商身份的郑和船队 |
二、具备私商身份的郑和船队 |
第三节 私商与朝贡贸易体系的巩固 |
一、中国朝贡政策的变化以及私商对朝贡贸易体系的“灵活渗透与借用” |
二、中国商人与以琉球为中心的朝贡贸易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发展(15世纪末-1567年) |
第一节 中国—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及体系规范变动 |
一、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一:多方参与的走私网络 |
二、体系规范的变动与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二:海商(盗商)集团 |
第二节 走私贸易体系中的中国—东南亚区域市场变迁 |
一、走私贸易体系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内部市场体系的成熟 |
二、引进来:双屿、月港到澳门的跨国走私市场网络与贸易离散社群 |
三、走出去:中国商人在东南亚的港口网络与贸易离散社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互市贸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567-1683年) |
第一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互市贸易体系的建立及其运作 |
一、区域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和互市贸易体系的建立 |
二、互市贸易体系的运作:从“行商—散商协同体”到“军商—散商协同体” |
第二节 互市贸易体系中的区域市场 |
一、中国商人、贸易圈的成熟与区域市场网络的完善 |
二、贸易离散社群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商品的社会生命:中国与东南亚互市贸易体系中的商品流动 |
一、丝绸、瓷器及其他商品的跨国流动 |
二、白银与铅钱: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中的金融流动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第一节 本文的初步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的相关思考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与学术成果 |
后记 |
(7)我国外资企业避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避税的涵义 |
1.2.2 避税相关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理论分析 |
2.1 “经济人”假设理论 |
2.2 博弈论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系统论 |
第3章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现状分析 |
3.1 我国外资企业发展总体情况 |
3.2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客观性 |
3.3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省市分布 |
3.4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原因 |
3.5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常见手法 |
3.6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产生的危害 |
第4章 我国反避税工作现状分析 |
4.1 我国采取的反避税措施 |
4.1.1 明确反避税新指导思想 |
4.1.2 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配备 |
4.1.3 出台专门法律、法规 |
4.2 我国反避税工作取得的成效 |
4.2.1 管理能力显着加强 |
4.2.2 服务水平逐渐提升 |
4.2.3 成功追缴大量流失税款 |
4.2.4 在国际税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
4.3 反避税工作面临的难题 |
4.3.1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4.3.2 覆盖范围有待拓宽 |
4.3.3 管理能力仍需加强 |
4.3.4 服务水平需要提升 |
4.3.5 调查能力依旧较弱 |
4.3.6 国际合作还不充分 |
第5章 避税与反避税博弈分析 |
5.1 建立基本博弈模型 |
5.2 纳入避税、反避税成本的博弈模型 |
5.3 加入避税罚款的博弈模型 |
5.4 引入避税、反避税概率的博弈模型 |
5.5 研究结论 |
第6章 国际反避税工作经验借鉴 |
6.1 代表性国家反避税主要做法 |
6.1.1 美国 |
6.1.2 欧盟 |
6.1.3 日本 |
6.2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7章 提升我国反避税工作成效的建议 |
7.1 完善反避税法律体系 |
7.2 扩大反避税覆盖领域 |
7.3 强化反避税管理 |
7.4 优化反避税服务水平 |
7.5 深化反避税调查 |
7.6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后记与致谢 |
(8)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一章 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及其治理现状 |
一、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 |
二、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现状 |
三、全球恐怖主义治理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与“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 |
一、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探索 |
二、恐怖分子是“去极端化”化治理的重要阵地 |
三、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实践举措 |
四、“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国家策略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沙特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沙特开展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沙特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沙特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新加坡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新加坡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启示及趋势 |
一、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二、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我国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三、全球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金融监管消极竞争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导论 |
0.1 事实与问题 |
0.1.1 多样化体系下的金融监管现状 |
0.1.2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0.2 文献综述研究 |
0.2.1“逐顶”监管竞争与法律产品理论 |
0.2.2“逐底”监管竞争与部门利益理论 |
0.2.3 简单二分法的困境 |
0.2.4 监管合作论—对“逐底”监管竞争论的一种回应 |
0.2.5 研究的黑箱化:一些没有被考量的因素 |
0.3 论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0.3.1 论文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0.4.1 主要观点 |
0.4.2 创新之处 |
1 金融监管竞争的基本理论分析 |
1.1 金融监管竞争基本范畴界定 |
1.1.1 政府竞争论下的监管竞争 |
1.1.2 金融监管竞争概念的厘定 |
1.2 金融监管竞争规制的理论阐释 |
1.2.1 金融监管竞争的性质分析 |
1.2.2 金融监管竞争的效应分析 |
1.2.3 金融监管的积极竞争与消极竞争 |
1.2.4 金融监管竞争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 |
1.3 金融监管竞争的理论前提假设 |
1.3.1 监管资源的稀缺性 |
1.3.2 监管机构之理性经济人 |
1.4 金融监管竞争的维度与范围 |
1.4.1 横向与纵向:金融监管竞争的两个维度 |
1.4.2 监管市场与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竞争的范围 |
1.5 金融监管竞争的方式与策略 |
1.5.1 规范监管与日常监管:金融监管竞争的两种方式 |
1.5.2 作为与不作为:金融监管竞争的策略 |
1.6 金融监管竞争的类型化分析 |
1.6.1 类型化分析对金融监管竞争研究的启示 |
1.6.2 金融监管竞争的分类意义 |
1.6.3 金融监管竞争类型化研究的分类标准 |
2.中央金融监管角力与协调失序 |
2.1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中央金融分业监管困局 |
2.1.1 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
2.1.2 金融分业监管格局的现状 |
2.1.3 困境:以分业监管应对混业经营 |
2.2 资产证券化中的监管角力 |
2.2.1 资产证券化的多头监管格局 |
2.2.2 资产证券化监管竞争的负面影响 |
2.3 股市调控行动中的协调失序 |
2.3.1 央行与证监会调控态度差异 |
2.3.2 证监会与银监会监管策略分歧 |
2.3.3 历史的相似之处 |
2.3.4 中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约束软化 |
2.4 中央金融监管消极竞争成因理论阐释 |
2.4.1 专业化分工背后的碎片化悖论 |
2.4.2 双重利益背景下的“地盘之争” |
2.4.3 双重角色驱使下的“父爱主义” |
3.金融监管的央地博弈与地方竞赛 |
3.1 纵向金融监管缺失、地方金融发展与监管竞争的出现 |
3.1.1 垂直金融监管体制下的地方金融监管缺失 |
3.1.2 地方金融兴起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产生 |
3.1.3 垂直金融监管体系、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监管竞争的出现 |
3.2 地方交易所清理整顿的央地博弈 |
3.2.1 地方交易场所乱象丛生 |
3.2.2 中央历次清理整顿工作回顾 |
3.2.3 地方对中央清理整顿政策的执行情况考察 |
3.2.4 地方政府在清理整顿中的双重身份与利益诉求 |
3.3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的地方监管竞赛 |
3.3.1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权限的央地分配 |
3.3.2 各地对中央《指导意见》的调整性规定 |
3.3.3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竞赛效应 |
3.4 央地、地方金融监管竞争的内生逻辑 |
3.4.1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定位和功能之惑 |
3.4.2 中央金融监管策略缺乏针对性 |
3.4.3 金融监管权纵向配置的规范化缺失 |
4.涉外金融监管的对弈与角逐 |
4.1 金融全球化时代我国涉外金融监管竞争现状 |
4.1.1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涉外金融监管的影响 |
4.1.2 后危机时代我国涉外金融监管竞争的表现 |
4.2 涉外金融监管双边对弈:以“中国概念股”审计事件为视角 |
4.2.1“中概股”上市审计监管博弈历程回顾 |
4.2.2 中美审计监管博弈对相关者利益的侵损 |
4.2.3 中美双边监管对弈的直接原因:法律抵触 |
4.2.4 中美双边监管对弈的根源所在:监管自主权维护与域外监管扩张 |
4.3 涉外金融监管多边角逐:以巴塞尔协议Ⅲ落地实施为中心 |
4.3.1 巴塞尔Ⅲ的各国实施情况 |
4.3.2 巴塞尔Ⅲ倾斜性规定对中国利益的消解 |
4.3.3 巴塞尔资本协议演进中的大国主导与角力 |
4.4 涉外金融监管竞争的成因分析 |
4.4.1 国家金融竞争实现之手段 |
4.4.2 国家金融主权的扩张与维护 |
4.4.3 国际金融软法的约束困境 |
5.金融监管竞争秩序的重塑 |
5.1 金融监管秩序法治化:从失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的转变 |
5.1.1 竞争秩序维护之必要 |
5.1.2 法治化:竞争秩序维护之路 |
5.2 金融监管体制顶层设计的重构 |
5.2.1 监管竞争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因果关系 |
5.2.2 金融监管体制调整的路径选择 |
5.3 我国金融监管的机制创新 |
5.3.1 中央金融监管的“多元双峰”格局 |
5.3.2 央地金融监管权力配置 |
5.4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优化 |
5.4.1 监管优化、竞争与协调 |
5.4.2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规范化 |
5.5 地方金融监管逐底竞赛的治理 |
5.5.1 实现地方事权、财权相匹配 |
5.5.2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5.5.3 建立地方金融监管绩效考核制度 |
5.6 涉外金融监管竞争约束机制构建 |
5.6.1 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协调制度建设 |
5.6.2 提高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监管的话语能力 |
5.6.3 硬化国际金融监管软法 |
5.7 金融监管竞争的多元化约束 |
5.7.1 多中心治理与多维约束 |
5.7.2 反垄断法在规制监管竞争上的作用 |
5.7.3 多层次司法制约体系的建立 |
5.7.4 行业协会相关作用的发挥 |
5.7.5 公众监督机制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研究的资料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五、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基础追溯 |
第一节 古典时期工商业者社会责任思想观的萌生 |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和行会对工商业者社会责任观的作用 |
第三节 启蒙思想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奠基 |
第四节 工业化及战后经济复苏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伦理观的影响 |
第二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出台的动因 |
一、美国与新兴经济体的挤压 |
二、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需要 |
三、欧盟福利国家制度摆脱困境的出路 |
四、全球化时代提升欧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 |
五、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助推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推进 |
一、《推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开启了政策的伊始 |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报告》确立了政策实践途径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调整与加强 |
一、《推行增长与就业合作:使欧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标杆》的政策调整 |
二、《2011-2014年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更新战略》的政策加强 |
第四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在中小企业的细化 |
一、欧盟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殊性 |
二、欧盟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及其推进 |
第三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及其效应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践 |
一、使用支持工具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二、使用促进工具激励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 |
三、使用合作工具促进利益相关方对话 |
四、使用规制工具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 |
五、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落实 |
第二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效应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对欧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二、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执行效应 |
第四章 欧盟成员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模式比较 |
第一节 英国的市场机制运作模式 |
一、政府引领下突出市场调节机制的政策特质 |
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的助推 |
第二节 丹麦的协商合作模式 |
一、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行动计划 |
二、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化运动特征 |
第三节 法国的法律规制模式 |
一、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律框架使之成为国家意志 |
二、吸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性并注重国际合作 |
第四节 西班牙聚焦于“就业增长”的模式 |
一、在政府与社会对话的相互协商中启动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合 |
第五节 中东欧国家的借助外力模式 |
一、东西欧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差异 |
二、波罗的海三国相对先进 |
三、新入盟中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
四、其他巴尔干地区国家的相对落后 |
第五章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经验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经验分析 |
一、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动议与第三方即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
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出台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
三、法律规制的前提是全民意识的提升 |
四、政策工具的选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都密切相关 |
五、落后地区相对具有后发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发展现状 |
一、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制定与施行概述 |
第三节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中国借鉴 |
一、经济转型期提供了中国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良机 |
二、对中央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三、对地方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建议 |
四、对促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建议 |
结语 |
译名对照表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试述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矿产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应对研究 ——以赤峰黄金收购老挝铜金矿为例[D]. 李慧.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D]. 杨彩霞. 苏州大学, 2019(03)
-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的协同效应分析[D]. 杨东远.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D]. 荆姣姣.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6]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D]. 吕振纲. 暨南大学, 2018(01)
- [7]我国外资企业避税问题研究[D]. 赵明洁.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8(01)
- [8]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D]. 王杏芝. 外交学院, 2018(11)
- [9]中国金融监管消极竞争的法律规制研究[D]. 肖韵. 西南财经大学, 2017(01)
- [10]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研究(2001-2015)[D]. 肖丽萍. 云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