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β对L-谷氨酸致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

IL-1β对L-谷氨酸致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

一、IL-1β对L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凤凤[1](2021)在《iNOS、Arg-1在癫痫共病抑郁大鼠额前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的表达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癫痫与抑郁症在神经生物学方面互相影响,二者联系复杂密切。额前皮质、海马及杏仁核是与癫痫及抑郁症的发病均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小胶质细胞参与了癫痫及抑郁症的发病;M1型小胶质细胞具有促炎作用,M2型小胶质细胞具有抗炎作用;癫痫发作或慢性抑郁刺激可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表型标记物i NOS表达增多,M2型小胶质细胞表型标记物Arg-1表达减少。但目前尚无有关i NOS及Arg-1在癫痫共病抑郁中的系统研究报道。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癫痫共病抑郁大鼠额前皮质、海马及杏仁核区i NOS、Arg-1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比较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情感障碍相关脑区i NOS、Arg-1蛋白的表达差异及神经元凋亡情况,为深入探讨小胶质细胞在癫痫共病抑郁中的作用提供前期基础。研究目的检测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模型额前皮质、海马及杏仁核中i NOS及Arg-1蛋白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以了解情感障碍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不同活化类型在癫痫共病抑郁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对模型大鼠进行抑郁行为学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筛选抑郁大鼠,伴发抑郁者为癫痫共病抑郁组(共病组);无抑郁者为癫痫组。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抑郁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大鼠。各组大鼠每周进行一次抑郁行为学评分,并于CUMS第4周末进行免疫组化及TUNEL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大鼠额前皮质、海马及杏仁核i NOS、Arg-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行为学各项指标结果:造模后4周,与正常组和癫痫组比较,癫痫共病抑郁组大鼠的体重指数、蔗糖偏好率、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抑郁组相比,癫痫共病抑郁组大鼠蔗糖偏好率及水平运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癫痫共病抑郁组与各对照组相比,癫痫共病抑郁组大鼠额前皮质、海马、杏仁核i NOS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多(均P<0.05);Arg-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减少(均P<0.05)。癫痫共病抑郁组各脑区i NOS、Arg-1的比较:大鼠海马i NOS的平均光密度值较额前皮质及杏仁核明显增多(P<0.05);海马及额前皮质区Arg-1平均光密度值较杏仁核明显升高(P<0.05),Arg-1在海马和额前皮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癫痫共病抑郁组与各对照组相比:癫痫共病抑郁组大鼠额前皮质、海马、杏仁核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P<0.05)。癫痫共病抑郁组各脑区TUNEL阳性细胞量的比较:大鼠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额前皮质、杏仁核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可成功诱导癫痫共病抑郁模型;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情感障碍脑区额前皮质、海马、杏仁核中M1型(促炎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M2型(抗炎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凋亡神经细胞增多;癫痫共病抑郁大鼠海马M1型(促炎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凋亡神经细胞较额前皮质及杏仁核明显增多,可能在癫痫共病抑郁发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张馨月[2](2020)在《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潜在癫痫易感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癫痫是一类以脑内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全球约有7000万人罹患此病,因此癫痫成为发病率最高与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认为在其发病过程中存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即存在谷氨酸能信号转导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能信号转导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失衡。目前癫痫治疗策略的选择主要以其发病机制为基础,但仍有至少1/3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对于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癫痫发病过程中伴有免疫紊乱或异常,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癫痫的神经免疫与神经炎症机制,而小胶质细胞作为其中重要的免疫学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小胶质细胞是脑内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维持正常神经功能和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包括免疫监视,参与神经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发生,促进神经细胞生存,清除凋亡神经元以及调节突触可塑性等。然而在过度激活的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则可能产生并释放过量的一氧化氮等神经毒性物质,引起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诱导神经细胞死亡或损伤。在癫痫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既可以表现为促癫痫性也可以表现为抗癫痫性,可能与其多态性有关。在此基础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atamate receptor,m Glu R)兴奋后可能诱导小胶质细胞转换为更加复杂的表型,因此研究者们更需要关注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的不同时期中的角色变化。迄今,针对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兴奋的静息型、促炎型(M1)与抑炎型(M2)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兴奋性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建立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小胶质细胞自身功能的变化与其机制以及对神经细胞的影响,并侧重于寻找小胶质细胞与癫痫产生相关的细胞生存通路和病理性通路并验证其作用,探讨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反应作为癫痫治疗策略的可能性。研究方法:(1)取N13小胶质细胞系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以及DHPG、LY 354740、L-AP4等m Glu R激动剂分别建立静息状态、促炎状态以及抑炎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活模型,应用荧光测定法、ELISA等方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量。(2)取N13小胶质细胞系进行传代培养,应用LPS以及DHPG、L-AP4等m Glu R激动剂建立静息状态以及促炎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活模型,应用Western Blot、q PCR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炎症通路及谷氨酸通路关键通路蛋白及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3)取C1300神经元细胞系进行传代培养,应用上述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刺激神经元,建立静息状态、促炎状态以及抑炎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m Glu R激活后刺激神经细胞的模型,通过检测CCK8、LDH水平、谷氨酸释放量等评估神经元活性及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I,Cam K II)、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 NOS)等兴奋性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或激活水平。(4)本研究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SPSS,USA)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s post hoc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于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设定P<0.05表示数据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对于M1型小胶质细胞,激活m Glu R I可以使IL-1β、IL-6释放减少以及使IL-4、TNF-α释放增加。m Glu R II的激活可以使IL-1β释放增多。m Glu R III的激活可以使IL-6释放减少,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2)对于M2型小胶质细胞,m Glu R I的激活可以使IL-6与IL-4释放增加以及TNF-α释放减少。m Glu R II的激活可以使IL-4释放增多以及TNF-α释放减少。m Glu R III的激活可以使IL-1β释放减少、IL-6以及IL-4释放增加,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3)DHPG和L-AP4都可以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p-NF-κb p65的表达,从而起到对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DHPG和L-AP4刺激的静息状态和M1型小胶质细胞可以上调p-PKA的表达。DHPG和L-AP4可以降低M1型小胶质细胞p44/42 MAPK水平,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4)M1型小胶质细胞受DHPG刺激后,PI3K-Kinase p85α与GSK-3β的表达水平均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M1型小胶质细胞受L-AP4刺激后,PI3K-Kinase p85α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GSK-3β的激活水平则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5)m Glu R I的激活可以增强M1型小胶质细胞中linc RNA-COX2和linc RNA-EPS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当M1型小胶质细胞m Glu R III激活时,linc RNA-COX2和linc RNA-EPS的表达均有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6)M1型小胶质细胞受DHPG的刺激以及M2型小胶质细胞受L-AP4刺激的上清液都可以使神经细胞的活力增加并显着降低神经细胞死亡与损伤,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7)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受DHPG激活后上清液倾向于增加神经细胞谷氨酸的释放,而DHPG激活的M1型小胶质细胞以及L-AP4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的上清液都可以减少神经细胞谷氨酸的释放,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8)M1型小胶质细胞当受到DHPG及L-AP4刺激时上清液可以减少神经细胞NR1、NR2A及NR2B的活化水平并增加Ca MK II的活化水平。LY 354740激活的M1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倾向于降低神经细胞NR2B的活化水平。DHPG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可以上调NR2A及NR2B的激活水平,LY 354740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可以抑制NR2A的激活,L-AP4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可以下调神经细胞NR1与NR2A的活化水平。DHPG及LY 354740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可以显着增加Ca MK II的活化水平,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9)M1型小胶质细胞的NO产量较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相比有明显升高,给予DHPG可以上调M1型小胶质细胞的NO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DHPG激活的M1型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倾向于降低神经细胞i NOS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2型小胶质细胞在接受DHPG、LY 354740和L-AP4刺激后对NO产量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2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受DHPG以及L-AP4激活时上清液倾向于减少神经细胞i NOS的产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促炎状态下小胶质细胞m Glu R I的激活倾向于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及上调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现有的炎症。m Glu R III激活可以使促炎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向静息状态转化。而m Glu R III能诱导抑炎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保持激活状态。(2)m Glu R激动剂在不同状态下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多态性与MAPK-ERK-Gsk3β途径及PI3K-Akt-Gsk3β途径之间的拮抗关系密切相关。(3)促炎状态下m Glu R I激活与抑炎状态下m Glu R III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会对神经元具有增加细胞活力、减少细胞死亡与损伤,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以及兴奋性相关通路蛋白表达下调等作用,从而起到潜在的抗癫痫及神经保护作用。

李文康[3](2020)在《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刺改善PCPA失眠在中枢5-HT睡眠递质及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选16只为正常组,剩余54只进行造模并筛选,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组、非穴组,各16只。针刺组采用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干预治疗,非穴组予针刺双侧肋下各2个固定点治疗,正常组、模型组则不采用任何针刺,仅予相同时间和强度的抓摸刺激。干预6天后,取大鼠海马组织,样本编号并相应保存待检;免疫组化法检测5-HT1A、5-HT2A受体形态学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海马5-HT的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C活性,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1.免疫形态学观察: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数减少,呈散在、疏松排列;5-HT2AR阳性颗粒数目明显增加,阳性表达区域趋于集中;通过针刺后,针刺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颗粒分布集中且较规则,颜色加深;而5-HT2AR棕色表达数则明显减少,阳性区域颜色较浅。2.实验指标显示:A、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海马区5-HT1AR表达下降而5-HT2AR表达上升(均P<0.01);海马内5-HT含量显着下降(P<0.01),AC活性降低(P<0.01),模型组海马5-HT含量损害与AC活性损伤呈正相关性,r=0.648,P<0.01;B、非穴组各组数据与模型组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且非穴组5-HT含量与AC活性相关性不强;C、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升高(P<0.01),AC活性明显提高(P<0.01),针刺对5-HT含量提高与AC活性上调也呈正相关性,r=0.644,P<0.01;D、与非穴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提高(P<0.01),AC活性明显上调(P<0.01)。结论:1.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1A、5-HT2A受体形态异常;针刺有改善PCPA失眠模型大鼠海马5-HT1A、5-HT2A受体形态作用。2.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含量、AC活性均受损降低及二者的受损呈一定正相关性;而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有显着升高其5-HT含量、上调其AC活性的作用,对二者的改善也呈一定相关性。3.实验支持该针法通过改善5-HT睡眠递质、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机制综合起到治疗PCPA失眠的作用机制。

杨梅华[4](2019)在《FCD相关难治性癫痫候选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癫痫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因相关的复杂慢性疾病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超同步化放电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短暂功能障碍,也是目前危害极大的常见神经疾病之一。经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达到临床缓解或控制的效果,但仍有约30%左右的癫痫患者会转变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表现为较差的预后。DRE无可控的药物,但可以通过系统的术前评估,找到确切痫灶,绝大部分患者能从手术获益,其核心是致痫灶定位,成为手术治疗最为关键的因素。颅内电极脑电图(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iEEG)是癫痫致痫灶评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经过头皮EEG及其它无创性评估手段仍不能确切定位的癫痫患者[1]。以FCD等微小结构病变或MRI阴性患者受益更多。颅内电极可分为硬膜外电极、硬膜下皮层电极(包括条状和栅状电极)和深部电极,但他们的安全性、出血率及定位情况鲜有系统的研究和报道,这涉及到致痫灶的定位、切除范围及获得痫灶核心切除标本更准确的病理结果,对临床疗效及科学研究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阐明难治性癫痫发生的病理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临床研究显示,皮质发育障碍(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ysplasia,MCD)是难治性癫痫最重要病因,占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的37.6%57.6%,在成人难治性癫痫病因中排第二或第三位,而在小于3岁的儿童难治性癫痫中MCD更高达80%,排名首位。MCD亚型较多,其中局部皮质发育障碍(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MCD最典型、最常见的临床亚型,其结构表现为同质异构的皮质病灶群,其导致的癫痫表型通常为药物难治,即耐药性癫痫。因MCD致痫机制复杂,涉及因素众多,MCD致痫机制假说众多,如谷氨酸受体假说、GABA受体假说、GABA突触活动起搏器假说、mTOR通路过度活性假说、成熟障碍假说、炎症、免疫致痫机制假说及表观遗传学致痫假说等,但具体机制不清,确切证据不足。因此,有效阐明FCD的病理发生及相关癫痫发生的分子学机制,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精准医学的异军突起,使得从遗传学角度寻找MCD候选致病基因,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与关注焦点。目前报道癫痫相关致病基因研究主要从MCD入手,至今已发现超过100余种基因突变与MCD相关,由于MCD类型复杂且病例数量限制,进展不理想,FCD候选致病基因探索不多。目前,除已明确TSC1或TSC2基因是MCD亚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的候选致病基因外,其他类型FCD尚未找到确切相关候选突变基因。因此,深入探索FCD相关候选致病基因,并进一步探索下游基因功能与癫痫表型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FCD相关致病基因功能,而且还有助于明晰临床对FCD病理发生及致痫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是基于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新兴高通量测序技术之一,通过基因组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方法,可最大程度及深度覆盖靶基因编码区。WES较昂贵的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不仅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还可精确快速检测新生(de novo)突变。目前,WES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复杂神经系统疾病检测,且能够较准确鉴别分析罕见单基因癫痫以及儿童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新基因。因此,本课题拟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本研究从FCD等相关难治性癫痫术前EEG评估入手,对比两种电极定位痫灶的方法,为获得更佳的术后疗效及更典型的病理标本奠定基础。其次通过手术切除标本,选取MCD最典型的FCDII病理类型,通过WES技术对FCD II相关药物DRE样本进行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文献回顾,初步筛选出FCD潜在的相关候选基因;第三,通过扩大检测样本量,对初筛选定的FCD候选基因进一步大样本WES验证,分析该候选基因在正常样本、FCD和其他病因组的突变率,明确其与临床手术预后的关系;第四,通过建立海人酸(KA)诱导急性癫痫小鼠动物模型,明确急性癫痫发作状态下小鼠脑皮质组织中该候选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组织细胞定位关系;最后选取候选基因敲除小鼠结合KA诱导方法,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缺失对KA诱导癫痫发作的潜在影响。相关结果如下:一、FCD等DRE患者EEG术前评估初探该部分研究入组包含FCD病例等DRE患者100例(SEEG 48例,subdural EEG 52例),并进行痫灶定位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定位率与硬膜下皮层电极比较,SEEG具有更少的并发症,尤其是出血和感染。SEEG技术已取得明显进展,在癫痫致痫灶评估上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二、基于WES技术分析FCDII相关癫痫基因突变1.选取18例FCDII型(FCD IIa 9例+FCD IIb 9例)进行WES检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FCD IIa及FCD IIb两组独立或共交集62个位点I-III级突变,突变主要涉及mTOR通道及发育、炎症与肿瘤及代谢类;2.通过SNP质谱分型技术,我们从3例FCD II患者(2例FCD IIa与1例FCD IIb)的外周血及脑标本筛查出SCARB1、PMS1及LTBP1基因有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通过一代Sanger测序验证,在2例FCD IIa一代直系亲属发现了与先证者相同的杂合突变,另外1例母亲野生型(父亲已故,无从查证),SCARB1 c.1401G>A、PMS1c.A55T>A及LTBP1 c.A3248G>A为可疑致病突变,其突变意义不明;3.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我们发现SCARB1基因参与体内胆固醇转运与代谢,并与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提示SCARB1很可能参与FCD type II相关癫痫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将聚焦SCARB1基因进行进一步样本验证与功能分析。三、FCD等病因相关难治性癫痫扩大样本(WES)分析,聚焦SCARB1基因;基于前部分基础,本部分将继续扩大DRE样本量进行WES验证,并按病因分成FCD组(n=26)、TSC组(n=8)、MRI阴性组(n=27)及脑软化/萎缩/肿瘤等后天获得性病因组(n=14),以正常组为对照(数据库分析),聚焦SCARB1基因,分析当前已知致病基因突变情况及未知基因SCARB1基因突变率,并初步明确DRE患者外科干预预后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发现:1.76例DRE样本中,检出35例(46%)非SCARB1其他基因致病突变;未检出致病突变41例(54%),其中各病因组的阳性致病突变率分别为TSC 100%(8/8),MRI阴性组55.6%(15/27),FCD组30.7%(8/26),脑软化/萎缩/肿瘤等后天获得性病因组7.1%(1/14),提示除TSC外,MRI阴性及FCD相关DRE亦有较高的基因突变;2.76例DRE样本中,共7例患者检测出移码突变、剪切点变异及非同义突变等SCARB1基因I-III级变异,其中5例在FCD组(71.4%),2例在MRI阴性的DRE(28.6%),TSC组、脑软化/萎缩/肿瘤等后天获得性病因组等其他组未见突变;提示,SCARB1突变与难治性癫痫可能相关,尤其和FCD相关DRE密切;3.200例正常对照样本SCARB1突变III级变异率为8.5%(17/200),无I级与II级变异(0);76例DRE样本SCARB1突变III级变异率为9.2%(7/76),II级变异率为1.3%(1/76)、无I级变异(0);26例FCD样本SCARB1突变III级变异率为19.2%(5/26),II级为3.85%(1/26),无I级变异(0)。统计分析表明:SCARB1基因III级突变率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SCARB1 II级突变,DRE与正常组间无显着差异;DRE无致病突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FC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1),进一步提示SCARB1基因突变与FCD相关DRE密切相关;4.DRE患者手术预后与基因突变关系分析发现,共29例DRE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有效率(Engel’s I-III级)为96.6%,优良率(Engel’s I-II级)79.3%。FCD合并致病基因突变组和FCD无致病基因突变组,获得I级分别是50%(3/6)和62%(8/1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CD合并SCARB1阳性突变的3例术后患者均无I级疗效获得者,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5.在筛除掉SCN1A,KCNQ2等离子通道等手术负性因子,FCD伴有的NMDA受体相关类GRIN2A及T型钙通道相关的CACNA1H突变仍然可作为优秀手术治疗候选者,但SCARB1除外;以上结果表明SCARB1突变与DRE相关,尤其与FCD相关DRE关系密切。但在癫痫发生作用如何,需采用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证实。四、基于癫痫动物模型探讨SCARB1基因与癫痫发生的关系本部分研究基于急性癫痫诱导小鼠模型,深入探讨SCARB1基因与癫痫发生的关系。首先,通过建立急性癫痫诱导小鼠模型,分析急性癫痫发作状态下小鼠脑皮质组织SCARB1基因表达与组织细胞定位;其次,利用SCARB1-/-基因敲除小鼠结合癫痫诱导技术,初步分析SCARB1缺失对KA诱导癫痫发作的潜在影响与作用。结果发现:1.采用海人酸(KA)诱导方法建立急性癫痫诱导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急性癫痫发作状态下,小鼠脑皮质组织中SCARB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CARB1蛋白主要高表达于脑皮质组织神经元细胞膜表面;2.本部分采用SCARB1-/-基因敲除小鼠结合KA诱导急性癫痫发作方法,我们发现SCARB1敲除明显缩短KA诱导癫痫发作的潜伏期,显着延长发作及放电的持续时间,表明SCARB1敲除能明显增加癫痫神经元兴奋性,进而增强KA诱导小鼠急性癫痫发作,进一步提示SCARB1可能对癫痫发作起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1.经FCD等DRE病因EEG术前评估发现,SEEG和subdural EEG各具优势,但SEEG具有更少的出血和感染风险,有更好的应用前景。2.在FCD患者病灶中,存在大量潜在致病基因突变,主要涉及mTOR通道及发育、炎症与肿瘤及代谢等类型,其中SCARB1、LTBP1及PMS1等基因突变可能参与到FCD相关DRE病理形成与痫样发作。结合文献关于SCARB1基因参与体内胆固醇转运与代谢,并与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分析,推测SCARB1很可能是FCD相关癫痫发生发展的候选致病基因之一;3.聚焦SCARB1基因,在多病因相关的较大样本DRE尤其是FCD病灶组中,检测出较高的SCARB1基因移码、剪切点变异及非同义突变等I-III级变异,且FCD合并SCARB1阳性突变患者外科术后预后不佳,以上研究提示SCARB1突变涉及神经系统代谢及癫痫发生重要过程,可能是FCD相关DRE病理发生的一种重要候选致病基因;4.动物模型研究发现,SCARB1在KA诱导癫痫小鼠皮质组织高表达,且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细胞膜表面。SCARB1敲除可明显缩短KA诱导发作的潜伏期,显着延长发作及放电的持续时间,进而增加癫痫小鼠神经元兴奋性,提高癫痫发作敏感性。此结果显示SCARB1可能具有抗癫痫作用,为癫痫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断:SCARB1基因突变使致SCARB1功能失活,导致癫痫患者的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进而提高癫痫发作的敏感性;同时提示,作为一个FCD相关癫痫候选致病基因,SCARB1在FCD疾病的病理形成及癫痫发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作为FCD相关癫痫治疗的潜在靶点。

胡鹏程[5](2019)在《以多巴胺受体为靶点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健康问题,失眠是其中最常见和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失眠是以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神经系统失调症状。长期失眠可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免疫力下降,并诱发其他疾病,如焦虑、抑郁,甚至成为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促发因素。人类睡眠受到中枢中多种受体的调节,多巴胺受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而多巴胺受体各亚型中,D2亚型在调节睡眠、情绪、神经兴奋和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D2为靶标的小分子药物可能具有调节神经兴奋性,调节情绪、睡眠等功能。中国自古以来拥有宝贵的中医中药传统,植物药资源丰富。中药提取物和源于中药的化合物的靶标发现和机制研究是推动新药研发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实验室构建的多巴胺受体D2、D3,食欲素受体OX2、褪黑素受体MT2稳定细胞株的基础上,对57种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得到了13种靶点明确可作为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天麻发挥镇静安神作用的机制,结果发现天麻可能通过上调中枢DA系统活性进而调控睡眠,天麻中有效成分天麻素可能通过D2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功效。多巴胺受体D2存在两种可变剪接体:D2L和D2S,且两者可以介导不同的生理学、药理学反应,本研究的另一部分工作就是成功构建了D2L和D2S两个荧光分子探针,为实现多巴胺受体D2更为精细化药物筛选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Western blot鉴定出13个靶点明确、作用可观的中药活性成分。2)发现天麻促进睡眠的作用机制为:天麻可能通过上调中枢DA系统活性进而调控睡眠,天麻中有效成分天麻素可能通过D2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功效。3)成功构建了D2L-cfp-flash以及D2S-cfp-flash两个载体质粒,并筛选出稳定的诱导表达细胞系。

徐小惠[6](2017)在《杨桃根中苯醌类提取物DMDD对APP/PS1小鼠抗痴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杨桃根中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DMDD)对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炎症因子、自由基、神经递质、凋亡因子的影响,探讨DMDD抗痴呆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APP/PS1转基因痴呆小鼠(APP/PS1T)作为实验对象,将该痴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0.03 mg·kg-1·d-1)、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DMDD)高剂量组(50 mg·kg-1·d-1)、DMDD中剂量组(25 mg·kg-1·d-1)、DMDD低剂量组(12.5mg·kg-1·d-1),每组10只。另设10只APP/PS1正常小鼠(APP/PS1W)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与其他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治疗21 d。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来观察各组小鼠学习记忆等行为学能力的变化;病理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递质、炎症因子、自由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活性及含量。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来检测DMDD对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因子、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β淀粉样蛋白(Aβ)及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用于检测小鼠脑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结果:(1)DMDD能减少痴呆模型小白鼠隐蔽平台测试实验、反向测试实验和可视平台测试实验中的逃避时间,以及增加探索测试实验中痴呆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2)HE结果显示DMDD各给药组的海马锥体细胞均存在缺血性改变及变性脱失,但其变性脱失细胞数量均比模型组少;DMDD治疗组小鼠神经元形态较大、基本正常,核膜存在轻度凹陷,核仁明显,边聚,核固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数量较多,但少量存在粗面内质网囊腔膨胀,溶酶体及脂褐素颗粒较模型组多。神经毡内突起较多,突触结构较多,但局部神经毡内仍存在空化结构,神经丝及线粒体消失;(3)DMDD能增加痴呆小鼠脑组织中ChAT的活性及ACh的含量,降低AChE的活性,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L-8的含量,提高脑组织中DA、NE、5-HT的含量;(4)DMDD能提高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NO的含量及NOS的活性;(5)DMDD能降低痴呆小鼠海马组织中促凋亡因子p53、Bax、及增加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降低APP、Aβ的含量及减少Tau(pSer202)磷酸化的阳性细胞数,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论:从结果中得知,DMDD具有减少痴呆小鼠脑组织中ACh的降解,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降低Tau蛋白磷酸化以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由此推测DMDD可能是通过抑制APP、Aβ的生成,降低Aβ蛋白聚集及沉淀,从而使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得到抑制,而减少Aβ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组织结构;随着炎症因子水平的下降,抗氧化能力的提高,痴呆小鼠脑组织中逐步恢复正常的胆碱能神经递质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生成及代谢,阻碍凋亡的发生,从而达到抗痴呆作用。

刘伟,梁晓春[7](2014)在《白介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免疫细胞活化在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以及修复再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介素(IL)作为免疫细胞活化的重要产物,同时又可被部分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所分泌,在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制痛和镇痛、造成损伤和促进修复再生的双重作用。

蒋徐丽[8](2008)在《免疫调节剂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癫痫是由于神经元突然、间歇性痫样放电导致反复发作的短暂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组慢性疾病。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自从Besedovsky提出了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学说以来,很多研究提示,癫痫的发病与该网络的调节失衡有关,特别是免疫与癫痫的关系近年有了新的认识。细胞因子不仅是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共用的信息分子。一些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因子IL-1、IL-2、TNF-α等与癫痫发作有关。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星形胶质细胞本身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TNF-α参与癫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而小胶质细胞是关键的前炎症细胞因子(IL-1、TNF-α)和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IL-12、IL-18)的主要来源,与癫痫的发生发展也具有密切关系。本室前期的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环孢霉素对细胞因子诱发的癫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于传统致痫剂的致痫作用是否也有调节作用尚少见报道。因此,为了全面探讨免疫调节作用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活动的影响,我们用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干预戊四氮致痫,并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三个方面研究免疫调节剂干预对戊四氮致痫作用及有关机制的影响。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免疫调节剂对戊四氮致痫时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谷氨酸和蛋白激酶C免疫反应的影响谷氨酸(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之一,过量的Glu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增高和细胞毒损害,因而与癫痫的发病关系密切。蛋白激酶C(PKC)是一类Ca2+、磷脂依赖性的蛋白激酶,在中枢神经系统跨膜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癫痫发病时的信号转导。因此实验第一部分以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和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干预戊四氮致痫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细胞培养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大鼠脑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内Glu和PKC的表达变化。实验分为在体和离体两个部分。在体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对照组(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戊四氮组(PTZ组):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3)地塞米松+戊四氮组(DEX+PTZ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bw)后30min再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4)左旋咪唑+戊四氮组(LMS+PTZ组):左旋咪唑(25mg/kg/bw)灌胃连续5d后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动物行为学变化参照Diehl的标准将癫痫发作程度由轻到重分为0~V级。离体实验:先筛选PTZ作用小胶质细胞反应最明显的时间点,设对照组、PTZ作用2h、6h、12h组。再取PTZ作用最强的时间点,将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分4组,即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戊四氮组(PTZ终浓度为0.5 mmol/L),左旋咪唑+戊四氮组(LMS终浓度为0.5μg/ml+ PTZ终浓度为0.5 mmol/L),地塞米松+戊四氮组(DEX终浓度为10-4mol/L+ PTZ终浓度为0.5 mmol/ L)。结果:1、动物行为学表现:NS组大鼠未见癫痫发作;PTZ组动物发作为Ⅲ~Ⅳ级;DEX+PTZ组发作为Ⅰ~Ⅱ级;LMS+PTZ组痫性发作达Ⅴ级。2.在体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脑皮质各层和海马锥体细胞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均有Glu和PKC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棕黄色),Glu免疫染色在胞浆着色较深,PKC染色胞膜着色较深,胞浆淡染。Glu和PKC阳性细胞的OD值变化趋势一致:其中PTZ组较NS组表达增强,LMS+PTZ组进一步增强,DEX+PTZ组较PTZ组和LMS+PTZ组明显减弱,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 0.05)。3.小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呈分枝状外观,胞体较小。戊四氮作用2h可见小胶质细胞内Glu和PKC免疫染色增强,细胞形态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突起回缩。6h变化最明显,细胞突起回缩甚至呈圆形,且PTZ组Glu和PKC表达较NS组明显增多,免疫增强剂可进一步增强Glu和PKC的表达,免疫抑制剂则下调其表达。研究结果提示:机体免疫增强或抑制状态可通过调节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内Glu和PKC的表达进而影响癫痫的发病状态。第二部分免疫调节剂干预对戊四氮致痫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NFκBp65和NMDAR1表达的影响NFκB是一种多极基因调控蛋白,其最常见的二聚体是p50/RelA(p65)异源二聚体,其表达增加及核移位可作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的标志。NMDA受体(NMDAR)是谷氨酸的离子型受体,传递兴奋性突触活动,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实验第二部分以NFκBp65和NMDAR1作为观察指标,采用行为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细胞培养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免疫调节剂干预戊四氮致痫时,大鼠脑内神经元及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内NFκBp65和NMDAR1的表达情况。在体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对照组(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戊四氮组(PTZ组):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3)地塞米松+戊四氮组(DEX+PTZ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bw)后30min再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4)左旋咪唑+戊四氮组(LMS+PTZ组):左旋咪唑(25mg/kg/bw)灌胃连续5d后腹腔注射戊四氮(60mg/kg/bw)。动物行为学变化参照Diehl的标准将癫痫发作程度由轻到重分为0~V级。离体实验:按McCarthy的方法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先筛选PTZ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最明显的时间点,设对照组、PTZ作用2h、6h、12h组。再取PTZ作用最强的时间点,将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4组,即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戊四氮组(PTZ终浓度为0.5 mmol/L),左旋咪唑+戊四氮组(LMS终浓度为0.5μg/ml+ PTZ终浓度为0.5 mmol/L),地塞米松+戊四氮组(DEX终浓度为10-4mol/L+ PTZ终浓度为0.5 mmol/L)。结果:1、动物行为学表现同第一部分。2.在体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脑皮质各层和海马锥体细胞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均可观察到NFκBp65和NMDAR1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FκBp65阳性细胞为胞浆或胞核着色呈棕黄色,NMDAR1阳性细胞为胞膜着色。各组大鼠海马CA3区和大脑皮质的NFκBp65和NMDAR1免疫染色的平均光密度测定和统计学分析表明:NFκBp65和NMDAR1阳性细胞的OD值变化趋势一致:其中PTZ组较NS组表达增强,LMS+PTZ组进一步增强,DEX+PTZ组较PTZ组和LMS+PTZ组明显减弱,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3.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NFκBp65阳性产物位于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状,PTZ作用2h细胞核内有NFκBp65表达,6h NFκBp65免疫反应明显增强,平均光密度值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NMDAR1阳性产物为棕黄色,PTZ作用2h NMDAR1的表达增加,6h表达达高峰,12h表达减弱。DEX+PTZ组NFκBp65和NMDAR1免疫反应较PTZ组弱,但仍见少许星形胶质细胞活化。LMS+PTZ组较PTZ组NFκBp65和NMDAR1的免疫反应明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进一步活化,体积明显增大。研究结果提示:免疫增强剂或抑制剂可分别上调或下调NFκBp65的活化和NMDAR1的表达,并通过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共同作用干预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结论本实验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三个方面对免疫调节剂干预戊四氮致痫作用进行了探讨,发现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或抑制剂地塞米松可分别上调或下调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神经元内NMDAR1、Glu及PKC的表达和NFκBp65的活化、可影响小胶质细胞Glu及PKC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NMDAR1的表达及NFκBp65的活化。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可通过影响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内的核转录因子、兴奋性神经递质、信使分子等干预癫痫发病状态。本研究为癫痫与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实验资料,也为临床防治癫痫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莉晶,朱雨岚[9](2007)在《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及γ-氨基丁酸B受体与癫痫的发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述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及γ-氨基丁酸B受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癫痫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10相关文章,检索词“epilepsy,IL-1β,IL-1Ra,GABAB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0-01/2006-10相关文章,检索词“癫痫,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γ-氨基丁酸B受体”,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基础或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重复临床报道的文献、个案报告。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1篇关于癫痫,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γ-氨基丁酸B受体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30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癫痫的发病有免疫学机制参与。白细胞介素1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内源性增高的白细胞介素1可明显促进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脑损伤。内源性细胞介素1β增多及外源性给予白细胞介素1β与癫痫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是白细胞介素1受体的天然拮抗剂。白细胞介素1β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多环节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最终影响癫痫的发病过程。②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各类癫痫的发生几乎都与脑内γ-氨基丁酸的功能变化有关。结论: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神经递质中的γ-氨基丁酸B受体在癫痫的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二者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朱晓琴,李正莉,王效静,李莉[10](2007)在《IL-1β和IL-6致痫对大鼠脑内PKAc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致痫与脑内信号分子protein kinase Acβ(PKAcβ)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IL-1β组、IL-6组、地塞米松组。行侧脑室注射相应试剂60min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用SABC法显示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PKAcβ的免疫反应变化。结果IL-1β组、IL-6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痫性发作,且海马PKAcβ的免疫反应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大鼠呈抑制状态,且其脑内PKAcβ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在IL-1β、IL-6的致痫活动中,PKAcβ参与了其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

二、IL-1β对L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L-1β对L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iNOS、Arg-1在癫痫共病抑郁大鼠额前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的表达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相关仪器
        2.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癫痫模型的制备
        2.2.3 抑郁模型的建立
        2.2.4 行为学测试方法
        2.2.5 标本处理和检测指标
        2.2.6 图像分析
        2.2.7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共病抑郁模型
    3.2 行为学测试结果
    3.3 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 NOS、Arg-1 的表达情况
        3.3.1 各组大鼠额前皮质iNOS、Arg-1 蛋白的表达变化
        3.3.2 各组大鼠海马iNOS、Arg-1 蛋白的表达变化
        3.3.3 各组大鼠杏仁核iNOS、Arg-1 蛋白的表达变化
    3.4 各组大鼠额前皮质、海马、杏仁核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
        3.4.1 癫痫共病抑郁大鼠不同脑区iNOS、Arg-1 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量变化
第四章 讨论
    4.1 癫痫共病抑郁模型
    4.2 小胶质细胞与癫痫共病抑郁
        4.2.1 小胶质细胞
        4.2.2 小胶质细胞和癫痫
        4.2.3 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
        4.2.4 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NOS及 Arg-1 与癫痫及抑郁
    4.3 细胞凋亡在癫痫共病抑郁发病中的作用
    4.4 不同脑区与癫痫共病抑郁
        4.4.1 额前皮质与癫痫及抑郁症
        4.4.2 杏仁核与癫痫及抑郁症
        4.4.3 海马与癫痫及抑郁症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之处及展望
第七章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癫痫共病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潜在癫痫易感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小胶质细胞的特征
        1.1.1 小胶质细胞生理功能
        1.1.2 小胶质细胞的极性与可塑性
        1.1.3 小胶质细胞的谷氨酸受体
    1.2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免疫与炎症反应与癫痫之间的联系
        1.2.1 癫痫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证据
        1.2.2 小胶质细胞与癫痫发作之间信号通路的调控
    1.3 结语
第2章 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功能变化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细胞系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5 小胶质细胞的培养
        2.2.6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模型的建立
        2.2.7 流式细胞术鉴定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表型
        2.2.8 一氧化氮产量检测
        2.2.9 酶联免疫吸附试(ELISA)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
        2.2.10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表型鉴定
        2.3.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影响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产量
        2.3.3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影响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IL-1β水平
        2.3.4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影响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IL-6水平
        2.3.5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影响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TNF-α水平
        2.3.6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影响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IL-4水平
    2.4 讨论
第3章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导致炎性状态小胶质细胞多态性的机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细胞系与分组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lincRNA-COX2与linc RNA-EPS水平
        3.2.6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PI3K、GSK-3β、P44/42MAPK (Erk1/2)、PKA蛋白含量
        3.2.7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M0和M1型小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3.3.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M0和M1型小胶质细胞PKA信号通路的作用
        3.3.3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M0和M1型小胶质细胞PI3K-Kinasep85α、Gsk3β表达的作用
        3.3.4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M0和M1型小胶质细胞lincRNA-COX2和lincRNA- EPS表达的作用
    3.4 讨论
第4章 小胶质细胞多态性对神经元及癫痫易感性的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细胞系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2.3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5 神经细胞的培养
        4.2.6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刺激神经细胞模型的建立
        4.2.7 细胞活力测定(Cell Counting assay)
        4.2.8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
        4.2.9 谷氨酸浓度测定
        4.2.10 免疫印迹法检测NMDAR、Ca MK II、i NOS蛋白水平
        4.2.11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通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激活后上清液对神经细胞CCK8的影响
        4.3.2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通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激活后上清液对神经细胞LDH的影响
        4.3.3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通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激活后上清液对神经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4.3.4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通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激活后上清液对神经细胞兴奋性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4.3.5 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通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激活后上清液对神经细胞i NOS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1.1 失眠概念及分类
        1.1.1 原发性失眠
        1.1.2 继发性失眠
        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1.3 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1.3.1 与睡眠相关的脑结构及功能
        1.3.2 中枢神经递质与失眠
        1.3.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与失眠
        1.3.4 AC活性与cAMP含量异常
        1.4 失眠的西医治疗
        1.4.1 药物治疗
        1.4.2 非药物疗法
        1.4.3 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
    2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2.1 失眠的中医病因
        2.1.1 外感六邪
        2.1.2 内伤情志
        2.1.3 胃肠不和
        2.1.4 气血亏虚
        2.2 失眠的中医病机
        2.2.1 《黄帝内经》的睡眠理论
        2.2.2 阴阳失调
        2.2.3 脏腑不调
        2.2.4 血瘀气郁
        2.2.5 虚实为纲
        2.3 失眠的中医发病学说
        2.4 中药对失眠的治疗
        2.5 针灸治疗失眠
        2.5.1 针刺疗法
        2.5.2 特种针法
        2.5.3 灸法对失眠的治疗
        2.5.4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失眠
        2.6 其他疗法
        2.6.1 推拿对失眠的治疗
        2.6.2 民族医学
        2.7 中医针灸治疗的优势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设备
        1.2 动物与分组
        1.3 造模
        1.4 干预方法
        1.5 标本采集与储存
        1.6 操作方法
        1.6.1 使用ELISA法测定5-羟色胺(5-HT)含量
        1.6.2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5-HT_(1A)、5-HT_(2A)受体的表达
        1.6.3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
        1.7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大鼠海马5-HT、AC活性及二者相关回归方程
        2.2 诸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免疫组化病理影响
        2.2.1 200倍镜下病理形态学描述
        2.2.2 各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的表达
    3 讨论
        3.1 实验研究选择PCPA模型的理由
        3.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组方用穴分析
        3.3 针刺失眠穴方合脐内环有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机制分析
        3.4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海马5-HT_(1A)与5-HT_(2A)受体表达的机制分析
        3.5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及意义
        3.5.1 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
        3.5.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5-HT含量与AC活性的关联性探讨
        3.5.3 5-HT含量与AC活性关联性研究结果的意义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穴位埋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FCD相关难治性癫痫候选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FCD等相关难治性癫痫术前EEG评估初探
    2.1 材料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FCDII型相关癫痫全外显子测序及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FCD等病因相关难治性癫痫扩大样本外显子测序,聚焦SCARB1 基因.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讨论
第五章 基于癫痫动物模型探讨SCARB1 基因与癫痫发作关系
    5.1 材料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局部皮质发育障碍的分类、临床、致痫机制及相关基因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清道夫受体B1(SCARB1)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课题
致谢

(5)以多巴胺受体为靶点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失眠
        1.1.1 失眠与压力
        1.1.2 失眠和精神病发病率
        1.1.3 失眠的治疗
    1.2 G蛋白偶联受体
        1.2.1 GPCR的结构
        1.2.2 GPCR的分类
        1.2.3 GPCR介导的信号通路
        1.2.4 用于药物发现的GPCR配体筛选新方法
    1.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1.4 多巴胺能系统页眉
        1.4.1 DA受体的分类
        1.4.2 构成DA受体的基因
        1.4.3 DA受体的结构
        1.4.4 DA受体的分布
        1.4.5 多巴胺受体的功能
        1.4.6 D_(2L)与 D_(2S)
    1.5 天麻
        1.5.1 天麻的功效
        1.5.2 天麻及其成分的药理机制
    1.6 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以受体D_2、D_3、OX_2、MT_2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细胞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复苏
        2.2.2 细胞培养
        2.2.3 细胞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细胞计数
        2.2.6 细胞的药物刺激
        2.2.7 Western blotting技术
    2.3 实验结果
        2.3.1 以多巴胺受体D_2 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2.3.2 以多巴胺受体D_3 对药物的筛选结果
        2.3.3 以食欲素受体OX_2 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结果
        2.3.4 以MT_2 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天麻粉改善小鼠睡眠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实验动物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1.5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天麻促进小鼠睡眠
        3.2.2 天麻提高了小鼠脑内神经递质DA、5-HT的含量
        3.2.3 天麻提高DA受体各亚型的表达
        3.2.4 天麻对小鼠脑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2.5 天麻素可激活D_2 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
        3.2.6 小鼠血常规实验
    3.3 讨论
第四章 D_(2L)(S)-CFP-flash荧光分子探针稳定株的构建
    4.1 D_(2L)-CFP-flash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内容
        4.1.3 实验结果
    4.2 D_(2L)-CFP-flash及 D_(2S)-CFP-flash稳定细胞株的构建及验证
        4.2.1 材料方法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6)杨桃根中苯醌类提取物DMDD对APP/PS1小鼠抗痴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组织的组织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胆碱能神经递质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DMDD对APP/PS1痴呆小鼠脑组织APP、Aβ表达及Tau蛋白麟酸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白介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L家族
2 IL与神经损伤
3 IL与神经修复再生
4 小结与展望

(8)免疫调节剂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免疫调节剂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谷氨酸和蛋白激酶C 免疫反应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调节剂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NFκBp65 和NMDAR1 表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癫痫与信号通路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及γ-氨基丁酸B受体与癫痫的发病(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白细胞介素1
    1.1 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癫痫在脑
    1.2 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细胞内信息传递与癫痫发病的关
2 γ-氨基丁酸及γ-氨基丁酸B受体

(10)IL-1β和IL-6致痫对大鼠脑内PKAc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1.2 行为学观察
    1.3 组织制备
    1.4 免疫组织化学SABC 法
    1.5 显微图像计数分析
2 结果
    2.1 行为学改变
    2.2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显微图像分析结果
3 讨论

四、IL-1β对L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iNOS、Arg-1在癫痫共病抑郁大鼠额前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的表达比较[D]. 徐凤凤. 大理大学, 2021(09)
  • [2]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潜在癫痫易感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D]. 张馨月. 吉林大学, 2020(08)
  • [3]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D]. 李文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FCD相关难治性癫痫候选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初探[D]. 杨梅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5]以多巴胺受体为靶点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D]. 胡鹏程.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6]杨桃根中苯醌类提取物DMDD对APP/PS1小鼠抗痴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徐小惠.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7]白介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伟,梁晓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12)
  • [8]免疫调节剂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蒋徐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Ra及γ-氨基丁酸B受体与癫痫的发病[J]. 程莉晶,朱雨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27)
  • [10]IL-1β和IL-6致痫对大鼠脑内PKAcβ的影响[J]. 朱晓琴,李正莉,王效静,李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3)

标签:;  ;  ;  ;  ;  

IL-1β对L-谷氨酸致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