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脑流行配件风向标(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要谨雨[2](2021)在《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毡是以具有鳞片结构的毛纤维为原料,通过外力的摩擦挤压使毛纤维鳞片间相互勾连缠紧而形成的无纺织物,具有材料性能优良、可塑性强、造型拙朴美观等优点,具有极大创新空间。目前毛毡技艺多数应用在其他设计领域,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毛毡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历史文化方面,首先通过对相关古籍及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对毛毡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了解其在历史流程中制作技术、生产规模、成品种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延传轨迹,并总结出结论:毛毡的生产规模及社会地位直接受统治阶级对其使用量的影响。其次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向有关传承人了解传统手工擀毡技艺及传承现状,提出工业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传统擀毡技艺衰落的直接原因。其三在历史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通过对地域文化特点、游牧生产方式、民族文化符号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毛毡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深厚关联性,从人类需求心理的层面分析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毛毡技艺传承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只有在与游牧民族类似的生活环境下,毛毡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传统及现代制毡技艺流程研究方面,本文一方面通过田野考察,了解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乌拉特和阿拉善两地传统擀毡技艺流程及细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不同地区及民族间擀毡技艺产生异同的原因;另一方面,向现代制毡工作室学习现代制毡技艺,提出现代制毡技艺遵循着与传统擀毡相同的毡化原理、是传统擀毡技艺的改良与延伸的观点。在对技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传统牧民生活及现代设计中毛毡制品的种类,分析出毛毡在传统游牧生活中以实用功能为主,而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看重毛毡材质的附加属性,揭示了时代环境造成人们对毛毡功能需求的转变,并由此提出毛毡技艺应紧随时代发展进行相应创新。在了解了毛毡在各设计领域的应用情况后,笔者发现毛毡材质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少见,由此提出将毛毡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创新应用理念,并充分分析毛毡在服装设计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可行性,得出解决方法:其一,以替换制毡原料和改变铺毛手段等方法解决毛毡在手感和厚度上的局限性;其二,在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几方面分析出毛毡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应用方法,为后续设计应用提供可行依据;最后,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实践,阐述最终设计方案中,从设计构思到调研分析,再到设计完成过程中的创作思路及实践方法。本文希望通过毛毡服装设计的应用研究,为服装设计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及实践方法,并借此推动毛毡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李慧[3](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彝族阿哲服饰无论从是从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上看,两者都包含了彝族阿哲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也促使了阿哲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按照方言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种类型,弥勒阿哲服饰是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滇东南型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设计艺术研究为主。结合文献调研,对彝族阿哲服饰进行整理与归纳,为文章理论知识做补充;通过实地调研,对五山乡、巡检司镇以及江边乡等地区的彝族阿哲服饰进行详实的记录,为日后研究彝族阿哲服饰提供参考。从服饰本体上,分析彝族阿哲服饰面料、工具等工艺特征。从服饰色彩上,分析服饰色彩中彝族五色观与装饰色彩特征,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服饰图案上,分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与与自然环境、民族信仰等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上,通过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探究,探索其艺术特征的设计实践。结合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对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服饰起源、服饰文化概述;第二,对服饰所处的环境进行概述。主要以村落文化、环境、调查参与者等方面进行撰写;第三,针对服饰本体进行展开描写。主要以服饰工艺的载体、工艺特征以及服饰结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分析彝族阿哲服饰艺术特征。主要从服饰色彩、图案、配件等方面展开描写。第五,探讨彝族阿哲服饰元素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艺术创作实践设计。笔者以弥勒市彝族阿哲人所居住的巡检司镇、五山乡以及江边乡等作为考察地,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对彝族阿哲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点,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进行详实的记录;以服饰艺术特征为核心,围腰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运用特征展开叙述,进而探讨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郭鹏程[4](2020)在《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购房压力增加及结婚年龄推迟等因素的影响,全国一线、新一线城市的租房需求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城市流动人口和高校毕业生为租房的两大主要人群,小户型房源因其过渡性强、租赁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成为城市流动人口和高校毕业生等中低收入人群最受欢迎的租赁类型。虽然小户型房源有着价格便宜、过渡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租住面积狭小、室内物品存放收纳受限等缺点,导致用户在租住生活中遭遇诸多不便。以城市流动人口及高校毕业生为主的小户型租客多为非本地户口的外地人员,因而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搬家、放假探亲返乡等生活状况。此时行李箱无疑成为了他们搬家、返乡等出行活动中用来装载运输行李物品的必备日常用具,行李箱产品在该类人群中具有大量的使用需求。但由于现有行李箱设计普遍存在众多的设计不足之处,同时目前市场上也尚未出现有针对小户型租客群体生活特点、使用行为的行李箱设计。因此在研究初期发现小户型租客群体在使用行李箱产品时会遇到诸多使用问题,例如行李箱使用频率低,闲置时间长、小户型居住面积狭小收纳空间受限,闲置行李箱占用室内多余空间且无法很好再利用等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行李箱设计的趋势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吸取国内外优秀行李箱设计的成功之处。其次对小户型租客群体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及人群细分。最后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思想,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用户访谈等调研方法,深入获悉小户型租客群体的行李箱使用行为、使用痛点、及使用需求等因素,进一步验证研究初期所提出问题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以及通过细分的用户调研后发现更多期初没有考虑到的新问题。最终对用户的各类使用问题及设计诉求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在“再设计”思维及产品设计方法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行李箱与家具产品跨界组合的设计理念,对现有行李箱的功能、结构、形态等要素进行符合目标人群需求且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再设计,并通过前期设计构想、草图方案推敲、草图方案定稿、三维软件建模渲染、实体模型制作等一系列设计实践方式实现行李箱与家具产品跨界组合设计理念的落地,解决小户型租客群体在行李箱使用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善其行李箱使用体验,并为行李箱设计行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参考。
易紫薇[5](2020)在《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团体意识回归,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其符号标识逐渐流行。中国正处于工业科技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国产品牌纷纷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国人的自信心理逐步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力量。在服装市场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服装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愈加重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中寻求创作灵感,中国文化符号里最具号召力量的集体主义元素开始频繁运用到中国服装品牌的成衣设计之中。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等,并对课题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章分析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脉络及对现代服装的影响。第三章举例论证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对其在设计要素里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第四章以中国李宁品牌对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实际应用为案例,从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研究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五章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运用于个人成衣设计实践中,进一步例证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六章将前面章节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课题通过探究“国潮崛起”、“文化自信”等社会现象背后人们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关注心理,针对当前集体主义文化在服装设计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状态,探讨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融入成衣设计中的策略与方法。将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特征整合归纳成设计元素并实际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探析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中的独特意义,为中国服装品牌成衣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设计方向,也为集体主义精神文化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传承提供路径与借鉴意义。
杨逸雪[6](2019)在《陶瓷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艺术得以发展。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和现代艺术,更强调思想的表达,追求普世的价值观并不断地以自己的方式向观者提问。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多元,选用的材料也更加的多样,陶瓷则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媒材,这不仅源自陶瓷的文化属性,也是由它的材料特性和工艺特征所决定的。研究陶瓷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表达,有利于陶瓷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当代艺术发展。所以本文结合陶瓷与当代艺术的现有资料,阐释了陶瓷文化、材料、工艺特征,并从时间性、多样和无界限的媒介来介绍当代艺术。其次分别从陶瓷的和当代艺术的立场分析了为什么艺术家会用陶瓷材料在当代艺术中进行艺术表达。重要的是本文在当代艺术中找出大量案例,分别从空间、材料、去中心化、和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当代艺术是如何影响陶瓷表达。同时本文重点列举了四位国内外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从艺术家们作品中的文化观念、材料特性和扩展、工艺技巧出发,分析出陶瓷是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表达的。最后文章从陶瓷文化的趋同化和资本与当代艺术中陶瓷的距离的两个方面论述了陶瓷在当代艺术中的挑战。
王中杰[7](2019)在《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影响下婚育服饰变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生育政策的完善,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生育价值与社会价值不断凸显。女性作为婚育文化中重要的参与者,婚育观念、审美意识与女性关怀不容忽视。对于婚育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是重构与补充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吴地是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先行地区,中西文化汇通的革新地区,女性意识与思想解放的集中地区,服饰时尚的引领地区,是区域传统服饰文化发展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吴地女性婚育观念与婚育服饰的研究对补充与弘扬中国服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的变迁展开研究。构建了吴地婚育服饰体系,通过对女性婚育观的解读及婚育服饰的变迁状态,结合定性分析,提取并量化了代表性服装指标,探索了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变迁特征并分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审美情趣与社会意识。主要内容包含:1、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的研究。依据婚育观念的变动将女性婚育观分为传统期与转型期两个阶段,结合吴地社会调查史料、社会现象、地方志、家谱信息,以社会性别视角切入,提炼了女性婚育观在婚姻态度、婚育行为与贞节观念中体现的地域特征与演变特征,分析了女性婚育观变迁原因与物化形式。传统期女性婚育观表现在对婚姻自主的妥协与追求、晚婚晚育与护生崇文、对贞节观念的维护与抵触,注重社会制度性、身份性,多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达到社会身份的认同;转型期女性婚育观表现在对婚姻自主的强化与折中态度、适龄婚育与科学优生、对贞节观思想的颠覆与实践保守态度,注重自我与意识性。最后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显现出由单一性至多样性、制度性至意识性、引领性与矛盾性共存的多元化发展面貌。2、近代吴地婚育服饰体系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吴地代表性博物馆,结合私人收藏家李品德老师、民俗专家马觐伯老师收藏实物与口述信息作为旁证,依据服饰主要构成元素并从形、质、饰三方面,分析了近代吴地婚育服装形制、服饰配件、着装特征、面料材质、图案特征、制作工艺等内容,建构了相对完整的吴地婚育服饰体系。吴地婚育服饰具有多形式、多风格、多样化、多题材、多组合、多寓意以及“精、细、雅、洁”的区域审美艺术特色,呈现出传统手工面料与近代机制面料共存并逐渐向机制面料转变的多元化状态,显现出西化、潮流化与商品化的发展趋势;在服饰表达中不仅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表达、护生纳吉的祈子企盼、崇文重教的社会文化内涵,还体现出服饰等级性、制度性的逐渐弱化与重构,显现出对追求科学的新视角与新理念。近代吴地婚育服饰体现出满汉民族服饰文化与中西服饰文化的交融,具有民族之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趋同、融合、改良与西化的多元化服饰面貌。3、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变迁的研究。基于定性分析中内容分析方法,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时间段划分节点,采用Nvivo软件对454张婚育照片素材中服饰风格、服装形制、服装配件、服装装饰部分进行编码分析并获取3638个节点数据,进一步探讨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变迁发展规律。自18591949年,吴地婚育服饰发展呈现由中式简化—中西繁复多样—西式简化的发展过程。18591910年阶段呈现单一性特征;19111926年阶段呈现混合性特征;19271936年阶段呈现多样性特征;19371949年阶段呈现西式简化特征。在整体变迁中,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呈现西化趋势,女性婚服风格以中西式为主,儿童育服风格以西式为主。在婚育服饰变迁形式中,呈现出服饰的骤变、渐变、微变与不变的不同服饰形态。4、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的映射关系。探讨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的变迁的相互关系,反映出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的引领性与婚育服饰的时尚性、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的多样性与婚育服饰的混搭性、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的意识性与婚育服饰的自由性之间的映射形态。同时近代吴地婚育服饰中对外来文化的纳新、对自身文化的坚守以及服饰的西化浪潮,再一次验证了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的中西参半的多元化观念面貌,指出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观念意识与服饰载体间的多元化交融与映射关系。综上所述,本文围绕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间的映射展开研究,解析了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典型性特征与变迁形态,构建在其影响下婚育服饰体系,实现了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与婚育服饰变迁与映射关系的论述。
王婷,PREMIERE VISION[8](2016)在《法国巴黎第一视觉展:创意影响未来》文中研究指明3天的展会,一年2次,全球时尚界看向巴黎北维勒班展览中心。六大产业的最新风向标在这里云集,发布新产品和创意思维:纱线、面料、皮革、设计、配件、制造,奠定了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基础。刚刚过去的九月,2017/2018秋冬法国巴黎第一视觉展如期而至,精彩纷呈的活动和展览为大家带来前瞻性的开发成果和最新鲜的时尚
高虹[9](2015)在《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中国社会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语言环境也正处于一种五彩斑斓、变化莫测的阶段。流行语正是这种语言发展变化的最好体现。流行语从语言的角度展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某一侧面,它们不但记录了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也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流行语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年代的总结,为后人唤起一个年代的记忆。从这一意义上说,对流行语的考察、梳理和研究,对记录历史、记录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过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往对流行语的研究在多个角度和层面展开,其中既有关于流行语本质属性的研究,如流行原因、产生途径等的研究,也有流行语的跨面研究,如社会心理学视角、新闻学和传播学视角等的研究。然而,在流行语的解读层面上,现有的研究多以流行语的流行原因、流行过程和传播方式为流行语解读的主要依据,尚无研究专门涉及流行语使用中的意义、认知机制和认知特点。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流行语在使用中的意义进行语用解读,探究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流行语的英译的实践进行研究,从流行语的个案翻译中得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流行语的英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流行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新词以及另外一个有相关性的概念:热词,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别属性,而明确三者的异同对于确定研究对象是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研究以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辨析为入手,结合中英文词典和国内外研究对流行语的定义,并从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出发,给出本研究中流行语的工作定义,从而把广义的流行语概念进行限定和细化,给出评判的标准,即,本研究关注的研究对象是非话题型流行语(以下简称流行语),进而以此为标准,考察该标准下的各个类型,并以每一类型中的若干为范例进行分析。在确定了有效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之后,本研究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自2002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国家语委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自2005年至2013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白皮书),和《咬文嚼字》编辑部自2008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以非话题型流行语中的不同类型为基础,以其中的若干个来自不同类型的非话题型流行语为例,并以此为关键词,在门户网站以及平面媒体的电子版中收集相关的语料,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来得出发现和结论。本研究以词汇语用学研究的理论要点为依据,结合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性来自认知效果和加工代价的有机平衡这一论点,,认为流行语的理解需要通过语用充实过程来建立临时性的词汇信息,以帮助其语用意义的理解。这一临时性词汇信息的建立,要与特定的语境产生最佳关联,以满足说话双方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期待。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发现:1.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能够在概念、人际、修辞这三个维度上有更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概念维度和交际维度上。流行语因为其流行的起始、发展、高潮等一系列的过程,语义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泛化,因而具有更加抽象化的概念内涵。这一特性使得流行语的使用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语境中去,并结合实际的语境得到合理的解读。流行语的使用本来就受人们从众求新心理驱使,因此,它们在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和表达的情感效果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流行语语用意义中负载的额外信息会让流行语的使用带来比普通词语更加微妙和难以言说的修辞效果。2.流行语的语用意义的认知过程具有独特性。虽然流行语理解遵循了词汇语用意义认知过程中普遍通用的语用充实方法,它们的解读既要针对明说部分,也要针对暗含部分,这两个部分都需要有语境的信息来辅助,以便能够进行语义内容的充实,与语境产生关联;但是,它们的认知机制显然使得其中的一些方法突显出来,比另一些方法更常用、更有效,包括语义的拓展、隐喻化以及帮助隐喻化理解的认知联想过程。经历了这些语用充实过程的流行语解读会排除歧义、确定指称,进而充实语义。包含流行语的话语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达意、具有更加非凡的认知效果。3.对流行语准确的英译可以先对语境进行确定,然后列出该语境下的可能解读,对照语境,再遴选出可及性程度最高的语用意义,并进行翻译,采用的译法有话语意义直译法、语用意义意译法、话语意义直译加注法等等。本研究把对语境具有强烈依赖性的流行语作为研究的对象,拓展了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凸显了词汇语境化理解的重要性。对流行语独特认知过程的剖析是对语用充实这一概念进行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实际应用中对翻译实践、乃至词典编撰、词汇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由于研究设计的不完美和研究者自身的不足,本研究还是有一些可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可能不够全面,选取的流行语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等。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把语境因素进一步细化,把对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的讨论做得更具体,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使流行语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李未来[10](2014)在《IdeaSkin公司消费类数码配件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营销模式从传统的线下方式逐步步入基于网络的新模式过渡。在网络营销的大时代环境之下,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及所拥有的资源,如何与网络触电,成为大势所趋。网络营销不能一概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但未来的企业,如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趋势,势必遭到淘汰。基于此,在传统和新兴的营销模式之中,企业如何取舍营销策略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新课题,甚至关乎企业的存亡。通过结合自身优势,利用多种渠道有效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以期提升竞争力,节省传统模式下因中间环节的集聚成本,IdeaSkin作为一家经营消费类数码配件的新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扩大已拥有的广阔用户份额,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采众家所长,深入分析IdeaSkin公司在运营中遇到的现实情况,进行传统营销与现代新形势下创新型营销理论对比,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而选择更符合IdeaSkin公司发展的方式开展探讨。针对IdeaSkin公司在满足形形色色、充满十足个性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及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策略、基于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网络定价策略、便于网络消费者的网络渠道策略、促销层面等多个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个部分构成分解如下:第一节为绪论,主要概括性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选题背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行文框架,同时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二节为网络营销相关理论综述,主要介绍目前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节为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目前发展现状,介绍渠道概况、网络营销市场规模及基本模式在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的应用,影响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发展要素进行描述。第四节为IdeaSkin公司营销现状,对IdeaSkin公司进行优劣势分析,通过分析IdeaSkin公司的营销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所面临问题。第五节为基于前节的分析,在策略探讨后确立更符合本公司网络营销发展的策略,从满足消费者心理、渠道选择、推广宣传策略上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第六节为结论,提出不足,希望能对IdeaSkin公司的网络营销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再创辉煌。
二、电脑流行配件风向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流行配件风向标(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毛毡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
(一)毛毡的历史与现状 |
1.毛毡的历史源流 |
2.手工擀毡的传承现状 |
(二)毛毡蕴含的文化属性 |
1.地域文化特点 |
2.游牧生产方式 |
3.民族文化符号 |
本章小结 |
二、毛毡制作技艺及特征 |
(一)制毡原料与毡化原理 |
1.毛毡的原料 |
2.毛毡的毡化原理 |
(二)传统毛毡制作技艺 |
1.传统毛毡制作流程 |
2.传统毛毡制品的特点 |
(三)现代手工制毡技艺对传统技艺的改良 |
1.现代手工湿毡工艺 |
2.针毡立体成型工艺 |
3.毛毡一体成型工艺 |
本章小结 |
三、毛毡的生活遗存与现代创作延伸 |
(一)质朴的传统毛毡制品 |
1.蒙古包围幪与室内铺设用品 |
2.毛毡生活用品 |
3.毛毡服饰 |
4.毛毡装饰品 |
5.总结 |
(二)毛毡制品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 |
1.毛毡室内空间设计 |
2.毛毡生活用品设计 |
3.毛毡装饰品设计 |
(三)毛毡制品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延伸 |
1.毛毡服饰品设计 |
2.毛毡首饰设计 |
本章小结 |
四、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分析 |
(一)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
1.毛毡的服用优点 |
2.毛毡服装设计的流行环境 |
(二)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局限性分析 |
1.材质特性决定的局限性 |
2.工艺方法决定的局限性 |
3.基于毛毡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
(三)毛毡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发展重点 |
1.消费者需求 |
2.实用性与功能性 |
3.时尚化与个性化表达 |
4.情感与文化的传达 |
本章小结 |
五、毛毡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应用方法 |
(一)毛毡技艺在服装款式廓形上的运用 |
1.由材料决定的廓形优势 |
2.传统制衣方式的颠覆——天衣无缝一体设计 |
3.平面与立体结合设计 |
(二)毛毡技艺在服装色彩上的运用 |
1.单色毛毡 |
2.羊毛混色与渐变效果 |
(三)毛毡技艺在服装面料肌理效果上的运用 |
1.以细节雕琢为主的针毡肌理效果 |
2.以对比为主要形式的湿毡肌理效果 |
3.毛毡与其他纤维的结合应用 |
(四)毛毡技艺与其他工艺的组合运用 |
1.毛毡与镂空工艺的组合应用 |
2.毛毡与刺绣工艺的组合应用 |
本章小结 |
六、毛毡服装创新设计实践 |
(一)设计构思 |
1.设计主题 |
2.设计定位 |
3.灵感来源及元素提取 |
(二)设计调研与分析 |
1.流行趋势分析 |
2.品牌分析 |
(三)设计元素及应用方法确立 |
1.面料的选择 |
2.色彩确立 |
3.款式确立 |
4.图案造型确立 |
5.毛毡创作实践 |
(四)设计系列效果图展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概述 |
(一)调查区域地理文化简述 |
1.区域地理环境 |
2.区域文化背景 |
(二)彝族阿哲服饰起源 |
1.神话传说与史诗记载中的服饰 |
2.古代造型艺术中的服饰 |
本章小结 |
二、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调查 |
(一)村落的选定 |
1.自然地理环境 |
2.交通环境 |
(二)村落文化 |
1.巡检司镇与彝族阿哲祭龙仪式的由来 |
2.五山乡与“爱佐爱莎”的缘起 |
3.木叶传情的恋爱观 |
(三)村落调查参与者 |
1.局内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2.局外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三、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分类研究 |
(一)彝族阿哲服饰结构设计 |
1.女性款式 |
2.男性款式 |
3.童帽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物质载体 |
1.彝族阿哲服饰面料 |
2.彝族阿哲服饰金属材料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工艺 |
(四)服饰着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四、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特征分析 |
(一)彝族阿哲服饰的色彩特征 |
1.彝族阿哲服饰底色运用规律 |
2.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色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图案特征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配件特征 |
1.头饰 |
2.耳饰 |
3.胸饰 |
4.手饰 |
(四)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语言分析 |
1.结构之美 |
2.图案之美 |
3.色彩之美 |
4.族群审美情感 |
5.艺术表现的形式法则 |
本章小结 |
五、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一)彝族阿哲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
(二)彝族阿哲服饰与民族信仰崇拜 |
1.彝族阿哲服饰与图腾崇拜 |
2.彝族阿哲服饰与母性崇拜 |
3.彝族阿哲服饰与自然崇拜 |
4.彝族阿哲服饰与竹(树)崇拜 |
(三)彝族阿哲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 |
1.阿哲服饰与汉族的影响 |
2.彝族阿哲服饰与彝族阿细服饰 |
3.阿细与阿哲服饰艺术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探析彝族阿哲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 |
1.彝族阿哲服饰在图案题材表现方面 |
2.彝族阿哲服饰在色彩运用方面 |
附录2 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
1.遵守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再设计的原则 |
2.彝族阿哲服饰元素设计流程 |
3.彝族阿哲服饰本体图案 |
4.彝族阿哲服饰图案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5.彝族阿哲服饰色彩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6.彝族阿哲服饰结构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7.彝族阿哲服饰综合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附录3 课题名称的推敲及文献调研工作 |
附录4 田野调查工作 |
附录5 田野资料分析 |
附录6 表录 |
附录7 图录 |
附录8 学术成果统计 |
(4)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租房需求量分析 |
1.1.2 租房人群及户型统计 |
1.1.3 小户型租客行李箱使用需求分析 |
1.2 小户型住房与小户型租客定义 |
1.2.1 小户型住宅 |
1.2.2 超小户型住房 |
1.2.3 学生、单位宿舍 |
1.2.4 小户型租客定义 |
1.3 相关领域设计现状 |
1.3.1 行李箱简述 |
1.3.2 国外行李箱设计现状 |
1.3.3 国内行李箱设计现状 |
1.3.4 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产品设计中的“再设计”概念 |
2.1 “再设计”的由来 |
2.2 “再设计”的含义 |
2.3 “再设计”与“改良设计” |
2.4 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再设计” |
2.5 “再设计”概念在行李箱设计中的应用 |
2.5.1 行李箱的再设计案例分析 |
2.5.2 行李箱的再设计案例总结 |
2.6 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再设计”方法 |
2.6.1 功能再设计 |
2.6.2 结构再设计 |
2.6.3 形态再设计 |
3 小户型租客行李箱使用行为及需求调研 |
3.1 调研的筹备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1.4 调研地点 |
3.2 调研的实施 |
3.2.1 问卷调研部分 |
3.2.2 实地观察调研部分 |
3.2.3 用户访谈部分 |
3.3 用户的行李箱使用问题及设计诉求 |
4 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设计方案 |
4.1 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
4.2 产品设计定位 |
4.2.1 设计目标及适用人群 |
4.2.2 外形设计定位 |
4.2.3 设计功能定位 |
4.2.4 设计结构定位 |
4.2.5 设计配色与材料定位 |
4.2.6 设计价格定位 |
4.3 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设计实践 |
4.3.1 设计实践流程 |
4.3.2 设计思维导图 |
4.3.3 设计初步意向图 |
4.3.4 设计方案一 |
4.3.5 设计方案二 |
4.3.6 设计方案三 |
4.3.7 设计方案四 |
4.3.8 设计方案五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设计创新之处 |
5.3 设计不足之处 |
5.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的界定 |
2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对服装的影响 |
2.1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
2.2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历程 |
2.3.1 带有明确集体主义文化色彩符号的产生 |
2.3.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多元涌现 |
2.3.3 新时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现状 |
2.4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元素对服装的影响 |
2.4.1 制服热的时代——绝对服从集体主义 |
2.4.2 文化衫的风靡——双向互动集体主义 |
2.4.3 国潮崛起——以人为本集体主义 |
2.5 本章小结 |
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
3.1 服装款式与面料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2 服装色彩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3 服装图案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4 服装配件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4 以李宁品牌为例研究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
4.1 李宁品牌成功转型下的集体精神与国潮现象 |
4.2 基于李宁品牌视域下探析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
4.2.1 符号在主题中的运用 |
4.2.2 符号在色彩中的运用 |
4.2.3 符号在款式中的运用 |
4.2.4 符号在图案中的运用 |
4.2.5 符号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
4.3 李宁爆红视域下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价值与反思 |
4.3.1 应用价值 |
4.3.2 应用反思 |
5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实践 |
5.1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成衣设计应用实践 |
5.1.1 设计主题解析 |
5.1.2 款式廓形与色彩设计 |
5.1.3 图案与工艺细节设计 |
5.1.4 设计效果图与款式图 |
5.1.5 成衣制作与展示 |
5.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图案再创作设计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关于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6)陶瓷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2 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2 陶瓷的概念及特征 |
2.1 文化属性特征 |
2.2 材料特性 |
2.3 工艺特征 |
3 当代艺术的概念及特征 |
3.1 时间的问题 |
3.2 媒介的扩展 |
3.3 界限的不确定性 |
4 陶瓷在当代艺术中表达的必然性 |
4.1 陶瓷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
4.2 当代艺术对陶瓷的依赖 |
5 当代艺术对陶瓷表现的影响 |
5.1 空间结构的开放 |
5.2 材料的拓展 |
5.3 去中心化的表现 |
5.4 多种学科的融合 |
6 陶瓷在当代艺术中表达的案例分析 |
6.1 瓷的人文意义 |
6.1.1 朱迪·芝加哥《晚宴》 |
6.1.2 刘建华《方》、《纪念碑》 |
6.2 泥的本质思考--沃尔特·麦康尼尔《流动的伊甸园》 |
6.3 陶瓷工艺的完善--陆斌《大悲咒》、《碎岁》 |
7 陶瓷表达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挑战 |
7.1 陶瓷身份的逐渐模糊 |
7.1.1 陶瓷文化的趋同化 |
7.1.2 资本与当代艺术中陶瓷的距离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影响下婚育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难点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难点 |
第二章 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 |
2.1 传统期女性婚育观 |
2.1.1 妥协与追求的婚姻态度 |
2.1.2 晚婚晚育的婚育行为 |
2.1.3 维护与利用的贞节观念 |
2.2 转型期女性婚育观 |
2.2.1 强化与折中的婚姻态度 |
2.2.2 科学优生的婚育行为 |
2.2.3 重构与保守的贞节观念 |
2.3 女性婚育观的演变特征 |
2.3.1 “单一性”至“多样性”变化 |
2.3.2 “制度性”至“意识性”变化 |
2.3.3 “引领性”与“矛盾性”共存 |
2.4 女性婚育观影响的物化形式 |
2.4.1 婚育习俗 |
2.4.2 婚育服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形制 |
3.1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种类概况 |
3.2 近代吴地婚育服装形制 |
3.2.1 女性婚服形制 |
3.2.2 育服形制 |
3.3 近代吴地婚育配件形制 |
3.3.1 首服 |
3.3.2 足衣 |
3.3.3 典型性配件 |
3.4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着装特征 |
3.4.1 乡村着装特征 |
3.4.2 城镇着装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材料图案与工艺 |
4.1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材料 |
4.1.1 近代吴地服饰材料 |
4.1.2 女性婚服服饰材料 |
4.1.3 育服服饰材料 |
4.2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图案 |
4.2.1 图案特征 |
4.2.2 图案题材 |
4.2.3 图案内涵 |
4.3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工艺 |
4.3.1 制作工艺 |
4.3.2 装饰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变迁 |
5.1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数据分析 |
5.1.1 数据样本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近代吴地女性婚服演变规律 |
5.2.1 服装形制 |
5.2.2 服装装饰 |
5.2.3 服装配件 |
5.3 近代吴地育服演变规律 |
5.3.1 服装形制 |
5.3.2 服装装饰 |
5.3.3 服装配件 |
5.4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演变路径 |
5.4.1 服饰风格 |
5.4.2 服饰选择 |
5.5 婚育观念对婚育服饰的变迁影响 |
5.5.1 观念的引领性与服饰的时尚性 |
5.5.2 观念的多样性与服饰的混搭性 |
5.5.3 观念的意识性与服饰的自由性 |
5.6 近代吴地婚育服饰的文化特性 |
5.6.1 主动纳新 |
5.6.2 文化坚守 |
5.6.3 西化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
附录二:部分吴地实物藏品清单 |
附录三:Nvivo软件编码分析过程 |
(9)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流行语的界定 |
2.1.1 词典定义 |
2.1.2 文献定义 |
2.1.3 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意义辨析 |
2.1.4 本研究工作定义 |
2.2 流行语的多种研究 |
2.2.1 流行语的特征研究 |
2.2.2 流行语的流行原因研究 |
2.2.3 流行语产生途径研究 |
2.2.4 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和特点研究 |
2.2.5 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
2.2.6 流行语案例研究 |
2.3 流行语的多学科研究 |
2.4 流行语的翻译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关联理论概述 |
3.1.1 关联的概念 |
3.1.2 交际中的关联原则 |
3.1.3 话语理解的解码和推理 |
3.1.4 明说、暗含和弱暗含 |
3.1.5 关联性:加工代价与认知效果 |
3.2 关联制约下的语用认知 |
3.3 词汇语用学的研究 |
3.3.1 词汇语用学概述 |
3.3.2 关联指导下词汇意义的语用充实 |
3.4 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收集 |
4.3 语料分析 |
第五章 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解读 |
5.1 交际中会话含意的推导 |
5.2 语用意义 |
5.3 语用意义的维度 |
5.3.1 语用意义的概念维度 |
5.3.2 语用意义的人际维度 |
5.3.3 语用意义的修辞维度 |
5.4 流行语个案分析:山寨的语用意义 |
5.4.1 山寨的词汇意义 |
5.4.2 流行语“山寨”的概念维度 |
5.4.3 流行语“山寨”的人际维度 |
5.4.4 流行语“山寨”的修辞维度 |
5.5 流行语语用意义的特点 |
5.6 小结 |
第六章 流行语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 |
6.1 流行语理解的语用认知机制 |
6.1.1 对流行语明说部分的理解 |
6.1.2 对流行语暗含部分的理解 |
6.2 流行语理解中的收窄和拓展过程 |
6.3 流行语理解中的隐喻化过程 |
6.4 流行语理解中的认知联想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流行语的英译 |
7.1 翻译的语用维度 |
7.1.1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
7.1.2 语用充实与翻译 |
7.2 流行语英译的个案分析 |
7.2.1 “潜规则”英译的个案分析 |
7.2.2 “裸x”英译的个案分析 |
7.3 流行语语用充实对翻译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研究的启示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分类 |
附录2: 北京语言大学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
附录3: 《咬文嚼字》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
(10)IdeaSkin公司消费类数码配件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对比分析法 |
1.4 研究的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网络营销概念 |
2.2 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 |
2.2.1 网络整合营销理论 |
2.2.2 网络软营销理论 |
2.2.3 直复营销理论 |
2.2.4 营销STP战略 |
3 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发展现状 |
3.1 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概况 |
3.1.1 消费类数码配件销售渠道简介 |
3.1.2 消费类数码配件网络营销市场规模现状 |
3.1.3 消费类数码配件网络营销基本模式 |
3.2 影响消费类数码配件行业发展相关要素 |
3.2.1 经济因素 |
3.2.2 政治因素 |
3.2.3 技术因素 |
3.2.4 社会环境因素 |
4 Idea Skin公司营销现状及SWOT分析 |
4.1 Idea Skin公司概况 |
4.2 Idea Skin公司营销现状 |
4.2.1 产品定价机制不科学 |
4.2.2 传统渠道日益萎缩终端渠道销售尚未启动 |
4.2.3 产品促销活动单一缺乏灵活激励机制 |
4.2.4 企业高管决策失误 |
4.2.5 企业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不高 |
4.2.6 营销管理制度化建设缺乏系统性 |
4.3 Idea Skin公司SWOT分析 |
4.3.1 优势(Strengths) |
4.3.2 劣势(Weakness) |
4.3.3 机遇(Opportunity) |
4.3.4 挑战(Threats) |
5 Idea Skin的网络营销策略应用 |
5.1 目标市场细分 |
5.2 Idea Skin公司网络目标市场选择 |
5.3 Idea Skin公司网络目标市场描述 |
5.3.1 产品风格分析 |
5.3.2 用户最关注因素分析 |
5.3.3 所购产品的购买者调查 |
5.3.4 针对见过广告的消费类数码配件品牌产品留下信息的意愿调查 |
5.3.5 获取消费类数码配件产品信息最常用的网络渠道调查 |
5.4 Idea Skin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应用 |
5.4.1 创建基于网络的品牌策略 |
5.4.2 网络推广传播策略 |
5.4.3 网络营销 4P/4C策略 |
5.4.4 网络营销售后服务管理策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电脑流行配件风向标(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D]. 要谨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D]. 李慧.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4]针对小户型租客的多功能行李箱设计[D]. 郭鹏程.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5]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易紫薇.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6]陶瓷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研究[D]. 杨逸雪.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6)
- [7]近代吴地女性婚育观影响下婚育服饰变迁研究[D]. 王中杰. 江南大学, 2019(12)
- [8]法国巴黎第一视觉展:创意影响未来[J]. 王婷,PREMIERE VISION. 流行色, 2016(10)
- [9]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D]. 高虹. 南京大学, 2015(01)
- [10]IdeaSkin公司消费类数码配件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李未来.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7)